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沼《劝发菩提心集》研究
慧沼《劝发菩提心集》研究
[ 作者:吕姝贞
【资料形态】硕博文库|中国台湾
【文献属性】[台湾]玄奘人文社会学院,宗教学研究所,2003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文章标题】慧沼《劝发菩提心集》研究
【文章作者】吕姝贞
【指导教师】沈 谦
【文章页数】188页
--------------------------------------------------------------------------------
【中文关键词】慧沼 |菩提心 | 戒| 六度| 菩萨行 |修辞
【中文摘要】发菩提心是成为大乘菩萨的关键,也是菩萨行的首要条件。至于如何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则备受大乘行者的关切与注目,甚至“凡夫菩萨”一词之定位,亦备受争议与质疑。因此,探其本源,明其流变,揭橥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之修学门径,已成为当代大乘行者之重要课题。
本论文研究之目的,主要是尝试探讨《劝发菩提心集》之思想、修辞特色及具体可行性,并透过文献数据分析法来处理相关议题:一、直探《劝发菩提心集》之思想脉络与源流。二、归纳《劝发菩提心集》中所运用之重要修辞技巧,以增进了解唐代译经及修辞学在佛典之应用。三、结合《劝发菩提心集》与当代台湾佛教界所提倡的“人间佛教”、“人菩萨行”思潮,及其具体可行性。
因此,本论文以唐代法相宗第三祖慧沼大师之《劝发菩提心集》(以《大正藏》第45册为底本)作为研究范围。首先说明研究动机与目的、文献探讨、研究范围与方法、研究步骤与架构。其次,探讨慧沼大师的生平、著作及其在因明学的成就、对唯识学的贡献与影响等,并对现存《劝发菩提心集》诸版本作有系统的整理介绍,试评其特点、得失与内容体例。再者,探讨《劝发菩提心集》中菩提心、忏悔、戒、六度四摄等重要思想内涵。接着归纳《劝发菩提心集》中所运用之重要修辞技巧,以增进对佛典内容的深入理解。进一步探讨《劝发菩提心集》所揭示之“凡夫菩萨”、“菩萨行”及其现代意义,并与当代台湾佛教界所提倡的“人间佛教”、“人菩萨行”思潮相结合,以提供具体可行性。最后,综合叙述本论文之研究成果、研究心得、实践的可能性与研究展望。
研究成果列示如下:
1增进阅读,掌握旨趣:为便于按图索骥,将《劝发菩提心集》本文加以标点、科判、考异,并查校引用经论,以增进阅读,掌握旨趣。
2探求源流及现代意义:藉由对《劝发菩提心集》之研究,探讨《劝发菩提心集》之思想源流及现代意义。
3文辞丰美,意蕴深远:归纳《劝发菩提心集》中所运用之重要修辞技巧,以增进对其内容之理解。
4修学门径,值得推广:证明《劝发菩提心集》的修学门径切合现代社会之需求,且弥足珍贵,值得加以弘扬。
--------------------------------------------------------------------------------
【文章目次】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研究动机与目的1
第二节 文献探讨4
第三节 研究范围与方法9
第四节 研究步骤与架构 10
第二章 慧沼与《劝发菩提心集》 15
第一节 慧沼的生平与思想特色 15
一、姓名、生卒与师承 15
二、生平传略 18
三、重要撰着、注疏及证义之典籍 19
四、因明学的成就与贡献 25
五、对唯识学之贡献及法相宗之影响 30
第二节 《劝发菩提心集》版本考异 34
一、历代著录 34
二、现存版本 36
三、版本考异 38
第三节 《劝发菩提心集》的内容与体例 42
一、卷上:劝发菩提心 42
二、卷中:相关的戒律 43
三、卷下:行为的业果 44
第三章 《劝发菩提心集》思想探讨 47
第一节 菩提心思想 47
一、“菩提心”释义 47
二、初发菩提心的五种性质 48
三、菩提心的因缘说──内在、外在条件 52
四、菩提心的退转与不退转 58
第二节 忏悔思想 61
一、“忏悔”释义 62
二、“忏悔”之重要性 63
三、《劝发菩提心集》所提倡的忏悔法门──六根忏悔法 64
第三节 戒思想 65
一、“戒”释义 66
二、“戒”之重要性 67
三、《劝发菩提心集》中戒的分类 68
(一)五戒68
(二)八关斋戒78
(三)十善78
(四)菩萨戒81
第四节 六度四摄思想 86
一、《劝发菩提心集》中六度之分类及其意义 86
(一)六度十义87
(二)六度九门88
(三)”六度十义”与”六度九门”之区别90
二、《劝发菩提心集》中四摄之分类及其意义 90
(一)摄生方便门90
(二)依《瑜伽师地论》谈四摄九门91
三、《劝发菩提心集》六度四摄九门得果 93
第四章 《劝发菩提心集》的修辞特色95
第一节 广取诸譬喻,赞叹菩萨德──譬喻 96
第二节 映衬以相形,文义更鲜明──映衬110
第三节 援引诸经论,劝发菩提心──引用114
第四节 云何而发起,无上菩提心──设问137
第五节 显扬大乘行,言简而义赅──析字141
第六节 排比以壮势,理达而深刻──排比144
第五章 《劝发菩提心集》的菩萨行及其现代意义149
第一节 《劝发菩提心集》的菩萨行149
一、《劝发菩提心集》的菩萨行149
二、凡夫菩萨150
第二节 《劝发菩提心集》的现代意义与人间佛教之推展153
一、《劝发菩提心集》的现代意义──人菩萨行153
二、人间佛教的推展157
第六章 结论163
一、研究成果与心得164
二、实践的可能性及研究展望165
参考文献举要167
【附录】
附录一:省庵法师劝发菩提心文179
附录二:《劝发菩提心集》(妙心寺印行)180
附录三:瑜伽师地论所引诸经论对照表181
附录四:大庄严经论关系诸经论对照表182
附录五:大庄严经论所引诸经论对照表183
附录六:摄大乘论所据经论对照表184
附录七:劝发菩提心集(《卍续藏经》版)185
附录八:劝发菩提心集(《大正新修大藏经》版)186
附录九:劝发菩提心集(《佛教大藏经》版)187
附录十:劝发菩提心集流壅记188
附录十一:《劝发菩提心集》本文与引用原典对照表(如附册)
表 次
〔表一〕法相宗师承表 16
〔表二〕法相宗师资传承系统表 17
〔表三〕慧沼著作或证义一览表 24
〔表四〕《劝发菩提心集》各版本用字异同一览表 39
〔表五〕《劝发菩提心集》引用经论一览表117
〔表六〕《劝发菩提心集》引用经论之次数及页数比率统计表124
〔表七〕《劝发菩提心集》引用经论著译者一览表125
〔表八〕《劝发菩提心集》引用《瑜伽师地论》卷次品名一览表128
〔表九〕《劝发菩提心集》引用《大乘庄严经论》卷次品名一览表129
〔表十〕《劝发菩提心集》引用《大智度论》卷次品名一览表129
〔表十一〕《劝发菩提心集》引用《文殊师利问经》卷次品名一览表130
--------------------------------------------------------------------------------
【参考文献】
一、大藏经
(一)大正藏(台北:新文丰)
1《法宝总目录》第1册。
2隋.瞿昙法智译,《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大正藏》第1 册。
3后汉.安世高译,《佛说尸迦罗越六方礼经》,《大正藏》第1册。
4东晋.昙无兰译,《玉耶经》,《大正藏》第2册。
5东晋.瞿昙僧伽提婆译,《增一阿含经》,《大正藏》第2册。
6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杂阿含经》,《大正藏》第2册。
7失译,《大方便佛报恩经》,《大正藏》第3册。
8吴.康僧会译,《六度集经》,《大正藏》第3册。
9刘宋.昙无蜜多译,《佛说观普贤菩萨行法经》,《大正藏》第9册。
10隋.僧就合,《大方等大集经》,《大正藏》第13册。
11梁.僧伽婆罗译,《文殊师利问经》,《大正藏》第14册。
12失译,《佛说如来智印经》,《大正藏》第15册。
13失译,《受十善戒经》,《大正藏》第24册。
14北凉.昙无谶译,《优婆塞戒经》,《大正藏》第24册。
15姚秦.竺佛念译,《菩萨璎珞本业经》,《大正藏》第24册。
16龙树造、后秦.鸠摩罗什译,《大智度论》,《大正藏》第25册。
17世亲造、后魏.菩提流支译,《十地经论》,《大正藏》第26册。
18后秦.鸠摩罗什译,《十住毘婆沙论》,《大正藏》第26册。
19后魏.菩提流支译,《弥勒菩萨所问经论》,《大正藏》第26册。
20唐.玄奘译,《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大正藏》第27册。
21世亲造、唐.玄奘译,《阿毘达摩俱舍论》,《大正藏》第29册。
22弥勒菩萨说、唐.玄奘译,《瑜伽师地论》,《大正藏》第30册。
23唐.玄奘译,《瑜伽师地论释》,《大正藏》第30册。
24北凉.昙无谶译,《菩萨地持经》,《大正藏》第30册。
25刘宋.求那跋摩译,《菩萨善戒经》,《大正藏》第30册。
26无着造、波罗颇蜜多罗译,《大乘庄严经论》,《大正藏》第31册。
27唐.玄奘译,《显扬圣教论》,《大正藏》第31册。
28后秦.鸠摩罗什译,《发菩提心经论》,《大正藏》第32册。
29唐.窥基撰,《因明入正理论疏》,《大正藏》第44册。
30唐.慧沼撰,《劝发菩提心集》,《大正藏》第45册。
32隋.费长房撰,《历代三宝纪》,《大正藏》第49册。
33唐.慧立本、彦悰笺,《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大正藏》第50册。
34宋.赞宁等撰,《宋高僧传》,《大正藏》第50册。
35梁.僧佑撰,《出三藏记集》,《大正藏》第55册。
36《佛说法句经》,《大正藏》第85册。
(二)国译大藏经
37《国译大藏经43:佛说尸迦罗越六方礼经.玉耶经解题》,1927年。
38《国译大藏经21:瑜伽师地论解题.国译瑜伽师地论》,1927年。
(三)卍续藏经
39《卍续藏经总目录》,台北:新文丰,1977年。
40《玄奘三藏法师师资传丛书》,《卍续藏》第150册,台北:新文丰,1977年。
41《卍续藏》第86册,台北:新文丰,1977年。
42《卍续藏》第98册,台北:新文丰,1977年。
43《卍续藏》第101册,台北:新文丰,1977年。
44《卍续藏》第105册,台北:新文丰,1977年。
45《唐奘师真唯识量略解》,《卍续藏》第87册,台北:新文丰,1977年。
46《三支比量义钞》,《卍续藏》第87册,台北:新文丰,1977年。
(四)佛教大藏经
47《佛教大藏经总目录》,台北:佛教出版社,1984年。
48《佛教大藏经》第162册,台北:佛教出版社,1984年。
(五)中华大藏经
49《中华大藏经》,第一辑第30册,台北:修订中华大藏经会,1965年季春。
二、佛学工具书
1小野玄妙编,《佛书解说大辞典》,东京:大东出版社,昭和62年12月。
2斋藤昭俊、李载昌编,《东洋佛教人名事典》,东京:新人物往来社,1989年2月。
3蓝吉富主编,《中华佛教百科全书》,台南县永康市:中华佛教百科文献基金会,1994年元月。
4慈怡主编,《佛光大辞典》,高雄县大树乡:佛光出版社,1989年2月。
5释明复编着,《中国佛学人名辞典.图表》,高雄:太谷文化,1998年。
三、近人专著
(一)宗教类
1小野玄妙着、杨白衣译,《佛教经典总论》,台北:新文丰,1983年。
2太虚着,《太虚大师选集(下)》,台北:正闻,1987。
3方广锠着,《佛教典籍百问》,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89年11月。
4木村泰贤着、演培法师译 《大乘佛教思想论》, 台北:天华,1981。
5王文颜着,《佛典汉译之研究》,台北:天华,民73年。 6王恩洋等述、明.德清述,《法相学.瑜伽力种姓品疏》,台北:新文丰,1977年。
7王海林释译,《瑜伽师地论》,高雄县大树乡:佛光文化,1998年3月。
8冉云华撰,《从印度佛教到中国佛教》,台北:东大,1995年。
9田光烈着,《玄奘哲学研究》,上海:学林,1986年10月。
10印顺法师述义、释昭慧整理《”大智度论”之作者及其翻译:增订本》台北:东宗,1993年。
11印顺导师着,《以佛法研究佛法》,台北:正闻,1992年2月。
12印顺导师着,《印度之佛教》,台北:正闻,1992年10月。
13印顺导师着,《印度佛教思想史》,台北:正闻,1988年4月。
14印顺导师着,《成佛之道》,新竹县竹北市:正闻,2001年5月。
15印顺导师着,《佛在人间》,新竹县竹北市:正闻,2000年10月。
16印顺导师着,《佛法概论》,新竹县竹北市:正闻,2000年10月。
17印顺导师着,《佛教史地考论》,台北:正闻,1992年4月。
18印顺导师着,《初期大乘佛教的起源与开展》,台北:正闻,1994年7月。
19印顺导师着,《般若经讲记》,新竹县竹北市:正闻,2000年10月。
20印顺导师着,《唯识学探源》,台北:正闻,1992年3月。
21印顺导师着,《教制教典与教学》,台北:正闻,1992年3月。
22印顺导师着,《无诤之辩》,台北:正闻,1995年3月。
23印顺导师着,《华雨香云》,台北:正闻,1994年4月。
24印顺导师着,《华雨集(一)~(五)》,台北:正闻,1993年4月。
25印顺导师着,《学佛三要》,新竹县竹北市:正闻,2000年10月。
26安世高译,《佛说尸迦罗越六方礼经》,台南:南天台般若精舍,1999年。
27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史》第三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1988年4月。
28佐伯定胤着,《唯识学的论师与论典》,台北:大乘文化,1980年10月。
29吕澄等着,《人物与仪轨》,台北:木铎出版社,1987年。
30吕澄着,《吕澄论著选集(一)~(五)》,山东:齐鲁书社,1991年7月。
31沈剑英主编,《中国佛教逻辑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12月。
32沈剑英着、江灿腾主编,《佛家逻辑》,台北:商鼎文化,1994年2月。
33法尊等撰,《瑜伽唯识论义旨要集》,基隆:灵泉禅寺,1989。
34法智译,《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台北:华严莲社,2000年。
35神林隆净着、许洋主译,《菩萨思想的研究》(上、下),台北县中和市:华宇,1984年11月。
36能学法师译,《白话佛经.第六十本:瑜伽菩萨戒本=瑜伽师地论中的菩萨戒》,高雄县:新超峰寺,民81年。
37马佩主编,《玄奘研究》,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
38张曼涛主编,《大乘佛教之发展》,台北:大乘文化,1978年12月。
39张曼涛主编,《中国佛教通史论述》,台北:大乘文化,1978年7月。
40张曼涛主编,《玄奘大师研究(上)》,台北:大乘文化,1977年1月。
41张曼涛主编,《玄奘大师研究(下)》,台北:大乘文化,1978年12月。
42张曼涛主编,《佛典翻译史论》,台北:大乘文化,1978年12月。
43张曼涛主编,《佛教逻辑之发展》,台北:大乘文化,1978年12月。
44张曼涛主编,《律宗思想论集》,台北:大乘文化,1979年元月。
45张曼涛主编,《律宗概述及其成立与发展》,台北:大乘文化,1978年12月。
46张曼涛主编,《弥勒净土与菩萨行研究》,台北:大乘文化,1978年12月。
47张曼涛主编,《佛教与中国思想及社会》,台北:大乘文化,1978年12月。
48张曼涛主编,《经典研究论集》,台北:大乘文化,1979年5月。
49陈寅恪着,《陈寅恪先生全集(下)》,台北:九思,1977年12月。
50梁晓虹释译,《六度集经》,高雄县大树乡:佛光山宗务委员会, 1997年6月。
51杨惠南着,《佛教思想发展史论》,台北:东大,1983年6月。
52杨惠南着,《佛教思想新论》,台北:东大,1982年8月。
53裴源着,《佛经翻译史实研究》,台北:大乘文化,1983年3月。
54德田明本着,印海译,《律宗概论》新竹:无量寿,1991年。
55慧皎等撰,《高僧传合集》,上海:古籍,1991年。
56欧阳竟无编,《藏要》,台北:新文丰,1988。
57昙摩蜜多译、庄金松译注,《观普贤菩萨行法经今译并注》,台南市:庄金松,1996年8月。
58韩清净科记,《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汇编》,台北:新文丰,1994年。
59蓝吉富主编,《佛典研究(续编)》,台北县中和市:华宇,1988年。
60蓝吉富主编,《佛教史杂考》,台北县中和市:华宇,18984。
61蓝吉富主编,《现代佛学大系》,台北:弥勒,1983年6月。
62释太虚审定、范古农校订、慈忍室主人编辑《海潮音文库.论理学》,台北:新文丰,1985年。
63释如觉编着,《唯识思想入门》,台北县新店市:圆明,1997年10月。
64释惠敏着,《中观与瑜伽》台北:中华佛学研究所,1988年。
65续明法师《续明法师遗着》,台北:续明法师纪念会,1971年7月。
66续明法师讲述《瑜伽菩萨戒本讲义》,南投县国姓乡:南林,2001。
以下日文书籍
67大野法道着,《大乘戒经 研究》,东京:理想社,昭和29年3月。
68中村元着,《原始佛教 生活伦理》,东京:春秋社,1984年。
69木村泰贤全集刊行委员会《大乘佛教思想论》,东京:大法轮阁,1982年。
70平川彰着,《初期大乘佛教 研究》,东京:春秋社,1968年。
71田上太秀《菩提心 研究》,东京:东京书籍,1990年。
72宇井伯寿 着,《陈那著作 研究》,东京:岩坡,1979年。
73宇井伯寿着,《大乘庄严经论研究》,东京:岩坡,1979年。
74宇井伯寿着,《瑜伽论研究》,东京:岩坡,1979年。
75舟桥尚哉着,《(示 写本对照 )大乘庄严经论 研究》东京:国书刊行会,1985年。
76西义雄编,《大乘菩萨道 研究》京都:平乐寺书店,1968。
77佐藤达玄《中国佛教 律 研究》,东京:木耳社,1986年。
78松元文三郎着,《佛教史杂考》,大阪市:创元社,1944年。
79竺沙雅章撰,《宋元佛教文化史研究》,东京:汲古书院,2000年8月。
80芳村修基编,《佛教教团 研究》,京都:百华苑,1968年。
81望月信亨着,《佛教经典成立史论》,京都:法藏馆,1978年。
82道端良秀《唐代佛教史 研究》,东京:书苑,1985年。
83横山纮一着,《唯识思想入门》东京:第三文明社,1992年8月。
(二)经史子集、文学等
84成伟钧、唐仲扬等主编,《修辞通鉴》,北京:中国青年,1991年。
85吴礼权着,《中国现代修辞学通论》,台北:台湾商务,1998年7月。
86宋振华、王兴林等主编,《现代汉语修辞学》,吉林省:吉林人民,1984年9月。
87杜泽逊撰,《文献学概要》,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4月。
88杜淑贞着,《现代实用修辞学》,高雄:复文,2000年。
89岑溢成编着,《大学义理疏解》,南投县:台湾省政府教育厅,1983。
90何晏集解、皇侃义疏,《论语集解义疏(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91沈谦着,《文心雕龙与现代修辞学》,台北:文史哲,1992年。
92沈谦着,《修辞学》,台北县芦洲乡:空中大学,2000年7月。
93易蒲、李金苓着,《汉语修辞学史纲》,吉林:吉林教育,1989年。
94亚里士多德着、罗念生译,《修辞学》,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10月。
95清.段玉裁注、汉.许慎撰、鲁实先补,《说文解字注》,台北:黎明文化,1978年11月。
96班固着、颜师古注,《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97。
97夏丏尊、叶圣陶着,《文心》,香港:三联书店,1998年7月。
98陈望道着,《修辞学发凡》,台北:文史哲,1989年1月。
99陆侃如、牟世金着,《文心雕龙译注(下册)》,山东:齐鲁书社,1990年10月。
100劳思光着,《新编中国哲学史(一)》, 台北:三民,2001年12月。
101黄永武着,《字句锻炼法》,台北:洪范,1986年11月。
102黄庆萱着,《修辞学》,台北:三民,1999。
103杨祖汉编着,《中庸义理疏解》,南投县:台湾省政府教育厅,1983年。
104杨伯峻编着,《论语译注》,台北:明伦,1971年10月。
105焦循着,《雕菰集(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106无为子撰,《西清诗话》,台北:广文书局,1973年9月。
107董季棠着,《重修增订修辞析论》,台北:文史哲,1994年10月。
108蔡仁厚着,《中国哲学史大纲》,台北:台湾学生,1988年8月。
109郑子瑜、宗廷虎主编,《中国修辞学通史: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卷》,吉林:吉林教育,1998年。
四、学位论文
1丁敏着,《佛教譬喻文学研究》,台北: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博士论文,民79。台北:东初,1996年3月。
2王翠玲撰,《永明延寿研究》,日本:东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博士论文,2000年3月。
3李明芳着,《大乘佛教伦理思想研究》,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印度文化研究所硕士论文,高雄县大树乡:佛光,1989年。
4李美煌着,《六度集研究》,台北:中华佛学研究所,1992年。
5释依日着,《六波罗蜜的研究》,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印度文化研究所硕士论文,高雄县大树乡:佛光,1989年4月。
6释体韬着,《六度四摄与《瑜伽论》之关系》, 台北:中华佛学研究所,1997年。
7方元珍撰,《文心雕龙与佛教之关系》,台北:中国文化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855月。
五、期刊论文
1A L Ba-sham撰.赖显邦译,〈菩萨概念的演变〉(《谛观》第64期,民80年1月)Har Dayal《The Bodhisattva Doctrine in Buddhist Sanskrit Literature》Leslie S Kawamura《The Bodhisattva Doctrine in Buddhism 》,页59~109。
2小谷信千代《瑜伽师地论和大乘庄严经论》,《佛教学》,京都:大谷大学佛教学会v32,19801030,页32~54。
3丘山新;宋红编译,《“菩提心”汉译考──中国译经史研究初论》,《世界宗教研究》,1986年2月。
4古正美,《定义大乘及研究佛性论上的一些反思》,《佛学研究中心学报》 第3期,台北:台湾大学佛学研究中心,1998年7月,页21~76。
5矢板秀臣,《瑜伽论因明》,《成田山佛教研究所纪要》 v15,成田:大本山成田山新胜寺成田山佛教研究所,1992年3月,页505~576。
6妙常,《大发菩提心是成佛的先决条件》,《台州佛教》n12,浙江:台州市佛教协会,199612,页12~15。
7林传芳撰,《杨文会以后中国佛教学》,《印度学佛教学研究》第19卷第1号(1970年12月),页144~145。
8芳村修基,《大乘戒诸问题》,《佛教学研究》v21,京都:龙谷大学佛教学会,19641030,页1~22。
9姚南强,《慧沼的因明思想探析》,《宗教哲学季刊》第20期(台北:中华民国宗教哲学研究社,1999年12月),页163~168。
10相马一意,《梵文和译『菩萨地』(1) ── 种姓の章,发心の章》,《佛教学研究》v42,京都:龙谷大学佛教学会,19860510,页1~26(L)。
11根无一力,《慧沼因明观序说》,《印度学佛教学研究》v31 n2(=n62),东京:日本印度学佛教学会,19830325,页160~161。
12高铭,《世俗忍辱观与佛教的忍辱观》,《内明》289期,香港:内明杂志社,1996年4月,页17~24。
13张秉全,《略述六波罗蜜》,《内明》287期,香港:内明杂志社,1996年2月,页25~29。
14《陈总统致词──一份很特殊的祝寿贺礼》,《弘誓》68期,桃园县观音乡:弘誓,2004年4月,页4~5。
15陈玉蛟(释如石),《“发心”在汉藏佛学中之意义及其在宗教实践上之心理功能》,《中华佛学学报》第3期,台北:中华佛学研究所,1990年4月,页209~234。
16智铭,《谈佛陀论菩提心与菩萨性》,《内明》232期,香港:内明杂志社,1991年7月,页29~31。
17智铭,《谈众生为什么发菩提心》,《内明》238期,香港:内明杂志社,1992年1月,页14~18。
18智铭,《谈众生发菩提心之因》,《内明》239期,香港:内明杂志社,1992年2月,页37~39。
19智铭,《谈优婆塞发菩提心因缘》,《内明》233期,香港:内明杂志社,1991年8月,页18~21
20智铭,《谈修六波罗蜜如何自利利他》,《内明》288期,香港:内明杂志社,1996年3月,页38~42。
21智铭,《谈菩萨如何修六波罗蜜》,《内明》286期,香港:内明杂志社,1996年1月,页38~42。
22智铭,《谈菩萨修六度利益众生》,《内明》290期,香港:内明杂志社,1996年5月,页37~42。
23游有维,《学佛重在发菩提心》,《法音》,1981年3月,页23~26。
24熊琬,《从《六方礼经》看佛教的伦理思想》,《法光》v40,台北:法光杂志编辑委员会,1993年1月,第二版。
25慧沼撰,《二量章》,《因明》第72期,台南:因明杂志社,1984年12月,页27~50。
26刘文宗,《大乘佛法的宗本──菩提心的略说》,《狮子吼》v24 n5,台北:狮子吼杂志社,19855月,页68~71。
27默如,《瑜珈师地论发正等菩提心品录》(上),《海潮音》v65 n10,台北:海潮音杂志社,198410月,页4~7。
28默如,《瑜珈师地论发正等菩提心品录》(下),《海潮音》v65 n11,台北:海潮音杂志社,1984年11月,页12~15。
29济群,《<瑜伽师地论>提要》,《内明》210期,香港:内明杂志社,1989年9月,页10~16。
30释仁慈,《如何发菩提心》,《闽南佛学院学报》v1994 n1,厦门:闽南佛学院,199406,页74~80。
31释如定,《慧沼对”一阐提”之见解及所持立场的探讨》,《中华佛学研究》n5,台北县:中华佛学研究所,2001年3月,页343~375。
32释衍兰,《浅谈菩萨戒》,《闽南佛学院学报》v1993 n1,厦门:闽南佛学院,199306 页45~49。
33释坚钰,《<瑜伽菩萨戒>概说》,《闽南佛学院学报》n1,厦门:闽南佛学院,1995,12,页32~38。
34释惠敏,《玄奘所译<瑜伽论>之研究今昔》,《佛学研究》n3,北京: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1993,页187~189。
35释惠敏,《汉传“受戒法”之考察》,《中华佛学学报》第9期,台北:中华佛学研究所,1996年7月,页65~80。
36释圣严,《十善业道是菩萨戒的共轨论》,《中华佛学学报》第8期,1995年7月,页17~38。
37释圣严,《从“三聚净戒”论菩萨戒的时空适应》,《中华佛学学报》第6期,台北:中华佛学研究所,1993年7月,页1~28。
六、网络数据
1国学网站http://wwwguoxuecom/fujiaopoem/dcns/dcns_007htm
2中华电子佛典协会在线藏经阁http://wwwphilosophersorg/Cbeta/indexs/T45/T45n1862htm。
3教育部《异体字字典》网络版http://140111140/mainhtm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