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佛教与人生>>正文内容

洞山良价的生命论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杨雪骋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洞山良价的生命论
  杨雪骋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洞山良价语录等文献的考察,梳理、归纳出良价的生命论:以认识世界的本质、认识自性为人生“大事”;根据对体用关系、空有关系的把握层次,创立偏正五位、君臣五位等学说,作为“明大事”的修行阶梯和生命境界;生命最高境界的表现之一就是超越生死,来去自由。
  关键词:禅宗曹洞宗良价生命论
  禅宗曹洞宗的创始人良价禅师(807—869),会稽诸暨(今属浙江)人,俗姓俞。幼年从五泄灵默禅师出家,二十一岁在嵩山受具足戒。游方谒南泉普愿,后至澧阳(治今湖南澧县)云岩寺谒昙晟,问“无情说法”公案义,得心印而辞归,途中涉水见影,大悟前旨。他先后在江西靖安泐潭寺编《大乘经要》和新丰山接引学人。唐代大中(847—859)末年,在豫章高安之洞山(今江西宜丰县境内)创普利院,开宗宏法,接引学人,前后约十六年,大行禅法,世称“洞山良价”。卒谥“悟本禅师”。
  洞山良价的生命论《中国哲学史》2002年第4期佛教自创立以来,经典浩繁,流派纷呈,各家学说各展其能。但无论佛学如何繁复,其基本的课题都离不开释迦牟尼创教的基本精神:认识生命的本质,参透人的个体生命与世界的联系,寻求解脱之道。原始佛教即认为:世界的本质就是痛苦,人生的本质就是受苦。根据这一认识,释迦牟尼创立了“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等学说,阐明佛教的基本教义。佛教信徒的努力,就是要寻找和实践摆脱痛苦的方法和道路。涅是佛教徒追求的最高目标,即达到欲望和烦恼的寂灭,从而脱离业报轮回。禅宗在这一方面,有着独特的认识方式。禅宗的觉悟方式就是解除对逻辑思维和语言文字的一切依赖,直觉自我的真如本性,直觉超越任何现象的阻隔而直达宇宙本体,从而达到对时空、因果的超越,对世俗世界的情感、事务的解脱。汤一介教授说:“以内在超越为特征的中国禅宗所追求的是瞬间永恒的涅境界,超越自我而成佛”。见印顺著《中国禅宗史》序,第3页,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12月版。这种涅境界,禅宗亦称之为“悟”。在这一追求中,良价有其独特的创造。
  一
  人在这个世界上的生命是非常短暂的。在这短暂的过程中,人生最大的事是什么?《洞山语录》记载了一次良价与禅僧的对话:
  师问僧:“世间何物最苦?”僧云:“地狱最苦。”师曰:“不然。”云:“师意如何?”师曰:“在此衣线下不明大事,是名最苦。”《佛光大藏经·禅藏·语录部·五家语录》第456页,佛光山宗务委员会1994年版。(下引《佛光大藏经·禅藏》只注“禅藏”和页码)
  作为一个人,如果不能认识宇宙的本质(大事),那么他的生活就比地狱还苦。因此,人就应该认识宇宙的本质,认识自我的真如本性,这是提升人的生存境界的必要途径。这和那些以智慧为痛苦、以无知为快乐的人生看法是完全不同的。
  良价认为,认识世界的本质,觉悟真如本性,求得解脱,是人的最大的事情,是人的一生最重要的使命。以佛教的观点,只有佛教才能“明大事”,才能达到对世界本质的最高认识,求得“无上正觉”。但一个人生活在人世间,有很多责任,按照儒家的学说,在家尽孝,侍奉父母,是人的两大责任之一。如果选择出家修行的方式来“明大事”,就必然与人的世俗责任发生冲突。为了“明大事”,良价毅然决然地辞别母亲兄弟,离家远行。他给母亲留下了《辞北堂书》:
  伏闻诸佛出世,皆从父母而受身,万汇兴生,尽假天地而覆载,故非父母而不生,无天地而不长,尽受养育之恩,俱受覆载之德。嗟夫一切含识,万象形仪,皆属无常,未离生灭。虽则乳哺情至,养育恩深,若把世赂供资,终难报答,作血食侍养,安得久长?故《孝经》云:“虽日用三牲之养,犹不孝也。”相牵沉没,永入轮回,欲报罔极深恩,莫若出家功德,载生死之爱河,越烦恼之苦海,报千生之父母,答万劫之慈亲。三有四恩,无不报矣。故《经》云,“一子出家,九族生天。”(《禅藏》第604页)
  良价还作颂云:“谨具尺书辞眷爱,愿明大法报慈恩”;“免于世上名与利,永别人间爱与憎”。良价的书和颂,借用了东晋慧远调和佛教与儒家思想的冲突的方法,把出家修行作为最高的孝行,为自己开出了一条实现“明大事”的通道。为了“明大事”,良价不惜斩断了母子感情的纠缠,“为报北堂休张望,譬如死了譬如无”;“不须洒泪频相忆,譬似当初无我身”。在良价看来,任何世俗的情感,那怕是母子亲情的重要性,也不能与“明大事”相比。从良价的《辞北堂书》、《后寄北堂书》以及良价母亲写的《回书》中可以看出,良价母子之情,是十分浓厚深沉的。日本的《中国禅学思想史》著者忽滑谷快天说他“读《洞山录》至此,每无不觉泫然泪下”。其情其意愈深,愈见良价的“明大事”之重。
  在洞山弘法时,良价常常劝诫学人不要忘记“大事”:
  莫为人间小小名利失于大事,假使起模画样,觅得片衣口食,总须作奴婢赏他定也。专甲敢保先德云:随其诸类,各有分齐。既得人身的,不皮衣土食,任运随缘,莫生住著,专甲家风只如此也,肯与不肯,终不抑勒梨,一任东西。珍重。”(《禅藏》第321页)
  世间名利只是小事,忘却大事,最终只是奴婢,不能主宰自我。良价自戒之偈云:
  不求名利不求荣,只么随缘度此生。三寸气消谁是主,百年自后谩虚名。衣裳破后重重补,粮食无时旋旋营。一个幻躯能几日,为他闲事长无明。(《禅藏》第604页)
  此偈集中地表现了他对人生的认识和他的人生追求。人来世间,只是一种因缘,纯属偶然,并非为了什么目的。既然是随缘来到世间,也就随缘度过此生,何必蝇营狗苟?人的生命借助的躯体不能长久存在,何必为了那些没有意义的事情而使自己处于无明的境地呢?
  洞山早年,对自我生命就有一种强烈的意识。幼读《般若心经》至“无眼耳鼻舌身意”处,就产生了疑问:“我有眼耳鼻舌身意,何故经言无?”带着这个疑问,他便踏上了参访名师的路程,先后师事、参访了南泉、沩山灵佑、鲁祖、南源、兴平、百岩、龙山、云岩等禅宗尊宿,最终在云岩禅师处有所开悟,破除了无情有情之分别:“也大奇,也大奇,无情说法不思议。若将耳听终难会,眼底闻声始得知。”《禅藏·语录部·五家语录》,第412页。良价问云岩禅师:“某甲有余习未尽。”云岩云:“汝曾作什么来?”良价云:“圣谛亦不为。”云岩问他:“还欢喜好未?”良价说“欢喜则不无,如粪扫堆头拾得一颗明珠。”禅宗把自性比作明珠,把学人认识了自己的本性真如,称为拾得了明珠。“粪扫堆头拾得明珠”,就是指摆脱了万法尘识的遮蔽迷失,恢复了本来清净的自在本心,也就是“开悟”。
  良价参南泉禅师,几句话相契,南泉认为良价“虽后生,甚堪雕琢”,良价却说:“和尚莫压良为贱。”此语大似老庄主张“弃圣绝智”、返朴归真、反对人为的意思,表现出一种独立自信的精神。
  从云岩禅师门下出来,良价仍未彻底开悟,他继续云游参学,一次过水,目睹自己在水中的倒影,忽然大悟,他写下了开悟偈:
  切忌从他觅,迢迢与我疏。我今独自往,处处得逢渠。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应须恁么会,方始契如如。(同上,第414页)
  从这首开悟偈可以看到,良价的开悟是从“我他”关系上切入的。良价已悟到“我”之自性,遍及万法,“我”为万法之本质,万法为“我”之表现,而万法却并非“我”,因为万法是虚幻的,不是本质的。要寻找宇宙的本质,寻找自我的本心,不能向外界去追寻。如果向外追求,那就只会越求越远,越求越隔,“迢迢与我疏”,这如同骑驴觅驴一样,追逐外界,而迷失自性。所以,认识自我的本性,只能向自身寻找。良价的这首开悟偈,奠定了他的生命理论的基础。
  自我本心是超越的,它脱离了具体的现象世界的拘束:
  僧问鲁祖:“如何是不言?”鲁祖云:“汝口在什么处?”僧云:“无口。”鲁祖云:“将什么吃饭?”僧无对,师代云:“他不饥,吃什么饭。”(同上,第418页)
  作为本体的自我是无思无虑,无言无识的,当然也是不饥不渴的。自性是独立的,良介处处表现出一种自作主宰的独立自由精神:
  师与神山密师伯过水,乃问:“过水作么生?”神山云:“不湿脚。”师云:“老老大大,作这个语话。”神山云:“你又作么生?”师云:“脚不湿。”(同上,第423页)
  良价的话与神山的话虽只是一个字的位置变化,但这个变化是主宾置换,“不湿脚”是水为主,脚为宾,而“脚不湿”则是水为宾,脚为主,为主即自主、主动。自性又是尊贵的:
  师与神山行次,忽见白兔走过,神山云:“俊哉!”师云:“作么生?”神山云:“大似白衣拜相。”师云:“老老大大,作这个语话。”神山云:“你作么生?”师云:“积代簪缨,暂时落魄。”(同上,第424页)
  白衣虽然拜相,出身低微;积代簪缨尽管落泊,但是毕竟出身高贵。白兔是自性的表现,所以它不仅“俊哉”,而且尊贵。
  人人都有真如佛性,都有成佛的可能。而觉悟自身的真如佛性,只能靠自己的努力,向内用功,不劳外求。良价劝学人说:
  天地之内,宇宙之间,中有一宝,秘在形山,识物灵照,内外空然,寂寞难见,其位玄玄,但向己求,莫从他借。借亦不得,舍亦不堪,总是他心,不如自性。情如清净,即是法身。《祖堂集》卷第六,见《禅藏·史传部·祖堂集一》,第309页。
  另一方面,良价又很重视师友在帮助学人觉悟真如佛性、提升人的境界上的作用:
  住止必须择伴,时时闻于未闻;远行要假良朋,数数清于耳目。故云生我者父母,成我者朋友。亲于善者,如雾里行,虽不湿衣,时时有润。蓬生麻竹,不扶自直;白沙在泥,与之俱黑。一日为师,终世为天;一日为主,终身为父,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同上)
  二
  佛教修行的目的,就是要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佛教在理论上设计了很多众生的世界,如“六道”、“三界”、“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等等,实际上都是指众生的精神境界。
  良价主张“出家人心不附物,为真修行”,倡“偏正回互”、“五位君臣”学说。这些学说本来是指修行的层次,也就是对空有关系、体用关系、理事关系、本质与现象关系的认识深度,但实际上这些学说也反映了生命的境界。佛教徒的修行,就是追求解脱,进入涅。这个修行的过程就是要认识宇宙的本质,认识宇宙万事万物与其本质之间的关系,即空与有、理与事、体与用的关系。宇宙的本体是心,宇宙间的万事万物只是现象(事),要获得解脱,就要去掉现象的迷惑,认识现象背后的空无本质(理)。宇宙的本质即人的本质,宇宙的空无本质即人的本心的空无本质。只有认识到这里,才能解除欲望、烦恼的纠缠而进入涅境界。在认识宇宙的本质和人的本心的方法上,良价有其独特的方式,这种方式的代表就是其“偏正回互”、“五位君臣”等系统性学说。请看曹洞宗的“偏正五位”:
  正中偏:正位即空界,本来无物;偏位即色界,有万象形。正中偏者,为学人不知转动,滞在劫外,则孤理而缺事,故立正中偏,背理就事,从体起用,无语中有语也。
  偏中正:偏中正者,为学人著于物象,滞在今时,则孤事而缺理,故立偏中正,舍事入理,摄用归体,有语中无语也。
  正中来:正中来者,乃是不居尊贵位中,无化而无所不化。凡有言句,皆从无中唱出,不借而借,回途转位,戴角披毛,向异类中来,处处无间,虽居今时而不落今时,此转身一路也。
  兼中至:兼中至者,兼前偏正两位,尽在机前,拈出往来钩锁,血脉连环,卷舒自在,妙用随机,更不疑滞,如人归家,未到而至别业,仍在途中,为人边事,明暗双放,作家弄险处也。
  兼中到:兼中到者,兼前四位,挟妙而归正位,亦任冥应众缘,依然不堕诸有。动静施为,平常自在,全体该收,更无遗漏,功勋不犯,明暗双收是也。(《禅藏》,第542~544页)
  曹山本寂对偏正五位的解释是:“正位即空界,本来无物;偏位即色界,有万象形;正中偏者,背理就事;偏中正者,舍事入理;兼带者,冥应众缘,不堕诸有,非染非净,非正非偏,故曰玄虚大道,无著真宗。从上先德,推此一位最妙最玄,当详审辩明……”(《禅藏·语录部·五家语录》,第470页)
  所谓“正中偏”,即只认识到空之体,而不认识有为空之派生;只见空而不见有,只见体而不见用。所谓“偏中正”,就是执着于有,而不能见有之后面的空,不能即体见用,即事见理。所谓“正中来”,就是略见空有、体用、理事之关系,承认用从体起,但认识并非彻底圆满,在认识上还有语言的纠葛。所谓“兼中至”,即“体用并至”,能由用见体,从空见有,即事见理,虽然认识到体用关系,但是仍未忘却体用分别。“兼中到”则是对空有、体用、理事关系有了完全的觉悟,并且不拘泥于任何挂碍,出入空有、体用之间而无胶着,获得绝对自由,在“洞宗四宾主”中是“主中主”,“物我两忘,人境俱泯”,没有体用分别,这是修行的最高境界。偏正五位既说明学人的修行层次的缺陷,又提出了纠正这种缺陷的方法。从思维方式上来看,“正”是直觉,“偏”是感觉,只有直觉或只有感觉都是缺陷。只有两者结合才能接近世界的本质,觉悟自性,两者结合的程度,也就是学人修行的层次和境界,而只有当直觉与感觉圆融无碍时,方能完全认识世界,认识自性。
  良价进一步用君臣、功勋关系来比喻偏正五位,这就又衍生出“君臣五位”、“功勋五位”、“五位王子”、“内绍外绍”等等学说。这些学说所反映的,都是修行者的人生境界。
  曹洞宗的“君臣五位”:
  君:君者,正位也。常在真空,了无一物,凝然独立,至贵至尊,故名君。
  臣:臣者,偏位也。即是色界之中种种万象,物物无偏,赞化裁成,少伊不得,故名臣。
  臣向君:臣向君者,偏中正也。舍事入理,更无真理之异也。
  君视臣:君视臣者,正中偏也。背理就事,不立事相之名也。
  君臣道合:君臣道合者,即正偏兼带之语也。理事混融,内外和合,非染非净,非正非偏,故曰虚玄大道,无住真宗,从上先德推此一位最为玄妙,故名君臣道合。《三山来禅师五家宗旨纂要》卷中,见《禅藏·宗论部·禅关策进、外十部》,第545~547页。
  “君”为空,“臣”为有,“臣向君”是有中识空,“君视臣”是由空识有,“君臣道合”则是空有圆融。“偏正五位”和“君臣五位”着重于从修行的方法来说明修行的境界,而“功勋五位”则侧重于从修行的结果来说明修行的境界:
  向:向时作么生?分明有个见处,时时趋向此事,虽终日吃饭,不曾咬着一粒米;终日穿衣,不曾挂着一缕丝,直须如此用心,方有趋向分。又云君向臣,父亲子,亦正中偏也。
  奉:奉时作么生?既知有此事,十二时中不与他违背,心心无间,念念无差。所以道:知有底人,始解奉重。又云臣奉于君,子顺于父,亦偏中正也。
  功:功时作么生?前此向时奉时,情存取舍,尚落偏枯,犹未成功。到此浑身放下,撒手忘依,便能全身担荷,彻底承当,内外一如,更无异体,正中来也。
  共功:共功时作么生?前此功勋,独著未得,理事混融。此则体用双彰,不在一色,所谓君臣会合,父子通同,黑白不分,兼中至也。
  功功:功功时作么生?前此大功并显,内外彰形。此则不落有无,不存宾主,及尽今时,回超阶级。上功字是功勋,下功字是不坐功勋。所谓功成而不处,故云不共,兼中到也。(同上,547~549页)
  对于空有、体用、理事、本质现象关系的联系与区别,良价用“回互”与“不回互”来说明其对立统一的性质。“回互”表示联系、统一,“不回互”则表示相对独立。既回互、又不回互是空与有、现象与本质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空与有,现象与本质有回互的一面,即相互联系的一面,也有不回互的一面,即相对独立的一面。良价认为,只有从回互与不回互的关系来认识,才能把握它们之间的真正关系。
  良价的五位学说,肯定了现象与本质、空与无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一面,反对了孤立地、片面地肯定本质、否定现象或者肯定现象而否定本质的倾向,指出了达到体用圆融、心法圆融,消灭差别的境界的道路。这个境界就是“君臣道合”,就是“混然无内外,和融上下平”《人天眼目》卷三,见《禅藏·宗论部·人天眼目、外十一部》第490页。。大阳禅师颂“君臣道合”云:“臣主相忘古殿寒,万年槐树雪漫漫。千门坐掩静如水,只有垂杨舞翠烟”。(同上,第492页)这一境界,即是解脱,也就是达到了禅宗所追求的“瞬间永恒”的超越境界。
  偏正五位、君臣五位等学说衍生出“五位王子”和“内绍”“外绍”学说,说明学人的五种资性:诞生、朝生、末生、化生、内生。诞生王子为“正位根本智,嫡生,储君太子也”,属内绍;朝生王子为“庶生,宰相之子,已落偏位,涉大功勋,亦云外绍臣种”;末生王子为“有修有证,群臣位”,属外绍;化生王子为“借位明功,将军位”,亦属外绍;内生王子“亦为内绍,根本同出,诞生同”。内绍“天然贵胤本非功,德合乾坤育势隆”,“不假修证,本自圆成”,不需要修证功夫,即能觉悟自己的真如佛性,顿悟成佛。而外绍则是“有修有证”,需要“苦学”、“用功夫”才能觉悟成佛的。(同上,第509~510页)
  偏正回互、君臣五位、功勋五位、五子五位、内绍外绍等等理论,构成了曹洞宗一个完整严密的体系,这个体系由清代三山灯来禅师绘成《洞山五位图》,由此图可以理解这个体系。
  偏正五位、君臣五位、功勋五位、王种五位等等,既是一种境界,也是五种进修之阶梯。这五种境界,从人的资性方面来说,可以进一步概括为上、中、下三种资性。针对不同资性的人,良价以三种方式分别接引:“鸟道、玄路、展手。”(《五家语录》卷四,见《禅藏·语录部·五家语录》,第453页)
  所谓鸟道,良价的解释是“不逢一人”、“直须足下无丝去”,这种方法摆脱语言的中介,以直接的机锋,或玄妙的方式,引导学人自己当下顿悟,不用反复指点、接引。从学人方面来说,则是抛弃语言、逻辑的束缚,直接达到觉悟。鸟道是针对第一等资性的学人。鸟道的最玄妙处就是“不行鸟道”。玄路针对第二等资性的学人,需要借助一定的语言、逻辑,并以一定的耐心,接引学人,展手则需要更多的耐心、更多方面的接引手段来反复指点,这种展手甚至与“老婆禅”有相类的特点。
  根据良价接人的“三路”,“五位”境界亦可简化为“三路”境界,其中最高境界就是“不行鸟道”。
  三
  禅宗修行的最高境界的表现之一,就是解脱生死,放下世间的一切挂碍,做到生死一体,来去自由。
  良价曾以寒暑来譬生死。有僧问良价:“寒暑到来时,如何回避?”良价回答:“何不向无寒暑处去?”僧又问:“如何是无寒暑处?”良价说:“寒时寒杀黎,热时热杀黎。”(同上,第443~444页)禅宗研究学者吴言生解释这段公案时说:“洞山借寒暑指示学人超脱生死大事,寒暑喻生死,寒时安住于寒处,完全变成寒冷,热时安住于热处,完全变成炎热,无有分别,就是无寒暑之处,也就能于生死中得到解脱,自由自在。”吴言生著:《禅宗的哲学意象》,第117页,中华书局2001年6月版。这一解释说明了良价对生死的基本态度。洞山语录中有几处记载良价为学僧解脱生死的,其中一则云:
  有僧不安,要见师,师遂往。僧云:“和尚何不救取人家男女?”师云:“你是什么人家男女?”云:“某甲是大阐提人家男女。”师良久。僧云:“四山相逼时如何?”师云:“老僧日前也向人家屋檐下过来。”云:“回互不回互?”师云:“不回互。”云:“教某甲向甚处去?”师云:“向粟畲里去。”师嘘一声云:“珍重!”便坐脱。师以柱杖敲头三下,云:“汝只解与么去,不解与么来。”(《禅藏》,第446页)
  该僧面临四山(生、老、病、死)逼近之际,慌乱不已。良价问他是什么人家男女,他自称“大阐提人家男女”,良价便知此僧尚有凡圣情量的牵挂,生死差别未消,不能透脱,就以“我也曾向人家屋檐下过来”、“向粟畲里去”破除之,使之一无牵挂而去。僧虽无所牵挂而去,但良价还是认为他尚未彻底透脱:“只解与么去,不解与么来”。
  “只解与么去,不解与么来”似乎可以理解为“只理解了怎么死,不理解怎么生”,但禅宗的生死还不仅是个理解问题,而且可能还是个实践问题。洞山语录记载良价的入灭经过:
  乃命剃发、澡身、披衣,声钟辞众,俨然坐化。时大众号恸,移晷不止,师忽开目谓众云:“出家人,心不附物,是真修行,劳生惜死,哀悲何益?”复命主事办愚痴斋。众犹慕恋不已,延七日,食具方备,师亦随众斋毕,乃云:“僧家无事大率,临行之际,勿须喧动。”遂归丈室,端坐长往。(同上)
  关于洞山良价的入灭的神奇,《宋高僧传》这样感叹:“系曰:其却留累日古亦有之,如价之来去自由者,近世一人而已。”《历代高僧传》第780页,上海书店1989年10月影印《大正大藏经》第五十卷版本。当然,禅宗史上似良价一样做到生死由己的禅师还有人在,其中有无神秘的东西不为我们所知。但我们从良价这里看到的是这样一种生死境界:生死完全凭自己的自由意志,而不是在自然法则面前无可奈何。做到这一点的前提,就是泯灭生死界限,对死亡毫无芥蒂,生亦欣然,灭亦欣然。
  (作者:南昌大学哲学系教授)
  责任编辑:向世陵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