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福寺大达法师与《玄秘塔碑》
丝绸之路历史重镇——街亭,是天水文化内涵异常丰富的历史名镇。因为渭河天堑(据水文资料表明:渭河最大径流量5900——6300秒立方;如今黄河也仅3000多秒立方)的缘故,街亭是历史上一个热闹非凡的地方。据《读史方舆纪要》卷五九载:“州(秦州,今天水市)当关陇之会,介雍梁之间,屹为重镇”。所以,“关中,天下之上游,陇右,关中之上游,而秦州,其关陇之喉舌欤”。然街亭古镇则又是古秦州的门户和进入今天水市的重要驿站。正是这种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使它自古成为陇东南“千秋聚散地”和交通、军事咽喉,成为“关陇道”和“蜀陇道”的交会处,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它是伏羲后代入关处,也是羌人(即周人)和秦人进入中原的前站(这里有羌人和秦人的牧马遗址以及秦文公墓为证)。三国时,著名的街亭古战场就指此。这里历史名流常顿足,留下了诸多历史胜迹,据历史记载:与此的有关的历史人物有:炎帝、非子、秦文公、马谡、大达法师、杜甫、杜佐、赞公和尚、左宗棠等等文物景点与传说有神农山、神农洞、街亭古镇、东柯草堂、杜甫祠(子美堂)、杜甫后裔(现金传世人名叫杜代娃)、白水涧、九股松、八股槐(子美树)、砚洼台、仙人场、石门、崇福寺、千佛洞、朝阳寺、温泉和黄家峡等等。面对如此历史丰富厚重的一个古镇文化现象。今天笔者只能介绍与街亭古镇有关的一寺、一人和一碑了!
崇福寺
街亭古镇(即历史上也称东柯谷)位于今天水市东南的麦积区境内,地处天堑渭河南岸,为渭水南古陈仓渭水道重要驿站被称为“秦汉之襟喉”。古代延续至民国时,“会馆”、“驿店”林立,商古云集,历史上经贸活跃,它是陕甘川商贸交汇地,因为经济的原因,千客骚人多汇于此,文化一时也很繁荣。著名诗人杜甫描写街亭古镇风光的诗就有八首之多。如:“东柯好崖谷,不与众峰同”;“满谷山云起,侵篱涧水寒”;“瘦地翻宜粟,阳坡可种瓜”;“仰面贪看鸟,回头错应人”;“檐雨乱淋幔,山云低渡墙”等等。这里历史上寺庙众多,但最著名的寺庙要算崇福寺了。
崇福寺地处街亭百里观龙山西端山坳,山下开阔处为街亭古镇,整个古镇被南北东柯河相抱。崇福寺又被雄伟的山与街亭古镇夹拥着,庙宇巍峨,古树葱郁,整个寺庙、道观融为一体,依山势拾级而建,大有深山藏古寺之趣。这所寺庙与全国其它寺庙一样,上千年的古柏因为人为破坏,现今仅在城隍庙院中存活一株古柏和一株古槐,但庙内尤为珍贵的白骨松尚存。从前些年重修崇福寺时发掘出的奠基砖、综合寺庙的建筑风格看:崇福寺作为多神共奉一庙的“众神”庙,应该是通过多代建筑才形成今天这种格局。城隍庙即纪信祠(因为纪信为天水人,迄今除天水市内的纪信祠外,天水三岔等多处庙内供奉其神位像)有可能最早建于汉代。唐高宗李治弘道元年秋月,即公元683年,崇福寺有过一次大的修建。今天的崇福寺由三部分组成。由东向西和由上即下依次为:杏林观、崇福寺和纪信祠。杏林观由始母宫、灵宵殿、真武殿、三官殿、灵官殿和南天门组成。崇福寺由大佛殿、娘娘殿、财神殿、韦佗殿、天王殿、碑亭等建筑组成。纪信祠俗称城隍庙由卷棚、大殿两部分组成,旁建有华佗庙。祠前为山门、照壁,山门外有三百六十六级蜿蜒的石阶直通街亭古镇。崇福寺因为唐朝高僧大达法师端甫,早年在此出家修行,唐朝时其誉满京城——长安,当时游人香客络绎不绝。
大达法师
大达法师——端甫,他是继玄奘法师(唐僧)后中国又一位有名的高僧,他於公元769年出生于古城天水,父亲赵氏,生母张夫人。大达法师一生历经唐朝德宗、顺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六朝。端甫十岁在街亭崇福寺做沙弥,17岁升任为比丘,入安国寺诵经。因对佛学虔诚,经师傅推荐,在西明寺受戒于照律师,后又学毗丘尼于崇福寺,并升为律师,同时,传《惟识》于安国寺法师,通《涅槃》于福林寺监法师。随后,他“谒文殊于清凉,众圣皆现;演大经于太原,倾都毕会”。唐宪宗时,因为端甫在佛学界的造诣和声名,得到宪宗的宠遇,宪宗诏端甫率缁属迎真骨于灵山,开法场于秘殿,端甫继玄奘后又一次在长安震动朝野。端甫在朝中掌内殿法仪,标表净众长达十年,尤以主讲《湿槃》、《惟识》等著称于世。据史书记载:“贵臣盛族皆所慕,豪侠工贾莫不瞻向,荐金宝以致诚仰端严而礼足,日有千数,不可殚书。”由此可见端甫在当时的社会地位远非普通僧人可比。据史书记载:唐文宗开成元年六月,端甫面向西,朝自己的家乡——天水圆寂了,享年六十八岁,葬于长安长乐原之南。皇帝赐谥号“大达”法师,今天传于世的柳公权字贴,就是拓于纪念天水这位高僧的《玄秘塔碑》的内容,可见其声望有多么深远!
《玄秘塔碑》
今天藏于西安碑林的《玄秘塔》碑文,其用意就是将大达法师的事迹告示后人,让其精神永存。《玄秘塔碑》于唐会昌元年(841)刻立。颂功德碑文由唐朝宰相裴休撰,著名大书法家柳公权写,从撰文、书丹到镌刻世称“三绝”。宋代人著的《高僧传》,对天水高僧端甫骨灰塔《玄秘塔》碑文也有记述。《玄秘塔碑》全称:《唐故左街僧内供奉三教谈论引驾大德安国寺上座赐紫大达法师玄秘塔碑铭并序》,又称《唐大达法师玄秘塔碑》。共一千二百余言。《玄秘塔碑》除它的精神作用外,它的艺术价值也很高,它是我国唐代著名书法家柳公权书法顶峰之作,《玄秘塔碑》因其“体势劲眉”,被历代拓印,在国内外传世一千多年,直到今天,仍然是临习和研究中国书法必备的碑帖。《玄秘塔》碑文内容是:“大法师端甫灵骨之所归也……在家则张仁、义、礼、乐,辅天子以扶世导俗,出家则运慈定慧,佑如来以阐教利生……,背此以为达道也,和尚其出家之雄乎。(端甫)天水赵氏,世为秦人。初母张夫人梦梵僧……始十岁依崇福寺道悟禅师为沙弥,十七正度为比丘……德宗皇帝闻其名,徵之一见,大悦。常出入禁中于儒道议论,赐紫方袍岁时锡施异于他等复诏侍皇太子于东朝。顺宗皇帝深仰其风,亲之若昆弟相与卧起恩礼特隆。宪宗皇帝数幸其寺,待之若宾友,常承顾向注纳偏厚而和尚符彩超迈,词理响捷,迎合上旨……”从抄录的碑文内容看:大达法师,无论在家还是出家,都是身体力行“儒教”和弘扬“佛教”,辅天子“扶世导俗”,“阐教利生”,真是“和尚其出家之雄乎”!
改革开放后,街亭古镇焕发了往日的活力,学校从崇福寺迁出,崇福寺按历史上原有的样子进行了全部恢复。街亭文化热心人李新彦、曹阿宝于世纪初,到西安请回《玄秘塔碑》拓片,聘请巧匠复立碑于崇福寺,一碑、一人如今重归古镇——街亭。
或许有人要问,大达法师怎么会归来呢?我们将会回答:大达法师的肉身永远不会回归故里了,但他的精神永存!大达法师的事迹,将永远与家乡、街亭、天水永存!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