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工巧明>> 建筑>>正文内容

中国建筑艺术:古塔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中国建筑艺术:古塔
  佛塔在印度被称作“窣堵波”,意译即为墓冢的意思。佛教徒有崇奉高僧火化后所剩骨烬的习俗,尤其是佛祖释迦牟尼的舍利,于是争相建筑。“窣堵波”与中国原有东西相比较,没有这样的建筑,也找不到相应的文字。而最接近的“台”字又显示不出它的高妙,于是另造一字为“塔”。“塔”字首先见于葛洪的《字苑》。   其实,佛塔传入中国时,它的名称被译成各式各样,人们发挥着各自的才能,有的音译,有的意译,也有按形状译的。于是出现了窣堵波、私偷簸、偷婆、佛图、浮屠、浮图、方坟、圆冢、高显、灵庙等各种名称。但最终发现,“塔”采用了梵文佛字,“布达”的音韵,又加上土作偏旁,以示土冢之义,最为恰当,也最为简洁,于是“塔”的名称流行广泛,直至现在,许多人已不知道“窣堵波”为何物了。   印度塔有两种:一种是埋葬佛舍利、佛骨等的“窣堵波”,属于坟冢的性质。另一种是所谓的“支提”,传入中国以后,发展成为中国的石窟寺。而原来有舍利的塔传入中国以后,发展成为中国的寺塔。   好了,离开那个古老的时代,让我们缓缓走向现代。
  从文献记载和石窟雕刻、壁画中我们可以得知:塔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楼阁式、亭阁式到密檐式到各种各样不同塔形的历史。
  寺和塔是密不可分的,早期的寺院更是以塔为主的。我国第一座佛寺白马寺当时的布局,就是以一个大型方木塔为中心,在其四周有廊庑门殿围绕。这种以塔为主的寺塔布局直接来源于印度寺塔建筑,自汉、晋、南北朝,迄于隋唐初期,大体因循未改。《洛阳伽蓝记》曾对永宁寺作如下记述:“永宁寺,是熙平元年(516年)灵太后胡氏所命令修建的……寺中有一座九层的浮图,用木材修造。塔的北面有佛殿一座……全寺有僧房楼观一千余间……寺的四周有廊房围墙环绕,四面各开一座大门。”这一记载,大体可以说明早期寺塔建筑的风格。   但随着念经拜佛殿堂的升级,先是寺、塔并列,然后逐步把塔排出寺外,或建于寺旁。这一变化自唐代开始,主要原因一是中国佛教自身的发展引起佛寺布局的变化;二是中国原有的庭院布局影响了佛寺布局。当外来的建筑来到中国以后,必将被赋与中国的色彩,变成有中国特色的建筑。此外,自佛教广泛传播以后,不少官商纷纷把自己的府第、王府以至行宫御舍作寺庙。可想而知,寺庙由府第改建,佛寺布局的改变已属自然而然了。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寺塔布局的形式出现千变万化,时有反复的状态。在唐代以后的一些朝代和个别的地区,也还有一些把塔作为寺院主体的例子。如山西应县佛宫寺辽代释迦塔(应县木塔),建于辽清宁二年,塔在寺的前部中心位置上,大殿在后。这种布局,就保存了早期以塔为主的寺塔布局形式。但是,以大殿为寺庙中心的布局已成为主流,塔在寺中的地位已远不如以前了。
  正如其他建筑物一样,古塔的建筑材料和技术的改进促使古塔结构和形式也不断发生变化。
  据历史文献记载,中国最早的塔是木塔。从东汉第一座佛寺白马寺的塔开始,一直到三国徐州的浮图塔,都是木塔。著名的北魏洛阳永宁寺塔,占地千尺,金宝瓶,承露金盘三十垂……号称“天下第一”。此塔就是其中一例。木塔抗震力强,便于登高远眺,但它有着致命的弱点,容易起火。这个弱点日益阻碍着古塔的保存与发展,人们开始用防火性能较好的砖石来建塔。现在所知的砖石塔,最早的例子是《洛阳伽蓝记》中所说的太康寺三层浮图。现存最早的砖塔,是北魏正光元年(520年)的嵩岳寺塔,此塔高40米,造型优美,虽历1000余年仍巍然屹立。现存最早的石塔是山东历城四门塔,是隋朝大业七年(611年)建筑的。它体重和高度均较小,大概是由于石块较重,不好搬运的缘故吧。   唐朝时,砖塔建造技术已相当可观,成功创造了仿木构楼阁式和密檐式两种类型的塔。亭阁式砖石塔,在唐代达到巅峰,例如山东历城龙虎塔,塔身雕刻非常富丽,属建筑史上的佳作。
  高层砖石塔的建筑结构,到了宋、辽、金达到顶峰。料敌塔、小雁塔、千寻塔等达到一流水平。这时的塔有一处重大发展,是普遍由唐代的四方形转变为六角和八角形。这一发展解决了两个重大问题:一是增强了抗震的性能。在同样条件下,多角形砖石建筑受震害的程度远远低于方形砖石建筑。二是多面形塔扩大了登塔眺览的视野。
  此后,人们又利用金属的坚实和贵重建筑金属塔。广州光孝寺的东西铁塔,铸制于五代南汉时期,是现在保存最早的铁塔。四川峨眉山的铜塔,尽铜制雕铸之能事,天下闻名。此外,金塔、银塔、珍珠塔、象牙塔、珐琅塔等等,质料昂贵,更显示出塔的佛光流溢,多彩多姿。
  此外,使我国建筑分外增彩的还有明清琉璃宝塔。琉璃是中国古典建筑中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早在1000多年前就已经有了。但普遍使用,还是明、清时代。   古塔建筑材料的发展史,也是中国建筑材料的发展史,它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从简单向复杂发展。宋、辽、金时期的古塔,发展砖石结构的坚固、防火,兼用木材富于弹性和便于加工的特点,创造了砖木混合材料。多样的材料,各用所长,使得建筑更加美观、耐用。这诸多的创造,来自能工巧匠的智慧。
  古塔由四部分组成:地宫、基座、塔身、塔刹。
  地宫。塔是埋葬舍利的地方,印度的舍利藏于塔内,中国的舍利则藏于地宫。地宫内安置的东西主要是一个石函,石函内层层函匣相套,也有用石制或金银、玉翠制作的小型棺椁,内中一层为安放舍利之处。此外,在地宫内还陪葬有经书、佛像等物。
  从前,由于人们不了解塔下有地宫这一结构,便产生迷信说法,说某一个塔下是“海眼”,于是便出现了“镇海之塔”的传说。事实上,有些塔的地宫年久损坏,或防水不好,地下水渗满了,偶然发现这种情况,就讹称“海眼”了。所以,大家在看待事物时,千万不可局限于它的表面现象,应该发现它的内涵。   塔基。“万丈高楼平地起”,但没有坚实的基础,建得再好,都是白搭。塔也一样,塔基是相当重要的部分。   早期的塔基比较低矮,而且很简单,唐代以后,塔的基础部分有了急剧的变化,明显地分出基台与基座两部分。基台在下,基座在上,基台低矮而没有装饰,基座则大为发展,日趋辉煌,成为古塔中雕饰最华丽的部分。
  辽、金塔的基座最为突出,大部作“须弥座”的形式,示为稳固之意。以北京天宁寺塔的须弥座为例,座为八角,建于一个不甚高大的基台之上。须弥座上不仅浮雕有精美的纹饰,而且在座的最上部周围刻有仿木构的斗拱、平座栏杆等构件。整个须弥座的高度约占塔高的五分之一,成为全塔的重要组成部分。   塔身。塔身是塔结构的主体。塔身可分为外部造型和内部造型。从塔身的内部结构看,主要有实心和中空两种。实心塔内部或用砖石铺砌,或用土夯实填满,也有用木骨填入的,总之,结构简单。中空塔内部结构比较复杂,可分为木楼层塔身、砖壁木楼层塔身、木中心柱塔身、砖木混砌塔身、砖石塔心柱塔身、高台塔身及其他类型塔身。
  木楼层塔身是木造楼阁式塔的结构形式,盛行于汉末、魏、晋、南北朝。结构大体是:塔身四周立柱,每面三间,立柱上安放梁枋、斗拱,承托上部楼层。每层都有挑出的平座和栏杆游廊。每层还有挑出的塔檐,与一般木构建筑楼阁做法一样,每层有楼梯上下。
  砖壁木楼层塔身也称空筒式塔身,内部好像一个空筒,早期的楼阁式或密檐式砖塔,大多是这种结构。如西安大雁塔、杭州临安功臣塔、苏州罗汉院双塔、嵩岳寺塔、小雁塔等都有这种塔身。
  木中心柱塔身用中心柱作为塔身的骨干。它的结构方法是以巨大木柱,从上到下,贯通全塔。中心塔的中心柱结构,对于塔的稳定更为有利。我国现存实物中,仅正定天宁寺木塔尚存这一种结构方式。
  砖木混砌塔身用砖砌,塔檐、平座、栏杆等部分均为木结构。这种结构流行于宋塔中,例如上海松江方塔、杭州六和塔、苏州瑞光塔、北寺塔等等。
  砖石塔心柱塔身全部用砖砌造,塔的中心是一个自顶到底的大砖石柱子。这种塔身的结构是我国古代砖石结构发展到高峰的产物。河南开封祐国寺塔、四川乐山凌云寺塔、陕西扶风法门寺塔、四川大足宝顶山塔等等,大多是宋、明时期的建筑,水平相当高。
  高台塔身。把塔身砌成高大的台子,从台子的内部砌砖石梯子盘旋而上,或从座子外面登上顶端。北京真觉寺金刚宝座塔、北京碧云寺塔、呼和浩特慈灯寺金刚宝座塔等等都属于高台塔身。
  其他类型的塔还有许多,有的像圆形覆钵,还有以覆钵与楼阁结合的塔身,更有倒栽萝卜式塔身,不一而足。
  塔刹。作为塔的最为崇高的部分,冠盖全塔,甚为重要。从建筑结构上看,塔刹是作为收结顶盖用的。既要固定椽子望板、瓦陇等部分,又要防止雨水下漏,塔刹发挥了重大作用。从建筑艺术上看,塔刹往往玲珑奇巧直插云霄,给人以超脱、崇高的审美快感。
  塔刹本身也是一个小塔,结构可分为刹座、刹身、刹顶三部分,内用刹杆直贯串联。有的刹基内也有像地宫的窟穴,用来埋藏舍利及经书、金银玉石等物。刹座是刹的基础,覆盖在塔顶上,压着椽子、望板、角梁后尾和瓦陇,并包砌刹杆。刹座的形状多为须弥座或仰蓬莲座,也有平台座的。刹身的主要形象特征为相轮,也称金盘、承露盘《行事妙》云:“人仰视之,故云相”。可见,作为塔的一种标志,起到了仰望和敬佛拜佛的作用。刹顶,是全塔的顶尖,在宝盖之上,一般为仰月、宝珠所组成,也有作火焰、宝珠的。刹杆作为通贯塔刹的中轴,用来串联和支固塔刹的各个部分。   当然,塔刹结构形制多种多样,各个时代、不同类型、不同建筑材料的塔,塔刹也各有各的风格。例如辽宁北镇崇兴寺双塔,在刹杆上串联金属圆球作为塔刹;银川海宝塔的刹顶作方形葫芦形,或称蒜头形;广州怀圣寺光塔的塔刹则变成了风向标……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

    办公地址:北京昌平区望都新地南区18号楼三单元501室 办公电话:010-81754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