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小乘的禅定和现在的禅宗有什么关系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中国禅来源于印度禅,又不同于印度禅。中国禅的许多术语、方法和内容,都来自于印度禅,但它们在中国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在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下,都有了很大的演变和发展。有些禅的术语完全被赋予了新的涵义,还有一些则完全是中国的创造。前者如“如来禅”,后者如“祖师禅”。至于禅宗,那也是佛教中国化特有的产物,在印度是并没有禅宗的。但中国禅宗“以心传心”,延续的是佛陀的心法,继承的是佛教的根本精神。
  自从禅宗六祖惠能之禅流布天下,“凡言禅,皆本曹溪”以来,禅似乎成了惠能一家的专用名词。禅理、禅趣,禅味、禅机,以及祖师禅、分灯禅,说的都是以惠能为代表的南宗禅。然而,当我们面视历史的时候,就会发现,禅其实内涵丰厚,名目繁多。在印度,有外道禅和佛教禅,佛教禅中又有小乘禅和大乘禅,大、小乘禅中又各有许多诸如“四禅”、“实相禅”、“念佛禅”等不同的种类。印度禅传入中国,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禅,并出现了以禅命宗的佛教宗派“禅宗”。即使是禅宗,除了惠能南宗之外,也还有神秀北宗等其他众多的派系。因此,要全面理解禅,就有必要了解包括印度禅在内的各种禅。即使是谈惠能南宗禅,了解它的来龙去脉,把它放到印度禅向中华禅的过渡中,在与其他禅的比较中来加以认识,也有助于对它根本精神的把握。
  禅、禅学与禅宗,三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禅宗有禅学,但禅学并不等于是禅宗,禅学也不一定是禅宗之学,因为在禅宗创立之前就是有禅学而并无禅宗,而禅学与禅宗又都是禅的展开,其渊源都当追溯到印度佛教的创立时代。因此,我们下面就对禅、禅学和禅宗分别做些介绍。
  禅与禅定
  禅,本为梵文 Dhyāna音译“禅那”之略称,意译为“静虑”,即“静心思虑”,旧译也作“弃恶”、“思惟修”、“功德丛林”等。在佛教中,它的本义大致有二:一是“于一所缘,系念寂静”,即心注一境,使纷乱的心绪意念宁静下来;二是“正审思虑”,如实了知,即正确地审视思虑,如实地了知宇宙人生的真谛。据认为,修禅通过对人的身心活动的制约和引导,可以使人精神专注,消除杂念,抵御外物和欲望对人的引诱和干扰,从而按照佛教的要求正确地思维观察,了悟佛法真理,灭除无明与烦恼,完成由凡至圣的转变。
  一般而言,“禅”属于“定”法之一种,可以包括在“定”之中。但严格地说,“禅”与“定”又不完全一致。“定”为梵文 Samādhi 的意译,音译作“三昧”或“三摩地”等,《俱舍论》卷四将它定义为“心一境性”,即心专注一境而不散乱。因此,“定”的含义比较宽泛,一切息虑凝心之法都可称之为定。佛教认为,由定可以发慧,即通过修定可以获得正确观悟宇宙人生本质的智慧。在这个意义上,“定”也被译为“止”,“慧”则可译为“观”。由于依“止”而有观,真观必寂然,故佛教中常常“止观”并举,意与“定慧”相近,谓依“智慧”“摄心入定”,又依“定”而观悟佛教真理。由于禅的正审思虑以定为前提,禅自有定止寂静之义,故禅得以名定。《大智度论》卷二十八中说:“一切禅定,亦名定,亦名三昧。”但定却并无思惟审虑之义,故定并不就能名为禅,只有静虑之定方名为禅。故《大智度论》卷二十八又说:“四禅亦名禅,亦名定,亦名三昧。除四禅,诸余定亦名定,亦名三昧,不名为禅。”
  由于“定”的主要特征是“静心”、“息虑”,而“禅”则还包括了在静心息虑基础上的“正审思虑”,具有一定的观想内容,具有“如实了知”的“慧观”作用。因此,佛教所说的“禅”,实际上包含了一般所讲的定与慧、止与观这两方面的内容。所以《俱舍论》卷二十八中说:“诸等持(指“定”)内,唯此(指“静虑”,即禅)摄支,止观俱行,最能审虑。”意思是说,唯有“禅”这一种“定”才同时包括了止与观两方面的修行。这里,一方面把禅视为“诸定”之一种,另一方面又强调了禅同时具有的“慧观”义。因此,唐代宗密在《禅源诸诠集都序》中明确地将“禅”解作“定慧”,从佛教本身来看,是有一定理论根据的,并非像有些人认为的那样,完全是他个人的发挥。
  不过,在佛教的实际使用中,禅与定并不总是非常严格地限定在它们的本义,而是经常地泛指静心观想一类的宗教修习活动。在更多的场合,特别是在中国佛教中,禅与定往往合称为“禅定”,用以表示通过精神集中、观想特定对象而获得悟解或功德的思维修习活动,含义更为广泛,其作用也被抬到极其重要的地位。例如宗密在《禅源诸诠集都序》中曾说:“禅定一行,最为神妙,……三乘学人,欲求圣道,必须修禅,离此无门,离此无路。”这是把禅定强调为求圣道的唯一法门了。中国禅宗则主张以“禅定”来概括佛教的全部修习。 从历史上看,“禅”本来是古印度十分流行的一种宗教修行方法,往往与“定”合称,指通过心注一境而使心处于宁静思虑的状态以观悟特定的对象或义理的思惟修习活动。作为一种修行方式,禅定并非始于佛教,而是渊源于古印度的瑜伽术。瑜伽为梵文 Yoga 的音译,意谓“结合”,“相应”,即通过静坐、调息来控制自己的心理活动,使精神专注,以达到人神(个体意识与宇宙精神)相应冥合之境。瑜伽术在古印度出现得很早,后被古印度吠陀教和婆罗门教所吸收,在有些典籍中,就明确提出了禅和定等范畴,并将之包括在瑜伽之中,由此可以清楚地看到佛教禅定与古印度瑜伽术之间的密切关系。
  根据佛教和耆那教有关典籍的记载,瑜伽禅定曾为古印度许多宗教所普遍采用,在民间也广为流行,并曾在释迦牟尼成道及其创立佛教的活动中起过极为重要的作用。据载,释迦牟尼在成佛之前,为了追求宇宙人生的真谛和人生解脱的途径,也曾修习过禅定。而释迦牟尼最终在菩提树下证得“无上菩提”而觉悟成道,据说也是在禅定过程中实现的。正是由于禅定在求道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佛教正式创立以后,也把禅定吸收来作为求解脱的重要修行方法,并把它与一定的教理教义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佛教的禅学。
  早期佛教把禅定与戒律和智慧并列,戒、定、慧“三学”成为佛教修持的全部内容的概括。大乘佛教兴起以后,其修习的主要内容“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中也仍然包括了禅定。
  不过,需要强调的是,“禅”在佛教中和在佛教之外的意义是不一样的。随着佛教的不断发展,佛教禅的内容和方法也是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的。佛教正式创立以后,对禅定的思想和内容都作了专门的阐释和发展,对修禅的目的与方法也都作出了一定的变革。佛教对传统的禅定所作的发展与变革,表现在许多方面。择要言之,大致有以下几点:
  第一,佛教的禅定并不以获得神通为主要目的,而是追求超脱生死轮回的根本解脱。在佛教看来,获得神通并不等于获得了根本的解脱,即使修禅定成功地往生天界,享受天福,但天福享尽时,还是要堕落人间,随自己以往所作的业因,接受苦恼的果报。因此,以神通为目的的禅仍然是世间法,而佛教追求的是出世间法。
  第二,非常突出的一点是,佛教从万法缘起、诸法无我的根本教义出发,破除了个体灵魂(人)和宇宙精神(神)的实在性,把禅定置于“无我”的理论基础之上,从而使修习禅定所追求的不再是人与神的相合,而是佛教的真理。禅定本身不再是修习的目的,而是获取无上智慧以得到解脱的重要手段。 第三,一般说来,佛教的禅定还排斥苦行,而并不再像以往的禅定那样,往往与兼修苦行结合在一起。
  最后,禅定在佛教中还与许多基本教义和思想学说密切联系在一起。由于佛教禅定往往包含了对佛智佛理的证悟,而佛教禅定本身又常常在佛教义理的指导下进行,因此,佛教对传统禅定的发挥与发展还充分表现在佛教禅定与义理的一致性。以禅证智悟理,依教明禅修定,这成为后来大部分佛弟子的实际践行与追求。后来中国禅宗强调要修“定中有慧”、“定慧双等”的“正定”,而不修“有定无慧”、贪著禅味的“邪定”,也是这个意思。
  除了以上几点之外,如果从修行的形式上看,那么,佛教禅定也有其特色,例如它有一套更为完整的系统,等等。
  为了与以往的各种禅定相区别,佛教把它之外的各种禅皆称之为“外道禅”,认为那些至多只能为宗教修行准备一定的心理条件而不可能使人获得根本的解脱,更何况有的还会把人引入歧途,只有佛教的禅定才是通向涅盘解脱的正确修行方法。事实上,佛教禅的种类也很多,而且其内涵和实践方式都是随着佛教的发展而不断丰富与充实的。
  佛教禅的分类
  佛教禅的名目相当繁多,分类也很复杂。在中国佛教中,禅的分类尤为繁多。
  例如,印度佛典《楞伽经》曾把禅分为四类,即愚夫所行禅、观察义禅、攀缘如禅、如来禅。
  唐代的宗密在《禅源诸诠集都序》中则把禅分为五大类,认为有计较执著,带着喜乐或厌恶的感受而修的禅是外道禅,正信因果,但仍带有喜乐或厌恶之心的是凡夫禅,能悟“我空”之佛理而修的禅是小乘禅,能悟“我、法两空”之佛理而修者,是大乘禅,而顿悟自心自性的,则是最上乘的如来禅。这是根据佛教的义理而对禅作的区分。
  近代太虚法师也曾把中国禅分为依教修心禅和悟心成佛禅二大类,又在依教修心禅中又细分出安般禅、五门禅、念佛禅和实相禅等,在悟心成佛禅中则分出超佛祖师禅、越祖分灯禅等。 也有的从世间法与出世间法的不同来对禅加以区分,把禅分为世间禅、出世间禅和出世间上上禅等。世间禅指的是凡夫共修的四禅、四空定及四无量心,三者合称“十二门禅”,因修此禅所往生的世间仍在生死流转的世俗世界之内,故得名;出世间禅指的是佛教三乘圣人所修的“灭受想定”,据说修此禅者能出离“三界”,故得名;出世间上上禅则是指诸佛如来禅。
  还有的由浅入深,把禅分为世间禅、亦世间亦出世间禅、出世间禅、非世间非出世间禅四大类,而在每一大类中又细分出许多不同的小类别。例如世间禅指十二门禅,凡夫外道修之,不得出离世间;亦世间亦出世间禅则包括了六妙门、十六特胜和通明禅三品,谓佛出世前众生修之,不得出离世间,逢佛出世,闻佛说法,依佛法而修之,则得出离世间;出世间禅,又可细分为观、炼、熏、修四种,观禅有九想、八背舍、八胜处、十一切处等,炼禅即九次第定,熏禅即狮子奋迅三昧,修禅即超越三昧;非世间非出世间禅,指不共于凡夫、外道、二乘的大菩萨所修的各种大乘禅以及九种大禅等,修此禅定,不落有漏无漏、世间出世间二边,故名非世间非出世间禅。
  如果从大、小乘佛教所提倡的禅法的不同来看,又可把禅分为小乘禅和大乘禅两大类。若从具体下手的方法上,则还可将禅分为观息、观色与观心等的不同。
  总之,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对禅作不同的分类。而这些分类其实都是相对的,因为在佛教中还有其他许多不同的说法。例如上面提到的“三种禅”和“四大类”禅,事实上佛教也经常把四大类禅中的“亦世间亦出世间禅”归为“三种禅”中的“世间禅”之一种,把“非世间非出世间禅”中的“九种大禅”划入“三种禅”中的“出世间上上禅”,等等。
  综合起来看,在佛教史上先后出现的各种禅,主要可分为小乘禅和大乘禅两大类。
  小乘禅实际上也就是小乘佛教的禅,它提倡通过修禅实践去体悟佛教的真理,以断除无明和欲望,获得个体精神上的解脱。小乘禅一般都有比较固定的内容和行法,主要通过对身心活动的控制和引导,采取调整呼吸和集中思想等方法,以达到证悟佛教智慧,即确立佛教世界观的宗教目的。小乘禅的种类也相当多,有四禅、四无量心、四空定、八解脱、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等等。其中也有世间禅和出世间禅等不同的区分。按照修习层次的不同,最基本的小乘禅可以概括为四禅、八定和九次第定。
  大乘禅是伴随着大乘佛教的出现而有的禅。大乘禅是在小乘禅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小乘禅的许多内容和方法都为大乘禅所继承并发挥。但大乘禅也在许多方面对小乘禅作了改造与发展。例如,小乘禅中有“四念处”,要求修禅者在精神专注的状态中按佛理观“身”不净、“受”是苦、“心”是无常、“法”是无我,从而达到对宇宙人生的真实看法,坚定对无常、苦、无我、不净的佛理的认识,破除“常、乐、我、净”四种“颠倒”的看法。大乘佛教也修“四念处”,但以“空”理对此作了改造。《法门名义集》中说:“四念处,大小乘名有异。观身不净,观受有苦,观心生灭,观法无我,是小乘四念处;观身如虚空,观受内外空,观心但名字,观法善恶俱不可得,是大乘四念处。”从修禅的形式上看,大小乘禅也有很大的不同。小乘佛教以自度为主,解脱以“灰身灭智,捐形绝虑”为主要目标,故修禅者往往是远避喧嚣的尘世,独处清静的山林,息一切思,去一切想;大乘佛教则强调普度众生,突出心性的清净,故入世间而不碍修禅,心定而一切净,甚至认为处处是道场,时时可修心。同时,与小乘禅相比,大乘禅的范围更扩大了,有无量无数三昧的名称。
  更为重要的是,大乘禅不再拘泥于小乘禅静坐等某些固定的方法,而是依附于大乘佛教的理论,在大乘佛教思想的指导下作出了适应性的调整,以求更好地证得佛智,体悟佛理,获得解脱。大乘禅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作为观悟佛理的重要方法,与教义教理密不可分,确立佛教世界观成为大乘禅的最重要任务。
  例如,大乘禅中最重要的禅观之一“实相禅”,就是随着大乘般若思想而出现,并为大乘般若思想服务的,它要求通过禅观而证悟假有性空、非有非无的“诸法实相”之理,这就是“实相禅”。
  再如“念佛禅”。佛教中有念佛法门,小乘佛教修行法“十念”之首即为“念佛”(十念即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念休息、念安般、念身非常、念死)。佛教认为,一心念佛可以对治各种烦恼,有助于达到解脱或死后往生佛国。由于小乘佛教所说的佛仅指释迦牟尼佛,且不承认有佛的形相出现,因而小乘佛教所说的念佛主要是指对佛的思念,通过思念佛而止息杂念,去除烦恼,体悟佛教义理,证得涅盘解脱。而大乘佛教则认为三世十方有无数佛,因而也有无数佛国,通过念佛,不但可以见到佛的形相,死后还可往生佛国。因此,大乘佛教的念佛,无论是念的方法还是念的对象都有许多种。从念的对象上看,最常见的有念阿弥陀佛、弥勒佛、药师佛等,其中最流行是念阿弥陀佛,特别是在中国,自唐代净土宗创立以来,无论是在佛门中还是在民间,都以念阿弥陀佛为主。从念佛的方法上看,主要可以概括为三种:一是实相念佛,即观佛的法身“非有非无,中道实相”之理;二是称名念佛,即口称佛的名号,如诵念“南无阿弥陀佛”;三是观想念佛,即静坐入定,专心观想佛的种种美好相貌及其所居佛土的美妙庄严。把专心念佛的禅观与各种大乘思想结合起来,就形成了大乘佛教中又一重要的禅观“念佛禅”。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