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早期佛经动宾结构词初探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竺家宁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早期佛经动宾结构词初探
  竺家宁
  中正大学学报人文分册
  第10卷第1期 (1999)
  页1-38
  --------------------------------------------------------------------------------
  壹、佛经词汇研究的意义
  词汇在语言结构中,是最富于变动性的成分,佛经词汇反映了中古早期的词汇面貌。由于中、印文化的接触,佛经的翻译,给词汇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使词汇面貌迥异于上古。为了适应翻译,当时创造了许多新词语,为了表达佛教的新概念,许多的旧词汇衍生了新意义。汉语词汇双音化的发展,佛经语言的影响是主要因素之一。因此,透过佛经语言,可以呈现真正的中古汉语词汇史。本文依照梁启超以来的佛经语言分期,西晋时代以前习惯上称为早期佛经,故本文以此标题。
  贰、佛经词汇研究的步骤和方法
  本文是国科会专题计划中的一部分,1997荷兰来顿的ICCL-6研讨会中笔者曾提出「动补结构」的研究,本文又全面归纳了西晋竺法护译经语言中之动宾式合义词,探索了它的结构形式,观察它的前后两个词素的语义和结合功能,以及其词义内涵。希望透过这样的研究,能使这种结构类型得到更充分的了解,提供汉语词汇史研究的参考。
  研究步骤方面,本文除运用计算机处理外,前后共累积了数千张卡片。这些卡片是由一百多卷的西晋佛经中一面仔细阅读,一面分析记录其中的动宾式词汇,这样整理出来的。而一百多卷的西晋佛经有真有伪,事先还必须一一考订选择,删除时代上有疑问的材料。所需的词汇既经登入卡片,接着就面临词与词组的困扰,一般而言,古汉语的词与词组很不容易区别。原则上,我们必须过滤出复合词而去掉词组的动宾结构。然后的工作就是查考这些词的来历,产生的时代,以及它的具体词义。西晋佛经的词形与古相同,未必表示词义也相同。有许多词的意义会改变。这点我们得运用以经证经的方法考察当时的意义和用法。也就是从佛经的上下文去判断。如果西晋佛经的用例不够多,我们还得找其它佛经的旁证。这样,我们把所得的材料分成三类:一是承先秦两汉用法的词,二是与古同形而义变的词,三是西晋新生的词。
  参、词和词组的判断
  古代汉语词与词组的区分比较困难,本文大体上采用周法高先生《中国古代语法˙构词篇》复词和仂语的区分原则,我们把周先生的看法归纳为下面五点:
  一、由出现频率判断。复词构成份子间结合性较强,词组则不然,因此复词出现次数较词组多。如:「天下」在《孟子》中出现173次。「天子」在《孟子》中出现35次。「君子」在《孟子》中出现81次。「夫子」在《孟子》中出现35次。所以这些应视为复合词看待,而非词组。
  二、由「鉴定字」判断。如「形容词+端语」的词组,中间可加「之」字;平行的两个名词中间,可加「与」「及」等字;平行的两个谓词间,可加「而」「且」等字。例如:「先知」「先觉」在《孟子》中不是复词,是词组。《孟子万章下》「天之生斯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予,天民之先觉者也。」「先知」「先觉」后面可加「者」变成「先知者」「先觉者」。
  三、由可否分用判断。可以从上下文看是否有把这个二字拆开使用,来证明其为词组。如:「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遗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梁惠王上》「『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侮夺』人之君,惟恐不顺焉;恶得为『恭俭』?『恭俭』,岂可以笑貌为哉?」《离娄上17》「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出『妻』屏『子』,终身不养焉。」《离娄下30》「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骄其『妻妾』,其『妻妾』不羞也不相泣者,几希矣。」《离娄下33》
  这几个例子里的『仁义』『恭俭』『妻子』『妻妾』都是词组,不是复合词。但是这个办法的使用也是很有限制的,有时原著者也会把某些复词拆开来解释。如:「流连荒亡,为诸侯忧。从流下而忘反谓之流,从上而忘反谓之连,从兽无厌谓之荒,乐酒无厌谓之亡。先王无流连之乐,荒亡之行。」《梁惠王下4》「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离娄上 5》
  四、由意义上判断。如:诗经中的「黄鸟」(出现十四次)即是黄鹂鸟,而不解作「黄色的鸟」。由此可看出复词的意义往往比词组要受到限制而特殊化。有时同样的词,在《孟子》中可以有复词和词组不同的解释,如:「为政不难,不得罪于巨室。」《离上6》,朱注「巨室」,世臣大家也。「巨室」的意义特殊化。「茍求其故,千岁之日至,可坐而致也。」《离下26》此「日至」谓「冬至」,是复词。「至于日至之时,皆熟矣。」《告子上七》,朱注:「日至之时」解作「成熟之期」。此「日至」非复词,而是子句。若据《正义》把「日至」解作「夏至」则可算作复词。.「皮冠」《万章下7》。如泛泛地解作「用皮作的帽子」,则不可作复词;如解作「田猎用的一种皮冠」,则可以算复词。
  有些古雅费解的二字组合,可能构成复词。如:「乔木」、「世臣」、「天吏」、「达尊」、「兼金」、「公田」、「经界」、「洪水」、「洚水」、「营窟」、「乘矢」、「闵天」、「典刑」、「袗表」「疏食」、「贰室」、「猎较」、「禀夷」、「法家」、「拂士」、「严墙」「乡愿」。
  五、由语法上判断。例如:「孔子先簿正祭器,不以四方之食供簿正。」《万章下4》前一个「簿正」是偏正复合词(以簿正之),作动词。「簿正祭器」为动宾词组。后一句「簿正」为名词,作供的宾语。
  肆、动宾式复合词的结构
  动宾式复合词是由两个词素构成,前一个带有动词性质,后一个是其宾语,例如现代汉语的:
  吃惊 请教 请示 得罪 进步
  进口 当道 起草 司仪 司机
  主席 造谣 留神 提议 抱歉
  抱怨 结婚 挂勾 套汇 来电
  当机 崩盘 表态 逃课 穿帮
  赶场 招标 标会 跳槽 挖角
  飚车 泡妞 拉风 换班 革命
  这类词通常作名词用时,两个词素间的结合比较紧密,中间塞不进任何其它字。例如「将军」、「司令」、「主席」、「司机」等。作动词用的,两个词素间往往可以塞入旁的字,例如「出了第三版」(出版)、「出一点力」(出力)、「她怀过孕」(怀孕)、「请起一份草」(起草)、「挂上了钩」(挂钩)、「造他的谣」(造谣)、「效一点劳」(效劳)、「动起粗来」(动粗)、「鞠一个躬」(鞠躬)。
  在古代汉语里,动宾式的结构比并列式、主从式要少得多,例如《诗经》中只能找到少数几个:
  充耳 总角(结发也) 牵牛 启明 司徒 司空
  趣马(官名)钩膺(马具) 甘心 得罪 从事 稽首
  因此,从词汇的结构发展历程上看,动宾式复合词是一种较晚发展的形式。
  伍、承袭先秦两汉用法的西晋动宾词
  在上古汉语里,动宾式构词极少见。然而在中古佛经中大量发展起来,下面我们把佛经词汇中归纳出来的动宾结构尝试作一分析。所谓『承袭先秦两汉用法的西晋动宾词』是指由上古到西晋时代,意义没有发生任何主要的改变,也就是说在佛经中的用法是承袭早先的词义而来。这些词大部份现代汉语中已经淘汰不用。因此其意义和用法需要作一番考察。这些词字典或辞典都有收录,表示它们都是结合比较紧密的复合词,而不是临时组合的词组。下面的探索主要着眼于训诂的角度,观察其词义状况。这是传统训诂学比较不注意的一环。我们尝试把现代语法学和传统训诂学作一个结合。以下分别就各词进行讨论。
  1、起意
  布施一切所有,起意出家学道尔已。(323郁迦罗越问菩萨行经)
  「起意」一词有萌发意念,动念头之意。汉李尤《动书枕铭》:听政理事,怠则览书。倾倚偃息,随体兴居。寤心起意,犹愈宴娱。《元典章?户部六?钞法》:诸伪造宝钞,首谋起意之人,并雕版抄纸,收买颜色,书填字号,窝藏印造,但同情者并行处死。
  由此可知,『起意』是一个使用历史很长的动宾式复合词。在近代汉语里仍然使用。例如:
  《水浒传》第二七回:孙二娘道:一者见伯伯包裹沉重,二乃怪伯伯说起风话,因此一时起意。蔡东藩《前汉通俗演义》第九五回:长明知此事难言,只因见财起意,不忍割舍,乃想出一法,诡言将乘间入请,立为左皇后,使靡如言转告。
  在现代汉语里也可以有这样的句子:这门亲事是祖父起意,而由他的父亲亲手办理的。《汉语大词典》(9、P1103)
  2、执事
  从此以来,实怀恚恨,每欲规图,执事靡由。(534佛说月光童子经)
  佛经中的执事一词指执掌事务者。据长阿含经卷一所载,以阿难常随侍释迦牟尼佛,称之为执事弟子。增一阿含经卷四十五则称之为侍者。又大智度论卷六所说之执事比丘即指维那。于禅宗,乃指属于东序,主掌寺中诸事务之知事的别称。〔尸迦罗越六方礼经、贤劫经卷七、大般涅槃经卷中、四分律卷七〕《佛光大辞典》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云:(职位)禅林之知事又云执事。见象器笺七。(3、p2032)
  不过,上引的佛经句例应做『处理其事』讲。而不作专有名词。
  这个词在上古汉语中就已经出现,例如:(1)从事工作;主管其事。《周礼˙天官˙大宰》:九曰闲民,无常职,转移执事。郑玄注引郑司农云:闲民,谓无事业者,转移为人执事,犹今佣赁也。《史记˙蒙恬列传》:及武王有病甚殆,公旦自揃其爪以沉于河,曰:王未有识,是旦执事。有罪殃,旦受其不祥。(2)有职守之人,官员。《书˙盘庚下》:呜呼!邦伯师长百执事之人,尚有隐哉。孔颖达疏:其百执事谓大夫以下,诸有职事之官皆是也。《汉书?王莽传下》:朝之执事,亡非同类。(3)对对方的敬称。《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寡君闻君亲举玉趾,将辱于敝邑,使下臣犒执事。杜预注:言执事,不敢斥尊。汉蔡邕《独断》卷上:陛下者,陛阶也……群臣与天子言,不敢指斥天子,故呼在陛下者而告之,因卑达尊之意也。上书亦如之。及群臣庶士相与言殿下、阁下、执事之属,皆此类也。 《汉语大词典》(2、P1184)
  这样的用法到了佛经以后仍然存在。例如:宋苏彻《梁惟简供略库使诰词》:况其左右侍御之臣,朝夕执事之劳,而有不被其赐者乎?唐元稹《范季睦授尚书礼部员外郎制》:新熟之时,岂疑无备,乃诏执事,聿求其才,乘我有秋,大实仓廪。后以指供役使者,仆从。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法本令执事准备。红娘辞去。清黄钧宰《金壶浪墨?盥商》:左右执事,类皆绮岁俊童。《明史?徐一燮传》:仆素谓执事知我,今自审终不能副执事之望。
  此外,后世又产生了新的义项,例如:作差事,工作讲。《水浒传》第一0一回:王庆五更入衙画卯,干办完了执事,闲步出城南,到玉津圃游玩。《西游记》第五回:朕见你身闲无事,与你件执事,你且权管那蟠桃园,早晚好生在意。
  此外,后世还可以做『仪仗』讲。例如:《醒世姻缘传》第一回:买了副执事,刻了封条,顺便回家到任。《儒林外史》第一回:次早,传齐轿夫,也不用全副执事,只带八个红黑帽夜役军牢。
  3、造行
  「造行」在佛经中是一个出现频率很高的词;例如:
  何谓阴盛?....从造行转因于四大。(481持人菩萨经)
  其人具足,戒之礼节,身所造行,与众殊特。(310大宝积经之宝髻菩萨会)
  是谓无作,则为造行。(310大宝积经之宝髻菩萨会)
  若游郡国县邑....,造行亦不种作自然生粳米。(815佛升忉利天为母说法经)
  「造行」谓修养品行。《汉书˙王吉传》:寡人造行不能无惰,中尉甚忠,数辅吾过。宋王安石《未复旧官光禄寺丞赵瑾改大理寺丞》:尔造行不谨,陷于法理,比更赦宥,复序故官。 《汉语大词典》(10、P901)
  4、无双
  生得此女,颜容实好,世间无双。(332佛说优填王经)
  「无双」意为『独一无二。没有可比』。《庄子?盗跖》:生而长大,美好无双。《史记?李将军列传》:李广才气,天下无双。唐温庭筠《照影曲》:桃花百媚如欲语,曾为无双今两身。陈毅《在志愿军司令部度春节》诗:雄豪尽是无双士,卫国保家子弟兵。《汉语大词典》(7、P159)这个词在中古汉语里十分通行,甚至有作为人名的。
  5、开心
  法泽普润,弘覆三界,开心受者,皆逮正觉。(318文殊师利佛土严净经)
  「开心」可以有两个解释,一是开通思想,启发智慧。例如汉王充《论衡?意增》:经增非一,略举较着,令恍惑之人,观览采择,得以开心通意,晓解觉悟。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宋孙光 《北梦琐言》卷十:与汝开心,将来必保聪明。
  另一个解释是开露心意,坦诚相待。这个义意义的产生较晚。例如唐李白《扶风豪士歌》:原尝春陵六国时,开心写意君所知。《明史?周忱传》:其驭下野,虽卑官冗吏,悉开心访纳。清严有禧《漱华随笔?徐翁》:汝往当以吾言开心告之,尽捐夙嫌。
  佛经中用的是第一义。
  至于现代汉语中,指心情舒畅、快乐,始于清代文献。例如《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普天下的妇道,第一件开心的事无过丈夫当着他的面赞他自己养的儿子。由此引申为取笑的话,或指取笑、开玩笑。例如《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二:唐太守一时取笑之言,只道他不以为意,岂知姊妹行中心路最多,一句开心,陡然疑变。《官场现形记》第三回:老哥,你别拿人开心!
  在中医里指开通心窍。宋苏轼《睡起闻米元章到东园宋零门冬饮子》诗:开心暖胃门冬饮,知是东坡手自煎。又《石菖蒲赞》:《本草》:菖蒲味辛温无毒,开心补五脏,通九窍,明耳目。《汉语大词典》(12、P41)
  6、涂炭
  佛为大慈三界之救,愍念众生济其涂炭。(534佛说月光童子经)
  「涂炭」比喻极困苦的境遇。《书?仲虺之诰》:有夏昏德,民坠涂炭。孔传:民之危险,若陷泥坠火。晋潘岳《西征赋》:竭股肱于暋主,歇饥赴涂炭而不移。太平天国汪潭《建天京于金陵论》:于是龙车光降金陵,日驭威临建业。后舞前歌,出军民于涂炭。佛经中所用的正是此义项。
  另外亦借指陷入灾难的人民。南朝梁沈约《梁鼓吹曲?道亡》:救此倒悬拯涂炭,誓师刘赫灵断。清吕守曾《经史法戒诗》之十:治安共说梁天监,南北通和救涂炭。佛经所用的正是此义。
  这个词另外还有泥沼和炭灰的意思。喻污浊之地,亦谓污浊。例如《孟子?公孙丑上》:立于恶人之朝,与恶人言,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韩诗外传》卷一:廉洁直方,疾乱不治,恶邪不匡,虽居乡里,若坐涂炭。《东观汉记?赵熹传》:遇更始亲属,皆踝跣涂炭,饥困不能前。《资治通鉴?宋孝武帝大明六年》:柳元景欲救怀文,言于上曰:沈怀文三子,涂炭不可见,愿陛下速正其罪。
  这个词另外还有蹂躏,摧残的意思。例如《后汉书?党锢传序》:海内涂炭,二十余年,诸所蔓衍,皆天下善士。《水浒传》第六十三回:滥官当道,污吏专权,殴死良民,涂炭万姓。《汉语大词典》(2、P1178)
  7、下意
  未曾自大,谦恪下意,礼敬众生。(310大宝积经之密迹金刚力士会)
  这句以『下意』与『众生』对举,显见二者都是复合词。《汉语大辞典》(1、p327):谓屈意;虚心和顺。《汉书.蒯通传》:「彼东郭先生、梁石君,齐之俊士也,隐居不嫁,未尝卑节下意以求仕也。」。《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诸兄每读经传,辄下意难问。」周寿昌注补正:「下意,犹《礼》「下气怡色」之谓也。难问,辨难诘问也。由此可见『下意』是东汉六朝间流行的用语。
  后世这个词的意义发生一些改变,转为『出主意;作决定』之意。。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政事》:「贾充初定律令,与羊祜共咨太傅郑冲……羊曰:『上意欲令小加弘润。』冲乃粗下意。」《梁书.元帝纪》:「〔元帝〕初生患眼,高祖自下意治之,遂盲一目,弥加愍爱。」,《魏书.崔休传》:「休久在台阁,明习典礼,每朝廷疑议,咸取正焉。诸公咸相谓曰:「崔尚书下意处,我不能异也。」
  至于近代汉语中,又衍生『随意』的意思。例如《醒世姻缘传》第二十七回:「下意的送二两银子,也不叫他住二日,就打发他家去了!」
  8、合度
  忖察此师,自眷属财贿,尚不合度。(345慧上菩萨问大善权经)
  「合度」一词《汉语大辞典》(2、p151):合于尺度;适宜。汉陆贾《新语?思务》:「进退循法,动作合度。」三国魏曹植《洛神赋》:「襛纤得衷,修短合度。」《旧唐书?辛替否传》:「故天地怜心,神明佑之,使阴阳不愆,风雨合度。」清昭槤《啸亭杂录?吴留村》:「及邸造成,公适进帘榻古玩诸物,价逾万金,设之庭寝,无不合度。」
  9、守心
  不为禁戒,不为守心。(395佛说当来变经)
  「守心」一词《汉语大辞典》(3、p1298):坚守节操之心。《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戊之为人也,远不亡君,近不偪同,居利思义,在约思纯,有守心而无淫行。」亦指守志不移。唐元稹《分水岭》诗:「君门客如水,日夜随势行,君看守心者,井水为君盟。」佛经所用当系此义。
  这个词另外也指防御的决心;防守的意图。汉贾谊《新书?修政语下》:「凡有攻心者,必结之以约,而谕之以信,然后能以得也;凡有守心者,必固之以和,而谕之以爱,然后能有存也。」
  10、守真
  质朴守真,宣传正经。(395佛说当来变经)
  守真《汉语大辞典》(3、p1303):保持真元;保持本性。语出《庄子?渔父》:「慎守其真,还以物与人,则无所累矣。」《后汉书?申屠蟠传》:「安贫乐潜,味道守真,不为燥湿轻重,不为穷达易节。」晋葛洪《抱朴子?道意》:「患乎凡夫,不能守真。」唐钱起《过曹钧隐居》诗:「之子秉高节,攻文还守真。」宋阮阅《增修诗话总龟》卷四五:「元真子张志和,会稽人,守真养气,卧雪不冷,入水不濡。」
  11、曲躬
  适坐饭顷,寻时诸树曲躬作礼。(815佛升忉利天为母说法经)
  曲躬《汉语大辞典》(5、p568):折腰。形容恭顺。汉王符《潜夫论?本政》:「而欲使志义之士匍匐曲躬以事己,毁颜谄谀以求亲,然后乃保持之。」《北史?郭祚传》:「于时领军于忠恃宠骄恣,崔光之徒,曲躬承接。」明王衡《有轮袍》第一折:「待永榜后,自来曲躬低首,谢恁岐王。」
  12、居业
  无坚固想,不念居业,心中所怀,不思清浊。(813无希望经/偈)
  居业《汉语大辞典》(4、p26):保有功业。《易?干》:「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孔颖达疏:「辞谓文教,诚谓诚实也,外则修理文教,内则立其诚实,内外相成,则有功业可居,故云居业也。」佛经所用当系此义。
  这个词另外还有产业,家业之义。《后汉书?桥玄传》:「及卒,家无居业,丧无所殡,当时称之。」《魏书?罗结传》:「年一百一十,诏听归老,赐大宁东川以为居业,并为筑城,即号罗侯城,至今犹存。」
  这个词又作定居立业讲。《后汉书?桓帝纪》:「〔永兴元年〕秋七月,君国三十二蝗。河水溢。百姓饥穷,流冗道路,至有数十万户,冀州尤甚。诏所在赈给乏绝,安慰居业。」清刘大櫆《中书舍人程君墓志铭》:「其贤居业扬州之邵埭,君因占籍江都,为江都学博士。」
  13、承事
  亦能恭敬消息承事,诸两足圣威神无极。(433佛说宝网经)
  承事《汉语大辞典》(1、p772):治事;受事。《左传?成公十二年》:「百官承事,朝而不夕。」《国语?鲁语下》:「大夫有贰车,备承事也。」《汉书?韦玄成传》:「立庙京师之居,躬亲承事,四海之内各以其职来助祭。」《南史?顾琛传、:「琛不能承事刘湛,故寻见斥外。」
  14、审实
  假令我今审实,能行四十事者,....皆当为我六反震动。(334佛说须摩提菩萨经)
  审实《中文大辞典》:「真实也。《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臣前颇谓道路之言,疑不审实」(3、p604)
  这是汉代以后通行的词汇。
  15、质疑
  吾闻无数世乃有一佛耳,今诣质疑,而不以闻吾之所疑,唯佛而释 。(005佛般泥洹经)
  质疑《中文大辞典》:「质问疑惑也。《汉书?陈遵传》竦居贫无宾客,时好事者,从之质疑问事,论道经书而已。《注》师古曰,质、正也」(8、p1409)
  16、积习
  诸族姓子,佛无数劫而积习是无上正真道。(481持人菩萨经)
  积习《中文大辞典》:「积久所成之习染也。《春秋繁露?天道施》积习渐靡,物之微者也,其入人不知,习忘乃为常然。《蔡邕?述行赋》常俗生于积习。《福惠全书?编审部?首改前弊》积习锢陋,诸弊逐欸开列」又谓:「犹言娴习。《文选?左思?魏都赋》剞劂罔掇,匠斲积习」(6、p1688)
  17、应瑞
  『应瑞』一词在佛经中出现的频率极高。例如:
  自然化风,名曰回转,吹之令变,更成四应瑞。(317佛说胞胎经)
  吹其胎里,令其身变化,成四应瑞,两膝处两□处。(317佛说胞胎经)
  吹其坚精,变为体形,成五处应瑞。(317佛说胞胎经)
  应瑞《中文大辞典》:「谓应祥瑞也。《周礼?春官疏》若受天之应瑞然。《李觐?紫玉见南山赋》德表玉而应瑞,玉用德而降休」(4、p283)
  18、应节
  夙夜精进,经行应节,其无言辞,是乃为安。(813无希望经/偈)
  应节《中文大辞典》:「谓合节度也。《列子?汤问》巧夫镇其颐则歌合律,捧其手则舞应节,千变万化,惟意所适。《虞世南?咏舞诗》一双俱应节,还似镜中看。」又谓:「应季节也。《后汉书?郎顗传》王者崇宝大,顺春令,则雷应节。《魏文帝?让禅令》风雨应节,祯祥触类而见。《傅亮?感物赋》怜鸣啁之应节,惜落景之怀东」(4、p284)
  19、怀居
  二曰:所闻法乐,不贪家怀居。(324佛说幻士仁贤经)
  怀居《中文大辞典》:「谓怀思安处也。《论语?宪问》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集注》居,谓意所便安处也。」(4、p299)
  陆、与古同形而义变的西晋动宾词
  所谓『与古同形而义变的西晋动宾词』是指这个动宾词原本就存在,可是到了西晋时代,词义或用法产生变化,使得古今虽同形,内涵却不一致。兹分别讨论如下:
  1、问讯
  当问讯礼敬承事供养,无有害心向。(119佛说鸯崛髻经)
  问讯为敬礼法之一。即向师长、尊上合掌曲躬而请问其起居安否。大智度论卷十,载有二种问讯法,若言是否少恼少患,称为问讯身;若言安乐否,称为问讯心。至后世之问讯,仅为合掌低头。
  《佛光大辞典》云:禅宗所用之作法有九种:(一)三巡问讯,于方丈小座汤(众僧坐于方丈室慢吮汤)之际,行揖坐、揖香、揖汤(揖即行礼)之三回问讯。(二)四处问讯,对僧堂之四板头(四板之头首)烧香问讯。(三)七处问讯,就僧堂内七处之炉烧香问讯。(四)座下问讯,在法堂之须弥座前问讯请法。(五)借香问讯,当维那于出班上香之际借住持香时,先向住持问讯,待烧香之后,再向住持行问讯礼,其时则称谢香问讯。(六)趺坐问讯,秉拂人(持拂子代住持上法座向大众开示说法者)请住持趺坐,令侍者问讯。(七)请座问讯,于方丈行茶礼时,先由侍者行至住持前问讯。(八)普同问讯,又作普问讯、普通问讯,即普向大众问讯,或大众一时问讯。(九)略问讯,又作小问讯,仅为合掌低头。
  此外,一般所行之问讯法,以两手相屈,曲腰至膝,操手下去,合掌上来,两手拱齐眉。我国佛教徒多于拜佛将结束时,以问讯作结。〔中阿含卷六教化病经、法华经卷五从地踊出品、大智度论卷十、大宋僧史略卷上、释氏要览卷中〕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问讯:(杂语)合掌而问安否也。但敬揖以表问安否之心亦云问讯。僧史略上曰、「如比丘相见,曲躬合掌。口曰不审者何。此三业归仰也。(曲躬合掌身也。发言不审口也。心若不生崇敬,岂能动身口乎)谓之问讯。其或卑问尊而不审少病少恼起居轻利不。上下慰则不审无病恼,乞食易得,住处无恶伴,水陆无细虫不。后人省其辞,止曰「不审也。」释氏要览中曰「善见论云。比丘到佛所问讯云。少病少恼安乐行否。」(2、p1916)
  《汉语大词典》(12、P32)云:僧尼等向人合掌致敬。晋法显《佛国记》:阿那律以天眼遥见世尊,即语尊者大目连,汝可往问讯世尊,目连即往,头面礼足,共相问讯。《景德传灯录?迦毗摩罗》:尊者将至石窟,复有一老人素服而出,合掌问讯。《警世通言?假神仙大闹华光 》:魏公,走不多步,恰好一个法师,手中拿着法环摇将过来,朝着打个问讯,走入正殿,去敲打木鱼。
  「问讯」这个词在佛经以前也有,但是含意不同。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含意。(1)互相通问请教。汉刘向《说苑?谈丛》:君子不羞学,不羞问。问讯者,知之本,念虑者,知之道也。(2)打听。《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3)问候,慰问。《后汉书?清河孝王庆传》:庆多被病,或时不安,帝朝夕问讯,进膳药,所以垂意甚备。
  佛经以前的这类用法一直延续到佛经以后。例如:宋姜夔《惜红衣》词:,墙头唤酒谁问讯,城南诗客。康濯《水滴石穿》第五章:他已经找有根问讯过,有根答应了,说说社里雇用。这是打听的意思。
  宋陆游《次季长韵回寄》:野人篷户冷如霜,问讯今唯一季长。何其芳《画梦录?丁令威》:丁令威引颈而望,寂寞得很,无从向昔日的友伴致问讯之情。这是问候的意思。
  2、执心
  『执心』在佛经中是一个出现频率很高的词;例如:
  立在一处,亦无合离,使永执心,莫知所存。(315佛说普门品经)
  自今执心,尚沙门德,远女亲贤,唯道是尊。(005佛般泥洹经)
  达士睹之,了无所有,便自执心,无念无求。(315佛说普门品经)
  听受尊言,顺教跪拜,执心柔软,而制其志。(310大宝积经之宝髻菩萨会)
  「执心」较早的意思犹秉性。例如汉刘向《列女传˙赵将括母》:父子不同,执心各异。《北史˙赵肃传》:肃久在理官,执心平允,凡所处断,咸得其情。
  在佛经里面谓心志专一坚定。这个用法自晋以后出现,非佛经数据例如晋袁宏《后汉记˙光武帝纪一》:彭为郡吏,执心坚守,是其节也。唐顾况《瑶草春》诗:执心轻子都,信节冠秋胡。《汉语大词典》(2、P1132)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3、p2031)执心:(杂语)固执事物而不离之心也。广百论释曰:「非唯空有,亦复空,空遍遣执心。」中论疏三末曰:「方广之流闻无生。乃更增其执心。」
  3、推步
  讥谤圣道....,嘘天推步,慕于世荣。(770佛说四不可得经)
  「推步」一词有两个义项:(1)推算天象历法。古人谓日月转运于天,犹如人之行步,可推算而知。《后汉书˙冯绲传》:绲弟允,清白有孝行,能理尚书,善推步之术。李贤注:推步谓究日月五星之度,昏旦节气之差。晋葛洪《抱朴子˙塞难》:意不为推步之苦,心不为艺文之役。《明史˙历志一》:台官言日当食,已而不食。帝喜,以为天眷,然实由推步之疏也。(2)犹推命。宋钱愐《钱氏私志˙求嗣》:大父宝阁善推步,午时遣人来报光玉云:得数七十有九,若今日酉时生,是个有福节度使。伯兄果酉时生,平生淡薄,寿享正七十有九。明杨循吉《蓬轩吴记》卷下:弘治庚戌春试,予与番禺顾均实同邸,顾善推步,自云必第。清陈其元《庸闲斋笔记˙李善兰星命论》:余最不信星命推步之说。《汉语大词典》(6、p672)
  第二个义项时代较晚,由佛经的证据显示可知这个『推求天命』的意义在西晋时代就已经产生。。
  4、散意
  诸根应法,有方便根,....悉能知之,散意根,寂静根,....。(481持人菩萨经)
  「散意」一词原来指表白心意。例如汉阮瑀《为曹公作书与孙权》:常思除弃小事,更申前好,两族俱荣,流祚后嗣,以明雅素中诚之效。抱怀数年,未得散意。 《汉语大词典》(5、P482)西晋佛经指一种修为的境界。为诸根之一。
  5、传号
  佛告舍利弗:「是经名顶王,当共传号。」(477大方等顶王经)
  传号本谓子孙袭封。《汉书˙吴芮传》:唯吴芮之起,不失正直,故能传号五世,以无嗣绝,庆流支庶。另外也指旧时藏族地区一种为土司、守番、土官传达号令的人。隶属于土司、守番、土官,并在他们直接指挥下的,尚有兴人、千总、把总、管家、译字房、传号、差人和寨首(越是前者地位越高,活动范围越广。)《汉语大词典》(1、P1625)
  佛经中却是「传其名号」之义。
  6、游步
  于诸经典,游步世间,平等独欢。(813无希望经/偈)
  若有众生信乐斯法,举动进止如象游步。(813无希望经)
  进止康强,游步轻利,力势安乎?(401佛说无言童子经)
  「游步」本来是随意走走的意思。汉刘向《列仙传˙疏》:人以百年,行迈身轻,寝息中岳,游步仙庭。晋陆云《与陆典书书》之六:游步八素之林,逍遥德化之囿。宋吴自牧《梦梁录˙孟冬行朝飧礼遇明禋岁行恭谢礼》:欢声盈万户,庆景陵礼毕,銮舆游步,西郊暖风布。《汉语大词典》(10、P1050)
  西晋佛经引申为『活动生息』之意。已不指具体的走路。
  7、存命
  若族姓子,若学工巧以自存命,若耕田若贩卖....。(55佛说苦阴因事经)
  「存命」一词《汉语大辞典》(4、p188):保全生命。《魏书?田益宗传》:「初代之日,二子鲁生、鲁贤、从子超秀等并在城中,安然无二,而桃符密遣积射将军鹿永固私将甲士,打息鲁生,仅得存命。」《水浒传》第五五回:「今者朝廷差遣将军前来收捕,本合延颈就缚。但恐不能存命,因此负罪交锋,误犯虎威。」
  佛经的用法由『保全生命』引申为『经营生活』。
  8、没身
  是时五百比丘尼便皆于座中没身,从东方出在虚空中。(144佛说大爱道般泥洹经)
  是时摩诃卑耶题俱昙弥,便自现神足从座中没身,去从东方出在虚空中。(144佛说大爱道般泥洹经)
  没身《汉语大辞典》(5、p984):终身。《老子》:「没身不殆。」《汉书?息夫躬传》:「今单于以疾病不任奉朝贺,遣使自陈,不失臣子之礼。臣禄自保没身不见匈奴为边境忧也。」隋王通《中说?问易》:「刘炫问《易》,子曰:圣人于《易》,没身而已,况吾侪乎?」明沈鲸《双珠记?狱中冤恨》:「饮痛唧冤,没身难泯。」
  这个词另外一义是『犹言将自身没官』。例如《隋书?东夷传?倭国》:「其俗杀人强盗第奸皆死,盗者计赃酬物,无财者没身为奴。」
  这个词另外又有『犹投身』之义。《梁书?处士传序》:「与夫没身乱世,争利干时者,岂同年而语哉!」
  以上三义都不是佛经中的意思。佛经「没身」是「隐没其身」的意思。
  柒、西晋新生的词
  这一类词不见于先秦两汉的文献资料中,却普遍出现在魏晋以后的佛经或非佛经语料里。有些虽然是佛门用语,但是随着佛教的盛行和普及于社会大众,这些词也跟着成为口语中的基本词汇,正如同我们今天的用语,充斥着来自佛经的词汇一样(例如:『现在、一剎那』之类),成为我们习焉而不察的语言成分。这些当时新生的词语,虽活跃于中古汉语里,然而由于语言的变迁,有些已经没有保留到现代了。
  授决
  这个复合词在佛经中十分普遍。例如:
  (园监)闻佛说经一心欢喜,即以所持华悉散佛上,花皆住于空中当佛头上,佛即授决曰:....。(509阿阇世王受决经)
  乃能逮得无所从生法忍,为定光佛所见授决。(425贤劫经/偈)
  因是德本,彼土授决见亿数佛普蒙斯法。(481持人菩萨经)
  如是法无所舍,于是法无所得,我以是故为如来所授决。(816道神足无极变化经)
  佛时授决适竟,王及旃陀和利,前为佛作礼便霍然不见佛所在。(509阿阇世王受决经)
  其闻此经,我悉授决。(310大宝积经之宝髻菩萨会)
  于凡人法无所舍,于佛法无所得,用是为如来所授决。(816道神足无极变化经)
  于是月星天子语是天子言:善哉今为佛之所授决,当得阿耨多罗三耶三佛。(816道神足无极变化经)
  故如来一一授决分明具足。(623如来独证自示三昧经)
  最后有佛,名....,所见授决,却无数劫。(481持人菩萨经)
  宝髻菩萨闻佛授决,欢喜踊跃。(310大宝积经之宝髻菩萨会)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授决(2、p1964):(术语)同于授记。于众生授与决定作佛之记别也。大日经疏一曰「定光之授决。」可知授决是佛教的专有术语。属动宾结构造词。上古时代还没有这个词。
  这个词也可以写作「受决」,例如:
  (王)问祇婆曰:我作功德巍巍如此,而佛不与我决,此母然一灯便受决何以尔也?(509阿阇世王受决经)
  王复问祇婆曰:我前请佛而老母受决,今日设福而园监受决,我独何故初无所获?(509阿阇世王受决经)
  因便受决,已得受决,致现在定见十方佛。(425贤劫经)
  此母宿命供养百八十亿佛已,从前佛受决。(509阿阇世王受决经)
  是诸正士各便受决得许信乐。(481持人菩萨经)
  当逮无上正真之道....,得决不久以近受决。(481持人菩萨经)
  「受决」丁福保《佛学大辞典》(p1515):(术语)同受记,谓受决定之记别也。《汉语大辞典》(2、p884)「受记」云:称佛记弟子来生因果及将来成佛之事为记别。接受记别叫做受记。
  2、割爱
  毁形守志节,割爱无所亲。(683佛说诸德福田经/偈)
  「割爱」是舍弃所爱的意思。晋葛洪《抱朴子˙用刑》:必有罪而无赦,若石碏之割爱以灭亲。宋黄庭坚《送夏君玉赴零陵主簿》诗:青云已迷津,浊酒未割爱。
  这个词到近代汉语仍然使用。例如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连琐》:今愿割爱相赠,见刀如见妾也。《汉语大词典》(2、P734)一直到现代汉语意义没有太大改变。但是这个词在上古时还未出现。本文所举的西晋佛经是最早的资料。
  3、无着
  『无着』在佛经中是一个出现频率很高的词;例如:
  有名称,无恐怖,无着天,大灯明。(425贤劫经/偈)
  于是菩萨....,心自念言,刈习苦垢植无着根,断不退流通泥洹原。(623如来独证自示三昧经)
  为众会分别要义,敷演微妙无着之业。(315佛说普门品经)
  坚精进,无损称,离于畏,无着天。(425贤劫经/偈)
  欲为猛志,存恤群生,无着淫□。(315佛说普门品经)
  义无所获,亦不动摇,于无力毒而无着。(401佛说无言童子经)
  莲华氏,无着称,游圣慧,离于冥。(425贤劫经/偈)
  「无着」一词音译为阿僧伽。为古代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创始人之一。又称无障碍。生于公元四、五世纪顷。北印度健驮逻国普鲁夏普拉人。依婆薮盘豆法师传,父名憍尸迦,为国师婆罗门。有兄弟三人,皆称婆薮盘豆。师初于小乘萨婆多部(说一切有部)出家,因思惟空义,不能得入,欲自杀,时东毘提诃有宾头罗前来为说小乘空观。师初闻悟入,然对此犹不满意,乃以神通往兜率天从弥勒菩萨受大乘空观,归来如说思惟,遂达大乘空观。后又数往兜率天学瑜伽师地论等大乘之深义,并集众宣说之。由是大乘瑜伽之法门传至四方。师致力于法相大乘之宣扬,又撰论疏释诸大乘经。其弟世亲本习小乘,后依其劝遂归大乘,竭力举扬大乘教义。着有金刚般若论、顺中论、摄大乘论、大乘阿毘达磨杂集论、显扬圣教论颂、六门教授习定论颂等。〔金刚仙论卷十、瑜伽师地论释(最胜子)、大唐西域记卷五阿踰陀国条、南海寄归内法传卷四长发有无条、往五天竺国传〕《佛光大辞典》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3、p2183):(术语)无执着于事物之念也。 (人名)菩萨名。梵名阿僧伽。天亲菩萨之兄也。皆为法相宗之祖。见阿僧伽条。 禅师名。唐杭州无着。禅师名文喜,年七岁出家,习律听教,宣宗初,往五台礼文殊。遇一老翁牵牛而行,迎师入寺,翁纵牛引师升堂,翁曰,近由何处来。师曰,南方,翁曰,南方佛法如何住持。师曰,末法比丘奉戒律者不少。翁曰,有几何。师曰,或三百或五百师却问,此间佛法如何住持。翁曰,前三三后三三。翁呼童子均提出茶,又进酥酪。翁拈起玻璃盏问曰,南方还有这个否。师曰,无。翁曰,寻常得什么吃茶。师无对。辞别。翁令童子相送。师问童子前三三后三三是几许。童子呼大德,师应诺。童曰,是几许。师曰,是为何处。童曰,此金刚窟般若寺,师憬然悟彼翁是文殊。懿宗咸通三年,师至洪州观音院,参仰山寂禅师,顿悟心要,光化三年寂,寿八十。见五灯会元宋僧传二十。
  这个词除了做专有名词之外,佛经中通常用作『无执着于事物之念』或『无所羁绊无所执着』的意思。上面所引的例子都是这个意思。至于非佛经的例子都是出现于西晋以后,可见这个词实际上是受到佛经影响而产生的。例如《艺文类聚》卷七引南朝梁元帝《梁安寺剎下铭》:有识之所虔仰,无着之所招提。唐郑谷《蔡处士》诗:无着复无求,平生不解愁。
  后世逐渐演变为『无所依托。没有着落』的意思。例如:前蜀韦庄《出关》诗:危时祇合身无着,白日哪堪事有涯。《宋史?苏轼传》:读其文,浩然无当而不可穷,观其貌,超然无着而不可挹。明唐顺之《答陈澄江应事村居韵》之四:出处两无着,空惭大隐名。《汉语大词典》(7、P131)
  4、发意
  『发意』在佛经中也是一个出现频率很高的词;例如:
  三者,适发意行,所见用任我故。(323郁迦罗越问菩萨行经)
  六者,发意顷使一心知止足。(323郁迦罗越问菩萨行经)
  未曾发意不满一切愿。(816道神足无极变化经)
  亦未曾发意漏脱。(816道神足无极变化经)
  如我前后所作福,常发阿耨多罗三耶三菩心,以劝人令发意求菩萨道。(816道神足无极变化经)
  长者乃能发意,广问如来如此之义。(323郁迦罗越问菩萨行经)
  谁今发意于佛道,谁坐树下降伏魔。(178前世三转经/偈)
  「发意」丁福保《佛学大辞典》(3、p2071):(术语)同于发心,无量寿经上曰:「发无上正真道意。弃国捐王。行做沙门。」
  「发意」有产生某种意念的意思。晋道安《道行般若波罗蜜经序》:从始发意,逮一切智曲成决,着八地无染,为之智也。宋苏轼《东坡志林˙记游庐山》:仆初入庐山,山谷奇秀,平生所未见,殆应接不暇,遂发意不欲作诗。《元典章˙户部六˙伪钞》:据石治民所招,即系自行发意雕版印造伪钞。《醒世姻缘传》第九二回:自从姜氏居庄,伺候的人虽然不敢欺心侮慢,只是欠了体贴,老人家自己不发意梳梳头,旁人便也不强他。又做表现心意讲。张彦远《法书要录》卷二引南朝梁陶弘景《与梁武帝论书》:所奉三旨,伏循字迹,大觉劲密。窃恐既以言发意,则应言而新,手随意运,笔与手会,故意得谐称,下情欢欣,宝奉愈至。《汉语大词典》(8、P568)
  由以上可知这个词最早出现于西晋佛经,为中古汉语的流行词语。
  5、发愿
  如来从阿僧祇劫,发愿诚谛,殒命积德,誓为众生。(683佛说诸德福田经)
  此女人乃有如是大威德神足力,能发大愿,既发愿已随愿皆成。( 310大宝积经卷一百)
  「发愿」,发起誓愿之意。又作发大愿、发愿心、发志愿、发无上愿。总指发求佛果菩提之心(菩提心);别指完成净土,以救济众生之心(即誓愿)。盖菩萨所发之愿,有总愿、别愿、净土成佛愿、秽土成佛愿等,种类甚多。于净土宗,誓愿往生净土者发遣自己修善,此发愿往生之心,称为回向发愿心。唐代善导于观经疏玄义分解释六字名号(南无阿弥陀佛),称南无有发愿回向之意。亲鸾谓此乃阿弥陀佛发救度众生之愿,而为众生得救之因;或解作遵行释迦、弥陀二尊之发遣招唤,而欲生于净土之心。
  这个词始用于佛经中,上古未见。属于中古新生词。在佛经中愿心大体可分为二:(一)发求菩提之愿,(二)发度化有情之愿。又四弘誓愿、十大愿皆属于发愿。此外,有关修善作福等皆须先发愿,而记其趣旨之文称为发愿文,又作愿文、誓愿文。如南朝梁代沈约之千僧会愿文、隋代智者大师之发愿文、善导之发愿文等皆是。〔菩萨地持经卷一种性品、发菩提心经论卷上愿誓品、大智度论卷五、俱舍论卷十二分别世品〕《佛光大辞典》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3、p2071):(术语)发起誓愿也。阿弥陀经曰:「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汉语大词典》(8、p588):谓普渡众生的广大愿心。后亦泛指许下愿心。《法华经˙提婆达多品》:于多劫中常作国王,发愿求于无上菩提,心不退转。唐白居易《香山寺新修经藏堂记》:先是,乐天发愿修香山寺,既就,迨今七八年。元无名氏《连环计》:第二折:还待要花言巧语将咱骗,你恰纔个焚香拜告青天,深深顶礼亲发愿。《西游记》第五八回:就是发愿斋僧的,也斋不着这等好人!《花月痕》第八回:后来痴珠解馆,心印以心疾,发愿朝山,航南海,涉峨眉。
  近世又变为『表达愿望』之意。明梁辰鱼《步步娇˙秋日别情》套曲:发重愿,愿年年相见,胜似今年。《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大娘子大怒,发愿必要置妾死地。
  6、经心
  无有垢秽,奉行十善,于淫怒痴,不以经心。(349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
  「经心」即虆心,烦心之义。这个词最早见于西晋佛经。之后成为常用语。例如晋葛洪《抱朴子?崇敬》:贵游子弟,生乎深宫之中,长乎妇人之手,忧惧之劳,未常经心。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汝何以都不复进,为是尘务经心?天分有限?金王万钟《春宵》诗:人在西轩愁不寐,十年间事总经心。明卓尔堪《渔妇吟》:一生离合未经心,锦帐佳人多梦想。
  这个词另外还有留心,着意之义。南朝梁陶弘景《冥通记》卷一:凡好书画,人间杂伎,经心即能。唐杜甫《春日江村》诗之三:经心石镜月,到面雪山风。《红楼梦》第五八回:一应药饵饮食,十分经心。《汉语大词典》(9、P860)
  7、叉手
  佛经中『叉手』一词的出现频率很高。例如:
  叉手而自归,欢悦遥散花。(477大方等顶王经\偈)
  一心叉手,礼佛而立。(401佛说无言童子经)
  三万二千菩萨即从坐起,叉手而住。(310大宝积经之密迹金刚力士会)
  文殊师利便从座起....,右膝着地,叉手问佛。(813无希望经)
  王与国中高德贤者俱进,皆以头面稽首佛足,却叉手立。(005佛般泥洹经)
  佛见诸杂想,天人住叉手,无谄弃非安,何不现道宝?(425贤劫经/偈)
  别取小床,乡佛前坐,专心叉手,听受道教。(318文殊师利佛土严净经)
  于是释大力士从座起一面着衣叉手向世尊....。(55佛说苦阴因事经)
  长者威施并五百人即皆叉手受教而听。(330佛说菩萨修行经)
  昼夜各三正衣,束体叉手,下膝着地。(349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
  清信士女叉手住,愍哀安住唯宣法。(318文殊师利佛土严净经/偈)
  闻说是法,欣然大悦,咸共叉手。(310大宝积经之密迹金刚力士会)
  诸天亿该普来集,咸共叉手礼至圣。(318文殊师利佛土严净经/偈)
  诸天龙神及世人民闻经欢喜,皆起叉手,为佛作礼。(330佛说菩萨修行经)
  礼毕却住一面,叉手白佛,言愿欲有所问。(334佛说须摩提菩萨经)
  这些句子中的『叉手』有两手交叉之意。是印度致敬法之一种。丁福保《佛学大辞典》:「(杂语)叉手乃吾国之古法,即拱手也。」(1、p448)又称金刚合掌。即合掌交叉两手之指头。中阿含经卷三:「彼伽蓝人或稽首佛足,却坐一面;或问讯佛,却坐一面;或叉手向佛,却坐一面;或遥见佛已,默然而坐。」
  在密教中,叉手又称归命合掌,乃表示生(左手)佛(右手)二界,亦即众生(左)归命于诸佛(右)之意。二手合之,亦表示能所不二、生佛一如。以其代用于一切印相,故又称普印。〔普曜经卷二降神处胎品、观无量寿经〕
  「叉手」也是禅林礼法之一。又称拱手。原为我国俗礼,后为禅门采用。即以左手把住右手,其左手小指则向右手腕,右手皆直其四指,以左手拇指向上。如以右手掩胸,不得着胸,须令稍离。敕修百丈清规卷下:「途中云水相逢,彼此叉手,朝揖而过。」
  8、化佛
  今汝为谁从何而来?于时化佛以何发遣?(565顺权方便经)
  「化佛」一词,《佛光大辞典》(p1324):又作应化佛、变化佛。佛陀为救度众生而变现另一种姿态,即称为变化身。〔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一、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七本〕也指原无而忽有之佛。即应机宜而忽然化现之佛形。观无量寿经云:「于圆光中,有百万亿那由他恒河沙化佛,一一化佛亦有众多无数化菩萨以为侍者。」又千手观音四十手中,其左手之一手中所持之佛即为化佛,故称化佛手。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1、p735):(术语)佛菩萨等以神通力化作之佛形也。观无量寿经曰:「无量寿佛身。如百千万亿夜摩天阎浮檀金色。(中略)彼佛圆光。如百亿三千大千世界。于圆光中。有百万亿那由陀恒河沙化佛。」是佛变现之化佛也。」法华经普门品曰:「若有国土众生。应以佛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即现佛身而为说法。」观无量寿经曰:「当观观世音菩萨。此菩萨身长八十万亿那由他由旬。(中略)其圆光中有五百化佛。如释迦牟尼佛。一一化佛有五百化菩萨。是菩萨变现之化佛也。」
  由此可知『化佛』即是『化作佛形』之意。凝固为专有术语,属动宾式复合词。
  9、出色
  眼者日月之精有二名:入色为金翅鸟,出色为文殊师利。(315佛说普门品经)
  「出色」一词佛经与现代的用法并不相同。《汉语大辞典》(2、p480):(1.)超出一般;有特色。元马致远《青衫泪》第二折:「都道江西人,不是风流客,小子独风流,江西最出色。」《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我们是门户人家,靠着粉头过活。家中虽有三四个养女,并没个出色。」清平步青《霞外屑.斠书.梦厂杂着》:「叙述少出色处。惟寇略纪王伦构逆,足资考证;闲评论画,尚为有见。」(2.)犹卖力。《水浒传》第三三回:「花荣拉起弓,大喝道:「你这军士们,不知冤各有头,债各有主。刘高差你来,休要替他出色。」
  上面这些例子都是元代以后近代汉语的用法。佛经另见于下面两例。
  皆成就得最第一智,轻便最能,聪明智慧,又如是等诸王技中,最善最胜,所谓书算,解诸计数,雕刻印文,宫商律吕,舞歌戏笑,或造诸珍,奇异宝,染衣出色,图画草叶,种种诸事,和合熏香,或弄手笔,草正诸书,能制文章,又复能于白象背上,能回能转,旋鞍骗芳面反马所有象驼,头项尾,种种诸技。(一九0佛本行集经卷十一/习学技艺品第十一)
  心者谓意止也,见观空者,行道得观不复见身,便堕空无所有者,谓意无所着意有所著因,为有断六入便得贤明,贤谓身,明谓道也,知出何所灭何所者,譬如念石出石入木石便灭,五阴亦尔,出色入痛痒,出痛痒入思想,出思想入生死,出生死入识,已分别是,乃堕三十七品经也。(六0二佛说大安般守意经卷下)
  佛经中『出色』的意义,前一词素为动词,后一词素为名词宾语,作颜色或五阴之色讲。『染衣出色』 为颜色,『五阴亦尔,出色入痛痒』为五阴之色。至于『入色为金翅鸟,出色为文殊师利』一句,出色与入色相对,此色字指客观有实形实象可以看得见的东西。实际上也就是五阴之色。
  10、交露
  或有菩萨,住于地里,入宝交露,而自省见坐于莲华。(401佛说无言童子经)
  「交露」一词《佛光大辞典》(p2151):比喻以宝珠交错装饰,如同日光照耀露珠,呈现相互辉映之情景。法华经卷一序品:「各千幢幡,珠交露幔,宝铃和鸣。」同经卷四宝塔品:「宝交露幔,遍覆其上。」此外,无量寿经卷上描绘极乐净土之状况,谓净土之讲堂、精舍、宫殿、楼观等,皆由七宝自然化成;并以真珠、明月摩尼等众宝,交露覆盖其上。据憬兴之观无量寿经疏解释,以宝珠交错造幔,其形如垂露,故称交露。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p969):(物名)以珠交错造幔,其形如垂露者。无量寿经上曰:「以真珠明月摩尼众宝,以为交露,覆盖其上。」《汉语大辞典》(2、p346):指用交错的珠串组成的帷幔。其状若露珠,故称。《无量寿经》卷上:「又讲堂精舍宫殿楼观,皆七宝庄严自然化成。复以真珠明月摩尼众宝,以为交露,覆盖其上。」
  11、行慈
  怀忍行慈,世世无怨,中心恬然,终无毒害。(500罗云忍辱经)
  「行慈」一词为修行慈悲之义。见于《佛光大辞典》「七周行慈」条(p98):指七种修慈悲观之境。五停心观中第二为慈悲观,用意在使多瞋众生修慈悲以对治瞋毒。其所行之境有七,以三乐(上乐、中乐、下乐)与之,是为七周行慈。周者,周遍之义,乃于怨亲平等,或周遍施行之义。七境即:上品之亲、中品之亲、下品之亲、中人非冤亲、下品之冤、中品之冤、上品之冤。
  12、投火
  恣心履恶,犹自投火。(500罗云忍辱经)
  「投火」一词为『投身火坑』之义。为佛经常用词。见于《佛光大辞典》「一句投火」条(p29):谓菩萨求法心切,可为闻一言、一法而投身火坑。佛祖统纪卷八法智知礼传:「半偈亡躯,一句投火。」
  13、见谛
  若见谛者,堕于真伪,是为中间。(310大宝积经之宝髻菩萨会)
  「见谛」是『能见真谛』之义。丁福保《佛学大辞典》(p1136):(术语)证悟真理也。声闻预流果已上,菩萨初地以上之圣者也。
  14、注心
  祇婆曰:王所作虽多,心不专一,不如此母注心于佛也。(509阿阇世王受决经)
  「注心」是『集中心意,专心;关心』之义。此词起于三国以后。例如三国魏曹植《求通亲表》:「至于注心皇极,结情紫闼,神明知之矣。」《太平广记》卷五八驯前蜀杜光庭《集仙录?魏夫人》:「闻子密纬真气,注心三清,勤苦至矣。」黄焯《记先从父季刚先生师事余杭仪征两先生事》:「惟章君撰着多已刊行,而先从父批校之《说文》《广韵》《尔雅》合数十万言,迄未定稿……此则学术界所尝注心者也。」《汉语大辞典》(5、p1095)
  除此之外又作『倾心』讲。例如三国魏嵇康《答难养生论》:「饥餮者,于将获所欲,则说情注心;饱满之后,释然疏之,或有厌恶。」唐王琚《美女篇》:「何能见此不注心,惜无媒氏为传音。」
  15、克心
  示现其前令自见之,克心自责归命圣尊....(811佛说决定总持经)
  克心《汉语大辞典》(2、p688):亦作「克心」。铭刻在心。《三国志?吴志?贺齐传》:「徐盛被创矢矛。」裴松之注引《江表传》:「权征合肥还,为张辽所掩袭于津北,几至危殆。齐时率三千兵在津南迎权……权自前收其泪曰:「大惭!谨以克心,非但书诸绅也。」
  克心一词是晋代产生的新词。
  16、端心
  一辈人端心正意持戒不犯,欲得阿罗汉道。(033佛说恒水经)
  诸弟子皆当端心正汝意,还自视中表五藏,思惟生死甚勤苦。(033佛说恒水经)
  「端心」一词丁福保《佛学大辞典》「端心正意」词条谓:「(术语)制止贪瞋痴之三毒而不作诸恶也。无量寿经下曰,『端心正意,不作众恶,甚为至极』」,故端心即端正心思也。(下册、p2504)
  17、聚沫
  身无过去当来现在,....身如聚沫澡浴文饰。(481持人菩萨经)
  「聚沫」即聚合泡沫,取其易散之意。丁福保《佛学大辞典》:「(譬喻)以譬有为法之无常。维摩经方便品曰,『此身如聚沫,不可撮摩』」(下册、p2456)
  《佛光大辞典》: 沫,水泡。聚沫,指聚集之水泡。经典中用以譬喻有为法之无常。维摩经方便品:「是身如聚沫,不可撮摩。」(p5899)
  18、远尘
  五百比丘远尘离垢成阿罗汉。(463佛说文殊师利般泥洹经)
  「远尘」常与「离垢」合用。丁福保《佛学大辞典》「远尘离垢」词条谓:「(术语)远离尘垢也。为烦恼之总名。法华经妙庄严王品曰,『佛说是妙庄严王本事品时,远尘离垢,于诸法中得法眼净。』维摩经方便品曰,『三万二千天及人知有为法皆悉无常,远尘离垢得法眼净』」(下册、p2474)
  19、离垢
  「离垢」一词在佛经中出现的频率极高。例如:
  离垢性游安,颜色常和悦。(310大宝积经之宝髻菩萨会/偈)
  五百比丘远尘离垢成阿罗汉。(463佛说文殊师利般泥洹经)
  有果大实,及诸转轮王离垢之华。(310大宝积经之密迹金刚力士会)
  其欲睹此诸人中导离垢光□师子月英。(433佛说宝网经)
  所演辞尊妙,显离垢光明。(433佛说宝网经\偈)
  法永无众垢,亦不离垢去。(477大方等顶王经\偈)
  若愍世人有所救济,犹如离垢化众行净。(425贤劫经)
  得力势,游无限,离垢月,普现义。(425贤劫经/偈)
  众香手,离垢光,师子颊,号宝称。(425贤劫经/偈)
  善思惟,有善意,离垢称,大名闻。(425贤劫经/偈)
  菩萨心以离垢,其心清净严和甚明。(310大宝积经之密迹金刚力士会)
  诸天众中,七万二千天子远尘离垢诸法法眼净。(816道神足无极变化经)
  「离垢」一词丁福保《佛学大辞典》:「(术语)离烦恼之垢染也。维摩经佛国品曰,『远尘离垢,得法眼净』注曰,『肇曰,尘垢八十八使也』」(下册、p2872)
  《佛光大辞典》:谓远离烦恼之垢秽。一般惯称「远尘离垢」,系法眼之形容词。四谛、缘起之理乃佛教正确之人生观、世界观,若能在理论上真实理解,即得照见真理之智慧眼(即法眼),而达初步圣者之须陀洹道(预流向)。以此法眼能远离理论上之见惑,故称远尘离垢。在原始佛教之经典中,闻佛陀与佛弟子说法而得远尘离垢之法眼者甚众,如杂阿含经卷五之差摩比丘、长阿含经卷二之庵婆婆梨女等。其后大乘经典亦承此说,如维摩诘所说经卷一佛国品即有「远尘离垢,得法眼净」之语。
  20、调柔
  其忍辱调柔,达已加遵修。(815佛升忉利天为母说法经/偈)
  其性调柔,顺修精进,无有退还。(310大宝积经之宝髻菩萨会)
  其菩萨者,志性调柔,入于审详。(310大宝积经之宝髻菩萨会)
  「调柔」为「七善」之一。丁福保《佛学大辞典》「七善」词条谓:「(名数)佛所说大小乘之经典,具七善,故曰正法。成实论三善品曰,『佛自赞言,我所说法,初中后善,义善,语善,独法,具足,清净调柔,随顺梵行』....法华经序品曰,『演说正法,初善中善后善。其义深远,其语巧妙,纯一无杂,具足,清白,梵行之相』天台文句解之,一时节善,序正流通,三时皆善也。二义善。三语善。四独一善,言纯一无杂也。五圆满善,言具足也。六调柔善,言清白也,以清白之善法,其性调柔故也。七慈悲善,梵行即具无缘之慈悲也。」(上册、p108)
  21、兴世
  若佛兴世,常与相见。(433佛说宝网经)
  《佛光大辞典》:兴世,指佛之出世。诸佛出现于世间成佛,随机示现生灭大法,拯救众生出离苦海,故谓兴世。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卷上一上:「今此且据娑婆所见,诞育王宫,厌世修行,降魔成佛,故云兴世。」
  22、随宜
  斯忍度无极,随宜供办饮食之膳。(345慧上菩萨问大善权经)
  「随宜」一词丁福保《佛学大辞典》:「(术语)随众生根机之所宜也。法华经方便品曰,『随宜所说,必趣难解』」(下册、p2694)
  《佛光大辞典》:即随顺众生根器之所宜。又顺应人、时、处所宣说之法,称为随宜所说、随宜说法。法华经方便品:「佛曾亲近百千万亿无数诸佛,(中略)成就甚深未曾有法,随宜所说,意趣难解。」
  23、随喜
  尔时人间比丘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从座起作礼而去。(502佛为年少比丘说正事经)
  「随喜」一词丁福保《佛学大辞典》:「(术语)见人之善事,随之欢喜之心也。法华玄赞十曰,『随者顺从之名,喜者欣悦之称。身心顺从,深生欣悦』修忏要旨曰,『随他修善,喜他得成』胜鬘经曰,『耳时世尊,于胜鬘所说摄受正法大精进力,起随喜心』又谓随己所喜,譬如布施,富施金帛,贫施水草,各随所喜,皆为布施。」(下册、p2695)
  《佛光大辞典》:谓见他人行善,随之心生欢喜。法华经卷六随喜功德品载,听闻经典而随喜,次次累积,功德至大。大智度论卷六十一则谓,随喜者之功德,胜于行善者本人。随喜一词,亦引申为参与佛教仪式。于天台宗,为五悔(灭罪修行之忏法)之一,亦为五品弟子位之初品。
  据法华玄论卷十载,随喜有二种:(一)通随喜,谓若见、若闻、若觉、若知他人造福,皆随而欢喜。(二)别随喜,依五十功德之说,特指闻法华经,随而欢喜。又谓大小二乘之随喜不同,大乘之随喜广通三世十方诸佛及弟子,小乘仅局限于三世佛;大乘随喜法身之功德,小乘仅随喜身之功德;大乘之随喜通于漏、无漏,小乘之随喜唯限有漏心。
  此外,或以随喜为随己所喜之意,如以布施为例,富者施金帛,贫者施水草,各随所喜,皆为布施。
  24、归命
  『归命』一词在佛经中出现的频率极高。例如:
  归命诸最最胜,永度诸恶趣。(433佛说宝网经\偈)
  如是名为归命于佛。(323郁迦罗越问菩萨行经)
  并信吾身从佛之教,常自归命,永得解脱。(433佛说宝网经)
  自归命三佛,当归自归命,于法分别法,已得三达智。(119佛说鸯崛髻经/偈)
  其诸死魔官属,自然降伏归命奉佛圣教。(425贤劫经)
  于我发慈心,沙门说此偈,实时舍腰剑,五体归命佛。(119佛说鸯崛髻经/偈)
  若有师父、尊长骂詈,供敬归命,不怀瞋恨。(425贤劫经)
  若有菩萨居家修道,当归命佛、归命法、归命僧。(323郁迦罗越问菩萨行经)
  从世尊闻法,不复问论义,况当有所难,便归命世尊法比丘僧。(133频毘娑罗王诣佛供养经)
  惟愿稽首礼,归命诸世尊。(816道神足无极变化经/偈)
  梵王恭敬,忽下稽首,归命求哀。(425贤劫经)
  复断他人淫怒痴垢,使归命三尊。(425贤劫经)
  无复异师发心可归,惟当归命无极大圣。(401佛说无言童子经)
  无数之众,悉共欢喜,归命作礼。(425贤劫经)
  当为诸天、世间、人民开度说法,是为归命法。(323郁迦罗越问菩萨行经)
  辄稽首归命,咨受所闻法。(433佛说宝网经\偈)
  诸不学者,咸共归命。(425贤劫经)
  「归命」一词丁福保《佛学大辞典》:「(术语)梵语曰南无,译曰归命。有三义。一、身命归趣于佛之义。二、归顺佛之教命之义。三、命根还归于一心本元之义」「归命顶礼」词条又谓:「顶礼者以神佛之足,戴我顶上而礼拜者,是归命为意业之礼拜,顶礼为身业之礼拜也。」(下册、p2829)
  25、归寂
  上中下语其义备悉归寂无为,令闻法者和气安之。(777佛说贤者五福德经)
  上中下语其义备悉归寂无为,令闻法者晓了妙慧。(777佛说贤者五福德经)
  「归寂」一词丁福保《佛学大辞典》:「(术语)又曰入寂。归于寂灭入于寂灭之义。示证果人死之词。寂灭为涅槃之译语,原为生死共灭之义,惟今偏于生之一边而曰归寂。后遂尊僧侣之死而用之。辅行一之二曰,『圆音教风,息化归寂』释氏要览下曰,『释氏死谓涅槃、圆寂、归真、归寂、灭度、迁化、顺世,皆一义也。随便称之,盖异俗也』」(下册、p2830)
  上面的佛经例句,归寂就是『归于寂灭,入于寂灭』之义。但未必有死亡之义。
  26、归趣
  不解本空如梦所见,觉不知处何所归趣?(477大方等顶王经)
  解是一切十方诸法,慧所归趣若无所趣。(477大方等顶王经)
  归趣《中文大辞典》:「谓旨趣也。《杜预?春秋左氏传序》其经无义例,因行事而言,则传直言其归趣而已。」(5、p680)
  27、怀疑
  王傥怀疑,闻此不了,长夜不安。(345慧上菩萨问大善权经)
  怀疑:傍人怀疑,菩萨非男斯黄门耳。(345慧上菩萨问大善权经)
  「怀疑」一词产生于晋代,至今仍使用。《中文大辞典》:「心怀疑惑也。《三国志?魏志?陈留王传》怀疑自猜,深见忌恶。《三国志?吴志?胡综传》怀疑犹豫,不决于心」(4、p303)
  28、严车
  敕五百淫女弟子,令好庄衣严车,从城中出,至佛所欲见佛。(005佛般泥洹经)
  「严车」即「严驾」也。《中文大辞典》:「整治车驾也。《汉书?礼乐志?像舆轙?注》如淳曰,轙,仆人严驾,待发之意也。《后汉书?方术?杨由传》尝从人饮,整敕御者曰,酒若三行,便宜严驾。《三国志?蜀志?费祎传》人马擐甲,严驾已讫。《世说新语?雅量》魏军次于兴平,蜀假费文伟节督师往御,光禄大夫来敏至文伟许别,就求围棋。于时羽檄交驰,严驾已讫,文伟留意对戏,色无厌倦。敏曰,聊观试卿耳,信自可人,必能办贼者。《曹植?杂诗》仆夫早严驾,吾将远行游。《颜延之?秋胡诗》严驾越风寒,解鞍犯霜露。《陶潜?拟古诗》辞家夙严驾」(2、p970)
  佛经由原来的严驾稍变化而另造严车一词。
  29、悬命
  人生地上,悬命在天,寿有长短,故曰死。(188异出菩萨本起经)
  「悬命」一词《中文大辞典》:「与县命同,谓决死也。《后汉书?陈龟传》悬命锋镝。《文选?陆机?汉高祖高臣颂》刘项悬命」(4、p307)
  此亦魏晋以后的新词。
  30、摄心
  既不护禁戒,不能摄心,不修智慧。(395佛说当来变经)
  「摄心」一词《中文大辞典》云:「佛家语,摄收放散之心也。《遗教经》常当摄心在心」(4、p841)《佛光大辞典》:谓心专注于一境,令不昏沈散乱。即于禅观时,为使余念不生,选择闲静处,数息调心,以防驰散,使心安住摄止于一境之中。禅宗对此之解说,据张说之大通禅师碑文举出北宗神秀之说,以摄心为定慧之前方便;而南宗神会则反对看心看净之坐禅,谓起心照外、摄心澄内皆障菩提,强调顿悟见性。
  31、赞善
  文殊师利闻彼所说甚悦赞善。(334佛说须摩提菩萨经)
  「赞善」一词《中文大辞典》:「赏赞善人也。」(8、p1188)
  捌、结论
  本文的研究希望能提供下列三方面的帮助:第一,有助于汉语词汇史的建立。前面我们讨论了西晋新生的词汇,这一类词不见于先秦两汉的文献资料中,却普遍出现在魏晋以后的佛经或非佛经语料里。有些虽然是佛门用语,但是随着佛教的盛行和普及于社会大众,这些词也跟着成为口语中的基本词汇,正如同我们今天的用语,充斥着来自佛经的词汇一样(例如:『现在、一剎那』之类),成为我们习焉而不察的语言成分。这些当时新生的词语,曾经活跃于中古汉语里,它无疑是汉语词汇史上重要的材料。第二,有助于佛经的阅读。前面我们讨论了「与古同形而义变的西晋动宾词」这是指这个动宾词原本就存在,可是到了西晋时代,词义或用法产生变化,使得古今虽同形,内涵却不一致。这种词义变迁的现象如果不加留意,很可能会受自己语感的影响,误解佛经的原义而不自知。要真正读懂佛典,这样的研究方向是必要的。第三,有助于古汉语辞典的编纂。辞典的编纂不是一两个人的的努力而能竟全功的,必须能点点滴滴的累积,集众人之力,分头从不同的方面累积成果,特别是这类前人不太注意的口语资料,一向缺乏研究,正统的训诂大家更不屑为之,我们所做的一点研究,正希望在此方面稍作弥补,提供给古汉语辞典的编纂一些参考。
  上面所讨论的动宾词有很多已不见于现代汉语,也有很多是先秦两汉还没有出现,却大量发生在西晋时代,这些佛经中的词汇反映了当时活泼旺盛的构词能力,以及词汇在历史上的新陈代谢现象。这样的研究工作需要点点滴滴的累积,经过许多学者的共同努力,才能显现成效。我们希望借着这篇小文章,能产生一点抛砖引玉的效果,有更多的同好投入这份需要耐心毅力而却不能马上见出成效的研究工作。本文中的一些词义考订,也许还有不完善之处,或谬误之处,尚祈同道先进不吝赐教。
  本文初稿曾于Seven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hinese Linguistics/Tenth North American Conference on Chinese Linguistics, June 26 - 28,1998, Stanford, California, USA宣读,承蒙与会学者提供意见,此为修改稿。
  【参考书目】
  王文颜1984《佛典汉译之研究》天华出版社
  伍华1982《唐宋禅宗语录的疑问句研究》中山大学
  朱庆之《佛典与中古汉语词汇研究》大陆地区博士论文丛刊 文津出版社
  梁晓虹1994,4《佛教词语的构造与汉语词汇的发展》杭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朱庆之1989,2〈从魏晋佛典看中古“消息”词义的演变〉,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成都
  朱庆之1992〈试论佛典翻译对中古汉语词汇发展的若干影响〉中国语文第四期
  利瓦伊琦《佛经释词》岳麓书社
  竺家宁1996,07,早期佛经词汇研究:西晋佛经词汇研究,国科会专题研究计划成果报告,执行单位:中正大学,174页,台北.
  竺家宁1996,08, 早期佛经中的派生词研究,佛学研究论文集(四)387-432,佛光山文教基金会,高雄
  竺家宁1996,12,早期汉语中“于是”的语法功能,《国立中正大学学报》第7卷第1期, 人文分册1-15,嘉义.
  竺家宁1997,12,早期佛经语言之动补结构研究, 《国立中正大学学报》第8卷第1期, 人文分册1-20,嘉义.
  竺家宁1997,2,28佛经中「唐」字的意义和用法,《妙林》9卷2期,6-8,高雄.
  竺家宁1998,08, 早期佛经词汇研究:三国佛经词汇研究,国科会专题研究计划成果报告,执行单位:中正大学,122页,台北.
  竺家宁1998,12 佛经同形义异词举隅,《国立中正大学学报》第九卷第一期, 人文分册1-34,嘉义.
  竺家宁1998,12,5-6, 论佛经哀字的词义,第二届国际暨第四届全国训诂学学术研讨会,台湾师大,台北
  竺家宁1998,12,佛经中的『不请』, 《香光庄严》杂志第56期,32-47,嘉义.
  竺家宁1998,12,佛经中的善来, 《香光庄严》杂志第56期,48-61,嘉义.
  竺家宁1998,12,来-去来-去来今---佛典与汉语, 《香光庄严》杂志第56期, 6-31,嘉义.
  竺家宁1998,6,22-24,西晋佛经中表假设的几个复词,第三届国际古汉语语法研讨会(Thir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ncient Grammar,ISACG-3),巴黎.
  竺家宁1999, 6,18-20,佛经词汇中的同素异序现象,The Eleventh North American Conference on Chinese Linguistics (NACCL-11), Harvard University, USA.
  竺家宁1999,08, 早期佛经词汇研究:东汉佛经词汇研究,国科会专题研究计划成果报告,执行单位:中正大学,182页,台北.
  竺家宁1999,10, 汉语词汇学, 五南图书公司印行,514页,台北.
  竺家宁1999,3 西晋佛经词汇之并列结构,《中正大学中文学术年刊》第二期,87-114,嘉义。
  竺家宁1999,4,17-18, 佛经中的『有所』与『无所』,纪念许世瑛先生九十冥诞学术研讨会, 台湾师范大学,台北
  竺家宁1999,6,敦煌卷子P2965的训诂与语法问题,吴其昱先生八秩华诞敦煌学特刊,117-126, 台北
  竺家宁1999,7, 5-7,从早期佛经看几个中古汉语词汇问题,Eight Annual Meet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hinese Linguistics (IACL-8), The University Melbourne, Australia.
  俞敏1989〈佛教词语小议〉,收入《俞敏语言学论文集》,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俞理明《佛经文献语言》巴蜀书社
  俞理明1987〈汉魏六朝佛经在汉语研究中的价值〉四川大学学报第四期
  俞理明1988〈从汉魏六朝佛经看代词〞他〞的变化〉中国语文第六期
  俞理明1989〈从佛经材料看中古汉语人己代词的发展〉四川大学学报第四期
  俞理明1991〈从早期佛经材料看古代汉语中的两种疑问词“为”〉 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 第4期
  胡湘荣1994〈鸠摩罗什同支谦、竺法护译经中语词的比较〉中古汉语研究第二期
  梁晓虹1982《汉魏六朝佛经意译词研究》南京师大
  梁晓虹1990,5〈论佛教对汉语词汇的影响〉语文建设通讯 第28期
  梁晓虹1991,4〈佛经用词特色杂议:复数称代词〉 浙江师大学报,社科版
  梁晓虹1991,7〈佛经譬喻造词之特色〉语文建设通讯 第33期
  梁晓虹1991.2〈汉魏六朝译经对汉语词汇双音化的影响〉南京师大学报
  梁晓虹1992,3〈佛教与汉语〉语文天地 第19期
  梁晓虹1992,6〈现代汉语中源于佛教的时间词 〉 语文建设通讯 第36期
  陈义孝《佛学常见词汇》文津出版社
  蒋冀骋1994〈隋以前汉译佛经虚词笺识〉古汉语研究第二期
  蔡德明1992.6〈佛经对汉语的影响〉香港佛教385期
  颜洽茂〈“于”在汉魏六朝佛经中的特殊用法--兼评贾则复「古汉语中有“于”字的两个问题」〉
  颜洽茂1981《南北朝佛经复音词研究》辽宁师大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涅槃四德
下一篇:佛教的实践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