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皇帝〈金刚经〉集注序》述义
《永乐皇帝〈金刚经〉集注序》述义
就本帝所知,佛学有自身一套特别的学问系统,而这个系统的灵魂就可以用一个“道”字来称呼,也可以连起来以“佛道”两字来称呼。在这个世界上,唯有佛道可以称得上是最完美的学问,既宏大深广,又精致细密。佛道能使人通过“感”的办法,在宏大深广的方面达到使一切得到相互联系的“神”的境界,在精致细密的方面达到使一切归之于本质的“妙”的地步。所谓“感”,是指人利用自身的感官将所感知的种种外界现象经由“思”(逻辑思维)的程序抽象出其本质“理”的结果。佛道在处理对待“物”的方面,总是要求人们能因势利导,按照“物”本身的趋势和特征去加以认识利用,而其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要懂得用“慈悲”之心。所谓“慈”,其构字的样子是人用自身的“心”去找到“兹”,而“兹”则是关于“玄之又玄”的天理,也就是说,“慈”字是人将自身的“心”(逻辑思维)系之于“玄之又玄”的天理;所谓“悲”,其构字的样子是人用自身的“心”去找到“非”,而“非”则是关于“物”的对立面,也就是说,“悲”字是人通过自身的“心”(逻辑思维)去找到“物”(事物)或者说宇宙的对立面。“慈悲”是佛道的根本大法“心法”。通过心法,能使人得到智慧,成为有觉悟的人。最重要的是,人一旦觉悟了,得到了智慧,就能够超越“万有”之境,而进入另外一个“独尊”的境界。“万有”也可以通俗地或简单地称之为“有”,是关于宇宙整体(或如传统所说之“天地”)的总称,是人以一个总的范畴或集合来处理对象的一种基本方法,是一种关于命名的方法。“万有”是关于宇宙整体的范畴,是与“物”相关的范畴;“独尊”则是宇宙整体之外的范畴,是与“物”无关的范畴。宇宙整体之外的范畴可以看作是宇宙“万有”的对立面,是宇宙发生之前的状态,即是说,“独尊”的境界可以等同于宇宙发生之前的状态。“独尊”的境界又可以用“旷劫”两字来描述。之所以可以将其说成“旷劫”,是其针对“物”而言的。因为“旷劫”是“无”的境界,尽管这个“无”的境界冥冥茫茫,无有边际,其在广大上就一个“旷”字了得,然若要把“万有”放进去,就会使其消失得无有踪影。所以,“万有”或所有的“物”一遇到这个可以称之为“旷”的地方就仿佛遭遇到了一场劫难,并因此劫难而消失殆尽,故称“旷劫”。然而,利用一种特殊的方法“心法,人却可以独自一人在那种劫难的境界中游走,不仅如此,人还不会因为呆在这个“万有”的劫难之地遭遇劫难,不会受到毁灭破坏。这种只有自己一个人单独处于“旷劫”之境的情形就是“独尊”所包含的深意。如果把天地即宇宙整体作为一个整体过程“始终”,并将其放到“旷劫”之境之中,这个“始终”也会消失不见,人跑到“旷劫”中,看不到“天地”即宇宙的“始”(始点),也看不到其“终”(终点)。这些绝妙精采的道理,都可以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中看到。正是这部佛经,把佛学的“三乘”的深奥旨意都作了充分的发挥和说明。所谓“三乘”,指的是佛学中的三种修习境界,即菩萨乘(或称佛乘)、缘觉乘和声闻乘,这是关于佛性觉悟方面的一种比喻,好比同时走在道路上的三乘马车,能知道并直接奔向目的地或终点(指达到觉悟佛性)的为菩萨乘(或称佛乘)、能较快知道并奔向目的地或终点的为缘觉乘,能通过不断努力才能知道并奔向目的地或终点的为声闻乘。要注意的是,三乘尽管有快慢的不同,却都是走在同一条“(佛)道”之上。这部佛经还对“万法”的种种玄妙幽微的情形作了揭示。所谓“万法”,其中的“万”字指的就是上述的“万有”,“法”则是关于“万有”的本质:宇宙中所有的一切都有其之所以成为其本身的根本原因,是为“法”。应该特别注意这个“法”字,“物”虽然有千千万万的区别,然其在本质上都可以以一个“法”字统将起来,也就是说,所有的一切最终在本质上都可以以“法”来表述其共性。佛经以阐述“法”的方式论述了不空和空的相互关系以及不空最终也作为空的本质原因,也论述了在所见到的相的方面无相和相的相互关系以及无相最终也作为相的本质原因,明确地指出了在认识上之所以会产生虚妄的情形,其情形无非如同“梦幻泡影”一般而已。若从种种事物的表象开始去追根溯源,去找到事物之所以发生的本质原因,就能由“我”而推及于“人”,又进而还可以推及于“众”,看到所有的一切在“寿”即时间过程方面的有始有终的根本机制。其实,深究起来,所有诸佛菩萨以及大德贤士所不断传讲的根本大法,都是和人的“心”(逻辑思维)相关的方法,都是要将所有现象经由人的“心”的运作过程以抽象出其共同本质。若人能诚心诚意地以这种“心法”去找寻事物的本质,则大乘所要阐明的关于“(佛)道”的根本宗旨也就被揭示出来了。宇宙中所有和“生”(产生、来源)相关的事情都可以经由“心”的运作来达到明白和了解,从而可以使人见到其在抽象层面上的“性”即本质,且可以将“生”的本然机制囊括于这种关于“性”的表述之中。
在论及“一心”时,既要懂得“一”,也要懂得“心”,这其实是要从“一心”的来源的方面弄清楚其所以然来。任何事物都有其然,也有其所以然。而要完全了解一个事物,就既要能知其然,也要能知其所以然。若从其来源的方面而言,“一心”从根本上就是来自于“清静”。所谓“清静”,指的是“心”处于一种“无”的境界的情形,也就是上述所说的“旷劫”的情形。如果达不到“清静”的状态,人的“心”就很容易随着外部表象“境”的变迁而转移,也就很容意生出种种“妄念”来。有了“妄念”,就好比在“太虚”之前布置了云雾,使其成为遮蔽人的眼睛的障碍,使人因障碍而看不到“太虚”。所谓“太虚”,也就是“旷劫”之地,而“清静”则是“旷劫”之地的状态,当然这只是“心”的一种状态,若是追究“清静”的自然属性,则“清静”就只能说是一种没有状态的状态。“妄念”又如遮蔽在宝镜上的尘垢,使其失去光彩。如果人们总是如此随机地追逐着种种表象,就如同迷失于幻影之中,又如何能从“妄(念)”而返归于“真(理)”呢?然而,在这部佛经中,如来以至高无上的“正等”和“正觉”来引导人的“心”走在佛道之上。所谓“正等”和“正觉”,都是关于如何达至“正”的表述。只要走在佛道之上,便都属于“正”。“正等”是通过“等”的方式来达至“正”,而所谓“等”,是去找寻事物的共性或同一性,而“等”字的构字形象是以手执竹算筹来实施“推十合一”(“土”)的工作;“正觉”是通过“觉”的方式来达至“正”,而所谓“觉”,是通过人的“心”去思索和觉悟到事物本质,而“觉”字的构字形象是人以双手执爻通过推演而见到宇宙本质的情形。当人的心有了“慈悲”,就可以认为是进入了“至愿”的境界。而所谓“至愿”,也可以等同于俗称之“至善”,其“愿(愿)”字的构字是人以“目(或“心”)看到了“本原”的样子。佛陀菩萨有着明洞一切的“悯”的慈悲之心,看到世间人们总是沉迷于种种现象之中,看到芸芸众生处于不知其本质之所以然的冥昧状态,所以为其述说此经以启迪人们之心智,为人们大开启蒙的方便之门。通过阅读念诵这部佛经,可以使人们解开种种疑惑,从种种现象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这就好比通过洗涤沐浴的程序清除身上的污垢,从而可以远离尘埃的污染。一旦如此,人就懂得了“生死”的深意,既能够由“生”入“死”,又能够由“死”出“生”。因为“生死”是佛道学问的总体范畴,是“生”和“死”两个范畴的总称。所有的事物都可以用“生死”的观念范畴来加以限定:“生”就是某一具体事物的存在状态,当该事物不存在时,就属于与其“生”相对待的“死”的范畴。若人能将这种“生死”的观念与整个宇宙及其所有事物联系起来时,就在认识上达到了可以称之为“菩提”的彼岸。一旦人在认识上能够屹立于“菩提”的彼岸,就必然能将痴迷转变为智慧。所以,在启迪人的心智使其去掉昏暗而见到光明的方面,这部佛经实在是功德无量,其涉猎的内容既广又大,触及到了人的认识的方方面面。
尽管“法”是经由人的“心”(逻辑思维)才能获得的,然其若不是佛经首先将其揭示表述出来,“法”就仍然不可能为人们所知。佛经是靠人来流传下去的,并且人只能以“言”将佛经著录下来,非如此就不能著录佛经。自从唐宋以来,对这部佛经的注释,已有几十家甚至上百家。虽然各家都作了认真细致的剖析,然而各家之言也都有所侧重和偏颇,常常难于让读经者从这么多家注释中进行权衡取舍。本帝向来钦佩佛学者们的大觉之见,也非常仰慕“真如”的至理,所以时不时翻阅浏览各家所编注释,从其中选出一些最精辟最重要而又不与经旨相违背的,重新加以整理编辑,命令出版发行,让其广为流传。这部佛经对宇宙的最终真象作了彻底的揭示,以最深刻的洞察力将其陈述言说出来,宇宙的奥秘和深邃意义都被一一指明出来,好比使人如同见到高悬于天空正中的月亮和太阳一般,又好比使人从深深的海洋中探索捕捞而得到了宝珠一般,其见之也清楚明白,其悟之也深刻透畅,这不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最令人痛快的事情吗?这不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最为伟大的地方吗?这实际上就是人要使自身成为善良人士所必须具备的见解和认识。对于这部佛经,如果人们果真能勤勤勉勉诚心诚意地加以修习,以最虔诚的态度和最崇高的礼遇来加以接受坚持,就必然能与其结下缘份,从其搜求得到“(佛)法”,并必然能由“(佛)法”而觉悟到宇宙的终极真理。倘若如此,人就等于是消灭了无数的罪愆,获得了能使人生活长久幸福的“福田”。这种结果,是人和天能最终相合的证明,也是人能得到永久快乐的证明。从这个角度来看,这部佛经的伟大功德必然可以遍及开来,无所不至,无所不往,且永无际涯。谨书写上述作为序言,以有益于将来读经之人。
(明)永乐二十一年(公元 1423 年)四月十七日
【附:原文】
御制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集注序
朕惟佛道弘深精蜜,神妙感通,以慈悲利物,以智慧觉人,超万有而独尊,历旷劫而不坏。先天地而不见其始,后天地而不见其终。观之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盖可见矣。是经也,发三乘之奥旨,启万法之玄微。论不空之空,见无相之相。指明虚妄,即梦幻泡影而可知;推极根原,于我人众寿而可见。诚诸佛传心之秘,大乘阐道之宗,而群生明心见性之机括也。
夫一心之源,本自清净,心随境转,妄念即生。如大虚起云,辄成障翳;如宝镜蒙尘,随韫光彩。由此逐缘而堕幻,安能返妄以归真?惟如来以无上正等正觉,发慈悲至愿,悯凡世之沉迷,念众生之冥昧,为说此经,大开方便。俾解粘而释缚,咸涤垢以离尘,出生死途,登菩提岸;转痴迷为智慧,去昏暗即光明,是经之功德广矣大矣。
虽然,法由心得,非经无以寓夫法;经以人传,非言无以着夫经。爰自唐宋以来,注释是经者,无虑数十百家,虽众说悉加于剖析,而群言莫克于折哀。朕夙钦大觉,仰慕真如,间阅诸编,选其至精至要,经旨弗违者,重加纂辑,特命锓梓,用广流传。俾真言洞彻,秘义昭融,见之者如仰日月于中天,悟之者若探宝珠于沧海,岂不快哉,岂不伟哉。呜呼!善人良士,果能勤诚修习,虔礼受持,缘经以求法,因法以悟觉,即得灭无量罪愆,即得获最胜福田。果证人天,永臻快乐,功德所及,奚有涯涘哉!谨书为序,以示将来。
永乐二十一年四月十七日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