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破解空性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阳光轻语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破解空性
  文 / 阳光轻语
  人,与身俱来的所接触到的物理环境,都是能够感受到的实有物质。如果有个说法,指出这个物质世界实际上是人的心识所现,这些被认为实有的物质,实际上没有独立存在的自性,是依靠某种其他要素、条件、因缘产生——即“依他起性”,则大多数人似乎不容易理解和接受,也许不会认为这种观点是正确的。因为人对于外在的物质,能够真切地感受到,能够看到、感觉、触摸、使用它们的存在。当人在使用某个具有独立功能的物体时,不会怀疑这个物体是真实存在的,这是可以建立在感性认识基础上的经验事实。而实际上否认这个物体的真实存在也是不必要和没有意义的。存在的物质能够通过它们自己的功用为人所验证,同时完成人自我认同的过程,于是,这种实有存在的感受就日益变得执着、顽固。使用“执着、顽固”这两个词,没有贬义的意思,只是说明一种状态。有人说,“客观是指存在的独立性与对象性,表明存在是经常外在于感知的。”这种观点无疑分属于唯物主义。唯物主义从诞生开始就斩钉截铁地表示: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物质决定意识,并且独立于人的意识,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发展了这个观点,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统一起来。辩证唯物主义首先也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同样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而且认为,意识是高度发展的物质——人脑的机能,人的认识是客观物质世界的运动变化在人脑中的反映。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按照它本身所固有的规律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矛盾双方又统一又斗争,促使事物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因此,事物的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的规律,是物质世界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最根本的规律。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既唯物地又是辩证地解决了人的认识的内容、来源和发展过程的问题。它认为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而这种主观和客观辩证统一的实现都必须通过实践。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认识来源于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
  
  罗列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可以方便对照佛法空性观,以洞察它们之间的异同。空性观至少有三个内涵:
  1、物质的存在是“无自性”,是“依他起性”。
  2、物质“器世间”是“心识所现”。
  3、显空不二。意思是:即色即空,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包括五种事物的内涵(色、受、想、行、识)都是如此。即有即空,即空即有,以中道角度观察不落于两个极端,观空不落于有,也不落于无。
  
  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切入,如果物质是第一性,意识为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是具有绝对性的话,那么,似乎有下列疑点:
  
  1、如果物质绝对决定意识,则相同的物质对于不同的人应该产生相同的意识,实际情况是面对同样物质,每个人产生的意识不能绝对相同。
  
  2、如果物质绝对决定意识,则只有当物质存在时人才产生意识,若人离开该物质或者该物质消灭,意识就不存在。但是,人对于某种物质所产生的意识,在离开该物质时,意识仍然能够保留,比如,审美感受,对于事物的印象等等,而某种物质消灭以后,人对该物质消灭前的意识仍然可以保留很久。
  
  3、人能够产生幻想、幻觉,或某种意念思维,在这种幻想、幻觉,或某种意念思维产生时,实际并没有认知到或根本不存在相应的物质构件,这是心因性主观能动性的表现,不依赖于物质构件的存在。人的意识还有独自制造境相、声音等的作用,如梦境即完全是梦中“独头意识”的产物,梦中独头意识是指不依赖于眼、耳、鼻、舌、身五种感觉器官对外在的感受,而能独立地缘于梦中的境界生起作用,这种作用不同于“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它超出了“日有所思”的范畴。
  
  4、人有“创建意识”并产生“创建精神”,人的“意识”可以促使人们设计、发明、创造出新的“物质构成体”。辩证唯物主义虽然认为创建意识来源于实践,意识通过实践可以转化为物质,但在新的“物质构成体”被创造出来之前,完全不依赖于该物质构成体的意识性“物质构成体”就已经可以逐步存在,并贯穿设计、发明、创造过程。显然,与辩证唯物主义阐述的意识能动性并不相同。
  
  或许有人会说,人的思维是大脑中的脑细胞进行有序运动的结果,是人类所特有的,这种思维功能,使人类产生了意识,所以,还是物质第一,物质决定意识。但是,如果是那样,为什么产生于大脑的思维意识却不能感知脑细胞的存在或图象?如果脑细胞作为一种物质,决定产生的意识的话,那么意识应该是恒久产生的,那么为什么人会有不产生意识的时候或者禅修者能够将意识清空?综述可见,把物质绝对独立于意识并绝对决定着意识,是有缺陷的,是一种偏执。空性观不否认物质对意识有决定作用,但同样有辩证意义内涵,这种决定性是相对的,是有一定相关条件的,更趋向一种媒介或者载体的作用。
  
  除了物质的存在之外,与人密切相关的还有事件的存在。假定以“事相”概念来命名世间一切“事件”,则事相有自己的特殊性,既不同于客观物质存在,也不同于人的意识,不过与意识的关系更加密切。唯物论似乎没有把“事相”性质独立地加以分析,而是归属于意识范畴,但每个事相都是以某种因缘为主导,最终以物质、能量的方式体现,离开其中之一都不能完成发生过程,比如,火灾,必定是有某种原因、某种燃烧条件和燃烧物质的存在才会发生。同时,导致事相发生的因缘,从世俗角度看,并非都是人的主观意识,因此,事相归属于意识范畴是不确切的。由于事相的特殊性,在物质与意识之间架起密切联系的桥梁,似乎正好在暗中作为物质“依他起性”的说明佐证。
  
  空性观不做这种人为的属性划分,因为划分进而做独立分析的实证做法强硬割裂了意识与物质间内在的密切联系,它的三个内涵无不显现物质与意识的融合。但是,站在世俗的角度,疑问开始产生:佛法中的空性观,是不是否定了实有的现实世界?是不是否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是不是否定了人们对客观存在的视觉、感觉、触摸、检测、分析、应用?是不是否定了客观外在本身的功能?我觉得,如果透彻了解“空性”的内涵,显然是没有否定,相反,应是对客观存在本质的恰当描述,是对“存在”的意义延伸。
  
  1、空性观认为物质是“依他起性”。即任何存在的物质都是由有别于抑或类似于其本身性质的其他物质因素构成,存在的体现,是由其他与该物质有密切相关的因素促成的。因此对于该物质而言,只是一种要素聚合的体现,实际上并没有一个永恒的与由人类所命名的概念相切合并且不变的本体性物质存在。但这个观点实际上并不否认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也不否认在一定时空条件下物质具备第一性。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性的,这没有错,很明显,“依他起性”也没有否认这一点,但物质性又是如何地存在?空性观的阐释正好可以作为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补充。
  
  有人用一个事例来反驳:[某一天,有一位叫虚无的先生对观众说道:“虽然万事万物都各自存在着,但究其根源,它们都没有自己独立的真实性,它们都是‘空’的。比如我身后的这棵树,你们都认为它是一棵实实在在的树,但是稍加分析就会明白,它只不过是连接在一起的树根、树干、树皮、树枝、树叶,其中的每一部分都不是树,所以,你们并不能实际看到、摸到‘树’,‘树’并不是可以独立存在的实体。继续分析下去,树根、树干、树皮、树枝、树叶又都不是可以独立存在的实体,它们依赖植物细胞和植物纤维才能构成。以此类推,细胞和纤维依赖分子构成,分子依赖原子构成,原子依赖原子核与电子构成,等等。那么,这棵树到底是什么呢?原来只是‘空’啊。”说到这里,突然走出一个人伸手一掌打在虚无先生的脸上,然后对众人说道:“我刚才没有打人,只是打了一堆原子和‘空’啊!”——这个事例看了令人发笑,但实际上,虚无先生本来就错误理解了空性观,也就等于,用这个事例来试图说明空性观的错误,这个本身就是一种错误,因为虚无先生否定了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及其相对独立性,因此不能自圆其说,而实际上,当局部条件、要素、因缘具备完善的时候,整体的实在性就会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体现,空性观的“无自性”说,或“依他起性”并不否定这一点。
  
  2、对于客观存在的独立性,空性观认为是一种相对的,并不是绝对意义上的独立,是需要一定条件的独立性,是既相对独立于意识,也与意识密切相关。这一点应该是与“物质与意识既对立又统一”内涵中的“统一性”不相背离,她反对的是一种对物质与意识的人为割裂,或者出于一种人为目的而加以利用扭曲。
  
  3、心识所现的观点。《华严经》在东晋佛驮跋陀罗所译的六十华严《十地品》中归结说:“三界虚妄,但是心作,十二缘分,是皆依心”又道:“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世亲论师在《唯识二十颂》的开篇就立宗:“安立大乘三界唯识”。很明显,从所述可以看出,是站在胜缔义的角度——即终极本源的立点来阐释,是一种时空上动态的观点,是一种本体论,区别于哲学范畴的认识论。并不是象人们通常认为的那样,以为人的心识能够瞬间变现目前现实中的一切。从常识的角度,我们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普通人的心识没有一种力量,能够瞬间地、适时地变现外在的世界或是他们想要的东西。因此,心识所现的观点,说的不是这么回事。那么,这种能变现与人为相依的客观存在的心识,必定不是立足于物质世界认识论的意识,假如是,那就和辩证唯物主义中人的主观能动性改造或创造客观世界的涵义相同,而改造、创造的过程也必定是时空上的累积,必定是通过某种实践,不是实时的,经验事实告诉我们,实时中没有这种例证。因此,若以世俗的角度看待心识所现的观点,正好与辩证唯物主义的意识能动性内涵相承。
  
  如果这种心识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心识,那就一定是指法界意义上的心性。也即是终极本源意义上的。但普通人不能体现,因此在俗世实际中其实是无法得到验证的,尤其是在以世俗客观存在为研究基础的科学中验证。由于无法得到验证,人们加以否认就顺理成章。但实际上,空性观认为本源的心性隐藏在普通人心识中,因此,在本源心性与普通心识乃至客观外在的验证鸿沟中,隐藏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空性观毫无疑问发现和阐明了这种联系,并且将这种联系延伸到可以实证的意义范畴,比如,禅的修行者就是这种验证的先锋。从这一点来看,空性观其实又不同于哲学范畴的唯心主义,唯心主义所提倡的作为世界本原的“意识”、“世界理性”、“理念”、“绝对精神”与空性观中的本源心性有着本质区别。十分恰巧的是,实现本源心性需要实证实修的观点,其实也和辩证唯物主义主观实践的观点是相同的:“它认为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而这种主观和客观辩证统一的实现都必须通过实践”。显露本源心性正是主观和客观的辩证统一。
  
  4、显空不二。“显空不二”是表明要以中道(中观)看待空性,如果从俗世的角度来说,就是既不偏执于唯物,也不偏执于唯心,即使站在本源的角度看万事万物本质为空——即诸法性空之后,也不否定万事万物在俗世中显现的物质本性,因而承认万事万物存在因果律、矛盾性和对立统一律。因此,“显空不二”表明,万事万物、因缘所生法自性为空,但不落有也不落于虚无,事实上在强调一种辩证的统一,在不落于有的同时,不否定从不同立点所显现的“物质实有性”,在不落于虚无(不可知)的陷阱中,显示空性本质的存在。如龙树菩萨《中论》的三是偈:“众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这是大乘空性的说法,与《心经》的义理一脉相承:“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于空,空不异于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
  如果使用通俗的说法,“显空不二”即是:所显现的永恒空性,不分别落于有与无两重内涵,不执着实有,也不执着虚无。这一点其实体现了“道”的本质。假若“道”作为一种本体,一种永恒的体性,则是远离一切语言、概念、戏说,远离“生”与“灭”,因此佛法中对般若实相的阐释,多以反证或反衬来描述,无法用人类的语言说“道”是什么,只能用语言阐释道不是什么。而在实践中,通过细微思考、感悟、体会道不是什么,逐渐也能够体悟道是什么。例如,道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那么,任何世间的生灭法,本身就不是道,任何事相本身,也不是道,而任何通过修习才产生的实体功能,如禅通、气功、武术等等,也不是最终道的本体。
  
  但是,“显空不二”的内涵表明,虽然这些本身都不是道,见地上却不能从一个极端落到另一个极端,也即是从执着为实有道体,变成认为是毫无用处、毫无价值的虚无。前者执着于唯物实相,后者就落入唯心断见。虽然从般若实相的角度看,世间法本身不是道体,却是道的体用表现,需要借助之成为渡向智慧彼岸的修行之舟。
  
  2006,06,23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空性差别
下一篇:拓东古幢造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