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原始佛法是佛教的根本教义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原始佛法是佛教的根本教义
  在北传佛教实修人中间,自古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那就是,大乘佛法要以小乘法为基础,学大乘法之前一定要先学小乘法。北传佛教称原始佛教为小乘。从这句世代流传下来的话语中,我们清楚地看到,在古代的中国,已经有相当多的真实修行人,他们非常重视佛陀的原始教义。更重要的是,我们看到古人在佛法修行方面的经验,他们重视原始教义的基础作用,他们理性地创立了这个原则:“学大乘法之前先学小乘法。”可见,在封建社会的中国,社会闭塞,信息不通,但中国深具智慧的修行人,已经深切地意识到,原始佛法(小乘佛法)对修行人基本知见的建立非常重要。
  多年前,我从北传走入了南传,经过几年原始佛法的学习与修行,亲身体会到北传佛法中那句话“先学小乘法”的重要性,而且为中国古代明确说出这句话的那些修行人表示深切地敬意!重视佛教根本教义所蕴涵的智慧,是述说不尽的。确实,原始佛法的基本教义是修行的基石。忽略了它,修行的基础就不够牢靠,修行中很容易被许许多多的理论所迷惑。修行的路途上也会困难重重,而且修行很难得力。
  在这方面,我深有体会。当一位修行人对南传佛法的基本教义进行认真细致地学习后,他就具足了佛法的正确知见,也就掌握了佛教的根本教义。在这个基础上再选择一个实修法门修习,是比较好的修习顺序。
  近年来,我们注意到藏传佛教中很多位活佛,开始强调佛法的纯正性,主张藏传佛教要以“贝叶经”为根据,他们所说的“贝叶经”就是源自佛陀的原始经典。在纸张尚未发明前,最初的佛经是写在贝多罗叶上,称为“贝叶经”。由于这种贝多罗叶材质特殊,是佛教教义最早传播时用来记录的载体,现今很多北传严谨的学者,为了发现佛教原始的真义,都特别到印度等地搜集贝叶经。
  原则上认为,贝叶经最早是从印度传来的。一至十世纪,古印度大批写有经、律、论三藏的贝叶经流传到中亚、我国新疆、西藏和尼泊尔等地。从现存的这些贝叶经来看,写在上面的经文文字有多种,单是梵文就有Magadhi、Kutila、Nevari、Vartula及Puranamaithili等多种字体,还有缅甸文、泰文、藏文等。
  现今能看到的贝叶经,虽然已经不够完整和系统,但它是佛陀的原始教义,其中还有许多传说、故事、诗歌和历史记载。有知见的活佛们所提倡的贝叶经,其意义深远,说明人们已经开始重视古老的原始经典。对贝叶经的普遍重视,证明国内的佛教正在走向佛陀的原始教义。
  藏传中也有多位活佛,开始重视经过2500年,由阿罗汉们主持,先后六次结集的巴利文经典。现存的巴利文三藏从贝叶经而来,它完整而系统,是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最纯正的佛教教义。现今许多严谨的学者与纯正的修行者,把他们研究和修行的重心开始转移到佛陀亲口所讲的原始经典上,他们智慧地认为,原始的贝叶经和后来由阿罗汉们从贝叶经整理而来的巴利文三藏,这是在久远流传过程中,未经后世加工修改过的圣典,是佛陀的智慧,是佛教的根本教义。
  2500年前,佛陀出生在古印度,四十五年中他所教化的地方主要在现今的印度和尼泊尔。如果我们严谨,我们就需要在南亚佛陀当年教化的地方找寻佛陀亲口所讲的教义,从那里学起,如此,我们的佛法学习与修行才是有效的。
  处在北传佛法占主导地位的国度,当我们开始听到原始佛法的一些观点,内心有疑惑是很正常的。一位真实的修行者曾对我说,当他开始修习南传佛法,两年间内心的疑惑不消。一个时期内,内心的疑惑很多,诸如原始佛法是否源自佛陀、三法印能否引领修行者解脱烦恼、有没有中阴身、真性是否存在等等问题,困绕了他很长时间。所有的学习规律都是在疑惑与精进,担忧与学习,烦恼与喜悦的矛盾中前进的。其实,不论是修习原始佛法,还是修习北传、藏传佛法,佛陀的基本教义永远是修行的指路明灯。一旦离开了基本教义,就离开了佛陀的智慧,那么,佛法就不是佛法了。不再是佛法的的含义是,学习、接受并修行那些非佛陀智慧的理论,不能导致内心烦恼的止息。
  佛陀的教义是用来解脱烦恼的,朴素而纯正,依照修行可以断除内心的痛苦烦恼。这是佛陀给我们带来的无价之宝,也是佛陀给众生的最大贡献。如果我们研读佛陀的原始教义,我们会发现,佛陀的教义是最实在的,他避免了理论化的倾向,也避免了那些无意义的修持,佛陀把他的教导智慧而巧妙地限定在解除众生的痛苦这一点上,于此,佛陀清楚地告诉我们:“我只教导苦与苦的止息”(中部)。这是佛法教义的中心,也是佛教的最根本出发点。
  如果我们对有没有中阴身,真如是否存在,是原始佛法好还是北传佛教好,抑或是藏传佛教好这些问题暂时有疑惑,我的建议是,依循传统,先从原始佛法学起,先打下一个基础。当我们有了纯正的佛法基础,这些问题可能已经不是问题了。否则,在没有原始佛法基础的时候,来理解这些问题,一般都会导入孰好孰坏的二元心思中,这是无意义的心理游戏,没有多少现实意义。
  如果我们有疑惑,那很正常,让我们暂时搁置这些问题。先来读一读南传佛法的基本教义,在基本教义面前,在实修实证的佛法内,这些问题是很清楚的。但在二元的理论上,这些问题是不清楚的。如果在二元心理当中决择,就会成为永远争论不休的话题。回顾2500年来佛教的历史,就可证明这一点。
  藏传佛教与原始佛法,它们似乎是两个体系,从表面上看,一些理论与教义不是完全相同。如果说,我们希望对二者有一个认识,比较它们的异同不是一个捷径。从原始佛法入手,在自己的内心先建立起佛法的基本知见,这是一条明确而有效的方法。北传智慧的修行者说,学佛要先从原始小乘教义学起;藏传活佛们强调要从“贝叶经”中建立佛法正确知见,都是经验之谈,智慧之见。在信息社会的今天,当我们面对这些古老的经验,它总会在某些方面启迪我们的智慧。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清晰地看到,从原始佛法入手,是理清藏传与北传,藏传与原始佛法的最好途径。有经验的人都知道,如果一开始就进行比较,会造成更大的混乱。一开始就阅读他人撰写的这方面的文字,也会在内心造成混乱。提纲挈领的方法就是从本源入手,才会在短期内建立起正确而清晰的认知。源自佛陀的原始佛法,会给众生带来清楚而正确的知见,当我们通过学习,真正明白了佛陀的知见,那时,困扰我们的那些问题可能早已消失了。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