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的藏传佛教宁玛派
元代的藏传佛教宁玛派
蒲文成(青海省政协,青海西宁810001)
摘 要:元朝在藏族地区“因俗而治”,尊崇佛教,为藏传佛教各派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作为藏传佛教最古老的宁玛派,在元朝其传承派系更多、掘藏活动更加活跃、教法教理更趋完备,建寺活动持续不断,并与中央政府开始接触,从而进一步传播,进入一个活跃时期。
关键词:元代;藏传佛教;宁玛派;传播
中图分类号:B94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447(2008)01—0013—08
元王朝建立后,西藏正式纳入元朝版图,结束了自吐蕃王朝崩溃后400多年的割据和战乱,西藏地方置于元朝中央政府的行政管理之下。元朝在西藏地方“因俗而治”,尊崇佛教,采取通过国师或帝师管理西藏乃至整个藏区地方事务的措施,在宗教政策上,允许各教并存,尤其重视和扶持藏传佛教,正如《元史》所说:“元兴,崇尚释氏,而帝师之盛,尤不可与古昔同语。”[1]因此,以萨迦派为首的藏传佛教各派均得到长足发展。宁玛派作为藏传佛教最古老的教派,尊公元8世纪吐蕃时期来藏传教的莲花生大师为祖师,其教法传承以吐蕃时期的旧密为主,经两个多世纪的传播发展,至11世纪经“三素尔”大师的宏传,不仅继续旧密共同性的经续传承,传授密典,受学经文,而且注重秘密窍诀等修炼方法的面授,侧重更有密宗特色的非共同性的修法传承。在佛教理论方面,注意汇集、整理、归纳吐蕃时期遗存下来的旧密典籍,使之系统化,从而形成藏传佛教的一个独立派别。在元代社会相对稳定、藏传佛教受到官方重视的环境下,宁玛派进一步传播,进入一个活跃时期。
一、传承派系更为繁多
宁玛派的传承主要有所谓“远者经典传承、近世伏藏传承和深奥净相传承”三种。其中,经典传承是最主要的一种。该派认为,公元8世纪吐蕃赞普赤松德赞时期,古印度的莲花生、无垢友、佛智等大师相继来西藏传播旧密,特别是传出了宁玛派独有的九乘教法中的无上瑜伽密。无上瑜伽密总分摩诃瑜伽、阿努瑜伽和阿底瑜伽三部。摩诃瑜伽又分续、修二部,续部密典有18部怛特罗,传播中分成大幻化网、大乐光明等传承。大幻化网由莲花生传人西藏,为宁玛派所继承,大乐光明由那洛巴大师传给玛尔巴译师,在西藏为噶举派所继承。修部密典又分教传和岩传两种,教传的常行教法即称为“珠巴噶加”的八大法行,指文殊身、莲花语、真实意、甘露功德和橛事业5部出世法,差遣非人、猛厉诅咒和世间供赞3部世间法,总属于生起次第法类,由莲花生、无垢友等人传人西藏;岩传即伏藏传承,下文将述及。阿努瑜伽属圆满次第法,由莲花生传人西藏。阿底瑜伽即大圆满法,是宁玛派的最高法门,相传有604万句偈颂和后世传人写出的许多教诫秘诀,在西藏有无垢友、佛智和莲花生三师的传系。
经典传承中的大幻网传承,主要指《幻网经》的教诫传授。《幻网经》,别名《吉祥秘密藏真实性决定本续》,简称《吉祥秘密藏》,或译《吉祥秘密心经》,是以密乘百部本尊之共主金刚萨捶为主要本尊的经文,全经22品,即1、序言品,2、生起圣俗二谛菩提心智慧品,3、抉择诸法品,4、安立字曼轮品,5、成就幻网等持品,6、立坛品,7、集坛及真言品,8、加持一切分支为坛出手印品,9、安立金刚秘密誓言品,10、灌顶品,11、资粮坛品,12、成就资粮品,13、极秘密诀心要品,14、喜悦供养品,15、出忿怒王自性坛品,16、出忿怒王会众语坛品,17、出忿怒王之坛品,18、示最上供养品,19、誓言品,20、任成事业加持品,21、礼赞忿怒王品,22、喜悦遍持品。篇幅冗长,内容庞杂。此经由无垢友传到藏土后,次第被“三素尔”大师所继承,并经第三位“素尔”大师濯浦巴·释迦僧格(1074—1134年)及其门徒的弘扬,又形成许多传系。在卫藏地区有杰敦加那、尼敦曲僧、娘那多卧、藏巴其敦等传系,在康区则有噶丹巴·得协传系。这些传系在元代继续传播,都有较大影响。如噶丹巴·得协(1122—1192年),是今四JI[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人,17岁人藏学习宁玛派教法和《幻网经》等法类,10年后返回故乡,于南宋高宗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在今四川省甘孜州白玉县的河坡乡境内建成著名的噶陀寺。
宁玛派的经典传承,除了《幻网经》,还有《集经》和《心品》。《集经》即《遍集明经》,最早在吐蕃时期由勃律堪布切赞吉翻译成藏文,后传缯吐蕃的努钦·桑杰益希,然后在藏区传开。努钦传四代至素尔波且·释迦迥乃,则与《幻网经》传承相合,实际到了元代形成同一支,但传系依然颇多。小心品》即无上瑜伽密阿底瑜伽大圆满法,是宁玛派的代表性法门。它又分心、界、秘诀三部。心部共有所谓“母子18部经”,在吐蕃时期前5部由白若杂那译传,后13部由无垢友传出,形成多支传承。《青史》记载,白若杂纳一生三次去康区传教,在康区还形成阿若传规等心部传承。界部最主要的经典是《广本等虚空续》,共两万卷,分见、行、曼荼罗、灌顶、三昧耶、修、事业、地道、果等九个方面的内容,称为“九段义”,另有讲修明空双运智以证虹身的“金刚桥教授”。《郭扎佛教史》讲修此法者多高寿,大多活到百岁以上,最高的达172岁。这些长寿老人不少是元代的宁玛派修士。秘诀部传承分空行心要和牟扎教规两支。其中,牟扎教规亦称“大圆满宁提”,由无垢友最早传出,传至元代,分为“噶玛心要”和“隆钦心要”两支。噶玛心要的传出者是噶举派名僧噶玛巴·让迥多吉(1284—1339年),即第三世噶玛巴活佛,而隆钦心要的传出者是宁玛派著名的佛学家隆钦然绛巴(1308—1363年),他们都是秘诀部无垢友传系第十一代传人仁增古玛拉杂的弟子。
仁增古玛拉杂,亦译作“持明鸠摩罗”,是大成就者美朗多吉的弟子。美朗多吉生于南宋淳祜三年(1243年),9岁师从赛隆巴等出家,16岁时即获得证悟,游方各地,18岁师从僧格加巴·桑杰温布受学“大圆满宁提”,后专一修持,据传亲见金刚心菩萨。23岁在桑杰热巴尊前聆听金刚亥母等伏藏法后,又一心修持,相传见到许多本尊佛菩萨面容,并在石岩上留下指印等,取得很高的修行成就。所依上师还有成就者萨隆巴、楚布的多卧热巴、楚秀僧格加巴等,曾于堪巴姜、堪巴林、僧格宗、衮桑林、喀曲等地建立修持中心,传播佛教。元成宗大德七年(1303年)去世,相传临终时天空出现光芒,发出巨响,火化时天空中又现出五色尸亭。”[2]仁增古玛拉杂于元世祖至元三年(1266年)出生在夭如的安巴地方,是今西藏山南人,7岁人工布地方的沃雪妥当寺,12岁在噶举派的帕摩竹巴寺正式出家,先后受学喜金刚、胜乐等密法和“那若六法”,后拜依宁玛派高僧琼纳西达、美朗多吉、嘉曼巴·南喀多杰、格丹巴·却吉僧格等,学习宁玛派的密乘经教、秘诀,特别是以美朗多吉为根本上师,接受灌顶,学习大圆满法,与上师一起修法长达8年之久,曾建雅隆察当地方的日绰山寺。他还广参噶举、萨迦派名师,参照其他教派的修习法结合修持,达到很高的修行境界,足迹遍历前后藏许多修行地和寺院,广传宁玛派教法。据载,他关心民间疾苦,常到农村牧区,防霜防雹,防治一切传染性疾病,教导弟子保护高原野生动物,深受农牧民的欢迎。”[3]元惠宗至正三年(1343年)藏历十月初八日去世,享年78岁。仁增古麻拉杂在元代声名遐迩,有各派的学法弟子,最著名的是噶玛巴·让迥多吉和隆钦然绛巴。噶玛巴·让迥多吉小仁增古麻拉杂41岁,早在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即与仁增古麻拉杂结有法缘,后来二人共同向噶玛拔希的弟子邬金巴·仁钦贝和年热上师学习噶举派教法,为同窗教友。让迥多吉对宁玛派教法有过系统的学习,曾向元代宁玛派名僧尼多瓦·衮噶顿珠(1286—1316年)学习秘诀部心要,后成为仁增古麻拉杂的弟子,系统受学大圆满法,尤其精通秘诀部精要,后由他传出者称为“噶玛心要”,在元代主要有四个传支:由雍敦·多杰贝(1284—1365年)在后藏一带弘传,曾传法于第四世噶玛巴活佛乳必多吉(1340—1383年);由益加瓦在康区和前藏工布一带弘传;由益希坚赞弘传于汉地和蒙古地区;朱古巴在前藏地区弘传,曾传于达敦和年敦等大师。[4]由此可知,藏传佛教各派无门户之见,凡是高僧皆为各派所景仰的传统在元代已十分明显,这也是形成多种传法系统的原因之一。
作为宁玛派,隆钦然绛巴则是仁增古麻拉杂最主要的亲传弟子,是无垢友大圆满法秘诀部传系的第十二代传人,由他传出者,称之为“隆钦心要”。隆钦然绛巴去世于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最主要的弟子有19位,各有传系,使隆钦心要的传承支系更为繁多。其中隆钦然绛巴“兴教四善知识弟子”之一的恰扎曲杰传系最为出名。该系自恰扎曲杰起,十传至佐钦巴·白玛仁增,于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在今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竹庆乡创建佐钦寺,这是康区继噶陀寺之后,最著名的宁玛派大寺。
空行心要最初在吐蕃王朝时期由莲花生传给其女弟子益西措杰,益西措杰将法本作为伏藏埋藏,被后世的掘藏师白玛勒哲则掘出,传给觉赛·格瓦坚赞、更钦绒雄多杰、雍敦·多杰贝等人,遂在世流传,故亦称“伏藏空行心要”。白玛勒哲则生卒年不详,但其传人雍敦·多杰贝,即噶玛心要的主要承传人,生于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以此推论,“伏藏空行心要”主要在元代得到传播。该法传至隆钦然绛巴,再经弟子传授,形成多支。其中,由隆钦然绛巴称为“五得意弟子”之一的古如益希然绛传出的一支最出名。古如益希然绛,也称加瓦益希然绛,亦为元代名僧,初学萨迦派教法,后师从隆钦然绛巴,受学宁玛派密法要义和总别大圆满法,尤通空行心要和隆钦心要两种法门,后住尼普的秀赛寺,人称“秀赛巴”。自他起,六传至德格佐钦寺的创建者佐钦巴·白玛仁增,将空行心要与隆钦心要两种传承合为一体,是宁玛派佐钦寺系统重要的密法传承系。
二、掘藏活动更加活跃
伏藏传承是公元13世纪以后兴起的一种宁玛派教法的重要传承方式,与经典传承相比,伏藏法是后来发现掘出并流传的,所以通常称“近世伏藏传承”。据宁玛派典籍《杜迥教史》载,伏藏法有地下伏藏、深奥净相伏藏和心间伏藏三种。其中,最为可信和最主要的一种是地下伏藏。按宁玛派的说法,早在公元8世纪吐蕃王朝时期,鉴于当时传播某些法门的机缘尚未成熟,莲花生等将这些法门的经籍、教诫和有关法器圣物,特别是大圆满法的一些不共瑜伽经续、口诀等,写成文字埋在山岩地下或建筑物中。据说在所埋藏的法本上还写明将来被发现掘出的时间及掘藏师的姓名、相貌特征等。据《杜迥教史》,吐蕃时期除莲花生大师外,益西措杰、无垢友、赞普赤松德赞父子、大译师白若杂纳、努钦·桑杰益希、南喀宁布、聂·加那古摩拉、那南·多杰杜迥、娘宛·定增桑布等人都曾埋藏过这种伏藏物。据刘立千先生研究,后世流传的《集密意续》、《集密续》、《幻网经》、《修部八教》、《如来集会》、《文武百圣》、《阎曼德迦法》、《马首金刚法》、《金刚橛法》、《大圆满法》等经典及其讲解、教敕灌顶、修法仪轨事相等,皆是伏藏法。”[5]
公元11世纪前后,宁玛派陆续出现一些挖掘伏藏的人,他们被称为“掘藏师”。宁玛派教史称,在西藏最早的掘藏师是公元10世纪后半叶出生于今西藏定日县境内拉堆地方的桑杰喇嘛,从他开始,在西藏历史上出现过100多位著名的掘藏师。《杜迥教史》认为,这些掘藏师中成就最大、最有影响的是“五位掘藏导师王”,即第一位娘热·尼玛奥赛(1124—1192年),是西藏“上部伏藏”的掘出者;第二位古如却吉旺秋(1212—1273年),是西藏“下部伏藏”的掘出者;第三位多杰林巴(1346—1405年);第四位邬金·白玛林巴(1450一?);第五位加央钦则旺布(1820—1892年)。这五位掘藏导师王,第一位是南宋时期人,第四位是明代人,第五位是清代人。其余二位则是元代人。另外,西藏“北藏”的集成者仁增钦波·欧朱坚赞(1337—1408年)也是元代人。从他们的掘藏事迹可以看出元代宁玛派掘藏活动的大致状况。
古如却吉旺秋,今西藏洛扎县拉叶合地方人,南宋宁宗嘉定五年(1212年)生于一个世代信奉宁玛派的家庭,从4岁起即跟随父亲学习藏文拼读书写,继学声明、星算、医明、史学、文学、戏剧等方面的知识和一些苯教经典。相传他曾学《口剑论》等语法典籍13种;学习印度龙树著的《养生篇》以及道情歌《传统故事》等伦理文学作品10余种;学习《黑白算学》、《医疗术》等历算医药经典约百种;苯教著作75种;经部论典和内外密乘典籍100多种。[6]同时,他对于藏传因明、般若、中观诸学以及《入行论》、大手印法、希解教法和大圆满法等均有过系统学习,可以说博通显密,对各学科无不通达。古如却吉旺秋的掘藏活动开始得很早,相传他13岁时得到过一份写有伏藏书题的黄纸卷。17岁时他见到上部伏藏的掘藏师娘热·尼玛奥赛的儿子卓贡,向他请教伏藏法的相关知识。娘热·尼玛奥赛曾从阿里的洛瓦格迦佛堂的梁柱和斗拱中取出有关上师意集、大圆满和大悲意趣方面的三种法本,合称“喇佐托松”;继后,又从离该佛堂不远的马头岩掘出有关生起、圆满、大圆满三次第合修的法本;又从唐巴、科朗岩等地掘出马头明王法和许多译自汉文的显宗仪轨文本。”[7]宁玛派早期不少法门是家庭内部父子相传,可以推断卓贡受父亲的影响,也可能是掘藏方面的行家里手,古如却吉旺秋肯定得到了有关掘藏知识的启示。南宋理宗绍定六年(1233年),古如却吉旺秋年22岁,按照黄纸书题的指示,从洛扎南格扎岩(意为天梯岩)下打开了18处伏藏的地门,发掘出大量伏藏,其中从一个形似龙体的器皿中取出四篇教诫,从一个铜盒中取出108种秘诀。此后,他又从洛扎喀曲的白日山洞和离这里不远竹巴噶举派名僧藏巴加热·益希多杰修行过的加浦坚地方掘出不少重要伏藏。古如却吉旺秋发掘出的伏藏物多为密宗经籍、窍诀,还有九头龙魔铜像、释迦牟尼佛像等文物,另外还有一部分珍贵的医学资料。关于这尊释迦牟尼佛像,相传为印度龙树菩萨所保存,被请到西藏后,莲花生大师将它藏在名叫哈沃冈的雪山中,古如却吉旺秋发掘出来后,迎请到拉叶合古如佛殿,成为其主供圣物。”[8]他所掘出的医学资料整理后分为9类,“第一类为医药源流及藏医修供法;第二类为人体结构及五脏六腑;第三类为药物分别配制法;第四类为药物处方以君臣次第分类法;第五类为内外密三分法;第六类为病理辨析及药物分类;第七类为疾病类型;第八类是依佛法镇病魔;第九类为药物功能。这些医药伏藏后被青藏高原上的藏医、蒙医所广泛运用,为藏医药发展起了一定作用,某些方面还填补了藏医药的空白。”[9]古如却吉旺秋掘藏成就巨大,自身修持亦达到很高境界,有许多神奇传说。元至元十年(1273年)去世,元代西藏佛学大师布顿·仁钦朱(1290—1364年)等人颂扬他是一位无与伦比的成就大师。
多杰林巴(1346—1405年),通称代敦·多杰林巴。元顺帝至正十八年(1358年),他从昌珠寺一座佛像背后获得一封伏藏题记,掘出《三根本修习法》及忿怒咒多种。55/iE-十年(1360年),从香达奥喀岩(亦云扎其地方称为“天铁燃岩”的大岩崖下)”…掘出《上师意集经》4卷、《大圆满父续广见》、《母续光明日论》、《空行精要日月和合法》、《父续精要十法》、《集经》4种及附论8种,人物传记8部。后来,又从班贡地方掘出《修行导引法》10种;从本塘地方掘出如意珠、绿松儿石等43种;从澎波掘出金刚萨捶像;从大昭寺掘出十一面观音像、旃檀度母像、《大圆满金筷法》、《本生传》7部及《达毗杂舍》等苯教经籍和医药典籍。东噶·洛桑赤列先生在其《东噶藏学大辞典》中称,多杰林巴先后发掘伏藏40余处,所掘经文有《上师善逝集》等集经类4种,大圆满心中心“宁提”经文13种,所掘实物有白响铜的金刚萨捶像、马首金刚和亥母像、长寿瓶及其他法器等。其弟子主要活动在洛扎、门隅一带。””
仁增钦波·欧朱坚赞(1337—1408年),别名仁增果登,是今后藏昂仁县人,为元代著名的秘藏法师。他于55t--十六年(1366年)从扎桑山发掘出大伏藏法3种、小伏藏法100种;从桑桑拉扎岩窟发掘出《金刚橛法》、《回遮不净因果法》、《四种近修法》、《缘起法》、《除魔法》等500种。此外,他将发掘出称之为“北藏”的四业诸法典整理结集成册,流布藏区。据《东噶藏学大辞典》载,他生于1325年,20多岁时从仲巴姜神殿和姜地方的温布隆发掘出《马头明王自在成就法》、《观自在成就法》、《金刚手成就法》等55包纸卷,另从桑桑拉扎岩发掘出上师、本尊、空行修习法和《普贤意趣》等法本,还掘出金刚橛、法铃、头发等圣物。
除前面所述著名掘藏师外,还有不少人致力于掘藏活动。据《杜迥教史》,雅杰·邬金林巴(1323一?)、代钦桑杰林巴(1340—1396年)等人也是元代的掘藏大师。雅杰·邬金林巴于元至正五年(1345年)从雅隆、协扎岩发掘出《生起次第法》、《大悲观音莲花生心要》、《大圆满长寿法》、《喇佐托松合集》、《静猛本尊法集要》、《黑忿怒空行法》、《莲花生本生传》、《智慧大黑天续》及本尊法132种。此后,又从宇贡岩掘出《密宗道次第广论》、《莲花生简史》、《希解派教义明示》、《缘起心要》等经文;从桑耶掘出《五部遗教》;从素尔夸掘出《大悲观音智光法》、《祥怙骑虎论》;从宛普达仓掘出《忿怒莲师传》及护教法类;从扎囊、扎其等地掘出《阎摩王长寿法》等百余卷、《教言集》等30多卷。
代钦桑杰林巴是西藏珞隅地方多杰扎人,出家于杂日的伦珠顶寺,他自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在布日普摩且岩窟掘出《佛语总集》、《上师密意集》及大悲观音法类多种后,又从迦苏昌等地掘出《金刚橛成就法精要》、《黑龟厌胜法》、《黑色马头明王法》、《无上极密大悲观音法》等,以及多种法器物品;从工布、钦宇地方掘出《蓝衣金刚手法》、《制伏门巴人猛咒法》;从布日仁钦拔瓦地方掘出数种观音法类;从恰果雄地方掘出《自在风绳法》及摄生术法类数种;从杂日掘出《美喉龙王修习法》;从杰协麻噶布地方掘出《日月和合长寿法》;从加拉辛杰掘出《阎摩王寿主法》、《莲花生橛事业仪轨》等;从莲师洞掘出《大圆满法集要》;从工布丹如掘出《集密意续》等六种续典;从桑耶的钦浦掘出莲花生像;从奥肖隆卓地方掘出空行母的饰物和一些稀有宝珠。
《东噶藏学大辞典》中还列有其他一些掘藏师。这些掘藏师掘出的伏藏法本和掘藏地点虽有待于进一步考证,但可以看出,在元代宁玛派的掘藏活动非常活跃。
三、教法教理更趋完备
早期的宁玛派教理教法采取秘密单传,所以一度没有寺院僧伽组织和构成教派的系统教义。直到11世纪被称为“三素尔”的祖孙三代上师的弘传,尊莲花生为祖师,依照他人藏后所传密法和陆续发掘出的伏藏修行法为传承,系统地整理经典,并建立邬巴垅寺,开展活动,遂自成一个藏传佛教派别。但宁玛派教义的完备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作为该派特有的大圆满法,从“三素尔”大师起,辗转传到美朗多吉(1243—1303年)、仁增吉玛拉杂(1266—1343年),再到隆钦然绛巴大师(1308—1363年),遍集新旧一切密法,使之进一步系统化。
隆钦然绛巴,是元代最著名的宁玛派佛学家。他继承莲花生大师传出的“空行心要”和无垢友上师所传“牟扎教规”,直接受教于仁增古玛拉杂上师,将无垢友所传大圆满法结集为“仰兑”,谓之宁玛派“特别口诀部”之心中心或“心髓”,形成“隆钦心要”教法传承,成为该派的主要传系。他所著“隆钦七藏”(亦称“七宝藏论”)总摄大圆满法要义,是后来宁玛派僧人的必读本。
隆钦然绛巴,是别人对他的尊称,本名很多,一生共有11个名字。他出家时的法名叫次臣罗哲,后来成名后写文学类著作时常署名桑耶巴·阿旺次臣罗哲,写共同类法相乘著作时署名多杰司吉,写非共同类金刚乘著作时署名智美鄂色,译言“无垢光”,论述空性类著作常署名隆钦然绛,论述修行成就等则常用衮钦阿旺。他于元武宗至大元年(1308年)出生于前藏夭如扎普多村(今扎囊县境内)的一个宁玛派世家,从小受到佛教文化的熏陶,喜好修辞、写作,7岁开始受多种密法灌顶,并学习医学、历算等小五明文化。12岁于桑耶寺出家,自此,系统学习佛典,对于各种佛典及道果法、那若六法、尼古六法、亥母六法、聆尊师所传胜乐灌顶法、金刚手大轮灌顶法、香擦巴所传各种法类、果仓巴所传道次导引法、帕当巴所传希解派诸法、玛鸠拉仲所传能断六法等各派法门,以及《金刚帐》、《空行海》、《金刚曼》、《时轮经》等多种新译续典、弥勒“慈氏五论”、法称的“七部量论”、无著的《大乘阿毗达磨集论》、世亲的《阿毗达磨俱舍论》、丹智的《诗镜论》等均有过系统学习,从而博通显宗主要经论和佛教的基本文化,并对其他教派法门无不了解,奠定了坚实的佛学基础,曾在桑普寺辩场舌战群雄,无有敌者,被众人称为“桑耶多论师”。
隆钦然绛巴修学更多的是宁玛派所传密法和该派特有的经典,曾师事循奴顿珠、循奴加布、循奴多杰、桑珠仁钦、旺益大师、秀赛活佛、敦茨上师、加央巴、措巴上师、康玛巴、尼塘巴等当时宁玛派大德,悉学该派经、幻、心三部的主要经典,学习大圆满法的彻却、脱噶等法门,由“三素尔”大师所汇集整理的大多数经论典籍以及掘藏师古如却吉旺秋掘出的伏藏法本,从而对教传和岩传论著可以说无不通达。同时继续向他派上师求教,如曾向第三世噶玛巴活佛攘迥多吉(1284—1339年)学习六支加行及其除障法、那若六法、三身会合法、大悲观音法、密集金刚法、红黑阎罗灌顶法等多种密法,向萨迦派上师索南坚赞(1312—1375年)再次系统学习道果法,对各种教法兼收并蓄、博采众长,这亦为他汇集总结宁玛派教典提供了帮助。当然,隆钦然绛巴作为宁玛派的主要传人,其根本上师是仁增吉玛拉杂。惠宗元统二年(1334年),27岁的隆钦然绛巴在雅堆地方首次拜见仁增吉玛拉杂,自此他向吉玛拉杂先后学习了许多宁玛派的所谓外、内、密续典和伏藏法本,如《静猛上师加持金刚链》、《莲师修行八法》、无上瑜伽灌顶法、4部深奥心要、17部有关大圆满法的续典及其释本、119种窍诀、艾迦杂底和丹坚等护法神修习法,从而通达宁玛派的全部九乘教法,成为显密兼通的佛教大师。古玛拉杂向他传授一切正法后,赐名“隆钦然绛”,意为“修证境界广如虚空,法性之轮日夜常转,离惑智慧广大无边”。”[12]隆钦然绛巴更是绍继本派传统,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长期的密法修炼来通达佛法真谛,当他博通诸典后,专一修持于桑耶钦浦、格贡、格乌、托噶神山等地,进一步将所学理论知识融会贯通,消除二取,明心净性,通达胜谛意趣。
隆钦然绛巴最突出的贡献是学通显密后致力于宁玛派密籍的整理和修订,著有许多讲述藏传佛教文化和宁玛派密法的书。据《隆钦然绛传》,他一生共著有283种著作,其中极奥密论著253种。总体上分所谓“外、内、密”三种。属于“外”的是共同类著作,主要是有关修辞、韵律、辞藻学方面的作品以及论述佛教基本知识的文章和各种赞颂文等,共96种。属于“内”的著作135种,有两部分内容,一是论述因法相乘著作,即显宗论著,有《慈氏五论释》、《中观应成摄义》、《发心论》等20种;一是论述果金刚乘著作,即密宗论著。此类著述又分5类:1、讲述密乘四续之本论及其注释,共2种;2、讲述《大幻化网经》总义及其注疏、摄义等,共7种;3、讲述《静猛幻化王酬补仪轨》等各种法事仪轨的,共33种;4、主讲生起次第的各种修习成就法,如《上师修行成就总论》、《毗摩罗修行法》等,共52种;5、主讲圆满次第的各种修习法及其究竟要义,如《极密明点要义》、《菩提藏圆满次第智慧轮》、《胜乐五次第奥义》等,共21种。属于“密”的著述,主要论述宁玛派所追求的最高境界真实空性义,此类密典著述共52种,又分两大类:1、专论大圆满法要的,共38种,著名的有《法界藏》、《本性藏》、《如意藏》和《诀窍藏》(与下文的《宗轮藏》、《妙乘藏》和《词义藏》,总称“七宝藏论”或“隆钦七藏”);另有《大圆满心性安息论》、《大圆满静虑安息论》和《大圆满幻变安息论》,总称“三安息论”,其释论各一部,总称“三车论”;另有《大圆满心性自解脱论》、《大圆满法性自解脱论》和《大圆满平等性自解脱论》,总称“三自解脱论”。2、专论无上大密空行心要法门的,有“七宝藏论”中的《宗轮藏》、《妙乘藏》和《词义藏》等5种,为总论部分;别论为对无上大密空行心要法奥义的摄要,有《修心七论讲义》、《大鹏满羽论》等9种。上述各类著作中,最有影响的是“七宝藏论”、“三安息论”及其释论“三车论”和“三自解脱论”,尤其“七宝藏论”是宁玛派寺僧的必读书。
《法界藏》本文及释文共13章,以讲述无上瑜伽部阿底瑜伽大圆满法中界部的要旨为主,重点论述大圆满法的基位、道位和果位;《本性藏》本文及释文共5章,诠释表述自性的“无性”、“平等”、“任运”、“唯一”四种不同术语,说明其要义,总结诸法本性原本解脱、超越心外,不观待劳作和因果,从而阐明大圆满法的所谓十六金刚大位;《:口意藏》本文和自注两部分共22章,详论佛教显宗法相乘和密宗金刚乘的要义及其特点;《诀窍藏》亦译《秘诀藏》,是一部教言集,以六句偈语训示的方式讲解修行的秘诀或诀窍;《宗轮藏》共8部分,首先略述佛祖释迦牟尼出世弘法的经历,以统领全书,然后分别破斥佛教以外被称为“外道”的各个宗派,论述显密圣法要义、区别和殊胜于其他宗教的道理;《妙乘藏》共25章,以《大密决定续十七颂》为本颂,然后分别阐释119种秘诀的含义和要旨;《句义藏》讲说学佛修法以基位本性自有、道位逐一串修、证得果位现前为全部过程,解说这是转现分事物以为道用的秘诀教言。从这些内容看出,“隆钦七藏”将深广、奥密、繁杂的宁玛派教义进一步作了全面系统的整理和归纳,使其教法教理更加系统、更为完备,故成为宁玛派教义的教科书。
隆钦然绛巴大师还以他渊博的学识对不少宁玛派经典作了诠释工作,披露其奥秘,使语义明了易懂。《幻网经》即《吉祥秘密藏》,是宁玛派经典传承“经、幻、心”三部中最重要的续部经文,隆钦然绛巴以多杰伊吉的署名写成《吉祥秘密藏释,遍除十方一切黑暗》,自称“此释本参考了以往的多种疏释本,并吸收了许多上师的善言教诲和秘诀精华,经过分析而撰写。”””他将全经总括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除篇首礼赞外,主要讲释经名、此经的来由、经名的含义等,并对一些怀疑和非议此经的言论进行了反驳;第二部分是正文,主要讲说本基自性任成坛现起情形、静猛二坛以及该经传付后继情形等;第三部分是结语,评价此经的殊胜,认为它是教法的总纲和根本,其修果最为殊胜圆满。
总之,隆钦然绛巴的著作在宁玛派教史上占有最重要的位置,并且对整个藏传佛教都有重大影响,不少佛教大师称在藏传佛教史上空前绝后。《隆钦然绛传》的作者喇拉索南曲珠评价他的著述“论及佛教一切乘,为一切教派法要之总纲,一切正教之核心,一切显密经论之注释,一切佛教注疏之顶饰,一切窍诀之精要,一切正道之最,一切果之究竟,一切心间伏藏之王。”[14]
四、建寺活动持续不断
寺院是信仰的外化载体,是信徒们举行宗教仪式的场所和开展宗教活动的中心,其数量和规模反映出宗教的影响和势力。在我国广大藏区,宁玛派寺院仅次于格鲁派,在藏传佛教各宗派中位居第二。据我们在20世纪90年代的粗略调查统计,目前国内共有宁玛派寺院约925座”,其中西藏自治区有426座,四川省有290座,青海省有196座,甘肃省有7座,云南省有6座。一些研究者认为,宁玛派作为一个古老的教派,在我国藏区留有许多佛教遗迹,兴建于公元7至9世纪的西藏大昭寺、昌珠寺、桑耶寺,青海的丹斗寺、白马寺等,早期都属于宁玛派。目前在国内有影响的宁玛派寺院,有四川的噶陀寺、白玉寺、佐钦寺、西钦寺,西藏的多杰扎寺、敏珠林寺,青海的当家寺、南宗寺、白玉寺、查朗寺等。其中,今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白玉县的噶陀寺,由“三素尔大师”之一的濯浦巴·释迦僧格的再传弟子(五世达赖喇嘛的《闻法记》谓直接闻法于濯浦巴)噶丹巴·得协兴建于南宋高宗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该寺在元代已很有影响,史载元代噶举派名僧噶玛拔希(1204—1283年)于元世祖至元元年(1264年)被忽必烈释放启程返藏,他沿途经康、青地区传教8年,最后回到楚普寺。萨迦派名僧八思巴(1235—1280年)以国师身份兼理总制院事后,曾于至元二年(1265年)、至元十三年(1276年)两次返回西藏。据有关传记,噶玛拔希和八思巴都去过噶陀寺,或参加宗教活动,或学习宁玛派密法。可见噶陀寺在当时是很有影响的寺院之一。
从前文所述有限的元代宁玛派僧人传教和掘藏的事迹看,元代宁玛派寺院的修建从未停止过。如仁僧古玛拉杂的上师美朗多吉学法圆满后专事修持,曾在堪巴姜、堪巴林、僧格宗、衮桑林、喀曲等地建立修持中心。这些中心是弟子在上师的指导下坐禅修炼的场所,应是寺院的前身或雏型,在我国藏区不少寺院就是这样形成的。古玛拉杂师从美朗多吉闻学修法8年后,到雅隆的察当地方修建了日绰山寺专一修持。””吉如却吉旺秋曾在后藏的仓兑地方修建谷摩拉康佛堂和桑主德钦佛堂,后来又到南部的拉叶合地方新建古如拉康寺,长期住居这里,故人称“古如却吉旺秋。””…代钦·桑杰林巴于珞隅杂日地方的伦珠顶寺出家,成名后曾建尼普德钦桑主寺。””代敦·多杰林巴成名后以林摩喀寺为主要寺院,另住持过洛扎的门巴卓寺、赛地方的乌盖寺等。”…仁增钦波·欧朱坚赞(即代钦·仁增果登)从仲巴姜神殿、桑桑拉扎岩等地发掘出大量伏藏后,前往扎桑山,持出家人装束,在该地建立寺院,塑立一尊大型的莲花生大师像,专一修持。后来曾去哲孟雄(即锡金)弘法12年。”…
根据喇拉索南曲珠所著《隆钦然绛传》,隆钦然绛在传教修持过中也曾兴建和修复过一些寺院,对当时宁玛派的传播起过积极作用。约在元惠宗至元五年(1339年),他前往托噶山修炼,在那里新建一静房,命名“邬金宗”,一面修持,一面向弟子灌顶传法,居住达3年之久。邬金宗,通称“岗日托噶邬金宗”,意为“白巾雪山中的莲师寺”,是后来西藏著名的佛教圣地。《藏传佛教高僧传略》称该寺为卓地的邬金寺,由当地信徒献给了隆钦然绛巴,隆钦然绛巴“将这座寺院扩建成邬坚(金)宗沃色真园林寺,建塔立像,招徒传法”。[20]至正九年(1349年),由隆钦然绛巴出资修复了吐蕃王朝时期在前藏所建的古刹夏拉康寺。翌年,他往本塘地方,在那里创建了他尔巴林寺,委弟子桑吉衮噶为该寺上师。自此,该寺一直持大圆满见,修大圆满法。关于他尔巴林寺,《藏传佛教高僧传略》称,本塘在不丹边境,他尔巴林寺在不丹境内的他尔巴,“不丹境内的宁玛派教法,就是在此时由隆钦(然绛)巴大师传播开来的,后来又从不丹传到尼泊尔。”[21]此外,隆钦然绛巴还修复过今西藏嘉黎县境内的石岩寺。隆钦然绛巴一生传法弟子很多,著名的有所谓“三成就者弟子”、“五得意弟子”、“四兴教善知识弟子”、“四得道瑜伽师弟子”、“三持教善友弟子”。这些弟子皆为当时名僧,也都有建寺传教活动。
根据我们对青海境内宁玛派寺院的普查,广大青南牧区在康区宁玛派兴起后得到迅速传播,寺院多建于明清和近代。但在河湟地区元代就已开始了建寺活动。今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的当家寺,地处黄河北岸台地,是全省很有影响的宁玛派寺院,初建于元至正年间,现寺僧近百人,是共和、贵德、兴海等县境内各宁玛派寺院之母寺。在今化隆县境内,建于元代的寺院有支哈加寺、安关群哇寺、香塔寺、班主哇寺等,这些寺院的创建者,有的是来自西藏的僧人,有的则是当地或邻县的宁玛派教徒。还有一些寺院建于元代,由他派改宗而成的。如今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吉曲乡哇卡村的德龙寺,由八思巴建于元初,奉萨迦派,以本县的宗达寺为母寺。后于清康熙年间改宗宁玛派,以西藏的恰日寺为母寺。再如今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的昂拉赛康寺,亦地处黄河谷地,由曲结顿珠仁钦始建于元至正元年(1341年)。曲结顿珠仁钦是元代噶当派高僧,创建过夏卜浪寺和夏琼寺,为宗喀巴大师的启蒙上师。昂拉赛康寺建成后,以丹坚为护法,活动方式一直同于宁玛派,故也计为宁玛派寺院。
五、与中央政府的早期接触
宁玛派信徒向以密法修炼为主,比较淡泊名利,不注重与世俗政治势力的结合,因此在藏族史上始终没有形成能驾驭整个社会的政教合一的统治集团和以某一寺院为中心的地方集团势力,似乎“在任何政治权力面前始终保持一种泰然自若的心态。”””但这也不尽然。事实上,任何宗教和教派与社会和政治息息相关。综观佛教历史,当国家受到厄难的时候,佛教也备受摧残;当国家昌盛,佛教也随之发达,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元朝大一统的形势下,藏传佛教各派无不与元廷接纳,以求更好的发展环境,宁玛派自然也不例外。
拔希释迦斡是宁玛派最早与元廷接触的人。他是前藏邬巴垅地方素尔家族的人,生父素尔·汪青昂波,原有五女而无子,后请进藏的克什米尔大学者释迦室利(1127—1225年)来藏,善结法缘。释迦室利称赞邬巴垅是密宗圣地,其北之山像五方佛,预言素尔·汪青昂波家族代有演讲密法者,并说将有两子,以他之名命名,将对佛法与众生均有所利。相传后果如其言,素尔·汪青昂波生二子,长子名释迦军,幼子名释加斡。释加斡“自小有神通,于一切法,均具解释能力”,后从多师闻法,成为宁玛派经典传承中不共经续修部的第十一代传人,并擅长中有救度法及素尔穹·喜饶扎巴(1014—1074年)所传杀戮、驱逐、勾召等诛法。当时,元廷有位叫梅利伽耶(真名待考)者,因受亲戚辈损害,到西藏求诛灭之法,经多种曲折后折服于释加斡,崇信佛教,建佛堂、修佛塔,拜释加斡为师,同修法于戈顶、巴佐等寺。1260年,忽必烈和阿里不哥兄弟间为争夺汗位发生战争,忽必烈利用梅利伽耶在西藏所学诛法击败对手,从而梅利伽耶颇得忽必烈赏识,得“赏赐甚丰”。此后,释迦斡曾派一名叫雅和的上师去见梅利伽耶,“得贸礼物甚丰”,双方的关系进一步确立。雅和的内地之行,还有一收获是得到了上部伏藏的掘藏师娘热·尼玛奥赛的一份伏藏文字,其标题上说:“在后藏有岩名多杰蔡登,岩内有长寿水伏藏。”雅和回藏后献给释迦斡,同时收到忽必烈的金字诏书,内说:“释迦斡与释迦军,均需供养、念经,而于长寿水取得时,应以付我,如是当极有功德。尔等苦乐我所深知,兹有白银一升,特以赐与”。于是,释迦斡兄弟二人,连同元朝的金字使者等人,前往开启多杰蔡登岩的伏藏库门。待开启时,有一个刀锋犀利之轮,不断转动,无法进入。释迦斡供养库藏主后,刀轮遂停转,而库藏口黑如在木炭中。岩内有一极大之青蛙,多口多眼,其手一动,便牵来一个极大之风轮,释迦斡以念珠压之,于是风轮自然消失。岩内之水,为冰所盖,乃将冰面拉开,下有红铜佛像盒三个,释迦斡触之以手,盒自然而开,盒内有许多红绸包裹着金刚萨捶的阴阳体佛身,并有法轨纸卷13卷,小青玉瓶一个,内贮长寿水,甚为希有。其后,释迦斡用许多红绸将瓶包裹,送到祖国内地,献给忽必烈王。忽必烈因此向前后藏一切密主颁赐诏令,免充军役,并赐释迦斡以“拔希”名义,其地位与国师相等,同时赏赐班珂地方45家之地给他。释迦斡后在孟芝山上建一佛堂,为该地极大之密宗道场,他自己一度在卡金刚岩山专一修持,享寿63岁圆寂。[23]
与元朝接触的另一个宁玛派著名人物是雍顿巴·多杰贝(1284—1365年)。他是大圆满秘诀部噶玛心要的重要传人,初师从素尔·强巴僧格,学习经、幻、心三部一切口诀及红黑色大威德法,曾造解释密宗要义的《明镜论》,并以咒术消灭上师的敌人。后成为第三世噶玛巴活佛攘迥多吉的高足,得到噶玛心要的亲传,与其他大圆满法一并修行,取得很高修行成就,并弘传于后藏一带,传法于第四世噶玛巴活佛乳必多吉。他对《时轮经》也有过深入学习,智慧非凡、辩才无碍。有关传记称他的神变能力“以鹫鸟翅画于水上,水即分开;以火中所烘之铁触其身而不能燃;其居室之墙壁,本是六种石所砌成,但他以手扶之,可成为岩石”,不少人由此而皈依他。暮年受比丘戒,享年82岁圆寂。元成宗大德四年(1300年),他27岁时,应成宗孛儿只斤铁穆耳[2]之请进京,直到成宗去世,住居8年,一直为皇帝的福田供养处。期间,曾在帝在献金刚舞,获得丰厚赏赐,又曾奉命到内地一个汉族地区作法求雨,缓解旱情,因满愿求到雨水,“帝甚喜,赏赐极丰”。他回到西藏后,用帝赐珍物,不为他用,专为母亲供养上师三宝。[24]
另有一个名叫桑结扎的人也曾进京谒见元帝,元帝曾封赐给他大量土地。[25]以上几例都说明宁玛派在早期与元朝有过接触。注释:
①尕藏加称,“目前在中国的整个藏族地区共有753座宁玛派寺院。”雪域的宗教[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321。
②东噶先生在其《东噶藏学大辞典》中称1298年应元文宗图贴睦尔之召进京,在京住居10年。参考文献:
[1]元史·卷202,列传八十九释老[Z].
[2]110)[11)116)117)[18Ⅶ19]东噶藏学大辞典[Z].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2:564.969.969。499.967—·968.969.967.
[3][6][8][9][15][20][21]拉科·益西多杰编译.藏传佛教高僧传略[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7:49.46.46.47.49.51.51.
[4][7][13]蒲文成,参看加.藏密溯源——藏传佛教宁玛派[M].西宁:青海民族出版社,2006:61.66.巫92—195.
[5]刘立千.藏传佛教的宁玛派IJ].中国藏学,1993,(1).
[12][14]喇拉索南曲珠。隆钦然绛传[M](藏文本).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4:42.109.
[22]尕藏加.雪域的宗教[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327.
[23]敦珠上师,著,释明珠,刘锐之,译.西藏古代佛教史(即《杜迥教史》之汉译本)[M].台湾密乘出版社,1984:182—185.
[24]杜迥教史[M].(木刻本藏文).桂译师.《青史》第三函第22页至23页.
[25]王森.西藏佛教发展史略[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44.
(责任编辑 陈柏萍)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