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宗简明教程(1)
《天台宗简明教程》
第一课 天台宗的特色 (宋智明)著
天台宗是中国佛教大乘八宗之一,因创成者智者大师十年隐修、“自悟佛乘”于天台山(在今浙江天台县境内)而得名“天台宗”,简称“台宗”。又因本宗的主要教义依据《法华经》而建立,所以也称为“法华宗”。
本宗的创立和他宗一样,不离佛陀出世本怀。正如《法华经·方便品》所说:“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舍利弗,是为诸佛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但是诸佛观知“众生有种种欲,深心所著”(《方便品》),如实照见“众生诸根利钝,精进懈怠”,及“种相体性,念何事、思何事、修何事,云何念、云何思、云何修,以何法念、以何法思、以何法修,以何法得何法,众生住于种种之地”(《药草喻品》),因此诸佛“随其(众生)本性”,“随其所堪”,“以无量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辞,而为众生演说诸法,是法皆为一佛乘故。是诸众生从佛闻法,究竟皆得一切种智”(《方便品》)。十方三世诸佛,包括释迦牟尼佛,无论久远本地,还是新近垂迹,莫不以此宏纲,教化众生。
基此,历代祖师信、解、行、证佛所言说,观察随顺不同众生的不同机缘,悲智双运,应病与药,随机施教,故有诸多门庭施设,天台、华严、法相、三论、禅、净、律、密诸家宗派亦因之创立。其中天台宗与禅宗、华严宗都是中国禅修大师为适应本民族文化而开创的,因此被称为最具中国特色的三大佛教宗派。禅宗以心传心,不立文字,偏重于直觉的参悟。华严宗谈法界安立,直显法性真义,偏重于果地的发挥。而台宗法门则教观并举,因果齐摄,心境互观,凡圣融即,次第中有圆融之妙观,圆融中有次第之方便,由心观之实修,能使一切行人或顿或渐,直趣如来菩提果海,开示悟入佛之知见。
天台宗的最大特色在于“教观双美”,理论与实践并重。这两者他宗虽也讲求,但都稍显偏废,如华严、法相三论诸宗偏于教义理论的发挥;禅、净、律、密诸宗偏于观行实践的进取。真正能将两者发挥到极致并圆融一体的,在中国佛教大乘八宗之中就当推天台宗了。
天台宗的“教相门”包括教判和教理,在天台宗根本教典《法华玄义》和《法华文句》中有着集中阐述。其教判是把释迦如来一代时教,周密系统地组织为“五时八教”,影响广泛而深远。正因为天台把握了“诸法实相”(即佛之知见)这一佛陀出世极谈,故能以圆融无碍的智慧摄持佛陀一代教法,善巧判释,使法法无差,观观相应。台宗教理就佛学的“真常唯心”、“法相唯识”、“真空妙有” 三大系而言,属于真空妙有系。以其“真空”,所以了无一念一尘,法界无相,万物一体;因其“妙有”,所以森罗万象,头头安立,缘起三千,法界无碍。本宗的“圆融三谛”、“一念三千”、“三法无差”、“性具法门”、“无情有性”等教理,是独具特色的天台根本要义。在阐扬教相的同时,本宗又强调教不离观,如《玄义》“七番共解”中有观心一番解,《文句》“四释”中有观心一释。
从天台的“观行门”看,它是属于“依教修心禅”,即通过对佛教经论的精研、熟虑,生起圆解,领悟佛法的真义,进而以悟起观的心观正统。故不同于教外别传、直指人心、顿悟成佛的“祖师禅”,而是依教悟心、藉观熏修的“如来禅”。
如来禅的关键是止观的具体修证方法,因此止观在天台的教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宋代元照大师在《小止观·序》中说:“若夫穷万法之源底,考诸佛之修证,莫若止观。天台大师灵山亲承,承止观也;大苏妙悟,悟止观也;三昧所修,修止观也;纵辩而说,说止观也。故曰:‘说己心中所行法门。’则知台教宗部虽繁,要归不出止观。舍止观不足以明天台道,不足以议天台教!故入道者不可不学,学者不可不修。”
因此,本宗对止观法门有其非常全面的陈述与非常严谨的组织,所谓渐次止观、不定止观、圆顿止观,三者“皆是大乘,俱缘实相同名止观,”分别述为《释禅波罗密》、《六妙门》、《摩诃止观》,以观行为主,旁及教相,以教助观。其中观行的方法有系缘止、制心止、体真止、随缘方便止、离二边分别止,有析空观、体空观、次第观、不定观、圆顿观等,而以圆顿止观为修证根本,最为重要。《摩诃止观》卷一说:“圆顿者,初缘实相,造境即中,无不真实,系缘法界、一念法界,一色一香,无非中道。……法性寂然名止,寂而常照名观,虽言初后,无二无别,是名圆顿止观”。并以一心三观最具特色,称为“不思议、不次第圆妙三观。”此观法是在一念心中以所悟的本具三谛之理,顿起即空、即假、即中的三谛妙观,在了无一念分别的心中,显示人生宇宙的一切诸法同时融即不二,更无能、所的对立。正如元照大师所说:“境为妙假观为空,境观双亡即是中。亡境何曾有先后,一心融绝了无踪。”
因妙观相应,从而伏断见思、尘沙、无明“三惑”,证显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三智”,进而圆成般若、解脱、法身“三德”,于是就在圆观行人本觉妙明开发的初心之时,便完成了自性的正觉——佛,成就种种不可思议的功德。
明清之际的澫益大师在《教观纲宗》中说:“佛祖之要,教观而已矣。观非教不正,教非观不传;有教无观则罔,有观无教则殆”。这是台宗学人所必须牢记而笃行的。台宗法门教理与观行的互资,解悟与证悟的交融,方能达到理论与实践的和协统一。因此,在学习教理的同时,就应融摄会通一切教法而处处资助实修;在观行的实践中,又应不断开发悟智,体证一切方便,心境无碍,处处自在,使性修不二,直彻真源。于是正修天台的行人,就可以在学修过程中依圆理而生圆解,依圆解而起圆修,由圆修而圆伏、圆信、圆断乃至圆证无上菩提,开显三德秘藏。
由于本宗特重教理与观行的一致,故开宗以来解行相应、教观圆明而得大成就的高僧硕德不计其数,对中国佛教和中国文化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在日本、朝鲜等国的佛教史上,也留下了无比光辉的一页。在当今的时代里,人们更需要教观双美的天台法门来证达解脱自在的境界。
练习题:
1. 本宗为何称为天台宗?创成者是谁?
2. 何为诸佛出世因缘?
3. 祖师为何建立宗派?
4. 天台、禅、华严三大宗各有何特色?
5. 天台宗的教理有什么特色?
6. 天台宗的观行有什么特色?
7. 为什么说天台以止观为核心?
8. 天台宗的教理与观行之间有何关系?
思考题:
1. 诸佛出世因缘和祖师创立宗派给你哪些启发?
2. 天 台宗教观特色要求学人如何自行化他?
第二课 天台宗的肇始
天台宗是中国佛教史上第一个成立的汉传佛教宗派。据考证,“天台宗”这一名称,是中唐时期台宗九祖湛然大师最早使用的。这一宗派的实际创立者,是陈隋之际的智者大师;而基础的奠定,则启始于北朝魏齐年间的慧文大师。从传承角度看,它可以上契印度龙树菩萨的般若正宗,乃至可以上溯至灵山会上的妙心嫡传。所以本宗以释迦为本师,以龙树为高祖,以慧文为开宗始祖。
台宗始祖慧文大师,渤海(在今山东)人,俗姓高,活动时间约在东魏孝静帝天平二年(535)至北齐文宣帝天保八年(557)间。宋代志磐法师所编《佛祖统记》卷六称其“独步河淮,时无竟化,所入法门,非世可知。学者仰之,以为履地戴天,莫知高厚。”后世天台宗人称之为“建立中观北齐尊者圆悟大禅师”。
慧文大师在修行中禀承圆顿一乘悟修之法,不向外学,专究内心,故能以本具的智慧开启天真的佛性而独悟圆旨。大师的依据是龙树菩萨的《大智度论》内所引《大品般若》的一段话:“欲以道智具足道种智,当学般若;欲以道种智具足一切智,当学般若;欲以一切智具足一切种智,当学般若;欲以一切种智断烦恼及习(习气),当学般若。”这段话的意思是:般若是离分别意识的大智慧,道智只是修道的有漏慧解,如果想利用它来具足众生心中道法根种的差别智,应当研习般若;如果想通过道种智去具足平等性空无作寂灭的一切智,应当修学般若;如果以一切智去具足性相圆融,一切无碍,平等不二的一切种智,应当参学般若;如果想用一切种智去消断无明烦恼以及无始习气,应当妙学般若。
般若不从外得。大师读了这段话后,深有感悟,似乎已见到般若与心行的微妙关系,于是就依据这段经文去研修观照,不久便悟入“三智实从一心中得”(《大智度论》)的妙理。一念之心离诸分别、绝诸对待时,即是一切智的真空之智;一念之心顿照万有差别,妙显无方时,即道种智的妙假之智;一念之心非空非假,全体法界时,即一切种智的中道无碍之智。
由于慧文大师在禅观中随着智照的透脱,更进一层地证入一念心中彻了因与果在法界万有中的同时相应、无二无别,于是在朗觉的明静中,双亡于空假二边,绝无一丝的痕迹,同时又双照于空假,缘生妙相,当下证得无生法忍的无位之位。即《佛祖统记》卷六所说:“师依此文(指《大智度论》引文)修心观”,悟知“果既一心而得(即一心三智),因岂前后而获(一心三观)?故此观成时,证一心三智,双亡双照,即入初住无生忍位”。
慧文大师又因读龙树菩萨《中论·四谛品》所说的四句偈文:“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是假名,亦名中道义。” 恍然于所证的心中大悟现前,顿时了达一切诸法无非因缘所生,而因缘所生的诸法,在“有”的存在与生灭中,不一定实有;在“空”的无相无为中,也不一定是实有其空。性空的寂灭体性上,法尔具足“有”的万法;缘起的万有诸法里,当体便是泯然无相的真空。因此彻见本来,二而不二、不二而二的真俗一体的中道第一义谛,朗然显现于前。于是真谛的性空,俗谛的缘起,中谛的融摄不二,全然地宛现为一境三谛。任何一境中就是三谛的真实理趣,便是台宗行人大开圆解,悟入妙道的关键,与前面“三智实从一心中得”的一心三观的观照之智,共同形成了理行一致、性修不二的圆融妙旨。
《佛祖统记》卷六说:“师既一依《释论》(即《大智度论》),是知远承龙树也”。又引慈云遵式大师语:“得龙树一心三智之文,依论立观,于兹自悟,岂曰无师?”可见慧文大师观行证悟的承传脉络历历可循。
慧文大师悟证之后,怀着菩萨普渡众生的慈悲精神,在河北、淮南一带“聚众千百,专业大乘”(《佛祖统记》),将自已所悟证的三谛与三观授予有缘,随机应化,逐步形成了天台教观宗趣的雏形,是为天台宗的肇始时期。
综上所述,慧文大师是依据龙树菩萨的《大智度论》和《中观论》,圆悟一心三观的观法和所观的一境三谛,并与能观和所观的一心三智相互资发,使境智能所圆融无二,并以此观行法门教化有缘。其后慧思大师传承了这一法门并再传智者大师而充实展开为一念三千的三谛圆融观,成为后世台宗的教观心髓。
练习题:
1. 天台宗为何推龙树菩萨为高祖?
2. 慧文大师是怎样一个行人?
3. 慧文大师因何在读经论时便能悟证佛道?
4. 慧文大师所悟所证是什么?
5. 什么叫一心三观?其观智的义趣如何?
6. 什么叫一境三谛?其理性的真旨如何?
7. 为什么建立了谛观,便形成了天台宗雏形?
思考题:
1. 通过对慧文大师悟证的思考,对自已的修习有哪些新的启发与领悟?
第三课 天台宗的拓展
继慧文大师之后,天台宗因南岳慧思大师的自心悟证与广弘妙法而使天台教观有了更进一层的发展。
慧思大师(515—577),是后魏南豫州汝阳郡武津(今河南上蔡县)人。《佛祖统记》卷六载大师儿童时因梦与同道共读《法华经》,于是借经本在空墓或古城独诵,涕泣顶礼,感普贤菩萨梦中摩顶,从而慧解大开。十五岁出家为僧,二十岁受具足戒,精持律仪。他平时不常与人来往,乐于独处深思。每天以读诵《法华经》为常课,不数年便满千遍。后来因为阅读《妙胜定经》,见经中贊美禅定的胜妙,就发心去广泛地亲近禅修大德,习摩诃衍(即大乘经典),并依止学修禅法。从此他常居林野,经行修禅。
后闻慧文大师道风精卓,即去拜谒求道,在座下咨受了一心三观的法门要诀。从此白天随众奔忙于僧务杂事,晚上坐禅修观以至天明,如此精勤,不知疲倦,二十多天后,便于定中观见一生的善恶业相,于是更加勇猛精进。不久,忽在禅修中出现障碍,觉四肢软弱无力,身体不再随心自如。他当下自省到:“我今病者,皆从业生,业由心起,本无外境。反见心源,业非可得”。并在禅障中作体空之观,消除无始以来对于五蕴身心的执著,超越自我意识的妄受,使自心不再受惑于妄相的束缚,于是以返照心源之智,而了不可得之境。大师在反观之后,颠倒妄想顿灭,心地清净,不取于身心妄境,也不舍于一切妄相感受,一心无住,由此便自然地进入初禅,发动了欲界色(物质)到色界色转变的八触根本禅相:重、轻、冷、热、涩、滑、动、痒。由于心空廊然,便见到过去三生中行道的形迹。当到了结夏安居结束,将受僧岁的时候,他准备上堂去,内心忽生感慨:“昔佛在世,九旬究满,证道者多,吾今虚受僧岁,内愧深矣!”正想将身体倚壁沉思之际,豁然顿悟法华三昧,三谛圆融的实相妙理,分明现前,无明尘累不止而息,中道妙性不显而具。于是大乘法门,一念明照,从此之后,所闻一切经典,自然通达无碍。
慧思大师以自己的悟证,对照《法华》义旨,得出“一切万法,无非中道”之圆融遍摄的诸法实相论,以此统摄三谛妙理及三观修证的归趣。于是诸法实相、三谛圆融、一心三观,就成为本宗教义的基本架构。
慧思大师成道后,为了弘扬自己所悟证的圆融教观,普济一切有缘众生,曾遭许多恶论师的暗害与外道的诬陷,但大师不惜身命,不畏艰难,一一用实相智慧与禅定道力化解诸难,安然无恙。悟证后,大师由北往南,先后到兖州(今河南境内)、信州(亦属河南)、郢州(今湖北武昌),随地应请讲说大乘,度化有缘。在北齐天保五年即梁承圣三年(554),大师率众进入光州大苏山(在今河南光山),在光州遊化历时十四年之久,智者大师就是在这期间追随受教的。陈光大二年(568),大师率众四十余人往湖南南岳,昼讲夜禅,直至陈太建九年(577)示寂。后世台宗学人称之为“圆证法华南岳尊者止观大禅师”。
慧思大师随机说法,留下了许多光辉的著作,如《大乘止观法门》、《诸法无诤三昧论》、《随自意三昧》、《法华安乐行义》、《立誓愿文》等。这些著作是本宗教义的记录之始,深刻地影响了后来天台宗的大成与发展,对于专攻天台教观的后学,更是契悟妙理的无上法宝。慧思大师较之慧文大师,在习学经论、观行悟证、随缘弘化诸多方面都有不少重大拓展。大师在修习弘扬龙树菩萨般若思想的同时,更重视《法华经》的熏修弘传,成为我国历史上妙证法华三昧的第一人。大师在《法华安乐行义》中说:“《法华经》者,大乘顿觉,无师自悟,疾成佛道。……法华菩萨,即不如此,一心一学,众果普备,一时具足,非次第入。……若证法华三昧,众果悉具足”。慧师大师即以此法华至上的观念传于智者大师。据《佛祖统记》卷六载,智者大师代讲般若至“一心具万行”时有疑,慧思大师即为解说:“如汝所疑,乃大品《摩诃般若经》次第意耳,未是法华圆顿旨也。吾昔于夏中,一念顿证,诸法现前。吾既身证,不必有疑”。这对日后智者大师创立天台宗以《法华》为中心,起了决定性的影响。
又慧思大师在《诸法无诤三昧法门》卷下立心相、心性说,论及如来藏缘起;并有以心法为中心而谈诸法实相的倾向。而《佛祖统记》卷六也载有大师常对徒众说:“道源不远,性海非遥,但向己求,莫从他觅,觅即不得,得亦非真。”又偈曰:“顿悟心源开宝藏,隐显灵通见真相。”慧思大师这种心识观和实相观,无疑地对智者大师倡说的一念三千和圆融三谛等发生过作用。
结合上课,则可表明,天台学渊源于龙树大士的般若学,其观行法门则发端于慧文大师,而真正能融合教义和观法以阐明《法华》奥义加以行持实证的,则首推慧思大师了,仅就弘传教观的地域范围而言,也大大超过了慧文大师。通过慧思大师在修证和弘化上的努力拓展,台宗教观的成熟为期不远了。
练习题:
1. 慧思大师的修行用功对你有什么启发?
2. 慧思大师重于禅定与以后的开悟、证道有怎样的关系?
3. 诸法实相说明了怎么样的一种理趣?
4. 慧思大师为什么有许多著作留世?
5、慧思大师与慧文大师有何异同?
6、慧思大师对天台宗的大成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思考题:
1、作为一个天台学子,你将如何去体悟慧思大师所走过的路?
2、你将怎样以圆融悲智去平等地利济一切有情?
第四课 天台宗的大成
台宗四祖智者大师是继南岳慧思大师之后,圆摄无量法义,大成天台教观,完成一宗体系,对天台法门贡献最大的一位祖师。
智者大师(538—597),法号智顗,俗姓陈,诞生于南北朝时期的荆州华容(今湖北潜江西南)。少时即聪明过人,七岁能诵《普门品》,抱脱俗之志,十八岁依果愿寺法诸上人出家,继而师从慧旷律师,精研律学,兼通大乘经典。时慧思大师在河南光州的大苏山弘扬教观,他就发心前去求学,这时只有二十三岁。慧思大师一见其来,即说:“昔日灵山同听《法华》,宿缘所追,今复来矣!”师徒相见,原来都曾在释迦佛的灵山法会上同时听受《法华经》,因为宿缘的追寻,今生又相逢在一起了。慧思大师就教他普贤道场的修证方法,(即行法华三昧,观诸法实相之理),又向他传授“四安乐行法”。
从此,智者大师依教研心,早晚精进苦修。十多天后,诵《法华经·药王品》至“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如来”句,身心豁然开朗,照见灵山一会俨然未散,当下寂而入定,显发本具智慧,“照了《法华》,若高辉之临幽谷;达诸法相,似长风之游太虚”。出定后,就将自己的所悟境界请师印证,慧思大师又对他开演了深奥的法门。至此以后,把所悟的理境与师父所教授的法,融会相应,契于一念,经过四昼夜的加倍精进修持,功逾百年,悟证大进,得到慧思大师的印可与赞许:
“非尔弗证,非我莫识。所入定者,法华三昧前方便也;所发持者,初旋陀罗尼也。纵令文字之师,千群万众,寻汝之辩不可穷矣!当于说法人中,最为第一。”
于是将法咐嘱给智者大师,由其代为说法,自谓“法付法臣,法王无事矣!”
陈光大元年(567),智者大师三十岁,因受宗师之命到金陵(今江苏南京)弘法。陈太建元年(569),受请在瓦官寺宣讲《法华经》题,开始树立崭新的宗义,奠定了台宗教观的基础体系。大师住瓦官寺八年,先后开讲了《大智度论》、《释禅波罗密次第法门》等论数次,深得朝野钦敬。
陈太建七年(575)秋,大师坚辞皇帝和朝臣的挽留,率弟子慧辩等二十余人入居浙江天台山。因神僧的指引,在山中建立佛陇道场,一边自修,一边教化,并于华顶峰,行头陀行,昼夜禅观,深念实相,降服强软二魔。十年之后,即陈至德三年(585),应陈后主之请重返金陵。这时大师对于佛教的义理与观行已构成了自己的一家教法。到了陈后主祯明元年(587),大师在金陵光宅寺开讲《法华文句》。隋文帝开皇十三、十四年(593—594),大师在荆州玉泉寺演讲《法华玄义》和《摩诃止观》,并由弟子章安尊者笔录成书,与《法华文句》并称“天台三大部”,是台宗建宗立论的根本宝典。此外,大师又有《观音玄义》、《观音义疏》、《金光明玄义》、《金光明文句》、《观经疏》等五部专著,世称“天台五小部”。
隋开皇十六年(596),大师五十九岁,这年春季再归天台山。第二年冬天,晋王杨广诚请大师出山,当大师行至新昌石城寺(今浙江新昌大佛寺)时因病不能前进,于是在授了《观心论》之后,就于弥勒大佛前端坐,唱三宝名,庄严示寂。大师传世之作,计有三十六部、一百四十余卷。后世台宗学人称之为“天台智者法空宝觉灵慧大禅师”。
智者大师的学说系统,除继承和发展了慧文、慧思二大师的谛观外,还在教义上汲取了南朝盛行的三论、涅槃二系的精义,兼批判地摄取了“南三北七”的十家判教之长,终将《法华》妙义与龙树教学,以中国哲人的独特形式加以体系化而成。因此,智者大师名为四祖,实为创成天台一宗教观体系和解行规范的卓越宗主!如《佛祖统记》卷六引宋神智从义法师赞大师语说:“吾佛出世,虽说诸经,而本怀得畅,唯独《法华》。……唯我智者,灵山亲承,大苏证悟,发挥妙旨,幽赞大乘。以五义释经题(即《法华玄义》),四释消文句(即《法华文句》),而又能以十章宣演明静法门(即《摩诃止观》),于是解行俱陈,义观兼举,可谓行人之心镜,巨夜之明灯!虽天竺大论(指古印度祖师著述),尚非其类,岂震旦(中国)人师所能跂及?……盖智者用如来之意,明《法华》之妙,故龙树北齐(慧文)亦所不及。若无生宗旨,三观行门,其实祖龙树、宗北齐、禀南岳(慧思),师资相承,宛若宿契。……天台(智者大师)所谈三谛三观,出乎《仁王》及《璎珞经》;三智三德,本乎《涅槃》、《大品》,所用义旨以《法华》为宗骨,以《智论》为指南。”并称:“舍天台之学,而欲识佛法意者,未足与议也。……唯我智者大禅师,天纵之圣,备诸功德,以为缵承祖父三观之绪,未遂光大,于是约《法华》悟门,说止观大道,立经陈纪为万世法!”纵观大师一生行证及其著述弘化,和产生的巨大影响,当知此言真实不虚。
智者大师的一生,是天台教学史上最辉煌的一页。他不仅创立了天台教观体系,教化了众多优秀学子,而且对中国佛教的健康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使印度传来的西域佛教,完全融入了汉民族的文化土壤之中。大师之所以被后人尊之为“东土小释迦”,和他的弘法伟业是分不开的。
任何一个佛子,要想成为推动佛教发展的时代先行者,必须尽可能的深入法海,体悟深广的智慧,开显本性的妙明功德,融摄古德先贤所积累的一切慧业成果,化为自已的方便妙用,再以自已的福德因缘,观察目前的各种机缘,善巧的安立法义,开导来机,应缘施化,使活泼泼的佛法,如甘露般灌溉于众生的心田!
练习题:
1. 在智者大师的修持中,你体会到什么?
2. 师徒相契的因缘,对修行有何影响?
3. 智者大师所弘扬的法是怎样流布无碍的?
4. 什么是“天台三大部”、“天台五小部”?
5. 智者大师的理论系统是怎样组成的?
6. 为什么说智者大师创成了天台教观?
7、结合前两课综述天台教观是如何建立的?
思考题:
1. 你以为传承师脉重要还是心观成就重要?
2. 结合祖师一生行业,体会如何成为一代弘法先驱?
第五课 天台宗的中兴
天台第五祖章安灌顶大师(561—632),继承智者大师的教观,结集了大师一生的讲述,又建国清寺,敷讲师说,使智者大师的教观得以流传后世。《佛祖统记》上说:“微章安,吾恐智者之道,将绝闻于今日矣。”著有《涅槃玄义》、《涅槃经疏》及《天台八教大意》、《观心论疏》等发扬天台法门。
灌顶尊者传第六祖法华智威(?—680),智威传第七祖天宫慧威(生没不明),慧威传左溪玄朗(673—754)为台宗第八祖。这三代相承,不仅能继体守文,默传教观之道,且能随机弘法,利济有缘,对天台法门的传弘有一定的推进作用。
玄朗大师的门下,出了一位中兴台宗,重振法门的荆溪湛然尊者。
湛然尊者(711——782),诞生于常州荆溪(今江苏宜兴)出身于儒家子弟,在儿童时超然有迈俗之志。他十七岁访道至浙江金华,遇到方岩法师,授以止观之法。二十岁时唐玄宗开元十八年(730)求学于玄朗大师的座下。玄朗大师知为道器,诲以所传的天台教观大旨。从此以后,他在十余年间专究天台教观。到了三十八岁,才出家受具足戒,广究律部。过了六年,即天宝十三年(754)玄朗大师圆寂,他便继承法席,在东南各地盛弘天台的教观。
当时禅、华严、法相等宗名僧辈出,各阐宗风,而湛然尊者认为他们皆未得佛正旨,又感于台宗的衰落,所以慨然以中兴台宗为己任,常对弟子说:“今之人或荡于空,或胶于有,自病病他,道用不振,将欲取正,舍予谁归?”于是大启妙法,旁罗万行,从而祖述师传,撰天台三大部的注释及其它著作,凡数十万言,显扬宗义,对破他宗,于是天台圆顿之教焕然中兴。
唐天宝、大历间(742—779),玄、肃、代三宗前后召见他,都托病固辞。初住兰陵(今江苏武进县),晚年迁天台山国清寺,大布而衣、一床而居,以身诲人,耆年不倦。大兵大饥之际,学徒来集更多。德宗建中三年(782)在佛陇道场圆寂。尊之为台宗第九祖。一般称荆溪尊者,或妙乐大师。
湛然尊者的弟子有道邃、行满、元浩等三十九人,传持大师衣钵,而住持国清寺的是道邃大师为中国天台宗第十代祖。道邃、行满后来传教观于日僧最澄(767—822),最澄尽写本宗教籍以归,在京都比睿山开创日本佛教的天台宗。
湛然尊者的主要著作是《法华玄义释笺》、《法华文句记》、《摩诃止观辅行传弘诀》以及弘阐止观真义,叙述天台宗在义理上不同于禅宗贤首、法相诸宗的《止观义例》、《金刚錍》、《法华五百问论》等论著。此外还有《止观搜玄记》、《始终心要》、《止观大意》等。
湛然尊者极力发挥智者大师的宗义,教观的深旨,使天台教义更向广度发展。并将天台教观进行了组织,使之更条理化。他的独特学说,是“无情有性”论。他应用涅槃的三因佛性与《大乘起信论》的真如随缘不变说,来阐明一切无情也有佛性。并强调一念理具,赅摄一切因果,且倡事理两观说,主事理互摄互融。
当唐朝初期,中国佛教慈恩、贤首、禅宗等宗派相继兴起,万紫千红,争奇斗艳,绚烂一时,而早创的天台宗相形之下,反显晦彩,荆溪大师崛起其间,大事著述,阐扬教观,建立自家正义,倡无情有情说,破斥他家异解,维护并抬高了天台宗的地位,使天台宗一时有了中兴之势,其学说并为宋代天台宗的兴盛打下了基础。《佛祖统记》卷七说:“荆溪不生,则圆义将永沉矣。”其中兴之功,诚不可设。
继体守文,藉教观心悟证虽然重要,倘不事著述弘化,则其教义观法恐不免“永沉”、“绝闻”矣。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章安大师、荆溪大师的业绩将激励每一位有志于天台教观的学佛行人。
练习题:
1. 智者大师后的天台宗传承情况如何?
2. 章安大师对天台宗有哪些贡献?
3. 湛然尊者为什么要以中兴天台宗为己任?
4. 湛然尊者的传承弟子有哪些?
5. 日本的天台宗是怎样产生的?
6. 湛然尊者的主要著作有哪些?
7. 湛然尊者的独特学说是什么?
思考题:
1. 天台宗的中兴要具备怎样的条件?
2. 为什么湛然尊者一人能使台宗的局面彻底改观?
3. 继体守文与弘传广被有怎样的因果关系?
第六课 天台宗的山家山外之诤
天台宗在宋代发生的山家山外之诤,是台宗发展史上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唐代台宗在道邃大师之后,虽有广修大师的继承及弘扬,但不久即遭会昌(唐武宗年号841—846)灭法,使台宗又走向沉寂的状态。经唐末五代之乱,台宗的教典多遭湮灭,仅在观行方面有物外、元琇、清竦、义寂师弟相承而已。
螺溪净光尊者义寂(919—987),通过当时信奉佛教的吴越王钱俶,遣使到高丽(今朝鲜半岛)访求天台教典,高丽沙门谛观大师,送来了若干论疏和著述,因而使天台教典得以重返故国。
义寂的弟子有高丽人义通(927—988),义通传知礼与慈云遵式(964—1032)。遵式曾于乾兴元年(1022)在天竺杭州替皇室行忏,并请的天台教典藏。当时天台教观就以四明、天竺等地为中心弘扬开来。
四明尊者法智知礼(960—1028),是天台宗的第十七代祖师。他七岁时因丧母而要求出家,十五岁受具足戒,专心研探律部。宋太平兴国四年(980)二十岁,从义通学习天台教观,速悟圆顿妙旨,二十二岁即代义通宣讲天台法门。宋太宗端拱元年(988)义通圆寂,淳化二年(991)大师受请住宁波四明禅符寺,宏开讲席,学子云集,于是天台之道大畅于时。
宋真宗咸平六年(1003),日本僧人寂照携带其师源信关于天台教门的疑问二十七条前来问知礼,知礼作了《问目二十七条答释》。然后又撰《十不二门指要钞》、《别理随缘二十问》、《十义书》及《观心二百问》等,并结合净土法门著《观经融心解》、《观无量寿经妙宗钞》等,于是天台宗蔚然中兴。大师于仁宗天圣六年(1028)端坐说法毕,念佛而化。
天台宗有山家山外之分,即起于知礼时代。
与四明知礼同时,而属于义寂同门慈光志因一系的有慈光晤恩(912—986),奉先源清(996顷 ),源清传梵天庆昭(963—1017)。孤山智圆(976—1022)等。他们受了贤首、慈恩学说的影响,只信《金光明经玄义》略本是智者大师的真作,而认为该书的广本为伪撰,并主张观心法门应该是真心观,即以心性真如为观察的对象,连带主张真心无性恶,真如随缘而起等说。
这些主张都为相信广《金光明经玄义》为真作,并主说妄心观的知礼所反对。知礼在这些问题上与晤恩、庆昭、智圆等辩难达七年之久,往复各五广昭等“前后五番堕负,四番转计”,但未尝表示放弃己见,以致于意见终不能一致,而分为两派。知礼等因坚持天台教观宗义,而称为山家,昭恩等因为杂有他宗学说,故被山家贬斥为不纯的山外派。
其后,知礼还阐明别教有但理(即真如)随缘,与圆教的性具随缘不同,以及色心在一念中都具有三千等说法,以致遭到原知礼门下的仁岳(?—1061)和庆昭门下永嘉继齐以及知礼法孙从义(1042—1091)等人反对,反对者被称为后山外派,亦称杂传派。
山家、山外两派,以《金光明玄义》广本的真伪为争论起点,以观境的真心、妄心为中心,兼及事造三千与否和真如随缘不随缘等论题。山外派主张因有他宗玄说的影响,遭山家驳斥,其势力不久即渐趋衰歇。而知礼门下广智尚贤、神照本如、南屏梵臻三家继续发挥师说,影响很大,终至以山家之说代表天台正宗,而盛行于南宋之世。广智系善月(1149—1241)、宗晓(1151—1214)、志磐(1253年前后)。志磐以著有《佛祖统记》而著名。神照系有有严(1021—1141)等。南屏系有宗印(1148—1213)、法照(1185—1273)、法云(1088—1158)。
真妄一源,唯见地有异,宗门立法不同,所以行观有差,如能悟达平等一照,就无诤之可诤。山家与山外,一则维护本宗的立场,一则兼受他宗的影响,假使不诤,则异途何妨同归,方便亦即究竟。因此后人不应于诤论处立知见,既应体会古来祖师的为法苦心,更应依法观心,以悟智而平等圆照,融摄一切归于实相真趣。
练习题:
1. 唐末五代的天台宗是怎样一种景象?
2. 天台宗的教典是怎样复归的?
3. 四明尊者在天台宗的地位如何?
4. 四明尊者的主要著作有哪些?
5. 略述山家山外之诤的始末?
6. 山家山外之诤的起点和中心是什么?兼及什么论题?
7. 山家山外之诤结果如何?
思考题:
1. 天台宗为什么会出现山家山外之诤?
2. 唐末台宗的衰落与宋代的两家之诤说明了什么问题?
第七课 天台宗的发展
宋代以后的天台宗,在教义上没有多大的发展,一般都局限于注释学上。其中也有一些针对他宗或结合净土的论著出现。
元代,有杭州下天竺寺的蒙润(1275—1342),作《天台四教仪集注》,影响较大。又有怀则,为了针对禅宗而著《天台传佛心印记》,为解释净土思想而著《净土境要门》等,以此维护天台的教义。怀则的同门性澄(1263—1334),力争将变为禅宗道场的天台山国清寺讨了回来,重新恢复了天台道场的本来面目。然后他又积极地吸取新时代思想,对由西藏传入的新密教进行研究,拟将密教的修法与教理摄入天台宗教学之内,形成中国台密结合的新趋势。这是天台教学思想史上,元代别树一帜的新途径。可是性澄的台密结合思想,却因未被其门下弟子们接受与继承,故未能传弘开来。
元末至明末近二百年间,各宗渐趋合一,学佛行人亦乐于禅净的简捷易行,而于颇具特色且繁富的天台教观,习学弘扬的人很少。直到明末,才有万松慧林(1482—1557)千松明得(1531—1588)等禅僧和百松真觉(1537—1589)大师等弘扬天台教义。而以传灯大师贡献最大。
幽溪传灯(1554—1627),其号无尽,与禅宗的黄檗无令、博山无异,合称为佛教界的“三无”。他尝从百松真觉受天台教观,后来在天台山的幽溪高明寺建立祖庭,学修并重,教诲无厌,将衰微不振的天台宗尽力复兴。所著有《首楞严经玄义》、《阿弥陀经略解圆中钞》、《性善恶论》、《维摩诘经无我疏》、《永嘉禅宗集注》、《净土生无生论》等,大都以天台教观发挥禅净真义。
嗣后又有澫益智旭(1594—1655),虽不以天台一家的学者自居,但深通台宗教观,所著《法华经会义》、《玄义节要》、《法华经纶贯》、《教观纲宗》、《教观纲宗释义》及《大乘止观释要》等,对天台教义颇有发挥,影响后代天台学者甚大。他主张只有佛教诸宗的融合,才是恢弘佛教的善策。因此,在他的著作里,多以法相、禅等宗来比释天台教义。
清朝顺治年间(1644—1661),有天竺内衡,弘扬天台教观。康熙年间(1662—1772),有灵耀撰《四教仪集注节义》、《补定摩诃止观贯义科》。乾隆年间(1736—1795),有性权撰《四教仪注汇补辅宏记》等。
民国有谛闲大师(1858—1932),一意于振兴天台法门,曾于1913年于浙江宁波观宗讲寺创立观宗弘法研究社,为造就天台学者的专门学府,培养出著名的弟子有:仁山、常惺、宝静、静修、静权、显荫、显慈、妙真、妙柔、根慧、授松、道根、倓虚等数十名极有影响的优秀台宗大德。谛闲大师的主要著作有《大乘止观述记》、《教观纲宗讲录》、《始终心要略解钞》、《念佛三昧宝王论义疏》等十多种。
宝静法师(1899—1940),继承谛闲大师的讲席,弘传教观,著有《修习止观坐禅法要讲述》、《大乘起信论演义》、《台宗二十五方便浅说》、《法华经弘传序浅释》等,发挥天台教义颇力。另有杭州圣水寺静修法师著《教观纲宗科释》,为影响较大的天台入门书。
又有倓虚法师(1875—1963),被尊之为佛教优秀的教育家,他为佛教的教育事业,先后创办了九所佛学院,培养了众多的佛门弟子。目前有浙江普陀山全山住持妙善大师,虽出身禅门,而精研教观,力弘天台,创建普陀山佛学院、普陀山佛教文化研究所、普陀山宝陀讲寺,开办天台宗研究班、函授部,积极倡导复兴天台大教,致力于台宗后继人才的培养,使南海普陀山成为当今大陆天台宗的弘化重镇。
练习题:
1. 宋代以后的天台宗有何特点?
2. 元代的天台宗有何特点?
3. 明代的天台宗有何特点?
4. 清代的天台宗有何特点?
5. 民国时期的天台宗有何特点?
6. 宋代至民国的天台宗人物有几位较重要?
7. 妙善大师为天台宗的发展作了那些贡献?
思考题:
1. 为什么宋代后的天台宗思想无大发展?
2. 从宋至民国的天台著作里,您认为缺少了些什么形式与内容?
3 台宗应与禅、密、法相及净土各宗融合发展,还是仅以台宗独具的风格发扬广大?
第八课 天台宗的经论与著述
面对天台法门,首先是浩瀚的经论,学者往往望洋兴叹,以为难穷其源,庶不知经论虽多,悟心则一,故了悟大旨,直趋根本,摄归真源,则透过文字,全体现前。
天台宗所依的经论,如湛然大师在《止观义例》卷上所说:“一家教门,以《法华》为宗骨,以《智论》为指南,以《大经》(即《大般涅槃经》)为扶疏,以《大品》(即《大品般若经》)为观法,引诸经以增信,引诸论以助成。”台宗的诸法实相论及三千性相等理论,是依《法华》而演绎的,如《法华玄义》与《法华文句》二书,依据《法华》进而阐述妙理及教观要义,所以智者大师的《玄义》、《文句》二书,已将天台的根本理论建立起完整的体系。台宗的一心三观和一境三谛等观行功夫,则大致是依《大品般若》和《大智度论》而演绎。《摩诃止观》则是把止观的理论和实践的方法进行综合性的阐述,是内容广泛,方便众多,圆融善巧的修行指导书,在台宗的观行上占十分重要的地位。由此可见,台宗理论与观行的极则,也不能离“三大部”之外。真正能研究透“三大部”的义理,即能掌握台宗的整套教观体系。此外,湛然大师的《法华玄义释笺》、《法华文句记》、《摩诃止观辅行传弘诀》,则是学习天台三大部最好的参考书。现将三大部简介如下。
《法华玄义》积南朝以来讲经释义范畴之大成,判释佛陀一代时教是为天台宗对整个佛教的概论。书中智者大师以七番共解和五重玄义概说“大畅佛陀出世本怀的《法华经》玄旨奥义。七番共解即标章、引证、生起、开合、料简、观心、会异。五重玄义,第一释名,心佛众生三法无差,各具相待,绝待二妙,又说迹门,本门两种十妙,并揭示莲花二门的六种喻义,即为实施权,开权显实、废权玄实、从本垂迹、开迹显本、废迹显本;第二辨体,以诸法实相为《法华经》体,并详加论述;第三明宗,以一佛乘因果为经宗;第四论用,以断疑生信、增道损失为经用;第五判教,提出台宗五时八教的判教主张,判本经超越八教纯圆独妙,味当醍醐。
《法华文句》将《法华经》大别为本迹二门,各有序、正、流通三分。并对经典文句以因缘释、约教释、本迹释、观心释四种方式疏解。本书与《法华玄义》同为天台宗基本理论著述,并成为台宗经典论释的示范。
《摩诃止观》为智者大师说己心中所行法门,以五略十广的宏伟架构把自行因果、化他能所等丰富而深刻的内容详加阐述,广泛地论述四谛、四弘、六即、四种三昧、三止三观、十境十乘观法、一念三千、性具实相、一心三观与圆融三谛等台宗重要命题。南北朝时,北朝重禅轻讲,南朝重讲轻禅,而本书能兼采南北之长,尽避南北之短。教观双运,解行并重是其特点。全书洋洋二十卷,极尽铺陈推演之能事,几乎含摄了天台宗整个教义,故为天台宗最基本的论著。
三大部外,灌顶大师的《涅槃玄义》和《涅槃经疏》,天台学人也不得不读,此二书解说味属醍醐、宗归秘藏、体称常住的《大般涅槃经》,特别对天台宗的佛性论和三智三德之旨论之特详,使之朗然大显。
台宗的重要著述,除上几课所列举的智者大师、湛然大师、知礼大师等的著述是一宗的要典外,灌顶大师的《八教大意》、谛观大师的《天台四教仪》及后人的注疏,智旭大师的《教观纲宗》及《释义》,静修法师的《教观纲宗科释》、静权法师的《天台宗纲要》等,则是台宗的入门书籍。台宗的《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即《小止观》)、《六妙门》、《渐次止观》三部止观书,是在对台宗的教观理论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作为初步学修止观的入门,同时也是深入圆顿止观的前方便。台宗关于净土宗学修理论的著述也不少,如智者大师的《净土十疑论》,知礼大师的《观经融心解》与《观无量寿经妙宗钞》,智旭大师的《弥陀经要解》等。这些以台宗的教观发挥净土宗的义理,对佛法的普遍弘扬起到了极大作用,尤其在末法时代,使学佛的人在解行上,更易于达到相应。因此,许多台宗大德提出“教宗天台,行归净土”的学修方向,的确是解行相应,契理契机,适应现代社会的一个正确方向。
台宗祖师都是解行相应的。我们后辈天台学人应效法祖师,既要不畏繁难深入经藏,宗依典籍,避免盲修瞎练,自误误人;又要藉教观修悟证,自行化他,自利利人。如此方不负诸佛出世,诸祖著述之一番苦心。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佛法进行研究,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科学、哲学、文化艺术、社会生活的发展。并在佛法的真实受用上,现代社会更要求探索佛法修证效果的科学依据,这样便使佛法更有必要向实证和实验理论的方向迈进。因此,我们还需研究学习世界各国学者们对佛法的研究成果,把有益的精华,符合真理的结论,都融摄到台宗里去,光大台宗,利益社会,造福人群。我们不但要在理论上形成博大精深的体系,还须密切结合实际修持,深入观境,以期达到禅定,开发智慧,断除烦恼,实证宇宙人生的真理。这样不但对自己的悟证有望,而且根据自己的经验、智慧,还可以直接地指导他人修行,解决在修学中的一系列问题。由此可见,学习台宗论著,理论与实践的密切联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练习题:
1. 台宗所依的根本经论有哪些?
2. 台宗的根本论典及注疏是什么?
3. 请概说天台三大部?
4. 台宗的入门书籍有哪些?
5. 台宗的观行入门书籍有哪些?
6. 台宗与净土宗的关系如何?
7. 现代的台宗学者应怎样学习研究?
8. 为什么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的密切联系?
9. 是否一定要全部研究完了台宗著作后,才能大开圆解?
思考题:
1. 你认为作为新时代的台宗学者应该怎样进行学习与修持?
2. 学了这一课,您认为怎样才能使台宗教观真正利益人类社会?
3. 在学习经论时,如何才能心观相应,悟机迅发?
第九课 诸法实相
《三藏法数》卷四说:“盖如来所说诸大乘经,皆以实相理,印定其说。外道不能杂天魔不能破。若有实相印,则是佛说;若无实相印,则是魔说”。智者大师在《法华文句》中也说:“诸佛觉如实之相,乘此实道,出应于世。只令众生得此实相,唯为此事,出应于世,曾无他事。除诸法实相,全皆名魔事。”如《法华经·方便品》云:“无量众所尊,为说实相印”。
台宗祖师依佛所说建立教观,自当不离诸法实相。为台宗所根本宗依的《法华经》开权显实,即显此诸法实相;畅佛本怀,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即是开示悟入诸法实相。《摩诃止观》卷一《序》中说:“天台(智者大师)传、南岳(慧思大师)三种止观,一、渐次、二、不定、三、圆顿,皆是大乘,俱缘实相,同名止观”。又说:“圆顿者,初缘实相,造境即中,无不真实。……纯一实相,实相外更无别法”。
故“诸法实相”是大乘佛法印证标准,也是天台宗的根本义旨。境观一切法门,无不从此流出,而行者观修悟证,也无不从此返归。因此,深悟实相之理,即得佛法及天台教观之大要。
佛教的“法”义,即指事物而言。诸法乃通括万事万物,无论是精神的、物质的、圣人的、凡夫的、世间的、出世间的,都包含在诸法内。诸法又分为本体界和现象界。本体界即是性具三千诸法,而现象界则是事造三千诸法。性体所具的三千诸法是未现形相作用,而又俱含一切诸法内在的潜能;事相造作的三千诸法则已形成因果事用而表现于外。无论是内在的潜能或外在的事用,它们的性质却是不即不离,一念顿具,全体真实,所以叫做“诸法实相”,它能真实地体现万物的本来面目。因为由来如此,真实不虚,所以万法由因缘和合组成人生宇宙的一切而成立为俗谛,缘生的当体是空,潜能是无相而灵妙的,所以由性空之体而成立为真谛。缘生即是性空,性空又即缘生,二而不二,不二而二,犹如明珠之体与光明之相用的不即不离,便确立了中道第一义谛的圆妙实相。
一般的,以差别的现象、随缘之事为诸法,以平等的实在,不变之理为实相。而天台圆教,主事理不二,“诸法即实相”之说。如《法华玄义》所说:“诸法即是实相之异名,而实相当体;又实相亦是诸法之异名,而诸法当体”。
实相真理最具普遍性与圆满性。诸法实相是人生宇宙最根本、最究竟之理体,“诸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法华经》),是永恒的真理。所以,这诸法实相是佛法中最深妙,最为究竟的义理。《法华经》经中“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说明了这理性的深奥,唯有佛与佛才能穷尽它的渊源,凡夫二乘,乃至菩萨,都未能尽诣此理。佛在法华会上开权显实,正是显此平等不二,绝待圆融的诸法实相之理;佛的出世,正是旨在令一切众生悟此理、行此理,也即是入于一佛乘的妙法。离此之外,别无佛法可言。因为唯有此理为佛实智所证,其余三乘法,一切教法,均为佛度众生以权智建立的善巧方便,故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唯此实相圆妙之理,三世诸佛同证,无丝毫变易,是一切法门的根本,是我们心性的究竟归处。
台宗对诸法实相有三重解释:第一重,认为由因缘所生的一切现象(诸法),是依因缘假现而无实体者,因诸法的本质为空理(实相)。故称“诸法实相”。第二重,空与有的一切称为“诸法”,另立超越空有,而绝对肯定的中道之理为实相义,此即为“诸法实相”。第三重,现象世界的一切事事物物契合即空、即假、即中三谛的实相之理,此乃诸法即实相,而谓“诸法实相”。前二重系大乘偏教(指小乘教及权大乘)的说法,后一重乃大乘圆教(实大乘)的说法。
《法华玄义》对实相之体的种种名义及入体之门都详加阐述。至于三大部中十界十如、百界千如、一念三观、圆融三谛无不会归一实相印之理体。
因此说台宗一切理论,都是依诸法实相而建立,故诸法实相是本宗的中心所在。
台宗解悟阶段的行人,应不断听闻读诵,返思诸法实相的理境,使自己的心智逐渐与此理相应。既要藉教悟宗、随文入观,更应当从自己的内心去体究,而不被文字言教所障碍束缚,当体悟到“一念不生全体显现”时,则实相理体不期然而明悟现前。
练习题:
1. 诸法实相在佛法中的地位如何?
2. 佛教的“法”义包括哪些内容?
3. 什么叫本体界与现象界?
4. 什么叫性具与事造?
5. 什么叫缘生与性空?
6. 什么叫诸法实相?诸法与实相是何关系?
7. 什么是实智所证?什么是权智所生?
8. 台宗对诸法实相有哪三重解释?以何种解释为究竟?
9. 台宗的一切理论建立在什么上?为什么?
思考题:
1. 学习了诸法实相这一课,您明白了什么道理?
2. 诸法实相与客观的事物和我们的心性有何关系?
3. 在听闻、读诵中,如何体悟实相的妙理?
第十课 圆融三谛
“圆融三谛”是诸法实相的具体内容,是台宗行人深入实相必须理悟的根本,是心智相应于真理的门户,因此应当以圆融的心观去如实的体现它。
一切诸法即真、即俗、即中,全三即是一,举一即是三,一三三一,圆融无碍,叫做“圆融三谛”。因为任何一境当下顿具三谛妙理,所以又叫做一境三谛。又因唯有圆乘圣者入不思议圆妙境界才能证入,所以又称“圆妙三谛”。
万法都从因缘和合而生,没有永恒不变的实体,当下即是空性,这叫做“真谛”。真即真空,泯亡一切法,一切诸法虽无永恒不变的实体,却有如幻如化的现象,缘生的差别宛然,这叫做“俗谛”。俗即世俗,建立一切法,这真谛的“空性”与俗谛的“幻相”都不出法性,是法尔本具,不待造作而有的,这叫做“中谛”。中即中正,统摄一切法。随便举一事物,它即是空,又是假,又即中道法性,所以称为“圆融三谛”。换句话说,“真谛”的“空”离不开“俗谛”的“假”和“法性”的“中”;“俗谛”的“假”也离不开“真谛”的“空”与“法性”的“中”;“法性”的“中谛”也一样离不开“空”与“假”。这三者譬如“水”、“波”和“湿性”,是一物的三面。一即是三,三即是一,圆融而不可分离。这是台宗关于事物一体三面的圆融观。
从世间的角度来看,“真谛”就是关于宇宙人生本体的真理,也即绝对真理,不属于时间和空间,是永恒不变的宇宙真实体。“俗谛”则是关于宇宙人生的一切现象的真理,也即相对真理,必有时间、空间的因缘关系,是变幻无常的假相,因此,佛教中关于业力、因果、事相等问题,即属于缘起的俗谛方面而言。“中谛”是本体界与现象界的圆融统一的角度来看,故既非绝对也非相对,是不落于彼此二边,同时又包含彼此二边,因此是超越一切,又融摄一切的圆妙中道。所以就中道谛而言,空的本体与假的缘起本来不是两个方面,说空时当下就是假,说假时当下就是空,因此二者完全统一在法性的中谛之中,即性空不碍缘起,缘起不碍性空。再进一步讲,这三谛实际上就是一谛,一谛就是三谛。所以说空时,一切皆空,假与中也当下即空;说假时,一切皆假,空与中也当下即假;说中时,一切皆中,假与空也当下即中。因此一即三,三即一,三一一三,圆融无碍。这三谛的圆融无碍,就是上课所说的诸法实相。是宇宙人生真实之相的最圆满的解释。
又圆融三谛乃至一谛无不具足真如实相之体,故具显真如实相之德用。即空谛示真如实相远离一切凡情妄想和语言文字的描述,这就是真如实相的破情之德;假谛示一切诸法都真如实相的显现,而离真如实相一切诸法乃至一微尘都不可得,这就是真如实相的立法之德;中谛示空假一体,不二而二,二而不二,诸法实相绝待不可思议,这就是真如实相的绝待之德。既然三谛非三而三,三而非三,则三德也是如此。此圆融三谛即是诸法天然之性德,本有之妙谛,常住不变之本体。又因这三谛圆融相即,不经空、假、中前后次第,故又称为“次第三谛”。又此三谛因非前后差别之纵,非彼此分别之横,而称为“不纵不横三谛”。
祖师悟一境三谛之理,全在当下一念之中。由一念而显境,此境与心当体不二,湛然寂灭,正于无念寂灭,了无分别之际,一切明了,显现无碍。正于此际,不再起于心境谛理之念,不取名字概念,不落内外能所,不着人我对待,不生觉与非觉,不住流变幻象。于是亲切相见,顿悟三谛于一念未生之时,此时无可思量,无可言说。
练习题:
1. 什么叫圆融三谛?
2. 真俗中的三谛意义如何?
3. 为什么说三谛即是一谛,一谛即是三谛?
4. 缘起、性空、法性中道三者的关系如何?
5. 圆融三谛说明了佛教的什么道理?
6. 三谛与真如实相关系如何?
7. 试述圆融三谛异名及其立名理由。
思考题:
1. 如何以三谛来解释本体界与现象界及法性中道的一切问题?
2. 于一念心中观照理境,试于此际体悟本具之三谛。
第十一课 一念三千
“一念三千”是天台宗的根本理境,悟一念具三千,方能回三千于一念之中。因此,了一念心者即是了一切法,善悟三千者,也必能证于一念。
一念,即指现前即妄即真的第六意识;三千,即是指一切万法。一念介尔之心,(指极短暂、极微弱的一念)自然具足性理(潜能)的三千诸法和事造(现象)的三千诸法,所以叫做“一念三千”。一念三千是说明心性与事物的关系,也是台宗修观行时的观法。因此,它是站在假谛的立场来说明心性的妙用,但是假不离空、中,所以“三千”即是“三谛”。
台宗认为一念心中具有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声闻、缘觉、。菩萨、佛的十法界。但这十法界不是固定不移的,六凡可以通过修行上达于“佛”的地位,而“佛”也可无缘大慈现身在“六凡”之中,这样十法界相互具备,就构成了“百法界”。而每一法界又具有十个如是:
一、如是相——诸法外现可以分别的相貌。
二、如是性——诸法内含不可改变的属性。
三、如是体——诸法的本质的实体。
四、如是力——诸法的功能力用。
五、如是作——诸法的架构造作。
六、如是因——诸法内在的主要原因。
七、如是缘——诸法外在的辅助条件。
八、如是果——诸法直接的成就。
九、如是报——诸法间接的后果。
十、如是本末究竟等——初相是本,后相是末,所归趣之处究竟。即假、即空、即中,平等不二。
这百法界所具的十如是,便形成了千如是。又世界所依,基本上不外色、受、想、行、识的五蕴,叫做“五蕴世间”,是万物的元质。由五蕴的元质构成有情生命的个体,叫做“有情世间”,是生命的现象。此外,还有所依存的山河大地等,叫做“器世间”。十法界各具这三种世间,共有三十种世间,依此推算,百界千如就具有三千重世间了。这三千世间包含宇宙人生的一切现象,但都不过是介尔一念之心所表现,这就是天台宗的一念三千理论。
“一念三千”又分作两重,即以上所说的“性三千”(又叫“理具三千”)和“相三千”(又叫“事造三千”)。“性三千”是指法性本具三千诸法,即三千诸法无论已产生或未产生,都不离法性之外。因此,法性虽然无相,但却具有缘起诸法的功能,不但具足一切善法,也具足一切恶法,所以称为性具。法性虽然具足三千诸法,但必须通过事相的因果造作,方能显现,也即必须依赖因缘和合的作用才能产生诸法。因此,从事造三千诸法而言,若圣若凡,或善或恶,都由自己的业力所创造,恶的三业之因,便落三恶道;善的三业之因,便生三善道;清净的三业,便成四圣界。因此,修行侧重于事造上,若无事造的因果,即使有理具的法性功德,也不能证体启用,显现极果上妙能。可见理具事造两重三千,是佛教中极重要的理论,它可以解决修行中一切性相问题。全性起修,全修在性,一念圆观,事理不二,则是一念法尔具足两重三千的圆妙观法,是最殊胜的修法。
本来台宗主张理具、事造两重三千同在一念,同在一尘,同在一名。所谓三千圆具并非仅指一念妄心,而是诸法一一实相无不圆具三千。因为一念、一尘、一名、若色若心,及心佛众生至于三千诸法(一切法)无不当体即空、即假、即中,同一实相,互摄互融,无二无别,但以佛法高远,众生法广散,色法(含尘名)质碍,不似心法近要冥妙,易于初心学人观行,故台宗特重此一念心在观行中和地位。
学佛行人,若时时刻刻、在在处处、不论行走坐卧,语默动静,对境历缘,都观照此一念心性,体同三千诸法,不前不后,三谛圆融具足,则不难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了。
练习题:
1. 什么叫一念?什么叫三千诸法?
2. 一念三千说明了什么问题?
3. 什么叫十法界中具十法界?
4. 什么叫十如是?
5. 什么叫三世间?
6. 什么叫理具三千?
7. 什什么叫事造三千?
8. 为什么说一念三千的观法最为殊胜?
9. 三千的重点为什么要归于一心?
思考题:
1. 用三千诸法来概括一切事物是否全面?
2. 为什么我们第六意识的一念心能具足一切,创造一切?
3 如何在生活中去观照一念三千,体悟性相不二的真机?
第十二课 三法无差
“三法”是指众生法、佛法和心法三个方面。这三法虽有自他、因果、色心等不同,而它们的体性都具足三千,互相融摄,所以叫做“三法无差”。
众生法即一切众生生命的迷情因缘,具有业力果报等诸因素。佛法即觉悟之法,是真如生命的真现量。心法则是宇宙生命的主体精神,具有缘生真妄诸法的功能。而对这三法统一性的体悟,是深观实相真理的又一理趣,也是通达平等无碍的微妙方便。
《华严经·夜摩天品》中说:“心如工画师,造种种五阴,一切世间中,无法而不造。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经中先说心造一切,再以心为例来比拟于佛,说明佛的权智所造与心的实造一样无别,再以佛为例来比拟众生,说明众生的实造与佛的权造也无差别。因此权实虽有不同,因果没有差殊,三者皆造一切世间,所以说“三无差别”。
从佛法的角度看,一切法无非佛法,三千诸法无不从法性中流出。故心法具足法性而造作一切,众生法也具足法性而造作一切。因此,众生法与心法当下具足实相妙理,与诸佛所证的妙觉果海,原出一辙。因此说佛法、众生法、心法平等无差。但就众生法而言,可以指有情的生命,也可以概指一切众缘和合的事物,无论有情无情,缘生之性本空,因为性空便与真谛相应,不碍缘起便与俗谛相应,真俗不二,空有体同,即是中道佛法。这样,众生与佛法就无差别了。就众生法与心法的关系而言,因心能造业,心能转业,一心之中,不但性具三千诸法,由事造的因缘,即能成就一切众生之法。也就是说众生法不离心外而别有,所以二者亦无差别。最后从心法的角度而言,心迷则成众生,心悟则成诸佛;心迷所以有妄,心悟所以即真。因此佛法或众生法,实一念心中所具所造之法,离心之外别无一法可得。所以一切诸法,全体是心。这正是“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的妙理,可见心法、佛法、众生法是一体而无差别的。
又因理具、事造两重三千同在一念,同在一尘,同在一名,则心佛众生三法名具三千,互变互摄,互具互融,只有一个三千,而无诸多三千。举心法时,心为能造能具,佛及众生都是心法所造所具;举佛法时,佛为能造能具,心及众生都是佛法所造所具;举众生法时,众生为能造能具,佛及心都是众生法所造所具。三法互为能所总别,故三无差别。
理具三千,俱名为体,事造三千,俱名为用,既只一个三千,而三千外也无三法,三法外更无三千,则全理在事,全事即理,全体在用,全用即体,事理不二,体用不二。站在究竟诸法实相的高度上讲,一切法一一法都是即空、即假、即中的,心佛众生三法也绝无例外。
当我们了悟三法無差的时候,就能以平等的智慧去观照一切差别,又能于一切差别之中回归平等。不会只尊仰于佛菩萨而轻视众生,由此方不致于在圣凡差别中自生烦恼,而于时时处处以平等圆妙之心摄持一切色心、因果、事理等法,使一切行合于法性,圆显妙明。
练习题:
1. 三法指的是什么?
2. 三法无差是指什么?
3. 从佛法边讲怎样说明与众生法及心法无差?
4. 从众生边讲怎样说明与佛法及心法无差?
5. 从心法边讲怎样说明与佛法及众生法无差?
6. 这三法无差是站在什么角度而言的?
思考题:
1. 三法无差究竟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
2. 三法无差的道理。对修行究竟有什么作用?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