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慈心念众生,善愿菩提行:镜义法师访谈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6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慈心念众生,善愿菩提行:镜义法师访谈

  镜义法师,现为东林寺西堂、东林大佛工程总监、东林慈善功德会会长、东林净土文化基金会副秘书长

  镜义法师,现为东林寺西堂、东林大佛工程总监、东林慈善功德会会长、东林净土文化基金会副秘书长

  大渡网记者:师父您好!首先很感谢您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接受我们的采访,我们通过网络和杂志了解到师父以九江寺为中心,在全国各地从事慈善事业,到了东林寺以后,我知道东林慈善功德会隶属于东林净土文化基金会,师父能不能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东林净土文化基金会?

  镜义法师: 2005年下半年东林寺就开始申请东林净土文化基金会,得到江西省民政厅的批准。办这个净土文化基金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支持佛教的弘法、教育、寺院建设和慈善事业,还有对东林大佛的建设也起了很大的作用。我们这个基金会是私募性质的,现在我们是主要是靠的几个大的企业家在支撑这个基金会的运作。基金会要运转起来得需要有项目,你没有项目的话,就很难做,跟这个佛教的事情必须相应,项目然后才有资金,才有人支持的,因此我们开展了慈善事业。

  大渡网记者:师父,当初建立净土文化基金会的目的是什么呢?

  镜义法师:我们这个基金会以前主要是为大佛工程,其他的方面都没有展开,像慈善、弘法、教育等。近来弘法这一方面大安法师已经展开了,我们东林寺的印经处、发行部都是弘法方面的;我们净土宗研究学习班、研习班是教育这一块的。但是一些私人赞主要是在东林大佛工程。所以过去基金会的资金主要是用于我们这个大佛的建设的。但是佛教要发展须要有三大要素,一个是修行为根本,另一个是弘法为手段,第三个是慈善为基础。这三个方面是三足鼎立的,因为修行当然是佛法的根本,如果你没有修行,对佛法是毫无意义的。弘法是推行佛法的一个方式和手段。但是对慈善,为什么现在把它推到一个现在非常重要的地位上呢?提到三足鼎立的位置上来呢?因为目前我们佛教要发展,就很需要依靠慈善。为什么呢?佛教发展必须要有一定的基础,必须要有信众,如果没有信众基础的话就不可能有佛教的存在。现在我感觉到就是社会大众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中国文化的这个底子——传统文化已经没有了。我们的佛法,恰恰是建立在这个传统文化基础之上的,离不开儒家文化,儒家文化是我们佛家文化的一个载体,但是,我们这个载体竟然没有了。所以,佛教没有办法发展,随着西方文化的不断的冲击,中国这个年轻人越来越西化,那么到了下一代的话,这个传统文化被放弃。佛教发展可能也俨然真成了一个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展开佛教慈善事业,建立佛教群众基础。

  大渡网记者:我们的文化实际上是被外来文化侵蚀着,是被西方的这种泊来文化慢慢的吞食了,在这种外环境下,佛教到处都在大兴法事、法会,那师父作慈善事业是为了什么呢?

  镜义法师:其实,本来我们佛教就是以慈悲为怀的,慈悲、慈善就是我们佛教自己本份事业。当今中国,佛法如果还是闭关自守的话,过分强调讲修行、讲佛教的教理的话,那么,佛门之外的那些群众是很难信受的。非常高深的佛法,他们是很难理解的。所以,我们要做慈善,使佛教通过这个慈善平台树立一个好的形象,目前这个时代需要佛教作出反思的是我们要赢得民心,你做好了慈善,通过慈善这样的一个事情,然后在社会民众当中体现了一个好的形象,就会群众的尊重和信受,因此它是一个接引众生的方便。我们通过慈善这样一个方式,使广大的社会群众接触佛法,认识了佛法,最后选择皈依佛法,即就是我们大乘佛法为众生做不请之友的菩萨道。现在很多人都是守株待兔等着。出家法师都是坐在庙里面,等着信徒过来奉供养,没有积极地把佛法送到众生手中,这是我们佛教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我认为,慈善也是我们传播佛法的一个很好的方式,首先,大乘佛法也有一个这样的教义:“先以欲勾牵,后令入佛智。”先以欲勾牵,先给大众一些利益好处,然后再让他对佛法产生一种好的印象,然后慢慢的让他信受。这也同样是弘扬佛法的一个方便,一个方式,是接引众生最好的一个途径。

  大渡网记者:法师真的是太慈悲了,用各种方便接引众生,我们知道东林寺还有一个慈善医院,为什么会建立这个慈善医院呢?是什么样的因缘建立这个医院?

  镜义法师: 2007年的时候建立了慈善门诊部。其实,我们在2005年就坚持做慈善事业了,在2005年就建立起来东林护生会。主要是以护生为主、放生为主。当时是心开法师负责,他主要是放生,还做了一些慈善、扶贫、救济、助学的活动。我们中国的慈善事业是个很广大的空间、广大的平台,中国的慈善事业实际上是刚刚起步,它的发展的前景是非常大的。而且我们佛教的慈善事业是更大的空间。我们的佛教在大众心目当中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而且信誉度是非常高的。所以当时我就考虑到,东林寺既然已经有了佛教这样的一个平台,我们就建立一个更大的、专门做慈善的机构。2007年春节的时候,我就跟大安法师说了这个事情,当时大安法师他是希望我到南方去建一所寺院,我说想做慈善事业。大安法师看到我一直对慈善有好乐,他就同意我去做慈善。我考虑现在社会存在三大问题:一个是养老的问题,一个是助学的问题、学习的问题;第三就是医疗的问题。当时我们也分析了一些现状,我们就考虑到这个医疗的问题,现在的医疗费是越来越贵了;现在很多医院医生没有医德。小病他都给你看成大病,很多人看不起病。很多人是因有病而导致贫穷;又因为贫穷而导致有病。刚开始是一个小病,看不起就拖成大病,看大病又要花更多的钱。越病越穷,越穷越病,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所以我们感觉到可以做一个门诊,给贫困老百姓解决小病而不至于酿成大病,不会因为大病更加贫穷。我们就是抱着这样一个理念去打算办一个慈善门诊部。九江市刚好有个博爱门诊部,他是一个的私人老板开的,他的门诊部办不下去了,刚好我们就把这个门诊部接下来了,他的医疗器械全部都转给我们。这过程中也遇到了问题,但是在九江市市长视察东林寺时,现场就解决了问题,经过2个月门诊部就办起来了。现在门诊部已经运作了一年半时间了。目前,到这里看病的人次达到了一万多人。费用大概已有一百多万。我们如果按照社会上那种治疗,那价值就远不止一百多万。

  我思考了很多问题。首先,我们门诊部不只是一个单纯的医疗单位,同时还是佛教的一个度化众生的平台,通过看病的这种方式同时将佛法传播给患者,方便劝他们念佛。因为度众生,有两个人是最好的:一个是看相的,一个是看病的。那他们是百分之百相信的,首先要把这些医生要培养成为居士,我觉得让他们念佛才行。所以招过来的医生来到门诊后每天都念佛,给他们讲佛教的道理,佛教的基础知识、和因果道理,他们原来不相信,然后后来就慢慢地相信了,然后就全部皈依了,现在全都是佛教徒。我们每天早上诵《普贤菩萨行愿品》。大家都对佛法有了点正知正见了,有了信心。他们自己能够念佛,还叫病人皈依了,有很多病人都皈依了。我觉得这里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医疗机构,它是度化众生一个很好的方便。佛陀是大医王。能治所有的病,包括治众生的心病。其实身和心是联系在一起的。很多人啊,身体上有了问题,而且他心理也有问题,仍然有贪、嗔、痴。他们对金钱、对物质生活的“贪”没有改变。所以要给他们讲一些因果道理、治好他们心中的贪病,让他们得到心理上的平静、自在。这个时候,面对病情,他就不会烦恼。他就不会因为他贫穷的而每天都处在忧虑中。病人看病要对医生有信心。所以我们也在反复的熏陶,也在灌输这样的理念就要把我们的每一个众生,每一个病人当作我们的父母一样,事实上病人也是我们前世的父母, 无量劫以来,就是我们的父母,就要象对我们的父母一样来对待病人。病人到这里来看病,就感觉到很幸福、很安全,到这里病就好了很多。所以有一些人没病也跑来这里,这里是个心灵的安慰之处

  大渡网记者:那为什么后来又开始做慈善功德会了呢?

  镜义法师:功德会是慈善门诊部办了将近到七、八个月以后,感觉还有扶贫、救济等社会慈善事业需要去做,还有很多空间都可以去做的,这就需要建立一个大的平台。大安法师当时还是没有同意。因为大家都没做过这个事情,大家都没底,我觉得需要建立一个慈善功德会。当时成立了不久,我们就赶上雪灾。今年我们就赶到了雪灾最严重的郴州,通过调查,我们为当地困难户和受灾户盖了十二栋新房子。居家关怀也是我们的一个特色,一般繁华背后就有很多可怜的人,因此居家关怀就显得是非常有意义,有价值。它不但是直接对个体的关怀,还让他们在现实生活的沉重当中,能够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一个关怀。这是一种精神的传递,一种人文的、心灵的关怀。现在人们住楼房以后啊,人跟人之间的这种陌生感越来越强。现在的社会,就是每天两点一线,每天上班,回家。然而自己的邻居可能住了很多年也不认,我们在关怀这个人的时候,周围的邻居都会看到,对周围的邻居也是一个教育。对他们也是一个感化的过程,让他们能够关心周围的邻居,让他们能够互相帮助。我们终究还是要把菩提心切入到佛法中去,让这里地球充满关爱,充满善良。我们出家人同样要做慈善事业,要修行佛法,要修积福德,必须通过这样的方式,让自己见到众生的痛苦,然后才能生起出离心和菩提心。你如果天天坐在家里面,无忧无虑地生活的话,天天的好吃好住的,怎么认识到苦啊,没苦的话那么怎么能生起出离心。没有出离心也就没有菩提心,因此这也是佛法修行的一个方式。

  我们建立了慈善功德会,建立这个东林慈善这个平台,更重要的是为了我们四众弟子提供一个修福修慧,积累往生资粮,成就菩提的一个平台和方式。让大家发起出离心和菩提心,精进修行佛法。

  大渡网记者:慈善功德会是通过一个什么样的方式进行正常运转的呢?

  镜义法师:我们按照基金会的运作模式。我们是以东林寺僧团为指导的,以弘扬大乘佛教为宗旨,以摄受一切众生信受佛教为目的。我们有一个管理阶层,以佛教信众作为基础。为什么西方国家,象美国捐款达到人均975美元。而中国人均不到10元人民币。这个差距非常大,这就是就是我们中国缺少一个慈善的意识。为什么西方有慈善意识?他有这个“平等博爱自由”的思想来作为他们的慈善依据。但是我们中国缺少这种慈善的根据,根本原因就是儒家文化已经摧毁殆尽,人们头脑中这种人文的、仁爱的思想越来越少了。特别是受到了文革的冲击,中国的慈善就颓废了,老百姓都没有这个慈善的观念了。慈悲心其实是每个人都具有的,人皆有之。为什么称之为人啊,就是因为仁爱之心才能称之为人。孔子说人异于禽兽者几希。异于禽兽之处,因为我们有仁爱之心。这个每个人都是具有慈悲心的,没有慈悲心,没有仁爱之心的,就不能称为人啊。所以慈悲心是每个人本有具足的,每个人都有慈善的意识。所以做慈善是每个人都需要的,也是体现每个人的人生价值,我们能通过慈善活动就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也从网上看到这样一条消息,有个小女孩自己存了30多美元,就想通过一个慈善晚会把这些钱捐给贫困的孩子,那个慈善晚会是一些很有名的大慈善家参与的,象比尔盖茨啊等等。那天晚会小女孩和她的奶奶就一起去了,但是门卫不让她们进去,说晚会都是名人参加的,必须要请柬。这个小女孩就说:叔叔,这个慈善需要的不是钱,是心,对吗?当时组织晚会的一个大使听到这句话就非常地感动,对那个门卫说:先生,我有门票,我可以把她带进去。所以当天的晚会主题就变成了“慈善不是钱,是心!”有慈悲心每个人都可以来参与。所以,做慈善不是你拿钱出来,是要用心。只要有慈悲心,那么每件事都可以是慈善。哪怕是给人家一句关怀,一个关心,一个微笑,帮助一个老年人走过这条马路……

  大渡网记者:现在是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道德丧失,对金钱的这种疯狂的欲望,充斥着整个社会。甚至学习雷锋都是形式化了。在这个时代里面,您认为慈善应该是一个什么样意义呢?对当今的社会有一个什么样的影响呢?

  镜义法师:我觉得在当今这个时代,做慈善的意义和价值是非常大的。第一个我们也是净化人心;我们做慈善事业,让我们社会上的人能够发起慈悲心,献出爱心。同时我们帮助那些有困难的弱势群体,让他们生起一种感恩之心。有些很困难的群众,他生活的负担是很重的,他内心当中就会有一种仇富心。如果有仇富心理的话,这些富人他们自己的日子也不好过。所以为什么现在会出现很多仇杀的现象啊?很多富人在大街上不敢走路。整天提心吊胆过日子。这就引起阶级斗争的矛盾了。所以我们就通过做慈善,让那些弱势群体比较困难的群众啊,对富人生起一种感恩之心。我们用募捐来富人的款项来帮助他们,支持他们,他们就会生起感恩之心,而不会对这个社会充满愤恨。我们也是为富人提供了一个修福、修慧的一条渠道,同时也让穷人能够感恩,那么这个社会就会真正的和谐了。所以我们是本着这样一个目的,也是响应国家“发挥宗教在构筑和谐社会的积极作用”的号召。

  编后语:

  和镜义法师面对面聊了将近2个小时的时间,法师是个很朴实的人,从法师的眼里可以看到法师对慈善事业充满希望,前些日子听了星云长老对佛教与和谐社会的开示,其中提到很重要一点,如果让社会接受佛教,那么佛教就要出来做事情,做实事。镜义法师就是这样一个人,一个不善于言谈,但是一说到慈善事业就会滔滔不绝的人,东林祖庭正生机勃勃,镜义法师依然走在这条菩提路上,也许此时的您我会感受到师父的慈悲,也许会被师父的精神打动,师父是忙碌的,我们在此默默地祝福师父,也愿更多人加入东林慈善功德会,与镜义法师同路共行。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