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场在哪里
道场在哪里
光严童子问:“道场何所在?”
维摩诘答曰:“直心是道场,无虚假故;发行是道场,能办事故;深心是道场,增益功德故;菩提心是道场,无错谬故;方便是道场,教化众生故;多闻是道场,如闻行故;……”
——《维摩诘经·菩萨品》
有一次,光严童子正要外出办事,在毗耶离城门口,刚好遇到维摩诘居士。
光严就向前问候:“居士,您从那儿来?”
维摩诘含笑回答:“从道场来。”
光严就乘机向居士讨教:“道场在哪里?”
维摩诘居士说:“直心是道场,无虚假故。”
直心是存心正直,不邪曲,不虚伪。学佛的人能以直心来修行,才能直道而行,直驱成佛之域。举个例说:讲经说法,如果不是为了弘法利生,而是为了个人的逞英雄、出锋头,就不是直心,就不是在办道,这个场所就不能叫道场了。同样的道理,买田园,建寺庙,如果不是为了续佛慧命,绍隆佛种,而只是满足个人好大喜功的虚荣心,这样的田园再广大,这样的寺院再豪华,又怎能叫道?
“发行是道场,能办事故。”
“发行”就是“不仅坐而言,还要起而行”的意思。佛典上说:“说食不饱”,就像肚子饿了,你细数一些山珍海味,什么香菇炒豆腐啦、红烧狮子头啦、清蒸苦瓜啦,尽管搬出漫天酒席,依然空腹如故。
“深心是道场,增益功德故。”
深心,是深广的大心,是对佛法的深切信仰,不但始终不渝,而且不乐小善小法。一个学佛的人,须要具有深心,才能在修行的路上,立稳脚跟,选定目标,不改自己的初衷。如此,才能不断地累积功德,终至圆满。
有深心的学佛人,才不会因为中途造次颠沛而变节;也不会因为在修行中略尝法喜,而执著不舍,遗忘当初曾立下“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大愿。所以,有深心,才能增益功德,才能完成修学佛法的大业。
“菩提心是道场,无错谬故。”
菩提心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自度度他的原动力。一个人忘失了菩提心,就不能被称为“佛教徒”;尽管他多有修行,我们也不承认他是在“学佛”。
处身于具有“菩提心”的地方,就是经常以“上求下化”作为办道的场所。这地方不叫道场,又叫什么呢?至于以菩提心作道场,为什么说是“无错谬”呢?那是因为“菩提”就是“智慧的觉悟”。既然这觉悟是来自智慧的观照,当然具有正知正见,可以引导自,也可以指导别人,一起迈向生死解脱的涅槃大道。
“方便是道场,教化众生故。”
这里的方便,绝不是一种贪图小利或避重就轻的“随便”;更不是是非不明的一味迁就;而是为了利益众生的权宜变通。两者千万不能混淆不清,否则失之毫厘,就要差以千里了。
什么是真正的方便呢?就是顺应众生的根性,对佛法的说明解释,给予最恰当的譬喻与浅说。也就是要对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空,让他们皆大欢喜地满载而归。这容易不容易呢?当然不容易罗,因为深入浅出,本身就是一种功力。说法者除了要博学之外,还要能融会贯通,以及擅长比喻才行。
懂得方便说法,出于智慧的通达众生根性、择要浅说的表达能力,才能增长众生的善根,引发众生学佛的兴趣。能这样方便说法的地方,就可以叫“道场”。
“多闻是道场,如闻行故。”
多闻是充实学问,启迪智慧的方法之一。学佛的人要多方增广见闻,实践起来才不会横冲直撞,盲修瞎练。
佛典上告诉我们:“闻、思、修”是开启智慧的三种方法。一个人没有“闻”,就不能“思”;没有“思”,就不知道如何去“修”行了。既然听经闻法,增广见闻,是自我充实的手段;也是提供思考、修行的桥梁,其重要性不言可知。
因此,一个真正的道场,应该是时时刻刻能提供众生增广见闻的机会。这除了主持道场的人,本身要具有博学多闻的修养之外,还必需具有恢宏的达观,远大的胆识,以及服务众生的热忱才行。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