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禅茶一趣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6日
来源:不详   作者:源 提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禅茶一趣
  源 提
  前 言
  “……精舍、云林、竹灶,文人雅士,寒霄殛坐,松月下、清白石,绿鲜苍苔,素手汲泉,红妆扫雪,船头吹火,竹里飘烟……”茶是一种神秘的气息,是一份幽冥的灵感,是一位得道的高僧,是一支文明的演绎。古诗云:“天下名山僧占多。”“好茶出在名山中。”佛教自西汉末年传人中国,与儒、道并重,成为中华民族思想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茶道,生于中国、传于海外,因其独特的功用与文化背景,与佛教文化互相渗透、互相推进,在物质与思想两方面,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及如水含珠、如石蕴玉的共通之处。茶与佛道的相通之处在于追求精神境界的提纯与升华。饮茶时注重平心静气品味,修行则要静心息虑体味,茶道与禅佛道均有着重在主体感觉,非深味之不可。
  一、茶的起源和茶源的佛教传说
  中国历史上有很长的饮茶记录,已经无法确切地查明到底最早是在什么年代了,但是大致的时代是有说法的,并且也可以找到证据显示,确实世界上很多地方的饮茶习惯是从中国传过去的。所以,很多人认为饮茶就是中国人首创的,世界上其它地方的饮茶习惯、种植茶叶的习惯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从中国传过去的。
  但是也有人找到证据指出,饮茶的习惯不仅仅是中国人发明的,在世界上的其它一些地方也是饮茶的发明地,例如印度、非洲等。
  1823年,一个英国侵略军的少校在印度发现了野生的大茶树,从而有人开始认定茶的发源地在印度,至少是也在印度。中国当然也有野生大茶树的记载,都集中在西南地区,记载中包含了甘肃、湖南的个别地区。
  在国内,关于茶树的最早原产地,有好几种说法。不少人认为在云南。有一学者在认真研究考证以后断言,云南的西双版纳是茶树的原产地。人工栽培茶树的最早文字记载始于西汉的蒙山茶。这在《四川通志》中有载。神农有个水晶肚,达摩眼皮变茶树,中国饮茶起源众说纷纭:有的认为起于上古,有的认为起于周,起于秦汉、三国、南北朝、唐代的说法也都有。造成众说纷纭的主要原因是因唐代以前无“茶”字,而只有“荼”字的记载,直到《茶经》的作者陆羽,方将“荼”字减一画而写成“茶”,因此有茶起源于唐代的说法。
  神农说:唐代陆羽《茶经》:“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在中国的文化发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与农业、与植物相关的事物起源最终都归结于神农氏。而中国饮茶起源于神农的说法也因民间传说而衍生出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是神农在野外以釜锅煮水时,刚好有几片叶子飘进锅中,煮好的水,其色微黄,喝人口中生津止渴、提神醒脑。以神农过去尝百草的经验,判断它是一种药而发现茶。这是有关中国饮茶起源最普遍的说法。
  西周说:晋代常璩《华阳国志·巴志》:“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茶蜜……皆纳贡之。”这一记载表明在周武王伐纣时,巴国就已经以茶与其它珍贵产品纳贡于周武王了。《华阳国志》中还记载,那时已有了人工栽培的茶园了。
  秦汉说:有人认为现存最早较可靠的茶学资料是在汉代,以王褒撰的《僮约》为主要依据。此文撰于汉宣帝三年(公元前59年),是在《茶经》之前茶学史上最重要的文献,其文说明了当时茶文化的发展状况,内容如下:
  舍中有客。提壶行酤。汲水作铺。涤杯整案。园中拔
  蒜。斫苏切脯。筑肉棘芋。脍鱼焦鳌。烹茶尽具。铺已盖
  藏。舍后有树。当裁作船。上至江州。下到煎主。为府椽
  求用钱。推纺恶败。傻索绵亭。买席往来都洛。当为妇
  女求脂泽。贩于小市。归都担枲。转出旁蹉。牵牛贩鹅。
  武阳买茶。杨氏池中担荷。往来市聚。慎护奸偷。
  “烹荼尽具”,“武阳买荼”,经考该“荼”即今“茶”。由文中可知,茶已成为当时社会饮食的一环,且为待客以礼的珍稀之物,可见茶在当时社会地位的重要。
  六朝说:中国饮茶起于六朝的说法,有人认为起于“孙皓以茶代酒”,有人认为系“王肃茗饮”而始,日本、印度则流传饮茶起于“达摩禅定”的说法。然而秦汉说具有史料证据确凿可考,削弱了六朝说的正确性。
  达摩禅定:传说菩提达摩自印度东使中国,誓言以九年时间停止睡眠进行禅定,前三年达摩如愿成功,但后来渐不支终于熟睡,达摩醒来后羞愤交加,遂割下眼皮,掷于地上。不久后掷眼皮处生出小树,枝叶扶疏,生机盎然。此后五年,达摩相当清醒,然还差一年又遭睡魔侵入,达摩采食了身旁的树叶,食后立刻脑清目明,心志清楚,方得以完成九年禅定的誓言。达摩采食的树叶即为后代的茶,此乃饮茶起于六朝达摩的说法。
  茶的起源,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难以考究。而“达摩禅定“说,相对于社会学者或者非宗教徒来说,似乎过于玄谈,大都归咎于佛教人士的异说,有牵强附会之嫌。玄谈也罢,异说也罢,无非是说明茶与佛教的渊源和茶在佛教修行中的重要性,这一重要性在以下的“禅茶一味”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茶道的发展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上最早种茶、喝茶的国家。据《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其中所说的荼即是茶的古称。陆羽在《茶经》中也认为“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周公”。炎帝神农氏时代是我国民族成长史上的一个远古时代,距今约五千年,打开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几乎每一页都可以闻到茶香。中华各民族人民自古以来都有饮茶、敬茶的传统礼俗。
  “客来时,敬杯茶,能增进情谊;口干时,饮杯茶,能润喉生津;疲劳时,饮杯茶,能舒筋解乏;空暇时,品品茶,能口鼻生香;心烦时,晶品茶,能静心清神;滞食时,饮热茶,能消食去腻。,’中国人最懂得饮茶的无穷乐趣。
  中国人视“道”为体系完整的思想学说,是宇宙、人生的法则、规律,所以中国人不轻易言道,不像日本茶有茶道、花有花道、香有香道、剑有剑道、连摔跤搏击也有柔道、跆拳道。在中国,饮食、玩乐诸多活动中,能升华为道的只有茶道。
  在我国可确切考证的资料中,“茶道”这一词最初见于唐代《封氏闻见记》。《封氏闻见记》是唐天宝年间(742—756年)的进士封演所著。他写道:“楚人陆鸿渐为茶论,说茶之功效,并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统笼贮之,远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有常伯熊者,又因鸿渐之论议润色之,于是茶道大兴。王公朝士无不饮者。”唐代名宦刘贞亮在总结饮茶十德时也曾讲:“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由此可见茶道始于唐代,至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茶道”的创始者是陆羽。
  根据日本《茶经详说》,729年,圣武天皇在宫中召集僧侣百人念《般若经》,第2天赠茶犒劳众僧。在《茶道入门》中记载道,749年,孝谦天皇在奈良东大寺召集五千僧侣在佛前诵经,事毕以茶犒赏,当时的茶是由遣隋使、遣唐使带回来的,非常珍贵。因此,能得到天皇以茶犒赏也就非同一般了。当时的茶主要作药用。平安时代,日本高僧永忠、最澄、空海先后将中国茶种带回日本播种,并传授中国的茶礼和茶俗。到了镰仓时代,日本兴起品茶风,带头人是曾经留学中国的禅师荣西。1191年,他亲自种茶,还把茶种送给京都高僧明惠上人,明惠把茶种种在楫尾山上,后来这成为日本闻名遐迩的“拇尾茶”。荣西研究中国唐代陆羽的《茶经》,写出了日本第一部饮茶专著《吃茶养生记》。他认为“饮茶可以清心,脱俗,明日,长寿,使人高尚”。他把此书献给镰仓幕府,上层阶级开始爱好饮茶,随后,日本举国上下盛行饮茶之风。
  然而,若要说日本茶道创始人是谁?那就非村田珠光莫属了。村田珠光也是僧人之子,年少时人了奈良称名寺法门,却因为迷恋上斗茶游戏,被寺院逐出门墙。所谓斗茶,是当时一种推测茶叶产地、茶叶质量、水质产地的赌博游戏。珠光日后到京都大德寺一休宗纯禅师门下参禅,解悟品茶的蕴奥,继而创出仅有四叠半空间的“草庵茶室”。简单说来,便是将只能在豪门内用屏风围起来举办的品茶会,改革为在寒家陋室也可以风流尔雅一番的大众文化。珠光废弃所有大唐样式的茶具,例如将象牙或银制茶杓改为竹制茶杓等,带头创造出日本式格调的品茶会。
  珠光的徒孙正是日本茶道中兴之祖武野绍鸥。绍鸥不但摒弃一切豪华茶具与装潢,更将连歌(由二人以上分别咏和歌长句“五、七、五”与短句“七、七”的接龙诗歌)的闲寂美学也引进来,创出“佗茶”(wabicha)精神。佗,闲寂、幽静也。绍鸥想表达的是镰仓时代末期歌人藤原定家所咏和歌“举目今何在,樱花与枫红,海滨一茅庐,秋令观暮色”之境界。而日本茶道的集大成者正是绍鸥弟子千利休(1522—1591年),也是日本茶圣。
  千利休是大阪府(土界)市富商,不但将四叠半茶室改为仅有二叠的空间,更积极采用无名作家的陶器与茶具,并将茶前的豪华怀石料理简化为三菜一汤。织田信长与丰臣秀吉均先后重用过千利休,但茶会在信长时代只是掌握政治经济的仪式,直至秀吉时代才普及开来。白干利休的孙子千利旦之后,千家茶道又分为“表千家“、“里千家”、“武者小路千家”,三千家流传至今,是现今日本茶道最有名的三大流派。
  茶道始于唐代,茶道的创始者是陆羽。然而,从严格意义上说,此时的茶道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茶道,如果勉强要说的话,则可称为茶道的雏形,而真正意义上的茶道在日本才得以发展:创始于村田珠光,中兴于武野绍鸥,集大成于千利休。纵观其中之大成就者,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与佛教有不可取代的渊源:日本一派很显然大都是高僧大德,修行中人。就中国的茶圣陆羽而言,也属佛门中人。陆羽出生于唐玄宗开元年间(公元733年,一说公元727年),据《新唐书·隐逸列传》”记载:“陆羽,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复州竟陵人(今湖北天门)。”相传陆羽原是个被遗弃于西湖之滨的孤儿,后为龙盖寺住持智积和尚发现,带回抚养。陆羽长大后,因无名字,乃以《周易》为自己卜卦取名,卜得“渐”卦,其爻辞曰:“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吉。”遂以“陆”为姓“羽”为名,“鸿渐”为字。陆羽生性淡泊,清高雅逸,喜欢与文人雅士交游,《全唐诗》中搜录了陆羽写的《六羡歌》:“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不羡朝人省,不羡暮登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由诗中可看出陆羽淡泊名利的处世态度。在隐居期间,他与诗僧皎然、隐士张志和等人,交往甚密,成为莫逆。由此可见,茶也,道也,佛也!茶中有道,道不离佛,佛之义理,茶道中行!禅茶一味是最切实的表现。
  三、禅茶一味
  茶禅一味,佛教语汇,意指禅味与茶味是同一种兴味。原系宋代克勤禅师(1063—1135)书赠参学日本弟子的四字真诀,收藏于日本奈良大德寺,后成为佛教与民间流行语。佛教僧众坐禅饮茶的文字记载可追溯到晋代。《晋书·艺术传》记载,敦煌人单道开在后赵都城邺城(今河北临漳)昭德寺修行,除“日服镇守药”外,“时复饮芥苏一二升而已”。唐代陆羽曾在寺院学习烹茶术七八年之久,所撰《茶经》记载的“煎茶法”即源于丛林(佛教僧众聚居之所)。唐代封演《封氏闻见记》亦载:“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禅师大兴禅教,学禅,务千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终使僧人饮茶成风,有的甚至达到“唯茶是求”的境地。
  茶与禅的相通之处在于追求精神境界的提纯与升华。饮茶时注重平心静气品味,参禅则要静心息虑体味。茶道与禅悟均着重在主体感觉,非深味之不可;如碾茶要轻拉慢推,煮茶须三沸判定,点茶要提壶三注,饮茶要观色、品味,这些茶事过程均有体悟自然本真的意蕴,由此便易体悟佛性,即喝进大自然的精英,使神清意灸,有助领略般若真谛。“遇茶吃茶,遇饭吃饭”,平常自然,是参禅第一步。故清代湛愚老人《心灯录》称赞赵州:“‘吃茶去’三字,真直截,真痛快!”丛林中也多沿用赵州方法打念头,除妄想。
  “茶禅一味”流传广泛,“饭后三碗茶”成为禅寺“和尚家风”。宋代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六:晨起洗手面盥漱了吃茶,吃茶了佛前礼拜,归下去寸丁睡了,起来洗手面盥漱了吃茶,吃茶了东串西事,上堂吃饭了盥漱,盥漱了吃茶,吃茶了东事西事。饮茶为佛寺制度之一,寺中设有“茶堂”,有“茶头”专管茶水,按时击“茶鼓”召集僧众饮茶。禅寺还开辟茶园,种植茶树。
  “茶禅一味”还传至海外,南宋乾道年间(1165—1173)荣西和尚将茶叶带到日本并著《吃茶养生记》,将饮茶与修禅结合起来,在饮茶中体味清虚淡远的禅意,后逐渐形成仪规详细的“日本茶道”。日本《山上宗二记》即云:“茶道是从禅宗而来的,同时以禅宗为依归。”泽庵宗彭《茶禅同一味》曰:“茶意即禅意,舍禅意即无茶意。不知禅味,亦即不知茶味。”
  “茶禅一味”作为固定词组的形成有一个发展过程。这一禅林法语,与“吃茶去”的佛家机锋有着内在的联系;“吃茶去”出自唐代名僧从谂,由于从谂禅师常住赵州观音寺,人称“赵州古佛”。赵州主张“任运随缘,不涉言路”。学人问:“如何是赵州一句?”他说:“老僧半句也无。”关于“吃茶去”有一公案:
  一人斯到赵州禅院,赵州从谂禅师问:“曾到此间么?”
  答:“曾到。”师曰:“吃茶去!”又问一僧,答曰:“不曾到。”师
  又曰:“吃茶去!”后院士问:“为什么到也云‘吃茶去’,不曾
  到也云‘吃茶去’?”师唤院主,院主应诺,师仍云:“吃茶
  去!”
  “茶禅一味”法语,还与中日茶文化交流有关。饮茶传人日本初期,是以寺院僧侣为中心的。公元805年,日本最澄从中国带回茶籽,形成日本最古的“日吉茶园”。815年4月,曾在中国唐代生活达三十年之久的大僧都永忠亲自煎茶送给天皇。而1214年,留宋归日的荣西禅师献茶给将军实朝,还献上《吃茶养生记》一书。荣西还有另一本著作《兴禅护国论》,主张用茶与禅来拯救国家。在日本学习、研究茶道而获博士学位的滕军教授在所著的《日本茶道文化概论》一书中指出:“至荣西为止,茶与禅宗的关系可以说是以禅为主,以茶为辅,茶为坐禅修行时的饮料、禅案的素材、行道之资、救国之助等等。这些也还只能说明茶与禅宗生活的密切关系,仍不能证明两者之间的法嗣关系。村田珠光(1422—1502年)对茶禅的宗法结合,作出了具有历史性的贡献。他改革了当时流行的书院茶、斗茶,将禅的思想
  导人茶文化,从而创立了日本的茶道。”
  而珠光也与“茶禅一味”有着密切的关系。珠光在30岁的时候投靠禅宗的著名和尚——一休宗纯,寄居大德寺真珠庵,开始修禅的生活。据说,作为参禅了悟的印可证书,一休将自己珍藏的宋朝禅门巨匠圜悟禅师的墨迹传给了珠光。珠光将其挂在自家茶室外的壁龛上,终日仰怀禅意,专心点茶,终悟出“佛法存于茶汤’’之理。即:佛法并非有什么特别的形式,它存在于每日的生活之中,对茶人来说,佛法就存在于茶汤之中,别无他求。这就是“茶禅一味’’的境地。由此,茶道与禅宗之间成立了正式的法嗣关系。
  据历史记载,当将军义政询问珠光何为茶道大意时,珠光答道:“一味清净,法喜禅悦,赵州知此,陆羽未曾至此。人人茶室,外却人我之相,内蓄柔和之德,至交接相之间,谨兮敬兮清兮寂兮,卒以及天下泰乎。””村田珠光为茶道所确立的禅的指南,一直被继承为茶道思想的核心。
  “茶禅一味”的观念,还与韩国茶礼有密切的关系。据现有史料的记载,起码在新罗王统一三国的新罗时期,中国的饮茶之风已东渐,最早传人的是朝鲜半岛。早在一千三百多年前,新罗二十七代善德女王时代(公元632年),访唐的韩国和尚就带回茶种,种于韩国河东郡双溪寺。公元668年,朝廷的宗庙祭礼和佛教仪式中就运用了茶礼。
  据《韩国茶礼史的考察》介绍e:高丽时期的佛教茶礼表现的是禅宗礼仪,禅宗礼仪的规范是《敕修百丈清规》和《禅苑清规》。《敕修目丈清规》关系到茶礼的内容有:后任住持举行尊茶、上茶和会茶仪式;寮元负责众寮的茶汤,水头负责烧开水;吃食法中记有吃茶法;四月十三日(阴历)楞严会上茶汤,四节秉拂中有献茶;吃茶时的敲钟、点茶时的打版和茶鼓的打鼓法等。《禅苑清规》有关茶礼的记载有:赴茶汤(参加茶汤集会);书状(茶会邀请书);知客(客人接待员);知事头首点茶(为知事和头首的点茶);谢茶(感谢请喝茶);尊宿受疏(收高僧大德之信)。此外,高丽时期在儒教的影响下,连接濂洛关闽学统的初期性理学者们,按照朱子《家礼》举行冠婚丧祭茶礼。
  在韩国茶礼的发展史上,草衣禅师的地位有如中国的陆羽。他著有《东茶颂》并抄录张源《茶录》的《茶神传》,被视为韩国茶学的两大经典之作。《东茶颂》是以中国陆羽的《茶经》为蓝本,进一步引申阐述茶的益处。草衣禅师为韩国茶业的复兴和茶礼的弘扬作出了不朽的贡献,他创建的“一枝庵”成为韩国茶文化的圣地。
  四、茶道中的修行
  茶道与禅道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住持请斋、请茶,乃是禅寺常有的礼仪。禅僧在禅寺中吃茶,是一件礼仪繁复而又严肃的事情,吃茶不啻是一种严格的禅修工夫,是禅门行、坐、语默、动、静当中,众多“借假修真”的媒介之一,这是禅门茶道的特色。
  在日本,茶禅合一的茶道的真正出现,是以珠光乃至千利休、千宗旦祖孙二代所建立起来的“诧数寄”茶道为标志。中国茶道宋朝以后开展出来的“平常心是道”的禅茶,曾激发出无数浪漫美妙的诗歌和艺术,也曾吟咏出令人回味的片段哲思。
  日本禅僧仙厓义梵(1344—1431)的《茶道极意》曾说“所谓茶道,在心非在术”。然而,中国历代茶书除了像许次纾(? —1604)《茶疏》等极少数例外,大体偏于术而略乎心。《茶疏》在最后题为“饮时”、“宜辍”、“不宜用”、“良友”等各节中,讨论了吃茶品茗的时机、对象等,颇有超脱只论“术”不谈“心”这种中国茶书旧传统的态势。例如,在“饮时”一节中,曾说:“薄云小雨之时、小桥边停画舫之时、望树木茂密与竹林层层之时。”而在“良友”一节中,也说到:“清风、明月、纸帐、楮衾、竹簟、石枕、名花、琪树。”中国历代茶书,对于茶树产地、茶叶种类、制茶技巧、茶具好坏、茶水优劣、煎点(泡茶)方法等关于“术”的事情,说之甚详;但对如何在喝茶品茗当中修“心”,甚至在什么环境、以什么心情吃茶品茗,却都略而不论。即使被后人尊为“茶圣”的陆羽(727—804),在其《茶经》一书当中,对于“心”的描述,也不过下面简短的两句:“茶之效用,味至而寒。是以行优而有俭德之人饮之甚宜。”而当论及茶的功用时,也只强调提神、养身的疗效,与心性的修养完全不相干。例如陆羽《茶经·六之饮》,说到“欲醒睡意,则令其饮茶”;而《茶经·七之事》,虽然广引华陀《食论》、东汉壶居士《食忌》、陶弘景《杂录》等医书和道书,但也仅仅说到茶有“益气力”、“身轻”、“换骨”乃至“可成仙”的功效。再如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点》,引《桐君(药)录》,说到:“茶有饽,人饮之,宜于身。”而钱椿《制茶新谱·茶效》,则引《本草拾遗》,也只说到茶有“止渴、助消化、去痰、除睡意、利尿、明目、增思考力”等功效。这些都告诉我们,中国历代茶书所关心的不是茶的修心,而是茶的养身。肉体性或物质性的“身”,重于心灵性或精神性的“心”,显然是中国历代茶书的特色。
  日本临济宗开宗祖师——荣西(明庵荣西,1141—1215),在仁安三年(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年)和文治三年(宋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年),两度来到盛产茶叶的中国浙江天台山求法,并且随侍万年寺的虚庵怀敞,参究临济宗黄龙派的禅法。回国后,撰写《兴禅护国论》、《吃茶养生记》等名作。其中,《吃茶养生记》即是荣西禅师的茶道论书。在日本,“心术并重”、名副其实茶、禅合一的茶道,要到珠光(村田珠光,1423—1502)、绍鸥(武野绍鸥,1502—1555),乃至千利休(1522—1591)和千宗旦(1578—1658)祖孙二代,所建立起来的“佬数寄”茶道,才真正出现。“诧数寄”又作“佬数奇”,那是热爱于不完整、不均衡、残缺不全而且平平凡凡之事物(例如平凡的茶具)的意思,也是安于孤独、寂寞的脱俗心境。九松真一《禅·美术》,曾列出禅门艺术的七种特质:不均齐、简素、枯高、自然、幽玄、脱俗、静寂。茶、禅合一的茶道,也是一种禅门艺术,自然合乎这七种特质。因此,把这七种特质,视为“倍数寄”的注释,应该是恰当不过的事了。把这种“侘数寄”的茶道理想,发挥得淋漓尽致的,是千利休的孙子——千宗旦。千宗旦曾撰有《茶禅同一味》五卷,阐明禅道和茶道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第一卷的标题是:“茶事以禅道为宗”,并在内文说:“一切茶事所用,皆不异于禅道。”
  说及日本茶道的特色有四规七则Q)。所谓“四规”即:和、敬、清、寂。七则:点茶的浓度,茶水的质地,水温的高低,火候的大小,煮茶的炭料,炉子的方位,插花的艺术。但最能代表茶道之“道”的莫过于和、敬、清、寂四规。
  “和”就是调和、和悦、和睦,表达出了茶室或者禅寺茶道进行过程中的精神。调和意味着形式,而和悦则暗示着内在的感情。和悦夕和——触感的和,香味的和,光线的和,音响的和。泽庵(1573—1645)的《茶亭记》中云:“茶道以天地中和之气为本乃治世安稳之风俗。”公元604年圣德太子在十七条宪法德开头一句就说:“以和为贵,以不忤为宗”,不难看出“和”之精神的重要性。
  “敬”就是对自然界的崇敬和对茶道中简朴茶器的欣赏,这同禅中以诚实的心灵去观照自然的实践相通。泽庵《茶亭记》中云:“礼之本为敬,其用以和为贵。是孔子礼用之词,亦茶道之心法。公子贵人来坐,则其交淡泊,绝无阿谀奉承之事;又彼等下辈来访,仍以敬相待,亦无傲慢无礼之举。茶室之中,和气长流,久而成敬之故也。”“敬”原本为一种宗教感情,当我们发觉有一个存在物高于我们这些濒临死亡的可怜生命时,就产生了“敬”。然而,到后来,这一感情逐渐推移到社会关系之中,堕落成为一种单纯的形式主义。在当今的时代,“敬”的观念受到一部分人的怀疑,“敬”的本怀显得如此的苍白无力却又为人所渴慕!大乘佛教里有常不轻菩萨,普贤菩萨十大愿中有“礼敬诸佛”,“敬”的理念与行为总会在宗教中才得以体现,而能够体现的真正原因就是内心的真诚与谦逊,茶道的“敬”恰恰补充和实现了社会人心的缺陷。
  “清”就是纯洁、清静,表现在茶室茶具的清洁、人心的清净。茶道的“清”使人联想起道教的“清”,它们的相通之处,就在于二者锻炼的目的都是为了使心脱离五官的不洁而获得自由。一位茶人曾经这样说道:“茶道本意,在于清净六根。眼见挂轴、插花,鼻闻香气,耳听汤音,口品香茗,手足正格。此五根清净之时,意根自然清净。毕竟,清净意根之所也。故我于二六时中,不离茶道之心。此绝非徒享口舌之乐也。”这种清净同禅宗清净妄心的主张相通。
  “寂”者,“空寂,闲寂,静寂”,就是凝神、摒弃欲望,表现为茶室中的气氛恬静、茶人们表情庄重,凝神静气。日本作家铃木大拙在《禅与茶道》一文中说道:“构成茶道四要素的‘空寂”闲寂’等理念,事实上,这是作成茶道的最根本的要素,没有了它,茶道就不成为茶道了。而且,也只有在这一理念的基础上,禅才能深入地同茶道发生关系。”《南方录》是一本极其重要的书,它被茶道视为最神圣的教典之一。其中有一节着重阐述了茶道的目的,那就是要靠一时的聚会,少数人的力量,在这世上实现清净无垢的佛土,在这茶亭之地建立理想地王国:“寂之本意,乃为表清净无垢佛之世界。至此茶亭草庵,拂却尘芥,主客皆诚心而交,不云规矩尺寸式法,唯只起火,沸汤,吃茶而已,无有他事。是即佛心显露之所也。苟若拘于作法、礼仪,则堕种种世间之义,或客讥主之谬,或主讥客之过。此等之辈,皆不可悟得茶道之真谛。”“寂”的理念如此,然而,真正的闲寂生活方式,可以说始于千利休的孙子宗旦,他认为闲寂是茶道的真髓,完全符合佛教徒的道德生活:“茶道之中,寂为持戒。然俗辈往往取寂之容态,而心无寂之真意。耗黄金以购茶斋,毁田园以购珍器,示于宾客以称风流,彼等以为此即闲寂,实乃大谬。寂者,物不足,不如意,贫穷窘迫之意也!汉《释氏要览》中,有狮子吼菩萨问‘少于知足何差别?’佛言‘少欲者不取,知足者得少不悔恨’之语。即虽不自由,然不生不自由之念;虽不足,然不起不足之意;虽不运,然不怀不运之心。此为寂意之训也!苟若依然思其不自由,愁其不足,忧其不运,则其乃真贫人也。唯只抛却此等杂念,始可坚守寂只本意,以保佛戒。”闲寂,是美、道德与灵魂的融合。因此,茶人们认为茶道就是茶道生活本身,而不是什么娱乐,不管这种娱乐本身有多么高雅。
  众所周知,日本茶道源于佛教,尤其是禅宗。所以,茶道的四规和、敬、清、寂无不蕴涵着佛教的哲理,并成为茶道最高的追求与享受。而作为日本茶道源头——“禅茶一味”的中国佛教茶道,则另有一般境界。
  佛教修行之法为戒、定、慧。戒,即不饮酒,非时食(过午不食)、戒荤吃素。定和慧,简言之,即坐禅修行,它要求僧人“跏趺而坐,头正背直,不动不摇,不委不倚”,专注一境,这是十分疲劳的,需及时补充营养、提神醒脑。而最宜于“精行俭德之人”(《茶经》)饮用的茶正符合这一要求。因此,自古以来茶一直受到僧侣们的欢迎和推崇。僧侣公认为茶有“三德”:一是坐禅可通夜不眠;二是满腹时能帮助消化,轻神气;三是为“不发”(抑制性欲和平心静气)的药物。到唐代,茶更概括成了有十德:散郁气、驱睡气、养生气、驱病气、树礼仁表敬意、尝滋味、养身体、可道德、可雅志。
  以上茶之功用不过体现于僧人的日常生活方面,更重要的是茶在修行实践中的内在妙用。有人把茶中的修行总结为四个字:苦、静、凡、放。
  其一日“苦”。
  佛理博大无限,但以“四谛”为总纲。释迦牟尼成道后,第一次在鹿野苑说法时,谈的就是“四谛”之理。而“苦、集、灭、道”四谛以苦为首。人生有多少苦呢?佛以为,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等等。总而言之,凡是构成人类存在的所有物质以及人类生存过程中精神因素都可以给人带来“苦恼”,佛法求的是“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参禅即是要看破生死观、达到大彻大悟,求得对“苦”的解脱。
  茶性也苦。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载:“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情则上清矣。”从茶的苦后回甘,苦中有甘的特性,帮助修习佛法的人在品茗时,品味人生,参破“苦谛”。
  其二曰“静”。
  茶道讲究“和静怡真”,把“静”作为达到心斋坐忘,涤除玄鉴、澄怀味道的必由之路。佛教也主静,茶室中的环境幽静,乃至心性平静,契合了修道的要求。正如佛教《焰口》中所云:“五德僧,六和侣……避嚣尘,常宴坐,寂静处”,佛教坐禅时的五调(调心、调身、调食、调息、调睡眠)以及佛学中的“戒、定、慧”三学也都是以静为基础。茶室环境的幽静,乃至心性的平静,契合了修道的要求,佛教禅宗更是从“静”中创出来的。
  可以说,静坐静虑是历代禅师们参悟佛理的重要课程。在静坐静虑中,人难免疲劳发困,这时候,能提神益思克服睡意的只有茶,茶便成了禅者最好的“朋友”。
  其三曰“凡”。
  日本茶道宗师千利休曾说过:“须知道茶之本不过是烧水点茶”,茶道的本质确实是从微不足道、日常琐碎的平凡生活中去感悟宇宙的奥秘和人生的哲理。禅也是要求人们通过静虑,从平凡的小事中去契悟大道。
  其四曰“放”。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荷花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人,便是人间好时节。”人的苦恼,归根结底是因为“放不下”,所以,佛教修行特别强调“·放下”。近代高僧虚云法师说:“修行须放下一切方能人道,否则徒劳无益。”放下一切是放什么呢?内六根,外六尘,中六识,这十八界都要放下,总之,身心世界都要放下。放下了一切,人自然轻松无比,看世界天蓝海碧,山清水秀,日丽风和,月明星朗。品茶也强调“放”,放下手头工作,偷得浮生半日闲,放松一下自己紧绷的神经,放松一下自己被囚禁的行性。演仁居士有诗最妙:“放下亦放下,何处来牵挂?作个无事人,笑谈星月大。”陆游又有诗云:“归来何事添幽致,小灶灯前自煮茶。”
  苦:茶之味,知苦断集慕灭修道;静:茶之境,荡涤心垢智慧澄现;凡:茶之务,烧水点茶道在行中;放:茶之要,心无挂碍身亦安然。苦、静、凡、放四字道出了茶在佛教修行中的基本内涵,一直为佛教中人士所广谈,相对于日本茶道的“和、敬、清、寂”,显然是一种境界的提高,但寻根溯源,最能体现茶道与佛道最本质的内涵的还是“平常心是道”。
  临济义玄禅师也云,“佛法无用功处,只是平常无事,着衣吃饭,屙屎送尿,困来即卧,愚人笑我,智乃知焉”。赵州问老师南泉:“如何是道?”泉曰:“平常心是道。”师云:“还可趣向不?”泉曰:“拟向即乖。”这“平常心”三字就是指平常日用事,即是大道之所在。其或不然,一息不来时,躯壳尚在,怎么不会言笑运动?庞居士悟道偈云:“日用事无别,惟吾自偶谐;头头非取舍,处处勿张乖;朱紫谁为号,丘山绝点埃;神通并妙用,运水及搬柴。”可见举凡嬉笑怒骂,謦软掉臂,无一非真心妙用,只是世人迷于色相而不自知罢了。南泉答道:“拟向即乖厂意思说,如意有拟议,心有趣向,即与道相背,怎能悟道?盖大道无形,大音希声,无可拟向攫取,息念即昭昭在前,生心即为影遮,故无可趣向也。也基于此种因缘,赵州禅师“吃茶去”成为一大门风。《指月录》载:有僧到赵州从谂禅师处,师问:“新近曾到此间么?”曰:“曾到。”师曰:“吃茶去。”又问僧,僧曰:“不曾到。”师曰:“吃茶去。”后院主问曰:“为什么曾到也云吃茶去,不曾到也云吃茶去?”师召院主,主应诺,师曰:“吃茶去!”院主当下大悟。
  赵州三称“吃茶去”,意在消除学人的妄想分别,所谓“佛法但平常,莫作奇特想”。平常自然,这是参禅的第一步。“唯是平常心,方能得清净心境,唯是有清净心境,方可自悟禅机。”因此,清代湛愚老人《心灯录》称赞:“赵州‘吃茶去’三字,真直截,真痛快。”江西的黄龙慧南禅师是由临济宗分出的黄龙宗的开山祖师,他也有偈云:“生缘有语人皆识,水母何曾离得虾。但见日头东畔上,谁能更吃赵州茶。”禅宗强调明心见性,也就是对本性真心的自悟。所以,在禅宗历代祖师眼中,任何事物都是与道相通的,正所谓:“一切圆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性,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吃茶去””三字,应当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悟道方式之一。而由“吃茶去”引申开去的“茶禅一味”,实在是一种智慧的境界,是将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东西——茶,与禅宗最高境界的追求——开悟(或顿悟)结合起来,创立和开辟了一种新的大众乐于接受的禅修理念。后来,丛林中多沿用赵州的方法打念头,除妄想。例如,杨歧方会,一而云:“更不再勘,且坐吃茶”;再而云:“败将不斩,且坐吃茶”;三而云:“柱杖不在,且坐吃茶。”又如,僧问雪峰义存禅师:“古人道,不将语默对,来审将甚么对?”义存答:“吃茶去。”再如,僧问保福从展禅师:“古人道,非不非,是不是,意作么生?”从展拈起茶盏。还有,人称“百丈(道恒)有三诀:吃茶、珍重、歇。”(均载《五灯会元》)清代康熙年间,著名法师祖珍和尚为僧徒开讲说:“此是死人做的,不是活人做的。白云恁么说了,你若不会,则你俱是真死人也,立在这里更有什么用处,各归寮吃茶去。”清代杨焯《游弁山资福寺呈霞胤师》诗云:“赵州茶熟人人醉,卧听空林木叶飞。”至今杭州龙井附近,悬有古楹联:“小住为佳,且吃丁赵州茶去:曰归可缓,试闲吟陌上花来。”总之,饮茶不仅可以止渴解困,还能有助于或直接达到禅修开悟的最高境界。无怪乎,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1989年9月9日为《茶与中国文化展示周》题诗曰:“七碗爱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千百偈,不如吃茶去。”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也题诗:“赵州法语吃茶去,三字千金百世夸。”
  五、茶道中的佛仪
  有人曾提出,世间的茶艺重术,佛教的禅茶重德,只有日本的茶道才是“德术并重”,其实不然,佛教的禅茶一味更是体现在佛教独特的茶艺中。
  社会上茶艺表演有十八道程序:一、活火烹泉。二、孟臣沐霖。三、乌龙入宫。四、玉泉滋润。五、悬壶高冲。六、春风拂面。七、重洗仙颜。八、若琛复洁。九、游山玩水。十、关公巡城。十一、韩信点兵。十二、敬奉香茗。十三、持杯观色。十四、喜闻幽香。十五、初晶香茗。十六、敬杯候牢。十七、初晶甘露。十八、香韵犹存。无独有偶,与之相应的佛教禅茶茶艺亦有十八道程序。禅茶属于宗教茶艺。自古有“茶禅一味”之说,禅茶中有禅机,禅茶的每道程序都源自佛典、启迪佛性,昭示佛理。禅茶茶艺还是最适合于修身养性,强身健体的茶艺,禅茶茶艺共十八道程序,其目的是希望大家能放下世俗的烦恼,抛弃功利之心,以平和虚静之心,来领略“茶禅一味’’的真谛。以下就福建林治先生专门为武夷山红袍茗品公司茶艺馆专门设计的禅茶茶艺,聊作供养:
  1、礼佛:焚香合掌。
  同时播放《赞佛曲》、《心经》、《戒定真香》、《三皈依》等梵乐或梵唱,让幽雅庄严平和的佛乐声,像一只温柔的手,把我们的心牵引到虚无缥缈的境界,使我们烦躁不宁的心平静下来。
  2.调息:达摩面壁。
  达摩面壁是指禅宗初祖菩提达摩在嵩山少林寺面壁坐禅的故事。面壁时助手可伴随着佛乐,有节奏地敲打木鱼和磬,进一步营造祥和和肃穆的气氛。主泡者应指导客人随着佛乐静坐调息。静坐的姿势以佛门七支坐为最好。所谓七支坐法,就是指在静坐时肢体应注意七个要点:
  其一,双足跏趺也称为双盘足。如果不能双盘亦可用单盘。左足放在右足上面,叫做如意坐。右足放在左足上面叫做金刚坐,开始习坐时,有人连单盘也做不了,也可以把双腿交叉架住。
  其二,脊梁直竖,使背脊每一个骨节都如算盘珠子叠竖在一起样,使肌肉放松。
  其三,左右两手环结在丹田下面,平放在胯骨部分。两手手心向上,把右手背平放在左手心上面,两个大拇指轻轻相抵。这叫“结手印”,也叫作“三昧印”或“定印”。
  其四,左右双肩稍微张开,使其平整适度,不可沉肩弯背。
  其五,头正,后脑稍微向后收放,前腭内收而不低头。
  其六,双目似闭还开,视若无睹,目光可定在座前七八公尺处。
  其七,舌头轻微舔抵上腭,面部微带笑容,全身神经与肌肉都自然放松。在佛乐中保持这种静坐的姿势10—15分钟。静坐时应配有坐垫,坐垫厚约两、三寸。如果配有椅子,亦可正襟危坐。
  3.煮水:丹霞烧佛。
  在调息静坐的过程中,一名助手开始生火烧水,称之为丹霞烧佛。“丹霞烧佛”出于《祖堂集》卷四。据记载,丹霞天然禅师于惠林寺遇到天寒,就把佛像劈了烧火取暖。寺中主人讥讽他,禅师说:“我焚佛尸寻求舍利子(即佛骨)。”主人说:“这是木头的,哪有什么舍利子。”禅师说:“既然是这样,我烧的是木头,为什么还要责怪我呢?”于是寺主无言以对。“丹霞烧佛”时要注意观察火相,从燃烧的火焰中去感悟人生的短促以及生命的辉煌。
  4.候汤:法海听潮。
  佛教认为“一粒粟中藏世界,半升铛内煮山川。”从小中可以见大,从煮水候汤听水的初沸、鼎沸声中,我们会有“法海潮音,随机普应”的感悟。
  5.洗杯:法轮常转。
  “法轮常转”典出于《五灯会元》卷二十。径山宝印禅师云;“世尊初成正觉于鹿野苑中,转四谛法轮,侨陈如比丘最初悟道。…‘法轮”喻指佛法,而佛法就在日常平凡的生活琐事之中。洗杯时眼前转的是杯子,心中动的是佛法,洗杯的目的是使茶杯洁净无尘;礼佛修身的目的是使心中洁净无尘。在转动杯子的手法洗杯时,或许可看到杯转而心动悟道。
  6.烫壶:香汤浴佛。
  佛教最大的节日有两天:一是四月初八的佛诞日,二是七月十五的自恣日,这两天都叫“佛欢喜日”。佛诞日要举行“浴佛法会”,僧侣及信徒们要用香汤沐浴太子像(即释迦牟尼佛像)。我们用开水烫洗茶壶称之为“香汤浴佛”,表示佛无处不在,亦表明“即心即佛”。
  7.赏茶:佛祖拈花。
  “佛祖拈花微笑”典出于《五灯会元》卷一。据载: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我们借助“佛祖拈花”这道程序,向客人展示茶叶。
  8.投茶:菩萨入狱。
  地藏王是佛教四大菩萨之一。据佛典记载,为了救度众生,救度鬼魂,地藏王菩萨表示:“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投茶人壶,如菩萨入狱,赴汤蹈火,泡出的茶水可振万民精神,如菩萨救度众生,在这里茶性与佛理是相通的。
  9.冲水:漫天法雨。
  佛法无边,润泽众生,泡茶冲水如漫天法雨普降,使人如“醍醐灌顶”,由迷达悟。壶中升起的热气如慈云氤氲,使人如沐浴春风,心萌善念。
  10.洗茶:万流归宗。
  五台山著名的金阁寺有一副对联:“一尘不染清静地,万善同归般若门。”茶本洁净仍然要洗,追求的是一尘不染。佛教传到中国后,一花开五叶,千佛万神各门各派追求的都是大悟大彻,“万流归宗”,归的都是般若之门。般若是梵语音译词,即无量智慧,具此智慧便可成佛。
  11.泡茶:涵盖乾坤。
  “涵盖乾坤”典出于《五灯会元》卷十八。惠泉禅师曰:“昔日云门有三句,谓涵盖乾坤句,截断众流句,随波逐流句。”这三句是云门宗的三要义,涵盖乾坤意谓真如佛性处处存在,包容一切,万事万物无不是真如妙体,在小小的茶壶中也蕴藏着博大精深的佛理和禅机。
  12.分茶:偃溪水声。
  “偃溪水声”典出于《景德传灯录》卷十八。据载有人问师备禅师:“学人初人禅林,请大师指点门径。”师备禅师说:“你听到偃溪水声了?”来人答:“听到。”师备便告诉他:“这就是你悟道的入门途径。”禅茶茶艺讲究:壶中尽是三千功德水,分茶细听偃溪水声。斟茶之声亦如偃溪水声可启人心智,警醒心性,助人悟道。
  13.敬茶:普度众生。
  禅宗六祖慧能有偈云:“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恰似觅兔角。”菩萨是梵语的略称,全称应为菩提萨陲。菩提是觉悟,萨陲是有情。所以菩萨是上求大悟大觉——成佛;下化有情——普度众生。敬茶意在以茶为媒,使客人从茶的苦涩中品出人生百味,达到大彻大悟,得到大智大慧,故称之为“普度众生”。
  14.闻香:五气朝元。
  “三花聚顶,五气朝元”是佛教修身养性的最高境界,五气朝元即做深呼吸,尽量多吸人茶的香气,并使茶香直达颅门,反复数次,这样有益于健康。
  15.观色:曹溪观水。
  曹溪是地名,在广东曲江县双峰山下,唐仪风二年(公元676年),六祖慧能住持曹溪宝林寺,此后曹溪被历代禅者视为禅宗祖庭。曹溪水喻指禅法。《密庵语录》载:“凭听一滴曹溪水,散作皇都内苑春。”观赏茶汤色泽称之为“曹溪观水”,暗喻要从深层次去看是色是空;同时也提示“曹溪一滴,源深流长”。(《塔铭·九卷》)
  16.品茶:随波逐浪。
  “随波逐浪”典出于《五灯会元》卷十五,是“云门三句”中的第三句。云门宗接引学人的一个原则,即随缘接物,去自由自在地体悟茶中百味,对苦涩不厌憎,对甘爽不偏爱,只有这样晶茶才能心性闲适,旷达洒脱,才能从茶水中平悟出禅机佛礼。
  17.回味:圆通妙觉。
  圆通妙觉即大悟大彻,即圆满之灵觉。品了茶后,对前边的十六道程序,再细细回味,便会“有感即通,干杯茶映干杯月;圆通妙觉,万里云托万里天”。乾隆皇帝登上五台山菩萨顶时,曾写过一联:“性相真如华海水,圆通妙觉法轮铃。”这是他登山的体会,我们稍做改动:“性相真如杯中水;圆通妙觉烹茶声。”即是品禅茶的绝妙感受。佛法佛理就在日常最平凡的生活琐事之中,佛性真如就在我们自身的心底。
  18.谢茶:再吃茶去。
  饮罢了茶要谢茶,谢茶是为了相约再品茶。茶要常饮,禅要常参,性要常养,身要常修。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讲得最好:“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
  六、茶馆的起源
  佛教对于茶文化的另一显著贡献就是茶馆的起源。我国关于茶馆的最早记载,要算唐代开元年间封演的《封氏闻见记》了,其中有“自邹、齐、沧、隶,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煮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的记载。唐宋以后,不少地方都开设了以卖茶水为业的茶馆。到了清朝,民间曲艺进入茶馆,使茶馆成为文化娱乐和休息的场所。
  饮茶成为风尚最初始于唐代的寺院。那时佛教盛行,寺院专设有茶堂,是众僧讨论佛理,招待施主宾客饮茶品茗的地方。法堂西北角设有“茶鼓”,以敲击召集众僧饮茶。每日都要坐禅,坐至焚完一炷香就要饮茶。另设有“茶头”,专门烧水煮茶,献茶待客。这大概就是最早的较大规模的集体饮茶形式。
  寺院中以茶供养三宝(佛、法、僧),招待香客,逐渐形成了严格的茗饮礼仪和固定的茗饮程式。平素住持请全寺上下僧众吃茶,称作“普茶”;在一年一度的“大请职”期间,新的执事僧确定之后,住持要设茶会。茶在禅门中由最初提神醒脑的药用功能而成为禅事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又进而成为修行持戒、体悟佛理的媒介。茶与禅日益相融,最终凝结成了流传千古、泽被中外的“茶禅一味”的禅林法语。“茶意即禅意,舍禅意即无茶意。不知禅味,亦即不知茶味。”在“悟”这一点上,茶与禅达到了相通。始建于唐朝的径山寺,自宋至元一直为江南禅林之冠。其“径山茶宴”极具盛名,在遇到朝廷钦赐袈裟、锡杖之类的庆典时,就会举行茶宴,请寺院高僧和文人墨客。宋代日本禅师来径山寺求学取经,径山茶宴的精神随之传人岛国,推动了日本茶道的发展。
  寺院僧的饮茶习俗对民间饮茶产生了重大影响。据唐代封演的《封氏闻见记》记载,“开元中(公元713—741年),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至盛唐,“王公朝士,无不饮者”。文人间时兴茶会、茶诗,这影响到上层统治者,慢慢出现了官办的大型茶宴。饮茶遂成风俗,促成了我国最早茶肆的产生。《封氏闻见记》中有明确的关于茶肆的记载:“开元中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这些店铺已有一定规模,但尚未有茶馆之名。
  饮茶之风触及各色人等,加之茶叶产量巨大,贸易频繁,朝廷看到茶已与盐、铁一样,成为百姓生活不可缺少之物,有巨利可图,就于唐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向全国产茶之地征收茶税。贡茶政策亦是皇家搜刮民脂民膏的重要手段,茶农需将清明前采摘制作的品质最好的茶贡于皇室。唐政府专派太监、茶使在阳羡设立“贡茶院”,专门管理阳羡贡茶。诗人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中有“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之句。至晚唐,开始在宫廷兴办清明茶宴。皇帝在收到贡茶后,先行祭祖,后赐给近臣宠侍,并摆“清明宴”以飨群臣。
  文人雅士喜好品茶鉴水,精研茶艺,这些都对茶馆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与禅门有密切联系的陆羽(约公元733—804年)是茶文化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他自小是个孤儿,被智积禅师收养,擅于烹茶,其《茶经》是我国古代的“茶叶百科全书”,言简意赅地论述了饮茶的叶、水、器、境,提高了饮茶的精神境界。
  结 语
  心即佛,而茶是心,则茶即佛。青灯古寺,佛法无边,茶清如露,心洁如佛,佛者,茶也。禅茶一味,共参禅机茶理。静为佛之首,空为佛之本,苦为佛之身,隐为佛之理,欲守佛道,必参苦样,欲破苦念,必习苦茶,茶者,真佛也!
  佛僧自古习文诵经品茗,佛文化中凝聚着深沉的茶文化。佛教为茶道提供了“焚我一如”的哲学思想,深化了茶道的思想内涵,使茶道更具神韵。佛为众生,茶蕴万象;佛度俗人,茶净苍生,一佛一茶,如水光山影,自然相生。茶味是诗词的神韵,而诗词无佛,则诗词无灵、无境、无气、无味,茶道与为文之道、为佛之理密切相关。“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佛、茶、文,至此权境,功名、利禄、色欲、俗念,何以再求?
  佛是茶的升华,茶是佛的禅心。佛与茶的共同诉求和凭藉是心,是感悟,是顿想,是自我修行,是生命协调。佛要清除人类心灵的杂尘,茶则是洗净上面的污垢,不留一丝细痕。茶是人、神、佛共同的饮品,是天堂、人间、地狱一致的灵魂净化精、身体洗礼水。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