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众善普会”的法筵──参加两学研讨会的有感
一场“众善普会”的法筵──参加两学研讨会的有感
※ 作者: 如海 - 华梵东方人文思想研究所
一、众善普会
十月廿四、廿五日,怀著好奇与期待的心情参加了由中华禅净学会举办的第一届两岸禅学研讨会。一进入师范大学会场,便看到一群穿著纯白衬衫、深蓝衣裙的师兄、师姐们,亲切有礼的招呼著与会来宾,我的心中顿时感到很温暖。在领取了印制精良的论文集后,悄悄的找个位子坐下,准备开始领受一场丰富的法筵,滋养自己的法身慧命……经过两天的洗礼,尽管对于五场议程、十篇论文的内容,只能用“一知半解”来形容,但是抱持著「薰习”的心情来闻法,也觉得心中别有一番领悟。
还记得在最后一场的综合讨论中,大家热烈著讨论到菩提心与禅法的问题。当时我坐在会场后方,望著与会法师、居士,想像著主办单位办理这次活动所花费的人力、物力,以及可能遭遇的困难……对于能躬逢盛会,突然兴起了“自己很幸福”的想法。记得佛经中有“六事成就”之说,谓诸经之通序“如是我闻”等语有六种成就。即(一)如是,称信成就。即指阿难之信。佛法大海唯信能入,信受如是之法是佛所说而不疑,故称信成就。(二)我闻,称闻成就。即阿难自闻。阿难亲闻佛之说法,故称闻成就。(三)一时,称时成就。即指说法之时间。法王启运嘉会之时,众生有缘而能感者,佛即现身垂应,感应道交,不失其时,故称时成就。(四)佛,称主成就。即指说法之主。佛系世间与出世间说法化导之主,故称主成就。(五)在某处,称处成就。即指说法处。佛于天上、人间、摩揭提国、舍卫国等处说法,故称处成就。(六)与众若干人俱,称众成就。即指闻法之众。菩萨、二乘、天、人等诸大众云集听法,故称众成就。(参见《佛光大辞典》页一二六六)六缘具足而教法才能兴,故称之为六成就。
研讨会能够圆满顺利,不正也说明了“六成就”的道理?而护法居士的热心、讲评老师的诚心、主讲老师的用心,更让我体会到“善缘来住、众善普会”的可贵。怀著一份感恩的心,我愿把自己参加研讨会的一点点心得和大家分享。
二、梦幻禅观
对于我而言,惠空法师的《梦幻观初探》,是我最感兴趣的题目。还记得以前上文学的课程,便感觉到“梦幻”短暂无常、似真非真的特质,常被运用在文学作品中,而使作品更具广度与深度。在西方,“李伯大梦”是家喻户晓的故事;在中国,不论是“黄梁一梦”或“南柯一梦”,都有发人深省的寓意。“梦幻”谜一般的特质,更使它成为西方心理学研究关注的焦点,从佛洛依德(Si-gmund Freud,A.D.1856-1939)开始,关于“梦”的研究便络绎不绝……。
看过惠空法师的文章,我才明白“梦幻”不但只是文学上的譬喻,从佛法的教理来看,“梦幻”更可视为实际上“禅观”的修法门之一,而不是只具有文学中充满想像、夸饰的特质。
在生活中常有“作梦”的经验,梦醒后也常有“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的怅然感,我却从不曾细想“梦”和“修行”有什么关联。法师在这篇文章的结论部分点出:“……我以为这梦幻观的善巧在于:一、它很直接的否定我们对法的执著;二、它很容易依喻而拟心作观,在教法与禅观有其方便;三、梦幻本身与法性、空性有直接相应的关系,而诸经论亦与法性、空性有完全的相应,于是梦幻与诸经论产生了不同而都共有的梦幻观法;四、它有发展性,可以使我们进入深层的三昧、空性中。……”法师的文字条理分明、理路清晰,从中观、唯识、如来藏、禅、密的不同角度切入,带领我们一窥以梦幻作观的门径。这一篇文章对于我来说,是有“一‘文’惊醒梦中人”的效果。期待法师如文末所言,未来能“对于各宗各派怎样利用禅法、理论来切入梦幻观……”作更深入、更精辟的分析,以为吾人修行之指引。
三、禅与忏悔
会议当中法藏法师的大作《天台禅法的特质──兼论法华三昧忏仪的修持》也令我印象深刻。法师的护法护教、辩才无碍,著实令人感动!
许久以来,拜忏便是台湾佛教最为兴盛的活动之一。诚如法师文中明指“中国佛教自梁武帝(464-549)以降,拜忏风气即历久不衰,如今虽然经过千多年之流传,多少已使得拜忏法门受到扭曲与误用;然而忏法之契机于中国,亦是明显的事实。而《法华三昧忏仪》正是天台系统忏法的母体,它甚至深深地影响了中国其他忏法,因此对于《法华三昧忏仪》的深入研习,必能适当地导正并深化的思惟与作法,甚至将之导向实修实证之路。”文中语重心长,对于吾人拜忏时心态的调整,多有助益。
以往自己在拜忏时,尊奉《增一阿含经》中:“人造极恶行,悔过转微薄;日悔无懈息,罪根永已拔。”的观念为圭臬(参见《增一阿含经》第四三经。《大正藏》第二册。页七六四上。)认为藉著忏悔的力量,可以清净戒体,而“转重报为轻微报”(转重报为轻报的观念,见于《中阿含经》第十一经。《大正藏》第一册页四三三下:四三四上)。虽然拜忏时常常法喜充满,但是当时并不知道除了从因果业力、消除业障的观点拜忏之外,在祖师所制订忏仪中,从观想、持咒到诵经的过程,其实每一部份都包含著无尽的悲心与深刻的意涵。忏仪不只是“消除业障”的仪式而巳,更有其特殊的观行方法,然而其中之深意玄微,常为人所轻忽。
今观法藏法师悲心深切,以《法华三昧忏仪》,配合天台经教,阐明“忏罪”与“修观”之间重要的关系。在忏仪恐有徒具形式之虞的今日,深觉该篇论文尤发人省思。
四、禅与生活
记得茶叙时,我和一位学妹惬意的享用著美味的糕点,学妹突然有感而发的说:“学姊,我们这样‘听禅’,有用吗?”我心里想:“天啊!大哉问!”只好老实的告诉她:“我也不知道,不过我知道吃点心的时间只剩下十分钟了。”学妹很听话的说:“那我们还是赶快把手中的点心吃完好了……真的很好吃耶!”(虽然我们不是为吃而来,不过一块参加研讨会的同学,大家都吃得很开心……在此谢谢文殊院的典座菩萨们!)
事后想一想学妹的问题,其实也和会议的主题──“禅学研讨”相关。“禅学”是学术、是教理、是“文字般若”。生活之中,愚钝的我吃点心时,便忘记了刚刚研讨会在讲些什么。好在“研讨禅学”的目的,不是让我们变成大学问家,也没有人会针对研讨会的内容举行纸笔测验,因为心性上的洗炼成长,完全是个人的功夫,是自己的事。透过语言文字,帮助我们理解真理、实践真理,我想这才是举办“研讨会”的意义所在。由此看来,学术和生活不仅没有冲突,而且学问可以作为我们修行道路的指标。不过“禅学”不完全等于“学禅”、也不等于“禅”,由“文字般若”进而起“观照”、证“实相”,才能使禅学和生命发生“串联”。就像研讨会场中,一位每天都有打坐的学长,便对大航法师的《定中作观与出定作观二说之比较》,有比较深刻的体悟,我想这是因为禅坐已成为他生活中一部份的缘故。将“佛学”透过生活的实践,内化为生命中的养分,是我今后“学佛”的目标。
五、善的循环
在庄严的《三宝歌》中,第一届两岸禅学研讨会圆满的闭幕了。闭幕,并不是结束,而是另一个缘起。每个场次所引发的问题,所得到的回响、所结下的善缘种子,点点滴滴,都烙印在我们的八识田中。尤其“两岸交流”更是这次研讨会的重点,有因缘见识到彼岸法师、学者的风范,真是令人欢喜!在辜、汪会谈甫结束不久,大家关注于两岸政、经交流之际,这场具有宗教性、学术性的研讨活动,更显得别具意义:因为无论“彼岸”、“此岸”,站在佛法的观点上,我们原是同乘一条法船,在人生茫茫的苦海中,航向成佛的旅程啊!
望著手中印制精美的论文集,想著每个场次中所得到的不同收获、记著综合座谈中有些令人意犹未尽的讨论,我衷心期待下一个善的缘起!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