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观庄严论》之名义
《现观庄严论》或译《现证庄严论》,圣慈氏(弥勒)菩萨造,全称为《般若波罗蜜多教授现观庄严论》。圣无著菩萨因过去发大乘菩提心,承事供养无量诸佛,广修菩萨行,所积殊胜善根为增上,现生发大乘菩提心为担荷如来圣教,欲求亲见圣慈氏菩萨听闻教法,以期通达般若,住持正法。於是入山经十二年勤修慈氏观行,乃亲见圣慈氏菩萨,听受《般若波罗蜜多教授现观庄严论》等圣慈氏五部论著。由於《般若经》甚深广大,微妙难测,即由圣慈氏菩萨的教授教诫,以此论义能令闻者易於通达,故称为“教授”。
“现观”有依智慧现前证得诸法之智义,这在圣无著菩萨的论著中有其广说,如《显扬圣教论》卷十六“成现观品”中详述现观次第,或四或六或七或八种现观,及其种相有十八种之差别,及《阿毗达磨集论》卷七建立十种现观。依上论义,现观只限於三乘人观察三宝四谛等境,断三界烦恼,以般若智慧观察修证为主,立名智现观。如《显扬圣教论》云:“於恶趣中不起现观,不能证得三摩地故,色、无色界亦无现观,唯一欲界、人天二趣,有佛出世能起现观。”因此随顺三乘人闻思修在各个阶段由修行断证的智慧不同,其所立现观之名各异。
总的来说,现观皆由五道十地所摄,如资粮道,又名信道和顺解脱分,即名法现观。法现观的“法”字,即十二分教法,在资粮位时缘此教法随顺闻思慧抉择诸法现观,因此现观是随顺解脱一分,故又名顺解脱分。加行道,又名顺抉择分和抉择支,名为义现观,“义”为抉择四谛法义,是修加行者为得见道所修之加行,故名加行道。见道名为谛现观,“谛”有真实不虚之义,此即见道者身中亲证之智,初证粗细无我及初证四圣谛之道真实不虚,故名谛现观。见道以后修道位中,称名随现观或后现观,是见道以后,修道者身中的智证无我之现观道。若依《显扬圣教论》卷十六所说,於修道位中有十六行,即欲界、色界、无色界所系于四谛各有四智,即成十六智,声闻得此对治三界杂染,菩萨所得对治十种地障。无学道名为究竟现观,是三乘圣人各自修道谛所证的究竟灭谛涅槃果位智德,故名究竟现观。但声闻现观和独觉现观,与菩萨的大乘现观,有其根本不同的区别,因为菩萨为教化声闻独觉种姓者,必须了知声闻独觉现观,不是取证二乘现观,若依《阿毗达磨集论》卷七所说,声闻现观与菩萨现观之差别有十一种。所以本论主要所说,是大乘菩萨现观,从初发大乘菩提心入资粮道,历经修大乘加行道、大乘见道和大乘修道,乃至成佛现证法身果位的究竟现观智德,名为大乘究竟现观,是故唯佛乃能究竟圆满现证断德与智德。此即本论所说的大乘八现观之次第。
“庄严”,如《大乘庄严经论》卷第一云:“譬如庄美质,临镜生欢喜,妙法庄严已,得喜更第一。释曰:譬如美质加严像,现在於镜则生胜喜。”“庄严妙法义入自心则生胜喜。”该论为发大乘菩提心者又说五种庄严义:如金器、如花正开敷、如食美膳、如解文字和如开宝箧。如其次第,心向大菩提、受教大乘法、思惟大乘法、修行大乘不可思议法和自觉证得无上菩提故。正喻《般若经》微妙甚深,自体本质本来美妙庄严,再加上《现观庄严论》的庄饰妙具而显得更加庄严,能令闻思修者证受法味,於《般若经》生起清净信心,倍生胜喜,由此以般若为庄严之因缘,自觉求证无上菩提。
若依圣无著菩萨的《瑜伽师地论》所说,佛教论典,具有第一义谛、能令众生出离诸苦果和正行究竟三种功德,名之为论,此与本论所说,由通达甚深般若,现证空性第一谛;令诸众生发无上菩提心,解脱一切众生诸苦果;正修菩萨加行究竟成佛之功德,其义相同。此即略述《现观庄严论》之名义。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