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声明>> 文学>>正文内容

“佛教文献与中国古代文学”学术研讨会综述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陈卫星、刘颻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佛教文献与中国古代文学”学术研讨会综述
  【作者】陈卫星、刘颻
  11月25日至27日,首届“佛教文献与中国古代文学”学术研讨会在武汉隆重召开。此次会议由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与黄石东方山弘化禅寺共同举办。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高华平教授主持会议、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李向农教授和文学院院长胡亚敏教授到会致辞表示热烈祝贺,海内外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的4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
  会议就佛教与中国古代文学的关系、佛教思想的发展、佛教文献的整理与研究等方面的问题集中进行了深入研讨。
  在佛教与文学的关系方面,华中师范大学高华平教授《赞体的演变及其所受佛经影响探讨》对“赞”体的演变始末进行了考察,指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赞体”乃起源于“图赞”,“赞体”后来发展出“序赞”等新形式,应是受佛经文体的影响。北京语言大学杜道明教授《顿悟与审美》认为禅宗的“顿悟”使中唐以来的审美方式转向以内心感悟为主,审美指向也发生了由实向虚、由外向内的重点转移。西北大学张弘教授《略论佛教对中古议论散文的贡献和影响》认为佛教对中古议论散文的发展有着积极的贡献。南京师范大学王青教授指出多个历史故事是佛经中的虚构故事的转述或模仿。香港佛教基金会林律光教授从中国古代小说思想意识、观念、形式等方面分析了小说所受到佛教的影响,暨南大学张海沙教授考察了唐末文人对《法华经》的接受情况,南京大学博士后张煜揭示了禅宗对江西诗派所带来的种种影响,山东大学刘培副教授论述了佛经转译对汉语四声之发明及北传所起的作用。
  对于佛教思想的探讨,复旦大学的张兵教授《早期禅宗思想之我见》指出四祖道信的佛学思想可用“安心”概括,五祖弘忍的佛学思想可用“守心”概括,早期禅宗的“禅农并重”促进了中国佛教的发展。华中师范大学张三夕教授《追寻太虚大师之“人间佛教”的禅悟背景》提出太虚大师的人间佛教思想体现为人生佛教、人间佛教、人间净土三种观念,此三者在意义上具有层次累进性。台湾政大中文系丁敏副教授认为经文故事中“神足飞行”的空间叙事,形态各异,“在宗教传播上具有相当神奇的魅力”。
  对于佛教文献整理的探讨,四川大学张勇教授《笔记或小说中的唐五代禅宗史料举偶》发掘了大量唐五代时期笔记和小说作品中的禅宗史料,并且对其史料价值进行了论述。浙江大学冯国栋副教授考察了二十世纪汉语佛教目录的概况与特点,对此期佛教目录之价值进行了评价。台湾中正大学李映瑾博士对汾阳善昭禅师(947—1024)的歌颂作品进行了考辨与分析。
  在佛教思想方面,华中师范大学张三夕教授就太虚大师及其“人间佛教”思想作了专题发言,并引起了与会代表的极大兴趣和热烈讨论。会议由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主编王齐洲教授作总结。本次会议期间,代表们还到黄石东方山弘化禅寺及禅宗祖庭黄梅四祖寺和五祖寺进行了参访。会议的举办,在佛教与中国文学关系研究领域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对于佛教与文学关系研究的进一步深化也有着重要启示。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