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一圣释迦尊
2600多年前,印度恒河流域的南亚次大陆,经济处于繁荣时期,政治上却处于苦难的列国时代,邦国之间,为了土地、资源、财富、奴隶,互相争战,互相兼并,形成了分崩离析的局面。
公元前566年,即中国历史上春秋时代的周灵王六年,佛陀出世。他的父亲净饭王是迦毗罗卫国的国王,母亲摩耶夫人,是天臂国人氏。传说,净饭王中年无子,十分焦急,一天摩耶夫人夜梦一头六牙白象,满身光明,从空中扑到自己身上,从此感应而孕,行走坐卧皆有天神护佑。卫塞月圆日,在尼泊尔的蓝毗尼园中,摩耶夫人看见一株大树花开满枝,红肥绿瘦,十分惹人喜爱,就摘花人手,不想惊动了胎气,从右肋产下太子。刚诞生的太子足踏莲花,向东西南北各行七步,手指北方,口宣偈占:“天上地下,惟我独尊!”说完大地震动,各路天神鬼怪都赶来朝拜供养。又有神龙吐水为其沐浴,一派极尊气象。
太子的诞生,为他的父母净饭土及摩耶夫人,乃至一切众生带来无上喜悦。回宫后,在雪山修行的阿私陀仙人为太子观相,取名乔达摩·悉达多,意为“义成就者”,并预言,太子在家继承王位必能不战而屈,成为以德服人的转轮圣王;出家修行,定能诞得无上正等正觉,成佛作祖,普渡众生。
作为王位的惟一继承者,太子悉达多在宫中度过了幸福无忧的幼年生活。虽然母亲去世了,但他的姨母作了皇后,像对待亲生儿子一样给予悉达多无微不至的关怀照颐,父王也非常喜欢这个儿子。
从八岁时起,悉达多便开始学习文学、吠陀、武艺、因明学等等,接受了当时最为高层全面的教育,以至“通六十四种书”,被人誉为神童。父亲净饭王对阿私陀仙人的预言耿耿于怀,为太子提供了随心所欲的豪侈生活,给他建了三座宫殿,分别在夏、冬、雨季居住,还有许多奴仆姬妾服侍左右,一切需求无需下阶即可满足。17岁那年,悉达多太子和表妹耶输陀罗公主在净饭王所赐的黄金宫殿内举行了婚礼,那是一个极其奢华舒适、应有尽有的宫殿。婚后生活十分美满如意,生下一个儿子取名为罗喉罗。
奢华足欲的生活没有消磨悉达多太子的意志,从少年时起,他就常常思索生命的内涵问题。一夜,深官歌舞已毕,宫女姬妾沉沉睡去,悉达多看见平日里娇艳的女子原形毕现,有的蓬头垢面,有的口流涎液,有的梦中呓语,刹那间悲从中来,不禁生出厌离之念,悟到人生在世,财富、美女和地位等那些为世人所艳羡、追求的东西并非那么可爱,更不能长葆不衰,到头来还是一场空,终究不会有安身安心之所。
净饭王见太子郁郁不欢,安排了四次出游。悉达多太子在前往皇家公园游玩途中,看到了“四大征象”:一个老人,一个病人,一个死人以及一个安详的修行人,悟到人生的不美满,早已萌发的修行之心更加坚定。
公元前537年的一个深夜,悉达多太子离开了王城,成为一个苦行者,是年29岁。他日食一麻一粟,日夜结跏趺坐而不休息,瘦得像一具活骨古髅,满面皱纹,一副垂垂老态,但没有修成正果。于是悉达多到河边洗去积垢,上岸接受了牧羊女施舍的乳糜,恢复了体力,在灵鹫山一棵枝叶茂盛的菩提树下结跏趺坐,发誓“不成正觉,不起此座”!这是一次心灵深处最激烈的决战,那无始以来积聚着的邪见浊念不时地泛滥,各种幻影麾境一刻不停地来扰乱侵袭。然而,王子毕竟有深厚的禅定功力,他首先使自己保持在一种不惊不怖、不喜不扰的状态中。接着,又极其清醒地追索那砦杂念假象的来头根由,静静地观照,看着他们逐一消失,最终无影无踪,惟有远方的山河大地、一草一木历历在目;渐渐地,自己的身心也不知在何处,和整个宇宙融为一体了,感受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轻松自在。第七日黎明来时,王子仰望着晨星,心中已无任何挂碍执著,发出一种祥和的光辉。至此,王子终于大彻大悟,证道成佛了。那一年悉达多35岁。之后,人们称他为“佛陀”,意为“觉者”,那一棵菩提树也因为佛陀而不朽。
之后佛陀开讲《华严经》,将自己体悟到的真理如实地宣说出来,用法界缘起为理论基础,揭示圆信、圆解、圆行、圆证的法门,以使世人人佛知见。他广收信徒,传布学说,足迹遍及印度恒河流域等地,说法布教,普渡众生,达40余年。公元前486年的一个月圆之夜,佛陀在拘尸那城娑罗双树之间的绳床上,头北面西,右胁而卧,半夜时分涅粲,时年80岁。
事实上,释迦牟尼并不是神,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后人论其一生为八相成道:“一从兜率天下,二托胎,三出生,四出家,五降魔,六成道,七转法轮,八人涅檗。”他的一生,经历过生与死、苦与乐、爱与恨、迷与觉诸般法相,最后才与世长辞成为“佛”。
佛陀圆寂后,他的弟子四次结集,写成了浩瀚的三藏典籍流布于世,成了佛教发展的基础。随着时间的推移,佛教教义逐步成熟,僧伽团体渐渐壮大,戒律仪式日日完善,信徒遍及世界各地,使得佛教成为当今世界公认的三大宗教之一。
佛陀的基本观点是人生无常,诸行无常,无常即苦,苦源自人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只有通过“三昧”(排除一切杂念而使心专注于一),通过“戒”、“定”、“慧”的修证方法,才能超越因果报应和生死轮回之苦,达到“真如”的涅一(寂灭、无为、圆寂)境界,使灵魂从苦海中升华出来,进入“极乐净土”。
佛法的基本内容简单说来就是四圣谛——苦、集、灭、道。即世间的苦(苦谛)、苦的原因(集谛)、说苦的消灭(灭谛)、灭苦的方法(道谛)。四谛所依据的根本原理是缘起论。缘起即诸法由因缘而起,也就是说世间万物(诸法)皆由原因(因)与条件(缘)而成立。从佛教的角度看,芸芸众生由于未能体认法界的真性,迷于假象,不明究竟,随境起念,无明心动,见空见色,说有论无,而有种种的分别、执著。佛教认为,众生因无明生起各种烦恼,造作诸业,故有生生死死的轮回流转,终日在茫茫的苦海中沉沦漂浮。佛陀认为的“苦”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苦难、痛苦,也不是悲观,而是一种对待宇宙、人生的基本态度,它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比如佛陀主张众生平等,认为人与动物乃至一切有生命的个体是平等的,共存于宇宙中,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对于我们今天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仍有积极意义。佛陀的人生模式与中国古代理想的人格形象有许多相似之处,如仁与不杀生,义与不偷盗,礼与不邪淫,智与不饮酒,信与不妄语,对于现代人来说,仍有值得借鉴之处。
按照佛教的说法,凡夫不明此理,迷失自性,终日浑浑噩噩,追妄逐外,在生生死死的泥潭中越陷越深,了无解脱之期。但是,这并不是说凡圣永隔,众生永远不能得到超脱,始终与佛无缘。佛教认为,佛与众生本无差别,佛性人人具足,只是凡夫被客尘遮蔽,编织妄想,佛性不能显现,一旦觉悟后就会发觉本无妄想而解脱。所谓迷者众生,悟即是佛,圣凡的区别仅在这迷悟之间。世人若一旦泯灭一切差别之相,彻悟法界真性,了达自身本来面目,则由凡而转圣,与佛无异了。其实,凡与圣仅仅一步之隔,悟则为圣,为神,不悟则为凡,为俗为众生。佛陀之神圣,在于大彻大悟,对生命意义及宇宙天理的彻悟。
平等、博爱、自尊、自信、独善、兼利、无私、舍己……佛陀的思想无不闪烁着理性的光芒。其精深的见解,洞悉人性万物的能力,超然的人生态度,崇高的人格涵养,无不为今人所折服。在现代社会里,对我们克服浮躁、空虚、功利的思想,仍有借鉴意义。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