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云集”的特色与精神
“妙云集”的特色与精神
———民国六十三年五月二日讲于淡江正智社——
一、前 言
各位同学:今天能有机会来到贵校,与诸位同学见面谈论佛法,个人实在感到十分的惶恐与万分的高兴。惶恐的是佛法广大渊深,义海无穷,非凡夫心量所能认识或分别,我自己虽出家多年,而一向荒学废道,所学有限。今天在此,也只是与各位同学对于我们所信仰所探求的佛学,作一共同研究,互换心得而已,各位同学也不必以我所说的为是,不当的地方,希望不客气的提出来共同研讨。
另外使我感到特别高兴的原因,就是看到有这么多的青年朋友,大家对佛法都有着无比的爱好与信心。处于今天的这个社会环境里,一般人正追逐于私我的享受,沉醉于声色的欲乐中,背觉合尘,迷途而不知返。而各位能抛开社会的诱惑,忘却个我的享受,本于求真理的精神,向“深涩枯燥”的佛学探求宇宙人生的真谛,这种牺牲,这种精神,实在令人赞扬,令人敬佩。
因为我在慧日讲堂,目前暂时代理负责流通慧日讲堂出版的佛书,而住持印海法师要我在慧日讲堂的大专佛学讲座里,向同学们介绍印顺论师的著作“妙云集”。对于这部总数约三百四十多万字,共讲二十四册的伟大巨著“妙云集”,我于一年前住在狮头山元光寺时,曾与普献法师两人专以这部“妙云集”为研究的对象,作一较为精细的深入。
印顺论师在佛法上的造诣及成就,其崇高伟大的贡献,早为国内外学者所崇仰推重。在此我想不必再作太多的介绍,今天我在这里想跟各位谈谈“妙云集”的特色与精神,也只是我个人自己尝试性的点滴探讨而已,请勿以为印顺论师的“妙云集”内容,就是我向各位报告的这些而已,这点,必须请各位事先了解的。
由于层次上的方便起见,我想先从“妙云集”的特色讲起,然后再来论述“妙云集”的精神。
二、“妙云集”的特色
这里我简单的提出八项观点与各位来研究它的特色所在。(一)、信智合一,(二)、大小一贯,(三)、空有无碍,(四)、真俗融通,(五)、心物相依,(六)、解行并重,(七)、理事相即,(八)、今古共扬。
(一)、信智合一
通常我们接受一种宗教的信仰,如果只偏重于情感的信仰,以为只需相信教主的话就对了,无须在学理上去求理解、求明白,这种以为信就可以的人,我们称为偏于信心的一边,就像西洋耶稣教,宣传只要绝对的信主,便可以得救一样,这种人一般说来老人家居多。
又有一种人,对于宗教甚至是佛法,有过相当的深入与理解,说起来也头头是道,但是对于宗教的“体验境界”,却不愿相信,不愿接受。听说日本的铃木大拙博士,在欧美宏扬东方的禅学,虽带给西方人认识到东方精神文明的伟大,但是他本人却不相信佛教的轮回道理,这类人以受过现代科学实验思想的知识份子居多。
以上两种人,如果以中道的佛法来看它,都是落于一边,经上说:“有信无智长愚痴,有智无信增邪见”,修学佛法必须是信仰与理解相辅相成,重信或重智,难免有落入歧途的危险。现在我们还常听到以及看到这样的现象,偏于学术理解的知识份子,自称“佛学家”,重理解的“佛学者”轻视偏重信行的“学佛者”;而重于信行的“学佛者”反讥“佛学者”说食不饱,似乎“学佛者”与“佛学者”是可以分隔开的两回事,各执一边,各行其是。
这种现象,实在是佛教的畸型发展。印顺论师在“妙云集”中,为我们疏导沟通这问题,重建佛法的“信智合一”的一体。这在他的“佛法概论”、“成佛之道”等书里,有著合理的分析及解释,让您可以知道怎样是个“学佛者”同时也是个“佛学者”。
(二)、大小一贯
大指大乘,小指小乘;一个稍为接触佛教的人,都知道佛教的道理有所谓大乘与小乘之分。就教理上来看,中国传统的说法,认为自度自了的声闻与缘觉,是自了汉,是自利而不作利他的,称为小乘。自觉觉他,自利利他的菩萨称为大乘。中国的佛教,向来高扬大乘,斥小乘为焦芽败种,不够代表释尊应世的本怀,形成大小乘无法相融的对立,闻大乘道则喜,听小乘法则厌。对于经律论也养成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只要被判为小乘的经论,便废弃不顾,认为没有深入研习的必要;而对于大乘的经论,只要是赞扬发挥大乘菩萨的思想者,就是经论的作者译者有疑伪,也无妨是大乘是佛法而予极力宏扬。
再从佛教的历史及地理上来看,流传于中国、日本、韩国的佛教,称为北传,代表大乘佛教。流传于锡兰、泰国、缅甸国家的佛教,称为南传,代表着小乘佛教。南传的佛教,自以为能保留佛陀遗传下来的戒律生活制度,接近原始佛教的真相,而自赞为正统的佛教,批评北传佛教为非佛说,是不够代表释尊创立的佛教。北传的大乘佛教,则斥责南传小乘,拘泥形相,有失释尊应世的本怀,没有菩萨道的入世精神,焉能代表佛教的真精神真特色。
这样的各执一边的发展,弄到几乎是水火不相容的地步。记得民国以来,南北传的佛教,就曾为了大小乘的佛说非佛说而展开一场颇为壮观的论战。现在再谈到这问题的人似乎少了,但是彼此间只是各行其是,并没有真正的沟通与连贯。
关于探讨大小乘之间的问题,牵涉非常的广泛,允非片言可尽,在这短暂的时间里亦无法作详细的交待,我这里只能介绍“妙云集”将此一问题的阐释及贯通大小乘的特色,指明给各位同学参考。“妙云集”中的一本“以佛法研究佛法”的书,其中一篇“大乘是佛说论”对此问题有一透彻的阐释,非常值得参考,另外“中观今论”、“中观论颂讲记”、“无诤之辨”均有很好的发挥与贯摄。
(三)、空有无碍(四)、真俗融通
可以合起来讲,空有与真俗的名词,其意义是极为相近的。“空”指圣者证悟后所见的境界,“有”指凡夫迷惑颠倒所见之境界。“真”即真谛,亦是指圣者体证诸法实相的胜义境界,“俗”即俗谛,也就是凡情的妄执境界。中观论云:“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一以世俗谛,二第一义谛,若人不能知,分别于二谛,则于深佛法,不知真实义”。十二门论亦云:“若不知二谛,则不知自利、他利、及共利”。释尊应现人间,席不暇暖的说了四十九年的佛法,其目的就是为使我们这些颠倒苦恼的众生,转迷成悟,断惑证真,离苦得乐,从自利利他的实践中,积集福智资量,以期达到究竟解脱圆满佛道的完成。
综观三藏教海,十二部经典,性相、空有、理事、大小、偏圆、顿渐、广说、略说、横说竖说,其所发挥阐述者不外乎二谛的事理,二谛是佛法的总纲,也是佛陀开导众生实践解脱的不二法门。依于现实的现象界,开显诸法实相:藉人类所能知的常识境界,运用佛法般若观照的智慧、抉择、观察、透视而悟入胜义实相,现证宇宙人生的第一义。这是佛陀本于自证的“正觉境界”,于诸法实相不可言宣中,悲心内运的善巧,一种方便的“施设之教”。
佛教的各学派,都在谈“空有无碍”、“真俗融通”,但是在历史演变的发展下,印度佛教却有所谓的“空宗”与“有宗”,形成见解不同的尖锐对峙,一直为空有的问题而论争。
“空宗”的代表者即龙树菩萨、提婆论师以及往后的佛护、月称论师等,成为一股性空学的中观派。
“有宗”的代表者即无著菩萨、世亲论师以及护法、陈那、戒贤论师等,成为唯识学的瑜伽派。
这个真俗二谛,空有无碍的问题,并不是要学“有”就去研究唯识,要懂“空”就来研究中观。而是每一学派都在讲“空有无碍”讲“真俗融通”,但是依向来学者的评判,认为中观较能把握到空有无碍的中道佛法,而唯识的所以被称为“有宗”,就是唯识学发挥“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的道理,主张“境空心有”,无论怎么谈,总是认为有一可空,有一不可空,被学者称为“他空派”。比如唯识上说:偏计所执性可空,而依他起性是“自相有”不能空,圆成实性是空所显性,更是不可空了。
中观者认为空是“自性空”,即诸法无自性,依缘起流转生灭而论证开显到缘起的还灭的寂灭性,发挥“胜义毕竟空,世俗唯假名”的缘起性空道理,一空到底,绝没有一个另外不空的存在。中论说:“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若无空义者,一切则不成”。依有明空,依空立有,空有无碍而即空即有即有即空,这也就是般若心经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中观宗般若正义。
讲到这里,使我想起一个问题,就是“空宗”与“有宗”他们之间在理解体认中道实相的“方法论”各有不同,也就是认识的“论理学”各宗所采取的方法论并不一样。这点在“妙云集”的“中观今论”一本书里,印顺论师有明显的指明出来,要想探究此一“空有”问题的同学,最好能一阅此书,可以说空有的争论症结所在,即各宗在认识的“方法论”上采用不同的问题。
“妙云集”里“佛在人间”,“青年的佛教”,“佛法是救世之光”以及“太虚大师年谱”等几本书里,都有很客观的涉及,同学们不妨深入“妙云集”去博观精会。
以上仅就本人读过“妙云集”后的几点心得,认为最能融会贯通,发挥得圆满究竟的特色,今天先提出来与各位同学共同研究。有关于“妙云集”的特色,当然还不只是这八点而已,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印顺论师对佛陀一代圣教的判摄,作一有组织有系统有体系的判教。尤其对大乘佛法的思想演变,以“性空唯名系”,“虚妄唯识系”,“真常唯心系”而统摄两千多年来的佛教真相。对于大乘佛学思想有深入兴趣的同学,我在这里郑重的推荐这三系的思想。今天因为时间所限,抱歉无法作详细的论述。
(五)、心物相依
“心”与“物”在一般的说法就是指“精神”与“物质”或“唯心”与“唯物”。
任何宗教家或哲学家,在追究探讨宇宙人生的问题,都会谈到宇宙生起的第一因或根本因,都在寻求说明宇宙人生,森罗万象那万化的本源。于是乎异说纷起,诸学杂陈,一元论、二元论、唯心论、本体论、现象论、经验论等等不一而足,一直到今天,大家还在为此问题而纠缠不清,各执一说。
“妙云集”中“佛法概论”第五十五页里说:“佛法以有情为本,那就应认识有情是什么。佛常用‘三处观’去观察有情,分别有情的真相。但有情的分别观察,要从有情的流转相续中,与身心的相依中去考察,不可为静止的、孤立的机械分析。有情是有机的活动者,如当作静止的,孤立的去考察,就会发生错误,误解佛陀的深意。论到三处观,即五蕴观、六处观、六界观。蕴处界的分别观察,是从不同的立场去分别,看到有情的各个侧面。蕴观,详于心理的分析;处观,详于生理的分析;界观,详于物理的分析。依不同的立场而观有情的自体,即成立此三种观门,三者并不是截然不同的。蕴中的色蕴,界中的地水火风,可通于非执受的自然界。六处虽专为有情身心的分析,但从六处而发识缘境,即由此说到内心外界的一切。这有情中心论的观察,都说到了心与色,即证明了有情是色心平等和合相续的存在者, 不能偏重于物质或精神”。
所以中道的佛法绝不是偏于精神的唯心论,更不是偏于物质的唯物论,不执理废事也不执事废理,是身心相续和合的相依存在,离此而谈形上的唯心或形下的唯物, 与佛法无关。
(六)、解行并重(七)、理事相即
这两点的道理也是相近的,必须理解到“理事相即”始能做到“解行并重”,同时也必须是从“解行并重”中始能贯彻体认到“理事相即”。
“解”即“理”解或知解,“行”即“事”行或事实的行证。常常听到一些较重“修行”的人,把那些求理解的人,批评为知解的名相之徒,是做学问而不懂修行或忽略修行的人;而深入教典自认懂得佛法的人,一样的讥笑那些不求解而偏重行的人为盲修瞎练,或以盲引盲。这问题跟前面说到的“信智合一”是大致相同的,这里因时间关系,不再多述。
我个人只是有感于中国佛教的衰落,或许跟中国佛教徒,向来只重于专究修持而轻视求解,不想深入三藏教典,轻视闻思修,养成僧尼对知识的厌弃,造成今日中国僧侣的学养,普遍的低落之原因。修学佛法,“闻思修”是必要的过程,请勿轻视胜解也。
(八)、今古共扬
什么叫做今古共扬呢?“今”指今天这个时代,换句话即是指“现代”“古”指古代, 也就是一般所说的“传统”。
现代与古代传统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今天在宝岛这许多年来正在提倡复兴中华文化,也就是恢复传统的固有优秀文化;另一方面又要迎接新时代的思潮,适应未来。这是处于现时代的知识分子,对于如何吸收传统与如何开展未来所面临的抉择。科学的物质文明能否拯救人类的灾难,在今天科学发达的欧美,有识之士早已敲起了警钟!而提倡传统主张复兴固有文化者,亦每每感到欲振乏力,对于这瞬息万变的时代,常有难以收摄之叹。于是怀念传统的人,大叹人心不古,世风日下,这类人以历尽人间沧桑的年老者居多。另外自命走在时代前端的分子,对人生充满着光明的远景,歌颂未来,认为时代是愈后愈进步,社会是越来越繁荣。
这两种新旧今古的差距,就是目前一般人常谈到的“代沟”问题。如何协调传统与现代?如何沟通这新旧两代间的鸿沟?做为现代知识分子的佛教徒,都应当有一深刻的体认与了解。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