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云南古碑名塔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云南古碑名塔

潭上梅魂尚记君
  潭上梅魂尚记君——桂未谷与《为黑龙潭梅花作阑干记之以诗碑》 黑龙潭在昆明城北12公里的五老山麓,自汉代以来,因潭水如墨,林壑尤美,辟为园林。园内古迹甚多,最著名的有唐梅、宋柏、明茶。末柏、明茶依旧在,可惜唐梅已枯索,所遗的古梅相传为唐梅分枝,也已老态龙钟,枝横干屈。然而留存千古为证的是清代著名书法家桂未谷写的《为黑龙潭梅花作阑干记之以诗碑》,其碑至今保留完好,且是滇中一绝。

元代白话碑
   白话,是元代民间和朝廷通行的语言,元人以之入曲调入史籍,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语言文字形式。以白话人碑文,又是元代中国碑刻史中的独特之处。据考,元代白话碑全国有40块,云南保有两块白话圣旨碑。

元世祖平云南碑
  大理城外苍山龙泉峰下,是著名的三月街,在这百代老街的旷坝上,耸立着一块巍峨丰碑,在苍烟落照中显得分外伟岸,这就是有名的《元世祖平云南碑》。 此碑立于巨硕的石龟背上,高达4.5米,宽1.65米,分上下两节,中有石条挡护,边有石框镶砌,碑额为大理石,雕二戏珠,额篆“世祖皇帝平云南碑”。行文50行,上石30行,每行20字,下石28行,每行25 字,共1300字。 碑立于元大德八年(公元1304年),撰文者是翰林程文海。元成宗铁木耳时,云南行省平章政事(最高行政长官)也速答儿议立此碑,歌颂元朝开国皇帝世祖忽必烈讨平云南,一统南滇的圣德神功。

《袁滋题记》摩崖
   昭通盐津县西南20公里的豆沙关,又名石门关,壁立千仞,危石若悬,自秦汉以来,是云南与中原交通的重要关隘。而在两山之间有一亭阁,额书“唐碑亭”,亭中保存着一块唐代石刻——袁滋题记摩崖石刻。

《爨宝子碑》
  中国近代书法艺术理论大师康有为先生的《广艺舟双揖》中,赫赫然写着:“二爨出于滇蛮……然其高美,已冠古今。”“二爨”是书坛上对两块名碑《爨宝子碑》和《爨龙颜碑》的习称,康先生用“高”(境界高远)“美”(艺术佳妙)、“冠古今”来赞美它,确是恰如其分。实在说,凡知中华民族书法艺术常识一二者,恐无人不知这两块名碑在书艺史上的显赫地位。

宋湘种松诗碑
   清道光年间,大理三塔寺后、苍山马龙峰至雪人峰一带,青松矫矫,林涛滚滚,绿荫布野,大理城河堤之上,柔条飘拂,柳絮迷空,这些美丽的景致皆源于曾为官入滇的宋湘等前贤。
   宋湘(公元1757—1826年),字焕襄,号芷湾,广东嘉应州(今梅县)人,嘉庆四年进士。嘉庆十八年(公元1813年)秋, 派任云南曲靖知府,先后任广南、大理、顺宁、永昌、楚雄诸府的代理行政长官和迤西、迤南道尹。末湘人滇为官13年,广施惠政,并有治水、种树之功。公元1816年,在任迤西道尹期间,曾买松种3石,让百姓种于三塔寺后。数年后,听人说当年所种松已高盈1丈,葱翠成林,宋湘欣喜万分,挥毫作诗3首抒发感慨:

           不见苍山已六年,旧游如梦事如烟。
           多情竹报平安在,浪水桃花一悯然。

           古雪神云看风回,十围柳大白头催。
           才知万里滇南走,天遣苍山种树来。

            一粒丹砂一鼎封,一枚松子一株松。
           何时再买三千石,种遍云中十九峰。

朱德赠映空和尚诗文碑
   昆明东郊昙华寺,小巧精雅,嘉木奇石掩映成趣,寺有县花古木一株,高拔晴空,枝叶覆地,与寺名相辉映。 寺中藏有一方《朱德赠映空和尚诗碑》,质为青心,高1.2米,宽0.5米,正书,文15行,行30字。其文如下:

  余素喜泉林,厌尘嚣。清末叶,内让未息,外患频来。生当其时,若尽袖手旁观,必蹈越 南覆辙。不得已,奋身军界,共济时艰。初意扫除专制,恢复民权,即行告退。讵料国事日非,仔肩难卸,我马连绵,转瞬十余捻。庚申冬,颁师回滇,改膺宪兵司令,维持补救,百端待理,虽未获解甲归田,较之枪林弹雨,血战沙场时,劳逸吴育天渊。公余尝偕友游县华寺,见夫花木亭亭,四时不谢,足以娱情养性。询,皆映空大和尚手植,且募修庙宇,清幽古雅,实为煞费苦心。与之接谈,词严义正,一尘不染,诚法门所罕觏,爱为但言,以志钦慕:

   映空和尚,天真烂漫。豁然其度,超然其逸。世事浮云,形骸放浪。栽花种竹,除邪涤荡。与野鸟为朋,结孤云为伴。砌石作床眠,抄经月下看。身之荣辱今茫茫,人之生死今淡淡。寒依日今暑依风,渴思饮今饥思饭。不管国家存亡,焉知人间聚散。无人无我有相无相,时局如斯令人想向。
                                   中华民国壬戍年孟春月西蜀朱德敬赠

梵文碑和民族文碑
   云南梵文碑,较早的是南沼汉文碑中所杂梵文石刻。嗣后是大理国时建造的昆明古幢公园地藏寺古经幢石刻,有梵文经《陀罗尼经》。其次是1977年在大理五华楼发现的大理国碑刻《杨俊升碑》,其阴刻有大型梵文5个,横列刻有梵文明行。其余还有:丽江九河发现的白王碑,有梵文;牟定《双塔寺塔碑》是梵文;洱源《红山塔碑》是梵文;楚雄龙川江畔发现明代宣德三年梵文碑及大姚碧锤塔,也刻有梵汉之文;大理地区梵文碑刻特多,靠近宾川的南村一带遍山皆是。


云南其他地区的名塔 大姚白塔

   大姚白塔是云南绝无仅有的一座藏式喇嘛塔,在云南古塔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

  此塔高耸于大姚县城西的文笔峰上,塔身敷粉,在蓝天白云下,晶莹如雪,因而又叫白塔。又因其形如寺庙中和尚念经时使用的碧锤,又名磬锤塔。

   陆良大觉寺千佛塔

   就造型而言,陆良大觉寺干佛塔在云南佛塔中别无二例,其样式在全国佛塔中也较为罕见,这正是它特别吸引人的地方。 大觉寺干佛塔在陆良县城南真理街大觉寺内,因夺得名。此塔已有六七百年历史了。《陆良县志》载:"寺始建于元,重修于明万历……寺前面则建鼓钟,东偏则塔凌霄汉。"(程光祖《重修大觉寺小引》)。现除塔之外大觉寺建筑还有正殿、鼓楼等。塔立于正殿之左。
   此塔为六角形7级砖石结构,高17.79米,塔基为方形石砌台座,四面辟有佛凳各一,靠内原有佛像,今己佚失。基座上建六角形塔身,由下至上逐层收分,每层6面,每面用砖块砌成大小相等的小方佛拿,层层堆积,面面相依,远看恍如一巨大的塔形蜂巢。佛拿内各镶有一块释迦牟尼印像砖,砖上佛祖身披袈装,双手垂膝,盘足跌坐莲台之上,面目慈祥,正参禅入定,头部漾出一道"佛光",可谓宝相庄严。塔7层,每层又有若干层佛龛,共计1613龛佛,是名副其实的"千佛塔"。  

   瑞丽姐勒金塔
   傣家人说:"瑞丽是一块碧绿的毯子,大金塔是毯子上最耀眼的宝石。"

   瑞丽是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一个县,以其优美、富庶而闻名。瑞丽古代叫"勒卯",意思是"茫茫云雾笼罩的翠绿坝子",三面与缅甸接壤,瑞丽江像闪闪发光的玉带,陇川江像金光灿灿的缎带,两江从东西两面缠绕着翡翠般的瑞丽坝子,使它更加秀丽、优美。
 
   盈江曼勐町塔
  美丽的大盈江如一首舒缓的歌在宽阔的坝子中间流过。坝子里有一片葱葱郁郁的大青树,树林掩映中是盈江县的马鹿场,这里名声远扬,因为有名的曼劲盯塔就建于此。 
   曼动叮塔是一组气势恢宏、雄伟壮丽的群塔,其为金刚宝座式,但与内地金刚宝座塔不同,它由一座主塔和环绕四周的叫座卫塔组成,远看宛如一座塔的森林,如此奇观在中国塔景中实属少见。
   其主塔高20米,整座群塔分基座、坛台、复钵、莲座、宝伞、风标、钻球等7部分,都用砖砌成实心式样。方形基座边长19.3米。座上设5层坛台:第一层台,每面立7座小塔,从第二层到第五层,逐层缩小,其座为方形须弥座,每层座四角各立1座小塔,在第五层的中心立高大的主塔,形成跌宕起伏、丰富多彩的节奏变化。
塔群集傣族传统建筑、装饰艺术之大成于一身,造型优美,线条流畅舒展,雕镂工细,装饰繁杂,美不胜收。塔身雕有莲瓣、力士之类,外表涂以石灰,塔尖敷以金箔,雄伟之外,更见妖媚富贵。

   景谷树包塔和塔包树
   在秀丽飘逸的威远江畔,在景谷城北层峦叠翠的吊钟山下,有一座古老的猛卧佛寺,寺左寺右有两座非同一般的佛塔,吸引着远近游客,中外诸多报刊纷纷对其进行报导。
   这就是与所有佛塔不同的奇特的景谷"树包塔"和"塔包树"。
   寺左是"树包塔",傣家人称为"梅赫窝广动"。"厂勒"与前文的"广姆"都是"塔"的意思,这是不同地区傣族对塔的称呼,"梅赫窝广姆",就是"被大树包起来的塔"的意思。寺右是"塔包树",傣族称为"广动梅赫窝",意为"佛塔包着的大树"。两塔共存一寺,一左一右,一是树包着塔,一是塔包着树,天作之合,其奇其巧其妙,世界古塔建筑史上殊无其二,因此,这两座塔构成了深厚浓郁的文化景观,是人与自然相谐调的结果"
   树包塔是下方上圆、葫芦宝顶的石塔,塔身有21层石雕,上面布满各种装饰性傣族图案,雕满南传上座部佛教佛经故事和傣族民间传说形象,加上不厌其烦地雕琢着的各式飞禽走兽,真正是傣族传统文化艺术的博物馆。

  
昆明古塔
  唐宋之际,昆明物阜民丰,富甲滇省,文化昌盛,佛音繁响,始筑塔,现遗有东、西寺塔和宜良法明寺塔,犹映千古日月之辉,足标唐季南诏之美。元代,昆明为云南行省治所,马可·波罗曾来拜访,称为"壮丽的大城"。此期间水利疏通,良田万顷,经济繁荣,文化富丽,名闻京都,西山筇竹寺内雄辩法师大寂塔、官渡妙湛寺东塔俱是证物。明清一依旧制,更为发达。规模惊海内的风鸣山金殿、邹竹寺五百罗汉的雕塑、《滇南本草》的出版,郑和、杨升庵、兰茂、钱南园、担当、"杨门七子"、"五华五子"、袁嘉谷等文人雅士的诗文书画,都反映着这个时代的卓尔不凡。在古塔建筑方面,则官渡金刚塔、大德寺双塔、金马寺塔、妙高寺塔、五老山定风塔、马掌山群塔、宜良启文塔和天乙庵石塔诸名塔,都表现着昆明文化艺术的灿烂。

昆明石鼻里水利碑
   昆明西郊的车家壁,明代称石鼻里,有一块明碑,系农民控告大官僚地主沐氏霸占水利之碑,现碑存马街小学内,至今读来尤令人义愤填膺,而对秉公执法伸张正义的清正官吏倍加敬重。
   此系明万历初年,昆明石鼻里、小邑村92位农民联名控告休庄霸占水源,使农田无法灌溉,以及官府处理案情经过之碑。
   此碑高1.60米,宽o.70米,文行20行,每行18字,碑末题名9行,正文1000余字,写得尽情尽理,大义凛然。   此碑不但记载了昆明人民一次正义斗争的历史,也记录了清正有为官员的政绩,对那些如沫庄及其爪牙欺压民众、为非作歹的恶势力,又何尝不是一个警告!


大理古塔
   大理地区见诸史籍记载的名塔不下百座,然而,在上下千年的历史风烟中倾圮、毁佚了大半,至今尚余40多座,所剩的多是声名赫赫的名塔。
   若以建筑年代划分,南诏时期有大理崇圣寺千寻塔、下关佛图塔、大理海东罗荃塔;大理国时期有大理崇圣寺南塔与北塔、大理弘圣寺塔、祥云水目塔、洱源旧州东塔、洱源火焰山塔、梅城浮雕大石塔;元代有九 鼎山双塔、剑川墨斗塔、剑川沙溪镇蝗塔;明代有巍山北塔、巍山大寺双塔、巍山等觉寺双塔、鹤庆母猪龙塔、云龙秀峰塔、剑川宝相寺石塔、宾川饮光双塔、大理海东镇龙塔、弥渡文笔塔;清代有剑川灵宝塔、洱源旧州象鼻塔、洱源风羽留佛塔、洱源文笔塔、洱源镇水塔、大理古佛洞塔、大理凤仪北山塔、剑川蟒歇林塔等。这些古塔,仅从名称上就可知道,人们修建它们大致为了以下几个目的:一是崇弘佛法,是谓佛塔;二是消灾镇邪、祈福求吉,是谓风水塔;三是装点景物,是谓装饰塔。这三者大致包括了云南古塔的类型。


德化碑
   大理县(今属大理市一部分)城南7公里的太和村,1200年前,曾是举世闻名的南诏国都太和城。南诏陈迹已如烟,而在这千年古村仍矗立着一块丰碑——《德化碑》,其上至今读来仍令人荡气回肠的碑文,凿凿印证着南诏雄霸一方的历史,辩说着南诏与唐王朝的一段曲直,其文之雄辩高美,冠盖古滇。
  《德化碑》是我省最大的一块唐碑,碑高3.02米,宽2.27米,文行40行,厚0.58米,两面刻字,阳文3800字,明文1200字,红砂石质地,是研究南诏历史的重要文物,此碑与太和城一起,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碑立于唐“天宝战争”之后,彼时南诏国主阁逻凤在太和城全歼唐朝大将李密10万兵马,以全胜之势,展高远之望,勒石铭功,并在碑文中切切痛陈迫于唐将淫威不得不兴兵反唐的原委和期望修好附唐的心曲,写得气势雄阔、才情超绝,是滇碑中难得的妙文。


杨升庵刻像和升庵碑刻
   杨升庵(公元1488—1568年)名慎,字用修,是明代正德辛末(公元1511年)状元,授翰林修撰,充任皇帝老师;嘉靖年中,因“议大礼”(反对追封皇帝亲生父母)触犯当朝,遭廷杖,充军云南,老死滇西。升淹才高八斗,《明史》称他“明世记诵之博,著作之富,推慎为第一,”其诗文不计其数,杂著一百余种,多在云南写成,其足迹履及云南各地,对云南学术文化贡献甚大。
   升庵所撰墓碑,史载有40多块,今所存者不多,可见到的有牟定县《儒学记》,安宁县《重修曹溪寺记》等。后者升庵撰文,由人集李北海字书丹,世称“三绝”碑。安宁温泉有升底“不可不饮”行书石刻,通海秀山道翁亭有七绝诗刻,其诗情深售,书法矫逸,为滇碑精品:

          海整江蟹四时供,
          水蓼山花月月红。
          自是人生不寻乐,
          莼鲈何必羡江东。

   升庵书风出神人化,健劲多姿,清相秀骨,有二王、赵孟頫神韵,一如他风流潇洒的个性。他喜好醉后作书,清人李调元记述其行事:“蛮尊欲求其书翰不可得,乃以白续作械,遗诸妓服之,酒后乞诗,杨欣然命笔,醉墨淋漓,挥满裙袖”。明人李元阳是升淹好友,论其书法称“笔意殷美,出入二王松雪,故片纸只字,人争得之,如天球大弓”,甚为时人所重。他在云南游历所至,都留下了一些墨迹,民间也流传着许多脍炙人口的杨状元故事,足见云南人民对他的怀念。


东汉遗珍--《孟孝踞碑》
   距今100年前,即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白泥井这家姓马的农民主人叫马宗祥,在不经意间发现一块石碑,碑首残断,间有泐痕,形制苍古,谁也不知此碑的由来和年代。
   《孟孝琚碑》在书法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1915年,金石大家罗振玉将其用双钩摹出,全文刊载在《汉晋石刻墨影》上,称它是“海内有数之瑰宝”。此碑不但在国内有名,在日本昭和二年(公元1927年)出版的《书道全集》中也曾刊载并受日本书界的推祟。

   碑文系方笔隶书,取势横扁,左右舒展,笔划瘦劲古朴。行格满密,绝不循规蹈矩,如“擂台”等字几占一格半,大有突破成规之势,体现出纯朴的韵味,在汉碑中别具一格。此碑字体在篆隶之间,以隶为主,兼通篆意。其隶书又饶汉隶今隶的韵致,因而梁启超在题跋中称道:“见此碑可征汉隶今隶递嬗痕迹,皆与书学有关系。”并赞其为“真稀世之宝矣”。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