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地区佛教>> 日本佛教>>正文内容

东传日本之宋元僧人诗集举隅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杨铸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东传日本之宋元僧人诗集举隅
  杨铸(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历史上,禅与诗歌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联系。有些诗人受禅宗影响,自觉或不自觉地将人生理想与艺术理想融入禅意;而有些禅僧则颇喜为诗,追求禅境与诗境的合一。
  僧人之诗,是中国古代诗歌一个特殊的分支,为研究禅与诗歌的关系提供了重要实证。可是,在儒学定于一尊的时代,僧人之诗却常遭忽视,有些甚至因此而散佚湮灭。
  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即一些宋元僧人的诗集,在中土或已失传,或已残缺,然而伴随着文化传播的潮流,却东传日本,并得以翻刻存留。究其原因,其一是日本不断有僧人西宋求法,这些僧人与中土僧人常有诗歌赠答往还,自然不免对中土僧人的诗集较为关注,并将其与内典一同携归。其二是日本历史上曾长期以佛教寺院为整个社会的文化中心,特别是书籍雕版印刷活动曾一度依托于佛教寺院。日本著名的所谓“五山版”,即是因在镰仓时代中期至室町时代的三百余年间京都附近南禅、天龙、建仁、东福、万寿等五座临济宗禅寺充任过书籍雕版印刷重镇而得名的。当年主持书籍雕版印刷者,多为文化修养较高的佛门僧人,而他们难免对中土僧人的诗集青睐有加。
  对于日本同中国之间长期而密切的文化交往来说,禅与诗是两条基本的纽带,而僧人之诗正是这两条纽带的交结点。
  本文择取数种传入日本,得到翻刻,且较有版本价值的宋元僧人诗集,叙录如下。
  (一)雪岑和尚续集
  《雪岑和尚续集》二卷,释行海撰。释行海,俗姓未详,号雪岑。浙江剡溪人。南宋末期诗僧。约出生于南宋嘉定末。年十五岁便已出家游方,主要活动于淳祜至咸淳间,与释文垧等有交往。咸淳九年(癸酉,公元1273年)五十岁时尚健在。释行海,虽归林下,但耽于吟咏,多有诗作。
  释行海的诗集,“本有十二巨编,凡三干余首”[1]【[1]见林希逸《雪岑诗序》。】,且“三四五六七言歌行谣操吟引词赋”众体皆备[2]【[2]见释行海《雪岑诗集自序》。】。然而,原集已佚。《雪岑和尚续集》仅为释行海诗作的选本,选编者乃理学名家林希逸。据林希逸《雪岑诗序》可知,林希逸最初是因着与释行海有直接交往的长子林泳而接触到雪岑之诗的,其后又从王洧处“借得其全编,常置于几案间”,并随其“所喜”而“选摘之”,但“未及尽卷”。也就是说,《雪岑和尚续集》作为选本,也是不完整的。
  《雪岑和尚续集》在中国是否曾有刻本,现已不得而知。目前大陆仅存抄本一册,现藏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倒是在日本,《雪岑和尚续集》有刻本存世。
  笔者所见到的日本刊行的《雪岑和尚续集》,为江户前期刻本。书仅一册,四围双边,行间无格,细黑口,带训点。书前有序两篇。其一为释行海作于“咸淳庚午”的自序,末署“白露前一日剡溪释行海叙于白云峰”。就内容判断,此序乃释行海编定诗集时写成,并非专为《雪岑和尚续集》而作。其二为林希逸所撰写的《雪岑诗序》,序中不仅叙述了选辑释行海诗而未竟的大致情况,而且以“平淡处而涵理致,激切处而存忠孝,富赡而不窒,委曲而不涩滞,温润而酝藉,纯正而高远”来评价了释行海诗的成就。诗集正文分上下二卷,半页十行,行二十字。卷上收录诗作一百三十五首,皆为七言律诗;卷下收录诗作一百七十四首,大多为七言绝句,仅《题山水图》(二首)为五言绝句。全书尾页左下端存双行刊记:“宽文五年乙巳九月吉辰”,“藤田氏六兵卫刊行”。宽文五年即公元1665年,相当于中国的清康熙四年。藤田氏六兵卫在此前后,还翻刻过元初释英《白云集》、元释克新《雪庐稿》等书。据笔者推断,在宽文五年版之前, 《雪岑和尚续集》大约还应有属于“五山版”的更早版本;因为江户前期所刻印的宋元入诗文集,大多都是依“五山版”而重刊的。
与大陆所存的抄本相比较,日本宽文五年翻刻的《雪岑和尚续集》虽然少了两首诗[1],但一些文字差异处,则明显优于前者。如卷上《时在临云寄虎溪侃直山》之首句,抄本为“白首归来旧种松”,而日本刻本作“白首归看旧种松”;《太后永寿寺方丈紫芝》之尾联起句,抄本为“蟠桃春色应何永”,而日本刻本作“蟠桃春色应同永”;《桂山再归草堂》颈联起句,抄本为“野火暂留明月住”,而日本刻本作“野水暂留明月住”;《无题》之尾句,抄本为“晓烟藏雨晓烟浓”,而日本刻本作“晓烟藏雨晚烟浓”;卷下《送用上人》之三四两句,抄本为“山好真登秦望处,石桥偏拾禹余粮”,而日本刻本作“山好直登秦望处,石香偏拾禹余粮”。
《雪岑和尚续集》仅为释行海诗作中七律和七绝两体之选集,然而从中仍能见出作者诗歌创作的大体面貌。作为一位禅僧,释行海常在诗中展现空寂、超然的意趣;尤其是一些小诗,简短而境幽远,古淡而味深长。如《夜坐》、《别东岑上人》、《遁溪》、《闲居》(五首)、《竹院》等即是。王洧以为其诗“不在慧休、灵彻下”[2],并非过誉之词。不过,释行海终究未能绝对割断一切人间情思;于是,在他的诗中,亲情、友情、感逝、伤别等亦时有所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释行海正遭逢宋末的战乱和动荡,而特定的时代氛围,也在其诗作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如《丁未》一首:“独住云边旧草堂,恨无微力答吾皇。又,惊烽火交丁未,暗惜山河到靖康。塞马病衔秋草白,乡兵泣对野花黄。年来嘉报残金灭,歌舜歌尧入乐章。”至于《次徐相公韵十首》,则分别以《老将》、《老马》、《少将》、《少马》、《出塞》、《入塞》、《刘錡》、《岳飞》、《李显忠》、《魏胜》为题,更直接表达了对时事的深沉感慨。林希逸目释行海为“逃儒于释者”,确有独见。
(二)白云集
《白云集》四卷,释英撰。释英,俗姓厉,名英,字实存,[3]自号白云,乃唐代诗人厉玄之后。钱塘人。宋末元初诗僧。少年时即“有能诗声,为一时名公所知赏”。[4]曾遍游闽、浙、江、淮、燕、汴。[5]后入天目山为僧,人称白云上人。为僧后,释英仍喜吟诗,与牟巘、耶律楚材、虞集等人均有唱和往还。[6]成廷圭《居竹轩诗集》卷二《白云上人悼章》云:“八十七翁如古佛,山房只共白云居。”由此推断,其辞世时大约已至元代中期。
-------------------------
[1]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所藏的抄本《雪岑和尚续集》,下卷收诗一百七十六首;较日本宽文本多出了《杨柳枝词》其一和其三两首。
[2]林希逸《雪岑诗序》转述。
[3] 《四库全书总日》在《白云集》的“提要”中称“释英字存实”,实为四库馆臣之笔误。
[4]见赵孟頫《白云诗集叙》。
[5]胡长孺《白云集序》中有“历贵仕”一说,未详所据。
[6]耶律楚材《湛然居士集》卷七有《寄白云—亡人用旧韵》一首;虞集《道园遗稿》卷五有《间白云上人自吴中来访表侄陈可复画其像因题之》一首。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日本禅宗
下一篇:日本净土宗简介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