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漆人道安在襄阳举旗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胡 中 才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道安是东晋佛教学者,说他漆人道安,想到道安肤黑如漆。不错,道安从他娘肚子里一生下来,就是一副笨相,一身油黑。也就是他那笨相漆肤的表象,差点埋没了他的聪明才智。道安七岁始读私塾,塾师和同学都瞧不起他,可是他过目不忘,很快就能背诵《四书》、《五经》、《诗》、《书》、《易》、《礼记》、《春秋》,乡邻大吃一惊。道安十二岁出家为僧,师傅嫌他又笨又丑,安排他到田里劳作,十五岁才让他读佛经,五千字、一万字的佛经,都只需劳作之余的一歇儿功夫就会背诵,又使他的师傅大吃一惊。道安二十四、五岁时,在大和尚佛图澄门下为徒,佛图澄每次讲法后,要道安复述,佛图澄的弟子不服气,纷纷提一些疑难问题刁难他。道安挫锐解纷,行有余力,又使佛图澄的弟子们大吃一惊。时人皆语:“漆道人(晋时称和尚为道人),惊四邻!”
  道安最大的功绩是他完成了印度佛教民族化的过程,把中国黄河流域的文化和印度恒河流域的文化形成合流,使佛教适应了中国传统文化,适应了中国国情。不知人们是否都知道,道安的这一举动,是在襄阳完成的,襄阳这块沃土培育了道安这个历史名人。
  说起来话长了,西晋怀帝永嘉六年(公元312年),道安出生在冀州扶柳县(今河北冀县西南)。道安一出生,便遇“永嘉之乱”。“五胡乱华”使中国北方不得安宁,他“而立”之年从师于邺城(今河北临漳);“不惑”之年,避难于晋、冀、豫深山,最后落脚于东晋控制的陆浑(今河南嵩山)。
  东晋兴宁三年(公元365年)三月,燕太宰慕容恪攻破洛阳,直逼陆浑。道安对胡族入主华夏本来就反感,加之燕主连年征战,无心向道。使道安感到在陆浑已无法再立足了。恰在这时,道安收到了襄阳名士、东晋别驾习凿齿书函。习凿齿的这封书函,在高度赞扬道安的品行学识的同时,最终表明了“此方诸僧,咸(都)有倾想”,希望道安能南下“雨甘露於丰草,殖梅檀於江(边)”。道安接到这封书函后,决意南下,到东晋统治下的襄阳去弘传佛法。
  道安一行400余众,於东晋哀帝兴宁三年(公元365年)夏,冒着雷雨,抵达襄阳。道安到襄阳后,始住白马寺。白马寺是襄阳城周唯一的一所寺院,规模不大,但历史悠久。
  道安见襄阳三面环水,一面靠山,襄阳城城墙之坚,无处可比,甚为高兴。心想,襄阳如此铁城,北方秦燕交兵,又无暇南图,可谓安稳。又值南方鱼米之乡,生计当亦有保障。城乡所遇,无论男女,皆为同族,与人交往,言语习俗,均感协调。道安双眼湿润,感慨万千,“而立”、“不感”之年流漓颠沛,“知天命”时,终于找到了最理想的地方了。此时不展宏图,更待何时?
  道安首先想到了整顿僧团,僧尼不能为人师表,怎么能谕人以义理呢?
  道安入住白马寺后,许多人慕名而来,拜他为师,同时还有许多僧人也改换门庭,来拜在道安名下。道安僧团汇集了各类姓氏的僧人。由僧尼姓氏不同,而引起的派系争论、争斗,也传染到道安僧团,给道安出了个难题。
  说起僧尼姓氏,东晋以前颇为稀奇古怪。印度佛教于东汉期间传入中国,传道之僧多为外国之僧。而这些僧人均以本国国名为姓。如汉朝之僧竺摄摩腾、竺法兰、竺佛朔、魏僧竺昙柯迦罗、竺维祗难、晋僧竺法护、竺佛图澄,都是天竺(即古印度,今克什米尔一带)人,以竺为姓;汉朝之僧安世高、安玄,是安息(即今伊朗和阿富汗一带)人,以安为姓;汉朝之僧支娄迦谶、吴僧支谦、支缰梁,是月支(即阿富汗)人,以支为姓;汉朝之僧康巨、康孟详,魏僧康僧铠、康僧会,是康居(即乌兹别克和哈萨克一带)人,以康为姓。佛教初传中国之时,本国僧极少。本国僧或从俗姓,如汉朝之僧严佛调、晋僧朱士行,仍姓《百家姓》中的“严”、“朱”;或从师姓,如晋僧竺法汰,东莞人,竺僧朗,京兆人,皆因拜竺佛图澄为师,遂从师为竺姓;释道安亦因拜师竺佛图澄,曾从师为竺姓,名竺道安。公元365年4月,襄阳名士习凿齿就是致信竺道安相请南下的。
  当时从外国来中国传道的僧人,有安息、月支、天竺、康居等国之僧,这些外来僧,仅凭个人对佛经的理解进行传道。这样,传道风格、对佛经的理解都五花八门,所收徒又都随师姓,同师傅形成一个体系。各个体系遍及四方,交叉传播,从而使中国信徒对佛教的理解,莫衷一是,形成混乱局面。又往往由争辩进而变成争斗,不成体统。
  道安觉得,外僧随国姓,中国之僧随师姓,体现不了四海一家的真精神。“大师之本,莫尊释迦”,如果每一个僧尼都随释迦牟尼姓释,不就可以减少那些不必要的争论、争斗了吗?于是,道安就“以释命氏”,他自己带头,将自己姓竺名道安改成了姓释名道安。他自己的几百名徒弟也都改成了释姓。
  后来,从印度传来了一部经书,名《增一阿含》,此经书中有这么一句话,叫“四河入海,无复河名。四姓为沙门,皆称释种”。这就为道安统一中国沙门以“释”为姓,找到了理论根据。从此,僧尼均以释姓命名,便成定式。
  在道安统一中国沙门以“释”为姓后,除继续东来的外国僧人仍以外国姓名外,中国僧尼无论拜谁为师,均以“释”为姓。统一僧尼姓氏为释氏,是道安首创于襄阳。
  接着,道安又开始了整顿僧团的第二个步骤——制定僧制。
  佛教在中国流行后,逐渐形成了以译经僧为核心,或以寺为传法基地的僧团。而僧团的形成和出家人的激增,就要求制定威仪,确定戒规,方可节度僧众的行为仪轨。道安在襄阳白马寺承担了中国佛教界这一开僧制的历史使命。
  东晋初,中土虽有戒律,但很不完备。无章可循与管理不严,又造成了佛门的混乱。对此事,道安曾在北方和同学法汰谈过各自的想法。道安认为,对僧人犯戒的处置,应该如“鹰隼之逐鸟雀”。可是,当时在北方到处避难,整顿僧团成了次要矛盾。而佛法戒律少有人译出,现行戒规,谬误甚多,也是个重要原因。道安对自己修习戒律不多,也很挽惜,言“余昔在邺,少习其事,未及检戒,遂遇世乱。”法汰也有同感。两人都对不重戒规的法师,颇为鄙视。
  在方丈室里,道安紧锁眉头。他想到,僧团越大越不好管理,当年佛图澄的僧团人数逾千,可够大的,可是,一些僧徒不安心求法,或垦田,与农夫争地;或经商,与商贩争利;或占相卜卦,妄论吉凶;或矜持医道,轻易医病。甚至假借修道,角逐政权;为己聚财,投机钻营;骗取女色,糟蹋妇女。一股劣败之风,坏了佛教的名声,有的人指责沙门为祸乱之源。
  道安想着想着,觉得当前最要紧的,就是建立起切实可行的佛门戒律啊。他拿起笔来,为《渐备经》作序,落笔便写道:“云有五百戒,不知何以不至,此乃最急。四部不具,于大化有所阙”。
  道安从收集来的佛经中抽出一本看了看,摆了摆头,又抽出一本,看了看,又摆了摆头。建立佛门戒律,没有蓝本可依啊!他将已有的《比丘大戒》和《比丘尼戒本》拿出来,用笔在上面斥重去复,对不理解的章句作一些解释。
  这时,弟子慧常进来了,慧常见道安修改戒书,立即提出了自己不同的看法,他说:“师傅,徒弟对师傅修改戒书,有不同看法!”
  道安一边修改,一边说:“你说吧。”
  慧常严肃地说:“佛教之戒犹如儒家之礼,礼只可奉先王之制,照此执行,而不可轻易更改。”
  道安没有回答他的话,仍然聚精会神地斟字酌句。慧常看了看道安在戒书上所注释的内容,多是把古朴难懂的话口语化。又接着说:“本土儒家的《尚书》与河图、洛书,文字同样古朴难通,但诸儒都不敢随意更改,何况对待佛所制戒?”
  道安停下笔,看着慧常,微微点了一下头。他对慧常的意见既没有完全拒绝,也没有完全采纳。他认为,要使印度佛教中国化,不适合中国国情的印度佛教戒律要改革,可借鉴的也要在文字上口语化,使中国佛教徒能够理解。慧常的一席话,对道安来说,倒是一个提醒:要改革,何必修修改改呢?
  道安经过一番思考,决定从僧团的实际需要出发,制定出自己切实可行的戒规出来。他在整理《比丘大戒》、《比丘尼戒本》的基础上,制定了《僧尼规范》、《佛法宪章》。其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曰行香定座上讲经上讲之法(讲经说法的仪式和方法——行香定座);二曰常日六时行道饮食唱时法(日夜六时的修行、食住的规定);三曰布萨差使悔过等法(说戒忏悔仪式及举行检举忏悔集会的规定)。
  对道安制定的《僧尼规范》、《佛法宪章》,弟子们都觉得很好。道安这时非常严肃地对弟子们说:“若精进持戒,同亦当归死,不精进持戒,最终亦当归死。宁愿持戒而死,不为生而犯戒。”
  自此,道安僧团纪律严明,影响力越来越大。所制定的《僧尼规范》,使“先贤立制,不坠于地,天下法则,人皆习行”。“天下寺舍,遂则而从之”。
  道安凿空开荒,所制定的《僧尼规范》开中国僧制之始。他所创制的这个法案,已经成为我国佛门宪章,垂之千秋而不废。
  道安在整顿僧团的基础上,先后派出一批又一批弟子到全国各地,收集佛经。同时,还派出弟子慧常、进行、慧辩等僧到天竺去求法取经。他决心搜集各类佛教经典,进行开创性的研究。
  道安陆陆续续收到很多佛经,他一一阅览,句句剖析。为了让弟子更好地理解佛经,他对很多佛经进行了注解。
  东晋之前,尚无汉僧直接译经。自东汉佛教传入中国,将印度佛经译成汉文者,都是印度和西域僧人。这些僧人本身对汉文的理解就参差不齐,加之印度文体与中土又有所不同。故所翻译的佛经,常有错误。一是简略。印度是梵文,梵文的行文习惯往往简略。佛经中的许多名词概念本来就晦涩难懂,行文再予简略,译成中文,极难了解,往往使人不知经意所指。二是重复。有的经典,行文重复,章句层叠,而前后意义又不相同。初看似前后重复,实际上含义随文而有进展。这又往往使读者不能前后贯通,以了解经文的全旨。三是倒装。有的经典文句,前后倒装,道安以前的僧人翻译的经文又甚为朴质而亦有谬误,读之不能通畅。
  业内人都知道,释道安不通梵文,不通梵文莫说不能翻译印度佛经,就是注释印度佛经也是有困难的。道安有办法,他主要在已翻译的佛经中纠偏。解决在翻译佛经中存在的简略、重复、倒装等问题。他用中国汉语句式,用浅显文句,对已翻译的佛经作注解。
  道安所注《般若》、《道行》、《密迹》、《安般》诸经,共二十二卷。在他注释过的佛经中可以看到,许多滞碍不通的经文,疑难隐晦的义理已变得明朗化,易于解读。他既分段释疑,又从宏观上说明每部佛经的要旨,也让人们容易领会了。
  还得补充一句,注解佛经,在我国佛教史上,道安可是第一人。
  道安研究佛学,注经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他通过研究般若学,使印度佛教中国化。中国开始有自己的佛学,是以般若学思潮的兴起为标志的。而般若学的兴起,正是道安发起并领导的。
  道安认为,佛教要在中国长期深入地发展,必须在佛教理论上适应上层社会的需要,不能总是停留在阴阳星算、神咒方术上。当时,东晋社会广泛流行玄学风气。而当时的许多知识分子认为,佛教般若学讲的那些玄远抽象的精神,与中国的玄学是差不多的,可以会通起来研究,这种想法正合道安之意。道安在白马寺不分白昼,伏案疾书,撰写了十四种关于般若学说的著述。
  翻开道安的这些著作,就可以看到,解说般若学说的意义,用的是中国文化的语言,用的是中国文化的概念,好懂!
  翻开道安的这些著作,可以看到,他创立的中国般若学的“本无宗”理论,是运用的晋时玄学贵无派的学说。咋看起来,既象印度的般若思想,又象中国的老、庄思想;既不同于印度的般若思想,又不同于中国的传统思想。道安自己总结说,这是印度般若思想与中国老、庄思想的合流。蛮象!
  翻开道安的这些著作,到处都可以看到老、庄著作的影子。像道安《安般注序》中“阶差者,损之又损之,以至于无为”就出自《老子》;“忘之又忘之”就出自《庄子》;“无事而不适,故能成务”即出自《周易》。道安为了让佛法适应社会,让世人了解佛法。他采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周易》、《老子》、《庄子》来阐明佛理。而《周易》、《老子》、《庄子》三部书,又被当时玄学家们称为“三玄”,这样就很自然地使般若思想与玄学思想会通。
  翻开道安的这些著作,可以看到,道安在般若学的研究中,把佛、道、儒三家在道德规范方面的矛盾也调和折衷了。中国传统的儒家主张三纲五常;道家主张自然,反对以社会的道德来约束人;印度佛教讲的“寂灭”、“涅磐”等是追求超世间的佛教理想,同中国现实重世间的道德相矛盾。出家为僧就不便孝敬父母,就与中国传统习俗难勾通。道安辩证地解释出世间与世间、空与色的矛盾,认为出世不是完全离开世界脱离现实生活,而是在现实生活中体会变化无常的世间现象,舍弃迷念名利欲望的痛苦,达到精神安宁。如果能在这个现实世界享受内在精神生活安宁,实际也是一种涅磐。般若学中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就是表达“佛法不离世间法”的极境。道安的这些解释,就与佛家、儒家宣扬的道德规范靠近了许多。易于被中国人所接受。
  释道安用儒、道思想解释佛经,用儒、道思想研究般若学,从理论上确立了印度佛教中国化。使佛教很快适应了当时的中国社会。东晋一大批上层知识分子十分欣赏道安的这种理论。这种外来思想和中国当时的社会需要适应了,变成中国精神文化的一个部分,变成中国的上层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中国实际生活中发挥了作用。这正是道安所要达到的目的。
  东晋孝武帝宁康二年(公元374年),道安僧团收集的佛经已达数百卷。道安要求“遇残出残,遇全出全。”无论残缺,都要亲自过目。道安发现,流传在中土的佛经五花八门。主要是四种情况:一是“异译经”。即有的佛经具有几种不同题目的译本;二是“失译经”。即“传经之人,名字弗说,后人追寻,莫测年代”;三是“疑经”。即真伪难辨的佛经;四是“伪经”。即少数中国佛教徒假托“佛说”,并借汉译形式而撰述的佛经。
  道安在研究这些佛经的同时,又对佛经进行了分类整理。佛经在印度本土是师徒口耳相传,既缺写本,更无目录。自从佛教传入中国,历代的印度、西域之僧把大量的佛经译成汉文,社会上流传的各种手抄经本很多。道安立志收集中土全部手抄经书,而且本本亲自过目。然后分类整理,编成目录。
  道安对这流传中土的四种佛经,采取了不同处理方式。对“异译经”,采取对不同题目的译本,进行比较、对照、参证后编目;对“失译经”,采取校阅全文,并与其他经典相比较,看其文体、文气异同,以推测译者。如对于《宝绩》等十余部经,因岁月长久,译者无录,道安就认真核校古今各种经文,标为“似支娄迦谦所出”字样,以示译者暂难确定。如果同一部经几种抄本,其中一部无译者,以其他同类抄本的译者补之。经过这样处理后,分类编目。对于“疑、伪经”,采取入另册的方式处理。道安认为,真伪不分,就如同禾草俱在,泾渭杂流,龙蛇并进,是佛教学者的一大耻辱。所以,他把他认定的伪经,单独编目,以提示后人。
  经过道安分类处理,编纂了《综理众经目录》。这个目录,是我国佛教史上最早的,具有系统的佛经目录。后人称为《道安录》。他作为中国佛教史上最早系统地编纂经录的佛教学者,为后来我国佛经整理,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道安在襄阳,统一僧尼为“释”姓,制定《僧尼规范》,用中国儒道文化注佛经,研究般若学,编纂《综理众经目录》,皆为创始之举,漆人道安避难大半生,终在襄阳举旗,成为中国佛教创始人。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