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证得初果的次第和方向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证得初果的次第和方向
  序
  朋友送了三颗「神秘果」。他说吃了一颗之後,三十分钟之内,吃再酸的柠檬、柑橘、菠萝…都会变得很甜蜜 。
  我看著这三颗貌不起眼,有点类似发育不良的小红枣子,心里想著:「世间真有这种事?人的味觉感官这么轻易就能改变?那世间还有什么酸涩的东西?」
  不过,怀疑、犹豫、猜测、逃避、否定…都不是 清问题的有效方法。於是顺手拿来一个橘子,先尝一瓣,果然很酸。半信半疑地吃了一颗「神秘果」之後,再尝试原来那个橘子,答案立即揭晓:好甜喔!朋友的话真实不虚,一点也没有夸大。一切的疑虑、臆测都因此一扫而空,连描述、说明都显得多余。
  由於这件日常生活中的小插曲,让我联想到了另一个品种的「奇妙果」。公元1971年11月间,它从斯里兰卡经由法国辗转到台湾来的时候,虽然我并没有吃到它的果肉,但却闻到了它的芳香。这一嗅,非同小可,整整2~3个月,所有过去所遭遇过的酸涩味道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人生从未有过的美味。後来,虽然又回复到原有的感官状态—继续品尝种种涩的滋味,一如从前;但是,这深刻的印象却是一生一世也不会忘记的 (注1) 。
  由於不晓得这颗「奇妙果」的学名,也没有种子,更不知道它的栽种、培植方法,所以往後13年间,四处寻找,遍访国内的专家也都莫明其妙。幸好,我知道它的原产地是印度,又在1984年间找到了汉译的古籍(注2),里面明白记载了栽种、培植这种「奇妙果」的「四个要素」,总算弄清楚了它的品种、学名和功效。
  精读汉译古籍之後,发现有关栽种、培植「奇妙果」的「第四要素」记载欠详,还是无法完整地栽种、培植。幸而在1989年间,我已经把前面的「三个要素」都弄清楚了,也就开始著手试种看看。其间由於英译和巴利典籍(注3)的对照,更让我知道了汉译古籍中的缺失和错误。但是,因为初次培植的缘故,「第四要素」总是弄不清楚,也老是做不好。因此,种了十年的果树,还是经常落花缤纷,就是结不成果子,当然也就尝不到它奇妙的滋味了。到了1999年间,有机会再细读锡兰传来的古书(注4),总算是把「第四要素」的细目进一步地弄清楚了。1999 ̄2001年间,由於上座师长们不厌其烦的指导和网友们长期的砥砺切磋,在大家更用心的灌溉、施肥、照料之下,园林中的花朵也陆续结出黄褐色(袈裟色)的果实了。
  如今欣赏著园中的果树,有的含苞待放;有的枝头盛开;有的花熟蕊孕;有的小果青涩,但是成熟之期已是指日可待;当然也有瓜熟蒂落,散发著淡淡清香的。因此,我把大家一起用心耕耘的心得—栽种奇妙果的「四个要素」重新整理,让它更详细、精确些,并盼望在2002年能够重新推 给华文的朋友们。只要您尝到了这颗看似平凡的「奇妙果」,从此人生旅途中许许多多的涩就会转变成美妙的滋味,而且它的有效期限还不只「三十分钟」,也不只「一生一世」呢!您相信吗?
  很抱歉!这颗奇妙的果实并无法像神秘果那样,直接摘下三颗送给您品尝,您必须要亲自栽种、培植,才能享受它所带来的奇妙滋味。兹将「奇妙果」的基本资料简介如下:
  品种:菩提道品
  科别:「四双八士」科
  学名:须陀洹
  俗称:初果
  功效:详见本书「证得初果的福利」篇
  发现者:乔达摩世尊
  原生地:印度
  分布地:人间、天上
  培植方法:详见本书「证得初果的次第和方向」篇
  愿台湾、大陆乃至世界上的华文地区,能有更多用心栽种、培植这株奇妙果树的人们。也祝福大家都能像古今中外千千万万个圣弟子一样,收获、品尝这美妙的初果。
  注1:读佛陀的启示得念处之乐,对佛法产生坚强的信心。
  注2:汉译杂阿含经
  注3:英译巴利相应部及律典
  注4:清净道论
  希尔伯列克
  2001/12/22
  编译功德与曾陈琼如共享
  感谢她长期的爱护与支持
  ■ 入流 【杂843】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尊者舍利弗:
  「所谓流者,何等为流?」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所说流者,谓八圣道。」
  复问舍利弗:「谓入流分,何等为入流分?」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有四种入流分,何等为四?谓亲近善男子,听正法,内正
  思惟,法次法向。」
  复问舍利弗:「入流者成就几法?」
  舍利弗白佛言:「有四分成就入流者,何等为四?谓於佛不坏净,
  於法不坏净,於僧不坏净,圣戒成就。」
  佛告舍利弗:「如汝所说,流者,谓八圣道。入流分者有四种,谓亲近善男子,听
  正法,内正思惟,法次法向。入流者成就四法,谓於佛不坏净,於法不坏净,於僧
  不坏净,圣戒成就。」
  佛说此经已,尊者舍利弗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四种须陀洹道分【杂1125】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
  「有四种须陀洹道分—亲近善男子,听正法,内正思惟,法次法向。」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Factors【S 55 : 50】
  Ven. Bodhi 的译文:
  “Bhikkhus, there are these four factors for stream-entry. What four? Association with superior persons, hearing the true Dhamma, careful attention, practic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Dhamma. These are the four factors for strem-entry.”
  上述圣典中,【杂843】经里所谓的「四种入流分」就是【杂1125】经里所说的「四种须陀洹道分」,也相当於相应部【S55:50】经里的 ”four factors for stream-entry(法流入口的四个要素)”。两部对读之下,可以很清楚地知道所谓「须陀洹道分」就是「初果之道的四个要素」现在就让我们逐一来 解这四个要素。
  01.四种入流分 
  所谓「四种入流分」就是「走入法流渡口的四个要素」。
  ■ 01.亲近善男子
  所谓「善男子」其实是指「善知识」;所谓「善知识」主要是指「四双八士」;所谓「四双八士」就是指「已经走入法流或已到达渡口」的四个阶层,共可细分为八种的贤士,简列如下:
  1. 向须陀洹—到达法流的渡口,准备要走入八正道的贤士。
  2. 须陀洹—已断除身见、戒禁取、疑法三种下级心结,证得不再轮回恶道,必定趋向觉醒的初果圣者。
  3. 向斯陀含—证须陀洹之後,更精勤於远离贪 痴的圣者。
  4. 斯陀含—已经大幅度地削弱贪、瞋 、痴烦恼,证得一来(人间天上一次往返)的二果圣者。
  5. 向阿那含—证斯陀含果之後,更精勤於断除贪、 两个下级心结的圣者 。
  6. 阿那含—已断除五种下级心结(贪、 瞋 、身见、戒禁取、疑法),证得不还(不再回到人间或欲界)的三果圣者。
  7. 向阿罗汉—证阿那含果之後,更精勤於断除五种上级心结(色爱、无色爱、掉举、我慢、无明)的圣者。
  8. 阿罗汉—灭尽贪 瞋 痴(十种心结),心、慧俱解脱,证得涅槃的四果圣者。
  我们必须以四双八士为师,结交四双八士为友,才能顺利地走入法流。当前台湾有些人宣称自己已得阿罗汉、阿那含或须陀洹,并以圣弟子自居而热衷於讲经说法、开班授课或建立社区学园。然而大略溜览一下他们的言论、行为和教导,实在还有很大的差距。有些人甚至连真实的佛、法、僧三宝都还不认识,也不知道戒相和业处,更不要说他们所教导的戒律和禅法了。因此,当我们要亲近善知识之前,不妨先设法认识他到底是不是真的「四双八士」?否则,一旦建立了深厚的师徒之情,就很难再客观地审查真相了。虽说「吾爱吾师,更爱真理。」但有时一个老师对学生的影响却是一生一世,甚至老师已经去世多年了,还是无法摆脱他所传授的观念,让人实在难以回头。然而,一般尚未走入法流的人士是没有能力来辨识老师的,大都只能人云亦云地跟著大师的名气走而已。不过,如果愿意细心观察的话,还是可以大概的做一些初步的判断。如果这个老师还是摆脱不了「名」或「利」的诱惑,例如:总喜欢自吹自擂,自称或要别人称呼他是「活佛」、「大师」、「无上师」、「上人」、「大士」、「圣僧」、「佛学泰斗、权威」…等头 ,日常生活中也经常流露出一副「尊师」的傲慢、矫揉模样来;或者总是运用一些商业化的手法来贩售「平安」、「荣誉」或「法义」,例如:「经忏法会」、「消灾祈福」、「光明灯」、「往生被」、「金刚砂」、「琥珀念珠」、「西藏天珠」、「平安符咒」…等,或者规定以捐款的多少来区别弟子的阶级,例如:「内坛功德主」、「外坛功德主」、「随喜功德主」、「荣誉善信」、「高级护法」、「一般委员」…等;或者以「宏扬佛法」之名来贩卖「禅法」、「经典」、「录影带」、「录音带」、「有机蔬果」、「医药」、「墓园」、「观光旅游」…等。这些事情如果是发生在一般世俗的「慈善团体」里,部份行为还是可以谅解的,甚至只要不假借宏扬佛法之名来牟利的话,也没有什么可以厚非的;但是,如果宣称自己是「住持三宝的僧伽」或是「佛门善知识」的人,无论如何,都不应该是这个样子。以上,只是很粗略的辨识方法而已,纵使这个老师的修养已经到了完全不执著於名利,有时仍然不见得就是我们所要亲近的善知识—四双八士。因为外道和世俗人之中也有相当淡泊名利的善心人士,有时他们甚至也以佛弟子自称,但是,事实上他们并不明白真正的佛法。
  如果因缘№会让我们遇到「四双八士」的话,那实在是一件很幸运的事。但是,如果不晓得要如何亲近「四双八士」的话,那还是枉费了这份殊胜的因缘。要如何「亲近四双八士」呢?本书在「於僧不坏净」的篇章里提到了「布施、礼遇、供养、尊重」的细目供您作为依据,这些用词并非只是用来满足自己内心的虔敬,也不光是发自嘴巴的诵念而已,我们必须及时采取具体、适切的经常性行动—慷慨地布施衣服、饮食、卧具、医药,殷勤而恭敬地予以服务、侍奉,才不会流於空谈,平白丧失大好良机啊!
  也许您会说,於今台湾并没有僧伽团体住锡,找不到值得供养的园林寺院,或者我不认识尊者…等。事实并非如此,於今台湾多有上座比丘往来,其中亦有值得我们尊敬供养的台籍上座尊者回到台湾来,我们自己必须设法寻求并保握机会,不要怨天尤人,不要消极地等待福田自动在你家门前开拓出来。更何况今日交通便捷,即使飞往南、北台湾乃至国外,亲近供养尊者亦非难事,岂能因循苟且?
  再说,在家人之中亦有圣弟子,他们所持的戒律虽然远不及比丘僧那么严谨、周密而清净,但他们所证得的「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并无差异,他们一样属於「四双八士」之列。即使是一个在家的「初果圣弟子」,他的人生总体成就亦早已远远超越威震环宇的总统或誉满全球的外道大师,只是世俗人无法理解而已。或许,在台湾的某个角落里,就有那么一个居士在戒、定、慧方面的造诣是葛印卡、阿迦念…等国№知名大居士所不能迄及的。您相信吗?已经走入法流的在家人,即使他们仍有家眷相伴,一样值得我们去亲近、结交、学习。当年的质多罗长者精通四禅定,证得阿那含果,成为佛门中最杰出的在家居士之一,他甚至能够回答比丘们所询问有关世尊开示的偈语(详见杂阿含经质多罗相应,在相应部及巴利律藏中亦有精彩的纪录)。我们千万不要因为自己的傲慢和偏见,贸然轻忽了默然隐居在我们周遭的在家圣弟子。
  另外,有些具备四禅定者、持戒成就者、佛教学者(哲学、历史、考古、翻译…等),他们本身并不一定是四双八士,但他们的成就却足以启发我们走向法流的渡口,因此他们也都可以视为「善知识」。
  ■ 02.听闻正法
  如果您一时找不到善知识的话,那么史实明确的「阿含经」,就能有助於「听闻正法」。不过,四阿含的内容丰富,对繁忙的现代人来说,要全面阅读似乎也不太容易;加上汉译中阿含经(与巴利中部经差异之处甚多)里添加了许多後期的作品和大乘思想,很容易就把观念弄混淆了。如果能专注於四阿含的本母—杂阿含经,可能会比较精要一些。因为它是在佛陀灭度那一年的雨期安居时,由大迦叶尊者召集500大阿罗汉所共同结集完成而代代传诵下来的,它的历史传承最明确;南北传圣典比对的结果,它的经文内容可靠度最高,也最能传述正法。因此,最值得我们一而再的精读。
  然而,由於古代的汉译名相和语法所造成的 碍,现代人要顺利阅读杂阿含经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况且,杂阿含经在传译的过程中,难免会有许多遗漏和误解,也无可避免地加入了部派的见解,这些都不是一般读者所能辨识的。若能比对巴利英译的相应部,就能渐渐地 清一些疑惑,进而获得更完整、精确的正法。另外,熟谙日文的人也可以直接阅读日译南传大藏经;必要时,根据日译本完成的台湾版汉译南传大藏经,也勉强可以暂时地参考一下。然而,两者的翻译品质比起英译本来,都还有不少 要大幅修正的地方。不过,就初果而言,依照汉译杂阿含经和本书就杂阿含经中「不坏净相应」与巴利英译相应部中「预流相应」所完成比对的资料,就足以提供大部分有关「初果」所 要的资讯了,并不见得人人都 要再做专业而深入的对读。如果能够就相关的问题,直接得到四双八士引经据典的解说,那就不必再忍受三更灯火五更鸡,青灯黄卷下长期苦读三藏的煎熬了。疑惑一旦得以 清,就会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的感慨,亲身体会到「如沐春风」的感动。由此可知「亲近善知识」与「听闻正法」是如何密切地相互关连呢!如果您真的缺乏亲近善知识的因缘,何妨在「杂阿含经」和「相应部」里多下功夫。
  ■ 03.内正思惟
  对於一心一意要证得初果的人而言,最 要经常思惟忆念的就是佛、法、僧的功德,以及实践五戒的特性。让自己能够正确而充分地认识三宝,建立起不动摇的信念,不被迷信、丁式、邪说所蛊惑,不被身业和口业的烦恼所羁绊,进而能够顺利的走入法流。本书的「四不坏净」篇里将有比较具体、详明的纲要,作为引导内正思惟的原则和方向。对於在家人而言,顺著布施、持戒、生天、欲味(染著)、欲(过)患、欲出远离的次第,就自己日常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利、衰、毁、誉…真实而坦诚地去思考人生业果的关连,进而思惟、了解 、体认「四圣谛」,这些都是走入法流所不可或缺的。
  ■ 04.法次法向
  「法次法向」是经过审慎的内正思惟之後,采取了具体的行动,顺著法的次第和方向实№去修习、实践。修习佛法的人,不妨参照清净道论上开宗明义的说明,加以深思熟虑,务必要很清楚地知道修习、实践的次第:
  1.「初善」的实践重点在於「戒」,有了「圣戒成就」才有「别解脱」的「须陀洹(初)果」和「斯陀含果」。
  2.「中善」的实践重点在於「定」,有了「正定成就」才有「心解脱」的「阿那含果」。
  3.「後善」的实践重点在於「慧」,有了「内明成就」才有「心、慧俱解脱」的「阿罗汉果」。
  时下,有多少国№知名的大师热心地教人打坐学禅,却毫不在意学生的戒行是否已经成就;更有多少国№知名的大师宣称以「 婆舍那」的捷径教人「慧解脱」,却连「业处」、「近行定」、「初禅」都不很清楚,还妄称「奢摩他」会令人「耽於禅乐」,警告学生不要进入「安止定」。这就好像教人不要深入阅读圣典,否则会「耽於法乐」一般荒谬。事实上,真正的禅定—「正定」是一种法乐(非五欲之乐)所产生的「正受」,它时时都有「正见」随伴著,永远不必担心过剩的问题。该担心的是进不了「禅定」,得不到「禅乐」,焉有熟练於诸禅的安乐而不知进退的道理?原始圣典中何曾听闻世尊警告弟子们不要耽於禅乐?殊不知「奢摩他」—止(安止),和「 婆舍那」—观(内明),都是「正定」中「止观双修」所必须的。杂阿含464经上,上座尊者、500位尊者乃至佛陀,都分别答覆阿难尊者的询问,不约而同地说:「…若比丘於空处、树下、闲房思惟者,当以二法专精思惟,所谓止、观。」又说:「…修习於止,终成於观;修习於观,亦成於止。谓圣弟子止、观俱修,得诸解脱界。」,止观两者发挥著交互作用,具有不可分割的特质,在八解脱的每一个境界中,都 要两者的密切配合才能成就,岂能标新立异地,单独把「 婆舍那」切割出来称之为「第九禅」?「精深的 婆舍那」若无「稳固的奢摩他」相互支持,又岂是一味地观察「腹部起落」、「手部上下」、「脚底触觉」…等局部的「身观念处」或所谓的「动中禅」就能贯彻的呢?如果连身为老师的人都不知道法的次第和方向,只是运用自己有限的经验和心得来引导学生,又如何能调教、训练学生得到真实的禅定(同时具备奢摩他和毗婆舍那)呢?
  有心证得初果的朋友,对於佛法僧三宝具备了不动摇的纯净信念之後,应该要全心全力,脚踏实地地致力於五戒的实践,并设法把戒律落实於日常生活中,养成习惯,乃至成为坚定的习性。这才能进一步地以「圣戒」成就「初果」,进而以「圣戒」循序导向「禅定」,方不辜负此生能有学习佛法的殊胜因缘。如果眼高手低,不按次第,不知业处,随兴而学,一下子海洋,一下子森林,赶时髦、修禅定,完全无视於五戒基础的重要性,到头来「一果无成」而流入「口头禅」的空洞里。茫茫世间,法不相待,转眼命终又不知要轮回到哪里去,岂不悔之已晚?
  ■ 向初果弟子的程度
  沿著这条「初果之道」继续向前进的人,将会到达渡口,进入法流—八圣道,成为初果圣弟子(亦即入流者、须陀洹)。所以,「初果之道」乃是 接「世间道」与「八圣道」之间的「入流道(预流道)」,就好像 接城乡道路与高速公路之间的「交流道」一般。凡是走在「初果之道」上的人士,就称之为「向初果圣弟子」(亦即预流向或向须陀洹),这也就是英译圣典中所谓的 ”path-attainer(得道者—得初果之道者)”。
  对於千千万万自称为「佛弟子」的佛教徒而言,可能很少人曾经仔细地思考下列问题:
  1.一般的佛弟子与向初果圣弟子之间有何差别?
  2.向初果圣弟子一定都是超越凡夫的圣贤吗?
  3.向初果圣弟子在学法的过程中会不会退转?
  凡此种种疑问,似乎都是有心证得初果的佛弟子所不宜忽略的,因为一般佛弟子都必须要先经由「预流道」成为向初果圣弟子,然後才能走入「八圣道」成为初果圣弟子。
  圣典中所记载的「向须陀洹得须陀洹」,原本就是四双八士里对第一双圣弟子的标准陈述,所以以「得初果之道者」来定义「向初果圣弟子」乃是符合经律的说法。一个人如果真正具备了「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内正思维,法次法向。」四个要素,就可以说是得到了「初果之道」。那么,不管是才刚刚踏出第一步,还是只差一步就到达初果,整个路程中的行者都可以称之为「向初果圣弟子」。
  有人可能会怀疑,在初果之道上才刚刚踏出第一步,还是个十足的凡夫,怎么就能称之为向初果「圣弟子」?「圣」从何来?因此,我们必须先 解「圣弟子」的含意,「圣」并不是用作形容词来描述「圣洁高贵的弟子」,而是名词,是指「圣者的弟子」,这圣者是指「佛陀和阿罗汉」而言。这个道理就跟「圣戒成就」的意思一样,「圣戒」并不是指「圣洁的戒律」,而是「圣者所珍惜的戒律」。所以「圣弟子」也相似於「佛弟子」的意思,称呼一个刚起步走上初果之道的凡夫为「向初果圣(佛)弟子」并没有什么不当之处。当然,如果走著走著却偏离了初果之道,那也就退失了向初果圣弟子的身份。
  曾经有一位法友引述杂阿含第855经(对应於相应部S48:18)和相应部S 55:40经,认为一个人对於佛、法、僧、戒至少要成就一项「不坏净」,才能称之为「向初果」。首先让我们先摘录经文的重点来加以探讨—
  杂855经:「若圣弟子於此五根一切时不成就者,我说此等为凡夫数。」
  S55:40经:“I say that one in whom the four factors of stream-entry are completely and totally absent is ‘an outsider’, one who stands in the faction of worldling.”
  这里要提醒大家注意「一切时不成就」和 ” completely and totally absent (完全彻底地缺乏)”两个用词,是指在一切生命的时空中,对佛、法、僧、戒,完完全全、彻彻底底未曾生起一丝一毫的虔信之心,也全然欠缺皈依的意愿,这才称之为外道凡夫。对於多数已经皈依三宝的信众而言,纵然他们对於佛、法、僧、戒都还没有任何一项净信成就,但就其如法完成皈依的事实而言,他们已经是经过僧伽正式认可的「佛弟子」了,并不能说他们对三宝的敬信之心是「一切时不成就」或 ” completely and totally absent ”,更不能因为他们尚未成就任何一项净信,就称呼这些如法皈依的「佛弟子」是「外道」。
  是的,如果一个佛弟子连一项净信都没有成就,他当然是个「凡夫」;但是话说回来,圣典中并未提到具备一项净信就不是凡夫。事实上,即使是成就了三项不坏净者,也可能还是个凡夫。例如:某人已经对佛、法、僧都产生了净信,却由於个人主观或客观的因素,例如:贪欲、懈怠、职业、环境…等,仍然无意持守五戒,那么,他仍然是个凡夫,因为他不力行「初果之道」中最基本的「法次法向」—持戒。由於并未具足初果之道的四个要素,因此,他一样地不能被称为「向初果圣弟子」,他当然不是外道,但仍然只是一个凡夫佛弟子而已。
  相反的,如果有一个凡夫为了追寻真理,经过仔细的观察、考虑之後,诚心诚意地皈依了三宝。而且由於殊胜的因缘,让他得以亲近善知识,听到了正法,经过深入思维之後,又按照正确的方法,开始认真地加以实践。那么,即使他仍旧是个凡夫,尚未成就任何一项净信,却已经初步具备了「初果之道」的四要素,合乎了「向初果圣弟子」的定义。
  另外,也有人认为向初果圣弟子至少要具足八正道中的「正见」或「正志」…等。事实上,向初果只是「听闻正法」,知道并开始依「法次法向」修习「八正道」中的「正见」、「正志」…等,并未真正进入法流—八正道,所以有些向初果圣弟子还是谈不上具足正见,只能说具有局部的正见。
  初果之道乃是 接世间(出凡)与法流(入圣)之间的通道,因此,向初果圣弟子乃是由凡夫起步逐渐趋向圣贤,所以说凡夫大都不是向初果圣弟子,而初阶的向初果圣弟子则有可能还是个凡夫,这乃是很正常而合理的事。
  既然初果之道是 接凡夫与初果圣弟子之间的通道,那么,由於凡夫通常有很多烦恼,又从未或鲜少听闻圣教,更缺乏精准的辨识力,因此相对的,初果之道也就显得格外地遥远或迂回曲折。凡夫生生世世轮回生死,大多没有机会找到通往初果之道;即使一时一地之间,有特殊的人事因缘成就而走进去了,却每每因为善知识的能力不足(例如:老师本身未证果或缺乏善巧),或受到大环境影响(例如:传统文化束缚或像法兴盛),或自己的判断力、实践力不足…等,种种 碍之下也难保不会迷路或退堕。即使不迷失、不退却,也可能因为不够精进或寿命尽了,终其一生都到达不了初果,当然也就得不到「决定向正觉,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边。」的保证了。理由很简单,他的素质—修习的成就尚不足以让生命的流程进入不可逆转(亦即不退转)的初果状态。
  曾经有法友举出一段经文,认为向初果圣弟子一定不会退转,必定会在此生证得初果;同时也提出质疑说:「如果向初果圣弟子还会退转的话,那有什么可贵之处?」他更进一步地据此推论—认为自觉退转的人,从来就没有成为「向初果圣弟子」。现在我们就来研究他所引述的这一段经文,看看这样的立论是否正确?
  杂阿含第61经:
  「若於此法,以智慧思维、观察、分别、忍,是名随信行。超升离生,越凡夫地,未得须陀洹果,中间不死,必得须陀洹果。…
  若於此法,增上智慧思维、观察、分别、忍,是名随法行。超升离生,越凡夫地,未得须陀洹果,中间不死,必得须陀洹果。…」
  本经相当於相应部S 25 :10 经:
  “One who places faith in these teachings and resolves on them thus is called a faith-follower, one who has entered the fixed course of rightness, entered the plane of superior persons, transcended the plane of the worldings. He is incapable of doing any deed by reason of which he might be reborn in hell, in the animal realm, or in the domain of ghosts; he is incapable of passing away without having realized the fruit of stream-entry.
  One for whom these teachings are accepted thus after being pondered to a sufficient degree with wisdom is called a Dhamma-follower, one who has entered the fixed course of rightness, entered the plane of superior persons, transcended the plane of the worldings. He is incapable of doing any deed by reason of which he might be reborn in hell, in the animal realm, or in the domain of ghosts; he is incapable of passing away without having realized the fruit of stream-entry.”
  两部对读之下可以很清楚地知道,杂阿含第61经里只提到「随信行」和「随法行」,相应部里除了「随信行者」、「随法行者」之外,进一步地,明白记载著更高层次的成就者— ”one who has entered the fixed course of rightness(入正性者)”。我们如果对照早期注疏杂阿含经的北传论书,同样地也在相应的段落里提到「入正性」。显然,杂阿含经在传译的过程中,很可能遗漏了关键性的「入正性者」。因此,经文的意思并不是指所有的「随信行者」和「随法行者」都已超越凡夫地,而是说:”one who has entered the fixed course of rightness, entered the plane of superior persons, transcended the plane of the worldings.”也就是说,必须达到「入正性者」的程度,才能「超升离生,越凡夫地」。我们可别忘了还有更多尚未「入正性」的「随信行者」和「随法行者」,也都一样地走在这条「初果之道」上,只是还在落後的路段上而已。我们不妨参照瑜珈师地论的内容来揣摩一下,古今印外走在初果之道「前、中、後」段的众多向初果圣弟子,他们在程度上到底有什么差别?
  一、後段行者—具有「能顺生无漏智」,这种智慧能引导人们产生「无漏智」。他们具有属於世俗的第一等智慧,乃是世俗凡夫中的佼佼者。
  二、中段行者—具有「无漏智」,如果稳住於这种智慧,能断见断一切烦恼。他们已经超越凡夫「入於正性」,超升离(异)生,不再堕入三恶道了,但是还没证得初果。不过,此生他们必将迅速证得初果,不会因为死亡而受到 碍,他们属於不退转的向须陀洹。
  三、前段行者—具有「无漏智後相续智」,在烦恼断後,接著会生出解脱智(预流果智)。他们已经如实现见所知之境,所以称之为「见清净」,我们不妨称他们为「准初果圣弟子」,当下即可证得初果。
  这就好比要搭上飞机或渡轮一样,後段行者还在前往登机门(或码头)途中,可能会迷路、迟到或临时放弃搭机;中段行者则已经通过登机门而进入空桥(或岸桥)上,只要再走几步路,必将进入机舱;前段行者的前脚已经踏入机舱(或船舷),後脚则正要离开空桥,当下就完全进入机舱。
  後段行者并未正式登机,他们之中有些人还是会犹豫、退悔、迷失或放弃初果之道,因此仍不免於退堕乃至轮回恶道的可能性。但他们透过认真的思考、比对,此生仍然有机会再度走回初果之道,乃至证得初果以上。有些後段行者则对「佛」、「法」、「僧」、「戒」之一、之二、之三或全部生起或保持著虔诚的信心,甚至对於其中之一、之二或三者,已经具备了不动摇的净信或成就,他们已经能够免於轮回恶道的恐怖,甚至也具备了生往天界的福德,而退转的机率也不是很高,此生当可顺利地 接中段行程。凡此种种後段行者的成就都已经远远超过一般世俗凡夫的功德果报了,这就是後段行者的可贵之处。然而,如果因为辨识力不足、精进力不够或寿命所限…等因素,他们也未必能於此生证得初果;即使来生不至於堕入恶道,但能否继续走完初果之道仍属未知数,这个「不确定因素」就是後段行者所无法避免的风险。因此,後段行者是最 要坚定并加快脚步的一群。至於中段以上的行者,事实上几乎等同初果圣弟子了,至少已经不辜负此生学法的因缘了。
  综合上述研究,我们要再度强调,如果行者只以「随信行」和「随法行」来定义「向初果圣弟子」,那是他个人的偏见,并非圣典的定义;而根据汉译杂阿含61经:「若於此法,以智慧思维、观察、分别、忍,是名随信行。超升离生,越凡夫地,未得须陀洹果,中间不死,必得须陀洹果。」…等,就会产生一些误解:
  1.误解「随信行」的定义是「若於此法,以智慧思维、观察、分别、忍。」
  2.误解「随信行」、「随法行」即可「超升离生,越凡夫地。」
  3.误解「中间不死,必得须陀洹果。」认为是「如果中间不遭遇死亡,必当证得须陀洹果。」
  如果我们因此汉译经文而坚持己见,就会误导了自己的知见,甚至造成修证上的偏差。幸运地,我们有机会比对相应部S 25:10和早期注释杂阿含经的论书,因此就有机会辨识真相:
  1. 「随信行」的定义是「若於此法,以信心坚持,是名随信行人(One who places faith in these teachings and resolves on them)。」
  2. 真正能够「超升离生,越凡夫地。」的是指「入正性者(one who has entered the fixed course of rightness)」。
  3. 「中间不死,必得须陀洹果。」的意思是「中间不可能遭受的死亡 碍 (he is incapable of passing away),必当证得须陀洹果。」
  除此案例之外,在南北传两部对读之下,还有许许多多法义的真相会如实地陆续显现出来,这些真相大都是历代祖师大德们所没有机会发现的,也可能会严重地影响到我们的认知和修证,愿大家都能珍惜这一份宝贵的机缘,顺利地走上初果之道!
  02.四不坏净
  所谓「四不坏净」的意思就是「四种不动摇(不可破坏)的纯净信念」,也就是於英译的 ”four kinds of unwavering faith“ 或 ”four factors of stream-enterer”(初果四要素)的意思。
  ■ 要素1:於佛不坏净(忆念佛陀)
  1.1北传杂阿含经选辑(大正藏)
  杂848、849、850、857经
  谓圣弟子念如来事:如是
  (1) 如来、应
  (2) 等正觉、
  (3) 明行足、
  (4) 善逝、
  (5) 世间解、
  (6) 无上士、调御丈夫、
  (7) 天人师、
  (8) 佛、
  (9) 世尊。
  1.2 Ven. Bodhi 译自巴利相应部S55:1
  the noble disciple possesses confirmed confidence in the Buddha thus; the blessed one is
  (1) an Arahant,
  (2) perfectly enlightened,
  (3) accomplished in true knowledge and conduct,
  (4) fortunate,
  (5) knower of the world,
  (6) unsurpassed leader of persons to be tamed,
  (7) teacher of devas and human,
  (8) the enlightened one,
  (9) Blessed One.
  1.3 Ven. Thanissaro 译自巴利相应部S55:1
  There is the case where the noble disciple is endowed with unwavering faith in the Awakened One :’Indeed, the Bleesed One is
  (1) Worthy,
  (2) rightly self-awakened,
  (3) consummate in knowledge & conduct,
  (4) Well-gone,
  (5) an expert with regard to the world,
  (6) unexcelled as a trainer for those people fit to be tamed,
  (7) the teacher of divine and human beings,
  (8) awakened,
  (9) Blessed.
  1.4 Ven. Nanamoli 译自巴利中部经M7
  He acquires perfect confidence in the Buddha thus: The Buddha is
  (1) Accomplished,
  (2) fully enlightened,
  (3) perfect in true knowledge and conduct,
  (4) sublime,
  (5) knower of worlds,
  (6) incomparable leader of persons to be tamed,
  (7) teacher of gods and humans,
  (8) enlightened,
  (9) blessed.
  1.5 Mr. Maurice Walshe 译自巴利长部经D16
  Here, Ananda, this Ariyan disciple is possessed of unwavering confidence in the Buddha, thus :’This Blessed Lord is an
  (1) Arahant,
  (2) fully-enlightened Buddha,
  (3) endowed with wisdom and conduct,
  (4) the Well-Farer,
  (5) knower of the worlds,
  (6) incomparable trainer of men to be tamed,
  (7) teacher of gods an humans,
  (8) enlightened,
  (9) blessed.
  1.6「如来(Tathagata)」的说明:
  北传念佛的名号中常有「如来」一词,事实上这是佛陀经常用以自称的代名词,犹如世俗国王以「朕」、「寡人」自称一般,臣民以「朕」、「寡人」来称呼国王则是不适当的。
  1.7「应,应供」的说明:
  「应供」就是「应当予以供养」的意思,其巴利原文Araham就是阿罗汉,英译为an Arahant, or Worthy. 也就是说阿罗汉乃是值得供养的圣者。
  为什么要供养呢?供养乃是恭敬的布施、奉献,而布施、奉献则是众所皆知,能够产生快乐和福报的方法。各大宗教都教导人们要乐善好施,因为它能利己利人,给世间带来安乐和祥和。杂阿含95经上,世尊说:「…把洗碗盘时剩下的食物残渣放在乾净的空地上,布施给那附近的鸟兽、昆虫等,利乐那些众生,都不失为获福的法门,更何况是布施给人类呢!」
  什么样的人值得我们尽心尽力去供养呢?父母、恩师、恩人、无私地献身社会公益的人…等,都是天经地义应该予以回 供养的。
  什么样的人最值得我们虔诚供养奉侍呢?
  杂阿含95经上,佛云:「婆罗门!然我复说:『施持戒者得果报,不同犯戒。』」原来布施给持戒严谨的修行人,能够得到「好果报」。
  杂阿含1145经,佛言:「大王!如是沙门、婆罗门,远离五支,成就五支,建立福田;施此田者,得大幅利,得大果报。」原来布施给「远离五支,成就五支」的修行人,能够获得「大福利」、「大果报」。远离哪五支呢?贪、 、 眠、掉举、疑法(五盖)。
  成就哪五支呢?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什么人已经远离五支,成就五支呢?那就是断除一切烦恼,成就五份法身的「阿罗汉」。因此在杂阿含95经里,佛陀说:「…漏尽(烦恼灭尽)阿罗汉於世间善逝,施彼得大果。」
  所以说「阿罗汉」乃是「最值得供养」的圣者。佛陀宣称自己亦在阿罗汉之列。这么伟大,最值得世间敬重、供养的阿罗汉,如果批评他是「自私自利的自了汉」、「小乘根器」、「焦芽败种」、「亏负佛恩者」…您看,这样的言论会不会犯下「谤佛、谤僧」的重罪呢?
  1.8「等正觉」的说明:
  「等正觉」就是「真正凭著自己的奋斗而得到完全觉醒」的意思。我们都知道,一个人没有老师教导而能自行觉醒,这实在很不容易。从戒除「烟瘾」、「酒瘾」、「毒瘾」…的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自行觉醒」的困难程度。当事人若非真正的自我觉醒,即使强迫勒戒成功,将来禁不起诱惑而重蹈覆辙的比率还是很高。而人生旅程中,充斥著美色、妙音、芳香、甘味、柔触、邪道的诱惑,其中教人梦萦神迁,恩爱难舍的又岂只是烟、酒、毒瘾而已?要从这五欲的牢笼之中自行觉醒,发现深藏在欲乐里的「无常、苦、非我」的本质-苦圣谛,已经是非常不容易的事了;更进一步要清楚地明察「产生痛苦的要因」-集圣谛;并肯定地证明「此苦是可以被消灭的」-灭圣谛;进而正确地开出「解除痛苦的方法」-道圣谛,这实在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想想看,20世纪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他到底是怎么自行发现相对论的?他在物理定理、定律上的发现和验证,已经让世人难以理解,同时惊讶赞叹不已了;而佛陀竟能於2500多年前,自行发现并验证了世间和出世间的真理-四圣谛,解决了旷劫以来的生死大难题,这是多堋不可思议的,完美的觉醒!
  佛陀凭著自己的奋斗,完整而彻底地觉醒并证知四圣谛-「苦的现象」、「苦的要因」、「灭苦的目标」和「灭苦的方法」,这就是杂含经上所说的「於四圣谛平等正觉」,也就是「等正觉」的意思。
  对照历代许多大师动不动就宣称自己「开悟」了,许多修行人对人生无常稍有感触就说自己「觉悟」了,许多禅修者略见禅相就说自己「顿悟」了,还有些通灵人被神鬼附身,竟宣称自己「证悟」了。这实在有必要多多忆念世尊「等正觉」的完美觉醒功德。
  1.9「明行足」的说明:
  「明行足」就是智慧和德行兼备的意思。但这不只是指世间的智慧和德行,主要是指能导向解脱的终极智慧和德行。这究竟的智慧-明,就是三明:(1)宿命明(2)天眼明(3)漏尽(灭尽烦恼)明。前两项是看到自己和众生生生世世轮回的真实现象,完全证知了「业行」、「因缘」和「果报」的密切关系,第三项则是证得灭尽烦恼的独特智慧。至於德行-行,主要是能防护诸根之门的「戒行律丁」和摧毁五下分结的「色界四禅定」。
  在台湾有些大师终生讲经说法不懈,赢得「舌灿莲花」的美誉;有些终生从事著述,煌煌巨著如行云流水般的畅顺;他们看来「辩才无碍」、「智慧犀利」,也赢得世人「佛学权威」、「佛学泰斗」甚至「圣僧」的美誉。不过,他们有些人曾公开地或私下地坦承,自己很遗憾并未能持守比丘227戒,或者自己并未修习禅定。因为没有「戒德」和「定力」的支撑,到头来这些智慧也都偏离了解脱的究竟智,即使他已经传述了「正法律」,却像锅子里的汤瓢一般,只把美味分送到别人的碗里去,自己一点也尝不到「法」和「律」的滋味。像这样不具备德行的智慧还是空虚的。
  另外有些大师则终生奉献於慈善事业,盖医院、建学校、救灾难、济贫困、做环保…宛如救苦救难的观音化身,令世人呕歌赞颂不已。这种伟大的世间博爱情操,当然是值得世人感动、敬佩的「德行」。但是,作为佛陀的僧伽则有更神圣的「德行」要去完成。佛陀的德行不止是物质世间的,他的特性在於导向「铲除内在的烦恼」和获得「内明的解脱」。他关心世间有情-不但包括人类,还有各层次的天神乃至众生,其重点在於「心灵的安乐乃至解脱」。身体的疾苦,灾难的肆虐,战争的残绘,贫困的煎熬,环保的恶化…这些都是显而易见的痛苦,在家人当然也应该关怀赞助,而一般善心人士、社会慈善机构或其他宗教团体也都可以把救济的工作做得很好。惟有贪、 、痴的痛苦,旷劫以来从未停歇地折磨、蹂躏著世间有情,也惟有世尊兼具智慧的慈悲德行才足以救度。然而,由这些慈善大师们的言行看来,显然并未奉行世尊的「正法律」,也难以称之为僧伽。不 解解脱的究竟智,使得他们伟大的德行也只能长期停滞於世间层次,殊可叹息!
  不过上述两种大师多少对於世间的苦难还是有所贡献。另外有一种大师则是连世间基本的「德行」、「智慧」都没有,他们位高权重,号称方丈长老,一副道貌岸然神圣不可侵犯的模样,却是言行不一,外表好像慈悲智慧兼具,其实只是在经营观光事业、传播事业、灵骨塔生意、经忏超渡、连锁分院、养生医疗、山医命卜、有机蔬果…藉以谋取名望、赚取利润而已。更有甚者,私底下竟与女弟子闹出绯闻,令世人耻笑!
  对修行人而言,要具备世间的智慧和德行尚且不容易。有人满腹经论,口若悬河,著作等身,却用以欺世盗名,迷惑众生乃至诈财骗色;有人心怀慈悲,乐善好施,急公好义,却终生奉行著非法非律的教导,满足於素食清口、钟鼓木鱼、梵呗唱诵、经忏法会、拜山拜经、记数弥陀、灌顶结印、印心持咒…等。若要同时具备世间和超越世间的智慧和德行-「明行足」是何其稀有,多堋难能可贵的人格特质!
  1.10善逝 (SUGATO) 的说明:
  (1) 杂阿含经(舍利弗相应第二经)
  阎浮车:「…云何名为世间善逝?」
  舍利弗:「…若贪欲已尽,无馀断知; 恚、愚痴、已尽,无馀断知,是名善逝。」
  注:此「善逝(原巴利语sugata是善逝的复数,sugato为单数)」早期汉译为「善断」。断什么呢?见下列对应的巴利英译内容就知道了,原来是如砍断多罗(棕 )树干一般地,把贪 痴的根都砍断了,永不再生。。
  (2) 相应部第38相应第3经(Ven Bodhi译)
  Jambukhadaka:"….Who are the Sugata (fortunate ones) in the world?"
  Sariputta:" …Those for whom lust, hatred, and delusion have been abandoned, cut off at the root, made like palm stumps, obliterated so that they are no more subject to future arising; they are the sugata (fortunate ones) in the world."
  (3) Ven. Bodhi 译为 fortunate one (吉 祥 者)
  (4) Ven. Thanissaro 译为 well-gone (善 去 )
  (5) Ven. Nanamoli 译为 sublime one (尊 贵 者)
  (5) Mr. Maurice Walshe 译为 well-farer (善 旅 者)
  (6) 汉译南传大藏经中有部份译为「善到」
  (7) 大乘祖师龙树译为「善去」,去到涅 之处。其英译则为gone to good destination.
  事实上,这destination(目的地 )是巴利文的sugati 并非sugata 或sugato。而上述吉祥者、善去、尊贵者、善旅者、善到,似乎都不是贴切的翻译。虽然清净道论上也有「善妙处行-亦即在不死的涅 中行,故为善逝。」的说法,但它引述更早期的「大义疏」则提到「在阿罗汉所断的烦恼,那些烦恼便不再转回来,故为善逝。」根据上述南北传圣典经文(1)(2)和「大义疏」的记载,「善逝」正是善断、善灭、善逝去的意思。是什么善逝而去呢?是贪 痴的烦恼之根,如被砍断的多罗树一样,善巧地被除灭了,自阿罗汉的心中逝世而去,永不再生。又怎么说是「善巧地」被断除呢?因为在砍断这些恶根的时候,既不用「纵欲」的方法,也不用「自虐」的方法;既不伤害「身体」,也不「狂乱」心意;既不伤害自己,也不杀害他人;就在宁静安详,看似平淡无奇的修习生活中,沿著「中道-八正道」前进,默默地,很有善巧地,把这些生生世世根深蒂固,纠结难缠的恶根逐一除断了,此谓之善逝。
  1.11「世间解」的说明:
  世间包括了「行世间」、「有情世间」、「空间世间」,非常复杂、广阔、浩瀚无边。然而最重要的世间概念应该依照杂阿含经1307经(相当於相应部S1:61)来解说:
  「我听说是这样的:有一段时期,佛陀住在舍卫国的只树给孤独园里。那时有个叫做赤马的天人,他的相貌非常英俊潇洒。在凌晨2 ̄4点左右,来拜访佛陀。他先顶礼佛足,然後退坐一边。他的天身辐射著光明,照遍了只树给孤独园。那时赤马天子就禀告佛陀说:「世尊,宇宙世界那么浩瀚无涯,到底能不能跨越它的边界,到达一个不生、不老、不死的(极乐)地方呢?」佛陀告诉赤马说:「没有人能够跨过浩瀚的宇宙世界边缘,到达一个不生、不老、不死的地方的。」赤马天子禀告佛陀说:「太稀奇了!世尊竟然能够这么善巧而肯定地回答我这个问题。就像世尊所说的:没有人能够跨越浩瀚的世界边缘,到达一个不生、不老、不死的地方的,为什么呢?世尊,我回想自己的过去生,名字叫做赤马,是个外道的仙人(修行人),得到神通,远离种种爱欲。我当时这样想:我有这样快捷迅速的神足通,就好像强壮的武士用利箭横射过多罗树影,那么短暂的瞬间,就能够从这一座须弥山跳到另一座须弥山;一脚踩在东海上,就可以立刻跳到西海去。我当时这么想:我现在成就了这样快捷迅速的神足功力,应该用来寻求世界的边缘。这么一想之後,就立刻出发了。除了吃饭休息、大小便利之外,又减少睡眠,有恒心地走了一百年,就在那儿命终了。然而却始终没有办法跨越世界的边缘,到达一个不生、不老、不死的地方。」
  佛陀告诉赤马说:「我现在就以这六尺之躯来为你解说世界,世界集,世界灭,世界灭道迹。赤马天子,什么叫做世间呢?那就是五受蕴。那五个呢?色受蕴,受受蕴,想受蕴,行受蕴,识受蕴,这就是所谓的世间。什么叫做色集呢?那就是过对於未来有所渴爱,俱有感官的贪欲和喜悦,种种欲乐的执著等,就是所谓的世间集。什么叫做世间灭呢?如果对於未来有所贪爱,俱有感官的贪欲和喜悦,种种欲乐执著的话,就要设法让它永断无馀:舍、离、尽、无欲、灭、息、没,这就是所谓世间灭。什么叫做世间灭道迹呢?那就是八正道: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是所谓世间灭道迹。赤马,应当了知世间,断除世间(诸苦);应当了知世间集,断除世间集;应当了知世间灭,证得世间灭;应当了知世间灭道迹,认真修习八正道。赤马,如果比丘对於世间的痛苦能知、能断;对於世间集能知、能断; 对於世间灭能知、能证;对於世间灭道迹能知、能修。赤马,这就是所谓跨越了世界的边缘,超越了世间的贪爱。」当时,世尊用偈语再作个总结:
  「未曾远游行,而得世界边,不得世界边,终不尽苦边。
  是故唯智者,能知世界边,善解世界边,诸梵行成就。
  对於世界边,真正觉知者,是为圣贤行,度世间彼岸。」
  那时赤马天子听完佛陀所说的,欢喜随喜,顶礼佛足,就消失不见了。
  〔注:译文中 ( )内的字系编译者补入〕
  完全洞悉由这蕴、界、入所交织而成的世间真相,进而设法让它永断无馀,这乃是「世间解」的伟大之处。
  1.12「无上士」、「调御丈夫」的说明:
  巴利语Anuttalo-purisa-damma-sarathi-可化丈夫之无上调御士,事实上这只是一个单一的名号,意思是说对於可以调教的人士而言,佛陀是最佳的教练。北传一向把它拆译成「无上士」和「调御丈夫」两个名号,反而失去它原有的意义。
  伟大如佛陀者,也只能度化「可调御的人」,他并不能度尽众生。即使他住世时,愿意信仰佛教的也只是印度的一小部分人口而已。人间如此,天上也是一样。佛灭500年,可调教的人就更少了,因此公元第一世纪,正法在印度就开始衰灭,乃至後来就完全消失了。因为世间真正能以佛法加以调教的人,事实上并不多;也只有针对这些堪受调教的人而言,佛陀才是最好的老师。学会忆念这一项功德名号之後,我们才能正确的认识佛陀,不会夸大地把佛陀神话成「万能的神」。然而,这一切并无损於佛陀的慈悲和智慧,如果智慧、慈悲、善巧如佛陀者都无法调教,我们又岂能因为众生的「不堪调教」而怪罪佛陀或阿罗汉「自私」、「不慈悲」或「没有方便」?您不妨也深思一下:「众生皆具佛性」、「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无边誓愿度」、「度尽恒河沙数众生」…等等用词是否太过河汉其言呢?这样的理想是否太不切实№呢?
  1.13「天人师」的说明:
  天界包括
  1.无色界天-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
  2.色界天-
  (1)初禅天: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
  (2)第二禅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
  (3)第三禅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
  (4)地四禅天:广果天、无想天以及阿那含圣者所住的五个净居天-无烦天、无热天、善现天、善见天和色究竟天。
  3.欲界天-四大天王天、三十三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其中的四大天王天则包括了林神、夜叉、乾达婆…等。
  提醒您特别注意的是无色界里的诸天和色界里的无想天,这里面的天界有情是不跟外界沟通联系的,因此,在这一期的天寿之中,他们也不会听闻佛法。世间无量无边的有情众生之中,只有诸天和人类的禀赋(例如智慧、情感、性向、寿命、潜能、环境因素…等)较高,足以充分理解、修习并验证世尊的教导。其它的有情众生,受到恶业的牵引,生命的型态陷於痛苦、 恨和愚痴的生存斗争与磨难之中,几乎没有什么潜能和时空因缘得以听闻世尊的教诲,更不要说是实践世尊的教导了。相应部中有那伽(龙或蛇)相应和金翅鸟相应;律藏中也曾记载有大龙(蛇)因为渴仰佛法,变化成人形来求受比丘戒,後来因为熟睡而现出原形,惊吓到其他的比丘。佛陀告诉它,动物之身不适合出家成为比丘,命它还俗受持斋日八戒即可。在尊者阿迦曼传中也曾提到那伽来听闻佛法的故事。这些都是属於希有的特例,但也止於布施作福和受持斋日八戒。清净道论中也曾提到「蛙天子」的故事,但只是传说。至於有些大师常常喜欢传说鸡、鸭、鹅、鹦鹉、猫、狗、狐狸…等一般动物,也会随著人们念佛、拜佛、绕佛、参禅乃至往生烧得舍利等等事迹,这实在多属穿凿附会之说。佛陀主要的教化对象还是诸天与人类,因此称为「天人师」。
  1.14 「佛陀」的说明:
  「佛陀」就是「自觉觉他的圣者」。佛陀自己历经千辛万苦的追寻、奋斗,发现了宝贵的真理-四圣谛而觉醒了,他却毫不自私地把这神圣的真理教导给有情众生,让他们也跟他一样能够觉醒。
  谈到觉醒,人生旅途中,我们也时常有所感触。例如:亲人死亡或罹患绝症、921大地震、911恐怖事件、经济恐慌或破产、夫妻情侣离异…等事故发生时,我们也会在一时之间充满「人生无常」的感慨。有些人无法面对人生的痛苦,竟然选择了自戢或杀人、强盗、纵火来泄恨;有些人则怨天尤人、自暴自弃,甚至放浪形骸及时行乐,以求麻醉自己;大多数人则是无可奈何地日复一日,让时间来冲淡这一股无常所引发的痛苦感受。纵使终生难忘这「无常之苦」,也不知要如何去面对「苦」,更不知道如何去解决「苦」的逼迫。因此,满腹的辛与无奈,光有「无常」、「苦」的感触,并谈不上「觉醒」或「开悟」。
  2500年前,佛陀勇敢地面对生老病死的痛苦,客观而深入地观察「五蕴」,发现了一切有情众生的存在不出「苦」、「无常」、「非我」的三项本质-三法印。他独自面对这真实而普遍存在的现象-苦圣谛,却毫不沮丧气馁,进一步地探索出造成这些痛苦现象的要因-十二因缘-集圣谛;更亲自证得了解脱一切痛苦的终极目标-涅 -灭圣谛;最难能可贵的是他慈悲地教导了解脱痛苦的具体方法-八圣道-道圣谛。佛陀凭著自己的奋斗,完整而彻底地觉醒并证知四圣谛-「苦的现象」、「苦的要因」、「灭苦的目标」和「灭苦的方法」,进而引导世世代代的人们循著他的足迹,快速地走出欲望的稠林,不必再忍受五蕴的燃烧之苦,安全地到达解脱的涅 之境,自觉觉他的佛陀是多堋伟大啊!
  1.15「世尊」的说明:
  「世尊」就是「世间至尊」,相当於中国人所说的「至圣先师」,也就是德行最殊胜,在一切有情之上的意思,同时也具足了一切的吉祥(故英译为 ''the blessed one''),乃是世间所尊崇的最伟大的老师。
  1.16 巴利、英译、汉译、中译对照表:
  Itipi so Bhagav?: 世尊如是:
  No.
  巴利语(英译)
  汉译
  中译
  1
  Araham
  (an Arahant,Worthy)
  应供
  (阿罗汉)
  阿罗汉—
  应当供养的圣者
  2
  Sammā-sambuddho
  (perfectly enlightened, self-awakened)
  等正觉
  真正完美的自觉者
  3
  Vijjā-carana-sampanno
  (accomplished in true knowledge and conduct)
  明行足
  成就智慧和德行者
  4
  Sugato
  (well-gone)
  善逝
  善巧地断除贪 痴者
  5
  Lokavidū
  (knower of the world)
  世间解
  洞悉世间真相者
  6
  Anuttalo-purisa-damma-sarathi
  (unsurpassed leader of persons to be tamed)
  可化丈夫之
  无上调御士
  可调教者的最佳教练
  7
  Satthā-deva-manussānam
  (teacher of devas and human)
  天人师
  诸天和人类的老师
  8
  Buddho
  (the enlightened one )
  佛陀
  自觉成道的佛陀
  9
  Bhagavā
  (Blessed One)
  世尊
  世间至尊的圣者
  【综合语译】
  对於佛陀,圣弟子具有不动摇的信念,如是:『世尊乃是阿罗汉—应当供养的圣者,真正完美的自觉者,智慧和德行兼备的成就者,善巧地断除贪 痴者,洞悉世间真相者,可调教者的最佳教练,诸天和人类的老师,自觉觉他的佛陀,世间至尊的圣者。』
  03.圣典编译
  ■ 法镜经【S55:10砖块会堂】
  坐於一边,尊者阿难告诉世尊:「世尊!那迪卡有个名字叫做卡卡达的男居士已经去了。他前往何处?未来境界如何?男居士卡令卡、尼卡达、卡迪沙、杜沙、山杜沙、巴达、苏巴达,都已经死於那迪卡,他们各自前往何处?未来境界如何?」
  「阿难!已经去世的男居士卡卡达,已完全摧毁了五种下级的心结,化生於净居天,由於在那儿证得涅 ,所以不会再回来了。有超过九十位已经在那迪卡死去的男居士,都已完全摧毁了三种心结,而且贪、 、痴萎缩减弱了,成为一来者,日後只要再回到人间来一次,就会结束痛苦。有506位已经在那迪卡死去的男居士,都已完全摧毁了三种心结,成为入流者,不再堕於恶道,命数已定,必以正觉为其目的地。」
  「阿难!人必有死,何足为奇!但是,如果每一次有人死了,你就跑来问我这件事,那将会烦扰如来。因此,我要教你『法镜经』,具备了这法镜,圣弟子如果愿意,可以自行告白:『我已终结地狱道,终结畜生道,终结饿鬼道,终结诸恶道。我是入流者,不再堕於恶道,命数已定,必以正觉为我的目的地。』」
  「阿难!是什么样的法镜经,具备了这法镜,圣弟子如果愿意,可以自行如是告白呢?阿难!这里有圣弟子对於佛陀具有不动摇的信念,如是:『世尊乃是应予供养的圣者--阿罗汉,真正完美的自觉者,智慧和德行兼备的成就者,善巧地断除贪 痴者,洞悉世间真相者,可调教者的最佳教练,诸天和人类的老师,自觉觉他的佛陀,世间至尊的圣者。』
  「对於法,他具有不动摇的信念,如是:『法由世尊善巧地解说,此时此地即可亲见,当下远离种种炽热的燃烧。不论什么时候都可以,请亲自前来观察验证,通达内明之道,智者当会自行证知。』
  「对於僧伽,他具有不动摇的信念,如是:『世尊的声闻僧伽循著善良、正直、真实、完善的方法修习。向须陀洹道,得须陀洹果;向斯陀含道,得斯陀含果;向阿那含道,得阿那含果;向阿罗汉道,得阿罗汉果。如是四双八士才是世尊的声闻僧伽,应该布施、礼遇、供养、尊重,这是世间无上的福田。』
  「他对於圣者所珍惜的戒律,不毁坏、不缺断、不玷污、不杂染,进而脱离轮回恶道的恐怖,为智者所赞叹。不执取世间的贪爱,循序导向於禅定。」
  「阿难!这就是法镜经,具备了这法镜,圣弟子如果愿意,就可以自行告白:『我已终结地狱道,终结畜生道,终结饿鬼道,终结诸恶道。我是入流者,不再堕於恶道,命数已定,必以正觉为我的目的地。』」
  ■  纽多罗【S55:7+杂1044】
  如是我闻:有一段时期,世尊与大比丘众在拘萨罗国游化,到了 纽多罗村落的北边身恕树林中。
  住在 纽多罗村落的婆罗门居士们听人家说:「勾达摩世尊乃是由释迦族的王子出家,现在与大比丘众游化到此 纽多罗村来了。那位勾达摩世尊的善名远播,所谓世尊乃是阿罗汉—应当供养的圣者、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可化丈夫之无上调御士、天人师、佛陀、世尊。他在诸天、魔天、梵天、沙门、婆罗门等人天众中宣称自己已经证得正觉,并以初善、中善、後善而且具足义理文句的妙法来开示教导。显示纯一、圆满、清静的梵行。能够见到这样的阿罗汉,是何等的福气啊!」
  听完之後,他们就互相邀约前往北边身恕树林中去拜见世尊。来到世尊的住处,敬礼世尊之後,有的人就在一边坐下;有的人就向世尊问候,表达欢喜、感动之情;有的人就合掌恭敬地坐在一边;有的人就在世尊的面前报告自己的姓名,之後就坐在一边;也有人就默默地坐在一边。
  坐在一边的某个 纽多罗婆罗门居士就禀告世尊说:「勾达摩世尊!我们有这么一个愿望、志向、意趣,希望在儿女成群、嬉笑愦闹的家庭生活中,穿著轻软细致、光鲜亮丽的迦尸衣,受用著旃檀的薰香,配戴著花缦、香料、香水等装饰品,享用著金怠钱财的乐趣,命终死後仍然能够往生到善趣天上。世尊!请为有这么一个愿望、志向、意趣的我们,开示法要,让我们能在儿女成群、嬉笑愦闹的家庭生活中,穿著轻软细致、光鲜亮丽的迦尸衣,受用著旃檀的薰香,配戴著花缦、香料、香水等装饰品,享用著金怠钱财的乐趣,命终死後仍然能够往生到善趣天上。」
  那时,世尊告诉婆罗门居士们:「我将为你们解说自行通达的法门,仔细听,善加思量。我即当解说!
  「是的,世尊!」 纽多罗的婆罗门居士们应诺世尊。
  世尊开示说:「居士们,什么叫做自行通达的法门呢?居士们!圣弟子应当这样思维检讨:『我爱惜自己的生命,不愿意死亡,希望快乐而讨厌痛苦。既然如此,那么如果有人要夺走我的生命,那么对我而言就是不喜欢、不悦意的。别人也一样爱惜自己的生命,不愿意死亡,希望快乐而讨厌痛苦,如果我要夺走他的生命,那我就是令人不喜欢、 不悦意的。这对我而言是不喜欢、 不悦意的事情;对他而言也是不喜欢、不悦意的事情。既然对我而言这是不喜欢、不悦意的事情,我为什么要加诸於他人呢?』经过这样的思维检讨之後,於是就自行远离『杀生』,并且劝导别人也远离『杀生』,赞叹远离『杀生』。如此身体行为的边№范围内就得以清静了。
  「居士们!其次,圣弟子应当这样思维检讨:『对於我们没有答应给予而自行盗取的人,那么对我而言就是不喜欢、不悦意的事情。如果我对於他人没有答应给予而自行盗取,那么我就是令人不喜欢、不悦意的。这对我而言是不喜欢、不悦意的事情,对他人而言也是不喜欢、不悦意的事情。既然对我而言这是不喜欢、不悦意的事情,我为什么要加诸於他人呢?』经过这样的思维检讨之後,於是就自行『远离不予而取』,并且劝导他人也『远离不予而取』,赞叹『远离不予而取』。如此身体行为的边№范围内就得以清静了。
  「居士们!其次,圣弟子应当这样思维检讨:『如果有人跟我的妻子私通,那对我而言就是不喜欢、不悦意的事情。如过我跟别人的妻子私通,那么我就是令人不喜欢、不悦意的。这对我而言是不喜欢、不悦意的事情,对他人而言也是不喜欢、不悦意的事情。既然对我而言这是不喜欢、不悦意的事情,我为什么要加诸於他人呢?』经过这样的思维检讨之後,於是就自行『远离邪淫』,并且劝导他人也『远离邪淫』,赞叹『远离邪淫』。如此身体行为的边№范围内就得以清静了。
  「居士们!其次,圣弟子应当这样思维检讨:『如果有人用虚妄欺骗的言语使我蒙受损失,那对我而言就是不喜欢、不悦意的事情。如过我用虚妄欺骗的言语使他人蒙受损失,那么我就是令人不喜欢、不悦意的。这对我而言是不喜欢、不悦意的事情,对他人而言也是不喜欢、不悦意的事情。既然对我而言这是不喜欢、不悦意的事情,我为什么要加诸於他人呢?』经过这样的思维检讨之後,於是就自行『远离虚妄欺骗的言语』,并且劝导他人也『远离虚妄欺骗的言语』,赞叹『远离虚妄欺骗的言语』。如此言语表达的边№范围内就得以清静了。
  「居士们!其次,圣弟子应当这样思维检讨:『如果有人用挑拨离间的言语使我跟亲友背离疏远,那对我而言就是不喜欢、不悦意的事情。如过我用挑拨离间的言语使他人跟亲友背离疏远,那么我就是令人不喜欢、不悦意的。这对我而言是不喜欢、不悦意的事情,对他人而言也是不喜欢、不悦意的事情。既然对我而言这是不喜欢、不悦意的事情,我为什么要加诸於他人呢?』经过这样的思维检讨之後,於是就自行『远离挑拨离间的言语』,并且劝导他人也『远离挑拨离间的言语』,赞叹『远离挑拨离间的言语』。如此言语表达的边№范围内就得以清静了。
  「居士们!其次,圣弟子应当这样思维检讨:『如果有人用粗暴秽恶的言语辱骂我,那对我而言就是不喜欢、不悦意的事情。如果我用粗暴秽恶的言语辱骂他人,那么我就是令人不喜欢、不悦意的。这对我而言是不喜欢、不悦意的事情,对他人而言也是不喜欢、不悦意的事情。既然对我而言这是不喜欢、不悦意的事情,我为什么要加诸於他人呢?』经过这样的思维检讨之後,於是就自行『远离粗暴秽恶的言语』,并且劝导他人也要『远离粗暴秽恶的言语』,赞叹『远离粗暴秽恶的言语』。如此言语表达的边№范围内就得以清静了。」
  「居士们!其次,圣弟子应当这样思维检讨:『如果有人用调戏琐碎的言语骚扰我,那对我而言就是不喜欢、不悦意的事情。如果我用调戏琐碎的言语骚扰他人,那么我就是令人不喜欢、不悦意的。这对我而言是不喜欢、不悦意的事情,对他人而言也是不喜欢、不悦意的事情。既然对我而言这是不喜欢、不悦意的事情,我为什么要加诸於他人呢?』经过这样的思维检讨之後,於是就自行『远离调戏琐碎的言语』,并且劝导他人也『远离调戏琐碎的言语』,赞叹『远离调戏琐碎的言语』,如此言语表达的边№范围内就得以清静了。以上七件事情名为圣戒。然後,
  「对於佛陀,他具有不动摇的信念,如是:『世尊乃是应予供养的圣者--阿罗汉,真正完美的自觉者,智慧和德行兼备的成就者,善巧地断除贪 痴者,洞悉世间真相者,可调教者的最佳教练,诸天和人类的老师,自觉觉他的佛陀,世间至尊的圣者。』
  「对於法,他具有不动摇的信念,如是:『法由世尊善巧地解说,此时此地即可亲见,当下远离种种炽热的燃烧。不论什么时候都可以,请亲自前来观察验证,通达内明之道,智者当会自行证知。』
  「对於僧伽,他具有不动摇的信念,如是:『世尊的声闻僧伽循著善良、正直、真实、完善的方法修习。向须陀洹道,得须陀洹果;向斯陀含道,得斯陀含果;向阿那含道,得阿那含果;向阿罗汉道,得阿罗汉果。如是四双八士才是世尊的声闻僧伽,应该布施、礼遇、供养、尊重,这是世间无上的福田。』
  「他对於圣者所珍惜的戒律,不毁坏、不缺断、不玷污、不杂染,进而脱离轮回恶道的恐怖,为智者所赞叹。不执取世间的贪爱,循序导向於禅定。
  「居士们!圣弟子成就了这七圣戒之後,依此四种不动摇的纯净信念,如果经过自行观察省思无误之後,就能自行记别:『我不再堕入地狱、畜生、饿鬼等一切恶道中,我已经得到了须陀洹果,不再堕落到恶趣里去了,我必定正向著正觉前进,再经过七次人间、天上的往返,就能灭尽一切的痛苦。』」
  开示完毕, 纽多罗的婆罗门居士禀告世尊说:「稀有啊!勾达摩世尊!我们要皈依佛、法、僧。世尊,请让我们从今天起一直到生命终了止,终生皈依为优婆塞。」
  那时, 纽多罗的婆罗门居士们听闻佛陀的开示之後,欢喜随喜,从座起而去。
  【编译注】本经系世尊尚未制订不饮酒戒之前的教导
  1999年7月编译
  ■ 怨仇【S55:28】
  如是我闻:有一段时期,世尊住在舍卫国的祗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给孤独住士来到世尊的住处。敬礼世尊之後坐在一边。当时世尊告诉坐在一边的给孤独住士说:「居士!圣弟子应当停止并息灭五种恐怖和怨仇,成就四项须陀洹之法,如实观察并通达圣道。如果愿意的话,就可以自行记说:『我永远不再堕入地狱、畜生、饿鬼等恶道之中了,已得须陀洹果,永远不再堕落,决定趋向正觉。』什么是五种恐怖和怨仇的停止、息灭呢?
  「居士!杀生者,因为杀生的缘故而於现在就生起恐怖和怨仇,在将来也会生起恐怖和怨仇,内心会感受到忧苦的折磨。远离杀生的人,这些恐怖和怨仇就停止、息灭了。
  「居士!不予而取者,因为不予而取的缘故而於现在就生起恐怖和怨仇,在将来也会生起恐怖和怨仇,内心会感受到忧苦的折磨。远离不予而取的人,这些恐怖和怨仇就停止、息灭了。
  「居士!邪淫者,因为邪淫的缘故而於现在就生起恐怖和怨仇,在将来也会生起恐怖和怨仇,内心会感受到忧苦的折磨。远离邪淫的人,这些恐怖和怨仇就停止、息灭了。
  「居士!妄语者,因为妄语的缘故而於现在就生起恐怖和怨仇,在将来也会生起恐怖和怨仇,内心会感受到忧苦的折磨。远离妄语的人,这些恐怖和怨仇就停止、息灭了。
  「居士!饮酒者,因为饮酒的缘故而於现在就生起恐怖和怨仇,在将来也会生起恐怖和怨仇,内心会感受到忧苦的折磨。远离饮酒的人,这些恐怖和怨仇就停止、息灭了。这就是五种恐怖与怨仇的停止、息灭。
  「其次,什么是成就四项须陀洹之法呢?居士!这里有圣弟子,对於佛陀,他具有不动摇的信念,如是:『世尊乃是应予供养的圣者--阿罗汉,真正完美的自觉者,智慧和德行兼备的成就者,善巧地断除贪 痴者,洞悉世间真相者,可调教者的最佳教练,诸天和人类的老师,自觉觉他的佛陀,世间至尊的圣者。』
  「对於法,他具有不动摇的信念,如是:『法由世尊善巧地解说,此时此地即可亲见,当下远离种种炽热的燃烧。不论什么时候都可以,请亲自前来观察验证,通达内明之道,智者当会自行证知。』
  「对於僧伽,他具有不动摇的信念,如是:『世尊的声闻僧伽循著善良、正直、真实、完善的方法修习。向须陀洹道,得须陀洹果;向斯陀含道,得斯陀含果;向阿那含道,得阿那含果;向阿罗汉道,得阿罗汉果。如是四双八士才是世尊的声闻僧伽,应该布施、礼遇、供养、尊重,这是世间无上的福田。』
  「他对於圣者所珍惜的戒律,不毁坏、不缺断、不玷污、不杂染,进而脱离轮回恶道的恐怖,为智者所赞叹。不执取世间的贪爱,循序导向於禅定。 这就是成就四项须陀洹之法。
  「其次,什么是如实观察并通达圣道呢?居士!这里有圣弟子对於缘起善加思维曰:『彼有故此有,彼生故此生;彼无故此无,彼灭故此灭。』所谓:缘无明而生行,缘行而生识,缘识而生名色,缘名色而生六入处,缘六入处而生触,缘触而生受,缘受而生渴爱,缘渴爱而生取,缘取而生有,缘有而生生,缘生而生老死忧悲苦恼。这就是一切苦蕴的集起。又,无明完全灭尽故行灭,行灭故识灭,识灭故名色灭,名色灭故六入处灭,六入处灭故触灭,触灭故受灭,受灭故渴爱灭,渴爱灭故取灭,取灭故有灭,有灭故生灭,生灭故老死忧悲苦恼灭。这就是一切苦蕴的息灭。这就是如实观察并通达圣道。
  「居士!圣弟子对於上述五种恐怖与怨仇应当予以停止、息灭,进而成就四项须陀洹之法,如实观察并通达圣道,如果愿意的话,就可以自行记说:『我永远不再堕入地狱、畜生、饿鬼等恶道之中了,已得须陀洹果,永远不再堕落,决定趋向正觉。』」
  1999年7月编译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