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0日 星期五 农历12月11日
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地区佛教>> 日本佛教>>正文内容

关于日本茶文化中的重要资料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6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初传日本
  茶是原产于中国的特产植物,唐代始由中国传入日本,从此茶开始走向世界。唐代主要通过日本遣唐使、留学僧及去日华僧带去。唐顺宗永贞元年(805)日本天台宗开山大师最澄和尚(又称传法大师)赴天台山国清寺留学返回时,不仅带回天台宗经典,而且从中国带回茶籽,栽于近江(今日本滋贺县境内)的台麓山地区。最澄是日本植茶技术的开拓人,从此揭开了日本植茶的历史序幕。与最澄同期来华的空海和尚(又称弘法大师)在长安青龙寺学习密宗教义,回国后在高野山金刚寺创真言宗,成为开创“东密”的大师,并且带回了中国制茶的石臼和制茶技术。815年,中国唐宪宗时,中本平安朝嵯峨天皇临朝,空海上了一份《空海奉献表》,其中说道:“……茶汤坐来,乍阅振旦之书。”这是日本最早的饮茶记录。还有一位留唐归来的永忠和尚当815年嵯峨天皇巡幸韩崎之地经过崇福寺来到梵释寺,兼任两寺的大僧都永忠亲自烹茶献给天皇,天皇非常喜欢,当场赐衣,这是日本正史中有关天皇饮茶的最早记载。
  其时日本饮茶之风因和尚们的提倡而兴起,饮用均为草茶,制作和饮用方法和陆羽《茶经》中所记大致一样,是煎茶。嵯峨天皇时宫廷内外饮茶之风日盛,京都有专供宫廷享用的官营茶园,甚至将皇宫内的东北隅也辟为茶园。一些文人学士把盏品茗而歌,开始出现了一些吟茶的诗篇。
  到日本平安时期,即中国五代至宋辽之时,在近二百年时间里,中日两国来往减少,茶的传播中断,日本饮茶习俗也随着寺院制度的衰退而衰落。
  荣西禅师——日本陆羽
  中国南宋时,日本的平安末朝至镰仓初期,日本文化开始进入对中国文化的独立反刍消化时期。公元1187年,日本荣西禅师(1141-1215)第二次到宋朝,在天台山随虚庵大师潜心学禅,同时学习了有关茶树、茶具、点茶方法的知识,50岁时回国时不仅带去许多佛经、茶种、茶籽,而且带去了陆羽《茶经》手抄本,这是《茶经》第一次飞越国界传到日本。日本人一向以《茶经》传至日本为中国茶文化传到日本的起始年,1991年日本茶界人士特举行“中国茶文化交流八百周年”以资纪念。荣西归国后,把茶种播植在筑前背振山(今佐贺县神崎郡),1195年又移植到建有圣福寺的博多地区,这是宋茶东传日本培养成功之始。十几年后他将精心培育的茶种赠给京部的明惠上人(即高辨,1173-1232),明惠将此茶广植于拇尾的山中,后又推广到宇治、伊势、骏河、川越等地,以拇尾为中心,这些地区后来分别成为享誉日本的宇治茶、伊势茶、狭山茶等名茶的产地。由于荣西、明惠的开创之功,被誉为日本茶业的“中兴之祖”。荣西圆寂后约二十年,圣一国师(即弁圆,京都东福寺开山祖师)又从南宋带回茶种,栽于骏河国美和村,后发展成为今约占日本全国茶产量之半的静冈茶。
  荣西禅师在日本第一个真正吃透中国古代茶文化精髓,并有机地与日本民情风俗相结合创造出有特色的日本茶文化。在他逝世前一年(1214),以“茶为后代之仙药,人伦延年之妙术”两句为序言写了《吃茶养生记》一书,是日本第一部茶学专著,将中国唐代的文明茶道进行革新,为日本饮茶习俗奠定了基础。书成不久,镰仓幕府的第三代将军实朝饮酒过量,荣西献茶一盏,献书一本,即《吃茶养生记》。将军好后,饮茶更加受到日本社会的重视,日益普及、提高,荣西被称为日本陆羽、日本茶道的奠基人。
  荣西时代的寺院定期有大茶会,茶碗极大,一碗可供十五人喝,但是平民百姓还喝不到。到足利氏的室町时代,在中国是元、明朝时,中国宋代时的斗茶习俗传到日本,武士斗茶成为当时吃喝玩乐时的主要内容。
  村田珠光——日本茶道开山之祖
  室町时代的第三代将军足利义满(1356-1417)38岁时传位于子,在京都北边建金阁寺,北山文化由此兴起,武士的斗茶也开始了向书院茶的过渡。1489年第八代将军足利义政(1436-1490)仿效先祖,隐居京都东山,修建银阁寺,开始东山文化。义政的文化侍从能阿弥(1397-1471)通晓书、画、茶,负责掌握将军搜集的文物,他发明的点茶法,茶人要穿武士的礼服狩衣,置茶台子、点茶用具、茶具位置、拿法、顺序、进出动作都有严规,今日日本茶道的程序就在他手下基本完成了。
  能阿弥向义政推荐奈良称名寺的村田珠光(1423-1502)为其茶道老师,书院贵族茶和奈良的庶民茶交融在一起,日本茶道的开山之祖诞生了,给日本茶道带来划时代意义变化。室町时代的末期相当于中国明代,日本民间出现一种由老百姓主办的茶会,人称“云脚茶”,其中奈良的淋汗茶会最引人注目。淋汗即夏天洗涤。奈良有一家姓古市的家族,烧了水请百人入浴、喝茶、吃瓜果、赏花,又唱又跳。古市家族的澄荣、澄胤兄弟是奈良著名茶人,他们的师长便是村田珠光。村田珠光率先提出了改革茶会的口号,大力简化华美的装饰形式,规定了一整套严格的点茶典则,把当时流行的连歌中的“冷枯”之美的意识和佛教中的“空”的精神体现在茶道中,追求一种不完全的美。
  珠光十九岁入京都一休庵,跟着一休参禅,得到一休颁发的印可证书——圆悟的墨迹,这位明代禅僧的墨宝,便成为茶禅结合的最初标志、茶道界最早的宝物,珠光将其挂在茶室壁龛里,进来的人都要顶礼膜拜,以示禅茶一味的道路。珠光在京都建立的珠光庵里,以本来无一物的心境点茶饮茶,他创新了饮茶礼法,使其严格而简朴,并融禅院形式和宗教思想于一体,创立了新型的点茶法,成为最先为茶提供精神依据的人。由此产生了融“道”于茶的概念,认为研究豪华茶具,不如重视精神因素,从而奠定了草庵式茶道的基础。珠光在义政将军的关照下成为一名大茶人,晚年回到奈良,收了许多门徒,通过禅的思想,把茶道提升为一种艺术、一种哲学和一种宗教,以庶民为主体的乡土文化战胜了以东山为代表的贵族文化。临终时珠光说,日后举行我的法事,就请挂起圆悟的墨迹,点一碗茶。
  武野绍鸥——和歌与茶道
  珠光去世那年,堺市人武野绍鸥出生。绍鸥24岁时到京都跟着涤西实隆学习和歌,跟珠光的几名弟子习茶道,直至33岁,作为连歌师生活在京都。他36岁回到堺市,次年收下17岁的千休利为徒,成为一名严谨的茶人和商人,48岁获得“一闲”居士号,茶道生涯进入黄金时代。
  以歌的道理来渗透茶道,开创新的天地是绍鸥的贡献,比如他的:
  望不见春花,望不见红叶。
  海滨小茅屋,笼罩在秋暮。
  在这里,被俗世认为是美的春花、红叶被否定了,达到了无花无叶的“无一物”的世界。
  把和歌装裱起来,代替茶室的挂轴,使日本茶道日益民族化,就是从绍鸥开始的。而第一幅挂出来的是唐代安倍仲麻吕留学中国时的思乡诗:
  翘首望东天,神驰奈良边。
  三笠山顶上,想又皎月圆。
  绍鸥对珠光的茶道又进行了改革和发展,他把珠光尚未使用过的“和敬”一词用于茶道,并把竹、木之美引入茶的用具,使和敬得到更进一步的体现。绍鸥提倡茶道深入一般百姓家庭,素淡、典雅的风格进入茶道,高雅的文化生活又还原到日常生活。只要一个四叠半面积的茶室,中砌围炉,即可品茗坐饮,简单淳朴。一次茶会赶上大雪天,为了让客人全心欣赏雪景,打破常规,壁龛上没摆茶花,却用他心爱的青瓷石菖钵盛了一钵清水。
  千利休——日本茶道的巅峰
  而继承这一思想确立了草庵形式的是千利休(1522-1591),继承了珠光以来茶人参禅的传统,成就了从道从发的茶技,为茶道昌盛打下了基础。
  千利休是堺市的鱼批发商的儿子,自小学习茶道,仰慕村田珠光,收购了不少珠光名器。24岁获“宗易”道号,后来作了织田信长的茶头,信长死后又成了丰臣秀吉的茶头。1585年秀吉主办宫内茶会,先由秀吉为天皇点茶,再由千利休为天皇点茶,63岁的千利休在他这一生中最高级别的茶会上获得了巨大荣誉。当时茶会上壁龛中挂的是中国元代山水画家玉涧的《远寺晚钟》,大朵的白菊插在古铜的花瓶中,茶盒是天下名扬的“新田”和“初花”,茶罐取名“松花”,当时价值四十万石大米。
  1587年秀吉平定西南、东国和东北的各路诸侯,于十月一日在京都北野神社举行举世无双的大茶会。当时正殿当中放置了秀吉的黄金茶室,金房顶金墙壁金茶具,窗户上挡了红纱,这是秀吉独一无二的创举。壁龛中挂的是玉涧的《青枫》和《潇潇八景》。茶会有八百多个茶席,不问地位高低,不问有无茶具,强调热爱风雅之心,推动了日本茶道的普及。
  千利休所处的桃山时代是丰臣秀吉全盛的时代,武士文化风靡一时,在建筑上出现了金碧辉煌的聚乐第城,在绘画上出现了成批的泥金画,艺术品的镶嵌采用了大量的黄金,艺术风格是以豪华灿烂而著称的。而千利休的茶道美学是在否定了如上的豪华灿烂的美之后确立的,他用这样一首和歌来表现自己的艺术境界:
  莫等春风来,莫等春花开。
  雪间有春草,携君山里找。
  在大雪覆盖着大地的“无一物”世界里,有无数个新芽就要破土而出,“无一物中无尽藏”,在否定的同时,获得了新的肯定。
  千利休使茶道的精神世界摆脱了物质因素的束缚,清算了拜物主义风气,他说:“家以不漏雨,饭以不饿肚为足,此佛之教诲、茶道之本意。”千利休将茶道还原到淡泊平常的本来面目,他说须知茶道之本不过是烧水点茶,说茶道的秘诀就是夏天如何使茶室凉爽,冬天如何使茶室暖和,炭要放得利于烧水,茶要点得可口;千利休还创造了几个人用一个碗传着喝的“传饮法”,下一位客人要在上一位客人喝过的地方用茶,不能换地方;千利休主张人性亲和,他的小茶庵小得二三主客只能促膝而坐,以此作到以心传心、心心相印;千利休觉得中国茶具过于端庄华丽,表现不了他的茶境,便用了朝鲜庶民的饭碗——高丽茶碗,以手工做成,形状不匀称,黑色无花纹为最上等。
  千利休将荣西和珠光的茶道结合,开创了大众化的新茶道——“和美茶”(意即和日本传统美学意识相结合),用“和敬清寂”总括了世代相传的茶道精神。“和”即相互友好彼此合作;“敬”即相互尊敬;“清”不仅意味着所能见的清净,更意味着心灵的清净、洁身自好、保持宽阔的心境;“寂”指不论发生事情如何难料,应事前有所准备,不为所动。要求人们通过饮茶进行自我思想反省,于清寂中去掉自己内心的污垢和彼此芥蒂,以达到人与人互敬互爱、人与自然和谐、茶器茶具之协调美、人与人间之契合美,展示了人类希冀和平与安定的理想,故此茶道对学习作人的道德亦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因此至今日本很注重在学校(中学开茶道课)和各工作场所发展茶道,并致力于使外国人理解茶道的工作。以当代语言提出“饮一杯茶以致大和”的宗旨,致力于确立道、学、实三位一体的修道体系。茶道包含着艺术、宗教、哲学、道德等各方面因素,孕含着东方文明的精髓——自然、清雅、柔和、庄重。
  千利休设计的茶室与当时宽敞的豪门住室不同,以四叠半席为准。外形上采取农家中古时的茅庵式:中间一根老皮粗树为柱,以竹木芦草编成尖顶盖。入口很小,需俯身而进,门口有石灯、篱笆、踏脚、洗手处,茶室中分出床前、客位、点前、炉踏处等专门地方,甓龛里挂着与茶事主题有关的禅语挂轴,前面摆有鲜花——选用含苞待放的、色彩柔和的、小朵的,最好是野花和山间小草,配以精致的花瓶。炭火炉里檀香不断散发清香。正规的茶室旁附设有一个厕所,日文叫“饰雪隐”,用从河边运来的石头以示清洁,内部设有足悬石、前返石、后返石,地面铺满白砂粒。主人要精心打扫,客人要装着入厕去领会主人的匠心和修行态度,并不使用它。
  千利休“陀茶道”的程序大致如下:客人依次就座后,主人端出刚烹调的“怀石料理”,一般为三菜一汤,所用原料必须是十分新鲜的水产和蔬菜,且要边烧边端上来,热气腾腾以示热诚。清酒也是必备之物,饮用时须用小盏分成三口半慢慢品尝。料理结束后客人暂避,主人清扫茶室,将挂轴取下,换上束洒上水滴的鲜花。客人再入坐,主人端上精美的点心,这才正式品茗。饮茶有浓淡之别,如是浓茶,点心常为糯米粘面的“豆馅点心”,淡茶则为小脆饼。这里主人坐于茶炉旁,用红绸把事先备好的茶盒、茶勺当客人面再擦洗一次,用炉中开水烫过,才开始点茶。用小茶勺舀进适量浅绿色茶末,用竹制水舀将水倒入茶碗,再用小竹刷点茶。在茶道看来任何一件茶具都有生命,也各有正脸和后身之后。喝茶时要先举碗至眉感谢万物,向右侧的人说“恕我相陪”,向左侧的人说“我先失礼了”,对点茶人说“领受主人盛情”,之后将茶碗正面转向对面,从碗的后身用茶,之后再将正脸朝自己向茶碗行礼,心中默念:请让我欣赏一下您,双手捧碗进行鉴赏,之后再行礼,默念:感谢您了。千利休全面吸收中国唐宋点茶器具与方法,保留了陆羽“二十四器”中的二十种。
  千利休晚年因卷入丰臣秀吉身边的权力争夺,70岁被近剖腹自杀。几年后,丰臣秀吉召见他的儿子们,允许他们恢复千家茶道。次子少庵道倡“茶禅一体”,传至其子千宗旦,千家茶道更有声色。千宗旦一生不仕,潜心于千家的复兴与传宗,他的三个儿子分为表、里、武者小路三个千家,都继承了和敬茶的传统。他专心培养长子千宗室(1622-1697),形成今日里千家的茶室“今日庵”;次子也建立武者小路千家的“官休庵”茶室,三子千宗左经营了“不审庵”,称为表千家。
  进入昭和时代不少知识分子开始认识茶道,罔仓天心的《茶书》被广泛阅读,与此同时茶道人口趋向女性化,茶道成为现代女性的一种修养,在妇女中普及。
  现代日本茶道由数十个流派组成,各派都推举了自己流派的家元(茶道的继承人只能是长子,代代相传,称“家元制度”)。其中最大的流派是以千利休为祖先的三千家,此外还有薮内流、远州流、宗偏流、江户千家流、大日本茶道学会等流派组织。要学茶的人在各自流派入门,跟有教授资格的茶人不断修行,到一定年限从家元那里领得证书,认可各种门第资格。里千家是日本最有影响的茶道组织,全国有三分之二的茶人参加,在国际上有六十三个“同好会”,有专门的出版社,对日本文化、经济有很大影响。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