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教观浅谈
天台教观浅谈
正达
早就知道佛教有个天台宗,是佛教中国化的第一个宗派,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迟迟未能学习、研究天台宗教理,所以也就不可能知道为什么说天台宗是第一个中国化的佛教宗派。现在因缘具足,使我有机会学习,了解天台宗。它创建于陈隋,兴盛于唐,以特有的教理和实践盛传至今,天台宗的理论体系颇具特色,影响之大、之深、之完备,都值得大家研究探讨的课题。
佛陀一代时教文繁义广,天台宗将其分判五时八教。五时,从时间上分,八教,是从教法的内容上分,有化仪四教,化法四教。化仪是教化众生的仪式,如世药方。化法是具体教化众生的方法,如世药味。五时所用不出八教,化仪无体,全依化法四教为体,所以化法四教为一代时教之纲要。化法四教即藏通别圆。藏教是异方便,权中权即教理行果皆权,是界内生灭门,治见思四住重。通教是界内无生灭门,治见思四住轻。以上二教所对机是界内众生,根有利钝,修法巧拙不同,但都只断四住惑,行三百由旬,证偏真涅槃。不知道实相常住之理。别圆二教是界外教。别教是界外生灭门治无明惑重,独菩萨法,只证但中之理,不圆融,次第修证断惑。圆教是界外无生灭门,治无明轻,圆伏,圆信,圆断,圆自在庄严,圆建立众生。前三教为权,应机利物,方便随宜;后一实,直畅本怀,究竟指归。本宗全依圆教而建立,是本宗所独有的。
佛陀一代虽广,以教观二门收尽无余。教(解门)指佛陀所说之语言文字,佛于自证境界本无言说,但以悉檀因缘无说而说三藏十二部经典。观(行门)即依教起行,揽教照心。对离根人无须另立观门,随文入观,即教明心,不起于坐即可得道。中下根性则要依教开解,解行并进,有解无行与不闻等,故要门二门。教观二门相辅相成,如车之双轮,鸟之两翼,不可偏费。教观的关系,合之双美,离则二伤,互相依赖,不可分割。正如《教观纲宗》中所指出:“观非教不正,教非观不传。有教无观则罔,有观无教则怠。”有观无教,则如暗证禅,盲修瞎练,难免邪行险径,坠坑落堑。有教无观,则成文字法师,恰如画饼充饥,说食数宝,一无所成,都为祖师所深恶痛绝的。天台宗一向以教观双美的特点,是极其符合释尊精神的,也是其他宗派所不能企及的,在中国八大宗派中,禅净密宗偏重于行门,华严、唯识、三论重解轻行,偏于解门。而天台宗不但教理深妙绝伦,冥契佛旨,发前人所未发,于实践门更有完整完备的内容可遵循,如四种三昧,十乘观法等,智者大师以三大部中《玄义》《文句》以教理为主,观心为旁。《摩诃止观》以观心为主,教理为旁。正是由于智者大师奠定了教观并重的基础,才使天台宗有无限持久的生命力,对佛教产生深远的影响。
天台止观大体有三种,即渐次止观,不定止观,圆顿止观。三种止观皆是圆人所修。蕅益大师云:圆人受法,无法不圆,未开圆解不应辄论修证。纵论修证,未免日劫相倍。又应根机不同故立三种止观。渐次止观,即《次第禅门》是从解起行,由浅入深,犹如登梯次第,依行相而入实相为基旨趣。分为归戒、禅定、无漏、慈悲、实相等,由此五重次第而进修持力,翻邪正,舍三恶道超三善道。次则为修习禅定,止欲蠲除散乱,以到达色、无色定道再而进修无漏道脱离三界狱,以证涅槃道,又以慈悲门,到达菩萨道,更修观法,破空假二边的偏执,而证入实相而为道的。关于渐次止观的修法,广说《次第禅门》,其主旨为:导引凡夫的行者们,必须以四禅为发端修持,进而以四无量、四无色、六妙门、十六特胜、通明、九想、八念、八背舍、八胜处等法为阶次,这完备是为行者超过圆教的前方便而说的。不定止观即《六妙门》,即不分别阶位,是前渐后顿,或前或后,或浅或深,或事或理,真俗相互的观法。圆顿止观,即《摩诃止观》,它是初心便知诸法实相,修四种三昧,与诸佛所证三德秘密相应,异于渐次、不定,是始终不二,三种止观中以圆顿最殊胜,故荆溪大师赞叹,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要门,趣无上涅槃至道。部止观,是智者大师晚年荆州玉泉寺一夏所讲,章安大师结集十卷成文,其大意由五略十广次序而说。五略:即发大心,修大行,感大果,裂大网,归大处。第一发心,是强调初发心时,如若不纯正,则无法至宝所城。故大心章是审明邪正,斥十种非心,以显说四谛,四弘,六即为旨趣。修大行:是摄尽所谓四种三昧的一切行法,其后三种,是因修大行的感召,才能证得大果,才能破除自他疑网,然后进入涅槃的大处,这是五略的大概。
十广:1、大意,2、释名,3、体相,4、摄法,5、偏圆,6、方便,7、正观,8、果报,8、起教,10、旨归。十章中,以第七正观为主体,正修正观,观法为十种境,所谓法尘如沙结境为十:一、阴入界境,二、烦恼境,三、病患境,四、业相境,五、魔事境,六、禅定境,七、诸见境,八、增上慢境,九、二乘境,十、菩萨境。此十种有通有别,别则有十种不同,通则每一境通于其余九种境。十种境,除阴入界,一境常自现前,恒得为观,其余九境发可为观,不发不观。所观方法又具十种法门,即十乘观法,简言之说是对象(十境)的观法,故称十乘,乘是运载为义,乃释尊所悟之理,一代时教终穷极说。佛观众生根机成熟,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畅出本怀,开权显实,三周说法,开显一乘圆顿大法。
第一观不思议境:夫观不思议境者,诚是一代时教之精髓,成佛作祖之秘要,无上圆顿之旨归,摧魔外之实相正印。一念不思议妙观,灭业障如翻大地,上根但观不思议境即可登圆初住,无功用道,任运分破无明,分证常寂光净土,何等直截。观不思议境即圆具九法,不必一一法遍行。中根须用二至七,下根须全用十法。然不思议境,其境难观,先须以思议境,广开圆解。说时虽有次第,文意相融,共成不思议妙解。观者即是能观之智,也可谓一心三观,摩诃般若,了因佛性,大真谛、照、惑等种种异名。不思议者实相理体也,可谓三止三观、法身、正因佛性、大中谛、寂照、苦,境者为所观之境,也可谓一心三止,也可名解脱,缘因佛性。以往旧解割裂分配各字各义,则未尽妙解,非今所论。初心者为“观”一“不思议”一境,三相隔历。其实既是不思议观不思议境,则境智融绝,非一非三,法尔宛然,而一而三,言一即三,举三恒一。经云:“佛问文殊:汝得不思议耶?文殊答言:不也,世尊,我即不思议,云何以不思议。《摩诃止观》云:不思议境智,即阴是观。”如此玄妙深绝,迷情谓不思议,实在思议境处别有,非也。此别教但中不思议也。圆中谓此思议境,即是不思议境。六祖云:“殊不知却白牛车,更于门外觅三车。”观不思议境五字圆融绝妙,能摄尽一代时教,也得摄尽十方三世一切佛法矣!阴入界能摄一切法,所谓大陀罗尼,总持一切法。原夫一真法性,惟如如理如如智。本无能所之分,然真如不守自性,不觉念起无明。妄分能所,一切见分,假名为心,一切相分,名之为色。众生既在妄,迷情轻重不同。大师说法开合也不同,为迷心重迷色轻则说五阴法门,合色开心。为迷色重,迷心轻则说十二入法门,合心开色。为迷心色俱重,则说十八界法门,心色俱开。则之阴入界开合之总纲。次十法界皆具阴入界。分配法界非漏非无漏法性阴入界。菩萨法界亦漏亦无漏阴入界。声闻缘觉法界无漏阴入界,人天法界有漏阴入界。四恶趣法界有漏阴入界。十法界阴入界其相皆虚,若有九界迷情,则有九界妄相生。纵然佛法界阴入界其相也虚妄,所谓自性常迷,十法界阴入界其性恒真。一一本如来藏性,地狱之性尚即三德秘藏,不思议妙境。况佛界呢?十法界各具三世间:五阴、众生、国土。共成三十种世间,一世间各具十如是法,所谓性、相体、力、作、因、缘、果、报、本、末、究竟等。一念心法尔顿具十法界,一法界各具十法界,一界具三十种世间,百法界即具三千种世间,此三千在一念心。若无心而已,介尔有心即具三千,亦不言一心在前,一切法在后,非心生一切法,故非纵。非心一时含一切法,故非横。只心是一切法,一切法是心,非张非衡,非一非异。玄妙深绝,非识所识,分言所言。所以称为不可思议境。复次,以阴入界为十境为首,因阴入界为常观境,余九界不发不观。此境圆摄余九境,烦恼及业是阴因,病为因患,魔为阴主,禅为善阴,见慢为阴因,二乘菩萨为别阴。阴入界及九界一一皆不思议,此境太广不易成就。智者大师拣去“入界,”独取五阴,于五阴中拣去四阴,独取识阴,又于识阴拣去第八、第七、前五,唯取第六意识,谓去丈就尺,去尺就寸,又谓灸病得穴,伐木得根。此一刹那一念心即是不思议境,不思议观。此观台宗无上秘要,若上根即登圆初住,佛自证诸法实相,微妙难思议,离四句,绝百非。凡有言说无实义,但信佛无言,然于无言说中炽然言说,非是确定不说,说即是无说。彻底明悟如来圆妙微言。龙树云:不自、不他、不共、不无因生。大经云:生生不可说乃至不生不生不可说。有因缘亦可得说。谓四悉檀也,四句不说,有因缘即成四门,四悉檀四门共成十六门。例如世界悉檀有四说:自生,心具一切法,闻说者欢喜。佛即说“三界无别法,唯是一心造。”他生,缘生一切法,闻者欢喜,佛即言“五欲令人堕恶道,善知识者,是大因缘,所以化导,令得见佛。”因缘共生,一切法,闻者欢喜,佛即说“水银和真金能涂色像。”离生,一切法,闻者欢喜,佛即说“十二因缘非佛作,非天人修罗作,其性自尔。”余三悉檀四说可以例知,故不烦述。则知四句具可说具不可说。法性非一非多,无明非多非一,故心即为不思议境,无非是不思三智也,如天上如意宝珠,能雨众宝,称意自在。心神灵妙具一切法,三毒惑心尚且不思议,何况不思议一心乎。
第二真正发菩提心。既知阴入界、众生、一切法皆是不思议境,则得十法界法性平等。迷此妙性则有九法界苦海无边,悟此妙性则能圆超五浊,显佛法界之真善妙色,常乐我净。故能兴同体慈悲。上求自性佛道,名智。下化众生,名悲,悲智双运发四弘愿,名为真正发菩提心。初起大悲心发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依空观发愿者,知众生、烦恼、法门、佛道即空。依假观发愿者,知众生、烦恼、法门、佛道无量。依中观发愿者,知众生、烦恼、法门、佛道如实相。以上三种观智而发四弘誓愿,则藏通析空即空,别教但中发誓,圆教一心三观圆融三谛发誓,虽空而度,虽度而空,非空非度,空度不二,不思议妙心,悲智双运,常观中道,悲智不二,拔苦与乐一贯,非偏空,非爱见,是名真正发菩提心。
第三巧安止观,又称巧修止观,善巧以法性自安其心,以法性为所安止观,为能安寂即止,照即观,用此方便令心得安。
第四破法遍,是通过破法而将心中的执着尽行除去之意,即以三观之法,遍破诸惑。
第五识通塞,通即通达,谓菩提、涅槃、六度等法。塞即闭塞,谓生死烦恼六蔽等法,即分辨识别何者是通往实相之道,何者为塞实相之道,于塞须破,于通须护,破塞存通,故名识通塞。
第六修道品,又称道品调适,调谓调停,适谓适宜,即以三十七道品调适,上破法遍及识通塞,若不以道品调适,何能与其法相应!而仍无法进道的行人,即是所修持法门不适合自己的根器、宿习,故必须铨择调停,以俾道业的精进。
第七对治助开,对即对治,治即攻治,谓行人正修观时,忽或邪倒心起,障于正行,不能前进,必须以相应之法加以对治和排除。有各种各样的助道,而其中主要使用六度,如悭贪生起时,以布施作为对治,等。
第八知位次,位谓地位,次是次序。若修行者不知位次,下根之人,必生上慢,知道自己止观成就的阶段与程度,可以排除增上慢,而继续进修。
第九能安忍,安即不动,忍即忍耐,由于以上八法,自能障转慧开,神智爽利,尚须赖于内心的策励,外境的利衰,安忍不动,才能免于退堕。
第十无法爱,或云离法爱,道相以之法,所以不进入,故须离法爱,若离法爱,即深法真中道入于初住。
总之,十乘观法等都是天台观法的核心与精华部分,是智者大师晚于华顶十年头陀妙悟,灵山亲承,佛祖正传心印所在。
青青翠竹无非般若,郁郁黄花皆是法身。佛说八万四千法门,门门皆自性,法法皆般若。但时届末法,离圣时遥,异端并起,百弊丛生。尤其是因偏解生狂,或偏行成愚而牵入恶道的危险的禅宗,是佛法发展两大歧路,因此偏离了佛法正确轨道。而能纠正这两种弊端,唯一是教观并重的天台宗,因而蕅益大师赞叹说“台教存,佛法存。”“以教观双美”的美名是名副其实的。无以复加地位是深有所以的。教观是台宗乃至一切佛法的关键,是一切佛法的理论与修持的总汇归,也是学佛者依之的准绳。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