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天隐禅师与王寨中华山之四:历代文人诗作中的中华山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胡启涌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根据笔者掌握的资料推断,最早在中华山留诗的是康熙年初思南府长宁坝翰林王德本,诗作两首古律如下:

其一:

玲珑竹石锁山腰,上绕云根续断桥。

红日照来升赤壁,暮烟收去鼎青霄。

雨打风吹形如旧,雪花霜欺色不凋。

永镇中华标境微,偶题诗赠动英豪。

其二:

层岩登道几盘空,目及玄微岂意穷。

把手牵人行不得,任他痴鸟到南冲。

钟声似着九天上,梵音延闻五夜中。

翘首白云青障外,白云青障万千重。

《其二》中“钟声”、“梵音”句可见中华山香火之盛。以上两首诗作具体创作于康熙何年笔者不得而知,后由天隐禅师题写在中华山寺庙前的天然石上,落款为“南滨隐人”(即天隐)。由而可见,王氏之诗应创作于康熙年初,尚且康熙版《龙泉县志稿》中也有“番上亦多刻游人诗”的记载。可是笔者曾亲临中华山寻迹,每次皆抱憾而归。吁呼,风雨300年,幽情万千缕,不知大师之迹尚存于中华山否?

清康熙56年(1717年)秋,石阡府中宪大夫黄良佐经龙泉(今凤冈)欣游中华山,只见秋风萧瑟,诗兴徒增,遂而作诗一首。他还在此诗的前面写下了序言,清楚地记载这次登游中华山的所见所感:“中华山距阡阳(即石阡)百余里,此间一寺枕悬崖,左有七星关,右有陇水溪。并三凤五狮,群山环绕,茂林修竹,异鸟幽花,四时不辍,为郡中之奇观。予道经龙泉便登游览,弗觉清兴勃然,即作长歌以志胜慨。

夜郎崖谷竟春姿,中华胜地匪所思。

寺枕云屏舒旖旎,门开莲座灿琉璃。

珠林暧翠浮雁塔,金鳞骇浪耀龙池。

层层□□笼朱旭,曲曲回廊抱翠微。

左枕七星近锁轮,右带陇水长流斯。

安禅谁制毒龙手,放出三凤与五狮。

古松滋藓皮惨裂,苍竹凌霄叶参差。

坐听天乐上方静,行看烟霞袖底飞。

不知何代开初地,花鸟缤纷集四时。

清趣恋远怡情好,佳景属易眩目奇。

桃源寻仙途迷久,蓬莱涉海非所宜。

当前乐国供幽兴,富贵功名竟何为。

香厨架竹通泉径,烹茶煮水三足崎。

饮得一餐青精饭,燃尽几根白吟须。

高卧榻中人未去,清泪空外鹤初归。

好洁烦襟极延赏,直欲无言开禅机。

几回踌蹰聊题壁,敢欺纱笼老夫诗。

黄良佐在诗中把中华山比成桃源胜地、蓬莱仙境,可见黄氏的迷恋程度。诗中所提及的七星关、陇水溪等笔者都进行考证,一一皆符,证明此诗是黄氏临境之作无疑。同年,黄良佐再游中华山,从诗意中可见是深秋时节,这次他感触更深,欣然写下六首五言绝句,题为《又重游中华山题绝句六首》:

其一:胜绝中华山,人间似不多。前游清兴在,今日复重过。

其二:怪石依修竹,篱边初放菊。客来闻犬声,僧迎入幽谷。

其三:高高云际寺,独自访名僧。秋气多萧瑟,吟肩似不胜。

其四:远无双游履,攀杖踏阁幽。何时抛俗虑,长与白云游。

其五:返照散余辉,悬岩高丈赤。花开落几时,阶下无人惜。

其六:高卧赞公房,空山秋夜长。孤怀眠未得,待月上重岗。

6首诗作隽永清雅,空灵幽远,300年后的今天捧卷再读陡增无限感慨,不禁使人陶醉在平仄的清韵古律之中。

民国24年(1935)夏季黄光琦先生与好友胡琏同游中华山,见风景迷人,黄光琦诗兴勃发,即兴吟道:

华山巍峨胜华山,恰似中岳在此间。

万壑千峰收眼底,七星八斗动乡关。

瑞狮起舞环球小,冈凤飞□北仰观。

天隐留真参造化,徽猷亘古往磐桓。

此诗写道中华山巍峨峻秀,胜似中岳华山,最可贵的是末联中讲到天隐禅师留迹“万古徽猷”石刻,为我们更一步证明是天隐手迹无疑。好友胡琏步其韵律,和诗一首:

一趋一步到华山,赢得清风袖底间,

绿树青葱临壑涧, 碧云紫气锁岩关。

层峦泛翠凭栏瞻,飞阁流丹北大观。

啜罢香茗同遣兴,更将诗酒乐磐桓。

黄光琦与胡琏均为凤冈人,都是国民政府时贵州省议员,胡还任过黔陆军第三师十一团副官,都颇具文才。在解放前昔,前者在家中自缢,后者吞金自尽,今日捧读遗诗,品味逸趣,不禁怆然不已。

民国27年(1938)冬月中旬,乡贤刘天禄欣游中华山,初冬时节,林木萧索,他不禁情思绵绵,写下了5首律诗,以抒无限幽情:

中华胜地始何年,乘兴寻来思悄然。

荒草夕阳迷旧冢,长林古寺绕寒烟。

禅门开处闻鸡犬,老衲迎来礼在先。

天下名山僧占尽,恨不生在古人前。

--《禅林初步》

缓步园林蹴踌苔,横枝落叶扫不开。

殘碑混认鲁如鱼,曲径循行去渡回。

怪石葳□狮倦仗,崇岩泛峙凤飞来。

俯视仰观形色异,人间天上费疑猜。

--《曲径行呤》

空斋无酒度清宵,闲与老僧话寂寥。

问到钵衣夸始祖,曾得冠冕弃前朝。

迷津应向禅林问,清福原非宦海消。

几度沉吟真如谛,小峦风雨助推敲。

--《雨庭寒喧》

叠嶂重峦古木遮,仙山静绝俗人家。

苍松翠滴留归鹤,清风声传嗓暮鸦。

四字镌岩含夕阳,百年诗在无梅花。

追怀旧事情何已,闲步空庭望落霞。

--《小晴晚眺》

珠林小住迫归时,竹里幽怀只自知。

草本多情谁还别,神仙有路□相思。

前缘未缔三生石,往事觅抄几首诗。

怅望白云青障外,教人宁不步迟迟。

--《归去余情》

刘天禄所写5首诗作,古意盎然,隽永清新,通读全诗可见他漫步中华山,观赏风景,与中华山寺僧人闲话,并留宿山寺,归来后仍然幽情绕怀,字里行间无不流淌着他对中华山的深深迷恋。通过诗人的记叙,我们也依稀可见中华山寺当年的情景,从文史方面而言,也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资料。当然,自清朝到现在,写给中华山的诗作并非仅有这些,更为精彩的文章,还等待着我们在不断的研究和发现中去共同书写。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