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王先霈先生《佛语哲思》
读王先霈先生《佛语哲思》
读王先霈先生的《佛语哲思》,深佩先生之博学。先生于佛教典籍十分稔熟,且有精微之体验,故能做到旁征博引,运用自如。但也许由于先生撰此书之目的,在于借佛教有益于人生,故于佛理多所引申,也多站在似乎“正确”的立场,对佛教某些教理予以“批判”。比如“一丝不挂”一节,在肯定了佛教破除贪欲和执着的积极意义之后,也对其“消极”方面作出了批评。“一丝不挂作为一种人生态度,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说它消极,因为它明显地表现了厌世倾向,诱导人不去履行应尽的社会职责,不去履行对家庭、对国家、对社会、对民族的义务。”其实这批评未必中肯,因为一,真正有良知的佛教徒,并不放弃社会责任。比如近代高僧敬安(八指头陀)就是一个著名的爱国僧人,读他的诗“谁谓孤云意无着,国仇未报老僧羞”,热血沸腾,泪不禁出,哪里看得出对现世的逃避?其二佛教有所谓世间法,倡“即烦恼是菩提”,此岸生死,彼岸涅槃,并不主张弃现实人生于不顾,而去追求所谓的功德圆满。大乘菩萨发愿普度众生,地藏菩萨著名的誓言:“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与吾辈所仰之人道主义精神一脉相通。所以认为“一丝不挂”就是厌世,就是放弃社会责任,其实是一种谬见。一丝不挂是讲空,劝道人不要执着三界虚妄,而并非让人耽于虚无,那恰恰是对佛教精神的歪曲。先生所以堕此外道,原因就在于内心中先入为主地存在着一种“正见”,而此“正见”又与社会主流意见相一致,甚至未必就是先生所能认同的,不过是为文之道,表现了先生对现实的妥协。
先生《佛理哲思》一书,最大的特点在于会通整合,最值得质疑之处恐怕也在于此。比如第二节“静坐胜于造塔”,在介绍了佛教的禅定后,又列举了老庄和宋儒的静坐理论,视三者为一途。“静坐并不是佛家所专有,不是佛徒最先发明。……中国先秦道家倡求虚静,其中包括了主张静坐。后来道教更把静坐当作修行的基本方法之一。……道家和道教的主张、信仰与佛教不同,他们所说的坐忘、收心、安坐,作为修养或修行方法则接近于佛教的静坐、禅定。宋明理学称为新儒学,‘新’的一个最重要方面就是吸收了佛、道思想,包括把佛、道的静坐方法吸收过去,作为修身养性之法。不过,他们对道家的吸取是公开的,而对佛家的吸取则往往是不声张的。”先生的这种看法,初看没有什么不妥,细究却有漏洞。在我看来,儒、释、道三家虽然都主张静坐,但儒家静坐的目的在“体道”,道家在“丧我”,佛家才是体悟真如。儒家的“体道”近于迂,道家的未免枯槁,只有佛家光明生动。我们讨厌世之道学家,最不堪的就是他们的“道貌岸然”,世事洞明,人情练达,结果倒显得虚伪做作。鲁迅最看不惯这种人,所以在小说中予以讽刺。比如《祝福》中的鲁四老爷,读着《太上感应篇》,挂着陈抟老祖的字幅,主张“事理通达心气和平”,可面对祥林嫂的不幸,却屡屡大光其火,无法做到真正的心平如镜。即使如程颐“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也不是真乐,多少有些作秀的成份。老庄是厌世派,想不清楚的事,干脆放弃,主张物我同一,取消事物间的差异,以此自欺。所以老庄的坐忘,干脆就是逃避,“身如槁木,心如死灰”,看不出有什么光风霁月的境界。但佛家不同,表面看来,佛家认四大皆空,但实际上佛家的空不异色,色不异空,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空和色是矛盾统一的。所以佛家禅定,不是要进入一片死寂的世界,而是断灭一切污染,体会内心澄明的真如境界,而这一境界并不脱离现象的生动。浙江师大教授张节末《禅宗美学》一书,专讲禅宗现象美学的特点,认为佛家的真如体悟都是与绝对现象结合在一起的,并没有脱离现象的虚无的真如境界。我以为张的见解是正确的。张谈到王维的《山居秋暝》,李白的《敬亭山》,柳宗元的《江雪》,认为“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都不是比喻,而是一种现象直观,是主体内心境界的外现。苏轼的诗句:“静故了群动,空能纳万境。”生动的境才是佛家禅定的自然结果。儒家和道家的静坐皆另有目的,只有佛家的禅定本身就是目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只要一时解悟,便可以进入一种全新的生命境界,众生也就是佛了。王先生没有仔细区别三者间的差异,概而言之,易为粗心的读者所误解。
先生是我非常敬重的老师,以我之浮浅,完全没有资格妄评先生的著作。但先生向来主张“各言尔志”,即使一派胡言,只要心正意诚,也未尝不可言之。谨如言教,不揣冒昧,祈望先生恕之!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