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与心理
健康与心理
妙 华
随着健康观念和医学模式的转变,结束了“无病就是健康”的旧健康观,只有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良好和道德健康四方而都具备,才是完全的健康。
对于躯体疾病,人们不惜一切代价,想方设法四处求医,而对于整日烦躁不安、唉声叹气、怨天尤人、攀比嫉妒、贡高我慢、牢骚满腹等心理疾病,似乎早已被人们习惯了,不足为奇。然而,生病的心理带给人们的痛苦往往更严重,心病累积到一定程度将会导致躯体疾病。一个心胸狭窄、常怀恶念的人,所谓的好身体也会变坏;相反,一个心胸开朗、常怀善念,甚至常行善事的人,身体会逐渐变好。
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让一个健康人处于舒适状态,并用语言暗示使之精神愉快,这时,此人的血压可下降2·66kpa,脉搏每分钟可减少8次,X光观察被试人胃部,会发现胃的体积缩小,工作能力随之提高。若用相反的实际条件来做,其结果与前者完全相反。
八十年代,我国一位年轻的小提琴家,在一次国际比赛获奖后,突然左手患了一种病,全身麻木,无名指不能活动。他的手指再也不能使四根琴弦发出美妙动听的旋律了。这个年轻人的心似堕入了深渊,痛苦至极。整整三年,四处求医,都不见效。后来,经过心理医生诊断,原来是心理因素所致。由于对自己今后能否保持世界一流演奏水平过度的思虑和担心,心理上的紧张导致生理的失常。在心理医生的指点下,他解除了思想上的紧张状态,心理放松,从头练起,三个月后又恢复了以往的水平。
祖国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主要由于正邪两个方面。正是指人体的机能活动及其抗病能力(内因);邪是指各种致病因素(外因)。如一个人心理健康,则机体机能活动和抗病能力就正常,必定正气内存,虽遇各种致病因素,也不会引起疾病。即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若已患病,也不能经常想病,因为想病就病,想好就好。其道理是:想是一种意念,意念有能量;想是心理作用,心理作用有功能、有信息,心理作用可以引起生理变化,如望梅止渴。又如唐朝大画家王道之画八骏图时,剩下最后一匹马怎么也画不好,于是他时刻把全部身心投入到画八骏图上。一次其妻给他送饭时,在窗外意外地发现画室里有一匹马,而无王道之。他得知这个事实后,便改画观世音菩萨。又一次其妻发现画室内只见观世音菩萨而不见王道之。再如我们听到一个不幸的消息,立 即表现为精神紧张、面色剧变、汗毛直竖,甚至全身发抖、不省人事等。正如《黄帝内经》说:“百病从心生”;古圣先贤说:“一切法从心想生”。
综上所述,人的心理和生理两者之间有密切联系,身体的健康状况影响个人的心理;反过来,心理健康状况也会对他的身体产生影响,而以心理为根本。
对于疾病的防治,祖国医学早就提出了扶正祛邪,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等治疗原则。《大学》云:“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身有所忿憷,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理专家对于心理养生提出以下几点:
第一,以善良为营养素,人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到身体的损益存亡。很多养生学家提醒人们要“慎微”,一切从小做起,对身体有益的事就做,不利则不做。身体虚弱的人,每养一份精神便可多增一份生机。心存善良的人会始终保持泰然自若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能把血液的流量和神经细胞的兴奋度调至最佳状态,从而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第二,以宽容为调节阀。人在社会交往中,吃亏、被误解、受委屈的事总是不可避免的。面对这些,最明智的选择是学会宽容。一个不会宽容,只知苛求别人的人,其心理往往处于紧张状态,从而导致神经兴奋、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使心理、生理进入恶性循环。学会宽容,就会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这等于在自己的心理上安装了调节阀,可以及时排泄掉愤怒、仇恨、委屈等不良情绪。
第三,乐观是不老丹。常言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面对逆境,尤其要保持乐观。
第四,淡泊是免疫剂。淡泊,即恬淡寡欲,不追求名利。清末张子洞的养生名联说:“无求便是安心法”;当代著名作家冰心也认为“人到无求品自高”。有了淡泊的心志,就不会在世欲中随波逐流、追名逐利,就不会对身外之物得而大喜、失而大悲,就不会对世事、他人牢骚满腹、攀比嫉妒。淡泊会使人始终处于平和的状态,保持一颗平常心,将一切有损于身心的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
摘自《普陀山佛教》2002年第3期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