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因明>>正文内容

西方的印度佛教哲学研究撮评1945-1980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1日
来源:不详   作者:刘宇光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刘宇光 译 (译者为科技大学人文学系博士研究生)
  「印度哲学」章当中有关佛教哲学的数节,即438-446 页。其选评所涉及的着作全部以哲学为题。
  原作者是马蒂拉。1935年出生于印度,在印度加尔各答大学获得学士学位,1965 年于美国哈佛大学获得印度逻辑学的博士学 位,生前任教于英国牛津大学万灵学院,担任东方宗教及伦理学教授,专研印度因明学、语法学与印度哲学之间的 相互关系,是国际着名的印度哲学权威,可惜年前不幸早逝。
  由于由八○年代上旬到九○年代中旬这十多年间是西方佛教哲学研究另一高峰期,故译者将另行专文讨论之。
  早期佛教哲学理论是形成「印度哲学」的一个主要组件。现代对佛教的兴趣是全球性的,所以活跃于佛教哲学研究 领域内的,既有佛教学者,亦有哲学学者。
  K. N. Jayatilleke 在他那颇富启发性的着作早期佛教知识论中, 论及许多与最早期印度哲学发展尤关的重要课题。D. Friedmann 在该书「前言」中说:「印度哲学」此一统称所指涉的思想领域是极 复杂的。事实上,就思想史来说,与其说印度哲学的主要吸引力是来 自某些精神或文化上的统一性,或是其一元论的唯心论形上学之永恒 真理,倒不如说是来自其丰富的多样性。
  事实上这一见解是有道理的。Jayatilleke 认为佛陀是一位实证 主义者及经验论者。对他来说,早期佛教的精神是接近于现代的逻辑 实证论及分析哲学,唯一的分歧是:佛教承认超感官知觉(神通)与 默契主义体验内容的有效性。这样的判断很大胆,也许有人会觉得似 乎仍未有充份证据支持此一说法;但无论如何,Jayatilleke 着作的 贡献仍是功不可没。 K. N. Jayatilleke 的一位学生, D.Kalupahana 追随乃师的传统,在其因果律:佛教的中心思想中论证:早期佛教所 提倡的因果律学说(他使用汉语阿含经集补充巴利部集的教理)是十 分近似于休谟的现象论。E. Frauwallner 对佛陀及早期佛教哲学作了一个颇俱启发性的 诠释。
  Frauwallner 的每一步诠释皆以扎实的史学为据,从而有别于前 述走「比较」路线者。他对早期奥义书的观念与佛 陀本人的思想之间的连系颇有独到之言。就奥义书与佛教的一般关连 来说,E. Lamotte 的数书及 E.Frauwallner 的两本书在史学素养上来说是一个里程碑。无论如何,他们的重要性是 作深入的佛教哲学研究时所应予承认的。A. K. Warder 的印度佛教 是印度佛教史的通论,当中有相当的篇幅涉及佛教哲学的众 多学派。A. K. Warder 及 K. N. Jayatilleke 试图 分析那些记录在论事论中的诤论。为阐明这些为 早期印度辩论家们所预见的着名「命题逻辑」法则,他们借用「命题逻辑」的术语来作分析研究。 E.Conze 的印度佛教思想一书则更富哲学意义,尽管他的重点是各大 乘学派。当然,Conze 是以般若思想及般若经的研究及丰富出版而闻 名于世。
  Ⅱ。中观哲学讨论中观学的着作实在很多,在此 所评的,只是其中一小撮而已。龙树是第二到第叁 世纪人,印度其中一位最重要的哲学家。一如其它所有伟大哲学家的 着作一样,他的着作引发大量诠释,从而成为一不断扩大的哲学研究 领域。继 T. Stcherbatsky、S. Schayer 及 de La ValleePoussin 的叁○年代路线之后而来的,有S. Mookerjee、T. R. V. Murti、K.Venkataramanan、 R. Robinson 及F. Streng.他们都对中观哲学作出不同的诠释。T. R. V. Murti 在佛教中观哲学论证「空」不是纯粹否定,这一 点很可能是受 T. Stcherbatsky 以「相对性」来翻 译「缘起」所强烈影响。然而,Stcherbatsky 此一译语实恐有武断之嫌,因此其它学者,如稻田龟男批评 T. R. V. Murti 有以吠檀多思想来诠释中观之倾向。
  T. R. V. Murti 将「空」描述为「绝对论」, 并将它与康德、黑格尔及柏得里 的体系进行比较。然而,书中这一部份是颇弱的。Murti 原封不 动地接受 Stcherbatsky 对康德及中观学的分析,法国中观学者 Jacques May 康德与中观一书就这一点作出了正确的批评。S. Mookerjee 详细地阐释龙树回诤论,并与施哈勒的方法作出比较。最近 K.Bhattarya 的全译了回诤论。
  虽然Mookerjee 批评Murti 的诠释,但他自己却以逻辑学上的绝对论立场陈述中观的论点。R. Robinson 运用中文文献讨论中观哲学。但他认为对这学派作完整的理解是不大可能的,由于年 代的过于久远,使得对古代精神世界的理解确实隔膜重重。F. Streng 的性空:宗教意义研究探讨龙树空义的宗教意涵。他把焦点 放在解脱论上,主张性空是「终极的转舍之道」。 这种进路显然受现代「上帝已死」神学所影响。B. Matilal 同 意稻田龟男反对视中观哲学为绝对论、一元论、相对主 义及否定论。稻田氏认为龙树是以辩论法作为方法上的终极点探索胜 义谛,并称龙树的思想是「非断言型」。稻 田氏视「中道」为佛教最高存在论原则,故龙树便是佛教最伟大的存 在论家。稻田氏还进一步说,「空」或「中道」是「内在超越」,不过这点是颇有争议的。K. Venkatarmanan 在讨论龙树时,采用另一种有趣的进路去了 解中观学。他的研究是以其优异的东方语言学养为根基。他 认为,中观只是要我们明了理性及概念的适当使用,但不是要否定它 们。龙树研究在时下的比较研究者之间引发很大的兴趣,大量论文及 专书都以龙树哲学与路德维希。维根斯坦思想之 间的相互诠释为题材。可惜,由于大部份这些研究都仅是基于二手资 料及臆测,故不用在此多作评论。
  佛教「四歧式」或称「四句否定」亦引发逻辑诠释上的兴趣。C. T. K. Chari对此有一个颇引哗然 的提法:一如布罗韦及莱兴巴哈的 逻辑学被引介进数学及数学物理学般,同 样地,龙树及其它人的"神秘"辩证法及「有限度的可断言性」亦可引进及应用于更广泛的人类思想领域中。当然, 这种空泛的高调没有引来什么太大的回响。中村元认为,纵使从西方的传统逻辑学来说,龙树的论证也许是错的,但如 果我们能从施罗德二值逻辑代数观点来看时,它们 却恐怕仍是有其自己的理据可言的。R. Robinson 认为龙树 推论的主要形式是「假言叁段论」, 并且它已蕴涵好些逻辑学转换法则,藉由汉语中观文献,R. Robinson 认为中国人视四歧式涉及量的问题。他论证:四「否定」中的第叁及四项是亚里士多德逻辑学中,I 及O 、与E 及A 形式之间 的合取项。但 Jayatilleke却据巴利部经集批评及反对 Robinson 的论点。Jayatilleke 还指出四歧式 问题不单困扰现代学者们,也困扰→龙树本人。
  B. K. Matilal 对这疑难提出一扼要的解答,他指出龙树所用的 「否定」,是近似于龙树之前印度逻辑及文法学家所用的「非肯定性否定」。一般的否定是:否定P 便等于肯定~P.佛教哲 学与此不同的是:它的否定就只在说明「X 不是什么」,但却不蕴涵 「X 是什么」。故当龙树否定P 时,不见得就等同肯定~P ,更不见 得否定~P 会与否定P 产生什么矛盾。F. Staal将龙树中观 论颂第一段的论证程序化,并对叁种不同 的否定作出简要的评述。Staal 也对上述各种四歧式的诠释 作出回应。他同意B. K. Matilal 所提的「非肯定性否定」观点,但 却不同意 B. K.Matilal 将这一理解扩展到不分「矛盾律」及「排中 律」的地步。D. S.Ruegg在一篇严密的论文 ,就诸如因果 律、存在、自性、缘起及涅盘等不同的佛教哲学议题之 脉络来评论四歧式,以这课题的逻辑层面而言,他的讨论几 乎涉及所有现代学者的观点,并论证中观的推理是建基于「不矛盾律」 及「排中律」这两大支柱上,因而四歧式中的「否定」是要去停止所 有解析性的思维。D. S. Ruegg 同意B. K. Matilal 所提「非肯定性 否定」的观点,但却不认为「否定P 」便不能与「否定~P 」相冲突 (译者按:即 Ruegg 认为否定P 仍可与否定~P 相冲突),从而有 损及四歧式的解脱论意涵。D. S. Ruegg 也同意 F. Staal 视佛教为「非 - 无理性主义」,但却不接受 F. Staal 对「排中律」 及有关中观第叁真值(依据Brouwer 的直观论逻辑学)问题上的论点。
  Ⅲ。瑜珈行派及阿 达磨大部份瑜珈行派典籍,例 如无着、世亲及安慧的着 作都在一九叁○年被选编及翻译出来。这包括诸如法华、楞伽等重 要的大乘经亦然。最近 A. Wayman夫妇出版了胜曼夫人经的英译本。它主要是强调如来藏学说,而这如来藏是一清净 而又隐而未显的意识,潜藏于每一个人中,人的目标正在于实现此一 佛性。对这些理论的详细讨论可见于究竟一乘宝性论。
  高崎直道的宝性论研究,对这经典作 了非常有价值的分析。他也考察到阿赖耶(alaya )理论与胎藏理论间的可能关系(这一点是追随Lamotte 的看法),乃致于唯识宗 对后期一元论吠檀多的影响。Reugg 也为学界提供了一个非常深刻而富学术价值的如 来藏理论探讨。这书对日后任何有关胎藏解脱理论的研究来 说,皆是不可或缺的。长尾雅人所译的中边分别论是研究唯识宗观念论的另一重要着作。但对于 经藏最重要的翻译,实莫过于 Lamotte所译的维摩经,那也是早已有人讨论过的了。
  S. Bagachi以意译的方式英译世亲的唯藏二十颂, 但可惜的是成绩不是很理想。A. K. Chatterjee 尝试对唯 识宗作唯心论哲学重构。Chatterjee只依赖梵文的经典,而 完全忽视了从中文及藏文本译回西方文字的好些重要的唯识宗经典, 难怪D. Kalupahana 批评 Chatterjee ,因 A. K.Chatterjee 显然 是遵从 Murti解佛学的路线,故此当他诠释中观时,也就遇上Murti 所遭逢的批判。Chatterjee称唯识宗为绝对论并发展他自己的绝对论 观点,且常诉诸康德、休谟及黑格尔,但却没有太多的启发性,反而 是他对一元论吠檀多的解释及其与唯识宗的对比还算有作用。
  陈荣捷则为玄装的成唯识论提供一个非常有用的选译及注释。
  成唯识论包括世亲的唯识叁十颂及玄装主要依据护法!注解所诠释的叁十颂颂文,陈荣捷对唯识哲学的探 讨虽颇简略,但他的注解倒很有用。Matilal 对世亲「唯识」学说的哲学论证,写了一篇简要的评论文章,当中且提 示它们与陈那!的观所缘缘论之间 的连系。他也指出陈那。法称学派! 的「自证份」学说与世亲的「唯识性」之间的分别。世亲、陈那及法称!叁人提出介乎一方 面是佛教,另方面是正理胜论师及古玛理拉之间,对知识论与存在论颇为精采的诤论。回顾这系列 的发展是甚俱哲学意义的。研究这一阶段的印度哲学史,委实可使今 天有创造力的哲学家得益不浅,Matilal 便已在前一项工作上获得一 些成果。E.Sarachchandra 的一篇有趣论文,从洛克、 柏克莱)及休谟的英国经验论观点来对佛教有关「外在世界」的理论进行批判性的考察。
  对于「阿赖耶」问题,E. Frauwallner 有一个重要 的论文,讨阿赖耶识及奄摩罗识之间的关系。此外,L.Schmithausen 将藏译瑜伽师地论「涅盘品」译、注为德文,并写有一学术研究。H. V. Guenther 是位多产的着述者,专长于西藏唯识学及佛教默契主义的研究。他力 主西藏佛教是一独立系统,既能够,也应该视为作能独当一 面,他也另树一帜地认为纵使在欠缺梵文背景的情况下,仍可理解西 藏佛教。其预设的前提是西藏僧侣自行创发许多新词或新概念(其实 应说是在印度术语上加进新义);所以如果我们用印度大乘思想来理 解西藏佛教,将会造成误解。这一点引发非常大的争议,但Guenther 并没有清楚交代西藏佛教这一特点以平息纷争。此外,当他把西藏术 语英译时因字眼模糊,而使西藏佛学变得费解,因此招致批评。再者, 他经常引据布洛,尤其是他的心灵及其在大自然中 的位置来诠释佛教,可惜的是,这对于理解西藏佛教而言似仍无补于 事。不过,Guenther 有两部颇为重要的着作,一者是据印度材料来讨论阿毗达磨哲学及心理学。其次是一篇有关佛教默契主义的论文。此一着述颇为简洁。
  相对而言,对阿达磨的研究则很有限,除前述的阿毗达磨研究外,还有W. Rahula 的弥勒阿达磨集论Abhidharmsamuccaya法文译注,它丰富了佛教的哲学研究。K. enkataramanan 对学 界的贡献是他将一切所贵部Symmitiya School的依止般若论 从汉译本转译为英文。P.S. Jaini首次出版了阿 达磨 灯论。它是批评俱舍论的着作。
  P. S. Jaini 也写有一个详细的「导言」帮助阅读。Santi Bhiksu从中文转译两部阿 达磨论典:发智论及 阿达磨甘露味论。Nanamoli翻译H. Warren 及D. Kosambi 在1950年所编的清净道论中的缘起理论。D. Khemindra Thera 及其它人也英译另一部重要典籍:解脱道论。
  有关佛教密法方面,S. B. Dasgupta的 两部专书非常有启发性,皆是以优秀学养为基础。D. Snellgrove 刚翻译大悲空智金刚王经,并论及密乘的哲学学说。大乘的「性空」、「般若」要 如何连结于密教的目标也是有趣的课题。
  T. Ling 则对佛教取一个很不同的进路。他认为佛教应被视为人道主义的社会哲学,并且兼有政治及经济上的向度, 并主张这才是对佛教的适当理解。所以称它是「个人宗教」反而是一种扭曲,Ling对佛教的理解颇使人→迷。这恐怕不是与他个人的取向 无关。
  Ⅳ。陈那与晚期佛教因明量论陈那(四世纪)是印度哲学其中一 个最具原创性的哲学家,特别在有关量论及因明学的问题上,然而, 到底他是属于唯识宗的或是经量部则恐怕永是不解 之谜,可惜的是,所有他写的梵文原典皆已散佚。服部正明对学界的功劳是他据藏文译本的陈那集量论「现量品」重构陈那学说。他对陈那的着述作出非常严谨的翻译 及注解,并在注释中讨论了好些重要的哲学问题。
  E. Frauwallner对于陈那及世亲的因明学研究也有不可忽略的贡 献。世亲的因明论典也是散佚。Frauwalner研究论辩法后期 的发展及从有价值的断简残章中重构了世亲在论轨的所有根本论点。据E. Frauwallner 说,论轨在很多地方都颇为近 似陈那的正理门论,但陈那的天才使他在世亲的体 系上加上因轮说。陈那应在建立「因轮说」 上记有一功(那是九种可能推理的体系),因那是印度因明学发 展上很重要的一步前进。齐思贻以布宁的代数、范氏图表及现代形式逻辑的概念全面 展 出陈那的因轮说及显作论师的因轮说(是前者的扩大)。 他的研究对今日有创造力的哲学家来说是十分有意义的。虽然这 书之中有些颇可争议之处,但整体来说,它们仍为时下研究逻辑的哲 学本质者带来洞见。
  E. Frauwallner 的陈那:他的着作及其发展是陈那研 究领域内的重大贡献。它说明陈那思想由论辩轨 的狭窄 围如何转 变为知识论问题,乃致于陈那集量论如何完成因明学与量论之间的重 要结合。他也说明拔至诃梨及佛教经量部如何深刻地 影响陈那的哲学思想。B. K. Matilal 则注意陈那的「了别」或「概念建构」与拔至诃梨之间 的密切连系。陈那最重大的创见:「遮除」理论 与「建构」理论是互补的。藉由这一学说,可以粗略地了解「否定」 或「排斥」之概念。而「遮除」学说则影响了后期的佛教着述家,虽 然他们对该学说的诠释不见得是彼此间全无歧异。「否定」之观念涉 及「遮除」学说,这实是一个难题。B. Matilal 认为,此一「否定」 并不是一般逻辑学上的「否定」。但这却是佛教特有的「否定」概念, 即:否定的「肯定」义完全隶属于否定的「否定」义(译按:即只肯 定:「X 不是什么」,但却不涉及肯定「X 是什么」)。
  事实上,陈那理论也许仍有些观点能提供给现代的唯名论。H. Herzberger 尝试对建基于「预设的可分离性」!理论上的「遮除式否定」作出一 完整的 。
  这研究说明一个句子能被分解为两个组成部份:预设的及明言的 内容,而所有属观念性的事物皆能被包纳进预设的基础 . 这是「逻辑比较研究」领域内,一个有价值的创新。在近期的一篇论文 ,服务部正明论证经量部的假名说,或云「唯名假有」是陈那「遮除」论的基础。受 到陈那因明学的影响,清辨在中观系统内发展出自 立论证派。他认为除了归谬论证外,也可以据陈那的定义来建立叁段论以论证「性空」学说。学者们并不太在意于清辨之说,但是 尾山雄一却有两篇论述清辨哲学的有趣论文。 尾山氏译注晚期 佛教因明学的一个重要着作家解脱护的着作。
  尾山氏简要地讨论一个重大的哲学问题,即陈那的「有相」识与其它佛教哲学家的「无相」识之间的对立。再者他又写过一 篇论文去区别在佛教及印度哲学 「肯定」及「否定」两个概念的意 义乃致其两种特性。北川秀则在一篇短文,讨论陈那因明学与阿里 士多德理则学的经院哲学式诠释之间的分别。
  不过北川氏最具代表性的着作却是以日文出版的,那是陈那集量 论的「比量章」。A. Kunst也写了好些有关佛教「比量」研究的论文。他的研究是以在陈那之后的寂为对象。 讨论理则学中的重大课题,例如排中律及二元叁段论。 而永富则讨论法称的释量论的 基本架构。他所译的释量论仍在哈佛东方丛书候期出版。Mookerjee 与长崎合译该书的「自比量」章, 但只译了开头的五十一颂及法称的自注,译者详注每一个涉及的问题。A. Malvania 简要地分析法称「自比量」章「导言」的内 容。
  E. Steinkellner 编选西藏的经典,并小心谨慎地重构法称因滴论梵文原文,那是基于 S. Sanghavi较早时才完成的重构再作修改而成的。
  E. Steinkellner 也为该着作完成一个德文的译注。颇有助于理解法称深奥的观点。T. Vetter 注意到法称的另一个重要着作量抉择论,并编选了藏文经典, 且在另一个研究中收集及辨别出有用的梵文断简残章。他对 法称的知识论,及其与经量部存在论,乃至早期的佛教量论之间的关系作出一个系统评论。另一个对法称的重要研究者,是M.Gangopadhyaya. 他根据藏文译本重构梵文本。并另译注调伏天的法称 正理一滴注。而H. N. Ganguly 作了一个非比寻常 的尝试,即以法称、慧光及拔致诃梨哲学理论去考察 逻辑实证论的学说,此一尝试不能算得上很成功,主要是因为他在一个太短的篇幅 包含过多的材料。 那是一个很具野心的计划,但作者似乎操之过急。
  宝称是公元十一世纪的人。他着有几个研究去讨 论佛教对哲学及逻辑学上的一些问题的观点,不过事实上那都是他老 师智胜友的立场。数位现代学者也注意到宝称, 尾山雄一翻译宝称论「因果性」问题的重要研究。他又在另 一个论文中翻译宝称从佛教的观点对独我论所作的驳斥。
  D. Sharma 翻译宝称论「遮除」的章节。而A. C. S. McDermott 则译「遍满」章,上述二译在精确性上都不是很 理想。但是,就现代哲学的脉络来说,这些有关中世纪佛教因明学及 知识论学说的书,其价值实不单在于翻译本身,而在思想内容上所俱 的原创性。A. C. S. McDermott特别熟悉现代的数理逻辑,因而将宝称的哲学论证定性为西方分析法中的形式主义。
  D. Sharma 则认为「遮除」事实上是以「命题状态」的术语来作解释的意义理论。 据E. Frauwallner 研究所示,商羯罗是公元 六到七世纪的人,是陈那的学生,他显然忠实地在他的因明入正理论中陈述了乃师的因明学体系。立川武藏翻译出他的着作,从而有助于陈那因明学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因明论证
下一篇:熊十力量论杂谈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

    办公地址:北京昌平区望都新地南区18号楼三单元501室 办公电话:010-81754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