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地藏关连诗文及当时罗唐文化交流
金地藏关连诗文及当时罗唐文化交流
作者:韩国 池浚模
一、序言
金地藏法师新罗人也,24岁时(719)削发渡海,入唐九华山,栖止几十年,修道济世,世人称“肉身地藏”,诚稀有哉!
法师入寂(794)后,今以1210年计算,政当西纪2004年也。今年夏,国际学会,开催于当地,亦非偶然也。韩国侧主干崔锡焕氏,不以余为老物,请以发表者中一人,故参末于讲座,而顾浅学肤识,赧然可愧者存焉尔。
二、生涯与身份
法师姓金名乔觉,世称肉身地藏菩萨,地藏是如何菩萨耶?《地藏本愿经》下,有曰:“现在未来天人众,吾今殷勤付嘱汝,以大神通方便度,勿令堕在诸恶趣。”又《地藏十轮经》①,有曰:“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又以“自誓非度尽众生,决不成佛,常现身地狱中,以救众生之苦难”,知于世人,以此亦可知乔觉法师之为人如何矣?
法师之身份,是新罗王子耶,是新罗王族耶,②宋代赞宁(918-999)所撰《宋高僧传》30卷中第20与明太祖(在位1368-1398)御制《神僧传》9卷中第8俱记“新罗国王之支属”而清圣祖(在位1662-1722)御定《全唐诗》900卷中第808记“新罗国王子”如此相似,孰是孰非耶。③盖后代之记录,比前代之记录,信赖性较弱,而若是王子,高丽金富轼《三国史记》(1145)50卷中,岂无一言记载哉,故笔者置信于前者矣。
法师之诞生入寂年代,最可信者是费冠卿所撰《九华山化成寺》也,此记文载于清代董诰等春敕撰《全唐文》(1814)1000卷中第694,其中有“时年九十九,贞元十年夏,忽召徒告别”,因此可推定其诞生之年西纪696年,其入寂之年西纪794年也,入唐之年,唐玄宗开元7年(719),即新罗圣德王18年,是年新罗,有遣唐使行。《三国史记》记其事,但不记其使臣名,而想此时随行到唐,周寻名山可修行处,竟得九华山,至备年初(756-7),山下村居诸葛节等④见法师苦行,识构禅宇,不数载而成大伽蓝云建中初(780-1),池州太守张岩,奏请朝廷,赐化城寺额。
费公青阳人,元和(806-821)进士5以孝闻名,两次召唤,俱不出仕,费公之撰寺记文,是宪宗元和8年癸巳(813)之事,地藏法师入寂第20年。
或书①记法师生卒705-803,未知依何根据,或②曰:法师号松溪,亦不可信。此时只有字,未有号,或有以地名自他呼称者,如李青莲、杜少陵、柳柳州,青莲李白出生地名,少陵杜甫所居地名,柳州柳宗元任地名也尔。
三、当时罗唐文化交流片貌
法师生存,自696年至794年,故观察7·8世纪,罗唐文化交流,是为一助于知得地藏法师之时代的生活环境也。
新罗与高句丽、百济并立,所谓三国之一。而新罗之三国统一,在于668年,地藏法师,诞生26年之前也,新罗三国统一之翌年,新罗义湘祖师入唐到终南山,终南山智俨大师欢迎。曰:昨梦大树生海东,布阴中国,上有摩尼宝珠,乃知子来投我之兆③,智俨中国华严宗第二祖,义湘东国华严宗初祖也。
新罗真德女王2年(648),金春秋(后日太宗武烈王)使行于唐,2年后,金法敏(后日文武王)亦以使往于唐,俱观唐代文物之盛,唐玄宗遣鸿胪少卿邢?摇于新罗时(738),谓之曰:“新罗号为君子之国,颇知书记有类中国,以卿儒,故持节往,宜演经义”。④唐大历十大才子之一钱起(送陆珽侍御使新罗)诗(768)⑤,其尾联曰:“始觉儒风远,殊方礼乐新。”俱可知新罗之位相也。
新罗真德女王4年(650),王自作《太平颂》⑥,识锦为纹,赠唐室,其诗曰:
大唐开鸿业,巍巍皇猷昌;
止戈戎衣定,修文契百王;
统天崇两施,理物体含章;
深仁偕日月,抚运迈虞唐;
幡旗何赫赫,钲鼓何锽锽;
外夷违命者,剪覆被天殃;
淳风凝幽显,遐迩竞呈祥;
四时和玉烛,七曜巡万方;
维岳降宰辅,维帝任忠良;
三五成一德,助我唐家光。
新罗景德王15年(756),遣使如唐时玄宗当安禄山乱,蒙尘在蜀成都,感其谊观书自作诗五言十韵以表谢意⑦,其诗曰:
四维分景纬,万像含中枢;
玉帛遍天下,梯航归上都;
缅怀阻青陆,岁月动黄图;
漫漫穷地际,苍苍连海隅;
兴言名义国,岂谓山河殊;
使去传风教,人来习典谟;
衣冠知奉礼,忠信识尊儒;
识矣天其铿,贤哉德不孤;
拥旄同作牧,厚贶比生刍;
益重青青志,风霜恒不渝。
上记两诗,又知两国之交谊,实不浅浅矣。
非但使行,至於商贾,购入书籍而归,一例见於《白居易传》⑧,后世宋哲宗送求书目录於高丽宣宗(1091),总128种,5023卷之多,一一记其名⑨。又阅之於王应麟撰《玉海》200卷中第52曰:“高丽献书多异本,馆阁所无云。”{10}以此等事,优有证於韩中文化交流片貌。
四、地藏法师汉诗作品
地藏法师之传记,始显於费冠卿《九华山化城寺记》,非但其文,法师入寂后19年所作,费公亦青阳人,幼所闻见以录之,最可信也。《朱高僧传》盖据此记,而叙其事纪其德《神僧传》略载而已。
地藏法师之汉诗作品,唯有一首七律,载於《全唐诗》,题曰《送童子下山》{11},其作品如下:
空门寂寞汝思家,礼别云房下九华;
爱向竹栏骑竹马,懒于金地聚金沙;
瓶添涧底休招月,钵洗池中罢弄花;
好去不须频下泪,老僧相伴有烟霞。
此作虽非雅丽精练,出於识实纯粹,仔细吟味其行间字里,优可为想像两情绵连也,老僧爱童子如孙儿,童子慕老僧如祖父,而童子竟不堪空门寂寞,将下山归家,别泪涟涟,老僧但曰:好去不须频下泪,余相伴有烟霞。以此尾联可以压卷於九华山诸诗。
中国近体诗之始源,发於6世纪,南朝梁之阴铿(510?-570?)五言《咏妓》诗北朝周之庾信(513-581)七言《鸟夜啼》诗,俱备律诗体裁,一曰押韵(rhyming)法隔句押韵,而不换韵;二曰声(平仄)构成法(tone structure),内外句每第2字,平仄对立,第7字亦对立;三曰对偶(parallelism)法第2联(颔联)与第3联(颈联),用对偶体四曰连联(stanza connection)法,前联外句第2字与次联内句第2字,同用平或仄,故阴铿之五言《咏妓》与庾信之七言《鸟夜啼》是近体律诗形式,如此形式,渐增流行。至初唐,普遍全国,沈(沈期,650?-714)宋(宋之向,650?-712)始称律诗,我地藏法师《送童子下山》是东国人最初之律诗作品矣。
五、《酬惠米》真伪辨正
又有《酬惠米》之诗,金地藏之所作云,先看两书记载,可对照而分析焉,明时池州府,属于安徽省,治下管辖青阳等六县云。《青阳县志》清光绪17年(1891)编《池州府志》明嘉靖年间(1522-1566)编也:
弃动金銮衲布衣:弃却金銮衲布衣
修身浮海到华西:修身浮海渡华西
原○自是酋王子:原身自是皇太子
慕道相逢吴用之:慕道相逢柯用之
末敢扣门求他语:末敢扣门求他语
咋叨送米续晨炊:昨叨送米续晨炊
而今餮食黄精饭:而今餮食黄精饭
腹饱忘思前日饥:腹饱忘思前日饥
——《青阳县志》——《池州府志》
前者金宝民《地藏菩萨金乔觉法师》(延边大学,1989)中所引用者;后者《金地藏法师研究续集》(黄山书教社,1996)所载,劳章《金乔觉酬惠米诗浅议》中所引用者,笔者於此《酬惠米》诗中,将指摘其不当处以辨正之。{12}
(1)金銮殿是翰林院别称,若地藏在故国新罗时,以弱冠,任於翰林院职(当时新罗谓之通文博士),其后又经过相当岁月,岂吐出如此拙作?摇,此作比《送童子下山》相距甚远。
(2)正如劳氏所言,修身一语,不但不是佛家之语,而且以修身为目的,越海入中国此成说耶。
(3)2联3联,不用对偶,既非近体律诗,然则此可谓古体诗,而全无古典之味。
(4)皇太子是皇帝之太子,地藏法师虽假定王子,不得用此语,一边酋王子之酋字。是用於蛮夷之长,前者太自傲,后者太自蔑,俱不可也。
笔者於是决论,乃曰《酬惠米》之诗,非地藏之作。
六、陈严之《地藏塔》诗
陈严亦青阳人也,应试不第,入元隐居,遍游九华之胜,作诗记之,名《九华诗集》。《青阳县志》卷12,载此《地藏塔诗》,笔者曾不见两书,韩国书,佛教映像会报社编《肉身菩萨地藏菩萨》(1993)中,引用如下:{13}
八十四级山头石,风撼塔铃天半语;
五百余年地藏坟,众人都向要中闻。
此诗误写顺序者也,如此转写者,因不知前代书诗一法,此诗原状,可知如下:
五八 如左顺番,展开序列
百十 则起承句成对偶体,2
余四 ·4句有押韵,可以为
年级 七言绝句,如不然,语
地山 不成说句不成诗,语不
藏头 成说者,地藏坟梦中闻
坟石 也,句不成诗者,起承
②① 句,俱不押韵,反面转
结两句,俱押韵,如此
众风 诗,古来无有。
人撼 于学七言律诗一首,
都塔 以供读者诸彦之参考,
向铃 笔者之王考(讳,运河
梦天 1841-1917)
中半 晚年(1916)所写
闻语 《御定陆伟》中《山西
④③ 村》也。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迈
衣冠简楼古风存
从今若许闻乘月
拄杖无时夜叩门
《御定陆律》宋代陆游(1125-1210)所作七言律诗之谓也。{14}
七、李白之《地藏菩萨赞》
李白比地藏法师,7年年下出生,且天宝年间(742-756),李白尝与青阳县监韦仲堪,泛舟游於扬子江,见九子山,如莲华削成,改称九华山云。李白之作《地藏菩萨赞》,载於《全唐文》卷350,而或书收之於《?摇?摇?摇 ?摇,文人遗诗》{15},此赞诗耶文耶,此赞前有序后有赞,试言赞之形式,各句五言,总十句,隔句押韵,第六句换韵,即五言古体诗形式,然而自古代,箴铭赞等,既不收录於诗集中,还收录於散文部门,此赞诗云者,破前例矣。
《地藏菩萨赞并序》之序文中,登场人物,唯有二人,一人李白自身,他一人扶风人窦滔也。扶风地名,战国初,秦孝公置武功县汉因之,而属右扶风,或曰武功,或曰扶风,实同一地名,世人多识之窦滔,是东晋(前秦)符坚(在位351-384)时,任秦州刺史,被徙流沙,其妻苏蕙,以识锦文诗,送于其夫,以是有名,然而文中窦滔,非东晋人,是唐人也,其序文有曰。
“弟子扶风窦滔,少以英气爽迈,结交王侯,清风豪侠,极乐生疾……愿图圣容,以祈景福,庶冥力凭助,而厥苦有瘳,爰命小才式赞其事。”
余解其序文之要,曰“弟子”信地藏菩萨之佛弟子之谓也,“极乐生疾”尽世俗之快乐,而生疾病之谓也。“愿图圣容”愿图地藏菩萨圣容之谓也。“厥苦有瘳”其病苦治愈之谓也。“小才”李白自谦之词也,唐人窦滔,或书家耶。
《化城寺记文》中,无言及李白《地藏菩萨赞》中,无言及乔觉。愚以为,青阳地方,旧有地藏信仰,诸葛节以下诸人,一日合山观乔觉,咸叹曰,此法师实肉身地藏菩萨也,然李白当是时,尚未知地藏法师者,非耶,甚可疑处。
八、结论
综合如上所述,可得出如下结轮,如有错误,敢请读者正焉。
1.金地藏法师身份,非新罗王子,是王室近亲。
2.《送童子下山》为佳作,而是东国人最初的七言律诗。
3.《酬惠米》不但拙作,且非地藏法师之作。
4.宋代陈严之《地藏塔》诗,印刷时有误写,是因不识前代近体汉诗书写一样式。
5.李白作《地藏菩萨赞并序》,收於《全唐文》,以其非诗也,赞虽是五言十句,隔句押韵,而如此(或四言、或七言)赞与箴铭等,自古分类於非诗。
6.《地藏菩萨赞》虽是李白作,实依窦滔(非前秦人)之请,而其序文中,无有言及於金地藏法师,此不为地藏法师而作。
以上
添记:拙作七言律诗一首,以为纪念
谨颂金地藏法师
海山万里隔王家,削发寻幽入九华;
一念慈悲能济度,三生苦痛等恒沙;
风清夜闻云间鹤,日暖春看洞里花;
稀有肉身菩萨降,道场深处拥烟霞。
(2004年8月毕稿)
【注释】
① (韩国)佛教Television社《韩国佛教1600年史》(2001)。
② 睦贞培《成佛化身,地藏法师》,(韩国)佛教映像会报社《肉身菩萨 地藏法师》(1992)。
③ 高丽一然《三国遗事》《义湘传教》。
④ 《唐书》(新罗传)。
⑤ 《全唐诗》卷237。
⑥ 高丽金富轼《三国史记》《真德王》,《全唐诗》卷797。
⑦ 《三国史记》《新罗景德王》。
⑧ 《新唐书》卷119《白居易传》有曰“鸡林地贾售其国相,率篇易一金,其伪者,相辄能辨之”。
⑨ 朝鲜郑麟趾《高丽史》(宣宗)。
⑩ 笔者《高丽汉文学史》上(2期高丽与宋书籍之互输),韩国语文学会《语文学》38(1979)。
{11} 《全唐诗》卷808。
{12} 1999年12月12日,於什?摇(汉城)佛教放送局,有九华山地藏信仰韩中学术会议书,笔者以发表者之一人言之。
{13} 注2引用书中,延边大学教授金宝民《肉身菩萨地藏法师》与其书第6章《地藏关系文献资料》中,俱为倒错顺序。
{14} 《御定陆律》,未知何代何王之御定,而王考所书,政七律五百首。
{15} 注13同。
池竣模,系韩国历史学家,2004年秋来九华山参加地藏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