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光法师:佛教团结 五大合作
一、前言 近百年来,佛教的历史由印度时期、亚洲时期发展到世界时期,而佛教之所以能源远流 长,成为当今三大世界宗教,重要关键之一就在于佛教各界的团结合作。我们都知道“佛法 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佛法的弘扬必须因时制宜、与时俱进,而从过去到现在,人类的社会产生了许多重大的变化和发展,其中之一就是组织制度的强化。现代人身处的种种环境中,不论是工商团体、民间社群、社会阶级乃至国家体制,都脱离不了层层的组织。俗话说:“团结就是力量”,而当代展现力量、发挥团结的表征就在于组织制度的完善与运作。因此,在当今这么注重组织制度的环境中,我们若想更好地弘扬佛教,势必先要了解组织制度的特质在佛教义理中是如何表现出来的。换句话说,若佛教义理的精神亦充分展现出“组织制度”的特质,那么,佛教的团结合作便能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了。 二、从“因果”和“缘起”角度看佛教团结合作的必要性 值得欢喜的是,“组织制度”的特质在佛教的“因果”和“缘起”理论中,可以获得充 分的认可。简单说来,组织制度之运作,具有纵向和横向关联,具有疏通上下的垂直取向和 调节左右的水平结构。而佛教的“三世因果”和“缘起互生”即表现出时间的纵向和空间的 水平关连。佛教文化的基础建立于“因缘果报”之上,现在的果是过去因的呈现,现在的因 则将造成未来的果,所谓“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未来果,今生作者是”,从这个 角度而言,过去、现在和未来彼此是相互影响、互有关联的。另一方面,佛教的根本义理也立 基于“诸法缘起”之上,意指万事万物都处于相互依存的关系之中,“此生则彼生,此灭则 彼灭,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没有任何事物是独立存有,也没有任何事物可以单独存 在。由此观来,佛教的“因果”和“缘起”之理与当今“组织制度”的实质有其互通之处。 可以说,佛教的“因果”和“缘起”之理是一个“大组织、大制度”,绝对能配合现代环境 、与时俱进。现在,随着理论基础的扎实,佛教团结合作就有了其充分的依据。 三、佛教团结五大合作 基于上述说明,了解了佛教在当今进行“团结合作”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以下,即从五 大方面,提出佛教团结合作的实际内容。 1.义理共识、异中求同 要推展实践层面的团结合作,首要之功一定先得整合观念,凝聚共识,否则理念不合, 甚至南辕北辙,在精神上不能达到一致的见解,就不可能推展事相上的作为。众所周知,佛 教义理浩瀚,具三藏十二部经典,加上南传、汉传、藏传佛教各有特色,另又有中国佛教禅 宗、律宗、净土、天台、华严、唯识等宗派,更于当今佛教组织团体如雨后春笋般涌出、遍 及全球,各各弘传其专门教法,在如此多元的佛教义理中,如何异中求同、避免曲解,实是 佛教界团结合作的最重大课题。换言之,在如此多元化的佛教发展过程中,如何保持佛教义 理的正统性,是一项极具挑战的工作。因为,如果在这方面团结合作起来,那么,佛教必定 更能传承发展,直至久远未来而不衰,不会因时间的流逝而冲淡其义理的纯粹性和真实性; 反之,如果这方面未能形成统一的共识,那么,随着未来时代环境的变化,真实的道理很可 能因人心根机之故而随之变形、扭曲,最后便以种种“附佛外道”、“邪教”的形态呈现出 来,分散佛教力量,模糊佛教视听,对正统佛教造成无比的伤害。 2.推广佛教、遍全世界 佛教团结合作的第二个内容定向在推广佛教事业上。一如前言所述,近百年来,佛教的 历史由印度时期、亚洲时期发展到当今的世界时期。从阿育王时代开始,佛教逐渐由印度传 向中亚、东南亚乃至东亚,凝聚成佛教历史发展的第二期——亚洲时期。回顾这段历史,我 们知道,佛教之所以能顺利走出印度,移植亚洲,乃至扎根于中国,根本原因在于佛教四众 弟子不畏艰辛、不断努力。一方面,出家众为法忘身,进行弘法事业——西行取经、译经讲 经、建设道场、订立清规……等等;另一方面,在家众护持佛法,布施供养,提供良好的修 行环境,不论是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或是组织上的。经由前人的努力种因,佛教得以在 亚洲流行、传续,而我们这一代还得以亲近佛法,正是先辈流血流汗的成果,值得我们感恩 惜福。同理,站在佛教由亚洲时期迈进世界时期的当今,为了让佛教能一如往昔般长久住世 ,为了让后代众生继续享有佛法的慈悲和智慧,我们必须更加团结合作,以为佛教这棵菩提 大树之全面性再移植工作付出最大的努力。是可知,当今佛教历史处于一个极重要的转换期 ,处于一个极关键的时节因缘,掌握时代动态,“推广佛教、遍全世界”是佛教四众弟子责 无旁贷的神圣使命,是佛教四众弟子团结合作的重要动力和目标。 3.宗教对话、文化融合 一把“推广佛教、遍全世界”的理念纳入当代佛教团结合作的考虑之时,另一个佛教团 结合作的议题立刻出现,这就是“宗教对话、文化融合”。可以说,“推广佛教、遍全世界 ”与“宗教对话、文化融合”二者具有一种密不可分的因果关系。只要朝向“推广佛教、遍 全世界”前进,我们必然要面对“宗教对话、文化融合”此一重大课题。同样的,这也是汲 取历史经验所得到的论点。众所周知,在悉达多太子时代的印度,是充满了各种哲学神学的 学说,如经典常提到的九十六种外道。而太子出家学道的过程,乃至于成道之后,在佛陀的 一千两百五十位常随众弟子中,绝大部分来自于外道的事实,基本上就是一种宗教对话的结 果。佛教传入中国,宗教对话也进行了几百年,只不过,以前历史的记载是以“三教融合” 、“三教合一”来呈现。儒释道三教之所以能融合共处,这不正是“宗教对话”、“宗教交 流”之后的结果吗?换个角度观察,则了解,佛教不论在印度大陆开展,或是在中国大陆弘 扬,都与当时当地的文化氛围有着直接的关系。简言之,佛教之呈现,常常是浸入当时当地 的主流文化而成就的。由于这重要的特征,佛教站在婆罗门教、奥义书思想的基础上,在印 度开花,佛教也站在儒家道教的文化基础上,在中国茁壮成长。回顾历史,放眼未来,在佛 教进入世界化时期,势必也将会站在当前世界主流文化的基础上,再创新局,再创生机,以 当代的语汇来说,就是“宗教对话、文化融合”。这是佛教团结合作的第三大方向。 4.地球危机、人类生存 在过去,人类或许还无法体会得到世界毁灭的危机感,曾几何时,“地球危机、人类生 存”竟在当代人的心中变成了深刻的意象。唇亡齿寒,覆巢之下无完卵,世界灭亡了,佛教 何得传承?因此,佛教团结合作的面向必须前所未有地将“地球危机、人类生存”列入重要 考虑。宏观当前世界,是一个天涯若比邻的地球村,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社会,是一 个因果影响环环相扣的大家庭,更是一个信息往来息息相关的网络小区,如此的世局和潮流 ,让我们深刻体认到人类共荣共存的重要性,体认到人类社会实在是一个生命的共同体。因 此,世界每一个角落所发生的事情,直接间接都会影响佛教的发展,例如SARS爆发、禽流感 蔓延、南亚大海啸、能源急速枯竭、生态环境恶化、核子武器威胁……,无一不对佛教 发展产生冲击。另一方面,由于地球种种危机,人类的苦难日益加深,虽然物质生活发达, 但相形之下,伦理道德、精神价值却日益沉沦,因此,如何解决人类生存的痛苦,在当今也 是一项刻不容缓的问题。而佛教法印之一为“诸行皆苦”,佛教修行目的在于“离苦得乐” ,所以,我们必须正识“地球危机、人类生存”的问题,在种种层面上,不分彼此,加强团 结、充分合作,推展佛法中慈悲、智慧、平等的理念,让“心净国土净、心安众生安、心平 天下平”的理想落实于现代世界。 5.人类净土、共创极乐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佛教的本怀是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在六道众生中,天界 过于享乐而不知修行之可贵,地狱饿鬼道众生时常处于苦楚而难有机缘接触佛教,畜生道则 过于愚痴而无法学习佛法,唯有在苦乐相杂的人道里,佛教才得以适切应机地发扬。所以, 佛陀在人间出生,在人间成道,在人间转法轮,最后在人间涅?,而佛陀圆寂之后,法宝、僧宝继续流传人间,化化不绝。因此,佛教应以出世之情,行入世之实,心怀六道、净化人 间,并以开创人类净土为全体佛教界合作的最宏观志业,以永续化导娑婆为全体佛教界团结 的最广大目标。虽然人世间存有种种苦难、不安、危机、祸乱,但是,身为传佛教法的我们 ,应禀持着佛法慈悲、平等的精神,发长远心,全力以赴,化黑暗为光明、化污浊为清净、 化腐朽为灿烂,毕竟成就即烦恼而菩提、即娑婆而极乐、即人间而净土的菩提心愿。如此的 共识与发心,本着的是菩萨深入法界实相的高度智慧,本着的也是菩萨不舍一众生的大慈大 悲,而菩萨有如一把燃烧着慈悲智慧之火炬,不论走到哪里,再黑暗的角落都会化为光明, 再失落的心灵都会转为无穷的希望,一如《维摩诘经》所云:“日光出时,即无众冥……菩 萨如是,虽生不净佛土,为化众生,故不与愚而共合也,但灭众生烦恼耳。”总而言之 ,娑婆世界的净化,是每一位佛弟子的重要责任,是每一个佛教团体的远大目标,且让我们 携手共进、同心协力,为打造人类净土团结合作、永不疲厌。 四、结 语 在佛教迈向世界时期的现代,作为四众弟子的我们,对于佛教传承更有一份重大的责任 和使命。根本地说,众生的烦恼是佛教的责任,社会的不安是佛教的责任,世界的动荡也是 我们的责任。佛教有这种义务,运用慈悲、平等与智慧的理念,将正确的知见带给人们、带 入社会,以期有助于人民的福祉、社会的祥和以及国家的长治久安。展望未来,世界的关系 趋于更紧密的互动,要发挥佛教度众的悲愿,必须运用组织力量,必须加强团结合作,才能 得到最大的效果。而这次由中国佛教界倡议发起所举行的“世界佛教论坛”,就是一个良好 的示范,具有带动的作用,也为佛教在第三时期世界时期的弘化和发扬奠定了一个极好的基 础。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