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说《金刚经》
作者:万明
一 淫是阻碍圣道之根
佛在塄严经上以说胎生的起因以及五十阴魔的产生。这就是明确的告诉了我们“痴爱发生,生发遍迷,故有空性,化迷不息,有世界生。”我们凡夫的一切心都是末,痴爱(淫)才是根。
我人等如不断淫,犹如大树未断其根(锯断放倒),无论如何修剪其枝,都会新发其枝。既佛所说“化迷不息”。如断其根(锯断放倒),其枝虽不能立时枯萎,但以无生发之力。
我人等如不断其因,不斩断生发之根,是不能成就的。无论空性,空理说得得如何究竟,也是无济于事的。为此我人等,必得于根上下工夫,断其淫根。在现实中的具体做法,不看情爱之书及其影视,这是除其助因。不行淫事(夫妻不能乐其意,只能少其事),这是违其现业。树立起牢固的信念,这是挎其正性。这样才能成就。否则皆是空谈,只能结个法缘而已。
二 要明确修学的目的
佛法就是让我们了生脱死。不想了脱,学法无益。因为佛法处处点击到我人等的缺点,短处。我人等的一切言行无不是罪,无不是业。其根源就是淫(痴爱),要想达到无我,修学无相之法,就得断其淫。成佛要经历三大阿僧祗劫,这么长的时间就是去断根之后的习气。断根之后还要经历这么长的时间,要是不断根得何时成就无上菩提。
我人等学习金刚经的无相之法,要明确无相之法的含义,过去的无法挽回,现在明白了,就要坚决的不能再做。具体的说,就是不要有男女之心,要平等。平等的前提就是断淫。所以佛在制戒的时候,首先要男女分开,这是断其事。而且还要求昼夜六时的不懈怠,要一心用在道上,这就没有时间思虑男女了。
三 去习气增福慧
执着就是我人等的习气,着相就是把这个世界的一切当作是真。这是因为无始劫以来的无明造成的。今天明白了,但习气是根深蒂固的,不能立马全消,但也不可懈怠。要有迎接三大阿僧祗劫挑战的决心和勇气。首先,要在事相上去做,他人做不到,我人等要做到,做完之后要有愉快清凉的感觉,这就说明已经去掉了一分习气。要是没有愉快清凉的感觉,而感觉到非常的委屈,或不快。那是凡夫的被迫无奈,那不是去习气。
要想真正的达到,非常欢喜的去为他人服务,去牺牲。首先要明白为他人服务牺牲的道理,即要通达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甚深含义及无相之法。否则,不好做,即使做了也会很勉强,很不自在。这就要求我人等,要深入经藏反复思维,佛为何要如是而说,其深意何在,要明白,要弄懂。
现在普遍存在着一种现象,就是把修学当作是第二产业或第三产业,把主要心思用在了如何赚钱上,没有把生死之事放在首位,这就是一种懈怠的习气。这样怎么能增福增慧,把世间的物质生活当做福,把谋取利润的方法当做慧。这样的思维,不用说为他人,就连自己的生死都不顾,这能说得上是增福增慧吗。
四 何为受戒 何为持戒
受戒是完全接受佛陀的教诲,持戒是决不在犯。如何才能达到持清净戒律及获得清净的戒体。要有舍身不犯的决心,没有舍身不犯的决心是达不到的。这是衡量是否有了脱生死之决心的唯一方法。
无相法,说的是万法唯心,心念不起即谓无相。要是达到无相的程度,就无戒了,就更谈不上受持的问题了。现在我人等还没有达到无相。为了成就道业,除其习气的助因,才有戒相,才谈戒相。不要错误的认为,一提戒相就是有相,就是着相。
佛陀教诲的每一言,每一语,都是在教诫我人等,除其习气,成就道业的助因。严格的说,都是在说戒,无量寿经的三辈往生品及往生正因品所说的,我人要是完全彻底的做到,要就成佛了。
五 何为一门深入
一门深入是皈依三宝之后不在听信,接受佛法之外的典籍和言论。不要一提一门深入就是读诵一部经。就我人等的根基,佛说的法,根本就读不懂,听不会。没办法,就得多读多看。比如,读了金刚经,知道了无相法的利益,但不知着相的具体害处,以及着相在修学过程当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和应该如何去区分。这就需要读楞严经,但在现实生活中应该如何去落实,这就要读无量寿经的三辈往生品和往生正因品,观经中的净业三福等等。要是把一门深入当作是读一本经的话那就错了,要是能达到读一本经就完全能看破,放下,做到,一本也行。但对更多的人来说,一本经好象不行。要是走禅门的路子,不明白就参,读一本经也行,这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而定。要是把一门深入当做不努力的借口,那是懈怠,要是不懈怠,读几本几十本与一本是一样的。
万明说《金刚经》 之十
一 少谈空性 多做实事
金刚经是给发大乘之心及无上乘之心人讲的。但当时的当机者,都是证得诸漏已尽的大阿罗汉,他们才能明白.接受空性的道理及实质。
我人等还没有达到诸漏已尽,一切还是识见(凡夫见)。所以佛说,不要见他人之过。其原因就是在没有彻底明白之前,皆是用自己的识见去评说他人(识见),此皆是不老实的修学态度。他人说得正确与否,要用三法印去衡量。
所谓的老实修学,就是思维如何减少淫念,这是“化迷不息”之根,迷根不断,何谈漏尽,就更不能妄说他人。
二 何谓没说一法
佛说我没说一法,谁要说如来有所说法,是谓谤佛。因为佛说的法,是众生自性本来具足的,没有超出自性所含概的范围。要是说,如来有所说,那如来所说必得超出众生自性之外。要是如此,那就有分别了。那就等于说,佛的知见,众生自性之内不具备。佛说的法,是众生自性本来具足的,故说没说一法。佛之知见,就是众生自性具足的知见,无法可说,无一众生可度,同出一理。
三 为何而说 持无相法 其功德不可思议
“无相”是心不起一念,要是起一念,那心就执着在一念的范围之内了,是有限的。所以说,起念就是有限。无论这个念头有多大(发心有多大),都是有限的。无念(无相)不是没有念,是无念不包,即心包太虚 量周沙界。在宣公上人的一个本子当中,有一偈子说;自性如虚空,真往在其中,悟彻本来体,一通一切通。这说的就是无相(无念),可虚空虽是无相之体,但又无相不包。
所以佛说,如何如何的七宝或身命的布施,与持无相之法所获得的福德无法相比。布施七宝或身命那是有限的,不在自心上下功夫,想要单纯的靠舍钱是不能正得无上菩提的。所以佛说,如是布施与无相之法无可比,这是其一。其二,一是有限,一是无限,也是无可比。
四 佛说每一词每一语皆是无量意
佛说一切法对治一切心。同样的一个词语放在不同的情况中就有不同的含义,这些含义皆是对治众生一切心的含义。我人等不要强调某一词语,就是单独表一种含义,要看具体情况而定。在这方面,六祖慧能大师,给我们做出了榜样。如答志彻禅师说,佛性无常,一切善恶诸法分别心是有常。这种解说从字面上看,与涅磐经相反。可志彻听了之后就明白了无常与有常的区别。所以佛说依文解意,三世佛怨。原因是我人等不明佛意,死搬硬套。这是还没有在经里面跳出来的原因。如六祖说法达;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诵经久不明,与义做仇家。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