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相禅师和木绵袈裟(一)
无相禅师和木绵袈裟(一)
铁波乐
2005年7月27日,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走遍中国》栏目播放了一集《寻找木绵袈裟》的专题片,引起了国内外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我是这部专题片的顾问,收到许多来电来函,要求进一步了解木绵袈裟的来龙去脉和无相禅师在资中的祥细情况,我借此写出此文,让这尘封了一千多年的中韩友谊祥云再现,光大发扬。
无相禅师行迹
唐玄宗开元16年(728),一位韩国僧人“浮海西渡”,来到我国当时的京都长安。此人原系新罗(韩国)国王金兴光的第三子,因支持妹妹崇佛而在该国郡南寺出家,人称“金和尚”。他到长安之后受到唐玄宗召见,将他编籍于禅定寺。住了一段时间,他便四处周游,寻师访道,来到四川资州德纯寺(今四川省资中县宁国寺),想参拜木绵袈裟的继承者智诜禅师,但智诜已经谢世,由其弟子处寂接任住持,他早就知道金和尚要来,叫僧徒们把寺庙打扫得干干净净,次日,金和尚果然来到,处寂禅师却称病不出,金和尚便燃指为灯,以示诚敬,处寂感动,便收之为徒,赐名无相,但资中人仍然喜欢称他为“金和尚”。
无相在处寂身边学了两年禅法,之后到离德纯寺十余里的天谷山石岩下(现在的御河沟)苦修“杜多之行”。天谷山是个状如“天”字形的山谷,中间一条小溪,两边石壁如峡,西面山岩下有个巨大的石洞,无相便在那里“山居坐禅,行头陀行”。他本为出生高贵的王子,抛弃锦衣玉食的富贵生活,削发为僧,需要相当坚强的意志和毅力。
在佛教界的各个教派中规矩最备者,无过于禅宗,而智诜的剑南禅法尤为严格,处寂就“四十年足不到聚落”,无相严守这一教规,无论严寒酷暑,坚持不懈,他坐禅的时候“每入定,以五日为度”,哪怕毒蛇猛兽袭击也安之若泰。有一年冬天,忽然来了两只野兽对他张牙舞爪,他便赤身躺在雪地上,象乾尸利国的王子那样以身饲虎,两只野兽从头到尾嗅了一遍,不仅没伤他,反而象狗一样守护着他。他“草衣节食,食尽餮土”,衣衫破烂,蓬首垢面,周身毛发又长又乱,似一只野兽,差点被猎人射杀,他依然泰然处之。
后来,他的修行方法有所变化,除了“五日为度”的面壁参禅外,其余时间都是悠哉游哉的样子,此事被吿到处寂那里,处寂将他召回德纯寺,问:“汝于天山谷做何事业?”他说:“总不作,只没忙。”处寂高兴地说:“汝于彼忙,吾亦忙矣!”师徒二人什么事都不做,却异口同声地说忙,忙些啥呢?原来他们是“一念不起,念念无失;一物不作,物物不违。”这种表面上看似潇洒自在,实则事事用功,时时无歇的修禅方式,是智诜禅师开创的“教禅并重,不事神异”的又一种剑南禅风。
开元20年(732)年4月,处寂再次将无相叫回德纯寺,非常郑重地交给他一件袈裟(即木绵袈裟):“此衣是达摩祖师衣,则天赐诜和尚,和尚与吾,吾转付汝,善自保爱,觅好山住去。”他便又回到天谷山“总不作,只没忙”。
对这位异国高僧,资中人非常敬重,一再要求他进城去住,他坚持不去,而是在西门城外“昼在冢间,夜坐树下”,信徒们便给他修了座精巧的佛舍,供他居住。天宝元年(742),章仇兼琼任剑南节度使,闻知他的德行,邀他到成都开示禅法。从开元十六年到天宝元年,无相在资中一共住了14年。
无相到成都不久,忽然来了个身份不明的大汉,要求到无相处义务砍柴,无相同意,他便住下。那一年无相的胞弟继承王位当上了新罗国国王,他害怕哥哥回国危及他的王位,于是派刺客潜入成都杀害他,无相略有所闻,却并没放在心上。一天晚上,大汉无眠,在居室外走来走去,无相亦无眠,大汉说:“今夜有客。我决不能让他伤害佛子!”他手拿快刀,卧于无相禅床前,至深夜,果然跳进一人,只见大汉手起刀落,便结果了刺客性命,并迅速将尸体埋于后门外,遁去。待天明,无相欲寻找大汉,感谢救命之恩,却不见踪影。这个神秘人物,究竟是何方人士(韩国还是中国)?为何营救无相?皆无从知道。但由此可推断,无相远辞家国在资中的荒山野岭中隐匿了14年,并不单纯是寻师访道修禅学佛,而是有其相当复杂的政治原因的。
天宝十五年(755),“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入蜀避难,得知金和尚也在这里,算是故交了,便将他迎入,入殿供养,并赐田一千亩,请他规划修建大慈寺。至德二年(757)11月,唐玄宗离开成都回长安,临走前御笔亲书“大圣慈寺”几个大字。无相禅师还在成都县令杨翌的帮助下先后建造了净众寺、菩提寺和宁国寺(均在成都),无相以净众寺为中心,在成都传法20年。他的禅法以“无忆、无念、莫妄”为总持门,每年正月、十二月举行“授缘”法会,参加者逾万,“禅风之盛,遍及益州”。无相长住成都净众寺,形成净众禅派。无相的弟子无住将剑南、净众的学说总其成,因其住在保唐寺,便统称保唐禅派,成为唐代最有影响的一个教派。佛学界所谓的“言蜀者不可不知禅 ,言禅者尤不可不知蜀”,就是指的智诜、处寂、无相、无住四代一脉相承而影响深远保唐之禅。
乾元3年(760),资州刺史韩汯为他树碑撰文,晚唐诗人李商隐在其撰写的《唐梓州慧义精舍南禅院四证堂碑铭并序》中推无相为第一证。文宝应元年(762)5月,无相禅师在成都大慈寺坐化,享年79岁。资中人民为了纪念他,在他修持“杜多之行”的御河沟塑造了十多个地藏王菩萨,称为“十王殿”,又在其岩壁雕刻佛像,现遗存97龛、1011尊石刻。
无相禅师在资中影响很大,老人中至今流传着许多关于“金和尚的故事”,说他是个奇人,有件宝衣(即木绵袈裟),刀枪不入,能避水火,是宁国寺的镇寺之宝。这宝衣藏在石塔里面,清朝端王爷(指川汉、粤铁路督办大臣端方)来到资中,听说此事,派兵将石塔打开,想取走宝衣,那宝衣竟化作一条大蟒,飞走了。
又传,离宁国寺不远有块稻田,一次金和尚路过,不小心掉了一本经书在田里,那经书便化作一块金子,人们争先恐后下田去捞,可是那金子就是看得见,捞不着。从此,那块田的产量比别的多出一半多,打出的米又白又香。后来田主贪得无厌,想把灵气传到另一块田,便将田坎挖开,结果弄巧成拙,灵气反而被破坏。但人们还是将那块田称为“采金田”,又叫“踩经田”。
还有一个关于无相禅师的传说,说资中的细嫩冬尖的酿造方法是从宁国寺的金和尚传出来的。众所周知,韩国是泡菜王国,如果韩国的泡菜唐代就有了,那么,资中的这一民间传说则是可信的。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