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平心与无所住心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魏明德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平心与无所住心
  - 魏明德 -
  每个宗教都是在各自特有的环境下诞生,茁壮。当它脱离原有的环境,将无法避免改变其特殊的觉悟表达方式。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不同环境下壮大的宗教相互接触,却缺乏沟通的工具。一旦我们唾弃了其他宗教,而要进行宗教与宗教之间的对话,是一件极为困虽的事。对信徒而言,要如何平和展开一段关于基本信仰的对话呢?这种信仰的对话将会破坏信仰,抑或会赋予信仰认同的新精神?这样的问题并非总是昭然若揭,但却常在不知不觉中显现出来。
  宗教对话的方式不胜枚举,例如教义之间的比较,分析宗教对人世间所持的看法,或是相反的,有人重视宗教的具体实践精神,进一步推动宗教之间的互助来纾解人类的苦痛,而这两种态度均有其合理性。此外,另一个对话的途径,旨在深究不同宗教的基本灵修经验。这种“神修神学”(spiritual theology)比“信理神学”(dogmatic theology)广泛,因为在“神修神学”中,灵契经验先于宗教的信条。因此,我们亦必须努力寻求言语所无法阐述的境界。换言之“神修神学”企图创造、开发心灵冥想的独特言语。
  我选了两篇侧重基本灵修经验的文章,一为圣依纳爵《神操》的“原则与基础”,一为佛教经文《金刚经》。显然,这两篇文章完全属于不同的文化领域,《神操》于十六世纪问世,表现的精神出于西方天主教传统教义。梵文的《金刚经》实际出现的年代考究起来并不明确。最普遍的中文译本是由鸠摩罗什(公元343-413年)所主笔[1],它所表现的精神是彿教大乘教义,也主导了中国禅思想。在这迥然不同的两篇章节中,究竟有何相似之处?
  我们无意做笼统式的比较,而希望在两种概念中做对比,《神操》的“平心”和《金刚经》的“无所住心”。从对比当中,我们希望就推展不同宗教对话的方式,寻得若干结论。
  II
  “原则与基础”这篇文章的影响力是极为深远的,在此引用一段极为重要的章节:
  “人受造的目的,是为赞美、崇敬、事奉我们的主天主,因此而拯救自己的灵魂。世界上的一切都是为人而造的,为帮助他追求他所以受造的目的。结论是对于取用世物,常该看自己受造的目的;它们能够帮助多少,便取用多少;能够妨碍多少,便取用多少。因此,我们对一切受造物,在不被禁止而能自由选择的事上,必须保持平心和不偏不倚的态度:就是在我们这方面,并不重视健康甚于疾病,不重视财富甚于贫穷,不重视尊荣甚于屈辱,也不重视长寿甚于短命,其他一切,莫不如此。总而言之,我们所愿意所选择的,只是那更能引我们达到受造的目的的事物。[2]
  为求充分了解本文,我们必须提出几点说明︰
  1.《神操》并非为一信理论文,它所呈现出的是一种方法,《神操》类似歌剧剧本,每个人以自己的方式注解演出[3] 。从这角度来看,“原则兴基础”有助神操练者藉著神操剧本的提示,反省内在,继而使个人经历受到开发成长。“原则与基础”唤醒操练者平心的渴望,亦即积极的平心,所谓的平心,主要是来自生活中的原则。
  2. 我们必须要了解,平心是一种不断追求的态度,而非一种拥有的坚持。我们该注意到《神操》的中文翻译“保持平心”[4],在三个原文版本中有一译文如上,至于其他两个版本(特别是圣依纳爵亲手书写)则译“但求平心”(西文 hazernos indiferentes)[5]。很明显的,后者更能贴切表达圣依纳爵中心思想。(圣依纳爵视“平心”为一形容词,而非一名词)。对他而言,“但求平心”意谓一种动力源源不绝未曾中止,犹如捐弃某种依恋。在“但求平心”的过程中,我们将察觉自己的过度执著依恋,而此一事实亦会促使我们朝“但求平心”境界前进。
  3.“平心”并不是逻辑推理的结果,它是一种结合“目的” 与“方法”的经验。[6]追根究底,平心的经验是一种渴望经验的极致。由于我的渴望完整不分歧,因而能尽其所能促其实现。
  4. 平心精神的基础奠定于内心的“更加”渴望。“但求平心”并非在于追求一平衡点,而是全然的发挥渴望的力量。由此观之,平心的首要条件不是从苦行中获得,而是与天主深层交往的自然结果,心灵愈是靠近天主,就能更自然的走入天主的旨意。
  5. 最后,无庸置疑,诚如圣依纳爵所言,但求平心的途径亦为追随耶稣基督的路途。然而,追随耶稣基督的个人体验,亦为拓展一属于全人类的灵修经验。这就是《神操》的“获得爱情的默想”之意义︰“我有限的能力,来自天主至高无上的能力︰同样,一切正义、善良、怜悯、仁爱等,都像光线来自太阳,水流来自源泉...。”(《神操》237号)
  III
  不论派别,佛教都强调“无住”、“无住心”、“无住无依”等观念的重要性。《维摩经》卷中云:“从无住本立一切法”[7]。这无住本概念,其后为天台宗的圆教体系所发扬。在禅宗,“无住为本”的说法,常出现于《般若经》中,诸如:“如来无所住。无注心名为如来。如来不住有为性。亦不住无为性。”[8]《金刚经》更以其无住观而出名。在这篇文章中,“庄严净土分第十”这段经文值得一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色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9]《金刚经》第十四章又云:“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则为非住。”据说禅宗六祖慧能即因闻“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开悟。《六祖坛经》第十七章进一步阐述《金刚经》的“无住”思想:“我此法门。从上已来。顿渐皆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无住者。为人本性。念念不住。即无缚也。此是以无住为本。”惟觉法师的解释如下:“无住是这念心不能住在任何境界上,否则就是生灭,就是一场生死。要达到无住必须用根本大定,无始无明一破,才真正达到无住生心。”[10]
  若我们不提及禅宗衍生的观念,恐怕很难了解“无所住心”的真正涵意。研究神修思想中各基本概念之间的关系,才能使我们对神修思想有完整的了解。另一方面,本文目的不在对禅宗做一般性的介绍,而是在现今的世界,透过现代的表达方式,来探讨“无所住心”态度的意涵。本文只是尝试作“无所住心”思想的重新诠释。
  1.首先,“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乃在回复世界的自然流动。《六祖坛经》第十四章有云:“道顺通流。何以却滞。心不住,法即通流。”心在自然流动中无所依恋,渡过各种现象而源源不绝。心的“无住”状态并非停滞不前,而是无贪欲的全心接受世界的流动性。《道德经》也可见类似的思想。第十章有云:“生而不有。为而不持。长而不宰。是谓元德。”敞开心接受世界的流动,让生活在心中滋长。相反的,“少根之人。犹如大地草本根性自小者。若被大雨一沃。悉皆自倒。不能增长。”(《坛经》第二十九章)换言之,为了达到无所依恋,首先必须能接受我们对生活全面所接收到的点滴。因此,《维摩经》又曰:“无住者万有之本也。”
  2.“无住者”是指人一开始真正追求、茁壮、完成本性,也可以说,追求对自己有益的事情:解脱。惠能法师曾不止一次阐明,世上唯有一个逍理,但是面对这个道理时,却呈现出两种类型的人:“法无顿渐。人有利钝。迷即渐契。悟人顿修。(《坛经》第十六章)[11]这里再次说明,渴望解脱的力量带领我们走出万物的表象和依恋。我们必须感受到表象的无所不在,而超越它:“无相者。于相而离相。无念者。于念而不念。无住者。为人本性。念念不住。”(《坛经》第十七章)若不是“于相”,就不会有“离相”;若不是“于念”,就不会有“无念”;若不是“念念”,就不会有“无住”。
  3.“无所住心”的态度来自于“心”,是一个可以壮大而觉性的地方。《坛经》第三十五章有曰:“自心地七觉性如来”,靠“心”亦为沟通管道。不过,印顺法师做进一步发挥:“说到从离染到清净,从繁缚到解脱,就设想为必有一贯通染与净,贯通缚与脱的存在。这是世间的知见,为成立一心,或神我的意识根源。”[12]从这个角度来看,“无所住心”也不应该住在心中:“‘心’,不是常住心,是念念灭而又心相缚的。”[13]同理,不应住“空”,也不应住“佛法”[14]。《维摩经》卷中表达得更为淋漓尽致:“无住为本...无住则无本”。[15]我们也可以说,甚至连“无住”都是不应住的。
  4.“无住者”也是努力修行的一个人:“迷人口念。知者心行...莫口空说。不修此行。非我弟子。”(《坛经》,第二十五章)然而,修行态度也是从“离相”的精神而来的。《金刚经》第十九章云:“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无状译注如下:“若此人心中想得福德之果而行布施,则心往相,其报有限,所以如来我不说福德多。如来我所说之福德,在“心无所求”的布施,其福德应是无量了,故言多。”这样“无住”思想是否与《神操》的“结合目的和方法”互相矛盾呢?相反的,我们认为最终的“目的”和根本的“基础”都被视为同样的“无住”实质。一个人行事若不按照他所期待的“果”,而按照本性的无住存在,才是真正的“无住者”。
  5.“本性”为何?“本性是没有垢秽与清净的改变,而只是如此的清净,所以用金性的不变做比喻。”[16]若有烦恼,“无住者”还是会发觉恒常不变的本性。“无所住心”顺著洞悉世上现象的流动性而无所贪爱,相对的才能体会“本性清净如真金不变”的道理.,而得到解脱。同样的,对《神操》而言,只有在全心关注“人受造的目的”,方可不重视尊容甚于屈辱,也不重视长寿甚于短命。“人受造的目的”和“本性”本属于两种不同宗教哲学体系下的说法,但是不管何种说法,都让信徒正视生命的实质,不仅让信徒全然领略世界的流动,同时也让他们不会依恋万物的表相。
  6. 最后,我们可以用《金刚经》的精神,尝试阐明几项类似《神操》的神修原则:
  人生的目的,在认识一切事物的真相,以解脱生活遭遇及生命流转之苦。把一切事物视为实在,经常的诸相妄见,同时生出贪、嗔、痴,就是苦的根源。因此,对人、物、我一切事物,应有“缘生即空”的无相正见,心无所住,无所贪爱,以达到苦的解脱。
  IV
  “平心”或“无所住心”是进行宗教对话的重要途径。事实上,只有超越自我,才不会“居其信仰”中信仰中,也才能避免蛰伏在信仰中,束缚自我肯定。这样的人方能以“平心”对待自己的信仰,从事信仰的冒险,透过与其他宗教的对话而接受本身信仰的新生。最后,只有这样的对话才可以促使信仰团体往一个更纯真、更平和的氛围中成长茁壮。
  --------------------------------------------------------------------------------
  [1]异议本是由北魏菩提流支、南朝陈真谛、唐玄奘译、唐义净译
  [2] 侯景文译,《神操》22号,台中:光启出版杜,1979。
  [3] Michel de Certeau,"L'Espace du Désir", Christus, January 1973,p.118-128.
  [4]王昌祉译:“保持平心‘心地平正,无可无不可’”;房志荣译为:“保持中的态度”。
  [5] Texte Autographe des Exercices Spirituels, Paris, DDB, coll. Christus n.60, 1986, p.74. Exercitia Spiritualia, MHSI, vol.100, Roma, 1960.
  [6] Maurice Giuliani, "Respect de Dieu et Indifférence", Christus, October 1960, pp. 504-515.
  [7] 《大藏经》第十四册,页547下。
  [8] 《大藏经》第八册,页540中。
  [9] 《大藏经》第八册,页749下。
  [10] 惟觉,《见性成佛》,台北:中台拈花,页127-128
  [11]请参阅:“迷人若悟解心开。于大智人无别。”(《坛经》第三十章)
  [12]印顺,《如来藏之研究》,台北:正闻出版杜,1981年, 页77-78。
  [13]前揭书,页53。
  [14] “不应住色若空若不空…不应住佛法”见《般若经》,也见 《大藏经》第八册,页540中。
  [15] 《大藏经》第十四册,页547下。
  [16]见《如来藏之研究》,页170。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