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心经》与禅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王惕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心经》与禅
  王惕
  这篇文章的初稿1994年就写成了,但一位好心人告诫我:“你不是法师,这篇文章发表不了。”的确,讲这部《心经》的大德高僧自古以来不计其数,我的面前就摆着诸多善知识的《讲记》,也曾翻来复去地读,读来读去,我还是决定要写,因为人虽有高下,法则皆平等,我与法师虽在世间身份不同,出世间的菩提心却一样湛然。诸法空相,参禅的人打佛骂祖都作得,我在祖师面前说几句心有所感的话,讨一顿棒喝总可以吧?
  禅是什么?禅是无言的体会,是自我与宇宙打成一片的直觉,说中一物目口是烦恼,即是荒谬。不过,人类既有语言文字,不说、不写就不会使更多的人了解禅,姑说之、勉强写之。不过请读者注意,参禅不能凭借说和写,必须自己去做,去实践。
  有一阵子业障现前,烦恼无限,总是难以人定,万般无奈,我便放下人定的念头,专心默诵《心经》,没想到,这却使我很快地人定了,觉受很好。于是专注于对《心经》的研读,保任禅的体会,现将粗浅体会写出来,乞各位大德法正。
  (一)《心经》是诸经之心
  一、《心经》是谁说的:汉传佛教世传《心经》多用玄奘法师的译本,前无“如是我闻”,后无“信受奉行”,故在诸法师的“讲记”中,有人说是佛说的,有人说是观自在菩萨说的。
  其一:今此《心经》,无首无尾,开头一句,就是“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但赵宋施护的译本,三分具足。有人说:奘师译的是略本,所以不具三分。然从另一观点看,奘师所译的《心经》,才是《心经》的原型。此经本是《般若波罗蜜多经》中的心要。在六百卷的《般若经》里,有《学观品》,此晶有与本经几乎完全相同的文句,但不是观自在菩萨说的,而是佛直接向舍利于说的。(摘自印顺大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记》)
  其二:《心经》何故无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处等六种成就,以证明是佛说呢?唐太宗时,有一位国师名玄奘法师……后来在四川成都挂单,遇到一位老和尚,身生疥癞,人不敢近,惟有年轻的玄奘法师,以一颗同情心侍奉他……老和尚感他调治之恩,无以为报,惟有一部经可以口传给他,就是这一部《心经》,一共二百六十字……鸠摩罗什法师也翻译有这部《心经》,名叫《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有“如是我闻”等语,但不及老和尚传给玄奘法师所说的那么,简洁流利清楚,那位老和尚又是甚么人呢?他就是观音菩萨。(摘自圣一老法师《心经讲记》)
  其三:此经按施护本,世尊在灵鹫山中,人甚深光明宣说正法三摩提。舍利子白观自在菩萨言:若有欲修学甚深般若法门者,当云何修学。而观自在菩萨遂说此经。即世尊所说大部般若之精要。菩萨之说,即是佛说。故结集家叙引菩萨自行甚深般若,为发起序。又为修学甚深般若者之模范。此文若不引舍利子所问一段因缘,观之莫明说法之由序。(摘自圆瑛法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义》)
  笔者于80年代末接触藏传佛教,1991年春赴青海塔尔寺调查那里的“艺术三绝”,开始学习藏文字母,在半年多的时间里,一面创作壁画,一面学习藏语{心经》。彼时尚未读过宋代施护法师的译本,学习时,全凭老师一面教藏语语音,一面翻译成汉语,这样学下采,就出现了一部白话《心经》,这白话白得不能再白,比如“这语言我听见佛所说”即是“如是我闻”。后来回到北京,在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的帮助下,重新把白话译文整理,又拜读了施护法师译本,才见到了“三分(初序分,中正宗分,后流通分)”具足的《心经》,初步写出了《学习汉藏两译<心经)的体会》(发表于1992年第六期《法音》上)。
  《心经》是谁说的?是观自在菩萨承佛威力而说。三分具足的经中说,“时,佛世尊即人三昧,名广大甚深。尔时,众中有菩萨摩诃萨,名观自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离诸苦厄。”这时,舍利弗承佛威力,作为当机众,请观自在菩萨讲解“欲学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行者,云何修行。”这段经文中所言,世尊人于广大甚深三昧,就像拈花微笑的公案一样,是无声说法,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并不是自己不懂,而是以智慧观照,承佛威力,欲为众生阐绎大法,故去祈请观自在菩萨讲解,因为观自在菩萨早巳位超等觉,“离诸苦厄”,这就像两位大学教授联合讲课一样,一位做示范,一位在旁讲解:欲学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行,必须照见五蕴皆空,离诸苦厄。其入门之法就是修习禅定观空,直至达到“广大甚深三昧”的深层次,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经中后分,有释迦如来“从广大甚深三摩地起”的情节,他赞叹观自在菩萨“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说,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行,应如是行。如是行时,一切如来皆悉随喜。”
  故《心经》应为世尊与观自在菩萨共说,菩萨说,即是佛说。
  (二)宫简意赅,包罗万象
  仍以玄奘法师译本为例,《心经》共汉字260字,包罗了诸法的精髓。将六百卷的《大般若经》浓缩为五千字的《金刚经》,再将五千字的《金刚经》浓缩,即是260字的《心经》。它包括了五蕴、十二因缘、十八界、四圣谛等佛法基础理论,破我、法二执,直指般若妙智,点出空、有关系,无所有(空)而无不所有(有)。
  下面以笔者的粗浅理解,分别说之。
  1.关于“观”
  经曰:“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此处之“观”、不是平常所说观察之观(guan),而读去声--guan,义为洞彻、透视,反照,即是将凡夫之颠倒梦想(烦恼)从相反的角度透视、洞察。凡夫之颠倒梦想是烦恼,经过从反面观照即为菩提。比如凡夫皆喜生而怕死,菩萨则喜死而惧生(乘愿再来除外)。因凡夫之生、众生之生,就意味着未能跳出六道轮回,苦无出期;而凡夫则当做喜事来庆贺,请客延宾,大排筵宴,不知是苦。反之,菩萨视死如归,而凡夫则贪生怕死。同样是对一件事,凡夫的颠倒梦想和菩萨拨乱反正的观照截然不同。所以,欲修学甚深般若法门者,必须首先改变自己的立场,从颠倒梦想的反面去透视,去观照,方有希望得自在也。
  2.关于“五蕴”
  过去讲,五蕴是物质与精神的总称。又有人云:科学发达以后将证明宗教的荒谬。在现代科学发展的今天,被人认为非物质的“精神”却被科学家证实了也是物质,它虽然没有实在的形体,却有巨大的能量,像电波和X射线一样,被称为“场物质”。佛教至今还没有被科学打翻在地,相反,佛教的理论,释迦牟尼的“猜想”(实际并非猜想,而是世尊的实证,只不过要和科学家对话,只能把他们观测不到的、理解不了的姑且称为“猜想”,与哥德巴赫猜想向对应)一个个被科学家们证实。故五蕴者,应是两种物质:实物质和场物质的总称。
  苦是苦痛,厄是困难。五蕴积聚就是苦厄;照见五蕴皆空,即是度却一切苦厄。
  3.关于“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
  经曰:“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五色,无受想行识。”在短短不到40字中,前面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是1+1=1的公式,而后面又说“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成了1—1=1,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依笔者之理解,色即是空,是法的性状,空中无色,是法的本质。诸法存在于时空,与色、受、想、行、识本为一体,由颠倒梦想的角度看去是五蕴,反过来从菩提的角度去观照即是空相。但是,这并不等于诸法的本质即是如此,机锋一转,破尔法执;诸法的空相(本质)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这与五蕴刹那间生灭,刹那变化截然不同,故说“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
  吴立民先生在《心经释义》中云:
  五蕴中间,最难下这一个空字的,就是色蕴。因为他有物质,有阻碍,显然非空。一般凡夫往往迷在这上面,认他是实有的东西,起着种种分别。殊不知这色蕴完全是不可凭的,完全是空的。……如果是真实不空的东西,就应当恒常不变。而现在我们外境的色蕴却是息息变动。山河大地,固然有沧海桑田之感。就是我们最亲切的自己的身,也是一样。今年的我,不是去年的我,本月的我,不是上月的我;今日的我,不是昨日的我。乃至看我鼻中的出入息,这一息的我,也不是前一息的我;后一息的我,也就不是这一息的我。因为在这一息中间,我的身已经起了无数的变化,最显而易见的,就是我周身的血,已经因这呼吸的关系,变了性质,变了成份,变了位置,变了工作了。再精密的说,还不仅只一息中间有这许多变化,差不多刹那刹那都是变化不停的。一切色蕴莫不如此。既是时常变化,所以知道它是空。
  世间一切诸法,从凡夫的眼光中,即是从五蕴不空的眼光中看来,宛然有出生、有消灭、有垢染、有清净、有增加,有减少,而菩萨仗着般若的妙用,照见五蕴皆空以后,却并无生灭、垢净、增减等相,所以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等等是诸法空相。
  为什么说诸法空相,没有生灭、垢净、增减等等呢?因为一切生灭、垢净、增减,乃至好恶、爱憎、恩仇……无不是由分别心而起,这分别心又是由于执着“人我”、“法我”而起,有了分别心,必会执着、固执。我应如此,彼不应如此;我爱则取,我厌则恨、则弃。这种执着的我见,但是由五蕴不空。只见五蕴不空,落人颠倒梦想,难见诸法空相,不可能理解诸法的本质。
  《大般若经·教诫教授品》云:“菩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於一切法不起分别,无异分别,住无分别修一切法,唯正勤修一切智智。”
  故经中若仅说“色即是空”,我等凡夫又易落入一边,所以要破除一连串的边见、邪见,进一步指出“空中五色,无受想行识”自此以下,连用了十三个“无”字,破除了五十四个人法两执的概念,势如劈竹,痛快淋漓。
  4。关于六根、六尘和十八界
  看上面简易的示意图便可明白,六根是凡夫的色身上器官与功能,六尘是与六根相对的客观世界。有人要问,你说的六根,眼睛呀、鼻子呀,明明长在我身上,经中怎么说:“无眼、耳、鼻、舌、身、意”呢?须知,经中所说的“无”,并不是否定因缘和合生成的肉身,而是说它们分分秒秒都在变化,此一时的“我”,不是彼一时的“我”。又有人说,眼睛长在我身上,不管变化不变化,也是我的。这样看来,我身即是你认为的我;可是,这我身又是谁的呢?你会说,我身也是我的,这样就产生了奇怪的事,眼睛属于“我身”,而我身又属于另外一个“我”,更有甚者,东西也是我的,钱财也是我的,爱人也属于我,这个我究竟在哪里?如果说眼睛长在我身是属于我的,那么钱财、爱人并不是你身上的器官,怎么也属于我呢?可知这个“我”是虚幻的,这个概念大可以无边(私欲膨胀),小又捉摸不定,只因凡夫有了分别,为了界定私欲的范畴,才有了“我”。以于这一点,要反复思索,把它想通,否则下面以《心经》人禅时,你就会因执着而难以平静入定。
  以上六根六尘总称为十二处(又作十二入。十二人处)。与五蕴相配,关系如下图:
  一般认为,十二处加上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即称十八界《佛光大辞典》称:“谓十八种类自性各别不同,故称十八界,又作十八持。即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能发生认识之功能),及其所对之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境(为认识之对象),以及感官(六根)缘对境(六境)所生之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合为十八种,称为十八界。”
  笔者因为多年研究视觉思维、视觉心理和视觉传承,遇事又欢喜刨根问底,故感到十八界和十二处并不相重合,现将个人的粗浅认识陈述于下: .
  眼界:说到眼,是一个整体概念。而眼界则是进一步精微的界定,包括眼的外部形态(上下眼睑、眼球、泪腺等),内部结构(前房、角膜、巩膜、虹彩、瞳孔、玻璃体、中心窝、视神经直至中枢神经和大脑管理视觉的部分)。如果眼睛有病,进了一粒砂,又患了麦粒肿,那么眼科医生立即可以根据眼睛结构,判断出何种为外来之痛苦(砂),何者为自生的烦恼(麦粒肿)。
  耳界、鼻界、舌界、身界依次类推。同样是指各器官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
  意界:指心识、神经系统的内部结构和传递方法。如大脑的结构和各脑区的分工,中枢神经系统等。随着科学和医学的发展,人体内的经络被发现,它们属于什么系统?科学家目前又正在研究作为肉团心的心脏是否参予思维活动等。如果心脏参予思维活动,则亦应归于意界。 ’
  色界:广大的物质世界,不仅是人类眼睛所能见到的,亦应包括一切众生所能见到者。
  声界,香界、味界、触界,依次类推。
  法界: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我们所说的法界,基本上是依人类的内心活动而言,凡思想、分析、想象、思维乃至梦境和一切心理活动的所及之处,都可称为法界,都被称为法界,但从实质上讲,没有被人类认识的各种自然(宇宙)间的法则,规律亦应包括在法界无内。法界无边,唯启用般若妙智可观照之。现代虽被称为科学发展的时代,有录音设备,有摄象技能,唯人之思想、精神活动一闪即失,不能复制。故“法界”这个概念,也会因人、因众生而异,有极大的差别。
  眼识界:是对众生眼根功能(视觉)的界定。比如人类的肉眼只能看到遍周物质世界中极为有限的一小部分物体,它能视物的条件是必须有光线。当人类看到阳光照耀下的万事万物时,以为自己看到了“一切”,其实被人类肉眼所认识的光、光线(无色透明,经过三棱镜可以分为七彩)是极为有限的一部分电磁波,请看下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人类的眼识界只能看到电磁波中极微小的一部分,如果要免强作个比喻的话,就犹如万里长城和一条小裂缝之比,凡夫肉眼的眼识界太有限了,太可怜了。
  众生的眼识界各不相同。比如人类在单纯紫外线(波长380毫微米以下)的照射下什么也见不到,而蜜蜂却可以见到物象。隼在高空盘旋,可以十分清晰地看见地面上奔跑的野兔。而人在相同的距离看见的只是模糊不清的影子。
  耳识界:同于眼识界,即对众生耳根功能范畴的界定。比如人类能听若干分贝之内的声音(声波),高于这个极限,便被称为超声波,人类只可以测到或应用,却不能听到。犬类的听觉功能要比人类灵敏得多,可以听到人类听不到的声音,如几百米以外的轻微脚步声等。故众生的耳识界各不相同。
  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亦同此理。
  意识界:意识界是十八界最复杂、最难解释的一项。这是因为:
  (1)意识无形无像:意识属于精神活动,而精神是无形无像的场物质,虽然能量极大,却难以测定。目前又被很大一部分人群所不承认。
  (2)人类的意识千差万别:修行之人举心动念无不想到众生,悲心慈念,怜愍六道有情;凡夫常民则烦恼无尽,各种各样的心念刹那生,刹那灭,难以捉摸,变化万千;那些作恶多端,贪赃枉法之人,意识中则是一团蛀虫,一堆垃圾,难用语言表述。加之宿智、宿业、宿习,可以说人类本身的意识界就千差万别。同样生活在《红楼梦》中的荣、宁二府,就有刁钻的“凤辣子”,悲愁的“林妹妹”,也有粗莽的焦大。王熙凤视荣、宁二府为银库;林黛玉则有“寄人篱下”之感,无日不悲;焦大则视贾府为污泥浊水,唯门前的两尊石狮子干净。佛教界常说起一个例子:凡夫视水为风光、饮处、浣洗处;鱼则视水为家乡;天视水为琉璃。这种差别不仅仅是眼根的领纳作用,也有意根的思索作用,判断分析作用。可以说每个人、每个众生的意识界都是各不相同的。
  (3)人类各家各派对精神活动的认识截然不同,互相影响,使人们对于意识的认识发生混乱。比如:有不少过去信仰其他外道的人步人佛门,他们仍保留着过去信仰的观念意识,有的人就希望找一个新的崇拜偶像,找一个管吃管住管医药的“救星”,甚至要求出家人为他们看相、算命、发外气,五花八门,不一而足。这就是因为他们的意识界仅局限于过去所得经验,而没能放下自己的邪见故。
  所以,要度一切苦厄,必须照见五蕴皆空,不能见到空相,苦厄就不可能彻底。度脱。在十二处、十八界中,这意识界大概是个重点。
  以上所说见解,与过去一些说法不相一致。依过去某家之说,十二处包涵于十八界中,故从经中的“无眼、耳、鼻、舌、身、意”到“乃至无意识界”应为十八个概念。笔者却分别述之,为三十个概念。在此处说明,便于后面的阐述。
  5,关于十二因缘
  经曰:“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前面空掉了十二处、十八界,此处空掉了十二因缘。
  十二因缘是导致众生生死轮回的十二个环节,也称十二缘起。什么叫缘起呢?就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之意,见下表:
  老死时若未断无明,未能见道往生,就会重新开始新的十二因缘的轮回,周而复始。从根本上看,无明是十切恶行、恶业的根,度一切苦厄必断无明。但从参禅的角度来看,打断、放下十二因缘的一环节,其他自不成立,比如从“爱”而断,放下万缘,这个恶性循环当下解体。
  6.关于苦、集、灭、道四圣谛
  谛,即真实之意,亦作道理、妙理讲。是世尊为声闻乘讲的修行妙理。依粗浅理解,绘图述之:
  印顺法师云:“世出世间都有因有果,所以分为四谛。染净因果法,一切从众缘起,缘起无自性,故菩萨修般若时,观此四谛毕竟空,即不碍四谛的一实谛。”正如《金刚经》所言:“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四圣谛法亦为度诸苦厄之筏,虽为真理,毕竟空相。
  7.关于无智、无得、以无所得
  经曰:“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在藏文《心经》中,此处的意思为:“没有智,没有得,亦没有不得,一切都是空相。”
  有人间曰:“你说了半天让我们修般若,怎么说到这里,又说无智亦无得呢?”
  对了,般若性空,不能由外缘得到,只能由内开显。谁也不能赐给我等智慧,只能由观照五蕴皆空,而将自性般若潜能开发出来。经中说到“无智亦无得”处,已连续破除了五十多个我,法二执的观念,这样修来修去,会不会修成顽空呢?不会的,因为“没有得、亦没有不得”此时,行者所体味的难以言表,也可能正是般若波罗蜜多的法味1
  8.关于罣碍和颠倒梦想
  经曰:“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星碍,无星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藏文之“罣碍”,有阻塞之意。应为两类:
  (1)内因罣碍:如心肌梗塞、脑血栓,皆因自体本身有病(烦恼),而生出罣碍。有罣碍即证明没有照见五蕴皆空,未破我、法二执。
  (2)外缘罣碍:如眼中沙、肉中刺,寒暑湿热所感等。亦因上述原因,未能见道故。
  颠倒梦想:人和动物在出生时,就是头朝下的,这是否与颠倒梦想有关,值得研究。《宗镜录》七十八日:“颠倒是烦恼根本。”即是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十二因缘。远离颠倒梦想即见道证空,即是究竟涅槃。
  经中说:亦没有不得。无得,无不得,其中道义的真谛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姑且说之,即“究竟涅槃”,由此延伸:“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哇,终于“得”了,但此处所得即不可得,即般若空相。《金刚经》曰:“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我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由《心经》入禅
  此处谈禅,一不讲禅的历史,二不讲禅的祖师,三不讲禅的公案,四不讲禅的宗派。只以浅显的文字叙述一个操作过程,或者可以帮助读者体会一下最初步的人定的滋味。
  要修学甚深般若法门者,首先须使自己的“心”,成为一个无影无形、无质无碍的清净载体,在我们还不可能体会“甚深”二字时,不妨先从形式上效仿世尊,坐下来静虑,这就好比一个要游泳的人,在下水之先,用冷水湿一下身子一样,虽然不是游泳本身,却有那么一点点味道。
  (一)入禅的体会
  现在请你放下万缘,安静下来,如果是刚从外面归来,不妨在室内来回踱步,或在禅床(禅座)前原地踏步片刻,不要想任何与你有关的事(例如故乡、家庭、亲属、朋友、自身的生活、烦恼等),更不要想与你无关的事,静下来,静下来,然后,请轻松坐下,把身上一切束紧的带子都松开,盘起腿子(如何盘随你),如果有困难,双腿自然下垂正襟危坐也可以。请你调整好姿式,全身放松,腰背要直,胸部略内涵,头部略低,尾闾排开,顺眉、低目,眼观自己身体前方二尺许的地下,双唇微闭,舌抵上牙牙龈(不要用力)。双手结弥陀定印,轻轻置于脐下腿上的部位,如果天气特别热,亦可考虑双手结说法印(大姆指首节和食指首节外侧相触,其余三指散开半直半弯)分别置于膝上,掌心向外。
  好,现在随着文字请你观想:
  在你面前空中五彩祥云之上(如果善于观空,无云亦可),有一大宝座,下面有狮子和金刚力士托举,上有圣妙莲花,莲花上端坐本师释迦牟尼佛,佛世尊相好庄严,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右手轻放右膝上,掌心向内,作触地印,左手弯肘,置于脐下腿上作等持印。世尊慈祥宽仁,熙怡微笑,莲目低垂,白毫、面庞和周身放出不可思议大光明,入于广大甚深三摩地。你的全身溶在光明中,专注地静虑思考,寻觅“观照”的感觉。不要去想别的事情,把日常事务和人间的烦恼放下,把你读过的书和书中的一切概念放下,你不必强迫自己人定,放下一切,放下,再放下。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在刹那生灭,刹那变化,现出空相。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正在放出不可思议的光明。你的全身溶在光明中,眼睛消失了,耳朵消失了,鼻子消失了,舌与口腔也消失了,身体消失了,意念和一切精神活动都消失了。物质世界没有了,声音没有了,香气没有了,味也没有了,可触、想触、能触之物都没有了,不必思考,不必判断,不必分析。因为一切器官和物质世界的消失,眼界乃至意识界亦毫无意义。分别心没有了,攀缘心没有了,放下,当即断掉无明烦恼,十二因缘就不再是困惑你的怪圈,就没有了老死煎逼的恐怖。放下,放下,断掉无明烦恼,一切苦厄不再积集—,修道见性,自能证果,当知,这一切毕竟空性。
  注意,保持这种状态,不要昏沉,不要昏沉,要注意,智慧不可得,连不可得亦不可得,也没有不得,注意观照,这时的觉受是什么?
  不可说,不可说……
  进入这种观想时,不可急躁,要稳而轻,好像进入图书馆,怕打扰他人读书一样,调整好呼吸是先决条件,会背诵《,b经》者,即可慢慢地默诵原文,特别注意慢诵:无眼(观想眼睛没有了)、无耳(观想耳器官消失了),大约每诵二字(一个“无”的概念)可历时5-10秒,这样默诵、观想下去,大约到了“五色、无声、无香、无味、无触……”时,即可人定,然后是清清朗朗地观照,保任,不要昏沉,去体味觉受。
  如果对《心经》内容还不理解,或没有背熟,则须先下功夫弄通弄懂《心经》。
  收功出定时,先深呼吸三次,观想排出体内黑色业气,然后缓缓放开双腿,搓热双手,贴在眼部,约数秒钟后,睁开双眼,左右环顾一下,然后自上而下仍按眼、耳、鼻、舌(口唇部位)身的顺序,直至脚心,按摩一遍,再走下禅床。
  (二)注意事项
  1.破参不是开悟:破参,禅林用语,意为由低而高的参禅历程中局部的,对某一方面的破解,感觉对某话头或参究主题的豁然开朗。这种破参,可在参禅历程中有多次觉受,不可执着,仍须参下去。
  禅林有“透三关”之说:行者若能凡情销尽,彻见诸法之虚妄不实及悟得自己之心性本源(或称本来面目,本地风光),则称为“破初关”,或破本参,又作见性,此大约建立在多次破参(量变)的基础之上。此时万不可沾沾自喜,还须更猛厉地参下去,继续精进修持,直至不为“有”所碍,亦能不执着于“空’’,此称为“透重关”,又称作大死大活。因行者参禅能达此地,必须大破大立,放下物、我,脱胎换骨,往往要经历很长一段时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过程,的确是要把那个执着的凡夫“我”折腾得死去活来。此后,再精进用功磨炼,乃能达寂照不二,空有圆融之无碍之境,虽五欲当前,种种诱惑,亦不失本性,如如不动,此时,称为“透末后牢关”,大约有望开悟了。
  破参不是开悟,但要重视,因为每次破参,毕竟是向开悟迈进了一步。
  2.看到各种境界、影像皆须放下:每个人都有想象力。想象力属于六根中的意根,当静虑参禅之时,很多杂念被排除了,这时想象力便发挥作用,其中也可能羼杂记忆库中久远的记忆,许多境界、影像现前,往往易使人沾沾自喜,以为“开悟了”,“见到佛菩萨现身了”,“看到寺院或极乐世界了”,等等,其实一切都虚幻不实,禅林公案中,这种例子特别多:古代一位禅师,每人定就见一个大蜘蛛来跟他捣乱,惶恐中告知师父。师父给他一支笔,让他再看到蜘蛛时,在其肚子上画一个圆圈。后来果然又见影像现前,禅师便在蜘蛛的肚子上画了一个圆圈;出定后,却发现圆圈画在了自己的肚皮上。故禅林有“佛来佛斩,魔来魔斩”之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切不可执着。一执着就会停滞不前,甚至退失道法。执着就是挂碍。
  3.注意区别伪科学、伪气功:不必要在其他信仰中寻找参照物,因为那样将产生更大的混乱,说中一物即不是。
  4,当心宿习:在修行过程中,谁都不可避免宿习的干扰。就是开悟以后,宿习仍会表现出来,证阿罗汉果仍不可避免。故须时时观照,不要因流露出的宿习而误以为没有开悟。当然,如果证得了宿命通,这个问题就比较好解决了。
  此文仅是笔者多年学习《心经》,以《心经》人禅的体会,惶恐之中谈将出来,祈诸大德哂正。
  回向
  愿消二执解真空,
  祈祷观音加持力,
  积集善资遍有情,
  同登西方大宝地。
  崦 嘛 呢 叭 弥 吽
  《心经与禅》附件
  编者按:作者王惕居士于本文后,附了六项有关《心经》的附件,由于篇幅之限,只好大部割爱。今仅留居士精心由藏译汉,并手抄的《藏汉对照新译{心经)》于后,该经与我们平常所诵的玄奘法师之译本相比,有通俗易懂的特点,读者参照学习,当更有无尽的意趣和收获。
  一、王惕手抄藏汉对照,新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