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僧宝志考略
南朝僧宝志考略
崔小敬
内容提要:
本文对南朝名僧宝志之有关材料进行了系统梳理,对宝志之生年、出家、异迹、示灭、封谥、禅法及历代题咏等情况作了考证。
关键词:
宝志 生年 出家及显迹 入狱 梁武诏 示灭 异迹
历代封谥 塔院变迁 述作及禅法 历代题咏
宝志为南朝名僧,生年跨宋、齐、梁三代,生时诸多神变,身后亦屡显灵异,朝野上下均甚崇信之,于后世僧苑禅林之影响尤为深广,与傅大士同被尊为中土祖师禅之创始。历代以来,诸家纪其神异甚多,然其名讳、行实、述作及身后塔院、封谥诸事均多纷纭,现据有关资料为考辨如下。
宝志,本作保志,当世或尊称志公,梁之《高僧传》及唐之《续高僧传》、《法苑珠林》均作保志,然亦有作宝志者,如梁武帝《净业赋》、萧子显《御讲金字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序》。《洛阳伽蓝记》卷四有沙门宝公者,其行迹与保志极相似,然谓“形貌丑陋”,[1] 似与梁之保志非是一人。至北宋,因欲尊显之,有诏避讳而称宝公,后世遂志公、宝公二称兼行,而北魏之宝公遂与梁之保志混而为一,故后世多以宝志称之,间有称保志者,今从宝志。
宝志一生行迹奇异,当时及后世均传说极多,流传至今,其考据资料甚夥,可简要厘为三个系统:一为释家著述,含僧传、史传、灯录、语录等,《高僧传》(下简称《僧传》)、《法苑珠林》(下简称《珠林》)、《景德传灯录》(下简称《景德录》)、《五灯会元》(下简称《会元》)、《佛祖统纪》(下简称《统纪》)、《佛祖历代通载》(下简称《通载》)、《释氏稽古略》(下简称《稽古略》)、《神僧传》、《释鉴稽古略续集》(下简称《释鉴续》)、《指月录》、《云谷禅林志》均其类,另各禅师大德之语录亦间有记载;二为方志,含山志、寺志、郡县志等,《江宁府志》、《江南通志》、《甘肃通志》、《皋兰县志》、《临安县志》、《金陵梵刹志》(下简称《梵刹志》)、《宝华山志》、《潜山县志》、《镇江县志》等均其类;三为文史杂著,此类最杂,举凡史书、碑铭、笔记、颂赞、诏书、祭文、歌咏等均纳入其中,如《南史》、《太平广记》(下简称《广记》、《六朝事迹编类》(下简称《编类》)、《人海记》、《古今风谣》、《金陵琐事》、《志法师墓志铭》、《开善寺碑铭》、《祭保志法师文》、《宝公赞》等。上三类记述各有特质,试分别叙之。释家著述中,慧皎与宝志同时,《僧传》所记当为最早、最可信之记载。《珠林》几全采《僧传》,《景德录》较之前二者已有增饰,尤多出志公之述作,虽系托名,详后,然此弥足珍贵。《会元》较简,《统纪》与《通载》因属史传体,故其行年诸事系分别叙述,于考订年代颇有资助,然谬误亦多,不可不慎辨然后有取。《神僧传》取材全而叙事细,《指月录》略其事而详其文。诸方志中,尤可注意者为《梵刹志》与《宝华山志》,此堪称目前所见最详备之宝志资料汇编。《梵刹志》,明葛寅亮著,备载金陵寺院庙宇,于其地之古迹、人物著录甚详,卷三“钟山灵谷寺”于本寺之建立变迁,古迹之兴废始末,历代之名游胜赏,均详细载录,与宝志有关之材料甚多。《宝华山志》,清释德基著,宝华山原名华山,因传宝志驻锡于此,改称宝华山,故德基视宝志为开山之祖,置于卷一“开山”篇,后文亦载录较多,然此志宝志传实取资于《梵刹志》,彼误此亦误。文史杂著中,梁武《净业赋》及萧子显《御讲金字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序》允为现存最早之记录。《南史》有宝志传,列诸“隐逸”。《广记》注云出《高僧传》及《洛阳伽蓝记》,然亦有溢出二书者。《编类》、《人海记》、《金陵琐事》系杂记与其人其地有关之条目,亦有可资考订处。《古今风谣》录宝志谶诗三首,可与他书所录者同观。历代碑铭诗赞均可注意,另各禅师大德亦间有题咏歌赞,虽无资考证,然可证后世之眷慕之情,聊备一观。
宝志之传,《僧传》卷十列诸“神异”,《珠林》卷三一列诸“感应缘”,《广记》卷九十列诸“异僧”,《景德录》卷二七列诸“禅门达者虽不出世有名于时者”,《会元》卷二列诸“西天东土应化圣贤”,《指月录》卷二亦列诸“应化圣贤”,《南史》卷七六列诸“隐逸传”。宝志行迹绝多神话色彩,然揆诸史实,亦有可考证处,唯历代所记杂乱,彼此错讹,不可不辨如下。
宝志之生年。据《僧传》卷十,宝志入灭于梁太监十三年(514),寿九十七,则当生于东晋安帝义熙十四年(418)[2]。《珠林》卷三十一、《太平广记》卷九十、《景德录》卷二七同。《会元》卷二、《神僧传》卷四仅载卒年,其它各书所载卒年均同,唯生年各有异说。《统纪》卷五十三谓“志公观音化身,始宋明帝十一年,终梁武天监十三年”[3],考明帝享国仅八年,无十一年之数,显系错误。《通载》卷七系志公生年于东晋恭帝元熙元年(419)下,近似[4] 。《稽古略》卷二谓:“至梁武帝天监十三年十二月六日入灭,寿九十三岁”,[5] 此似转抄《僧传》所谓徐捷道者小志四年,而讹其年九十三为宝志之寿数;《梵刹志》卷三谓“宋文帝元嘉十三年(436)丙子示迹东阳市古木鹰巢中” [6] ,未审何据,然后文又谓志公天监十三年入灭,寿九十七岁,与前文显系凿枘。《宝华山志》卷一误亦同 。慧皎与志公同时,当依《僧传》为准。《僧传》言保志“本姓朱,金城人”,《珠林》卷三一、《广记》卷九十、《景德录》卷二七同,此差近事实。自《会元》起,则多言志公乃东阳朱氏妇闻古木鹰巢中儿啼,梯树得之,举以为子,且谓示迹之日乃上巳日[7],后之言者亦同,如《通载》卷八,另《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四有“宝公生日上堂”云云[8],则知此说影响于世甚广。然此说之流传实早于《会元》,阴铿《开善寺》诗有“古石何年卧,枯树几春空”之句,枯树即宝志降生之古木,则此说当时似已有流传,唯未笔之于书。又,《通载》谓宝志“面方而莹彻如镜,手足皆鸟爪”,[9] 此亦可证以前人之诗,李白《志公画赞》有“锦幪鸟爪,独行绝侣”、苏轼《同王胜之游蒋山》有“龙腰蟠故国,鸟爪寄曾巅”、李纲《登钟山谒宝公塔》有“宝公真至人,鸟爪金色身”之句,可知唐宋时此说已甚流行。王士禛《谒志公像观唐碑》亦有“鸟爪带铜绿,镜面莹藓碧”之语,均可证。其地则或变为金陵,如《会元》、《统纪》、《通载》、《指月录》、《梵刹志》、《宝华山志》、乾隆《江南通志》、光绪重修《安徽通志》皆谓是金陵。乾隆《甘肃通志》卷四一谓宝志为金城狄道人,[10] 然光绪重修《皋兰县志》卷二七释宝志下案云:“宝志,史称不知何许人。《甘肃通志》作金城狄道人。考魏书地形志、宋齐二书州郡志,金城郡俱不领狄道,《通志》似误。《神僧传》以宝志为金城人,今从之。”[11] 实则《僧传》已言宝志为金城人。考金城,《建康实录》、《编类》均有记载,近人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言语第二“桓公北征经金城”条下考辨甚详,据景定《建康志》谓“今上元县金城乡地名金城戍,即其地”,[12] 地在今江苏句容。统谓之金陵亦不可言错,但不及金城具体耳。
出家及显迹。《僧传》谓:“少出家,止京师道林寺,师事沙门僧俭为和上,修习禅业。”[13]《珠林》、《景德录》同,自《会元》始言其出家之年为七岁,后诸书皆同。《梵刹志》则谓“甫七岁,去依钟山大沙门法俭为童子,俭名之曰宝志。明帝泰始三年(467)丁未落发,专修禅观,坐必逾旬”,[14]《宝华山志》同。法俭当为僧俭之误,唯言泰始三年落发不知何据,后文则又有“披发徒跣”之语,显系有误。然言其禅法则不为无征,僧俭无传,未知其禅法究竟,考《僧传》卷三《宋京师道林寺畺良耶舍传》谓耶舍“初止钟山道林精舍,沙门宝志崇其禅法”,计耶舍元嘉初(424)至中国,如宝志七岁出家,其时当已至道林寺,传谓耶舍之禅法乃“每一游观,或七日不起”,[15] 宝志初所习者亦是此类静坐游观之禅,非后之狂禅之状可比。至其显迹,《僧传》谓:“至宋太始初,忽如僻异。居止无定,饮食无时,发长数寸,常跣行街巷。执一锡杖,杖头挂剪刀及镜,或挂一两匹帛。齐建元中,稍见异迹,数日不食,亦无饥容。与人言语,始若难晓,后皆效验。时或赋诗,言如谶记。”[16] 余则或止言泰始中,如《珠林》、《广记》、《景德录》、《南史》;或系于泰始二年(466),如《会元》、《统纪》、《指月录》;或系于泰始三年(467),如《通载》。另,志公杖头所挂之物,说法不一,互有异同,综合之,似应为剪(或刀)、尺、拂、镜,此谐音在金陵建都之四朝,《金陵琐事》卷一“志公谶”条引何元朗《丛说》谓“杖上悬尺者,梁也;拂者,陈也;剪者,齐也;镜者,大明也。”[17]另,李白《志公画赞》有:“刀齐尺梁,扇迷陈语”、李纲《登钟山谒宝公塔》有“杖携刀尺拂,语隐齐梁陈”之句,均可证。
入狱。《僧传》谓:“齐武帝谓其惑众,收驻建康”,下述分身入市及文慧太子、竟陵王馈食事,未言事在何年。[18]《珠林》、《广记》同。《景德录》卷二七谓事在齐永明七年(489),[19] 后来言之者,亦多系于永明七年。另,《僧传》未言此前迎宝志入都事,《珠林》、《广记》、《景德录》亦同。《统纪》卷三十六则言齐建元四年(482),“诏迎皖山志公入京,公剺其面为十二面观音,帝以其惑众恶之”,[20] 则迎志公之帝为高帝,与诸书不合。下言武帝永明七年收付狱事同。《梵刹志》卷三谓“齐建元间,异迹甚著。宰相高嵩与武帝言之,以礼自皖山迎至都,舍于陈征虏之家”。[21] 后言武帝收付建康狱事同,注言出传灯录,然实有所增益。据诸书,即或有帝迎入都之事,亦应武帝为之,事或在高帝建元年间,然非高帝所为。《宝华山志》卷一同,唯陈征虏作陈征讨。《僧传》卷十宝志传下有所谓陈御虏者,别本或作陈征虏,御征形近,征讨意近,当系连抄时连带之误。
梁武诏。《僧传》谓“今上即位,下诏曰”云云,[22]《通载》卷九系于天监二年(503)下,[23] 后凡言年者均同。萧子显《御讲金字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序》谓:天监元年九月,宝志“自持一麈尾扇及铁锡杖奉上,而口无所言”,下叙中大通七年(535),梁武御讲般若“乃鸣锡升堂,执扇讲说”,所用之锡扇即宝志所献者。则梁武天监二年之诏当与宝志之主动进献有关。[24] 诏文各书具载,文字容或小异。
示灭。自《僧传》起,均言宝志入灭于梁天监十三年(514),“葬于钟山独龙之阜,仍于墓所立开善精舍。敕陆倕制铭辞于冢内,王筠勒碑文于寺门”,[25]无异说。《通载》卷九谓“以金二十万易其地,建浮图五级其上,镇以无价宝珠”。[26]《稽古略》卷二谓十二月六日入灭,[27]然谓寿九十三,则误。《梵刹志》亦谓十二月六日无疾脱化,武帝“以金二十万易其地,敕造木塔五级,用皇女永康公主遗下奁具成之,仍以无价宝珠置其上。塔前建开善精舍”。[28]《宝华山志》同。然《编类》卷十一“蒋山太平兴国禅寺”条谓“永定公主以汤沐之资,造浮图五级于其上”,[29]另元虞集《钟山太平兴国寺碑记》、明宋濂《游钟山记略》亦谓造塔者乃永定公主,考《梁书》卷七及《南史》卷十二,均谓武帝后郗皇后“生永兴公主玉姚,永世公主玉婉,永定公主玉 ”,则当以永定公主为是。陆倕《志法师墓志铭》见《全梁文》卷五十三,《宝华山志》卷九亦载其文。王筠文《全梁文》失载,见于《梵刹志》卷三,其碑存邹平醴泉寺,行书,碑阴有志公像。
异迹。考宝志一生行迹,常出人意表,与人言语行事,多“始若难晓,后皆效验”者,据《僧传》所记者即分身事、胡谐事、殷齐之事、桑偃事及祈雨事。[30]自《景德录》始,则愈益神奇,更附入多事,颇涉齐、梁皇室兴废,然诸书所记间有与史实不合处。如志公永明末于华林园着三布帽,豫章王、文惠太子及武帝相继死事,《统纪》卷三十六系于永明十一年(493)条下,谓“志公在华林园忽重著三布帽,未几帝崩,文惠太子豫章王相继而殂”,[31]《广记》、《景德录》、《通载》、《神僧传》未言时间,且三人死序亦有所不同,《景德录》卷二七谓“俄豫章王、文惠太子相继薨,武帝寻厌世,齐亦以于季矣”,[32]《指月录》同。《广记》谓:“俄而武帝崩,文惠太子及豫章王相继而薨”,[33]《通载》卷八、《南史》卷七六、《神僧传》卷四同。然考《南史》卷四十四,豫章王薨于永明十年,同书卷五,文慧太子薨于十一年正月,武帝崩于十一年七月。则志公著帽事应在永明十年前,叙述则应以《景德录》为准。又如隆昌元年(494)平旦出宫门,曰门上血腥,即郁林尸出之宫门事。《统纪》卷三六系于建武四年,谓遇害之帝乃明帝;[34]《通载》卷八系于建武末,亦谓遇害之帝为明帝;[35]《南史》谓是永明末,帝则为郁林。考《南史》卷五,帝应为郁林王,时为隆昌元年七月,本年七月改元延兴,十月改元建武,笼统谓之建武亦可,谓之末则不可。又《僧传》谓梁天监五年(506)冬旱,因法云讲《胜鬘经》致雨雪,[36]《珠林》、《广记》、《神僧传》、《梵刹志》、《宝华山志》同,《统纪》卷三十七则系于天监十年(511)条下,云所讲为《法华经》。[37]天监五年去慧皎不远,似应以《僧传》为准。诸如此类神异尚甚夥,众说不一,且其灭后灵异亦多,如于王远知母孕时预言其“生子当为神仙宗伯”,则事在大通二年(528)。密示萧察修塔,事在大同元年(535)。劝慧思下山教化众生,则在陈废帝光大二年(568)。又如禅林盛传之达磨东渡见武帝不契,唯志谓是传佛心印观音大士;及傅大士讲金刚,拍案一下,即便下堂,武帝不会,志曰大士讲经毕,此二事久已成为禅林著名公案,禅者称引极多,然实与史不符,前人已详辨之。自唐至清,志公传说时时可见,宋时传说尤多,尤盛传所谓志公铜牌记及运祚兴废之瑞石,至有神降禁中及助宋灭金兵等事,更是神话连篇,无可稽考。
历代封谥。自梁起,历代续有封谥。《僧传》、《珠林》、《广记》俱未载,《景德录》卷二七谓师灭后“敕谥妙觉大师”。[38]《统纪》、《通载》亦有所记,唯《梵刹志》纪之最详,谓梁时“敕谥广济大师”;“李氏有国日,谥曰妙觉”;“宋太宗太平兴国七年(982)”,因舒民柯萼献宝志所记瑞石,“赐谥道林真觉”,其年,“师降见城市,诏避讳,称宝公,遣使致青词,就钟山建道场,赐太平兴国禅寺为额”,其《致斋宝志公青词》具载;“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号其石曰“神告帝统石”,又“谥曰真觉大师,遣知制诰陈尧咨诣蒋山致告,仍令天下无得斥公名”;“大中祥符六年(1013)六月甲申,诏加谥宝公为道林真觉大师”;“高宗绍兴辛巳岁(三十一年,1161)”,因宝志神助宋师灭入侵金兵,“加封道林真觉慈应惠感大师,塔曰应顺”;“元文宗天历二年(1329),封普济圣师菩萨”。[39]《宝华山志》同。则《景德录》所叙乃唐时所谥,而误以为梁时。另《统纪》卷四三、五三俱谓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80),诏建开圣禅寺,奉天竺栴檀瑞像、释迦佛牙、梁志公真身锡杖刀尺。另,宝志降禁中及赐道林真觉菩萨号事,《统纪》卷四三系于至道三年(997)下,而卷五二系于太平兴国七年(982)下,《通载》卷十八及《稽古略》卷四系于太平兴国六年(981)下,考《宋史》卷四,太平兴国七年三月,“是月舒州上玄石有白文曰‘丙子年出赵号二十一帝’”,即所谓宝公石,故祭宝志及赐号事应在太平兴国七年。《稽古略》卷二无误,卷四则误系于太平兴国六年(981)下。
塔院变迁。宝志之塔院自建成后,亦屡有更名、迁移。《编类》卷十一“蒋山太平兴国禅寺”条记宋前之变迁甚详:“梁武帝天监十三年(514),以钱二十万易定林寺前冈独龙阜,以葬志公。永定公主以汤沐之资,造浮图五级于其上。十四年(515),即塔前建开善寺,今寺即其地也。唐乾符中(874-879),改为宝公院。南唐升元中(937-975),徐德裕重修。开宝三年(970),后主改为开善道场。太平兴国五年(980),改赐今额。庆历二年(1042),府尹叶龙图清臣奏请为十方禅院。”[40] 明代续有变迁,《梵刹志》卷二“洪武十四年(1381)辛酉”下录“蒋山寺住持仲羲,奏迁蒋山寺及宝公塔于东冈,改赐寺额曰灵谷寺,榜外门曰第一禅林,命度僧一千名,悉给与度牒,赡僧田若干顷。敕杭州府儒学教授徐一夔撰寺碑文”。“洪武十八年(1385)乙丑”下录“敕建鸡鸣寺,造浮图五级。祠宝公,岁遣官祭祀”。[41] 太祖御制《祭保志法师文》、《祭道林真觉普济禅师文》及徐一夔所撰《奉敕撰灵谷寺碑》分别载卷一及卷三。《释鉴续》所记亦同。此次改葬之因在于太祖欲以其处建陵,即今之明孝陵,《人海记》卷下“宝志瘗所”条据董榖《碧里杂存》,谓:“明孝陵即梁名僧宝志瘗所,傍有八功德水,诚意伯奏改葬之,乃见二大缶,对合,启之,志公端坐于内,发被体,指爪绕腰矣。瘗即迁,水亦随往。太祖异焉,敕建灵谷寺,赐之庄田甚广。仍迎其像,建塔居之,命太常岁祭。”[42]太祖《游新庵记》释“灵谷”二字曰:“钟山之阳有谷,谷有灵泉曰八功德水”,并有《御制大灵谷寺记》,明时甚崇其寺,成祖有《御制灵谷寺塔影记》,纪其祥异。灵谷寺有所谓三绝碑者,此碑见记甚早,裴敬《翰林学士李公墓碑》即有言曰:“又尝游上元蒋山寺,见翰林赞志公云,水中之月,了不可取,刀齐尺量,扇迷陈语。文简事备,诚为作者。”裴所记乃节录,文亦有误,原文见本集卷二八,题为《志公画赞》。[43] 《梵刹志》、《宝华山志》俱载此赞,题为《宝公赞》。《舆地纪胜》卷八引俞商衡《道林岩记》亦纪此事。此碑历来颇负盛名,《梵刹志》卷三“古迹”下载“三绝碑”谓:“唐张僧繇画大士像、李白赞、颜真卿书为三绝,下复有赵孟頫书志公十二时歌”。[44] 实则宝志像原为梁张僧繇所绘,《僧传》及他书均载其事,唐时吴道子重绘,故曰“唐张僧繇画”。宋濂《游钟山记略》谓:“中有张僧繇画大士像、李白赞、颜真卿书,世号三绝”。吕柟《游灵谷记》谓“宝公石像正当其下,为吴子所画,果非尘世形态,旁镌自著十二时歌。”二者所述实同一像。
另,与宝志有关之寺院尚有山谷寺、隆昌寺。山谷寺,民国《潜山县志》卷三十“仙释”载宝志事,末叙宝志于潜山建寺甚详,并谓“今山谷有卓锡、白鹤二泉”。同卷“寺观”载“山谷寺”,谓“旧名乾元寺,……梁武帝时志公卓锡于此,建外七小塔”,下叙太平兴国七年舒民柯萼得志公瑞石进之朝,朝廷宝之,诏谥宝公,赐号道林真觉禅师事。[45] 《神僧传》卷四亦叙其事,唯未言寺为何名。据今《潜山县志》,此寺大同二年(536)赐名山谷寺;乾元元年(758),因三祖僧粲驻锡于此,赐名三祖山谷乾元寺。今寺祖师殿主奉一祖达摩、三祖僧璨及开山祖宝志。[46] 隆昌寺,据《镇江市志》卷六三,梁天监元年(502),宝志于此结庵,明嘉靖间僧普照仿志公亦于此结庵,万历三十三年(1605)神宗赐大藏经及“护国圣化隆昌寺”匾,遂易名隆昌寺。[47] 另据宣统《临安县志》卷七载宝志曾“住持东天目山。梁昭明分金刚经于台上,双目俱枯。志公为指石隙流泉洗之,目复明,名其池曰洗眼。今东目有志公堂存焉。”卷一“古迹”下分别载洗眼池及分经台。[48]
述作及禅法。宝志之述作,《僧传》未言,《珠林》、《广记》、《会元》、《神僧传》均同,梁之《弘明集》及唐之《广弘明集》亦未载,至《景德录》卷二七始言其有所述作,谓“制大乘赞二十四首盛行于世”,又注曰:“余诸辞句与夫禅宗旨趣冥会,略录十首及师制十二时颂编于别卷”,[49] 遂于卷二九“赞颂偈诗”录志公和尚大乘赞十首、志公和尚十二时颂十二首、志公和尚十四科颂。[50]《通载》卷九谓:“凡大士所为秘谶偈句,多著南史。为学者述大乘赞十篇、科诵十四篇,并十二时歌,皆畅道幽致,其旨与宗门冥合,今盛传于世”。[51]《指月录》亦载志公大乘赞十首、十四科颂十四首及十二时颂。[52]《梵刹志》谓“公作四柱记、宝公符、十二时歌、十四科颂、大乘赞、禅宗法语、公镜图数千言传于世”,注曰俱备大藏传灯录,[53]《宝华山志》卷一同,唯“禅宗法语”作“禅宗法记”。[54] 然除《景德录》及《指月录》所录外,余皆未见。实则仅二者所录已四千余言,与所谓“数千言者”似相差不大。另民间流传及见诸记载之宝志谶语尚甚多,《南史》传谓其“好为谶记,所谓宝公符是也”,此宝公符似非专门著述,公镜图似亦为谶纬之书,四柱记不知何指,禅宗法语(记)似是语录或机锋之类。汤用彤论志公与傅大士,谓:“关于二人之神话甚多,殊少可信。”注云:“《灯录》所载二人偈言等均晚出之传说”,[55]此言可信,其偈当皆为禅宗盛行后而造作出。其谶纬之述,尤所在多有,《全梁文》卷七一释氏类首列宝志,录其请雨启、伏龟山埋白石函铭、铜牌记谶、天监中谶;《古今禅藻集》卷一梁诗下录宝志谶诗二首;《古今风谣》卷九九录宝志诗三首,分别题为《梁武帝天监三年宝志公诗》、《梁武帝天监十年志公诗》、《梁志公谣谶》,实三首俱为谶讳。以上所录当皆为当世所传之宝公符。其与时人之谶语尚见载数处,如《僧传》卷十载志谓僧慧“赤龙子”,[56]《续高僧传》卷七载其天监十年(511)记兴皇寺曰“此寺当有青衣开士,广弘大乘”,即释法朗也[57]。正史所载者亦有,如《陈书》卷二六徐陵传载宝志谓陵乃“天上石麒麟”;《梁书》卷五十一刘 高欠 传载 高欠 遇宝志于兴皇寺,志语之曰“隐居学道,清净登佛”;《南史》卷六三载其谶萧氏灭李氏兴之谣。另如《统纪》、《通载》所谓之舒州瑞石记,《编类》所记之宝公铜牌记,《梵刹志》及《宝华山志》所载之伏龟山白石函铭。与以上诸书所录者或有重复。此当俱系后人托名,以神其事。
《景德录》首列宝志于禅门,后世亦多视为禅师。宝志之禅法得自畺良耶舍,见上。今究其禅法所据之直接资料即《景德录》所载之《大乘赞》、《十二时颂》、《十四科颂》,《宋高僧传》卷十谓佛窟遗则“为宝志释题二十四章”,[58] 则宝志之禅法唐时已有流传。今人亦论之甚详,日人忽滑谷快天《中国禅学思想史》第一篇第十三章“宝志之出世与佛陀之渡来”谓宝志乃祖师禅之祖,其偈颂之大旨均从《维摩经》处来。[59] 洪修平《从宝志、傅大士看中土禅风之初成》亦有论述,[60] 可参看。另,宝志尚有说戒图传下,据《溧水人物》如心传下,万历间,雪浪洪恩奉旨督修古长干寺(大报恩寺)琉璃宝塔,古心相助,于塔基处发现梁时所绘“宝志说戒图”,古心仿图中戒坛形式在古林庵建坛,传授戒法,被称为“天下第一戒坛”。[61]
历代题咏。历代有关宝志之题咏亦甚多,按其人可分为禅人之题咏及文人之题咏。禅人题咏,诸语录多载其语。如《智觉普明国师语录》卷五有《志公和尚》三首:“戏剧场中昨梦回,借他面具面门开。梁朝祚与塔婆等,弹指才消应手来。”“宝刀皇尺龟毛拂,并把三朝付一枝。十二面中那个正,毘婆尸佛不曾知。”“面门擘破诳梁王,宁怪鹰巢示此生。可惜西来活祖意,一斋埋没作同坑。”[62] 《大通禅师语录》卷三有《为宝公大师》:“至宝不上时人眼,唯除老衲独怜爱。新圆寂某人识得也无。火里转身急归元,弥勒下生更莫待。” [63]《密庵和尚语录》有《赞绣宝公》:“针锋上直入,线缝里跳出。剪刀尺子自随身,号令乾坤齐万物。”[64]《一山国师语录》卷下有《宝志和尚》:“杖挑刀尺尘中走,善窃如何露脚手。良哉十二面观音,生在鹰巢葬龙阜。”[65] 文人题咏有散见各人文集者,亦有见于集录者,二者亦有重出。较早者如阴铿《开善寺》:“鹫岭春光遍,王城野望通。登临情不权,萧散趣无穷。莺随入户树,花逐下山风。栋里归云白,窗外落晖红。古石何年卧,枯树几春空? 淹留惜末及,幽桂在芳丛。”枯树即宝志降生之古木,详前。再如王冕《庆寿寺二首》其一:“宝刹都城内,今朝旷野中。浮图瞻宝志,书记忆刘聪。画屋烟花绕,青松雨露浓。徘徊增感慨,历落问英雄。”郑板桥《高座寺》词:“暮云明灭,望破楼隐隐,卧钟残院。院外青山千万叠,阶下流泉清浅。鸦噪松廊,鼠翻经匣,僧与孤云远。空梁蛇脱,旧巢无复归燕。 可怜六代兴亡,生公宝志,绝不关恩怨。手种菩提心剑戟,先堕释迦轮转。青史讥弹,传灯笑柄,枉作骑墙汉。恒沙无量,人间劫数自短。”《梵刹志》及《宝华山志》中均载诸多题咏歌赞,如李白《宝公赞》、皎然《宝公赞》、释观衡《宝志公大师像赞》、明太祖《洪武御制宝志公像赞》、王士禛《谒志公像观唐碑》、李纲《登钟山谒宝公塔》、曾极《宝公塔》、皇甫汸《游灵谷寺》等,均便观览。
注释:
[1] 范祥雍:《洛阳伽蓝记校注》卷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97页。
[2] [13][16][18][22][25][30][36] 慧皎:《高僧传》卷十《梁京师释保志传》,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394-397页。
[3] 志磐:《佛祖统纪》卷五十三,《大正藏》史传部一第四十九卷2035。
[4] 念常:《佛祖历代通载》卷七,《大正藏》史传部一第四十九卷2036。
[5][27] 觉岸:《释氏稽古略》卷二,《大正藏》史传部一第四十九卷2037。
[6][14][21][28][39][44][53] 葛寅亮:《金陵梵刹志》卷三,《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243册。
[7] 普济:《五灯会元》卷二,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16-117页。
[8] 《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大正藏》诸宗部四第四十七卷1997。
[9][35] 念常:《佛祖历代通载》卷八。
[10] 乾隆《甘肃通志》卷四一,见苏晋仁等:《历代释道人物志》,巴蜀书社1998年版,第203页。
[11] 光绪重修《皋兰县志》卷二七,同上第214页。
[12] 俞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115页。
[15][54] 释德基:《宝华山志》卷一,《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236册。
[15] 慧皎:《高僧传》卷三,第128页。
[17] 周晖:《金陵琐事》卷一,转引自严耀中:《江南佛教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05页。
[19][32][38][49] 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七,《大正藏》史传部三第五十一卷2076。
[20][31][34] 志磐:《佛祖统纪》卷三十六。
[23][26][51] 念常:《佛祖历代通载》卷九。
[24] 道宣:《广弘明集》卷十九,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弘明集·广弘明集》,第244页。
[29][40] 张敦颐:《六朝事迹编类》,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111页。
[33] 李昉等:《太平广记》卷九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476-479页。
[37] 志磐:《佛祖统纪》卷三十七。
[41] 葛寅亮:《金陵梵刹志》卷二。
[42] 查慎行:《人海记》,北京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97页。
[43] 瞿蜕园、朱金城:《李白集校注》附录二《翰林学士李公墓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1783-1784页。
[45] 民国《潜山县志》卷三十,《中国地方志集成》十七,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46] 《潜山县志》第二十六篇,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902页。
[47] 《镇江市志》第六十三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3年版,第1549页。
[48] 宣统《临安县志》卷七、卷一,《中国地方志集成》七,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50] 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九。
[52] 瞿汝稷:《指月录》卷二,新文丰出版公司1995年版,第30-35页。
[55]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92页。
[56] 慧皎:《高僧传》卷十《齐荆州释僧慧》,第391页。
[57] 道宣:《续高僧传》卷七《陈扬都兴皇寺释法朗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高僧传合集》第157页。
[58] 赞宁:《宋高僧传》卷十《唐天台山佛窟崖遗则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高僧传合集》第443页。
[59] 忽滑谷快天:《中国禅学思想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52-53页。
[60] 洪修平:《从宝志、傅大士看中土禅风之初成》,《中国文化月刊》(台湾)第172期,1994年2月。
[61] 《溧水人物·古代人物》,下载自:www.lsdx.nj-enterprise.com/xqzl/lsrw/lsrw.htm
[62] 《智觉普明国师语录》卷五,《大正藏》续诸宗部十一第八十卷2560。
[63] 《大通禅师语录》卷三,《大正藏》续诸宗部十二第八十一卷2563。
[64] 《密庵和尚语录》,《大正藏》诸宗部四第四十七卷1999。
[65] 《一山国师语录》,《大正藏》续诸宗部十一第八十卷2553。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