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入毗卢性海
共入毗卢性海
杨云唐
本文是从华严经十忍品谈菩萨的无量行。十忍品在六十华严的第二十八卷,八十华严的第四十四卷,是已谈了菩萨的十回向、十地、十定、十通后,进而叙述菩萨的十种忍。这十种忍分别为随顺音声忍,顺忍,无生法忍,如幻忍,如焰忍,如梦忍,如响忍,如影(电)忍,如化忍,如虚空忍。
本品的价值实在可辉映金刚经与心经的内涵,很值得佛子好好地品尝,可惜未被佛教界提倡,所以不如华严三品来的有名。由于经文很长,在此摘录部分经文,供读者参考,完整经文请读者自己阅读。
正文节录
一、随顺音声忍:若闻寂灭真实法,不惊不畏,信解受持,爱乐顺入,堪忍无惑,修习安住。
二、顺忍:随顺寂静,观一切法,平等正念,于有无诸法,随顺了知,深入一切,深入具足。
三、无生法忍:不见有法生,不见有法灭。不生则不灭,不灭则无尽,无尽则离垢,离垢则无坏,无坏则不动,不动则寂灭地,寂灭地则离欲,离欲则无所行,无所行则是大愿,是大愿则住庄严。
四、如幻忍:诸法皆悉如幻,观缘起法,于一法中,解众多法,众多法中,解了一法。非男非女,非华非果。但以幻故,示众色像。观一切世间皆悉如幻,所谓业世间,烦恼世间,佛刹世间。不起众生,不坏众生,不起诸法,不坏诸法。不取过去虚妄相,不转当来,现在不住。不住大愿,不取清净离生平等。等观法界无有差别,知一切法非文字,非言说,而亦不舍诸深妙辩。不著化众生,而转法轮,为众生故,受持大悲,度脱一切。
五、如焰忍:一切世间皆如热时焰,无有方处,决定了知一切诸法,亦无方处,非内非外,非有非无,非常非断。观一切法,皆悉真实假名施设,随世间言说。非一色,非种种色,非无色,皆因想而有差别。
六、如梦忍:一切世间皆悉如梦,譬如梦无有方所,非世间,非离世间,非欲界,非色界,非无色界,非生非死,非净非秽,而有示现。菩萨摩诃萨,觉悟一切世间皆悉如梦,不坏梦,不著梦,梦性寂灭,梦无自性,受持一切法,皆悉如梦,疾成无碍智。
七、如响忍:知一切法皆悉如谷响,分别众声,犹如呼响,而无所至,菩萨解如来音,不从内出,不从外出,不从内外出,彼闻音者,不在内,不在外,亦不在内外,而能出生巧方便智,了声如响悉从缘起,于声不分别,知性空寂,净音化世间。菩萨出生巧妙方便音声,于无量无边世界,广为众生转净法轮,受持如来广长舌相,充满十方一切世界,普令众生,悉得开解,发起善根,而音声无转,不可言说,知音声非语言,而随顺语言,亦不染著种种音声。
八、如影(电)忍:影非在世间内外,菩萨不生世间,不死世间,不内世间,不外世间,不行世间,非不行世间,不坏世间,非不坏世间。不行菩萨行,而不舍大愿,能办一切世间诸事,亦不随顺世间流转。譬如电或日,悉能照明一切净界,电能远照,而电非远近;又物有远近,而影无远近。菩萨能照彼我一切境界,而其智慧不作分别。如种子中无有根芽茎节枝叶,而能为因,于不二法中,分别二相,修无碍际。若菩萨成就此忍,得清净身,于自他国土一时普现,却不离不往,犹如影(电)现,游行无碍。
九、如化忍:知一切世间皆悉如化,所谓一切众生业化、苦乐颠倒化、妄取化。菩萨调伏化、愿力化、方便化。本愿修诸行,变化成如来。化不从心起,不住心中生,不由业起,亦不受报,非世间生,非世间灭,非世间行,非离世间。化非生灭法,智慧亦如是。菩萨行菩萨行,受持方便,观察世间皆悉如化,不著世间,亦不著化,不妄取世间,亦不取化,不住世间,不灭世间。若菩萨成就此忍,于一切佛刹,无所依著,于一切佛法,不虚妄行,满足一切诸佛菩提之道,利益众生,神通无碍。
十、如虚空忍:一切法界,犹如虚空,无相、无起、无分别故。菩萨,解一切法悉如虚空,得虚空等忍智,得虚空等身、等身业,得虚空等口、等口业,得虚空等心、等心业。譬如虚空不生不死,不可破坏,菩萨亦复如是,智慧诸力不可破坏。譬如虚空一切世间之所依止,而无所依,不生不灭,悉为一切生灭所依,菩萨亦复如是,令一切众生,皆悉清净。非业非业报,而能演说一切生死大海分际。譬如虚空一切世间皆谓现前实非现前,菩萨亦复如是,一切诸法现菩萨前,而于菩萨无所现前。如虚空色善根,趣一切道,得一切不坏法,游行一切刹,具足一切身,而于诸身,悉无所著。普于十方,永离痴惑,具足成就不可坏力,满足一切功德境界,得虚空等金刚善根,一切世间常转法轮,未曾失时。若菩萨摩诃萨成就此忍,得无来身,以无去故得不生身,以不灭故,得不聚身,以无散坏故,具足不实身,以无真实故,得一相身,以无相故,得无量身,以佛力无量故,得平等身。以无碍如虚空故得清净具足一切菩萨行巧妙方便。具足成就不可沮坏金刚诸根,至一切处身、自在无休息身。
打破妄想识心
以上十种忍,总说之就是“只有假名”,就像小说一样,只有文字,非是真的人与事。譬如我们常说佛法具足无量功德,然而什么是“无量功德”的真实义,我们却常以世间价值观念来意取,这些意取其实是“文字假名”,与事实不等。读了本品后,应可体会所谓“无量”,是超越世间,也同时非离世间,故不是有个“无量”,也非抽象的形而上学。此外对菩萨的为何具足无量身,遍一切处示现,也有了了解。菩萨摩诃萨成就法身,此法身是不动却又能如影如响地行于世间,不坏于世间,又能利益众生。所以可以说这十种忍就是法身,在世间则名为“大士的智慧与方便”,而事实上此法身大士不能说是个存在的个体,但又是不离众生的存在。离众生另觅法身或大士,则不可得。
在如焰忍中谈到,众生皆因“想”而有差别,此经偈颂言:
想如热时焰 令众生颠倒 菩萨善知想 能离一切倒 世间各别异
形类悉不同 佛子善明达 了相非真相 十方诸群生 悉为想网覆
菩萨慧眼净 善见世间想 世间犹如焰 妄想取世间 能断世间想
则离三种倒 譬如热时焰 众生于远见 妄想谓为水 其实非真水
众生亦如是 虚妄取世间 想如热时焰 无碍心境界
“想”可以说是我们颠倒的关键,众生的“妄想”把人生带入于死胡同里,除非你能跳出这“想”所建构的世界网,不然命运就注定要从出生开始,便以“养命”为人生的目的,但最后却还是保不了命,这可说是人最无奈的悲哀。
我们依循世间的想,总是落在相对法中计较,此“想”可以串通过去、现在、未来,层层包住此心,使心迷惑。经中说世间如梦如幻,我们即使愿意相信,但因未真的体会,遇到事情时,便仍旧非常执著,都是因为离不开想蕴的范围缘故。凡夫都是活在“想”的世界里,把此妄心所想的“境”看成是“实相”,但从实相看此境,则是虚妄不实。或说凡夫把“三法印”看成“常见、我见”,然而从三法印看此“常见、我见”,却是如空中花一般,因此说众生的世界是如梦、如幻、如影、如响……的。
此十种忍就是让人觑破“想”的建构,学佛要是不能至少契入此十种忍的其中一个,则不得开悟,即使辛勤修学,也还是在有为生灭法上讨活计,烦恼难以真得解脱。若哪天你真的看到这世界原来是如“三法印”所述,那就是悟了。
就以阿难言,他为了成就阿罗汉果,极尽修行思量,佛法虽都想通了,仍没有结果。就在当他欲靠背休息时,一下子靠了空,刹时整个人进入“无量大空”的境界,身心与所有观念全然变成“虚幻不实”,当下顿入大解脱。
当人跳出“想”的世间,入于“大空”,则此小小世间除了如梦如幻之外,没有另一真实。但由于最让人感到真实的,还是个人的遭遇与所处在的现实世间,因此菩萨面对这“如幻似真”的现实,最重要的就是“忍”。这“忍”是认可与安住之义,并不是忍耐。菩萨认可了义的正见与安住于正观中,彻知世间如幻,在各种遭遇中都能安住,这是因他确认一切都是无生的,所有的生灭都只是表相,没有背后的永恒的自性。也因世间如此的“如幻似真”,菩萨才能得“十忍”,并能“空有不二”地广度有情,永不疲累。
因众生以想为心,佛菩萨也就以此为道场。无量寿经说:“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这也是“十忍”的一实际例子,在法界一心中,空与有是融通不二地并存,因此佛教里很多互相冲突的法门,也都圆通了。
谁来成佛
菩萨知道众生与世间都如梦如幻,能不急于自己的成就或解脱,这是要具足坚毅的无生正见,才有可能。易言之,因无生与如幻故,才不必考虑自己的成就,只因众生常被妄想所惑,不知本无生死烦恼与涅槃解脱,而在梦中不得自在,所以发大心的菩萨才起大悲,“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念念只为众生,自己可以不求圣果、不依小乘行。所以从如幻的角度言,真正的佛法是只为众生的“菩萨道”,解脱道是化城而已,而佛果则不必谈论。因此在华严经里,一直到最后也没谈到善财有无成佛之事。在华严卷五十四说“菩萨作如是念,我之所作本为众生,是故我应久处生死,方便利益,皆令安住无上佛道。”
在大乘经典中常见某佛在因地时,称愿说“若有一众生未成佛,我誓不成正觉”,这是真的理解佛法者必然的发心,因为在全体如梦如幻之下,个人的成就也如梦如幻。可是问题是事实上他却又已成佛了,怎么他“未守本誓”呢?这里其实没有矛盾,因为佛果也是幻,事实上也没有一众生成佛或未成佛。但因为众生自己迷惑不知,把梦看成实在,所以他示现成佛,如是而已。即使地藏菩萨“坚守本誓”,到现在还不成佛,也是如影的示现,其实他哪有想成佛的考量。因此从这角度言,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遭遇,都是在扮演某角色,若能体会如幻无生,每个人的角色都是菩萨行,一切的遭遇都不离解脱境界。别以为只有八相成道或神通降魔才算是佛事,经中说佛菩萨甚至以尴尬事、地狱事、苦难事,来作佛事。所以要生死自在,并不是要离开世间,也不是一定要出家苦修,更不是必须“诸事顺遂”,而是要转这一念。
因为无生,但又非离世间,所以事实上生命的出现都是如影如响一般,经中称之为“化现”。菩萨无量心的开启与如影的示现,这就是华严“海印三昧”的境界。贤首菩萨品说:“随诸众生若干身,无量行业诸音声;一切示现无有余,海印三昧势力故。”所谓海印三昧意指当大海澄净清澈时,所有的三世间(器世间、有情世间、智正觉世间),从山河大地到十方法界,一切众生,皆了了分明地映现在宁谧安详、波平如镜的海面上。
把海印三昧用在修行上,这是“回果向因”的通流法。例如我们在修行时,常是把心境的得失,当作修得好坏的计量,但是所有的开悟者开悟时,都是在跳出善恶计量的结果。我们修行时所下的工夫,例如念佛或数息等,其实是像雨水入海,大海仍不增不减。然而一般人总是要看到“增加”,所以就转移到身心的反应里,或当发觉身心没什么反应时,就放弃了,总是看不到背后的大海。若修行一直重视“增减”,这是不能契入自性涅槃的,或说是无法开悟的。趣向海印三昧的修行,是让心念从有为、有相,入于无为、无相、无住,契入不增不减的“不动”本觉中,此心性大海就越来越明澈,映现所有境界犹如镜影,最后无内无外。正如此经的“如响忍”、“虚空忍”,一时心包太虚,全体幻现,分别心不起,无人无我,不见有、不见没有,所有妄想与计量都脱落了,这心性的世界,也就转成“性起法界”,此时再看缘起法界,便是幻生幻灭,或说无生。所以此十忍实在是海印三昧的大用,也是修行人的法印。我们一切的修行,都要从缘起导归性起大海,有如华严的导归极乐,这极乐其实就是“常乐我净”的自性。
其实性起法界本即是缘起法界,有如无边的虚空与俗称的蓝天,在性起界的本能映照下,另称为缘起法界而已。这“本能映照”其实就是众生心性的“本知本觉”或称本心。这“映照”是自性虚空中的本能作用,但由于起“妄分别”,这本觉就“无生中妄见生灭”,把平等无分别的实相看成相对的“好坏、得失、有无、内外”等,这些“相对法”从实相看是如天空的彩虹,乃非真实法,也非内外法,更无得无失,只因众生执此身为我,所以有内外与得失。经中用以上十忍来描述实相,也因此说十忍就是对世间相的正观。就像如化忍,这“化”就含蕴不生不灭;如影忍,此“影”就含蕴不来不去。
菩萨是谁
成佛不可得,同样轮回也不可得,众生的生死也是化现,也是无来无去。因此所谓投胎转世,而是如影如电地化现,若说是一个“神识”入于身中,还不如说是因果“感召成识”的作用,因此也不应僵化唯识“先来后去作主翁”的说法,甚至密宗活佛转世之说也应另作诠释,否则就很难交待阿罗汉死后到哪里去了。学佛人不应过于美化自己的信仰,譬如密宗里大喇嘛的转世,不是观音就是文殊化身,可是阿弥陀佛的化身(如班禅喇嘛),反而没有菩萨的化身来的崇高。这说明他们并不是真的是佛菩萨本身,应说是与佛菩萨的“愿力”相应的“影现”。也就是说“慈悲即观音”,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是观音,只看你的心与菩萨的愿力是否一致,要不然一大堆观音与文殊的现身人间,佛教会充斥著「神化”的偶像,进而由法(真理)的证悟,转向对神明的信仰,如此则与“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的佛法宗旨大不同了。
经中说“供养众生即供养佛,令众生欢喜即令佛欢喜”,这不只是意谓佛菩萨心中只有众生的缘故,而更真实义是“众生可以即是佛菩萨”,只要他们的心行与佛菩萨相应,就是现成的“活佛”。二十一世纪的佛法,不可停留在“神位”的信仰,应把佛菩萨落实在众生心行中,如此才是佛法在人间的真实义。
我们常听到一些传奇故事,说某菩萨在哪里示现成某村民,度了一堆人。流传的故事都把那些主角神化了,似乎人间不会有这种人,所以一定是某某菩萨示现。其实若真的是某菩萨示现,他不会留下“神力化”的印象给众生才对,否则这不是度众生,而是误导众生走向祈求神力的路了。这类故事说给未学佛的人是可以的,但对学佛人言应把故事的主角人间化,亦即“众生即是菩萨”,菩萨可在众生中觅,不必然是远在天边的某某知名菩萨。二十一世纪的弘法,应把那些强调感应的故事,顺应知识潮流与新时代的开发,删减篇幅,从传奇故事转成现实的实现。就像佛都在人间成佛,菩萨也应在人中实践,如此的“人间菩萨”才是佛教的真精神。
普皆回向
这里再来谈佛法另一问题:回向。照道理说,自己吃饭自己饱,别人的成果,我如何能也分杯羹?依大智度论言:“共一切众生者,乃福德不可得与一切众生,而果报可与。以果中说因故,言福德与众生共。”当然,物质部分是可以分给别人的,但精神与智慧部分,则是靠感染力,让别人也得到某种程度的薰陶。譬如当亲近一位慈悲者,你的心也柔顺起来;或与大众一起打坐,那磁场力能帮助你安定。但所谓“无尽回向”那就不只是短时间性的感染了。
普贤十大愿说:“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回向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这表面上是有为的作意,其实是超越“时间、空间、众生、人我”的无为法,是有如太阳一般,不分对象与时间的。这种无尽回向的背后,不问成果,只问发心,是无量的智慧与慈悲方便,也就是说,是不离“无生法忍”又“不坏一法”的菩萨正行。正如前面所言,是以如幻的我,行如幻的行,度如幻的众生,这是三轮体空,而空又不离无量的化现。
又者菩萨不起人我的分别,在“如影忍”中言:“自身及他身皆是智之境界,不作二解。”所以菩萨所行,念念都与众生共,于是“普皆回向”是很自然的事,既然大家是一体,他的作为就没有为自己。至于回向的效益如何,那是有相的计量,菩萨不会因此而不作回向,而是藉著回向的发心,展现人我间根本没有距离,让此心无尽地开展,这本是菩萨如实知“无相、无生、无我”的结果,也不会在“如化忍”中起实在或不实在想,至于度了几个众生,也不去分别,如此才能“菩萨解如化,无尽藏严饰,究竟菩萨行”。
另外菩萨行有一个是“代众生受一切苦”,这含义应当解释为“以己苦念众生苦,以解自苦而助众生离苦”,这比单纯地说“我是代众生受苦”来得实在些。菩萨虽有心代众生受苦,但不会“自讨苦吃”,或只住在这种心念里,必然是有更积极的行动。
“无”字法门
要契入此十忍的智慧方便大用,关键还是在离诸妄想。禅宗的“无”字公案,可做为修行的法门。这公案本是从“狗子有无佛性?”发展出来,学佛人当然都认为狗子有佛性,但现在却说“无”,而且要一无到底,连想问为什么也要无。最后,万法归一,一又不可说,不可说中又要无碍行事,于是所有的事都是化现,都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离一切相,全归体性。这体性在佛即是不可说的性起法界,或称毗卢性海;在菩萨即是方便开展的缘起法界,或称普贤境界。然而华严经如来出现品(卷五十一)说:“菩萨行即如来性,如来即性菩萨行,是故得名无尽根。”普贤行与毗卢性是相即不二的。
在佛菩萨眼中看来,只要此心触到诸佛的无量义海的一角,就是已入于毗卢性海。例如大乘经上常说“听闻佛法,发菩提心,在会的众生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地狱饿鬼畜生及八难处,即时解脱得生天上。”这似乎是超乎想像的事,但这些想像都是梦里说梦,是“于无生中妄取生灭”,还是离于无生实相的思量,事实上全体法界都在如来自性大海,无出无入、不增不减,所有法都如演戏,怎么说都可以。
因为众生与世间都如梦如幻,所以本没有一众生成佛或未成佛,只要一念放下,则本自如如,也没烦恼之心。我们都认为有个心,如此的妄见,这幻心就成为妄心,不但颠倒,而且反复无常,让人离不了幻。例如禅宗最令人费解的就是师父把求法的弟子打回去,最后弟子因此开悟后,也把师父打一顿。这看来很没章法,更不尊敬,但其背后就是“没人绑你”的真实,当弟子看到“一切如幻”时,眼前的师父也是假,虽心中很尊敬师父,却用行动表达“法无我”的绝对性,以让师父印证。
中国祖师不知是否有意,把皈依译成“南无”,而不用“拿摩”。善财五十三参,都是向南行,这“南”代为的是“正确方向”之意,而祖师特意用“南无”,可能是与“归向寂灭大海”有相呼应之导向。所以“一称南无佛,皆共成佛道”,这可以说潜藏著「以一毛端纳巨海”的非计量或无量殊胜义。这样的说法,也可以说也是“随顺音声忍”,若不惊不畏,信解受持,爱乐顺入,心无杂想,当然必然共成佛道。
生死烦恼的面对
佛法的不增不减的无生义,不管是在六凡或四圣,只要入于华藏世界海,都可应用无碍。也因此华严的回向总是标举“四生九有,同登华藏玄门;八难三涂,共入毗卢性海。”这的确是大方广的本然境界。
金刚经说“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众生界量即如来界量,却都非数量,可谓把生命的幻相总结了。心经也说“无智亦无得”,对著相的我们,这人生就是个迷,但对悟者言,人生是个幻起的现象。因此禅宗要行者“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僧求”,不向外攀缘,才能转向自性。学了大乘无尽无相的菩萨境界,是要我们跳出有限有碍的思维,能把现实的应化身与法身等观,以更广而深的角度对待人生,知道此生不离海印三昧,是如影地“示现”,本无增减,在现实世界中更安心地面对一切境界,尤其对生死烦恼、成败得失更能坦然无惧,进而勇敢地发菩提心,正确地行菩萨行,契入佛法的真实义。
只是正如维摩诘经言“凡夫下劣,不能如是逼迫菩萨,譬如龙象蹴踏,非驴所堪,是名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智慧方便之门。”意即人要超越自我与境界,还是必须经过修行与磨练,直到磨去了妄想攀缘,心平如镜,才能真正面对苦难,体会无生,完全为著众生,于如幻界广行无碍。所以一个即使断手断脚的菩萨,也还是扎血止泪,继续菩萨?行,这种解脱的精神,也是我们遇到苦难时应有的正念。
一旦菩萨的精神入于我们心中,必然将放光放热的。若此心够宏大坚定,此光将如阳光般,令世间光都失色。亦即,当佛法在你心中放光时,世间的烦恼将如萤火,隐淡无力,这就是为何觉者能不为烦恼所动的原因。但无明里的我们,在黑暗中,因没有阳光的普照,就执著萤火的浊光,怕它熄灭,所以烦恼不断。
结语
大乘佛法常有给人天马行空的感觉,讲了一堆超越现实认知的境界,似乎只是极具想像能力,问题是我们没人能到达那样的境界。这是因为我们不能超越世间六识的范围,用有为生灭的现实角度看待,无法看到实相。若不知自己是坐井观天,便与那打破事相的“性体”成为陌路。
之所以会觉得“超越现实”,是因现实太真实了,但若已悟入了“缘起”,世间都是“此有故彼有”的因果缘起,都没有实体,或说都是“心生故法生”,故称为如梦如幻。不但众生是如此,其所遭遇也是如此,甚至佛菩萨也是如此,没有现实中的真实,也没超越现实外而另有真实。这超越“有限想像”的观察,本是实相的境界,是觉者的人生观,但对沉迷于现实的人而言,就会认为是消极与不切实际。还好“无住生心”的佛教并没停留在此无生中,而又同时说出了另一不可思议的“慈悲行”,把空有完整融合的毫无瑕疵。不过,慈悲还是不坏一法的,仍在因果律里,所以也别把菩萨的大悲看作无所不能、超越现实的大势力,否则这世界早就变成净土了。然而这世界本即是净土,之所以不是,是因人心的妄想执著所致。又所谓的“不坏一法”是指无一法生灭,故也实没一法可坏可成。人在迷时,总是看不到自己的迷,只知在迷梦中讨价还价,为争取更高价值的成果,烦恼不休。菩萨的入于众生五蕴迷梦世间中,真的是如梦如幻,完全体空、无住、又大愿深心,这岂是我们有计有量、有限思议的“大慈大悲”所可触及。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