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三自性中的染净因果观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圆礼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三自性中的染净因果观》
  作者:圆礼
  一、序
  二、学佛必发出离心菩提心
  三、学佛必学解行证因果法则
  四、从唯识契入具殊胜利益
  五、总大乘境八识与三性
  六、大乘行及大乘果略述
  七、后记
  一、序
  本文试以唯识三自性为理入基础,分析抉择佛法染净因果观,以及探讨如何将此做为指导日常修学实践的行为准则。全文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学佛必发出离心菩提心及具正知见,而后入佛陀教证二法;学佛必学解行证因果法则;欲深入了解抉择必从法相唯识契入;法相唯识的根本准则即三自性;三自性中的佛教染净因果观;如何在学佛中指导修行和实践;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以及结语。
  关键字:唯识,三自性,染净,因果。
  二、学佛必发出离心菩提心
  谈到佛法修学,必然先要明确一点,即什么是我们学佛的目的?证无上正等正觉,即证无上菩提,而发证得无上正等正觉的心,就是所谓无上菩提心。
  大乘菩萨道要求我们学佛一定要发菩提心。然而菩提心的真实生起,要有出离心为前提。何谓出离心,就是出离轮回之心。佛喻轮回为火宅,故劝众生观轮回苦、观诸无常等,而发起解脱心,即发出离轮回三界火宅永不堕入之心,仗此愿力与相应行持,由三宝加被走向解脱。进而自求解脱并非究竟,无始时来我与一切众生毒障所感,互为母子辗转往复,因果展开惑业不断,若有形则足以充破虚空。欲求自己一人解脱,而共业不得消减,解脱一刻,宿业显现怨亲阻挠,终为出离轮回之羁绊。若能解明我与众生无始以来有如此业缘,或善或恶,以及净业种种交织缠缚,必发转世间善恶为出世净资,为一切如母有情解脱轮回以至成佛,我愿成佛之心。正如天亲菩萨在《净土论》中所说:“发菩提心即是愿作佛心。愿作佛心即是度众生心”,又如昙鸾大师《往生论注》曰:“无量寿经三辈往生中,虽行有优劣,莫不皆发无上菩提之心。此无上菩提心,即是愿作佛心。愿作佛心,即是度众生心。度众生心,即摄取众生生有佛国土心。是故愿生彼安乐净土者,要发无上菩提心也。若人不发无上菩提心,但闻彼国土受乐无间,为乐故愿生,亦当不得往生也。”由此我们也可以了解,菩提心、度生心、成佛心,三心一味,是名三心。发如是心,可转我凡夫之心为因地行人之心,可转二乘牛迹水量之发心为大乘等同虚空之愿力,可转三过器为一乘器,则必然与诸佛菩萨慈悲相应,与龙天护法愿力契合,依此而修证悟无生。
  强调出离心及菩提心,一为符合佛陀劝化我凡夫众生信佛学佛之旨,二为对治我凡夫众生信佛学佛中障碍正信正修之无始业障,三尤为善计因果,得增上生,取证菩提。
  具有针对意义的是,《摄大乘论》(以下简称《摄论》)为显《阿毗达磨大乘经》之要义而著,尤其开端阐明“薄伽梵前,已能善入大乘菩萨,为显大乘体大故说。”(P3)《摄大乘论疏》(以下简称《摄论疏》)作者王恩洋居士此处注曰:“何故说是教义?为显大乘体大故。体谓体性,教理行果,是彼体也。体异声闻,广大甚深,令诸有情依是发起殊胜愿行,殊胜智果,是故显彼体大故说也。”又《摄论》云:“于声闻乘曾不见说,唯大乘中处处见说。”《摄论疏》析之曰:“故知大乘体大,异于二乘。”(P4)由此可知,若非大乘法器,若非发大乘菩提心,若非发愿行持大乘菩萨道者,纵然世尊、菩萨等圣者开显此大乘体大,也不得多少受用。故说,真实发出离心及菩提心,对学习大乘教法,具体到此处,对学习唯识义及三自性之染净因果观,实为必要前提。
  何谓善计因果?学佛人素知:菩萨畏因,而凡夫畏果。正因为凡夫不知因果、不计因果,只凭有漏喜乐,甚至是染恶喜好而造作诸非法,所以无始以来积累了无边不净业果。若知因果,行为规范符合因果,以世间法而言,此凡夫众生可积善业感招善果,生世间善道;若以出世法而言,转有漏善为无漏净,积资净障,带业往生,一生成就。
  如何知因果、善计因果?若仅凭借世间法之凡夫心,如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远近皆无正道可言;或以自了汉之心,也势必坐井观天,不知天地为谁,难以深悟因果,难以生究竟信解而有真大丈夫作为。依出离心、菩提心,则能渐通因果,抉择染净,以大车乘取代步履,自他利益一生解脱,下世乘愿圆满成就。故此说出离心菩提心是学佛教证之必需前提,并且也是本文将要阐述之三自性中染净因果观,此一大乘唯识义理并希求正见修习的根本保证。
  三、学佛必学解行证因果法则
  发心义理如上说明之后,我们学佛时要明确的第二点,是必须要学解因果,按因果律做意及做事。为什么?因果律在佛法中,是一大基础法则,或称其为佛法得以在世出世间宏化的平台。它是佛陀对世出世间万有运行规则的开示,也是我们现住此凡夫界内做因地修学,以至后生佛国净土继续修行直至成就,整个过程中,遍及法界的客观法则。面对这一平台、客观法则,试想:一个不懂因果,不计因果,行为违逆因果规律的人,谈何学佛,又谈何得到佛法的利益呢。是故,“龙猛菩萨在《中观宝鬘论》中曾有‘无见堕恶趣,有见生善道’的教言,即没有因果正见的人难免堕落恶趣,而有因果正见的人自然能往生善道。”(1)
  三藏中佛菩萨,开示朴素因果法则之处比比皆是,涉及因地起修以及果地功德者博大精深。我们大家非常熟悉的《地藏菩萨本愿功德经》中,地藏菩萨讲说五无间罪因果报相以及发何种心得一世、三世以至多世福德,由此我凡夫才知晓何为善,何为恶,如何弃恶扬善。又如观世音菩萨蒙佛加被在《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中开示以菩提心为因,成就千手千眼广度众生,以及经中对发心重要性的一再宣说,使我修学佛法者知晓菩萨道修行路上如何迅速积聚往生和成佛的净业资粮。再如《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菩萨行愿品》中“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口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使我身披宿业的修行者了知修行应积资净障二具圆满。以及世尊专门宣说因果的《百业经》中,百余个公案,所涉及者,上起佛陀七众弟子,仙人国王,下至妓女猎人等,所涉及事包罗万象。凡此种种,都是佛菩萨诸圣者基于因果法则对我凡夫,从善恶染杂之因地,救拨出离以至究竟证果的珍贵开示。是否可以这样说,凡三藏所言,皆以因果为基次第展开,从初发心至究竟位,莫不如此。修如此,不修也如此,世间如此,出世间仍然如此,唯有证得佛陀果位,一切无明皆破尽时,才真做到自在。所以对于因果的深入闻思以及在实践中抉择锻炼,是应该从现在起直至成佛始终不辍的修行要务。而这个自在,却不是我凡夫所谓的自由无束。纵然是世尊本师,示现宏化之时,也不免马麦之报。故《瑜伽师地论》卷第38说“已作不失,未作不得”即示此普遍真理。我学佛人,对因果虽然经常耳闻并屡屡谈及,但是否真的尊重因果,善于抉择因果之事呢?其实未必,甚至远远没有做到,而是时常仍然表现为真切凡夫特色,即只知畏果谈果色变,但少去思维如何在因上杜绝恶果的产生,或者思维比较粗浅,这是我们应该发现的问题,并且应该及早地对治。
  其实无论是从哪一理路入手,因果对于学佛人无疑是至关重要的。那么因果的法相又是如何,它们之间如何作用二者关系是怎么样的呢?既然本文主题是谈三自性中的染净因果观,那么基于唯识对染净因果的阐述则是本文详及之处,目的无非都是为了端正知见,结合个人实际,把正确的认知融入到日常的修行当中,实现闻思修的有机结合和对佛法的如法修学。
  即已知因果对于学佛,至关重要,那么我凡夫学人,就应当学因果,重因果,行不逆因果。进而,我愿发大乘菩提心修学佛法的因地行人,更应当深韵因果法则,通达此中法相原委,并如藏传佛法祖师莲花生大士所言那样,发心如虚空般,抉择则精如细粉。精如细粉,也正是上节所指善计因果之义。
  四、从唯识契入具殊胜利益
  发菩提心,欲期精细抉择染净因果,以实现现世解脱,以至证其所愿。如是,以唯识义助行,所获利益,以及方便,其殊胜不可思议。后皆以此依愿渐入大乘唯识。
  太虚大师谓大乘普度成佛心法有三义,一者一切法自性空义,二者一切法唯识现义,三者一切法大总持义。此三者中第二,一切法唯识现义,“空中幻起之因缘有法,亦即因缘生法之究竟义”,即当前所说之唯识。所摄种种因果以及染净皆在其中。
  然而当前有人因听说中观胜于唯识,即舍唯识而学中观,或有人因自身因缘与唯识较厚,或不服前者之说,即舍中观而向唯识。若以大乘普度成佛心法较计,此二者皆堕一边,暂时非大乘圆满法器。如果真实步入大乘菩萨中正之道,非生普遍平等信,及最终圆满取证愿不可。由个人因缘所感,现在或学唯识,或学中观,或二者都有兴趣,以自身学佛而言,全无不可,若先以一门深入而后求得门门通达,可初选其一再选余者。因一切法自性空,与一切法唯识现,皆由如来自性流露,皆是清净法甘乳,不因我众生之染执而有增减,而分高下,唯众生根机不同,而分别应缘施教。  
  另外,我以初学浅见个人以为,唯识理论精深,体系严密,称谓及概念种类繁多,其义颇丰,如《百法明门论》。若以学问心测试,则与解脱及大乘行持了不相应。虽然我是唯识初学者,但前所发心牢记不忘,纵然学到唯识一偈一句也期运用于实践之中,不将佛说种种殊胜殊胜语之唯识义,经己手沦为历史考证材料或者说食数宝之谈资。辨析唯识法相因由,检择自己身口意行,以此不负三宝及前辈圣贤著书立论之悲心苦心。
  而从唯识入大乘道取证菩提之利益,于《摄论》及《摄论疏》中可见一斑。
  如《摄论》云:“谓依大乘,诸佛世尊有十相殊胜殊胜语”(《摄论疏》P3-4),此中十者,谓所知依、所知相、入所知相、彼入因果、彼因果修差别、即于是如修差别中增上戒、即于是如修差别中增上心、即于是如修差别中增上慧、彼果断及彼果智。而此十相殊胜殊胜语,《摄论》云:“于声闻乘曾不见说,唯大乘中处处见说”,“又显最胜世尊,但为菩萨宣说。是故应知,但依大乘,诸佛世尊有十相殊胜殊胜语”(《摄论疏》P4)。《摄论疏》曰:“由此十处,是最能引大菩提性等,方显大乘真是佛语”(《摄论疏》P6)。
  由以上故知,此因缘生法之究竟义,唯大乘中有二乘中无,十相殊胜摄大乘已,依止修学证悟菩提殊胜无比。
  五、总大乘境八识与三性
  如《摄论疏》曰:“诸所有法不出识量,是故总说彼为所知。依有二义,一者为因,正生诸法。二者增上,助令生起”,“三种自性为所知相体者。相谓体相,假实真妄,一异有无等所知之相,名所知相”,“唯识性名入所知相体者,入谓证得。彼三自性体相甚深,云何方能真实证得?要观唯识性故,方能证入,故名入所知相”。(《摄论疏》P5)又如《摄论疏》曰:“大乘教海,但由境行果三而概括尽。”(《摄论疏》P7)由此而后,诸相殊胜皆为应行应证。若总体而论,此所知依即阿赖耶识及所知相即三自性二者,为大乘境;入所知相彼入因果彼修差别增上三学,此六者为大乘行;而彼果断及彼果智二者,为大乘果。因为缘无上殊胜境界,才能开始无上殊胜行持,因为有了无上殊胜行持,才能证到无上殊胜果位。以境行果三者显缘、因、果之法义,并摄大乘竟。若次第而言,对阿赖耶识即所知依诸法因先行通达,才可以对缘所生诸法生起正确的智慧,即不会被邪因、无因、不平等因等错误认识误导,也能够远离增益损减二边的过失。也就是说,学大乘佛法者应该先对诸法因,及缘所生法二者建立正见,后面的修行方能正确无误如期取证。至于其后的渐次修学,观唯识性令心解脱成就无上正等菩提之种种行持以及果德,皆视其立基于对阿赖耶识及三自性的正确认识上。以下分别详细辨析大乘境之所知依即阿赖耶识以及大乘境之所知相即三自性。
  在《摄大乘论疏》中,以及在本文中,为什么阐述三性中的染净因果观,一定要先说八识即阿赖耶识呢?原因如下。
  《摄论》云:“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诸趣,及涅槃证得。”及“由摄藏诸法,一切种子识,故名阿赖耶,胜者我开示。”(P9)《摄论疏》曰:“心心所等染净诸法,平等所依。由彼持种,起现行故。由此有诸趣,人、天、地狱、饿鬼、畜生、是为诸趣。”、“设离此识,无有诸趣,及涅槃证得者,及由此识故,有涅槃证得。诸趣因果灭尽解脱,是为涅槃。”及“谓如是识,由能受持诸法薰习,故能摄藏诸法令彼生已而不断灭,习气相续恒住识中,遇缘还能起诸法故。”、“此识具有诸法习气,为一切后生现法种子故。”
  阿赖耶识,也称为一切种子识。因为此识持一切种子,为一切种子集合。种子成熟即起现行,从因果上讲类似于种瓜得瓜、瓜熟蒂落的道理。而诸法被此识摄藏,即具有诸法习气。前前者为后后者种子,后后者为前前者现行。也就是说,种子有因意,现行有果意,是染也好,是净也好,前种后结,再种再结,如此展开下去,若是染因则结染果,即六趣尤其三途,若是净因则结道果,舍此阿赖耶识转依成道。
  此识有三藏,即能藏,所藏及执藏。能藏者,此识贮藏万法种子,此识是能藏,种子是所藏;所藏者,种子起现行,受七转识熏习,受熏的新种子再藏入此识,此时新种子是能藏,此识是所藏;执藏者,第七识妄执第八识见分为“我”,就第七识执持此识来说,称为执藏,亦称我爱执藏。阿赖耶识摄持万法种子,生起万法,此称之为“赖耶缘起”。事实上,所谓识者,祗是一种功能。此功能在潜伏状态时,不称识而称种子,当种子发生作用,生起“现行”时,不称种子而称识。种子是潜在的功能,识是此潜在功能发生作用的名称。种子生现行,生出阿赖耶识的识体,这在识变中称为“因能变”;因能变的同时,阿赖耶识生出前七识,同时各各识体上生起相见二分,这在识变中称为“果能变”。相分是宇宙万法的差别相状,见分是主观的认识作用。由主观的认识作用的见分,去认识客观的万法相状的相分,此时始有所谓宇宙人生。这种阿赖耶识中的万法种子、仗因托缘生起现象世界的作用,就是阿赖耶缘起。
  以识之见分执识之相分,正所谓万法唯识之意。也正是为什么谈到三自性中的染净因果观时,要先谈八识。离八识无三界,离三界无涅槃可得。一切世出世间、轮回解脱、染业净业,以至魔佛之间,无不对立而生,若一切对立消亡,何谈境行及果?
  其中八识者,眼、耳、鼻、舌、身、意、末那及阿赖耶识,前五识了别色境但不生测度计较,由第六意识与前识配合继而分别山河大地寰宇尘埃,生一切名、质法则;末那识常执阿赖耶识为我,纵然无梦睡眠之中也是如此。因知有此执阿赖耶识为我,故知有末那识。而阿赖耶识者,因其无法不包,无种不纳,染净同理,凡圣共由,且具能藏、所藏、执藏三种效用,故称其为阿赖耶识,汉译名为藏识。《摄论疏》曰:“即以能藏所藏义故,得阿赖耶名,非是阿赖耶识为诸法因果体性也。”(P10)。又其性为无覆无记,种子有善有恶,但本识无善无恶。善恶分别,皆来自第六意识计较,又因第七末那识常执第八阿赖耶识为我,随流转故,虽众生皆具八识但各自因缘不同,所感果报各异,再入阿赖耶识聚集辗转演化。而通说此前五六七八识本性、功用,关系,针对普遍而言,并无不同。阿赖耶识,更是种子现行以及执持总集,谓因缘果报之海洋,上三途在此,下三途也在此。凡三界由此现行,圣道果也由此得成,至不执此识为我。故此大乘境,大乘学佛者应当悉知。
  一切法海聚八识,见分相分一体执,妄分主客生情界,共存共亡复何时。
  而此处“诸法”, 即唯识中的三性。如《摄论疏》曰:“诸所知法,虽无量种。概说其相,总略为三。(P51)”依他起性、遍即执性和圆成实性。
  依他起性者,依他起之“他”,指因缘而言。即依因缘而生起之法,曰“依他起”。《摄论》云:“谓阿赖耶识为种子,虚妄分别所摄诸识”、“由此诸识,一切界趣杂染所摄依他起相虚妄分别皆得显现。如此诸识皆是虚妄分别所摄,唯识为性,是无所有非真实义显现所依,如是名为依他起相。”及《摄论疏》曰:“诸识皆用所知依中所说名言薰习种子为因而生”、“离此诸识者无彼界趣等也”、“以彼但有虚妄分别生,唯识所变现故。是无所有非真实义显现所依者,为遍计所执自性所依。非有似有,由识显现,故名显现。如是一切,统名依他起相。”(P51)所谓“非有似有,由识显现,故名显现”,与依因缘生而自性空有相通之处,大乘义得以张显。
  又如《解深密经·一切法相品》云:“云何诸法依他起相,谓一切法缘生自性,则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谓无明缘行乃至招集纯大苦蕴。”此依他起性,属于有为法,即众缘造作之法。在百法中,除六无为法外,其他九十四法皆摄于此性之中。此六无为法是:虚空、择灭、非择灭、不动、想受灭和真如(《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P10,广超法师)。而在唯识上,所谓众缘,指的是因缘、等无间缘、所缘缘、增上缘等四缘而说的。心法生起,须具足四缘;色法生起,只须因缘、增上缘二缘。故知一切有为的现象,皆由因缘和合而生起,因缘离散则而坏灭。因此,即一切诸法,有而非有、无而非无。在佛教经论中,常有“如幻假有、非有似有、假有无实”的说法。
  依他起性可分为染分、净分二种:染分依他,指依虚妄分别之缘而生起的有漏杂染之法;净分依他,指依圣智之缘而生起的无漏纯净之法。凡夫若不学佛,则不知何为有漏无漏、染污清净、善法恶法、烦恼菩提,乃至转凡成圣等等,更不懂得依因缘而生法随其净分依他,可脱凡夫之累,可入解脱之道,可得涅槃之果,反而是继续执八识为真我,于起心动念之中妄计分别,造诸染污,成熟轮回果报,生生世世,彼此趣中不停辗转。
  遍计所执性者,凡夫之妄情,周遍计度种种因缘生起之诸法,执取为实有,曰遍计所执性。《摄论》云:“此中何者遍计所执相?谓于无义唯有识中似义显现”(P52)《摄论疏》曰:“当知彼似义即是遍计所执相,本来非有,但由遍计显现似有故,即是依他起相当所起增益执,是为遍计所执相”(P52)这是说,意识于依他起法上周遍计度,不能如实观察,错误地执有实我实法,将本来不实有的,通过识执其为实有,而如假相般的显现出来,所谓相似。《解深密经·一切法相品》曰:“云何诸法遍计所执相,谓一切法,名假安立,自性差别,乃至为令随起言说。”《唯识三十颂》称:“由彼彼遍计,遍计种种物,此遍计所执,自性无所有。”《成唯识论》卷八解释此颂曰:“周遍计度,故名遍计,品类众多,故名彼彼。谓能遍计,虚妄分别。即由彼彼虚妄分别,遍计种种所遍计物,谓所妄执蕴、处、界等,若我、若法自性差别,总名遍计所执性。如是自性,都无所有,理、教推征不可得故。”释文意谓:一般人把世间事事物物,都认为是实有,妄执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为实我、实法,因而周遍计度。实则这一切都是“唯识所变”,是有情虚妄分别所造成的,此谓之遍计所执性。
  十大论师对以上一颂的解说并不一致,难陀分遍计所执性为能遍计与所遍计两门;而护法、安慧则分为能遍计、所遍计、遍计所执三门。难陀以上颂的首句是明能遍计,其余三句是明所遍计。所谓“遍计种种物”者,就是实我实法;而护法、安慧则以上颂首句是名能遍计,次句是明遍计所执之境,而三四句是说遍计所执的实我实法、都是无体性之法。但无论如何划分,此遍计所执性,总说为妄,为障,为有漏,为烦恼因,为众生业,当破当得解脱。
  现实生活中,处处有遍计所执。例如我们走在外面,眼睛看到高楼林立,街道纵横,人来人往,车水马龙,这中间又接人待物,或谈笑风生,或愁眉不展,或沉默不语,或趾高气扬,无不落入凡夫的遍计所执,即普遍的分别计度之中。而我们能遍计者是识,所遍计者是色相及法。虽然识及相法皆依他而起,但当我们以能遍计的识分别计度所遍计的相及法时,我们就落入了遍计所执状态之中。如《摄论》云:“复次有能遍计、有所遍计。遍计所执自性乃成。”(P63)其内在表现为我法二执。当我们对事物,包括名相及本质二者,产生实执时,我们就认为事物即有真实存在的名,又有真实存在的本质,并且事物的名相及本质相互关联。而实际上,无论是事物的名还是质,都是唯识所现,阿赖耶识总现别现的相似法而以。所以我们遍计的是非法,非真相,我们以假当真,以虚为实,因此颠倒往复。而我法二执,必起三毒二障碍,即贪嗔痴,烦恼障与所知障。而第六意识在此,完全展示出了它的功用。《摄论》云:“当知意识,是能遍计,有分别故。”(P63)因前五识眼耳鼻舌身者,有识无分别,第八阿赖耶识无覆无记,同样无善恶计较;唯有第六意识及第七末那识能分别。而第七末那识执赖耶识为真我,而并不为凡夫察觉。
  说到遍计所执,再次提出第六意识的问题。在凡夫众生的生死轮回的流变中,虽然它的妙用广大甚深,但大致分析起来,不同以下三类:第一,认识分别的意识。第二,在分别的过程中,同时伴随着有染净之法,如贪等烦恼,或信等善法。由这样的意识心导引造作种种的行为,造作种种的善恶业。第三,凡夫众生所造就的善恶业必能在后后之生招感苦乐之果,使凡夫众生在三界九地中承受不同的苦乐。综上可知,意识的作用有三个方面,即认识→作业→受果。意识所受的业果,在唯识里面叫异熟生。
  所以第六意识,才是凡夫众生能遍计执者。若意识于此能执、所执上生起了虚妄分别,毒障并发,执假为真,相互配合,就因此造业感果。我们焉有不轮回的道理呢?如果说认识大乘境即八识与三性是修学佛法的学处,那么针对第六意识的观察与看护,则是学佛道路上的下手处,而且是关键的下手处。
  若能了知“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明白染从何来,净从何来,因果不虚的道理,自然会弃染污而持净,转轮回意识为解脱意识,发出离、菩提心并且树立正知见为因,以依他起性之净分作助伴,忏宿业积资粮发愿我与一切离苦得乐证妙道果。
  圆成实性者,圆成自性,指真如具有圆满、成就、真实等三种性质,即:一、圆满,诸法之相仅局限于其自身之法体,不通余处;相对于此,真如之妙理则可周遍四处。二、成就,诸法具有空、无常、无我等共相;而真如之实体常住,无生灭作用。三、真实,诸法之体虚妄不真;而真如之性常住遍通。
  圆成实性为空烦恼、所知二障而显的真理,亦即诸法真实的体性。此亦名真如、实相、法界、法性、皆同体而异名,为圆满成就诸法功德之实性,故名圆成实性。《摄论》云:“此中何者圆成实相?谓即于彼依他起相,由似义相永无有性。”《摄论疏》曰:“遍计所执似义之相,依他起相上永无所有。即此无义之相是依他起相真实自性,是为圆成实相。”(P53)又《解深密经一切法相品》云:“云何诸法圆成实相,谓一切法平等真如。”《成唯识论》卷八曰:“二空所显圆满成就诸法实性,名圆成实。”又曰:“实相真如,谓无二我所显。”故我空、法空所显示的诸法真实的性质,就是圆成实性。《唯识三十颂》颂文曰:“圆成实于彼,常远离前性。”
  也即是说,在依他起性上,恒常脱离遍计所执性,就是圆成实性。这一点在《碧岩录》卷四三十四则“仰山问僧曾游山否”中也有述及:“。。。永嘉又道:“心是根法是尘,两种犹如镜上痕。痕垢尽时光始现,心法双忘性即真。。。”此处正是指明三性关系,永嘉谓“心”者,可做《摄论疏》之“识”解。法为尘为虚幻为垢,心虽称其为根,然仍不外镜上之痕解。镜上之痕垢不复存在时,所谓心法双忘,即是前面所说的“见分相分”不复存在,能所双亡之意。总归是对佛法所说的证悟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后的法界实相,佛证也。
  佛说唯识,以三性观察法界芸芸。那么依他起自性、遍计所执自性和圆成实自性三者之间,我们应该了知哪些基本要义呢?
  三性之假实说:《摄论疏》曰:“无性云,如是三相又名遍计所执自性,分别自性,法性自性,如次即是应知应断应证三法。”(P52)何为应知应断及应证呢?《显扬圣教论》卷六曰:“三自体成立,差别业隐密,方便摄别异,是各有多种。”其中“别异者”,即是:“谓遍计所执自体。唯正应知。依他起自体。应知及应断。圆成实自体。应知及应做证。如是悟入俗谛胜义谛已。”此中遍计为妄有,依他为假有,圆成为实有。
  《成唯识论》卷八云:“此三性中,几假几实?遍计所执,妄安立故;可说为假。无体相故;非假非实。依他起性,有实有假。聚集相续分位性故;说为假有。心心所色,从缘生故;说为实有。若无实法,假法亦无。假依实因而施设故。圆成实性,唯是实有。不依他缘而施设故。”(P23)
  三性之异同说:《摄论疏》曰:“此辨三性同异。云此三性非异非不异者,谓即此一依他起,由缘生义故成依他起,由遍计所缘相及所遍计故成遍计所执,如所遍计依他起上毕竟无彼即彼无性之性是其实性故成圆成实。是故三性,非异亦非不异。”“又三性非一异者,不离依他起外别有遍计圆成,故非异。遍计非有,依圆有故;圆成唯净,依他遍计是染故;更有常等差别,故非不异。”(P64) 遍计执自性即是将虚幻假相生灭法执为实我实法。如同对于绳子,将其妄执为蛇一样。而实我法,是离开心及心所见分相分等等,全无自性,如同绳子之外无有实在的蛇一样。而圆成实性与依他起性,譬如麻与绳子、水和波一样,即非是一,也非是二,非一非异义也。圆成实性与依他起性亦复如是。如果说二者是异,则真如不是依他起的实性,就象说水不是波所依的体性一样;如果说二者不异,则圆成实也成了无常,如波有生灭,水也有生灭一样,这岂是正理呢?只有当我们没有通达遍计执本空时,没证得圆成实真理时,才会用有漏思惟认识依他起性与圆成实性之异同,或认为异,或认为同,与实相比较,皆堕一边。三性中,只有真正证得圆成实性,才能了知依他起的如幻如化,亦假亦真。
  三性与六法:《成唯识论》卷八曰:三性六法,相摄云何?彼六法中皆具三性。色受想行识及无为,皆有妄执缘生理故。(P20)
  三性与二智所行:《成唯识论》卷八曰:如是三性,何智所行?遍计所执,都非智所行。以无自体,非所缘缘故。愚夫执有,圣者达无;亦得说为凡圣智境。依他起性,二智所行。圆成实性,唯圣智境。(P23)
  三性与二谛相摄:《成唯识论》卷八曰:此三云何摄彼二谛?应知世俗,具此三种。胜义,唯是圆成实性。世俗有三。一、假世俗。二、行世俗。三、显了世俗。如是应知即此三性。胜义有三。一、义胜义。谓真如。胜之义故。二、得胜义。谓涅槃。胜即义故。三、行胜义。谓圣道。胜为义故。无变无倒,随其所应,故皆摄在圆成实性。(P23)
  三性与四谛相摄:《成唯识论》卷八曰:三性、四谛、相摄云何?四中一一,皆具三性。且苦谛中,无常等四,各有三性。无常三者:一、无性无常。性常无故。二、起尽无常。有生灭故。三、垢净无常。位转变故。苦有三者:一、所取苦。我法二执所依取故。二、事相苦。三苦相故。三、和合苦。苦相合故。空有三者:一、无性空。性非有故。二、异性空。与妄所执自性异故。三、自性空。二空所显为自性故。无我三者:一、无相无我。我相无故。二、异相无我。与妄所执我相异故。三、自相无我。无我所显为自相故。集谛三者:一、习气集。谓遍计所执自性执习气。执彼习气,假立彼名。二、等起集。谓业烦恼。三、未离系集。谓未离障真如。灭谛三者:一、自性灭。自性不生故。二、二取灭。谓择灭。二取不生故。三、本性灭。谓真如故。道谛三者:一、遍知道。能知遍计所执故。二、永断道。能断依他起故。三、作证道。能证圆成实故。然遍知道,亦通后二。七三、三性、如次配释。今于此中所配三性,或假或实,如理应知。(P23)
  三性与四真实相摄:《成唯识论》卷八曰:又圣教中说四真实;与此三性,相摄云何?世间道理所成真实,依他起摄。三事摄故。二障净智所行真实,圆成实摄。二事摄故。辩中边论,说初真实,唯初性摄。共所执故。第二真实,通属三性。理通执无执,杂染清净故。后二真实,唯属第三。(P22) 此中四真实者,《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六,列举四种真实,即:一、世间真实,又作世间极成真实、世间所成真实。即一般世间所共同认定者,如自古以来见火则称火,而不言水,此乃由名言决定而自他共同认定之真实。二、道理真实,又作道理极成真实、道理所成真实。即世间一切智者,以现量、比量、圣教量等随宜方便造书论议,而建立之证成道理。三、烦恼障净智所行真实,即一切声闻、缘觉以无漏之方便智、正智、后得世间智所行之境界,能破除烦恼障,得智清净,及证得无碍智。四、所知障净智所行真实,即解脱所知障而显发中道之理,此为真实智所行之境界。世间、道理两种真实,摄于相、名、分别之三事;烦恼障净智所行、所知障净智所行真实,摄于正智、真如二事,故前二真实摄于依他起性,后二真实摄于圆成实性。
  三性与三解脱门相摄:《成唯识论》卷八曰:三解脱门所行境界,与此三性,相摄云何?理实皆通。随相各一。空无愿相,如次应知。(P23) 三解脱门,指得解脱到涅槃的三种法门。略称三解脱、三脱门,即空、无相、无愿三门。三解脱门乃依无漏之空、无相、无愿等三昧而入,此三昧犹如门户之能入解脱,故称三解脱门。其又是三种进入解脱境界的智门。空解脱门,是了达诸法本空,而不著于空;无愿解脱门,是了知诸法幻有,而无所愿求;无相解脱门,是了知诸法无相,而无不相,入于中道。三性与三解脱门如是相摄。
  三性与中道:唯识以三性为中道,即是把中道和三自性三无性结合起来,称三性中道。《成唯识论》卷七曰:“远离增减边,唯识义成,契会中道,无偏执故。”唯识以“万法唯识所变”,客观的事物本不存在,偏执之人认为是实有,这即是增;唯识以世间万法是因缘和合的假有,偏执的人认为是空,这即是减。远离增减非空非有,才是中道。《成唯识论》卷七又曰:“我、法非有,空识非无,离有离无,故契中道。”此中三无性,在本文前面并没有提及,但三无性确是唯识教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此处略说。
  《楞伽经》以及唯识论典中,对遍等三性之有法而说相等三无性之空义:一、相无性,遍计所执性之法,如认绳为蛇之相,其相非实有,故名其为相无性。二、生无性,一切诸法,不关于本来妄心,由因缘相和而生者,谓之依他起性。此依他起性之法本为因缘生。即然是因缘生就无实性,恰如绳为因缘生,本无绳之实体,故名为生无性。三、胜义无性,真如为圆为常,为一切有为法之实性,故谓之圆成实性。离此圆成实性,一切有无之诸相,名为胜义无性。胜义者,名于圆成实性。圆成实性为绝待之法,故不带何等之相,如麻中本来没有蛇与绳的相,即空真如也。三无性,又名相无性,无自然性,法无性。《唯识论》卷九曰:“依此三性立彼三无性。称三无性,谓即相生胜我无性。”(绝待:绝诸对待。绝一切两方对立的意思。如黑白、大小、善恶等等皆为对立。绝待是真如平等,无法可得,故绝诸对待,简称绝待。与绝对同义。)
  《唯识三十论》的颂文为:“即依此三性,立彼三无性,故佛密意说,一切法无性,初即相无性,次无自然性,后由远离前,所执我法性。”
  “从究竟意义上说,三无性所要空的仍是遍计所执性,因为依他起性是缘起有,圆成实性是真实有,唯有遍计所执性才是空的。正如《辩中边论·辨真实品》所说,“许于三自性,唯一常非有”。三性中唯有遍计所执是从来没有的;而依他起是“一有而不真”,不是真实不变的有;圆成实是真实有,是“一有无真实”,但真实有必须透过无遍计执相去认识,将我法二执空去之后才能显现。在三性中,一为根本没有,一为因缘假有,一为真实有。
  由此可见,唯识宗对空有的认识是建立于中道之上,既认识到有,也认识到空。认为一切皆空或一切皆有,都是不究竟的,只是方便说。事实上,中观宗也讲到缘起有,但两者的不同在于,唯识宗强调的是缘起有、胜义有;而中观着重从空的角度来谈,强调的是空。而中道实相是非空非有,唯识宗所说的胜义有,是超越了空和有;中观宗所说的无自性空,同样不落空有两边。”(《唯识三十论》济群法师著)
  说八识,谈三自性,甚至是三无性,还都是在文字上说,在解义上探求,如果是说实证,还无有是处。但正见对于修学,至关重要。所以在此还是要说要谈,从浅入深,从表及里。希望以此对学佛的信心,大乘的愿心,以及真实的行持,有尽可能大的助益。本文谈的是三自性中的染净因果观,其实写到这里,已经将大乘境即八识和三自性很粗略地描述一翻了。如果问哪里有染净,因里涉及到了因果的话,如果具体地说,八识为杂染集合,三性中实无者为虚实为染,实有者为真实为净,余者当依真义观察。如果总括地说,其实以上所述及的,全在因果之中,以上所展开的,非染即净,或染或净,无非染净。非染即净者,为假者,为虚者,即染;为真实者即净。或染或净者,若从染说,一切文字以及表达皆为染,因为未证,徒口说而以;若从净说,一切所述皆依圣言量,所依不违,所愿不违,所行不违,毕竟不违净义,毕竟为净所摄故。无非染净者,现在树立正知见,发心依正见依愿心,努力修学佛法,实践佛法所学,即是学佛正道,以一颗虔卑心求教,以一颗恭敬心面对,染亦是净,无非染净,但做无妨,一切皆在三宝摄持中。既然我们学习唯识,那么就以三性面对一切诸法及情器两界,以清楚明了的十殊胜解悟真如,即缘起性空义。
  如上所述,皆为总大乘境,若正树立,则不堕增损二边。然后依正道法行持,证得究竟义。中观以二谛观察情器两界及世出世法,唯识则以三自性观察。前已知三自性即一切法为何,下面本应说如何依正道法行持以便对其圆满证悟。但限于本文篇幅,不再详细展开,择其要点简单阐述。这对于深入认识三自性中的染净因果观大有助益。

  六、大乘行及大乘果略述
  这部分内容的内容主要以《摄论》第四章“入所知相分第四”至第十一章“彼果智分第十一”为依,并通过《摄论疏》对此的详细诠释,试作略述。在此之初,当知以下一切所述大乘行持及大乘果德,皆为聚集净业行果,消解杂染对立,转识成智,转凡为圣故说。
  《摄论》云:“如是已说所知相,入所知相云何应见?多闻熏习所依,非阿赖耶识所摄,如阿赖耶识成种子;如理作意所摄似法似义而生,似所取事,有见意言。”《摄论疏》在此对这段开示做了言简意赅的解释,试解如下。入所知相,就是多闻熏习,如理作意,因为入所知相者,是由此悟入,如此悟入,所以将多闻熏习和如理作意,称为入所知相。依照多闻熏习的方法,生起如理作意。这并非是第八识阿赖耶识所摄,因为阿赖耶识为杂染法依,而多闻熏习及如理作意是最净法界等流性,所以二者不同。但与阿赖耶识有功用相同之意,多闻熏习与如理作意是当来净法种子故。
  似法似义者,以意言为体。此处意言,即意以名想言说为所缘相。此似法似义意言者,似所取事。所取事、即所知相,即是遍计所执、依他起与圆成实自性三者。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诸菩萨大乘行者,为了要悟入所知相(即三自性),亲近善友,听闻正法,即依多闻熏习为因,而生起如理作意。因有如理作意,就可以在识上有相似于三自性的,以意言为体的相似次第的法,以及相似意义的无我性等。此即是似所取事影像相生起,即在识上有三自性影像生起,这是由以名想言说为所缘想的意言所摄的。再通俗地说,就是因为前面已经将八识与三自性的名相意思做了一定程度的了解,虽然不是证悟到的,但在意识中已经有了相似的影像。有了这些相似的影像后,通过多闻熏习和如理作意,加之亲近善知识如法修证,这些相信的影像就会逐渐被校正为真实的法义,也即是亲证三自性的真实义理。
  因为这样的意言现前生起,就能如实遍知三自性义。从此以后,便能实证诸法实相,这就是见道。所谓见道、修道、无学道合称为二乘三道,见道以前为凡夫,入见道以后则为圣者,此为从二乘而言。当知此即是加行道,但这还只是能入门,并非是已入门。加行道、无间道、解脱道、及胜进道四者,为大乘四道。所谓加行道,又称方便道。即于无间道之前,为求断除烦恼,而行准备之修行。此是从大乘菩萨道而论。其理相摄相关。
  依多闻熏习生起如理作意,此点与《菩提道次第广论》所说的多闻利益,实为异口同声之说。《广论》云:“由闻知诸法,由闻遮诸恶,由闻断无义,由闻得涅磐。”多闻如灯,可亮暗室。凡夫如盲,处无灯暗室时,一切所知皆不可靠,借明灯方能辨别室内真相,打开出离之门。故而,多闻熏习和如理作意,是我们学佛的方法论,入道灯。
  在此要了解的一些问题归纳如下(《摄论疏》P94)。
  1,谁能悟入所应知相?即,谁能悟入三自性?答:唯有菩萨,凡夫声闻皆不能悟。并非是已入地的菩萨,或者无此种性者,能得悟入。只有那些善备福智资粮的菩萨才能悟入。如何是善备福智资粮呢?一于大乘法教多闻熏习相续,二已经得逢事(奉事)无量诸佛出现于世,三于大乘教已得一向决定胜解。并应依善友力,作意力及依持力悟入。而作意力者,即是一向决定胜解。
  2,何入能入?即以何境界为所缘处,及何位处而能悟入?于大乘法相,生起有见似法似义意言为所缘处,得能悟入。大乘法相等所生起者,即是最净法界等流多闻熏习等所生起义。胜解行地、见道、修道、究竟道中者,能够入位处也。四者依次由能悟入至正悟入,至悟入功能,最终已悟入果,逐一悟入。
  3,由何能入?此处是说悟入之因,要由福智善根力所任持方得悟入。以三相练磨心对治三种退屈心,坚持进取直到悟入三自性中。三种退屈是:由观无上菩提极难证觉而生退屈,由观波罗密多菩萨胜行极难修行而生退屈,观于无上广大佛果极难成满而生退屈三者。对治此三种退屈心的三相练磨心为:一者观于无量处世界无量数有情,刹那刹那皆有证得无上菩提者,他们即是丈夫我也一样如是,有作为者就是这样的,怎么能对此生退屈心呢?即此练磨彼屈弱心,猛勇奋发,发起大愿;二者观察施等波罗密多,虽若难行甚奇希有,然而若有得自他一体清净意乐者,于行施等波罗密都无所难。就象母亲对等儿子一样,意乐胜故,一切能施,都不求回报。如是意乐我今已得到,我观有情一切苦乐失德,无一不象自己亲身感受到一样,皆乐拔济,如此虽然少用功力也能修习施等六波罗密多,令得圆满。此处少用功夫,是说不通过勉强加力,也能行六波罗密多。由此练磨第二种退屈心,猛勇愤发,发起胜行;三者观察世间有情,若有成就种种有障善者(有漏善报),在命终时便有人天可爱异熟身相圆满而生。世间得有漏善果尚且如此美好,何况出世无漏大善果呢?我既然能修无障妙善,怎么会证不到三十二相八十随好十力四无畏等圆满佛果呢?此无障碍善者,就是大乘无漏善,俱断一切烦恼所知障功德。以彼劣因,况此胜善,所以于佛果练心无退,猛勇求证。如是三练磨心当精进发愿行持。
  4,由何云何而得悟入?由何者,能入因;云何者,能入方便?此中止观作意就是能入之因,也是入之方便。
  如上诸问等等,都是从因地悟入三自性之关键问题。也是从妄想执著杂染八识,依正确方法进行大乘佛法学修之道,培修清净福智资粮,最终取证无上菩提的关键问题。此亦正了知大乘境后,进行大乘行持的开端及次第导示。
  其下,《摄论》及《疏》举:因地菩萨由四寻思及由四种如实遍智,于此似文似义意言便能悟入唯有识性,相见二性,及种种性。至唯识性觉犹如蛇觉之微细品类,亦当除遣。如是菩萨悟入意言似义相故,悟入遍计所执性。悟入唯识故,悟入依他起性。后至似唯识亦不得生,由是因缘一切义无分别名,于法界中便得现见相应而住,平等平等所缘能缘无分别智已得生起,由此名已悟入圆成实性。
  如是菩萨悟入唯识性,悟入所知相,入极喜地,善达法界,生如来家,得一切有情平等心性,一切菩萨平等心性,一切佛平等心性,此即菩萨见道。再由缘总法出世后得止观智,经无量劫数数修习,而得转依,最终证得三种佛身精勤修行。
  入所知相,由施、戒、忍、精进、静虑、般若六波罗密多入唯识性。以此六者对治诸障为因,成彼入果。依前者顺生后者,故有此六次第,善发无量福智资粮。依此修学,所得胜利,乃至成佛。若细分辨,初辩其数,次辩其相,三辩其次第,四训释名言,五辩修习,六辩差别,七辩相摄,八辩所治,九辩胜利,十辩互相抉择,得决定胜义。
  菩萨依此而修,自然显现修道所有次第差别。为欲对治十种无明所治障,立能对治十种功德为十地菩萨位。十种无明所治障者,一异生性障,二邪行障,三暗钝障,四微细烦恼现行障,五于下乘般涅槃障,六粗相现行障,七细相现行障,八无相中作加行障,九利他中不欲行障,十于诸法中未得自在障。“如是无明,迷法界起,若证法界,断此无明。”(《摄论疏》P121)前六地所修六种波罗密多,后四地中所修四种,方便善巧波罗密多,愿波罗密多,力波罗密多及智波罗密多,依次求无上正等菩提、发种种微妙大愿、令六波罗密多无间现行,并成立妙智受用法乐成熟有情故,为波罗密多藏所摄收。(《摄论疏》P125)
  如是修行,历三无数大劫,经胜解行补特伽罗、清净增上意乐行补特伽罗、有相行无相行补特伽罗、无功用行补特伽罗,以至十地(《摄论疏》P126-127),不断增上戒、定、慧直至无漏(《摄论疏》P159),染尽净圆得断智二果,断二障尽证无为功德无住涅槃(《摄论疏》P165),显自性、受用、变化三身证果智功德,究竟解脱,具诸功德,佛果大成。

  七、后记:
  学习唯识,如果仅停留在文字意上,无异于说食数宝,对自己和众生利益弥小;如果
  经历长年深入研学,认为自己对唯识所知甚多,并以此为满足的话,又无异于“饮大河水以饱为足”之流,对于解脱甚至成佛 也是显现不出唯识究竟殊胜意义的。唯有圆满学、解、行、证各个功德,才能说如理如法的承接了世尊的唯识教证之法。当然我们现在的水平只是初初学级,尤其对于唯识来说,门庭尚且未进,如何妄言深入呢?佛法精奥无尽义,我辈学人应修字当先。之所以我在前面阐述了八识与三自性之后,还要继续花一定的篇幅对大乘行果择要简述呢?正是因为想到修行之重要。诚如戒幢佛学研究所的济群法师所言:“通常,对唯识的学习多偏重于“见”的方面。尤其是民国以来,唯识学基本流于哲学式的研究,与修行严重脱节。须知,大乘佛法的核心为菩提心、菩萨行、空性见,缺一不可。”我们学佛人,什么时候,任何情况下,能不能把学习与实践分割开。虽然谈理论大家都有很多可说的,但讲日常行持,恐怕应了那句话:学大乘法,发二乘心,行持不及人天道。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对一个大乘学人来说,这又是多么可悲的事情。所以在文章中,再再强调实修的重要性,不仅是对日后有缘看到本文的道友的善意力劝,也是对我自己的一再警醒。
  至此,大乘因地学人我于法界三宝一切净善起恭敬谦卑希求心,及于一切情器界法皆唯识所现心,以解行佛法中正之道希求圆种圆收之愿,以初学佛法初窥唯识奥义但望广结善缘之愿,如上浅述三自性中染净因果观一文,愿有抛砖引玉之效。
  另,本文完成过程中边学边理解颇为仓促,词不达意之处,误会谬解之处,诚请各位善知识不吝赐教。倘若本人写此篇文章一事,有微小善业以至点滴功德,皆回向广大并愿一切众生早成佛道。
  南无阿弥陀佛
  参考资料:
  《解深密经》
  《摄大乘论疏》王恩洋
  《法相唯识学概论》太虚法师
  《成唯识论》护法菩萨著,玄奘法师译
  《认识与存在》济群法师著
  《唯识三十颂讲记》济群法师著
  《唯识讲义》正刚法师讲
  《佛学大辞典》
  《佛学次第统编》
  《佛学常见辞汇》
  《唯识名词白话新解》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