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因明>>正文内容

从实体逻辑到关系的逻辑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1日
来源:不详   作者:罗嘉昌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从实体逻辑到关系的逻辑
  罗嘉昌
  在第二次中日哲学交流会上,我作了"非实体主义转向中的中国和日本哲学"的发言,认为包括广松涉的关系主义本体论、西田学派的某些观点以及本人主张的关系实在论等具有非实体主义哲学倾向的理论探索,努力体现东方思想的精华,又针对着西方传统形而上学的根本性弊病,因此有可能成为东方哲学在21世纪获得新生和发展的一个生长点。
  本文通过对实体逻辑如何转向场所逻辑和关系的逻辑的考察,来深化上面这个论题。
  一、实体存有论和实体的逻辑
  实体逻辑是指自亚里士多德以来,以实体存有论为基础,基于主词同一性的逻辑。所谓实体存有论,起先是一种常识的观点。对此,井筒俊彦有过出色的描述?quot;我们的经验世界自然赋予了一种本体结构。这是事物和存在,它们的内质,和在它们之间发生的事件的一个本体系统。经验世界在我们日常观察中远不是无形的、混乱的和无秩序的世界。它在我们眼前表现为整齐排列为存在的等级层次的一个客观现实,同时其所有组成部分彼此明确区别,每一个在这个系统中有它自己的位置。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世界,我们在现实的本体区别性和多样性这样的普遍性语境中,体验一切事物。这就是我们对世界自然的、质朴的'解释学',世界在这种观点中开始于'被表达'。而且每一表达的点都以一个特殊的名字为标志,每一名字都被认为对应于现实的客观部分,并在涉及其'本质'时指代它。"
  正是在这日常经验基础上,形成了西方哲学将世界看作是由有形的、常往的物体组成的,是可分析为众多本性独立、相互外在关联的基本元素及其集合的观念。实体本体论和实体的逻辑就是对于这种世界观的进一步抽象。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那里,这任务又是同反对智者的所谓相对主义联系在一起的。和智者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否定有自在和真本身相反,"实体"这个西方哲学最核心的范畴,凝结着存在的本原性、普遍性和统一性本质。实体是自因,它无待他物而独立自存,且成为他物存在的根据。一个实体是它自己,便不能不是它自己。实体的自我同一性在逻辑上便表现为同一律A=A。一个实体既然存在,便不能不存在,既然是"有",便不能是"无"。"有"和"无"相对立,不能同时成立,这便是矛盾律;而两个相反的判断只能一是,则是排中律。对于传统逻辑的三律,还有以下这种评论:"同一律是独立实体(形式地)的自我同一;排中律是独立实体间的界限分别;矛盾律则是独立实体排它的必然性。"总之,"形式逻辑就是实体主义的形式学" 。显然,这种实体的存有论和实体的逻辑不仅埋葬了智者的哲学,同样也很容易把中国的道家特别是庄子的齐物论宣判为相对主义,而予以否定。然而我们认为这是值得商榷的。与希腊的实体本体论自始至终坚持存在与非存在不同,老子和庄子是从存在和非存在的区分还不存在的地方出发的。他们相信,"浑沌"比有形物体更加基本。井筒俊彦也认为这种与常识实在观相反的观点,代表了东方哲学的确定的立场。他认为,由于原始状态是混沌,事物之间没有本体论的界限,当它们没有被语言命名和表述区分开来之前,事物在本体论意义上是彼此平等的。这就是说,庄子等人是采取了一种本体论的相对性观点,而决非简单的认识论的相对主义。这种本体论的相对性观点,或者说透视主义的、关系主义的本体论观点与我们当代人的处境和思想有很高的相干性。可以说,关系实在论和关系的逻辑正是在肯定这一东方的思想传统的背景中成长起来的。
  二、场所逻辑和华严逻辑
  让我们先回到西方的实体逻辑,看看它如何被西田的场所逻辑所取代。
  实体的逻辑自亚里士多德逻辑学建立以来,表现为主谓逻辑S是P,主词S是实体、个体,谓词P是说明主词S的属性。在亚氏的本体论及其范畴学说中,S和P有着根本上的不对称性。他赋予主词以最重要的本体论地位,从而使主词逻辑主义成为西方哲学共同的前提,直到西田提出场所逻辑,才实现了向谓语逻辑主义立场的大转变。我们在看到西田的重大贡献同时,也注意到,他在颠倒主词和谓词的本体论地位时,是以承认建立在实体一属性本体论基础上的主谓逻辑为前提的。S是P这个古典判断公式似乎仍然是场所逻辑没有动摇的框架。这样颠倒的结果,先是将实体从主词移到谓词。然而末木刚博指出:"西田哲学的'无',是包容一切个别的场所,是概括一切的全体性的主词。这是普遍的谓词的主词化。" 而一旦将这个主词实体化,就势必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实体逻辑。西田哲学用"无"的概念煞住了实体化,但末木刚博认为,在没有最终摆脱主词的逻辑这点上,它跟西方思想仍有相通之处,从而与华严的既没有主词化,也没有实体化的谓词的逻辑不同。
  我们知道,华严的性起、相即相入的逻辑,是抛弃实体概念,而认定在变化中的不变式的逻辑。在这点上,跟近代数学的函数的思维方法很相似。函数表达的是数量的相互依存关系。而在变量变化中保持的不变式,表征着无限流动的多样性的统一。由于实体是变化外的不变者,执着于实体就看不到这种无限变换的可能性。
  笔者提出的关系实在论和关系的逻辑,正是吸取了华严思想的精华,明确地以函数或变换群中的不变性概念取代了传统哲学中的"实体",而将万事万物均看作函数式R=f(x,r)的值。其中f(x,r)表述了脉络因缘的总和,它们含藏了制约一事物、现象生成的必要条件。其中关系参量r表示境界开显的界面,事物、现象即实在R就是在这视界中开显的。当r1变换为r2时,R1也就消解并为R2所替代。R作为因缘和合而成的一个集(梵语是samudaya),也可以叫做关系的纽结。为了突出事物依关系r而有,随关系r而变,无自性的特征,以区别于传统的实体主义,我将任何事物、现象即实在均看成"关系的凝结物",简称"关系者",记作Rr,并坚持关系(缘)在一定意义上先于关系者(起、现)。
  三、当代对实体逻辑的批判
  上面已结合华严逻辑引出了关系实在论。下面在介绍与关系实在论相适应的关系的逻辑之前,让我们首先回顾一下一个多世纪以来西方哲学和逻辑学对于传统逻辑及其形而上学基础的某些批判。
  罗素对实体逻辑的批判在当代西方哲学中影响甚大。他认为主词-谓词的逻辑学是建立在实体和属性的形而上学基础之上的,是受到印欧语言结构巨大影响的结果。他认为,现代科学已反驳了传统的观点,驳斥了它的"S是P"的判断公式。按照罗素的意见,"aRb"的判断公式才符合现代物理学的观念;现代物理学抛弃了硬性的物质,并引入"世界线"的概念,这个概念本身包含着一系列彼此由一定关系联系起来的现象。
  逻辑学家谢留斯批评了亚里士多德逻辑的实体主义本质,认为它正象沉陷在天然的环境中那样,沉陷在实体本体论中,传统逻辑依靠着这种环境为生。"在这里成为障碍的是亚里士多德的实体的形而上学,这种形而上学很难同相对性原则协调"。
  重实体导至轻关系。亚里士多德认为"关系似乎是存在的附属品和偶性","自身和实体在本性上却先于关系"。 他的这个观点受到了当代许多哲学家的反对。
  卡西勒说:"由于亚里士多德的这个基本上是形而上学的学说,关系范畴下降到依附和从属的地位。与关于本质的概念相比较,关系似乎是不独立的;它只能引起这种概念的补充和外表的变化,而未触及概念固有的'本性'。……物对其性质的基本直言关系虽然仍旧是主导观点,但其实所有的相关的(相对的)定义之所以能被看作某主词或某主词组具有某情况,只不过因为可以将它们作随便什么样的解释罢了。"
  卡西勒等人不赞成亚里士多德认为关系就是物的属性,即"作为某一主体所具有的东西"的观点。他们反对将关系"贬黜到依附和从属的地位"。有些哲学家倾向于主张把关系看作某种第一性的东西。
  根据对关系范畴的这种理解,十九世纪下半叶发展起来的关系逻辑提出了不同于亚里士多德的判断理论,其基本点是否定简单判断的含属性质。也就是说,不应该把简单判断看作关于属性属于(或不属于)对象的思想,而应该看作关于对象之间(巴瓦宁)、或表象之间(文德尔班)、或名词之间(德摩根)的关系的思想。
  这里提到的英国逻辑学家德摩根是关系逻辑的创始人。他深入考察了判断中系词的性质,认为S是P中的"是"字只代表了一种确定的、传递的关系。根据这种观点,S是P,P是q,所以S是q这种推论,其有效性并不依赖于"是"的意思是指"可被断定为……的属性"、"与……相同"或"和……一致",而仅在于"是"代表了一种与通常所说的例如"爱的关系"迥然不同的"连传"关系。
  德摩根在认识史上第一次突出了关系的一般概念,并且把关系的概念符号化了。从此,关系不再被贬为实体和性质的附属物。关系终于被人们认真对待了。
  此后,美国哲学家皮尔士通过把谓词分成三种类型而大大扩充了关系逻辑。这三种类型分别称为一元谓词(即通常所说的性质),二元谓词(即关系)和多元谓词(多元关系)。他认为承认多元关系使得许多以前难以处理的哲学问题有了解决的可能。
  在现代逻辑中,谈论的不是判断,而是"命题"。"命题"的最一般形式是表述两个或几个项、成分的一个关系(R)的形式。如果用x和y来标示这两个项,那么公式就是R(x,y)。"命题"就是"命题函项"的取定的值。 四、当代哲学对关系范畴的新研讨
  以上是当代哲学家对传统逻辑及其形而上学基础的某些评论,也介绍了德摩根和皮尔士等人的关系逻辑思想。这里应当指出,本文后面将要讨论的在关系实在论基础上提出的"关系的逻辑"尽管和上述的关系逻辑在思想渊源等方面有密切的联系,但它们在许多重要的方面是不相同的。
  首先,我们看到,德摩根等人的关系逻辑着眼于总结推理过程中的形式关系,如传递关系、非传递关系、自返关系等,这些工作直接对现代逻辑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但是这些形式关系并没有穷尽对实在的关系、对关系的哲学范畴的认识。正如薛定谔指出?quot;我们所遇到的关系,甚至在它们的一般形式中,也从未(仅迄今而言)被形式逻辑或精神科学(它更少)所把握,正是这些关系迫使我们返回形而上学,换言之,趋向某些超越了可直接通向经验的东西。"
  正因为如此,当代哲学各流派对于关系的哲学探讨一直十分活跃。例如,英国哲学家萨谬尔·亚历山大的实在论形而上学就很重视关系范畴。他认为关系是一个具体的整体,关系常常比关系项更重要。
  结构主义主张从结构和关系方面来考察整体,而结构也正是潜在关系的总和。结构主义更明显表现出重视关系而贬低关系项的特点。
  怀特海的宇宙形而上学对关系范畴有更丰富而深刻的阐发。他说哲学家至今还在使用完全不适当的逻辑工具去工作,所承认的只不过是实体、性质,最多还有二项关系。他认为,要充分地说明物质对象和空间之间的关系,必须利用多元关系。在他看来,所谓事物的属性总是能够表述为它们与其它非特定事物的关联,一个事物的所有属性都可以还原为它与一个系统的关系。罗素曾风趣地说,和其它哲学家把关系还原为性质相反,在怀特海的哲学中,关系得到了向性质复仇的机会。
  和关系的首要性有关,怀特海高度重视相对性或相对相关性问题,提出了普遍的相对性原理(principle of universal relativity)。根据这个原理,一现实存有正出现在其它现实存有中;每一个现实存有都在所有其它现实存有中出现。怀特海的机体哲学主要致力于使"在另一存在物中出现"这个观念变得明晰。显然,普遍相对性原理是和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观念完全对立的,特别是直接针对了亚里士多德"实体不在主体中出现"这句名言。
  五、普遍相对性原理和希腊的存有论之辩
  正是这条普遍相对性原理的提出,将我们带回到古希腊的哲学论辩之中。我们知道,在亚氏十范畴中,是有"关系"的一席之地的。亚里士多德在《范畴篇》中用了不少篇幅来讲这一范畴。在《形而上学》第五卷中,"相对"又被列为第十五个要解释的哲学术语。亚里士多德本人对关系或相对性的重视实际上要比人们通常以为的要多。他不仅肯定数量、比例的相对相关性,也肯定一些性质(如大小、高低)的相对性,甚至还分析了主人和奴隶之间的相对关系和依存关系。可以说,他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事物之间的相对相关性,承认一种东西需要通过同别的东西的比较来加以说明。但是他认为一个东西借提及别的东西来说明,并不就使这个东西本质上成为相对的东西。他斩钉截铁地说?quot;实体不是相对的东西"。
  这里涉及到亚里士多德存有论的根本理念。存有论作为存有之为存有的研究,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也就是对"什么是实体"的研究,因而存有论根本上乃是实体学(ousiology)。显然,亚里士多德实体学的关键在于"第一实体"概念。他说第一实体乃是具体的个体,如一个人或一匹马。按照亚里士多德,存有在根本上或最恰当的意义上只属于第一实体,也就是在我们的日常经验中遇到的具体的个体事物。这表现了亚里士多德赋予日常经验的具体的个体事物以终极地位的哲学立场。他否认实体的相对性,也就是把这一常识实在论的立场绝对化了。
  这里,我们且不讨论日常经验的具体个体是否充分地终极,也不讨论实体最显著的特征,即"独立存在"是如何可能。我们想把问题追到更根本的地方,也就是追问存在本身是否具有相对性?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注意到柏拉图后期观点上有一个重要的发展变化。在讨论存在论问题的《智者篇》中,柏拉图重新考虑了巴门尼德所说的"非存在"的含义。指出不能将"非存在"了解为绝对的不存在即"无"。他说为了避免智者使我们陷入自相矛盾的困境,同时反击当时流行的"无物存在"的怀疑论思潮,他愿意冒险承认"非存在"是一种"存在",而"存在"也是一种"非存在"。这样一来,巴门尼德划分"存在"和"非存在"的绝对界限就被打破了,存在显示出了一种相对性。我们似乎可以说,这是关系的存有论或关系实在论在西方思想史上的萌芽。柏拉图承认这是智者逼使他接受这一观点的。我们今天应当更充分地肯定智者的贡献。
  逻辑分析学家欧文在《柏拉图论"非存在"》一文中得出了同样的结论。他指出联系动词to be 在希腊文中从语义上说有两种不同的用法:一种是完全的或实义的用法,即英文的"x is "或"x is not",表示x的存在或不存在,表示to exist,英文可以译为to be real或to be true。另一种是不完全的用法,表示一种主宾词式即英文中的"x is y"或"x is not y "。后者是说x不是不存在,只是说它不是y;只是相对于y说x不存在。
  我们知道,柏拉图是从讨论《巴门尼德篇》第二部?quot;如果一不存在"的假设中达到存在相对性的结论的。他说,所谓"一不存在"可以解释为"一"是绝对的无,然而此时的"一"是绝对孤立的"一";也可以解释为"一"不同于存在、异于存在,这是相对的不存在。这似乎说明相对相关性是存在的必要条件,而孤立恰恰意味着无。
  从怀特海的普遍相对性原理或关系实在论的观点来看古希腊的存有论之辩,来看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存有论观点的区别是很有意思的,特别是也使我们加深了对智者哲学的同情和理解。
  我们知道,亚里士多德常常把普罗塔哥拉人是尺度的学说看作是有悖于不矛盾律。因为普罗塔哥拉主张,对风感到冷的人来说,风就是冷的;对风感到热的人来说,风就是热的,两个陈述同真,其中不可能有假。而在亚里士多德看来,这就意味着,同一股风既是冷的又是不冷的(=热的),这明显地包含了两个矛盾的陈述,即"风是冷的"和"风是不冷的",而且他们说的是同一件事、同一个风。然而在普罗塔哥拉看来,这里并没有矛盾,因为他们说的是两件事,即我的体验(以及所体验到的东西)和你的体验(以及你所体验到的东西),仅此而已。亚里士多德肯定会反驳道:难道风不就是这一个同样的风吗?普罗塔哥拉摆脱困境的出路恰恰就在于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了上述欧文总结出的第二个公式。按照这个公式,主词是通过宾词来表达的事物,这样具体的风也就同样包含两种性质或两种"实体",即冷和热。在这个范围内,"风是冷的"和"风是热的"讲的是两件不同的事,两个陈述当然没有矛盾,可以同真。
  普罗塔哥拉的这种逻辑观点(我愿称之为关系的逻辑的先驱)必然导致多世界、多实在的理论。他以一系列的论证来反对把存在看作一,坚持在任何情况下,存在都是多。
  六、关系的存有论和关系的逻辑
  建立在关系实在论的存有论基础上的关系的逻辑接受当代关系逻辑以XRY这个关系判断公式替换S是P的公式作为出发点。但它的着眼点不在于谓词演算,而是在考察命题如何在生活世界和语言游戏中生成及消解。
  XRY判断公式也可以写成R(x,y),是一种典型的函数的思想方法,它是同关系实在论的存有模式f(x,r)相呼应的。关系实在论和实体本体论的重要区别就在于它引进了关系参量r,用以表示境界开显的界面。r也可以说是表示视界、视域(Horizont)的参量。任何现象、性质、个体总是在特定的关系r中显现的,也就是说个体化总是在r的背景中、在r的参与下实现的。这就是上文所说任何个体都是关系者、都是函数的值的意思。与此相反,传统的实体本体论却认为实体、个体是第一性的、预先给定的。现象、实在仅由x决定,而与r即其它参量无关,可用一元函数y=f(x)来表示。而F(x)正是典型的谓词判断表达式S是P的另一种写法。这里x是个体、实体、主体s,f是属性P。由此可见,存有者作为逻辑主词乃是切割、抽象的结果。关系实在论则是要反其道而行之,要寻回被实体本体论所切割、遗忘了的原初的关联,也就是说,要回溯到前谓词的经验,以澄清谓词判断在前谓词经验中的起源。
  胡塞尔曾研究过这个问题。他看到亚里士多德以来,人们都把"系词判断"、即由"是"来联结主词和谓词的判断("S是P")视为最原始、最基本的判断形式,并把任何组合的判断,如动词句的形式归结为系词联结。例?quot;人走"(der Mensch geht)在逻辑上就等值于"人是走着的"(der Mensch ist gehend)。胡塞尔对系词判断"S是P"真正体现了判断的基础图型这一传统见解是持怀疑态度的。他追问系词句和动词句究竟哪一个更原始?他认为有另一种判断,即"具有判断"(Hat-Urteil)与"是"判断同样原始。有些"具有判断"改变为"是判断"时改变了命题的意义,在逻辑上不合法。而反过来,一个"是判断"却可以转化为一个"具有判断"。如"S是红的"可以转化为"S具有红色"。胡塞尔认为,这种转化体现了任何一个形容词都可以"名词化"这一普遍的逻辑可能性。这种逻辑可能性是建立在前谓词经验中的任何东西(不论是独立的还是非独立的;是实体还是非实体)都可以一视同仁地被作为基底或对象来对待这一事实上的。正如有的学者指出?quot;胡塞尔这一见解打破了西方两千余年占统治地位的'实体主义'的逻辑偏见,为原始思维、神话思维、艺术思维提供了更广阔的逻辑空间。"
  胡塞尔引入"S具有T"的新判断形式来和"S是P"的系词判断形式相对照,甚至认为前者比后者更基本。这和关系实在论以及关系的逻辑思想是一致。XRY赋值后可写成aRb,显而易见,当将R解释为"具有"时,上式也就成了"a具有b"。只是关系的逻辑中的R可作更广泛的解释,而不必限于"具有"罢了。此外,在关系实在论的存有结构中明确引入关系参量,意味着关系即视域的实在化。这就为任何起源上是非独立(即非实体)的规定性的名词化乃至主词化提供了基础。其结果使关系实在论的非实体主义特色比胡塞尔现象学似乎显得更直观、自然。
  关系的逻辑以关系"R"取代"是",否定了"是"这个系词在西方哲学所具有的表示存在的形而上学力量。在关系的逻辑中,"是"即使可以有,其本身也已相对化、关系化了。关系实在论借助关系的逻辑刻画了各种性质和个体的生成和退化关系,从而走向了一种共相和殊相的相对相关性理论,走向了一种更为广阔的实在观。 七、关系的逻辑和关系算子
  我是在受到当代物理实在观变革的启示,为解决物理实在性的确认问题而引入关系参量的概念的。进而我又借鉴和吸取了时态逻辑、拓扑逻辑的成果,引入了关系算子的概念。关系的逻辑通过引入关系算子真正突出了以关系为中心的特点,从而也与德摩根等人的关系逻辑严格地区别开来。换句话说,与关系的实在观相适应的所谓关系的逻辑,乃是对"关系"这一哲学范畴进行哲学逻辑研究而形成的一种带普适性的思想方式、方法,而不是有时作为数理逻辑的另一种叫法的"关系逻辑"。其主要特点正是关系算子的引入和使用,它集中体现了存有的结构对人们的语言结构和说话方式的制约。我特意将它命名和表述?quot;关系的逻辑",以便与以往的"关系逻辑"区分开来。
  我们知道,在相对论中,"x有三尺长","a、b两事件同时发生",在量子力学中,"量子客体是粒子"或"x既是粒子又是波"这类说法是没有意义的。原因在于它们的句法结构与现象(即物理实在)的结构不对应。让我们以相对论中的长度为例,它作为四维不变量x对参考系r的投影,已成为一种关系的概念。用关系实在论的公式来表述:
  R=f(x,r)
  这里的R作为长度,乃是序偶(x,r)的集合。这在逻辑上意味着长度不再是一元谓词,而变成了关系谓词。与本体论范畴的变化相适应,现在有关长度判断的句法结构也必须有相应的改变,亦即不能再?quot;x有三尺长"这样的一元函项来表达了。现在,正确的陈述应当是:"在关系r中,x的长度是三尺","在参照系r中,a、b两事件同时","在一组宏观条件r中,量子客体显现其类粒子性质"。
  这里,关系的要素被作为一个独立的成份从基本命题中分析出来,并用一个特定的带参数的算子加以指称:Pr(p),读做并被理解为"命题p在关系r中实现"。这里的Pr我称之为关系算子。在标准的命题逻辑系统中增加一个关系算子,这是关系的逻辑在判断论方面的主要特点。严格地说,一个关系未定命题(?quot;a、b同时"等等),还不能成为命题,它本身没有真值,只有指明其r参数,它才成为具有确定真值的命题。
  如果说,R=f(x,r)回答的是"现象即实在的结构"问题,那么,Pr(p)则是要回答命题的生成及真值的取得问题。这里r成为命题的生成及真值的取得所不可或缺的条件,是和现象的结构中的关系参量不可删除相呼应的。这意味着存有乃是相对于r的有,亦即关系中的"有",场所中的"有"。这里既无绝对的场所,也无绝对的有,同时也没有绝对的无,一切皆相对相关、相即相入;既没有超脱具体场所的主词化,也没有超脱具体场所的实体化。由于引入关系算子,关系的实在观也就导致了关系化的真值观。亦即使真值相对化。也就是说,真总是在某个或某些可能世界里真,而我们的现实世界也只是诸多可能世界中的一个,并不具有绝对的优越性;真是带有"索引的"(indexed),它根据某种解释,在某个世界里,或是在某个时间、地点真。
  关系的逻辑中的关系算子与时态逻辑中的时态算子的作用相似,但含义要广泛得多。它可以表示"对于什么什么来说","在什么什么情况下",甚至还有"这取决于某某怎么看","要看你怎么说"等等。显然它也可以将时间、空间、语境等因素包括进去。
  关系算子的引入,导致了一系列重要的结果:
  (1)关系算子与二值原则结合使用,允许看上去相互冲突的陈述可以同时为真。例如:
  P:"这朵花是红的"是真的-对于视力正常的人来说。
  ~P:"这朵花不是红的"是真的-对于视力与一般人不同的人来说。
  这样使"真"相对化的结果是避免了以下三种倾向:
  ( A)非实在论倾向,这种倾向导致将颜色归于主观感觉:
  P:这朵花对视力正常的人引起红色的感觉。
  P':这朵花对视力不同于一般的人引起不同于红色的感觉。
  (B)独断论倾向,它坚持视力正常的人(所谓"正常",也就是自己周围的多数人)看到的才是真的,也就是说,P反映了事物的本来面目,而~P则是对本来面目的歪曲。P和~P不可能都真。
  (C)所谓辩证逻辑的观点:"这朵花既是红的又不是红的,
  -既是P又是~P"。
  以上三种观点或倾向,从现象的结构的关系式上看,恰恰都是由于忘记了r参量造成的。
  (2)导致真理观变化。关系算子的介入,否定了传统符合论将语句或命题看成真理的载体这种抽象真理观,而在一般情况下,将真理看作是说话者(P),说话时所处的条件(R)和语句(S)这个三元组的性质。由此可将真理的概念运用于自然语言。
  (3)导致更为广阔的实在观。由于给定了关系,句子就有真值(二值),且真值是由系统f(x1,x2,……,xn)的客观性状决定的,不依赖个人的意志而转移。因此,关系实在论首先是一种实在论,但它又不是形而上学的外在实在论,而是内在的实在论。因为,没有x2……(如视网膜)的本体论意义上的参予,不仅红突现不出来,而且也可以说根本就没有颜色。颜色作为系统质,是内在于f(x1,x2,……,xn)这个系统中的,随着x2……xn的改变,颜色也就改变。
  由于关系的逻辑提供了对所有受观察和(或)评价主体影响的那些性质(如"凉"、"热"、"黄"、"好"、"坏"、"美"、"丑"、"适宜"、"可口"等等)不作一元谓词看待,而引入与判断主体有关方面的新变元的方法,这就为我们客观地描述它们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可能。
  例如:"x是好的",应当完整地表述为:"对r来说,x是好的"。一般来说,可表述为:"对……而言,……是如何如何的"。这意味着评价句甚至可以变为有条件的陈述句,亦即变为对事实的描述(当然,反过来说也一样,所谓陈述句也总是对处于r关系中的事实的描述,因而也就包含了评价)。这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审美、价值的、伦理的判断的客观意义,而且也为我们走向一个更为广阔的实在观、更为丰富多彩的宇宙,提供了逻辑的基础。
  关系实在论和关系的逻辑是在现代科学和哲学对"绝对者"和"神目观"持否定态度的形势下发展起来的。它们以自己特有的形上姿态和思想方式,提供了我们看待哲学史和观察当代世界哲学发展的一个新视野、新方法。关系实在论就其窄义方面来说,更关注于在关系的思维和关系的逻辑同传统的实体思维和实体逻辑的对照中,来探索哲学、科学、语言和逻辑等领域中的新课题。
  有关这方面的工作,如对弗雷格范式的冲击,对古德曼悖论的消除,对克里普克形而上学实在论的批评等等,请参阅拙著:《从物质实体到关系实在》,这里不再展开。
  参考文献
  1、卞崇道主编:《东方文化的现代承诺》,沈阳出版社1997年版;另见拙著:《从物质实体到关系实在》第七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2、井筒俊彦:"从亚洲哲学观点看文化的语义结构化",载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哲学教学和研究》,第391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
  3、唐力权:"自由与自律之间:存在主义与当代新儒学的主体性观念",载于《场与有:中外哲学的比较与融通》(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4、末木刚博:《东方合理思想》,第129页,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5、塞留斯:"逻辑意义的研究经验",俄译本,1948年版,第69页。
  6、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
  7、卡西勒:《认识和实在》,1913年俄文版,第18页。
  8、薛定谔:《我的世界观》序言,1964年版。
  9、怀特海:《过程与实在》,1929年,第79-80页。
  10、《范畴篇 解释篇》,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29页。
  11、以上欧文的分析见汪子嵩等著:《希腊哲学史》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964页。
  12、怀特海:《过程与实在》,1929年,第79-80页。
  《范畴篇 解释篇》,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29页。
  以上欧文的分析见汪子嵩等著:《希腊哲学史》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964页。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

    办公地址:北京昌平区望都新地南区18号楼三单元501室 办公电话:010-81754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