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诗集之『长老尼偈』
佛教诗集之『长老尼偈』
长老尼偈(小部尼柯耶)
一;;『长老尼偈』在佛经中的位置
佛教经典大至可分为北传、南传二系,北传是指汉译、藏译二种语系所传的经典,所依据的大多为梵文本转译,流行於中国、日本、韩国等北亚地区;南传的经典是指巴利语文所传的经典,流行於锡兰(斯里兰卡)、缅甸、泰国等南亚地区。南传上座部佛教经典是一套完整的巴利语文三藏,包括完整的经、律、论三藏。其中经藏包括五部:长部、中部、增支部、相应部、小部,前四部相对於北传汉译的有长阿含经、中阿含经、增一阿含经及杂阿含经,这四部经都是比较早期结集出来的,佛陀在世时对弟子的说法,文体以长行散文为主。但南传的小部则没有相对的北传译本,在小部里一共收集了十五部经:法句经、经集、自说经、小诵经、如是语经、本生经、譬喻经、长老偈、长老尼偈、天宫事经、饿鬼事经、义释经、无碍解道经、佛种姓经、所行藏经,这些经文皆以偈颂为主,非尽佛说,而且结集出来的时间较晚,其中除了法句经、自说经等以佛陀教法为主之外,其他大部份都是佛弟子间流传的诗偈,『长老尼偈』相传就是出自佛陀的比丘尼弟子的诗偈作品。
二?;;诗集的内容及结构
『长老尼偈』相传为佛陀的比丘尼大弟子所说,有名有姓的七十三位人物,各自以诗偈的形式述自己的生平、出家的原因、修行的历程乃至证得断烦恼后清凉自在的喜悦。这些诗偈本来并无文字记录,只是以优美的韵文唱出发自内心的感叹,纯粹感情的抒发,但在佛弟子间亦流传了她们的事迹与诗偈。佛陀逝世后至公元前三世纪之间,佛教僧团经三次结集,逐渐将这些诗偈整理编排,收入经藏,以巴利语抑扬的音韵传诵,和用巴利文字记录下来,流传於南传佛教国家之中。521首偈颂以四句或六句为一偈颂,共集成十六集:一偈集、二偈集、三偈集、四、五、六、七、八、九、 (除十) 、十一、十二、十六、二十偈集、三十偈集、四十偈集、大偈集。排列顺序以长老尼所作偈颂的数量编排,例如一尼一首偈者编为 “一偈集”,一尼二首偈者编为 “二偈集”等。例如 “一偈集”中共有十八位长老尼,各有一首偈颂,於是 “一偈集”共有十八首偈, “二偈集”中有十位长老尼,各自有二首偈颂,於是这十位长老尼所说的偈颂就编集成 “二偈集”等等。
三?;;有关尼众的历史起源
佛教僧团中之所以有尼众,这必须从释族妇女出家说起。《中阿含经》『瞿昙弥经』记载:有一年的夏天,佛陀与大比丘众回到自己的祖国迦毗罗国渡雨季安居,佛陀的姨母瞿昙弥大爱道有一天到来礼佛,并请问佛陀,女人可不可以证得第四沙门果,即阿罗汉果?佛陀的回答是肯定的。於是大爱道就提出请求剃度出家,但是佛陀马上婉转地拒绝了大爱道的请求,大爱道只好失望地回家了。到了三个月的雨季安居结束,佛陀和他的弟子将要离开迦毗罗国之前,大爱道知道不能再错过机会了,再一次来到结夏安居的地方,请求佛陀准许女子剃度出家,但是佛陀再一次拒绝了大爱道的请求。三个月期满了,结夏安居结束的时候,佛陀和他的比丘弟子们离开了迦毘罗国,又再开始了人间游行。这时瞿昙弥大爱道就和一班同存出家念头的释族妇女,在后跟随不舍,辗转跟随到了一个名叫那摩提的村落,佛陀和比丘弟子们都住在那摩提精舍中。这时大爱道第三次来到精舍,顶礼佛陀,并请求剃度出家。但是佛陀第三次拒绝了她们的请求。经过了长途跋涉, “瞿昙弥大爱涂跣污足,尘土坌体,疲极悲泣,住立门外”,佛陀的堂弟阿难见到这种情形,就来安慰大爱道,叫她在这里等多一会,看看自己可不可以劝服佛陀,让妇女们也可以剃度出家。於是阿难就代为请求道: “世尊!瞿昙弥大爱为世尊多所饶益,所以者何?世尊母亡后,瞿昙弥大爱鞠养世尊。”在这里,阿难其实想以亲情来感动佛陀,因为当佛陀仍是释达多太子的时候,出生七日,母亲摩耶夫人就去世了,以后就由摩耶夫人的妹妹瞿昙弥大爱抚育成人。而且现在净饭王已经去世,而释族中众多青年受到了佛陀的感召而出家成为比丘,就连大爱道的儿子难陀亦被佛陀感化而成了佛陀的弟子。这样,经阿难和佛陀多番商量之后,佛陀最终答应了阿难的请求,准许了以瞿昙弥大爱为首的一批释族妇女剃度出家,成为了佛教历史上最初的比丘尼。但是在当时佛陀和阿难曾经讨论到,释子沙门团中如果一旦有妇女参加的话,将会带来许多麻烦,甚至会令佛的正法缩短了寿命。为此,佛陀当时为了让这批释族妇女剃度出家而制定了比丘尼必须奉持八尊师法,后来又叫做「八敬法」, “…阿难!若瞿昙弥大爱奉持此八尊师法者,是此正法、律中,出家学道,得受具足,作比丘尼。”综括这八项规条不外是比丘尼必须从属於比丘僧:
1?;;比丘尼当从比丘求受具足戒。
2?;;比丘尼半月半月往从比丘受教。
3?;;若住止处设无比丘者,比丘尼便不得受夏坐。
4?;;比丘尼受夏坐讫,於两部众中当请三事求见、闻疑。
5?;;若比丘不听比丘尼问者,则不得问比丘经、律、阿毘昙。
6?;;比丘尼不得说比丘所犯,比丘得说比丘尼所犯。
7?;;比丘尼若犯僧伽婆尸沙,当於两部众中十五日行不慢。
8?;;比丘尼受具足虽至百岁故,当向始受具比丘极下意稽首作礼,恭敬承事,叉手问讯。
若女子想出家的话,必须年满二十岁才能从比丘僧求受具足戒,而且从现在所见的比丘尼应守戒条比较多,达三百四十多条至三百八十多条不等。八敬法其中第七条所提到的僧伽婆尸沙即僧残法如果比丘尼犯了这一类的戒条的话,必须从比丘僧众及比丘尼僧众二部僧中忏悔,以去除憍慢心。佛陀为比丘尼制定了比比丘僧更严格的规范,从此佛教僧团中始有比丘尼众。虽然剃发舍家的尼众所须遵守的戒律比比丘更多,但佛经中记载比丘尼所得的果报与比丘同等。杂阿含经964 (婆蹉出家相应)提到有一次有一位叫婆蹉种出家的弟子来问佛陀 “…..颇有一比丘於此法、律,得尽有漏,无漏心解脱,乃至不受后有耶?佛告婆蹉:不但若一、若二、若三,乃至五百,有众多比丘,於此法、律,尽诸有漏,乃至不受后有。婆蹉又问:且置比丘,有一比丘尼,於此法、律,尽诸有漏,乃至不受后有不?佛告婆蹉:不但一、二、三比丘尼,乃至五百,有众多比丘尼,於此法、律,尽诸有漏,乃至不受后有。…..”
即是说比丘尼也可以 “若欲自证,则能自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只要跟著佛陀的教导实践修行的话,就和比丘一样,可以得阿罗汉果。由此可见,佛陀最初不肯接纳女子出家,加入僧团,并非因为妇女的智慧质素问题,而是社会的问题及传统的问题。由於社会上及传统上重男轻女的观念而扼杀了妇女受教育的机会和工作的机会,令她们不能独立自主地过自己理想的生活;另一方面,沙门团生活居无定所,乞食,使妇女在生活上较男子更容易遭受侵扰,在经典中亦有此类记载。例如典型的例子在三十偈集中的苏巴长老尼所说偈中就讲述了自己的经历:苏巴出身於王舍城一个婆罗门家庭,佛陀到王舍城弘法时出家为尼,一天往安陀林 (祇园精舍附近之园林,坐禅之静修处)时,途中被一流氓恶少拦截,苏巴表明自己是佛陀弟子,已出家舍家,受持戒律,并为此人晓以佛教道理,但这无赖之徒仍不肯放过,最后苏巴挖下自己一只眼睛给予恶少,此举令恶少惊愕万状而恳求恕罪。此点可见妇女出家修行比男子艰难,是因为自己先天性的体质关系,故此后来在尼律中有明文规定,比丘尼不能离群独居。从此亦可见佛陀为比丘尼制定八敬法的苦心,其实是为了保护尼众。在当时的社会及传统之下生活,尼众的居所必附近於比丘僧团,以及尼众皆恭敬年少比丘。
四?;;尼众们各自不同的出家原因
佛教中容许妇女出家修行,追寻自己的理想,这在古代印度社会中实在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大事,亦为妇女开僻了一条追求新生活的道路,在长老尼偈中可以见到不少妇女从此得到重生。在偈集中的比丘尼出身自不同的社会阶层和家庭:刹帝利、婆罗门、吠舍、首陀罗,有来自释种公主、宫女,其他族姓刹帝利的公主,婆罗门的女儿,祭司婆罗门种姓家庭的妇女,有富商的妻、女,有青楼女子,有农民之女,等等。她们选择出家的原因各自不同,有许多是受到了亲友的影响而出家,例如瞿昙弥大爱道及她一齐同时出家的一批释族妇女(一偈集),例如佛陀的大弟子中舍利弗的三个妹妹(七偈集),大迦叶的妻子(四偈集),她们眼见自已的亲族中许多男子在佛陀教化下都成为贤圣者,她们也希望自己能成为佛陀的弟子,过僧团的生活。於是舍离俗世的家庭,舍弃世间的欲乐,过简单朴素的生活;有妇女因为历尽了人生沧桑,经历了生老病死各种痛苦,然后选择了出家。例如五偈集中的帕扎佳拉长老尼,本为舍城的富商女儿,因为与家中男仆相爱,私奔在外成亲,艰难度日。在第二胎临产之前,决定回娘家分娩。行至中途婴儿产於林中,丈夫为护理产妇寻找树枝,被毒蛇咬死;帕扎佳拉带两个幼儿继续前行,当涉水渡河时一个孩子被急流走,另一个则被老鹰叼走;临近家乡时询问路人家中情形,得知前夜暴雨成灾,家中房舍己被水塌,父母兄弟悉皆遇难。几天之内帕扎佳拉失去了所有的亲人,极度悲痛使她精神错乱,变成疯妇,赤身露体,游荡街头。遇到佛陀在当地弘法,听了佛陀的教化后逐渐灰复了理智,其后正式出家受戒。乃至稍后的姜达长老尼遭遇亦与帕扎佳拉相若:出身自婆罗门家庭,后来家道急剧衰落,加上瘟疫流行,家中亲人相继死去,姜达沦为乞丐。一天遇到帕扎佳拉等尼众在为乞丐施食,姜达亦去分领,眼见尼众仪表庄严,待人有礼,为之感动,便拜谒帕扎佳拉,并请求法,遂虔诚皈依佛教,依帕扎受戒。
另外一些则因为佛陀的教化,领悟人生无常而出家。例如六偈集中的平沙王后凯玛,本是摩揭陀国萨格拉城的一位公主,生得十分俊美而被平沙王(频毗娑罗王)纳为王后。凯玛十分娇傲,亦知佛陀厌恶美容,所以从不到竹林精舍拜见佛陀。平沙王一直希望王后亦能与自己一样恭敬佛陀,於是就赞叹竹林精舍如何富丽壮观,促使王后心向往之。但凯玛到了竹林精舍后,只是参观游览了精舍而不拜会佛陀就打算回宫,侍从等已秉承国王意旨,设法使凯玛到佛前礼拜。佛陀知凯玛将至,遂幻化了一个美若天仙的女子站立在自己身后,手执摇扇。凯玛见到这美丽绝伦的女子大吃一惊,惊叹佛陀身边竟有如此美貌的女子,自己相比之下自惭形秽,但更令她惊奇的是,这位妙龄女子逐渐变成了一位中年妇人,又成了老太婆,眼见她白发掩脸,瘦如?;;柴,手颤抖,因体力不支,连团扇也无力举起,慢慢瘫倒地上,动弹不得。凯玛至此茅塞顿开,领悟了人生无常的道理,后来遂立志随佛陀出家。又例如十一偈集的盖萨高得密长老尼,出身贫苦家庭,身体瘦弱,婚后因出身贫贱而受到乡亲们的鄙视,待生得一子后身价才略有提高。不幸幼子夭亡,她自己亦因过度悲伤而至疯癫,不肯相信儿子己经死去,抱尸体到处求人诊治,被人嘲笑。有人遂介绍她去找佛陀,佛陀告诉她,要治好儿子的病,必须从一家从未死过人的家庭得到几粒芥菜子。高得密跑遍全城,许多人家都有芥菜籽,但从未死过人的家庭郤一家也没有。於此高得密醒悟了,原来死亡是普遍之现像,生老病死乃自然规律,也明白了佛陀叫她寻求芥菜籽的苦心。她恢复了理智,掩埋了儿子的尸体,然后从佛陀出家。
从大部份长老尼的自述中,可见她们并非因为家境贫困,生活无,贪於利养而出家加入僧团,而是由於社会、家庭、自然灾害等原因使她们领悟到佛教的道理,所有长老尼出家的目标都是趣向智慧、趣向觉悟(宇宙人生的真理)、趣向涅盘而出家修行。
五?;;不同的修行历程
虽然在佛教的经典中可见佛陀为四众弟子公平、公开、平等说法,无论是实践的方法,或所依据的理论根据,皆毫无保留地教导他的弟子,但是每一个人在实践的道路上皆各有其自己不同的修行历程或心路历程,在长老尼偈中亦充份反影了她们各自的体证契机。例如三偈集中的乌得玛长老尼,本出身自舍城富商的家庭,出家后听帕扎佳拉长老尼说法,帕扎以蕴、处、界为乌得玛说无我、无常的道理,乌得玛依此而修止观,至第八日卒体证了一切现像都如梦如幻而断灭痴闇,断一切烦恼,证阿罗汉果后以一首偈颂说明自己由不能入定而后来断除烦恼的喜悦:
修禅不入定, 我心未安宁; 寺庙去复来, 已然有九次。
有尼我崇信, 前往作拜谒, 讲述蕴、处、界, 对我说佛法。
听法心欢喜, 跏趺一来复(七日), 第八天断痴, 足方展舒。
例二:一偈集中的昙摩长老尼出生在舍城高种姓家庭,适龄婚配,向往佛教请求出家而丈夫不准,待丈夫去世后才如愿以偿。一日托回寺时,因身体衰弱,手抖颤,摔到地上,连自己手都不听使唤的现实,使她体悟了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等三法印义,顿悟了此而证阿罗汉果,便颂了一偈以明此事:
体衰拄杖托去, 两腿颤抖倒於地,
观见身躯危如斯, 心离烦恼远尘垢。
例三:二偈集中的阿巴雅是平沙王另一王妃的朋友,二人一同出家,同在王舍城住锡,一日为修不净观到尸林去观尸体,佛陀从香室作法,令一尸体在阿巴雅面前次第呈现膨胀、青瘀、生疽、化脓、最后只馀骸骨等相,阿巴雅观后体悟了我们这副臭皮囊实在装载了许多的痛苦,人生实在如佛所说:如是如是纯大苦聚集!由此而证得了阿罗汉果后说了一首偈颂以明自己的心得:
俗人苦恋身, 不知身弱脆; 毅然抛此身, 明此我有慧。
已明诸苦谛, 精进不放逸; 佛教我实行, 涅盘无贪欲。
例四:五偈集的悉哈长老尼是吠舍离城将军的甥女,佛陀为将军说法时受佛陀感化而出家,但出家后七年思想散乱,身心常不安宁,以至对修行失去了信心,但又不甘心还俗,遂决定自缢。在树林中将绳索套颈项间而顿悟死、生,一时间烦恼顿断,心得安宁,以偈述记此事:
从前因痴闇, 痛苦皆由贪; 不能得安静, 身心常不安。
贪欲诸烦恼, 好坏能颠倒; 贪心成主宰, 宁心未得到。
体瘦面苍白, 度日达七载; 烦恼折磨人, 昼夜不自在。
舍戒还俗去, 不如去自缢; 拿起一根绳, 走进树林里,
将绳拴树上, 挽套套颈项, 此刻诸漏尽, 顿得心安宁。
例五:六偈集中说到凯玛长老尼的一个朋友维佳亚,由於凯玛的影响而听凯玛说法,心生信仰而较法凯玛出家,但在修行的历程上亦曾多次反复,最后得证阿罗汉果:
心念未调伏,心神未得宁; 反复曾九度, 离寺又复回。
为请人开示,去见凯玛尼; 为我说界、处, 并说四圣谛;
觉支和圣道,五根和五力; 引我入涅盘, 讲解并分析。
听她说佛法,依法去用功, 即在前半夜, 获得宿命通;
待到夜半时,便得天眼通; 待至后半夜, 便得漏尽通。
於时心愉快,痴闇已清除, 禅定七日后, 下坐伸腿舒。
从以上诸长老尼偈颂中,可见各人纵使修行的心路历程不同,但总不离守戒、修定而得智慧,最后得证涅盘。在众多长老尼偈中,或各人所描述的经历中,可见她们都不是因悲观厌世,或愤世嫉俗而出家,而是受到佛教的宇宙人生观的启发而出家。佛陀教导弟子的宇宙人生观既非悲观,亦非乐观,而是对宇宙人生的洞察与了解之 “如实观”,反影出来的并非悲观的厌世心态,而系对一切不圆满的人生经历深刻体证与认识,然后以一种超然的,积极的态度去面对这一切的不圆满,纵使我们所面对的现实人生是有许多缺憾与不圆满,但如果说我们假如想要改造社会的话,首先应该从改造自己开始,最起码我们可以从圆满自己的人格开始。实践这一改造最后必须彻底地灭除对自我的执著,彻底去除自我的观念,然后能心无恐怖,无有罣碍。当然在这实践的历程中,必须具极大勇气,大智慧去解决生命中所遇到的种种困难,以智慧断除 “无明”烦恼。中国古人有云: “人各有志”,有人志在高山、或志在流水,有人志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观乎偈中众长老尼皆志在追随佛陀的足迹,志在趣智、趣觉、趣涅盘。故唐?;;义净法师在其游历印度诸国后所写的《南海寄归内法传》中,比对於当时国内尼众而赞叹西国诸尼: “虽曰女人,有丈夫志。岂容恒营机杼,作诸杂业,广为衣服,十重五重。禅诵曾不致心,驱驱镇恼情志,同俗庄饰,不顾戒经。宜可门徒共相检察。西国尼众,斯事全无,并皆乞食资身,居贫守素而已。……本契出家,情希解脱。绝三株之害种,偃四瀑之洪流。宜应毕志杜多,除苦乐之邪俓;敦心少欲,务闲寂之真途。奉戒昏旦,斯即道隆。岂念身安,将为称理。若能守律,决贞,则龙鬼天人自然尊敬,何忧不活,徒事辛苦。至如五衣瓶,足得全躯,一口小房,弥堪养命。简人事,省门徒,若玉处泥,如莲在水,虽云下众,实智等上人矣。”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