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空观印禅心———论《心经》对禅思禅诗的影响
般若空观印禅心
———论《心经》对禅思禅诗的影响
吴言生
内容提要 对中国文化产生巨大影响的《心经》,既是《大般若经》的精华,
也是佛法的总纲领。《心经》五蕴皆空、色空相即、诸法空相、了无所得的般若
空观,深刻影响了禅宗破除五蕴执着、圆融真空妙有、体证澄明自性、彻见本来
面目的思想。禅宗汲取《心经》精髓,并通过诗歌偈颂的形式,传达对《心经》
般若空观的透彻之悟,流漾着玲珑透彻、色相俱泯的风致。体证般若空观及其对
禅思禅诗的影响,对建构21世纪禅悟诗学,有着重要的意义。般若空观剔除感
官的粘滞性,超越物质声色世界,以跃入澄明自在的审美情境,与禅的终极关怀
合若符契,对追求诗意地栖居的当代人文精神,也具有深刻的启迪作用。
关键词 心经 般若空观 观自在 禅思 禅诗
在佛教的三藏十二部为数近万的经典
中,有一卷字数最少、内涵最深、流传最
广的经典,这就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以下简称《心经》)。《大般若经》20万颂、
640万言的精要,全都浓缩在《心经》短短
的260字中。《心经》是佛法的纲领。整个
佛法以大乘佛法为主要为中心,大乘佛法
以般若类经典为主要为中心,般若类经典
又以此经为主要为中心,所以名为《心
经》。《心经》自传入中国以来,至今已至
少被翻译21次,这在中国佛经翻译史上是
仅见的。有关《心经》的注疏,历代以来
不胜枚举,编入《大藏经》者即有80余种
之多。这些注疏除一种所注为罗什大师的
译本外,其余均为玄奘译本。故本文所论
《心经》,即以奘译本为据(见《大正藏》
第8册)。
《心经》般若空观深邃澄明的般若之
光,映照着睿智灵动的禅宗智慧。般若思
想作为大乘佛教的理论基础,在佛教思想
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般若真空与涅妙
有,构成了禅宗思想的两大源头。禅宗汲
取《心经》精髓,深化了禅宗思想、禅悟
思维,并通过诗歌偈颂的形式,传达对
《心经》般若空观的透彻之悟,从而使得流
宕着般若慧光的禅宗诗歌,呈现出玲珑透
彻、色相俱泯的风致,成为禅林诗苑的妙
胜景观。
一、五蕴皆空的禅思诗情
“般若”,略等于“智慧”。经文不译为
智慧,而仍保留其梵音,称为“般若”,这
是因为“智慧”只诠解出般若的部分意义,
而不能代表般若全部深远意义。般若是离
一切妄相的无分别智,也是通达一切法性
的无相智。它是超越相对,否定一切差别
观,直透万法皆空的智慧。用般若慧眼来
观照,五蕴等有为法顿然呈现出空虚的质
性。《心经》的根本思想是运用般若进行澄
明自在的禅悟观照。“观”是观照,是以般
若直观照见诸法皆空而获得自在解脱。“观
自在菩萨”是以澄明自在的审美襟怀观照
宇宙人生实相的大彻大悟者。当他深入般
若直观时,能够从烦恼秽浊的此岸,直趋
·102·
观的菩萨,照见“五蕴皆
空”,这是《心经》的要旨。佛陀出世的本
怀,就是要使人认清宇宙人生的真相,解
除身心的束缚,明心见性,获得自在。佛
教宣称人人皆有佛性,只因无始以来为根
本无明所覆蔽,以至于不能彰显。而这覆
蔽真如佛性的就是五蕴,即构成我们身心
乃至一切有为法的五种要素:色受想行识。
其中色是一切物质现象,受、想、行、识
是精神现象。因为五蕴是因缘所生法,而
凡是因缘所生法,均没有实体,所以是空,
能这样观察、体验,就可以“度一切苦
厄”。众生苦难的根源在于把自己看成有实
体性,以自我为前提,苦痛遂因之而起。
若通达法性无我,则苦海波平,爱河浪息。
佛教设立五蕴说的目的,即是为了破除众
生的我执。洞悉五蕴皆空,就能高蹈浊世,
在尘出尘,获得审美观照的澄明自在。
“五蕴皆空”的般若观照,深切影响了
禅宗思想,使禅宗思想沐浴着空明的意趣。
禅宗用般若照见五蕴皆空,从而感受到浮
沫般的色蕴虚无,水泡般的受蕴不有,阳
焰般的想蕴非实,芭蕉般的行蕴空虚,幻
化般的识蕴无依。圆悟禅师认为,父母未
生之前,净裸裸赤洒洒,没有纤毫翳蔽。
等到投胎既生之后,同样净裸裸赤洒洒,
没有纤毫翳蔽。随着年龄的增长,分别取
舍之心渐重,人愈来愈深地陷堕在四大五
蕴之中,情欲炽盛,清明的自性遂为烦恼
浮云遮覆。法眼通彻之人,洞知四大空寂,
五蕴本虚,回光返照,即可顿悟成佛(《圆
悟录》卷12)。照见五蕴皆空,禅宗对由五
蕴和合而成的人身遂不复执着。当生老病
死的相逼之时,禅者遂能平静安祥地面对
死亡。参禅悟道,就是要体证四大五蕴的
空性,“用大智慧,打破五蕴烦恼尘劳。如
此修行,定成佛道”(《坛经·般若品》)。禅
者吟云:
法身觉了无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
五阴浮云空去来,三毒水泡虚出没。(《证
道歌》)
权将沤水类余身,五蕴虚攒假立人。
解达蕴空沤不实,方能明见本来真。(《祖
堂集》卷9《落浦》)
永嘉指出,一旦觉悟,则法身只是生
命的真实,除了原本的心态之外,别无一
物可得。当我们回溯到生命的源头,佛性
便皎然现前。此时就会发现,障蔽清明自
性的阴霾只不过像暂掩日光的浮云而已。
由五蕴派生的贪嗔痴毒,也像倏生倏灭的
泡沫一样,暂有还无,虚幻不实。洛浦以
水上泡沫譬喻五蕴合成的人身,不但深知
五蕴合成的人身不实,而且洞察五蕴的本
身亦空,从而明明白白地见到超出虚幻蕴
沤之外亘古长新的本来面目。临济大声疾
呼:“赤肉团上有一无位真人,常从汝等诸
人面门出入,未证据者,看,看!”(《临济
录》)“赤肉团”是五蕴合成的身体,“无位
真人”是本来面目。禅的终极关怀就是明
心见性。明心见性,就是照见五蕴的空相,
破除对五蕴的执着,发现五蕴之中辉腾今
古的清明自性,复归于纤尘不染的生命源
头。
当五蕴成为障蔽自性的尘埃时,必须
用般若照见其空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彻底
否定五蕴。如果只看到五蕴的“空”,则是
避俗求真,落入新的执著。当照见其如梦
如响、如影如焰、如幻如化的空性,就不
会对它生起执著,此时五蕴不再是障蔽自
性的尘埃,而是自性的显现,是自性的妙
用,故《大般若经》云:“五蕴即是一切智
智,一切智智即是五蕴。”(卷513)这与烦
恼是道场、淫怒痴性即是解脱息息相通,
是“生死即涅”式的大乘佛教的究极境
界。庞蕴诗云:
易复易,即此五蕴成真智。十方世界
一乘同,无相法身岂有二?若舍烦恼觅菩
提,不知何方有佛地? (《庞居士语录》卷
下)
离烦恼之外并无菩提可求。“真智”在
表面上虽与“五蕴”相对立,但在本体上,
二者是相即、同一的。若如实地观照诸法
空相,洞明缘起与无自性,以般若直观照
彻贪嗔痴等烦恼,则知烦恼的全体皆是法
性,四大五蕴即是真智本身。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