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佛教与人生>>正文内容

生命轮回的秘密 十二因缘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生命轮回的秘密 十二因缘
  1.十二因缘又名十二缘起、十二缘起支,是以三世十二个段落(支)的因果关系,说明凡夫众生生死的流转相续。此十二支互相为因果,一个因缘升起,而造成另一个因缘也生起,故阿含经说:“有此故有彼,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2.十二因缘分别是: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
  (1)无明——过去世烦恼的总称,无明妄动,才导致了以后一系列的因果轮转,所以它是是生死的根本,是轮回的根源。
  (2)行——行业,是从无明产生的意识行为,是过去世造成的善业和恶业。这“行”和上面的“无明”,即是过去所做的惑和业,也便是四谛中所说的集谛内容。
  (3)识——是过去世所造的业,遇缘托胎,投入母胎的最初一念,或者说是投胎的一瞬间,这个时候还没有肉身、或还没有和肉身结合。
  (4)名色——名是心识,属于精神,色是父母精血,属于物质,名色,就是投入母胎之后,业体的心识(精神)和胎体的肉身(物质)相结合的状态。这个时候胎相已初步形成,但还没有生成眼睛、耳朵、鼻子等五官四肢。
  (5)六入——胎儿的五官四肢已经形成的时候,眼、耳、鼻、舌、身、意六种感官生成,所以叫六根完具位。但是这六种感官只是形成,还没有与外界发生作用。
  (6)触——触就是接触的意思,是指脱离母体出生后与外界的接触,即六种感官和外在环境的六尘(色、声、香、味、触、法)的相应接触。
  (7)受——是生命与外界接触后所产生的苦、乐等感受。有接触必然会产生感受。
  (8)爱——在接触外界并产生各样的感受后,所生成的喜乐厌苦、求乐避苦的主观趋向、主观愿望,对不同的受有了不同的反应,喜欢某些受而厌恶另外一些受,喜欢某些受就叫爱。
  (9)取——产生了爱之后,就要想法设法获取所爱的东西,就要去追求、去据为己有,来满足自己的爱,取就是一种执着不舍而贪求的心理。
  (10)有——爱和取的内在烦恼驱使着人去行为、占有、获得,有就是在爱和取的驱动下所造成的各种业。
  (11)生——就是未来世的投胎出生,这是由现在世所造成的各种业所决定的。
  (12)老死——未来世的生的必然结果,既然要再投生,必然又要老死。
  3.十二因缘分成三个阶段(三世):第一个阶段是过去世,第二个阶段是现在世,第三个阶段是未来世。过去世阶段共有两支:无明、行。现在世阶段共有八支: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未来世阶段共有两支:生、老死。
  4.十二因缘的两重因果:
  第一重因果:过去因到现在果。
  过去因(二支因):无明、行。
  现在果(五支果):识、名色、六入、触、受。
  第二重因果:现在因到未来果。
  现在因(三支因):爱、取、有。
  未来果(二支果):生、老死。
  5.十二因缘是三障的运行,也就是烦恼障——〉业障——〉报障的不间断的运行:无明(过去世的烦恼障)——〉行(过去世的业障)——〉识、名色、六入、触、受(因过去世的烦恼障和业障而形成的现在世的报障)——〉爱、取(现在世的烦恼障)——〉有(现在世的业障)——〉生、老死(因现在世的烦恼障和业障而形成的未来世的报障)。
  十二因缘说明人生的生死循环,是通于过去、现在、未来的三世,由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老死,不断流转,叫做流转门。而这流转门的因果:从过去“无明”和“行”的二支因,缘起现在世的“识”、“名色”、“六入”、“触”、“受”的五支果。又从现在世“爱”、“取”、“有”的三支因,缘起未来世生和老死的二支果。所谓人生,就是这样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循环不已,叫做轮回,根本不外“惑”(烦恼障)和“业”(业障)为因,造成生死的苦果(报障)。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