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藏传因明和内明的关系
浅谈藏传因明和内明的关系
胡玉忠 齐雪莲 李巧艺
摘 要: 因明传入藏区以后,在藏区得到了迅速而广泛的发展,可能是由于它最初根植于寺院,而后又发展壮大于寺院的缘故,因此,长期以来,因明和内明之间的关系问题,一直成为藏学研究领域中所普遍关注的问题。针对因明和内明之间的关系问题,是不能绝对地去看待的,而应当从不同的角度和视角去分析。
关 键 词: 藏传因明(量学) 因明 两者的关系
因明是古代印度十明文化之一,它最初的源头和故乡当归于印度。“因”是推理,“明”是智慧、知识。因明最初就是关于逻辑推理方面的知识。后来逐步传入我国,以及朝鲜、日本等地,发展到今天已成为国际上普遍关注的一个学科领域。
因明传入我国,形成了藏传因明、汉传因明、蒙古因明三个各具特色的因明学体系,其中藏传因明,无论其内容、形式,还是著作、典籍,发展创新等方面来说,都可谓是独具特色、独树一帜的。因明传入藏区以后,在藏区得到了迅速而广泛的发展,可能是由于它最初根植于寺院,而后又发展壮大于寺院的缘故,因此,长期以来,因明和内明之间的关系问题,一直成为藏学研究领域中所普遍关注的问题。究竟怎样给藏传因明(量学)一个确切而无可争议的定位呢?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内明(佛学)的组成部分?还是认识内明(佛学)的工具?下面我从三个角度,对因明和内明的关系进行了一个简单而浅显的分析。
一、从学科分类的角度看
因明是关于逻辑推理和认识论的学科,内明是佛学,是关于佛学方面的知识。因明和内明都是十明文化中大五明的学科组成部分,都是大五明中各自独立的学科分类。11世纪末大译师俄·洛丹喜饶在素有“因明学摇篮”之称的桑浦寺讲学因明,创办了五部经学院,并设置了因明学科,从而使得因明成为了各个藏传佛教寺院传统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和关键的组成部分。后来其弟子恰巴·却吉桑格更是将因明的发展推向了高潮,他创立并规范了因明的辩论学风。之后,有萨班、宗喀巴等诸多高僧大德和学者,都对藏传因明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萨班的《正理宝藏》、宗喀巴的《因明七论入门》等,都是藏传因明著作的典范之作,也是研习因明学所必读的经典之作。可见,因明学从最初传入藏区,一直发展到现在,是经过了很多学者的共同努力,一点点探索、一步步形成、一天天完善起来的。它当中包含的精密的逻辑思维、系统的推理论辩形式,以及丰富的认识论,已经使得它有了一个自己的独立而完整的知识体系和结构。多识教授说:“以揭示人类认识规律,锻炼提高思维能力为宗旨的因明学,早在一千二百多年前就与佛教一起传入了藏区,经过无数藏族学者的研习吸收、消化改造、提高发展,变成了藏学中一个闪光的组成部分。”① 因明学是藏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内明也是藏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两者是各自独立存在的。另外,“因明学的思辩方式不仅在学术领域被广泛应用,而且在藏民族的日常生活交流中也应用的相当普遍,实用性非常强,不仅被学经僧人在日常修行、读经、讲法是随时运用,而且学过因明的一般学者之间交流学术观点时也都离不开辩明是非的辩论形式。”② 可见,因明学的应用领域和范围是相当广泛的。虽然,它最初是在寺院中根植和发展起来的,而且,寺院中关于因明学都有着完整而系统地教育、学习体系。然而,关于因明学的学习和研究并非被寺院所垄断,目前在一些民族院校也有专门学习和研究因明学的课程和专业。因此,单从学科分类的角度看,因明和内明是彼此独立的,两者都是大五明中的分类学科,都是藏学研究领域中的组成部分,是僧人和俗人都可以研习和运用的学科,在寺院和学校中都可以独立设立的学科。
二、从具体的作用看
每一种文化,每一类学科,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思维的形成过程中,都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各个不同的领域。藏传因明(量学)作为一门集思维逻辑、论辩推理、认识论为一体的学科,在提高人类的理性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以及认知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明这门思维科学在一千多年前被译成藏文以来,作为一种认识事物,提高理性思维能力的工具在实践中广泛应用,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提高,形成具有雪域文化特色、实用价值很高的一门学问。”③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它作为一门理性、思辩、推理的认知学科,一直被广泛应用到内明(佛学)的学习和研究过程当中,成为领悟高深佛法的基础性知识。内明(佛学)本身就具有高度的理性和思辩性,若要认识、掌握并领悟佛法,必须要通过一定的思维训练,掌握一定的推理方法,具备严密的思辩能力。一步步去研习和领悟,从而获得关于佛学的正见。而因明(量学)它恰好具备了学习佛学所需要的条件和基础。正如多识教授所说的那样:“要想掌握打开佛法深奥义理宝库的钥匙,必须学习思辩推理知识《摄类辩论学》和《因明释量论》。”④“佛法理论是高度抽象的东西,掌握佛法高深理论问题,必须掌握思辩的认识武器,因此必须掌握因明逻辑和辩论逻辑。”⑤学习并掌握因明学,可以通过辩论训练思辩能力,掌握判断及推理的技巧,更加深入研习佛学,领悟佛法。“因明学作为藏传佛教学经的首学课程,它是打开佛学经典宝库的‘金钥匙’,也是开发人类智慧,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培养辩论技巧的有力武器。”⑥ 因此,从因明学的具体作用看,尤其它在内明中发挥的作用来看,它是一种思维的工具,是认识的武器,是研习内明的“钥匙”,也是领悟内明(佛学)的入门基础知识。
三、从各自的特征去分析
多识教授在《爱心中爆发的智慧》一书中,总结和概括了佛学所具备的四个主要特征:知识性,理辩性,情感性,实践性。而因明学也同样具备知识性,理辩性,实践性等特征。首先,从理辩性特征看,作为逻辑推理的因明学,它自身所具备的理辩性特征是不容质疑的。“格鲁派各大寺院将《因明论》作为五部之首,大力学研弘扬,其目的就是保持发扬佛法的理性特点。”⑦ 不仅如此,“藏传佛教中的每个命题笼统地是说不清楚的,必须从逻辑上讲通讲透,必须经过辩论。”⑧ 佛教并非是盲目的迷信崇拜,而是以理性思辩为基础和框架建构起来的。其次,从知识性特征看,藏传因明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是应该称为“量学”的。这正是由于它本身所具备的知识性特征这一点上说的。因为藏传因明并非仅仅只是一个逻辑推理的学科,它当中的闪光点在于它还包括了认识论的部分。而在它的认识论部分当中,始终贯穿着内明(佛学)方面的知识。最后,从实践性特征看,“佛教重视理论知识,因为一个不懂佛法义理知识的人,不可能产生正信正见,一切真知正见都来自对佛法的学习,即闻思修。”⑨ “佛教起信的正道是闻思修。‘闻’是学习经典理论;‘思’是动脑筋,应用自己的智慧,进行分析、辨认;‘修’是根据认识的道理,经过反复实践,达到亲证亲验。”⑩ 在闻思修的过程中,始终离不开逻辑、推理、思辩的因明学,通过因明的辩论,可以增强僧人对高深而玄妙的佛法义理的理解,从而破除邪见和种种偏执。在这样的实践过程中,既掌握了辩论技巧,提高了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也领悟了佛法。因而,从因明和内明所具备的知识性,理辩性,实践性等特征来看,因明和内明之间是可以找到契合点的,这种契合点使得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因明只看作是研习内明的工具。这种契合点使二者有种互相依赖而又互相补充、完善的意味。
根据上述简单而浅显的分析,针对因明和内明之间的关系问题,是不能绝对地去看待的,而应当从不同的角度和视角去分析。但是,无论从什么样的角度去看,首先应当肯定的是因明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地位。只是它被应用到不同的地方和领域,和其他的学科知识有了交叉,从而出现了这样或者那样的关系问题。因明之于内明也是如此。只是由于它们之间的联系太密切了,而让人很难理清楚,或者说是很难去界定。从学科分类角度看,两者是彼此独立的学科;但从具体的作用来看,因明又是内明的工具和基础。而两者的关系又似乎不止这么简单,因为它们的特征存在着共同的契合点,从这一点来说,两者又是彼此容纳的。
参考资料:
①、《藏学研究甘露》P124 多识仁波切 著 甘肃民族出版社 2003年9月
②、《因明新论》P121张忠义 光泉 刚晓 主编 《简析恰巴·却吉桑格对藏传因明发展的重要贡献》桑德 著 中国藏学出版社 2006年12月
③、《藏学研究甘露》P135 多识仁波切 著 甘肃民族出版社 2003年9月
④、《爱心中爆发的智慧》P387 多识仁波切 著 兰州大学出版社 2005年9月
⑤、《爱心中爆发的智慧》P477 多识仁波切 著 兰州大学出版社 2005年9月
⑥、《因明新论》P122 张忠义 光泉 刚晓 主编 《简析恰巴·却吉桑格对藏传因明发展的重要贡献》桑德 著 中国藏学出版社 2006年12月
⑦、《爱心中爆发的智慧》P12 多识仁波切 著 兰州大学出版社 2005年9月
⑧、《爱心中爆发的智慧》P169 多识仁波切 著 兰州大学出版社 2005年9月
⑨、《爱心中爆发的智慧》P356 多识仁波切 著 兰州大学出版社 2005年9月
⑩、《爱心中爆发的智慧》P13 多识仁波切 著 兰州大学出版社 2005年9月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