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婵犵數濮烽弫鍛婃叏閻戣棄鏋侀柛娑橈攻閸欏繘鏌熺紒銏犳灍闁稿骸顦…鍧楁嚋闂堟稑顫岀紓浣哄珡閸パ咁啇闁诲孩绋掕摫閻忓浚鍘奸湁婵犲﹤鎳庢禍鎯庨崶褝韬┑鈥崇埣瀹曠喖顢橀悙宸€撮梻鍌欑閹诧繝鎮烽妷褎宕叉慨妞诲亾鐎殿喖顭烽弫鎰緞婵犲嫷鍚呴梻浣瑰缁诲倸螞椤撶倣娑㈠礋椤撶姷锛滈梺缁樺姦閸撴瑩宕濋妶鍡欑缁绢參顥撶弧鈧悗娈垮枛椤兘骞冮姀銈呭窛濠电姴瀚倴闂傚倷绀侀幉锟犲箰閸℃稑宸濇い鏃傜摂閸熷懐绱撻崒姘偓鎼佸磹閻戣姤鍤勯柤鎼佹涧閸ㄦ梹銇勯幘鍗炵仼闁搞劌鍊块弻娑㈩敃閿濆棛顦ラ梺钘夊暟閸犳牠寮婚弴鐔虹闁绘劦鍓氶悵鏇㈡⒑缁嬫鍎忔俊顐g箞瀵鈽夊顐e媰闂佸憡鎸嗛埀顒€危閸繍娓婚柕鍫濇嚇閻涙粓鏌熼崙銈嗗4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归柟闂寸绾惧綊鏌熼梻瀵割槮缁炬儳缍婇弻鐔兼⒒鐎靛壊妲紒鎯у⒔閹虫捇鈥旈崘顏佸亾閿濆簼绨奸柟鐧哥秮閺岋綁顢橀悙鎼闂侀潧妫欑敮鎺楋綖濠靛鏅查柛娑卞墮椤ユ艾鈹戞幊閸婃鎱ㄩ悜钘夌;闁绘劗鍎ら崑瀣煟濡崵婀介柍褜鍏涚欢姘嚕閹绢喖顫呴柍鈺佸暞閻濇洟姊绘担钘壭撻柨姘亜閿旇鏋ょ紒杈ㄦ瀵挳濮€閳锯偓閹风粯绻涙潏鍓хК婵炲拑绲块弫顔尖槈閵忥紕鍘遍梺鍝勫暊閸嬫挻绻涢懠顒€鏋涢柣娑卞櫍瀵粙顢樿閺呮繈姊洪棃娑氬婵炶绲跨划顓熷緞婵犲孩瀵岄梺闈涚墕濡稒鏅堕柆宥嗙厱閻庯綆鍓欐禒閬嶆煙椤曞棛绡€濠碉紕鍏橀崺锟犲磼濠婂啫绠洪梻鍌欑閹碱偄煤閵娾晛纾绘繛鎴欏灩閻掑灚銇勯幒鍡椾壕濠电姭鍋撻梺顒€绉撮悞鍨亜閹哄秷鍏岄柛鐔哥叀閺岀喖宕欓妶鍡楊伓22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归柟闂寸绾惧綊鏌熼梻瀵割槮缁炬儳缍婇弻鐔兼⒒鐎靛壊妲紒鎯у⒔閹虫捇鈥旈崘顏佸亾閿濆簼绨奸柟鐧哥秮閺岋綁顢橀悙鎼闂侀潧妫欑敮鎺楋綖濠靛鏅查柛娑卞墮椤ユ艾鈹戞幊閸婃鎱ㄩ悜钘夌;闁绘劗鍎ら崑瀣煟濡崵婀介柍褜鍏涚欢姘嚕閹绢喖顫呴柍鈺佸暞閻濇牠姊绘笟鈧埀顒傚仜閼活垱鏅堕幍顔剧<妞ゆ洖妫涢崚浼存懚閺嶎灐褰掓晲閸噥浠╁銈嗘⒐濞茬喎顫忓ú顏呭仭闁规鍠楅幉濂告⒑閼姐倕鏋傞柛搴f暬楠炲啫顫滈埀顒勫春閿熺姴绀冩い蹇撴4缁辨煡姊绘担铏瑰笡闁荤喆鍨藉畷鎴﹀箻缂佹ḿ鍘遍梺闈浨归崕鎶藉春閿濆洠鍋撳▓鍨灈妞ゎ參鏀辨穱濠囧箹娴e摜鍘搁梺绋挎湰閻喚鑺辨禒瀣拻濞达絽鎳欒ぐ鎺戝珘妞ゆ帒鍊婚惌娆撴煙鏉堟儳鐦滈柡浣稿€块弻銊╂偆閸屾稑顏�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归柟闂寸绾惧綊鏌熼梻瀵割槮缁炬儳缍婇弻鐔兼⒒鐎靛壊妲紒鎯у⒔閹虫捇鈥旈崘顏佸亾閿濆簼绨奸柟鐧哥秮閺岋綁顢橀悙鎼闂侀潧妫欑敮鎺楋綖濠靛鏅查柛娑卞墮椤ユ艾鈹戞幊閸婃鎱ㄩ悜钘夌;闁绘劗鍎ら崑瀣煟濡崵婀介柍褜鍏涚欢姘嚕閹绢喖顫呴柣妯荤垹閸ャ劎鍘遍柣蹇曞仜婢т粙鎮¢姘肩唵閻熸瑥瀚粈鈧梺瀹狀潐閸ㄥ潡銆佸▎鎴犵<闁规儳澧庣粣妤呮⒒娴e憡鍟炴い顓炴瀹曟﹢鏁愰崱娆屽亾濞差亝鍊垫鐐茬仢閸旀碍绻涢懠顒€鈻堢€规洘鍨块獮姗€鎳滈棃娑欑€梻浣告啞濞诧箓宕滃☉銏℃櫖婵炴垯鍨洪埛鎴︽煕濞戞ǚ鐪嬫繛鍫熸礀閳规垿鎮欑拠褑鍚梺璇″枙閸楁娊銆佸璺虹劦妞ゆ巻鍋撻柣锝囧厴瀹曞ジ寮撮妸锔芥珜濠电姰鍨煎▔娑㈩敄閸℃せ鏋嶉悘鐐缎掗弨浠嬫煟濡櫣浠涢柡鍡忔櫅閳规垿顢欓懞銉ュ攭濡ょ姷鍋涢敃銉ヮ嚗閸曨垰绠涙い鎺戝亰缁遍亶姊绘担绛嬫綈鐎规洘锕㈤、姘愁樄闁哄被鍔戞俊鍫曞幢閺囩姷鐣鹃梻渚€娼ч悧鍡欌偓姘煎灦瀹曟鐣濋崟顒傚幈濠碘槅鍨崇划顖氱暦鐏炵偓鍙忓┑鐘叉噺椤忕娀鏌嶈閸撴瑥锕㈡潏銊﹀弿闁汇垻枪杩濋梺鍛婂姦娴滅偟澹曟總鍛婄厓鐟滄粓宕滃杈╃當闁绘梻鍘ч悞鍨亜閹哄棗浜惧銈嗘穿缂嶄線鐛惔銊﹀殟闁靛鍎扮花濠氭⒒娴d警鏀伴柛瀣姍瀹曟垵螣閼规澘小婵犵數濮电喊宥夊煕閹达附鐓曢柟閭﹀墮缁狙囨煙椤栨氨澧﹂柡灞剧⊕缁绘繈宕掗妶鍥ф倯闁诲氦顫夊ú鈺冪礊娓氣偓瀹曟椽鍩€椤掍降浜滈柟鐑樺灥椤忣亪鏌嶉柨瀣伌闁哄本绋戦埞鎴﹀幢濡ゅ﹣绱撴俊鐐€ら崑鎾剁不閹捐钃熸繛鎴欏灩缁秹鏌嶈閸撶喎鐣疯ぐ鎺戦敜婵°倕鍟粊锕傛⒑閸涘﹤濮﹂柛鐘崇墪濞插灝鈹戦悩顔肩伇婵炲鐩弫鍐晝閸屾稒娅栧┑鐘诧工閸熺娀寮ㄦ禒瀣厽闁归偊鍘界紞鎴︽煟韫囥儳鐣甸柡灞诲姂瀵潙螖娴e湱褰嗛梺璇查叄濞佳囧Χ閹间礁鏋侀柟鍓х帛閺呮悂鏌ㄩ悤鍌涘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归柟闂寸绾惧綊鏌熼梻瀵割槮缁炬儳缍婇弻鐔兼⒒鐎靛壊妲紒鎯у⒔閹虫捇鈥旈崘顏佸亾閿濆簼绨绘い鎺嬪灪閵囧嫰骞囬姣挎捇鏌熸笟鍨妞ゎ偅绮撳畷鍗炍旈埀顒勭嵁婵犲嫮纾介柛灞捐壘閳ь剛鎳撻~婵嬪Ω閳轰胶鐤呯紓浣割儐椤戞瑩宕ョ€n喗鐓曟い鎰靛亝缁舵氨绱撻崘鈺傜婵﹨娅i幏鐘诲蓟閵夘喒鍋撳Δ鍛厱婵☆垵宕甸惌鎺斺偓瑙勬礃閸ㄥ潡鐛Ο鑲╃<婵☆垳鍘ч獮鍫ユ⒒娴e憡鎯堟繛灞傚灲瀹曟繄浠﹂崜褜娲搁梺缁樺姉閸庛倝鎮¢妷锔剧闁瑰鍋熼幊鍛箾閹绘帞鎽犻柟渚垮妽缁绘繈宕橀埞澶歌檸闂備浇顕栭崰姘跺礂濡警鍤曢柤绋跨仛閸庣喖鏌熼悙顒佺稇闁伙箒浜槐鎾诲磼濮橆兘鍋撴搴㈩偨闁跨喓濮撮梻顖涖亜閺囨浜鹃悗瑙勬礀缂嶅﹤鐣锋總绋垮嵆闁绘劗鏁搁弳顐︽⒒娴h姤纭堕柛鐘虫尰閹便劑骞橀鑲╊攨闂佽鍎兼慨銈夋偂韫囨稓鍙撻柛銉e劚閸斻倗鐥幆褎鍋ラ柡灞剧☉铻i柛蹇撳悑濮e牆鈹戦纭峰姛缂侇噮鍨崇划顓㈡偄閻撳海鍊為悷婊冪У鐎靛吋鎯旈敐鍥╋紳婵炶揪绲介幖顐g墡闂備焦鎮堕崝灞结缚閿熺姴绠栧ù鍏兼儗閺佸﹦鐥幏宀勫摵鐎点倖妞藉娲焻閻愯尪瀚板褍顕埀顒侇問閸犳牠鈥﹂悜钘夋瀬闁归偊鍘肩欢鐐翠繆椤栨粎甯涙繛鍛Ч濮婄粯鎷呴搹鐟扮闂佹悶鍔戝ḿ褏鍙呴梺闈涚墕濡瑩宕h箛鏃傜闁瑰瓨鐟ラ悘顏堟煃闁垮鐏存慨濠冩そ椤㈡洟濡堕崨顒傛崟闂備礁鍚嬪鍧楀垂闁秴鐤鹃柛顐f处閺佸﹪鏌涢幘妤€鎷戠槐鎶芥煟鎼达紕鐣柛搴ㄤ憾楠炲繘骞嬪┑鎰櫊闂侀潧顦崕鎶藉汲閸℃稒鐓ユ繝闈涙椤ユ粍銇勯弴鐔虹煂缂佽鲸甯炵槐鎺懳熼懖鈺冩殼婵$偑鍊ら崑鍛崲閸儯鈧礁螖閸涱厾锛滈梺闈涚墕閹冲繘寮抽埡鍛拻闁稿本鑹鹃埀顒€鍢查湁闁搞儜鈧弸鏍煛閸ャ儱鐏╅梻鍌ゅ灦閺屻劑寮撮悙娴嬪亾閸濄儳涓嶆い鏍仦閻撱儵鏌i弴鐐测偓鍦偓姘炬嫹3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归柟闂寸绾惧綊鏌熼梻瀵割槮缁炬儳缍婇弻鐔兼⒒鐎靛壊妲紒鎯у⒔閹虫捇鈥旈崘顏佸亾閿濆簼绨奸柟鐧哥秮閺岋綁顢橀悙鎼闂侀潧妫欑敮鎺楋綖濠靛鏅查柛娑卞墮椤ユ艾鈹戞幊閸婃鎱ㄩ悜钘夌;闁绘劗鍎ら崑瀣煟濡崵婀介柍褜鍏涚欢姘嚕閹绢喖顫呴柍鈺佸暞閻濇洟姊绘担钘壭撻柨姘亜閿旇鏋ょ紒杈ㄦ瀵挳濮€閳锯偓閹风粯绻涙潏鍓хК婵炲拑绲块弫顔尖槈閵忥紕鍘遍梺鍝勫暊閸嬫挻绻涢懠顒€鏋涢柣娑卞櫍瀵粙顢樿閺呮繈姊洪棃娑氬婵炶绲跨划顓熷緞婵犲孩瀵岄梺闈涚墕濡稒鏅堕柆宥嗙厱閻庯綆鍓欐禒閬嶆煙椤曞棛绡€濠碉紕鍏橀崺锟犲磼濠婂啫绠洪梻鍌欑閹碱偄煤閵娾晛纾绘繛鎴欏灩閻掑灚銇勯幒鍡椾壕濠电姭鍋撻梺顒€绉撮悞鍨亜閹哄秷鍏岄柛鐔哥叀閺岀喖宕欓妶鍡楊伓25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归柟闂寸绾惧綊鏌熼梻瀵割槮缁炬儳缍婇弻鐔兼⒒鐎靛壊妲紒鎯у⒔閹虫捇鈥旈崘顏佸亾閿濆簼绨奸柟鐧哥秮閺岋綁顢橀悙鎼闂侀潧妫欑敮鎺楋綖濠靛鏅查柛娑卞墮椤ユ艾鈹戞幊閸婃鎱ㄩ悜钘夌;闁绘劗鍎ら崑瀣煟濡崵婀介柍褜鍏涚欢姘嚕閹绢喖顫呴柍鈺佸暞閻濇牠姊绘笟鈧埀顒傚仜閼活垱鏅堕幍顔剧<妞ゆ洖妫涢崚浼存懚閺嶎灐褰掓晲閸噥浠╁銈嗘⒐濞茬喎顫忓ú顏呭仭闁规鍠楅幉濂告⒑閼姐倕鏋傞柛搴f暬楠炲啫顫滈埀顒勫春閿熺姴绀冩い蹇撴4缁辨煡姊绘担铏瑰笡闁荤喆鍨藉畷鎴﹀箻缂佹ḿ鍘遍梺闈浨归崕鎶藉春閿濆洠鍋撳▓鍨灈妞ゎ參鏀辨穱濠囧箹娴e摜鍘搁梺绋挎湰閻喚鑺辨禒瀣拻濞达絽鎳欒ぐ鎺戝珘妞ゆ帒鍊婚惌娆撴煙鏉堟儳鐦滈柡浣稿€块弻銊╂偆閸屾稑顏�
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工巧明>> 地理>>正文内容

最早开发的普陀山的僧俗先驱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徐金龙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最早开发的普陀山的僧俗先驱
  徐金龙
  在渊远流长的普陀山发展史中,曾经涌现过多少建功立业,彪炳千秋的僧俗名士。溯源讨根,秦朝方土安期生和唐大中元年(847)燃指于潮音洞畔的佚名梵僧首开僧俗人山之先河。但真正耳熟能详,名垂史册的僧俗先驱,当推汉代隐士梅福和唐末日本请益僧慧萼。
  梅福
  梅福,字子真,汉寿春(今安微寿县)人。少年时就读于长安。对儒家经典《尚书》、《谷梁》、《春秋》通彻明了。曾任郡文学,官至南昌尉。平时读书养性,洁身自好,成帝(刘骜,公元前32—前7年在位)时,王凤任大司马、大将军,专横拔扈。其王氏兄弟,分据势官,包揽朝政,满朝文武惧不敢言,成帝也谦让无所专。梅福对此愤恨不平,屡次上书,请求削除王氏的威柄。因梅福乃一微臣,为奸臣所抑,上书未能被采纳。元始中(公元2年),王莽专政,梅福见时事日非,乃弃官抛妻别子,来至九江,传说他成仙而去。后来有人在会稽(今浙江绍兴)见到他。此时已改姓名为“吴市门卒”。继至普陀山炼丹隐居而终,此山因而得名“梅岑”。
  梅福的行迹,后人做过许多考证。考证的依据,主要是看那个地区有无遗址和胜迹。陆游考证梅福在会稽山,作《梅子真泉铭》说:“梅公之去汉,变姓名,弃妻子,舟车所通,何所不阅。会稽山麓之子真泉,甘寒澄彻,珠霏玉雪,与子徘徊酌泉饮之,亦足以尽公之高,而叹其决也”。陆游对梅福曾至会稽山持肯定态度,是因为会稽山有“子真泉”可以作证。清代康熙年间,慈溪裘琏编纂《普陀山志》时考证梅福至普陀山时说:“子真既可从吴市至会稽,独不可从会稽至洛迦乎?会稽曰梅山,此曰梅岑;会稽有子真泉,此亦有子真井。余信子真于洛迦,犹陆先生信子真于会稽也(《普陀洛迦新志》广陵古籍版P542)。他确认梅福至普陀山的依据,是普陀山名“梅岑”,有“子真井”等遗迹。
  梅福至普陀山修炼,说明普陀山在公元前的西汉时代就已经开发,距今已2000余年。梅福生前的时代,中国道教还没有正式形成,佛教也没有正式传人中国。对于梅福的信仰,谈不上什么宗教派系,他只是一个爱国爱民、富有高尚情操的避世隐士。是普陀山最早的开拓者。他不畏权势、嫉恶如仇的思想和超凡脱俗的品德,受到普陀山人民的尊敬和爱戴。尊他为“仙人”和“真人”。为了纪念梅福,遂将他隐居之山命名“梅岭”,把梅福炼丹时的井取名“仙人井”。
  唐代日本高僧慧萼在普陀山开辟不肯去观音院以后,普陀山渐成“海天佛国”,遂名补怛洛迦,不再以梅岑作为全山之总名。“梅福”的色彩,逐渐为“佛国”的氛围所替代。梅岑峰一带的景区亦被称为“西天法界”,人们上梅岑峰游览和礼佛称为“上西天”。
  普陀山梅福的景观有:
  梅岑峰:在达摩峰右,为南山最高峰,是梅福在普陀山隐修的山峰。这里林石幽秀,风景优美,遍山野梅,香满幽谷,誉为海上罗浮。明代学者邵辅忠写《梅岑峰诗》云:
  几树疏梅倚石斜,问梅开落属谁家?
  东风昨夜频吹到,也作如来小白华。
  清代定海县令缪燧题诗云:
  子真隐吴市,胡为在海涯?
  岂慕岩谷幽,与佛成一家。
  梅岑留遗迹,高回陵青霞。
  我来当三月,满林杜鹃花。
  披襟一长望,海涛浴浮槎。
  三山如可到,蓬莱路可赊。
  稚川晚得道,岂真在丹妙?
  一令复一尉,超然不可偕。
  梅岑庵:在梅岑峰山椒,是梅福的炼丹处。明代万历中(1573—1619)由如回禅师创建。旧名梅福庵。后陆中书游庵题额“梅仙庵”。清代康熙年间,改名梅岑禅院。今仍名梅福庵。规模不大,但大殿古朴,客厅净室,窗明几清,幽雅别致。历代名人为梅岑庵题诗甚多。如释法浞题《梅福庵》的诗云:
  行义何妙又洁身,梅花独占首阳春。
  寻来丹井今犹在,无复当年跨鹤人。
  清代乾隆年间许琰题《梅岑庵》诗云:
  青林长秀蔚,苍岭故纡回。
  井地犹存汉,山岑尚姓梅。
  抱忠徒海窟,避世且云隈。
  千载真冰玉,桐江亦钓台。
  (注:“桐江钓台”即浙江桐庐严光钓鱼台。严光,后汉姚余人,字子陵,少时与光武同游学。光武即位,严光乃埋名改姓,隐身不见,披羊裘钓泽中,后光武寻得。拜官谏议大夫。严光力辞不就,隐居于富春江严陵滩。其妻梅福女,亦从光潜隐于富春江,与梅福遥遥相望。)
  梅福井:有两处,一在梅福庵内。相传此井水洗眼,可以明目。一在几宝岭下“万福来朝”古洞内。前临大海,人地丈余,泉水从井底涌出,旱不少减,涝不微增。暑则凉,寒则暖,其色莹碧,饮之甘美润爽。相传秦时安期生、西汉梅福、东晋葛洪都在此炼丹,用过此井。以上三位相传都是羽客仙人。故称:“仙人井”。清代裘琏作《仙人井》诗云:
  寿春仙尉早忘家,避地终浮海外槎。
  一斛澄波赢万顷,至今犹宿汉烟霞。
  梅湾:围绕梅岑峰和梅福庵景区的山湾称“梅湾”。明代屠隆所列“普陀十二景”,“梅湾春晓”首列第一。历代名人为“梅湾”题诗甚多。如明代屠隆所题《梅湾春晓》诗云:
  梅尉丹炉火不温,疏枝淡月岛烟昏。
  只愁海叟吹龙笛,攧落罗浮万树魂。
  又李桐诗云:
  万树梅花开满湾,冥濠春色驻枝间。
  回思仙尉成丹日,开落随时待九还。
  释明慧诗云:
  梅花万树满前湾,仙尉于今丹灶间。
  春色自来还自去,何曾一片落人间。
  慧萼
  日本天台宗(一说法相宗)僧慧萼,亦作慧锷、惠萼,据有关资料记载,他三次来华求法,这在中日交通史上和佛教文化交流史上是一奇迹。而且这三次来华正处于日本遣唐使航船的停顿阶段(839—894),完全凭藉搭乘中日商船,其艰难程度可以想见。慧萼为弘扬佛法和开展中日佛教文化交流,做出了无量的功德。开创普陀山观音菩萨道场,使普陀山成为中国佛教圣地之一,与五台、峨嵋、九华合称为四大名山,为普及和弘扬观音菩萨信仰,在日本和东亚等国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被尊为普陀山开山始祖。
  为中日佛教文化交流做出贡献
  日本的奈良、平安时代(708—1192)与中国的隋唐时代(581—907)同属于佛教鼎盛的“黄金时代”。日本政府向中国派遣“遣隋使”、“遣唐使”官船,前后达18次之多。学习和引进中国优秀文化与先进的生产技术。随同人华的日本佛教的请益僧和留学僧很多。学问僧来华的目的是留学,志在深造;请益僧则是具有一定造诣的高僧,进一步学习和研究中国的佛教思想、教义、组织形式以及建筑艺术等各方面的知识和学问,请回佛经、佛像等。因此,在人员的挑选上,都选择既精通经史且通晓中国国情的高僧担任。而且非常注意相貌,要仪表堂堂,在朝廷要受到人们的敬仰。慧萼就是受嵯峨天皇和橘皇后派遣来华的请益僧。
  日本嵯峨天皇和橘嘉智子皇后(称“橘皇后”)都笃信佛教。特别崇仰中国禅宗马祖道一法嗣弟子杭州盐官灵池寺齐安国师的禅风,日本承和十四年(唐会昌元年,公元841年)特派慧萼来华,交待他两项使命:一、朝礼五台山,并准备宝幡、绣文袈裟布施五台山寺院;二、至杭州灵池寺礼请齐安国师去日本传法。另外慧萼本人还带有两个弟子,也打算利用去华的机会,让两个弟子在五台山学佛(即留学),继续深造。由嵯峨皇后特遣人华的僧人,就是朝廷派出的请益僧,可以乘日本“遣唐使”航船。但是,不巧的是日本第十三次遣唐使,于唐文宗太和八年(834),日廷任藤原常嗣为大使,小野篁为副使以及判官、录事等650余人的使团,分四艘船只,于836年人唐,自筑紫发船,途遇暴风,折坏船一艘。次年,余下三艘船只又遇风折还整修,副使小野篁以“船只分配不平为藉口,拒不登船”。并作《西道谣》以讥遣唐使,日皇发怒,将小野篁流放于隐岐。由常嗣大使等至唐,进谒文宗皇帝。公元839年,常嗣回国时,“忧使船之不完善”,由楚州(今江苏淮安县)分乘新罗船,经新罗回日本。由于船只原因,日本第十四次遣唐使航船,延至唐昭宗乾宁元年(894)遣唐。此后,日本遣唐使于此告终。
  慧萼于唐会昌元年(841),率弟子2人乘商船人唐,船泊楚州(今江苏淮安县),至雁门登五台山。在此,他除了将橘皇后的布施品宝幡、绣文袈裟等施给五台山各寺院外,还为两个弟子,“发愿为求十方僧供”,在此长住留学。这年秋天,至浙江天台山朝礼,并在此暂住。后至杭州盐官(今浙江海宁县西南)灵池寺、拜谒齐安国师。齐安(?—842),俗姓李,海门(今程属江苏省)人。传说是皇室宗亲,参马祖道一禅师而得法。后住盐官海昌院,故以“盐官”为号。唐帝封其为国师,谥号“悟空禅师”。慧萼拜见他时,已经90高龄。慧萼传达橘皇后的旨意,邀请齐安国师至日本弘法。齐安因年岁已高,遂推荐该寺上首僧义空禅师前往。次年(会昌二年,842年),义空禅师与法弟道防随慧萼乘日本李邻德四郎船,经明州(宁波)回日本。初住京都东寺。橘皇后时常请人宫内询问禅要。后创建檀林寺,邀请义空为开山。橘氏也常住寺学法,被称为“檀林皇后”。义空成为我国禅宗临济宗传人日本之始祖。
  开创普陀山观音道场被尊为开山始祖
  日本文德天皇齐衡年间(854—856),慧萼最后一次来华朝圣五台山。从五台山请得观音圣像一尊。于唐大中十二年(858)取道四明(宁波)回国。由海路途径普陀山附近时受阻。慧萼心想:这恐怕是观音菩萨的意愿,于是将观音菩萨圣像安奉于山,后由张氏在宅中建“不肯去观音院”。
  这段经历,闪耀着许多神奇的色彩。据说慧萼于五台山请得观音圣像回国,船行至普陀山洋面(今称莲花洋)时,海上突然涌出无数铁莲花阻住去路,慧萼就跪在像前忏悔说:“若是菩萨不愿东去,弟子将于此地结庵供奉。”慧萼忏毕,铁莲花顿即消失。洋面风平浪静,船当即驶向潮音洞,安然停泊。遂建立“不肯去观音院”。这个传说流传比较普遍。还传说慧萼在普陀山筑庵供奉观音菩萨像后,鄞县四众听说此事,派人至普陀山将此观音菩萨像请至宁波开元寺供奉。其后有一个不知从何处来的异僧,随带上等的木材,主动至开元寺登门施功,仿刻观音菩萨像。约一个月时间圣像刻成,这位异僧却不知去向。于是鄞县僧众,复将观音圣像送还至普陀山“不肯去观音院”。这个传说说明,观音菩萨有缘于普陀山建立道场,这是任何人的主观意志所改变不了的。也说明普陀山及鄞县人民对观音菩萨信奉的虔诚与尊敬。从此,普陀山遂成为观音菩萨道场。慧萼被尊为普陀山开山始祖,受到人们的尊崇与敬仰。
  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敕普陀山扩庵为寺,赐额“宝陀观音寺”。宋宁宗嘉定七年(1214)朝廷又赐额“圆通宝殿”,钦定普陀山专奉观世音菩萨,成为法定性的观音菩萨道场。
  时至近代,我国佛学法相宗著名学者黄忏华撰写的《中日佛教关系》文章中给慧萼以极高的评价。他说:“中日佛教关系史上还值得特别提出的,是中国普陀山的观音道场因日本高僧慧萼而开创”(《中国佛教》第1辑第190页)。丰子恺先生写的《不肯去观音院》文章中也写道:“日本高僧慧萼自五台山,请得观音佛像回国,途经普陀山遇阻不动。慧萼就向观音菩萨祷告:‘菩萨如果不肯到日本去,随便菩萨要到哪里,我和尚就跟到哪里终身供养。’祷告毕,船只移动,行驶至普陀山潮音洞张姓居民家中供养,叫做‘不肯去观音院’。慧萼法师也就在这不肯去观音院内终老。”(《缘缘堂随笔集》一—第458页)。今有日本友人赠送的慧萼大师的尊像供奉于普陀山旃檀岭下西方净苑。
  慧萼在普陀山开创观音菩萨道场的喜讯,传至日本,在日本很快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渡海来华,朝礼普陀山观音菩萨道场者甚多。据说,后来日本国仿照中国普陀山观音菩萨道扬的模式和布局,在那智山也建立了一座“普陀山洛迦观音道场”。那智山绿树成荫,梵刹叠建,金瓦香烟,梵钟潮音,久盛不衰,成为日本国最大的观音菩萨供奉地。但是,“日本虽以本国的那智山作普陀洛迦道场,可是信士还是心向中国南海普陀”《佛教与中国文化》1977年中华版第222页)。尽管近代史上曾经发生日军侵华战争的历史悲剧和国内的文化大革命,但广大善良的日本佛教信徒,并没有遗忘朝圣中国普陀山供奉的观世音菩萨和慧萼大师。1980年日本国以日本中部地区五个县供奉观世音菩萨为主的33座寺院,组成“日本国中国观音灵场会”。1990年该会派出考察团初访普陀山。1993年9月,日本国中国观音灵场会派出第三批友好交流团朝圣普陀山,把日本国中国观音灵场会33座寺院的33尊观音菩萨像供奉于普陀山西方净苑慧萼纪念堂。1996年9月,日中友好协会会员西龟幸雄先生,为报佛恩祖德,是在20年前就立下大愿,积三年零五个月时间的制作,精造庄严妙好之桂木观音圣像,远隔重洋,运抵南海,供奉于普陀山西方净苑。
  中日两国人民对观音大士的敬仰和对慧萼大师的缅怀,将千秋万载,与世共存!
  (作者徐金龙:1930年生,离休干部,曾任《当阳县志》副总纂,本所特约研究员。)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

    办公地址:北京昌平区望都新地南区18号楼三单元501室 办公电话:010-81754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