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因明>>正文内容

藏传因明与辨证法关系浅谈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1日
来源:不详   作者:尕藏才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藏传因明与辨证法关系浅谈
  尕藏才旦
  因明论在辩证法中应有的位置
  哲学的精髓是辩证法,因方法论的不同,产生不同的世界观,其中的关键便是因果关系。由“因”引发的“果”造就了不同的认识论。因果关系,便是佛教哲学中的因明论。因明论反映、揭示的是事物之间内外部的客观联系,相互影响、作用力及变化结果,也反映揭示事物本质与外在形式的关系。应该说它是方法论
  和认识论的综合融汇,而不是单纯的形式逻辑,推理证明。它以辩证唯物主义为主流,但也有因历史条件、个人认识所限,孱和辩证唯心主义的色彩。这是因为佛教的宽广性、学说辩论自由环境,造成“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学术氛围,形而上学,文化专制,鼓励观点的多元性、多样化,也就出现良莠混杂、鱼目混珠的现象,我们只能抓住因学学的本质来认识。
  因明论是东方哲学体系化的辩证法,是世界最早的辩证法系统论之一。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地域阻隔带来的文化交流不便,对哲学词汇、取名、翻译传播中的个性化之不同,加之现代科技发展的距离较大,传播手段的先进与滞后,造成因明论雾里看花。尴尬局面,得不到客观全面、正确的认同并弘扬,应该拨乱反正,正本清源,给予它历史的应有地位。
  佛学思想理论基础辩证法。支撑辩证法的核心学说便是因明论。因明论是阐述说明世界一切关系的有力武器。“因”是认识、推理、判断事物的根据、理由;“明”则是认识的升华、结晶、凝聚的知识体系。因明论包括逻辑学和认识论(量论)两部分。早在公元前四世纪,古印度婆罗门的胜论派和正理派在祭祀辩论的基础上建立了较为系统的因明学。公元六世纪时期,陈那、法称进一步改革完善,成为体系化的新因明学。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比较,释迦牟尼的因果论产生的年代约早二个世纪左右,在内容上可以说,古因明论与亚里士多德的四性论基本一致。要以说异曲同工,殊途同归。首先在对世界的认识上,他们都认为世界是物质的、运动的、变化的。人类所处客观环境不同,各人的价值取向、审美 情趣不同。主观感受有苦受、乐受、不苦不乐之受三种,这与亚里士多德的具体事物是第一性,概念是派生的、是第二性,肯定认识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事物,认识来源于感觉的学说是相同相近的。在学说体系化上,释迦牟尼的因明论更具系统更是深遽,更有说服务。
  佛祖创立的四“谛”抓住的是矛盾的要害—_一切事物的法则、规律。佛法中的“法”就是客观规律。佛则是对这种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是,对其的“觉悟”。“四谛”学说中的集谛,就是辩证地论证人生的“因果”关系。它的“五阴聚合说”、“十因缘说”、“业报轮回说”集中反映了佛教早期哲学的丰富内涵。其中的“五蕴聚合”说的是宇宙间一切事物和现象,都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由多种因素集休整而成。五蕴指的色、受、想、行、识等五类现象。也就是人的代称。
  “五蕴”中的“色”相当于物质概念,也含有少数精神现象。“受”说的是主体领受客体给予的苦乐等体验感受;“想”则是说通过表象,形成语言概念的思维辩证之精神活动;“行”是思维中决定和支承人的行为的意志力、评判力、价值取向和筹划决断力等等;“识”则升华到一切认识活动赖以产生、推进的精神指导。早期佛教的时候,“识”划为分六种,即具有见、闻、嗅、味、触、思维作用的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从以上剖析可以看出,“五蕴”学说比亚里士多德的认识论要丰富、全面、深刻得多。不仅仅是物质与精神,客观与主观关系的揭示,还揭示了精神对物质的依赖;精神的形成;精神对行为的驾驭。展示了精神与物质的双向作用,即对立统一的规律。它进而辩证地提出了不仅自然界,社会界是多种因素的集合体,人也同样如此。人不是独立存在的实体,提出了人没有单独的“自性”、“人无我”的辩证观点。在这一点上,佛学要比亚里士多德的认识论要高明得多。所以说,最初的因明论观点是科学的认识论,是反映的观点,实践的观点和辩证的观点。它坚持的是从物质到意识的一条正确的认识轨迹。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从实践产生。随实践而发展。指示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正确过程。应该说辩法唯物主义最早就从佛学理论中有所胚胎、发芽、成长。
  “十二因缘论”也蕴含有鲜明的辩证法,是典型的辩证逻辑推理。缘起说抓住了事物之间内部的必然联系,对立统一的法则,以“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为命题,揭示阐述了客观世界的本质。说明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没有孤立存在的现象,任何现象都在运动中发生着生灭变化,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因缘说把质量互变、对立统一、否定之否定辩证唯物主义的三大规律做了充分的、深刻的论证它比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十八世纪末提炼揭示的,“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一个过程,即把它描写为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转变和发展中,并企图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恩格斯)之学说要早二千年。
  因缘说的关键在于“缘”。缘是俗话所说的必然联系,相互内在关系,也是发生联系和变化的前提条件。没有这个缘也就无从谈起相互作用和事物的变化。它正如佛经中指出的“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界,有因有缘在世间灭”。“因”在这儿便是诸缘中起决定作用的条件,没有因缘,便形不成世界,也没有世界的一切。佛法的本质就在于因缘。
  “十二因缘论”囊括整个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客观到微观,从生物到心理、从物质到精神,从精神到物质都有所涉及,予以辩证地阐述。十二缘分别是“生是老死缘”。“有是生缘”,即彼生的全部思想行为(业),是今世生“果”的原因。“取是有缘”,有之因是“取”,“取"是说对人生和物欲的热切追求,从而造成必有后报(果)的各种业行。“取”的“因”是爱,情感爱生活之爱,进而诱发的贪欲,造成人的欲望的炽烈,出现“爱是取缘”。而爱的“因”是“受”。各种感受体验,有痛苦也有快乐,能尽最大限度满足个人的物质与精神享受,这就叫“受是爱缘。”再下来是“触是受缘”。一切感受来自肉体、精神与外界的直接接触。如何接触?“触”之“因”自然是“六入”即眼、耳、鼻、舌、身意六种感觉和认识功能,出现的便是“六入是触缘”。“六入”之因是什么呢?是“名色”。是肉体与精神的统一体——有意识活动的人体。一切感知机能都表白人的生命体。因而可以说“名色是六入缘”。“名色”又来自哪里?来自“识”。对于“识”、虽然历代佛教高僧对其名义有不同的理解和命题,解释也庞杂。但较一致的是它是人体之灵魂,灵魂统帅人的思维,指挥人的行为。人的生命力之标志,根本是灵魂。灵魂主宰人的一切,人的生命便依托这种“识”存在,即以“识是名色缘”。识是虚的,揣不着看不见的一种抽象的东西。如何知道是“识”,只能通过“行”来鉴别认识。人的实践行为举止便是“行”,所以称之“行是识之缘”。“行”又从哪里来?来自“痴”。一种执著的追求,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痴”体现了人生和世俗的最后本原。“痴’’是中性的,可以归为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也可以说是社会一切矛盾罪孽的源泉。
  从上面剖析帮助我们认识到“十二因缘论”是一部恢宏无比、丰富多姿的人类实践活动、思维活动的画卷。它展示了人类认识史的全部流程,从生命到死的辩证历程;思想和行为与人生的辩证因果关系;人类原始欲望带来的各种结果;追求生理与心理世俗与个人奋斗的辩证因果关系;人类受客观世界的工具与必然渠道灵魂精神形成对人的实践活动的能动作用,等等,完全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念型态。辩证法在“十二因缘论”中阐述得淋漓尽致,精确有力。它还超越了机械唯物主义的樊篱,深刻地揭示出人类活动中主观对客观的能动作用,意识对行为的能动作用,辩证法站在一个客观、公正的高度审视人生,审视世界,摆脱偏见和意志力的束缚。因明论中的量论,实际是“十二因缘论”的延伸和发展,是指认识过程中如 何衡量正确与错廖的方法。其意义在于指导人们在实践活动中为达到行为且必须预先具备的正确知识,对行为对象正确全面的了解,做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量论中又分现量(感觉认识)和比量(概念认识)。现量中突出强调五官(眼耳鼻舌身)的感观认识,以感观认识为前导引出深层次的认识。在了解对象的同 时,也对自身有所认识。最后达到辩证的、统一的、正确的认识。比量中则强调用间接的知识,即依据已知经验推度未知事物,以一定的理由作为“因,,来当媒 介,从已知的部分达到未知的领域,它更多的是逻辑学科范畴。
  中观学说也充满因果辩证思维,从更深层次去挖掘人的认识本性。它通过对“生灭”、“断常”、“一异”、“来去”等对立的现象的剖析,告诉人们:“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去”的辩证因果关系。它指出:认识在本性上不可能达到客观的真实性,即认识只有相对意义,而无绝对意义。真理也只有实用性而无客观性。认识分多重层次,诸如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等,它们各有自己的作用范围和存在价值。真理也是多元的,因为真理只有在特定条件下相对的众生才能成立。佛教的很多派别都是围绕认识论和方法论展开 各自研习的。 .
  藏传因明对辩证法的贡献
  印度新因明论的创始人龙树的著作,藏文翻译的有118种,而汉文的仅为20余种,这一数子从算对比,说明因明学的根子扎在藏传文化中,它是因明学习、研究的基地,而龙树以至提婆建立的规模宏大的理论体系,从最根本上从人的认识的极限来解释智慧或知识(般若)的相对价值,表达和揭示了现象的存在和变的普遍法则,。它是佛学中辩证思维的精髓与核心。藏传因明学正是继承和弘扬了世界最早的辩证法理论体系并予以发扬光大至今,它是对世界辩证法的重大贡献。
  藏传佛教理论研究特别注重显宗五部大论。这是鉴于佛教是哲学体系认识与方法论的相结合,其中首推“因明”论,是认识事物发展变化内在规律的学科,是逻辑学范畴,谈的是物质本性。
  由于藏传佛教在佛教理论中对因明论情有独钟,受到广泛的重视、青睐,所以有独到的发现与研究,成为藏传佛教又一理论特色,也派生出藏传佛教世界善于思辨、注重思辨的风尚。
  藏传佛教,首先吸纳引进古印度因明学科的精粹,消化吸收,融会贯通,打好坚实的理论基本功夫。这方面的翻译著作,根据那唐版藏文大藏经《丹珠尔》的印度因明学论著,共有20函,66种书目。
  藏族对因明文献的翻译从8世纪末开始,延续到13世纪。在百科全书式的《丹珠尔》部,共有陈那、法称、天王慧、释加慧、庄严师、胜军、法上、莲花戒等二十五位印度因明大师的六十六部因明著作,这些著作都是从5世纪到9世纪之间产生的名著。
  首撰因明学之专著、开创以论辩学经论之先河者,在雪域藏地当数恰巴·曲杰森格。
  恰巴·曲杰森格为10世纪初藏传佛教噶当派高僧,他生于藏历第二个饶迥之土兔年(1099),卒于藏历第三个饶迥之土牛年(1169),享年71岁。
  恰巴·曲杰森格为乃托寺也称桑普寺之第6任堪布。为了弘扬因明学说,他依法称的专著、《释量论》、《量抉择论》为主要依据,删繁就简概括量学要义,将认识与方法论冶为一炉,结合藏族传统论辩程式的一些特点,把量论中比较重要的问题以广、宁、略三集及二十个论题的形式,首次撰成《量论摄义祛蔽论》即《堆扎》一书。
  约于14世纪,萨迦派的学者萨班·贡嘎坚赞写了概括性的因明论著《量理藏论笺注——因明七论灯论》。
  宗喀巴·罗桑扎巴创建格鲁派,为法称的量论注释,积极弘扬并发展之。在他的影响下因明论形成了格鲁派的一门独立学科。他写的著作有:宗喀巴·罗桑扎巴(因明七论入门除意暗论);贾曹杰·达玛仁钦《正理滴论善说心藏注》,克主杰·格列桑伯《量理海论》;一世达赖·更登珠巴《释量论广注》。
  由于《堆扎》中对若干概念的划分有详有略,所以,进一步扩展延伸有了《摄类辩论略集》、《摄类辩论中集》、《摄类辩论广集》三种,这是藏传因明学的一大创新。“堆扎”的意译则是“摄类”。
  藏传因明《摄类》是研究逻辑推理的法式和辩论规则的一本入门必读课本。《摄类》在藏传佛教各大寺文本很多,但最常见、最普遍的是下列三种版本:即十三世达喇嘛土登嘉措的经师善觉·罗桑慈臣寺强也嘉措撰的《雍增堆扎》;赛啊旺扎西撰的《赛堆扎》,青海广惠寺敏珠尔活佛赤烈龙珠(1622—1699)的《赞布堆扎》。
  藏传因明学虽然是一门逻辑学,但它了涉及了整个哲学问题,讲到了哲学基本问题本体论、辩证法,认识论规格范畴等问题。
  藏传因明学的创造性贡献在于:
  唯物地回答了世界的本源问题。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物质的,物质是第一性,意识是第二性,是物质决定意识而不是相反。《堆扎》一书中把整个世界的一切(包括自然、社会及思维)统称为“法”。“法”又分“常住”即无为法
  和“无常”即有为法两类。无为法指永恒不变的虚空(空间);有为法分三种即色法(属自然现象——物质)、心法(指思想观念——糖神)、不相应行法(指物 质与精神两者关系的聚集合力)。有为法只属于存在,但它不是永恒的存在,而 是暂时的存在。它有生存灭,处在一个生、住、异、灭的连续过程中,在一个永 恒的迁流中存在,在一个永不停止的运动变化中存在。
  如果按现代辩证法来解释,它就是质量互变,就是否定之否定的规律的具体现和我学剖析也是事物对立统一规律的走赂所示。
  《堆扎》中说:“对客观对象的被知觉而产生的心识是意识的定义。这句话唯物地回答了物质和意识关系上的一个重要问题,即作为客观对象的“物”独立于“心识”而存在,而“心识”是依赖于“物”的,是对物质的被知觉。
  这就是说,在哲学的基本问题上,即在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问题上,藏传因明学承认物质是第一性,意识是第二性。
  什么是物质?《堆扎》一书说:“为若干堆积而成之具体事物是色(物质)的定义,例如瓶”。
  藏传因明学把若干具体物质的机械的堆积叫做物质:即用“物”这个概念来概括世界上众多的事物,这是藏族哲学史上对物质概念的最早、最直观的定义。
  随着藏族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科学文化水平的不断发达,藏族哲学家们总结了以往唯物主义的新成就,对物质概念的定义也有新的解释,提出了原子唯物主义学说,即用原子来解释物质概念的含义和世界物质的统一性。《堆扎》一书中说:“成为微尘物的即是物质的定义,例如元素。微尘物本身也是由更小的法物所组成的。”(在和格西曲扎辞典中对元素有一种解释:元素也叫极微,是物质折至最细微的部分,它小到以至无东南西北方向,它的基本成分是土、水、火、风四大种)。
  在藏传因明学《堆扎》一书中说,做生物即原子的基本成分是地、水、火、风四大种,它具有四大特点:
  (1)原子无东南西北方向;
  (2)原子具有转动的能力;
  (3)原子具有一定的引力;
  (4)原子具有聚合和散的能力。
  这四大种又各有不同的性质,“地的性质为坚实性,水的性质为湿润性,火的性质为暖炽性,风的性质为轻动性。”
  它们的作用也是不同的,“地能捉住,水能汇聚,火能成熟,风能助动。”
  世界的本源就是地、水、火、风四大原子组成。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这不同性质、不同作用的地、水、火、风四大原子的变化、运动而逐渐形成的。也就是说这四大原子不是彼此孤立,而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它们之间的既聚合又分散的对立统一关系造就了绚丽多彩、千差万别的物质世界。
  因明学还将物质“可分为七个:软、精、重、轻、冷、饥、渴七种。”《堆扎》说:“这七种物质的性质是自因四大种的结果,在四大种中水和火的力量若大,就会产生细腻柔和的事物;地和风的力量大,就产生粗糙的事物,风和风的力量大,就会产生具有冷的感触之物,火的力量大就会产生具有渴的感触的事物。”这就是说,地、水、火、风四大种,因不同结构构成矛盾的两个方面。在矛盾的统一体中,由于矛盾双方互相依赖、互相渗透互相争斗互相消长、达到一定的程度后,四大种中的某一种物质元素的力量大到占据主要地位,足以压倒对方时,旧的统一体就破裂,原来的矛盾双方不存在了,就产生了新的事物,也就产生了细柔、粗糙轻重等不同的物质。
  因明学把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向前大推进了一步,具备了朴素唯物主义的意识,并整理成了系统辩证理论。若归纳,则包括:
  (1)世界的本原。
  (2)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3)关于对物质的分类和物质形态的多样性。
  (4)关于思维和存在的统一性。
  (5)关于认识的来源。
  (6)关于认识的发展过程。
  (7)关于世界的发展。
  (8)关于事物发展的源泉问题。
  (9)关于对立面的统一问题。
  般若,是佛学因果思辨理论的另一支柱。即通过智慧到达涅粲之彼岸,用智慧来破除世俗认识,达到正常解脱。它是客观的抽象理论,是方法论,引导你认识“真谛”。在般若理论的探讨传播创新方面,藏传佛教翻译传播也专著累累。
  据《布顿佛教史》记载,从七世纪到十三世纪初,在全藏各大寺院比较流行的般若经论译本有:
  《随顺三种般若佛母显示八义疏》弥底尊者著译
  《二万五千般若八品摄义释》狮子贤著、慈诚嘉哇译
  《二万五千般若现观庄严释》解释军著洛丹协统译
  《二万五千般若颂详释》解脱军著、卓·桑盖番迦奥译
  《二万五千般若现观庄严颂释》黎辛底巴著、廓译师译
  《八千般若现观庄严光明释》狮子贤著、鄂译师译
  《八千般若释最胜心要论》黎辛底巴著释、迦洛哲译
  《八千般若经释要键月光论》久美郡乃白巴著、协绕白译《八千般若摄义论》无著著、鄂译师译
  《八千般若摄义论广释》贡却帮著、鄂译师译
  《八干般若释要旨随属论》伯敦嘉布著、慈诚郡乃伯译
  《般若经论现观庄严释》鄂译师等译
  《现观庄严释显明词义论》狮子贤著伯哲、洛丹协统译
  《般若经论现双庄释善明词义论》曲杰协年著、曲杰协绕译
  《现观庄严释略义》协绕郡乃洛哲著、鄂译师译
  《般若经论现观庄严释显明难解疏》色林曲扎著、仁钦桑布译
  《般若经论现观庄严释略义》雄努贝著、扎西绛村译
  《观现庄严释》扎巴恰热达那格德著、动丹巴译
  《般若经论现观庄严释慧灯鬓》班智达布达西遮著、强巴伯译
  《般若波罗蜜多略义明灯》阿底峡尊者著、纳措译师译
  《般若略义发颂论》伯岗巴那著、仁钦桑布译
  上述21种《般若经论》的译本,都收集在藏文大藏经《丹珠尔》中。藏传佛教历代学者高僧关于“般若”方面的论著,其代表作有:
  卓浪瓦·罗哲姜乃:《嚼般若注疏》;
  布敦大师:《现观庄严注释》;
  更琼壤康青宝:《现观注解》;
  涅闻·更嘎华瓦《现现注释·除意喑》;
  仁达瓦·雄努罗哲:《现观注解·日光》;
  宗喀巴大师:《详解善说全疏》;
  贾曹杰:《现观庄严注解·精髓饰》;
  克珠杰:《现观庄严论疏·难题明述》;
  五世达赖喇嘛:《现观庄严辨析》;
  噶丹嘉措:《现观庄严广疏》;
  一世嘉木样·阿旺宗哲:《现观庄严大疏》;
  中观方面的译著、著述也很丰富。据布顿大师编撰大藏经分类目录所统计的藏译经典书目,当时所译的仅中观经典就有近百种,主要有如下:
  《中观根本智论颂》计一卷又一百四十颂,龙树著、鲁绛称译
  《六十如理论颂》计六十二颂龙树著、利玛扎译
  《七十空性论颂》计七十四颂龙树著、雄努却等人合译
  《回诤论颁》计七十颂龙树著、伯哲和垛德坝合译
  《广破器类论》若干颂、龙树著扎觉协饶译 《中观根本无畏释》计七卷垛德坝译
  《回诤论释》计一卷又一百颂同上
  《七十空性释》计二百八十颂同上
  《广破空类释》若干卷同上
  《中观根本释》计十卷、桑杰郡著、鲁伊绛称译
  《中观根本明句释》若干卷月称著、巴操译师译
  《中观根本般若灯释》计二十卷、清辩著、鲁伊绛称译
  《般若灯论广释》计八十卷、爹若叁须著、鲁伊绛称译
  《七十空性论释》同上、班智达信澎桑布著、雄努却译
  《六十如理论释》同上、月称著、耶喜德译
  《中观四百论》同上、帕巴拉著、巴操译师译
  《中观四百论释》同上、月称著、巴操译师译
  《智慧心要集》同上、帕巴拉著、却季协饶译
  《智慧心要集释》若干卷、锋秩桑布著、却季协饶译
  《中观掌珍论》计十五颂、提姜著、伯觉领波和伯哲合译
  《成就破安如理因论》若干颂、提婆著、伯哲译
  《大乘二十颂论》同上、龙树著、释迦峨译
  《中观百字论根本释》同上、龙树著、雄努协饶和扎觉协饶合译
  《中观缘起心要颂根本释》计五四颂、龙树著
  《转有轮颂》若干颂、龙树著
  《转有轮颂释》同上、绛巴贡波著、以上三部由达哇雄努译
  《天生宝藏论》同上、龙树著、巴操译师译
  《分别觉与未觉品类》同上、龙树著、扎觉协饶译
  《中观五蕴品类论》同上、月称著、纳措译师译
  《入中观根本颂》同上、月称著、纳措和巴操两译师合译
  《根本颂释注解》同上、遮雅阿烂达著、恭嘎扎译
  《恩择锤颂》同上、遮雅阿烂达著、垛德坝泽
  《中观心要略义》计八十颂清辩著、纳措译师译
  《中观心要略义释恩择焰》计八十颂清辩著、纳措译师译
  《中观心要略义释恩择焰》若干颂著、译者同上
  《中观略义》同上同上
  《中观宝灯论》同上、清辩著、嘉准生和纳措合译
  《中观缘起灭妄本释》同上、纳波巴著、纳措译师译
  《分别善逝本宗颂》同上、纳波巴著、纳措译师译
  《分别善逝本宗颂》同上、遮这里著、释迦峨译
  《入二谛论》同上、阿底峡尊者著、嘉准生译((A--谛论难义释》若干卷、达摩嘎惹玛底著、嘉准生译
  《二谛论》计二十七颂、耶喜领波著、耶喜德译
  (--谛论释》计一卷、同上
  《二谛论释解说》计三卷、寂护著、耶喜德译
  《中观庄严颂》计一百颂、同上
  《中观庄严颂释》计二卷、同上
  《中观庄严颂详释解》计五卷、迦玛那西那著、耶喜德等人合译
  《中观光明论》计九卷、莲花戒大师著、伯哲译
  《成一切法无自性论》计一卷半、同上
  《成一切法无自性论》计一卷半、同上
  《显真实性品类论》计二卷伯坝著廓译师译
  《入真实性颂》计二百颂同上
  《入中观般若》若干卷同上
  《入三身论》计一百五十六颂、鲁伊协业著:耶喜德译
  《入三身论释》计一百五十颂、耶喜达哇著、耶喜德译
  《中观宗要品类论》计半卷、仁杰峨著、拍哲译
  《异见分别论》若干卷、邬玛生活著、却季协饶译
  《牟尼密意庄严论》同上、那嘎惹古巴达著
  色哇扎和帮洛敦合译本,是各大寺院的教典课本,也有以龙树的《中观论》、《人中论》以及宗喀巴大师的《中观广释》、贾曹杰、克珠杰的《入中论略义》、《中观宝》等为主的。
  塘人萨巴·益酉江乃著有《人中论疏》、《六十五理论疏》、《中观四百颂疏》、《宝鬓颂疏》等。
  宗喀巴大师撰有《中观讲解论疏》、《入中论义注解》、《辨了不了义论》、《中观难解论》、《中观注释集释论》等。
  贾曹杰著有《中观宝鬓论疏》、《中观四百论注疏》、《二谛讲义注解宝鬓》等。
  克珠杰著有《善缘大纲开眼论》等。
  《俱舍论》是佛学五部大典中的老四,它是讲授佛教世界和宇宙观的主要论典。《俱舍论》中以辩证的视角,推测和揭示了宇宙间许多天体物理现象之间的依存渊源关系。
  《俱舍论》的藏文译本有世亲造《阿毗达磨俱舍颂》、《阿毗达磨俱舍论释》;众贤造《俱舍论疏释》;阵那造《俱舍论疏要义明灯论》;安慧造《俱舍论大疏真实论》;满增造《俱舍论随相论》;称友造《俱舍论疏明了义论》;寂天造《(俱舍论疏要用论》等。
  藏传佛教学者中,13世纪末由噶当派弟子在纳塘寺研习《俱舍论》集大成者著有《对法庄严疏》等。
  因明论对藏族社会的影响
  因明论在藏区传播的过程中得到继承,丰富、完善、深入进了藏族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实际上,他成为藏民族创造性劳动的指导精神,生命的灵魂。
  1、培育了藏族社会的思辩风尚,开启并深化了辩证的思路,提高了认识能力,掌握了思辩方法,使藏民族成为具有较高辩证水准的世界优秀民族。正是因明辩证思想的武装,在漫长而曲折的历史进程中,在处理社会问题时,她能坦然对待风云变迁、顺应历史潮流、避免愚昧、野蛮、痴述,能沉着走出命运的低谷,努力磨合、整合出一个和谐的社会、和平的年代。藏族能摆脱苦难,未发生大起大落的历史灾难,能保持民族整体的长期团结,能保护和发展弘扬民族的优秀文化,能塑出和睦的家庭氛围,能与周边民族和平相处,在于他的思想达到了辩证成熟阶段,能理性地处理复杂事务。
  思想的成熟还表现于她在处理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中,客观辩证地对待,不悲观、不掠取、保护生态、克服贪欲、努力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使整个民族的延续繁衍有了较大较好的空间。
  2、开拓了寺院教育开放、思辩的育才路子。特别是立论(宗),公开辩证、晋升答辩,自行选择高师等等,为学员予厚实的理论思辩功底,帮助他们启迪思路,开阔视线,拓展胸臆,升华思想境域。在理工知识领域,更加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学以致用,如医学、历算等。
  3、民主议事蔚然成风,搭架起社会制度的思想基石,部落、村庄、寺院……各个层面的民主议事决策方式。
  4、孕育培植了一批富有思想辩哲理的文学名著,如《萨迦格吉》、《水木格言》、《国王修身论》、《猴军的故事》,还有谚语等浩瀚民间文学。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

    办公地址:北京昌平区望都新地南区18号楼三单元501室 办公电话:010-81754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