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华严宗>>正文内容

华严宗同别二门一滴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圆刚、圆礼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佛门古今立教先贤多愈十家,其中菩提流支依据《维摩经》立一音教,如《随念三宝经》云“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即显其意。护法法师依据《楞伽经》立渐顿二教,称大(乘)不由小(乘)起如华严者即为顿教。天台宗智者禅师立藏通别圆四教将东土佛法尽收其内。玄奘法师依《解深密经》建立著名的初中后三转时教,如此等等不胜枚举。而无论前贤以何部经立几种教,也无论将《华严》列入或顿、或圆、或真实、或明法界、亦或平等道以逐法性自在说等等,在华严三祖贤首大师处,皆敬之为可冰释学人疑滞之教授和接应机宜之方便,但若以与他宗不共的华严自宗而言,《华严》奥意还需明辨详查。
  三祖贤首大师在开显华严自宗宗义的《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又称《华严五教章》,以下简称《五教章》)中,以《华严》为基石进而统合藏要,仅建一乘教法总汇佛说,不同于诸家又能独显自宗之胜,可谓华严肇始于杜顺(初祖)而详备于贤首(三祖),难怪后来者又将华严宗称为贤首宗呢。而本文略述的华严别教,就尽在贤首《五教章》内。
  这个异于众家所立的华严宗一乘教法分同别二门,应同三乘开会一乘简曰同门,一超异三而尽摄三简曰别门,同别之下诸法本末可得详明。但可能后来学人对其理解不同,导致对同别一乘建立存在疑问,本文在此顺便试解一二。
  例如,某学者在撰文中写道:贤首大师建立的一乘,是建立包括了两个在内的一乘,即别教一乘和同教一乘。为什么所谓“释迦如来海印三昧一乘教义”会出现二种一乘教义呢?是否是“别教一乘”本身并不能完全建立起“一乘教义”呢?如果没有“同教一乘”,“别教一乘”也能独自存在而成为“一乘”吗?(1)
  首先为何一乘?所立华严一乘,而非二乘三乘等,应看到本宗是依《华严》境界而立,与他宗不同,且非他宗可及。在这里不妨引用一段他宗法师对华严的开示,来辅知何为华严一乘义。“《华严经》是我等大师释迦如来三祗劫满,菩提树下初成正觉,现前法界海会普光明智,以万德庄严之报身,为大根机众生称性宣说佛自证圣智境界的宝典。如日初出先照高山,佛宣《华严》使因缘成熟的众生当下直入佛之知见,趣佛境界,一时功成果满,究竟成佛。如经中所谓:「初发心时即成正觉。」(2)
  其次为何别同二门总为一乘?别教一乘明行位因果,是以普贤菩萨摩诃萨的广大行愿证悟佛果境界,这一法门与他宗法门不同,此是一别。《五教章》以波水喻之,妙不可言。实从大乘了义阐发,非二三乘可比,此即是一乘又是二别。《五教章》举十差别证“足为龟镜”。这十差别是:一权实差别、二教义差别、三所明差别、四德量差别、五寄位差别、六咐嘱差别、七根缘受者差别、八难信易信差别、九约机显理差别、十本末开合差别。这是以广大大乘义阐述该宗一乘别门的必要。试想,如果不显明一一差别,怎么能依华严理路证悟佛果呢?进而《五教章》以“四由句”(不待坏、不碍存、无不坏、无可存)示此一摄尽三之理,阐明唯此一乘更无余乘。这是以甚深大乘义阐述该宗一乘别门的必要。同具大乘的广大甚深岂不是宗立一乘别门所必须的吗?
  而华严境界实为佛德彰显,《法华》《无量寿》同样是佛德彰显,且观音普贤在此华严境界,释迦弥陀也在此华严境界,此可做为同解。“祖师也说:‘为勇猛大丈夫,说成佛在刹那间。’华严大教是如来根本法轮,犹如百川以入海为究竟,一切法门以入华严法海为归宿,百千三昧以入于华严海印三昧为穷尽。其文丰义富,无量法门无不含容,无碍法界昭然开显。”(2)
  《五教章》释同门一乘时解道:虽然乘可分为无量,但泯权归实者,就是此《华严》一乘。所有乘中,全都以此一乘为本,且终诸末合本。立基于《华严》,别于诸乘摄尽诸乘,异于诸法又同证一果,故说别同二分总为华严一乘。
  若说无同教一乘,则别教一乘本身并不能完全建立起一乘教义,这种怀疑其实纯属误会。学佛者如果能依普贤行愿证佛果位,何须另寻他法呢?虽然众生根机各异,因此学法不同,但种种法门具汇此海印三昧之中。如此别同殊途同归,同源同证,若以一乘义解,何二之有。再者,谁说一乘即是一门,谁说别同二分相互为碍呢?
  华严二祖智俨大师在《华严经内章门等杂孔目章》中也开示道:“夫圆通之法,以具德为宗,缘起理实用二门取会。其二门者,所谓同别二教也。别教者,别于三乘故,《法华经》云‘三界外别索大牛之车’故也。同教者,经云‘会三归一’,故知同也。”
  华严一乘法门同具大乘甚深广大,即是具德为宗,别门可依普贤行愿取证佛果,同门可聚三乘共会一乘之本。由此可知,华严一乘海印三昧,普贤行愿智悲大舟极为殊胜。
  本文以华严宗贤首大师《五教章》为依据,以别同关系为线索,略述华严别教之一滴。希望在今后的学习中,对《华严》教法有更多和更深入的认识。
  参考文章及书藉:
  (1)庄昆木《略論華嚴別教一乘與同教一乘之異同》
  (2)益西彭措堪布《普贤行愿品略释般若愿海舟》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