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寻访杨仁山故里(黄山市黄山区名人故居)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寻访杨仁山故里(黄山市黄山区名人故居)
  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被学者推崇为“现代中国佛教复兴之父”的杨文会(1837―1911,字仁山)居士,是皖南石埭岭下杨村(今属黄山市黄山区乌石乡)人。他创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私人性质的佛经印刷出版机构――金陵刻经处,一生从事刻经、讲学和培养佛学人才,对中国佛教有再造之功。民国年间,一批佛教界的大师级人物,如太虚、欧阳渐、梅光羲、李证刚等,都是他的门下弟子。然而,我们对于仁山居士的早期行迹,了解不多;对于造就一代大师的一方水土的本地风光到底如何,更是一无所知。探访杨仁山居士故里,是我们多年的夙愿。终于,在金陵刻经处领导的支持和安排下,我与佛学研究室的肖永明先生于2001年4月11日,踏上了探访杨仁山居士故里之路。
  黄山区乌石乡杨家村,地处太平湖上游,环境优美,周围群山环抱,山上树木郁郁葱葱,青翠欲滴。因为它的北面是芦岭(有大、小芦岭),解放后便更名为长芦村,但当地百姓习惯 上仍称之为岭下杨家。它的东面是秧岭,秧岭背后有发源于上游黟县的秧溪河流过。目前杨家村有157户人家、500余人,其中半数为同一宗族的杨姓,另一半皆是上个世纪四十年代从外地陆继迁入的杂姓。本村为一甲二甲杨家村。东面距此一里处,又有七甲杨家村,有300余人,与一甲二甲杨姓同族不同宗。
  关于杨仁山居士故居,在杨仁山建成金陵刻经处庭院房舍后与其子订立的“分家笔据”中,曾有所涉及。光绪二十三年(1897)六月初四,金陵刻经处迁入新址(后来的门牌是延龄巷49号,现在为淮海路35号)。10天以后,即六月十四日,杨母孙太夫人以98岁的高龄去世。服阙,杨仁山召长子自新,次子自超,五子福严(四子、五子均因病早逝)到面前,对他们表示分家的意愿,希望将延龄巷的房屋捐作金陵刻经处的永久办事处所。并嘱咐他们:“我自二十八岁得闻佛法,已誓愿出家,而衰白在堂,鞠育之恩未报,未获如愿。今老母寿终,自身已衰迈,不复能持出家律仪矣!汝等均已壮年,生齿日繁,应各自谋生计,分炊度日,所置房屋,作为十方公产,以后勿以世事累我也。”这次杨仁山仅是口头表达了分家的意愿,而正式见诸文字则在光绪二十七年(1901)三月十九日。此日,杨仁山再次召集三个儿子,订立《分家笔据》。将延龄巷房屋捐给金陵刻经处,作为十方公产,而历年因刻印流通经书所欠债务,共欠银3810两,则由三个儿子分认归还。原文收录在《杨仁山居士遗著》第一册。文中说:“所有祖遗房屋,在岭下二甲住宅内,仅得正房一间,厨房一股,堂心公用,菜园一股,均与琴轩二叔(按:指仁山胞弟文润)共业,归长孙庭芬执管。祖遗及添置熟田二十亩作为先祖朴庵公支下祭扫田,契据归长房收执。”后来杨仁山的孙女杨步伟(1889―1981,赵元任先生的夫人)在《一个女人的自传》中说:“家乡的田产收租归孤儿孀妇分用,子孙也不必再取用了。”《分家笔据》中提到的“祖遗房屋”,已于70年代拆除,又于遗址上另盖新屋;提到的菜园地则位于祖宅后门右侧,也于同期在其上盖屋。老屋后门外原有杨氏支族祠堂一座,也于1990年拆除另盖新屋。祠堂外原有8个插旗石鼓(石鼓中有圆孔,可插旗杆),当年本宗族中有人考中功名,就在旗杆上挂上旗子,以示庆贺。我们看到,还有两个石鼓放在原处。在杨仁山时代,杨家村是个小村子,但有七个祠堂:六个支宗族祠堂,一个总宗族祠堂,皆于解放后陆续拆除。最可惜的是于2000年7月份拆除的总宗族祠堂,堂面积很大,占地1000多平方米,共分三进,后两进为明代建筑,前一进为清代建筑。它始建于明代万历以前,又称三大分祠堂。供奉的第一代始祖是三兄弟,为“一”字辈。祠堂门前原有一座高10米,厚两米的砖石结构的牌坊,上刻“进士第”三字,并镶有非常精美的砖雕作品,是杨仁山的父亲于道光十八年(1838)中进士后杨氏合族所建。当时杨氏家族认为进士及第是一件荣宗耀祖的大事情,着实庆祝了一番,此时杨仁山才两岁。此座牌坊已于1968年拆除,现在仍可以看见地上坚实的条石基础,不难使人想象出它当年的雄伟气势。
  从杨家村口,向西而去,有一条蜿蜒曲折的古官道,这是当时杨家村人出山的唯一途径。道光十八年(1838),杨仁山父亲朴庵先生考中进士,授刑部主事,举家北上,祖父杨志翘先生也一同前往,走的就是这条古官道。全家居京七载,因为杨志翘先生居京太久,怀念故乡的亲人(朴庵先生的兄嫂尚留在老家),朴庵先生生性至孝,于是辞去官职,于道光25年(1845)冬,全家又回到杨家村,走的也是这条古官道。杨仁山离开故乡时两岁,南归时已经9岁了。第二年杨志翘先生就因病去世,终年81岁。咸丰三年(1853)正月,太平军弃武昌东下,破安庆,安徽巡抚蒋文庆被杀,清军对抗,乡里备受兵扰。杨仁山全家自父亲朴庵先生以下老幼近十人,离开故乡,开始了十年的流浪生活,当时,他们走的仍是这条古官道。自咸丰三年(1853)起,至同治二年(1863)止,清军与太平军在太平(现黄山区)、石埭县境内展开了拉锯战。其间,太平军先后攻占石埭县城13次。战争期间,石埭人口骤减,宗祠、房屋大量被焚,文物、书籍损毁严重。其间,太平军屡次由乌石陇过境,岭下杨村首当其冲,遭受战火破坏尤重。咸丰四年(1854)七月,朴庵先生倡办青(阳)、石(埭)、太(平)、旌(德)、泾(县)五县民团,凡20岁以上、60岁以下男子均编入队,自任总指挥,誓死捍卫乡里。杨仁山一直追随在父亲身边,作战勇敢,奋不顾身,而论功行赏,则固辞不受。咸丰十年(1860),曾国藩将大营设在离石埭不远的祁门,朴庵先生加入幕府,为曾策划军事。咸丰十一年(1861)八月初一,曾国荃的军队占领安徽省城安庆。同月初七,曾国藩移驻安庆,曾委派朴庵先生主持忠义局,并主讲敬敷书院。同治二年(1863)秋,朴庵先生去世,终年64岁。杨仁山将朴庵遗体沿着这条古官道送往故乡安葬。办完丧事,仁山返回安庆。因长期劳顿,杨仁山不幸染上瘟疫,病了很久,但也因此正式走上了学佛之路。此年杨仁山28岁。第二年(同治四年,1865)他应曾国藩的邀请,前往遭受战火摧残的南京,主持工程建设。一年以后(同治五年,1866),杨仁山再度回到家乡,沿着这条饱经沧桑的古官道,将全家老小包括母亲孙氏迁往南京。这时,母亲孙太夫人已66岁。此后,杨仁山是否还回过故里,因资料匮乏,已无从考究了。
  杨仁山父亲朴庵先生,与曾国藩为同年进士(道光戊戌十八年朴庵会试为第21名,曾国藩为第38名)。曾国藩对朴庵先生的人品极为敬重。朴庵先生病重时,曾国藩亲自登门看望;朴庵先生去世后,又去其寓所吊唁。当时,朴庵先生“家境贫困,无石米储”。但在为朴庵先生办丧事期间,杨仁山以长子的身份代表杨家一概拒收奠仪,表现了高尚的品质。《曾国藩日记》有数处记载了朴庵先生去世前后的情况。同治二年(1863)六月廿五日:“至杨朴庵处看病,观其安闲淡定、视死如归,不愧学道君子之自然;病则十分沉重,无可挽回矣?”七月十三日:“至杨朴庵处吊丧,渠本日卯刻仙逝,甫经小敛。”七月廿一日:“作杨朴庵挽联一副。”七月二十五日:“至杨朴庵处行礼,渠家本日受吊,不收奠仪。”朴庵先生丧事办完后不久,时任两江总督、驻安徽省城安庆的曾国藩,即委派杨仁山在谷米局任职。朴庵先生有《敬修堂重订文稿》行世。据近年出版的工具书《清人别集总目》所载,仅南京图书馆古籍部存有此书,大约经过战乱,此书存世很少,南图所藏这部,也许已是海内孤本了。最近,我们已将此册书复印,它对了解杨仁山的家世及其早期行迹很有帮助。”
  杨仁山在同治五年回南京后,联络了一批志同道合的人士,创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办佛经印刷机构――金陵刻经处,后来又创办了培养高级佛学人才的“祈洹精舍”和研究佛学的居士团体“佛学研究会”。这一切,终于使他在中国近代佛教史上成为一个扭转乾坤的人物。
  在杨仁山故地乌石乡,现在仍有两座规模较大的寺庙,即永庆庵和西峰寺(黄山区仅有三座寺庙,还有一座就是黄山西大门的翠微寺)。永庆庵就位于杨家村以东三里秧岭下的样山头。途经离杨家村三百米左右的汪村,村外有一座长满树木的小山包,叫凤形山,是杨家村杨氏家族墓地,杨氏祖坟都在此山上,杨仁山父亲朴庵先生的坟也在其上。过样山头后,约摸走了五十米远,永庆庵就到了,左侧出现一座精美、壮观的白石牌坊,这就是永庆庵的山门了。它于1999年10月建成,据说是由专家设计,在九华山定制,最后长途运来,再搬上山,颇费一番周折。山门上镌刻“永庆禅林”四个大字。永庆庵范围不大,但周围环境很幽静。大殿前的场地上有数株粗大的玉兰树,不远处还有一个池塘,池水清澈见底。殿门右侧墙上镶有一块光绪二十一年(1895)《重修永庆庵碑》。据碑文可知,光绪二十一年以前,永庆庵曾重修过三次。细看捐款人的姓名,多为杨、徐二姓。大约是因为杨家村、徐村离此最近的缘故。第一个捐款人为“杨慎修堂捐款二十元”。朴庵先生有兄弟四人,这“杨慎修堂”当为杨仁山叔伯之中某一人的堂号。此处初由杨氏家族先人杨定公出资兴建一简易凉亭式建筑,意在供樵夫、药农歇憩避雨之用,内奉佛像,供人朝拜。道光初年,一比丘尼自九华山云游至此,见秧岭拱秀于前,芦山屏障于后,环境清幽,乃是一处修行的好地方,遂广建殿宇,起名“永庆禅林”。庵中供奉地藏王、观世音菩萨像,比丘尼最多时达数十人。每年二月十九日(观音诞生日)、六月十九日(观音涅般日),九月十九日(观音成道日),永庆庵均举行盛大庙会,善男信女纷至沓来,香火鼎盛,诚所谓“烟云不断连舒水,香气常腾绕芦山”。咸丰年间,清军与太平军在乌石境内多次激战,永庆庵毁于兵燹。后来虽经恢复,但规模已大不如前。时至文革期间,永庆庵亦遭冲击,佛事活动被迫停止,墙倒屋塌,荒草没径。改革开放后,始重现生机。1986年,在县宗教部门和当地政府的关心支持下,破败不堪的永庆庵被修茸一新,并在此后的数年间逐步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后殿、佛塔、围墙、步道等相继建成。目前永庆庵有比丘尼瑞霞、慧朗、培玉三人。喝了一杯新茶,我们起身告辞。古人题咏永庆庵的诗作甚多,其中在当地流传最广的,却是杨仁山早年所作的一首诗,这使我们感到意外(《杨仁山居士遗著》中未收一首诗),也是我们此次来杨仁山故里的重大收获之一。提供此诗的为该乡船渡村八旬老人陈学锦。全诗如下:“久有寻禅意,今始访佛家。玉梯云端隐,碧峤寺外斜。磬落人意淡,茗罢客思遐。忽疑彭泽令,在此艺菊花。”
  千年古刹西峰庵,又名德成庵,始建于北宋神宗年间,由西峰法师草创。《石埭县志》载:“西峰祖师颇著灵异。是岁大旱,乃卓锡涌泉,便民灌溉。后值旱魃,邑人咸奉祖师像祈雨,皆验。”西峰庵因此名闻遐迩,香火经久不衰,有“小九华”之称。西峰庵原座落于法雾山半山腰,鼎盛时僧众达数十人,“晨钟暮鼓,声闻数里”。咸丰年间毁于太平天国战火。民国三十四年(1945),邑人于距故址约一华里的新址仿建西峰庵,占地约300平方米,面积已大不如前。该建筑砖木结构,二层楼阁式。大雄宝殿内供奉释迦如来、观世音菩萨像。楼上专设西峰祖师殿,供有西峰祖师像。此外尚有藏经阁、斋堂等。在其南面不远处有卓锡泉。它实为一眼古井,口极狭,仅容一桶出入,井壁为卵石垒筑,遍布苍苔,水极清,味且甜。尤为奇妙的是,久雨不溢,久旱不涸,传说乃西峰祖师植锡杖于此而成。而最令我们惊佩赞叹的则是,大殿二层楼阁中供奉着一具威仪庄重的肉身,这具肉身为原西峰庵住持从文法师的真身。也许,正是在从西峰庵的晨钟到永庆庵的暮鼓的钟鼓相闻中,杨仁山居士开启了他的复兴中国佛教的征程,而中国近现代佛教也从杨仁山开始,实现了真正的复兴。从此,近现代中国佛教波回浪涌,与时俱进,积极参与着社会思想变革和时代文化建设。
  2001年10月底,我们又一次来到皖南杨仁山居士的故里参访。同行的有杨仁山居士的曾孙杨时敬夫妇,金陵刻经处老主任徐平轩居士的次子徐延陆。虽是深秋季节,皖南的青山绿水依然秀色不减,景色美丽如画。仅五个小时,在中午12点半,就到达了乌石乡。我们受到了乡政府领导的热情接待。当天下午,我们就在乡党委艾书记的陪同下参观了杨仁山居士的故里长芦村。然后又来到南面三里的徐村。在徐平轩居士的坟墓前,向这位一生历尽坎坷的老人致敬。在这次参访中,我们意外获得一部秘不示人杨氏祖谱《弘农杨氏宗谱》,此谱为明万历十年(1582)刻本,当时印刷了41部。查《中国家谱综合目录》(中华书局,1997年9月1版,国家档案局二处等编),未见收录。这部《弘农杨氏宗谱》的发现,对于研究杨仁山居士祖籍及家族史有重要意义。正如杨时敬夫妇所说:“我们终于寻到了自己的‘根’”。
  2002年10月下旬,杨步伟、赵元任(1892―1982)之女赵如兰、女婿卞学????(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世界知名航空航天专家)两位教授来金陵刻经处祭扫祖塔。在接待室里,他们饶有兴趣地倾听我们介绍杨仁山居士故里的情况,仔细地翻看我们在乌石乡拍摄的照片。徐卫主任询问他们:“你们想不想去杨仁老故里看看?”他们连声回答:“非常想去!非常想去!”因为他们第二天要赶赴常州参加当地举办的纪念赵元任先生诞生110周年纪念活动,实现这个愿只能留待日后了。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