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佛门领袖静权
当代佛门领袖静权
当代佛教界有这样一位高僧:他一生兴修寺院而不当住持,精通经典而不著书立说,经常讲经弘教而不求闻达。但是,四众信士却把他推上了第二届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的座位。
静权(1881-1960),俗姓王,名良安,法名宽显,字静权,号实庵,出生于浙江省仙居县陈岭乡陈坑口村(建国后为永嘉县溪下乡黄皮村)一户信佛的家庭。少年追随名儒朱云卿,在仙居诸校学习经史子集,能诗善文。青年时与一张姓淑女订下白头之盟,谁知佳期来临,张氏暴病夭折;屡考秀才不中,年青丧父;这桩桩件件使他感到人生无常。于是将家产变卖,捐给村塾建造校舍,独资造桥,于1905年赴黄岩多福寺随从镜出家。1907年,转天台国清寺从授能受具足戒。白天在菜园里耕作,夜晚借月光读经。两年后,入宁波观宗寺,从天台宗谛闲大师潜心学法十余年,得其精髓。大师十分器重他,让他担任弘法研究社辅讲,至1921年任主讲。他学识渊博,定慧双开,诲人不倦。新著的《弘一大师》传记中描写了他1931年3月10日讲经的一幕:
暮色苍茫,烛光高照。静权法师身披朱红袈裟,高踞法座。一排排僧众在凄寒的初冬之夜静听着静权法师的宣讲。
静权法师从《地藏经》经义演绎到孝思在中国伦理这重要处,着重解释了生物爱的至情,人类之爱子女,是一种天生的伟大慈爱,他们不惜自己的生命,扶植着他幼小的新生命……
这是由天台山来宁波姚北金山寺讲经的法会。弘一大师在两个月的法会中没有缺过一席。
弘一大师听讲后感动得潸然泪下。当时一些名山大寺纷纷请静权当住持,均被他坚辞。
这一年,民国初年担任过国清寺方丈的可兴法师(1876-1942),正在苏州主持灵鹫寺。由于可兴离开天台后的十余年,继任者治理无方,寺内秩序混乱,香火衰落。在僧众与士绅的敦请下,可兴和静权法师重返国清寺弘法。首先,他们与谛闲一起,向当局力争易禅为教,恢复国清寺的天台宗祖庭地位。接着整顿不守清规的行为,办起了天台山佛学研究社,由静权任主讲。他博通经藏熟习天台教义,讲经不看经本,口齿清楚,声音洪亮,析理入微,辩才无碍。如讲珍惜粮食,即引唐代《悯农》诗加以解释发挥。在他坚持不懈的讲授下,僧众佛学水平显著提高,教务活动蓬勃开展。四方学者闻风而至,求学、受戒,由此而在寺内外培养了一大批对天台教义造诣较深的法师。
与此同时,静权协助可兴四方筹资,新建了妙法堂、安养堂、放生池、迎塔楼、修竹轩、静观堂、三贤殿和香光茅篷等,规模扩大了三分之一。1936年,蒋介石回溪口做五十大寿,其妻姚治洁专程到国清寺做了7天佛事,办千僧斋为蒋祝寿。蒋为妙法堂题写了“台宗讲席”匾额。日本僧人组团朝拜祖庭,海外侨胞来此普渡胜会。国清寺蔚为浙东丛林之冠。老僧们至今对当年国清寺那种“教观并重,讲修并进,清规整肃,海众乐道”的寺风仍然记忆犹新,称颂可兴、静权的功绩。
抗战期间,静权有感于日冠侵略,生灵涂炭,应邀至沪、杭、甬、无锡和临海等地寺院和居士团体宣讲《大乘教典》、《法华经》和《仁王护国般若经》,倡导抑恶扬善,祈祷和平,启发和动员佛教界人士爱国抗战。1943年,应邀回仙居中祭祷抗日阵亡将士,以诵经超度亡灵。
1945年以后,他以利生为业,弘法为务,任缘应化,四海为家。1947年在上海法藏寺、苏州灵鹫寺及无锡居士林,主讲《大势至圆通章》等,在杭州六通寺讲《无量寿经》,法云庵讲《金刚经》,灵隐寺讲《地藏经》。对《地藏经》研习尤深。当时法会之盛,听众之多,法缘之广,堪称空前。他讲说时法相庄严,威仪非凡,语从口中出,法从心地流,侃侃而谈,使人如沐春风,赢得“活地藏”的美誉。
建国后,静权团结和带领佛教徒发扬中国佛教优良传统,农禅并举,提倡人间佛教,爱国爱教,为祖国统一、世界和平作了很多贡献。1957年,被选为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中国佛学院副院长,上海市政协委员、市佛教协会名誉会长。晚年为国清寺迎回息养,1960年10月22日示寂,与可兴法师合墓于香光茅篷。
静权一生戒行精严,教演天台,行归净土,解行并进,是当之无愧的一代大德。所传《天台宗讲义》、《地藏经略解》和《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圆通章讲义》,都是他的弟子根据他平时讲经说法记录整理的。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