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麦积山千古情无限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胡承祖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麦积山千古情无限
  胡承祖
  秦岭山脉的西端,西北高原的东段,在巍巍陇山的林海边缘,矗立着一座千百年来为 中外文 人墨客、佛教信徒、艺海群贤、学者史家所共同迷恋、共同景仰、共同探索、共同关注的名 山,这就是闻名中外的麦积山石窟。
  麦积山石窟位于距甘肃天水市东南45公里的小陇山林海之中。因状如农家积麦之垛,故名 “麦积山”。随着东汉以来佛教文化沿着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于北朝时期开始,中华民族的 能工巧匠、佛教信徒、僧俗人众、官民各层共同在这座形势险峻、拔地而起、高耸入云的山 上开窟造像、绘制壁画,历经后秦、北魏、西魏、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共1500多 年的历史,完成了这座恢宏壮丽、奇峻险幽、千姿百态、神秘莫测的人间奇观。由于她在中 国艺术史、宗教史、民俗史、文化史、哲学史和史学史上的独特价值和作用,被国务院1961 年公布命名为第一批合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被中外专家学者誉为“东方雕塑陈列馆”, 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大同云冈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
  麦积山石窟经历了1500多年的历史之后,至今保留有大小洞窟194个,其中留有中国历史上1 2个朝代不同风格、不同特点的大小塑像7000多尊,历代壁画1000多平方米,馆藏文物及艺 术品1000余件。这是我们中华民族所共同创造和拥有的一份极其珍贵、独具特色、多姿多彩 、绚丽夺目的文化艺术遗产。她是陇上人民的骄傲,也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财富。
  麦积山石窟之所以遐迩闻名、弥足珍贵,主要体现在她所独有的,为其它石窟寺和宗教寺院 所缺乏的几大特点。
  首先是麦积山石窟的7000多尊雕塑中,绝大多数为泥塑和石胎泥塑,这是因麦积山沙砾岩的 地质条件所决定的。这也为古代艺术家提供了使他们能够精雕细刻、尽力施展艺术才华的方 便。因此,麦积山石窟的造像绝大多数形象逼真、表情生动、动静相生、神形兼备。而麦积 山石窟又因地处林区,降雨量充足,空气湿度较高,没有敦煌莫高窟那样优越的干燥环境, 又经多次地震、火毁,虽经上千年的风风雨雨,仍有许多早期造像完好如初,甚至形同新制 ,确实是一个奇迹。我们不 能不对古代艺术家、古代工匠在泥质的配制、造像的制做和施 工方面所表现的那种匠心独具的才华和一丝不苟的精神,产生深深的敬意和由衷的赞赏。
  其次,麦积山石窟艺术品无论是雕塑还是壁画,都强烈地体现出一种撼动人心的中国化、民 族化、人格化、世俗化的倾向。佛教文化和佛教艺术产生于古代印度,沿着丝绸之路由西域 传入中国,由新疆至河西,由河西至中原。佛教文化、佛教艺术在这样的传播过程中,必然 要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与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观念、审美标准相结合,才能被有着极其 深厚的民族文化、宗教文化土壤的中国民众所接受。因此,佛教文化与艺术传入中国的过程 ,也就是佛教文化与艺术自身中国化、民族化、儒化的过程。麦积山石窟地处由河西到中原 的丝绸之路故道上的必经之处,如果说新疆石窟和河西石窟的佛教艺术还留有浓厚的西域色 彩和外来风格的话,那么麦积山石窟的佛教艺术正好体现了这种文化艺术的转变特征。许多 作品中虽然还保留着西域的风格,但更多的则是北魏西魏造像秀骨清像、长颈削肩、褒衣博 带的特点。和魏晋时代士大夫阶层所崇尚的魏晋风度完全一致。隋唐造像表现的丰满圆润、 博大安祥与隋唐时代的美学取向完全一致。麦积山石窟佛教艺术造像的佛、菩萨、弟子,从 脸型、神情、身段、甚至服饰,都是活脱脱的中国人,或者说,就是一个个地地道道的西北 汉子或高原姑娘。正是这种强烈的中国倾向,才使那么多从古到今的中国人、东方人为之倾 倒。
  宗教文化是神学文化,石窟寺是中国佛教文化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各地区、各民 族都有自己不同的宗教文化信仰,而且源远流长,千百年来吸引着各自不同的善男信女。这 种吸引力有着复杂的历史、民族、地域、道德缘由。然而无论何种宗教,撩开神秘的神学面 纱,实质上依然是现实生活、五彩人生的折光反映。麦积山石窟的佛教艺术品,正是把握住 了神与人,过去、现在与未来,虚幻的神学世界与具体的人世生活,希望追求与现实存在之 间的奥秘,把它们紧紧地融合在一起,而使其具有一种既神奇又亲切的魅力。特别是麦积山 石窟的佛教造像,即是佛、菩萨、弟子,又是当时现实生活中的社会各色众生相。古代艺术 家通过他们的艺术创作,在佛教造像中寄托了美好愿望——对人类发展的无限憧憬。麦积山 第44窟主佛造像历来被专家誉为“东方维纳斯”,那庄重而温柔的面部表情,那含而不露的 亲切微笑,那神秘莫测的多情眼神,可谓集真、善、美于一身之大成。第133窟的弟子造像 手法洗练,神秘而温馨的微笑,活脱脱一个现实生活中的天真无邪少年,驻足面前,会引发 多种联想,使人不忍离去。第121菩的菩萨与弟子相互依偎,耳鬓厮磨,窃窃私语,完全是 一对少男少女在互吐心曲。这种种只有在世俗人生中才可以见到的情景,却都出现在麦积山 石窟的佛教造像群中,使我们既感到佛国的庄严肃穆,又深深被现实生活的多姿多彩所感染 。虽然经历了一千多年历史的变迁和洗礼,站在这些艺术品前,我们似乎仍能感受到那个时 代的生活脉博,听到那个时代世俗人生的话语,甚至觉得我们仍能与他们进行某种思想、文 化、艺术、心灵的交流。这种浓烈的中国化、民族化、人格化、世俗化特征,也许正是麦积 山石窟具有跨越历史的艺术魅力之所在。
  麦积山石窟的第三个特征在于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密切结合和浑然一体。麦积山石窟是第 一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麦积山风景名胜区也是第一批公布的中国风景名胜区,环绕 石窟的是小陇山林区的茂林修竹,清彻山泉。春风吹过,遍山葱绿,山花烂漫,流水淙淙, 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盛夏时节,一片苍翠,凉风习习,蓝天与白云相衬,竹影与松柏相依 ,远山松涛阵阵,佛阁云遮雾罩,“麦积烟雨”被列为“秦州八景”之首,实为陇上消夏纳 凉之胜地。秋风乍起,落叶铺金,黄色的枯叶,长青的松柏之中点缀着如火的红叶,色彩斑 斓,层次分明。这充满诗情画意的秋景秋色,使人心旷神怡,胸宽气爽。隆冬季节,大雪封 山,千枝挂银,赭红色的佛岩披上洁白的纱巾,果真是“红妆素裹,山舞银蛇”的壮丽景象 ,使人感受到大西北高原的雄浑壮阔,纯洁超然。
  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这种水乳交融、相互衬托和相映成趣,构成了一份祖国辽阔疆土上不 可多得的旅游资源。开放以来,麦积山石窟敞开怀抱,迎来了百万国内外宾客。其中不乏浪 迹海外的思乡游子,魂牵梦绕的天涯归客,碧眼金发的欧美学者,一衣带水的东瀛教授,他 们为麦积奇观而惊叹,为麦积艺术而折服。
  经历了1500多年历史长河的洗礼,经历了大自然给予的恩赐和破坏,在这不算短暂的岁月中 ,如同中华民族所历经的沧桑变化一样,麦积山石窟有过她的辉煌与繁荣,也有过她的衰落 与破败。北魏高僧玄高“杖策西秦,隐居麦积山,山学百余人,崇其义训,禀其禅道。”( 《玄高传》)可见麦积山佛事之盛。南北朝时期著名文学家庾信在其《秦州天水郡麦积崖佛 龛铭(并序)》中称:“麦积崖者,乃陇坻之名山,河西之灵岳。高峰寻云,深谷无量。…… 大都督李允信者,籍于宿植,深悟法门。乃于壁之南崖,梯云凿道,奉为亡父造七佛命。似 刻浮檀,如攻水玉,从容满月,照耀青莲。”西魏文带为防止柔然入侵,用和亲策略,娶柔 然国长女立为悼后,废自己宠爱的乙弗氏另居别宫。被废的魏后乙弗氏出家为尼,隐居麦积 山。公元504年,柔然举国来犯,文帝忍痛遣使秦州,敕令乙弗氏自尽。太子武都王在麦积 山凿龛葬母,称为“寂陵”。现在的麦积山第43窟,就是当年的“寂陵”,透过哀怨的历史 故事,约略可以看到南北朝时代麦积山的地位和繁盛情景。当历史的车轮进入唐代这样一个 中国历史上思想文化空前繁荣的时代,麦积山石窟也同样再次创造辉煌。遗憾的是安史之乱 的战火,与地震的灾害把历史的厄运带到了麦积山。安史之乱后流寓秦州、取道入蜀的大诗 人杜甫,到麦积山寻幽访古时,看到的是:“野寺残僧少,山园细路高。麝香眠石竹,鹦鹉 啄金桃。乱石通人过,悬崖置屋牢。上方重阁晚,百里见秋毫。”此情此景,至今使我们吟 哦杜甫这首著名律诗的时候,依然深深感受到一种历史的失落和凄凉。明清以降的麦积山随 着中国封建帝国的衰落,也步入了她的冷落时期。流离失所的村夫难民,以佛龛为避乱之所 ,烟熏火燎,使麦积山石窟艺术品又一次遭受劫难。直到本世纪40年代末,陇上著名学者冯 国瑞先生历经艰辛,通过实地考察,写出第一部《麦积山石窟志》在《燕京学报》上发表, 才逐渐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和重视。
  麦积山石窟的新生,几乎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和成长同步。1953年7月,中央文化部社 会文化事业管理局组织勘察团首次对麦积山石窟进行全面勘察,勘察团成员包括中央美术学 院、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委员会、北京师范大学、全国美协等单位 。著名学者、专家吴作人、王朝闻、常任侠、李瑞年、罗工柳、邓白、孙宗慰、萧淑芳、张 建关、戴泽、陆鸿年、吴为、程新民、张鸿宾,冯国瑞等参与考察,并发表了考察报告和一 系列专题论文,开始在国内外引起了轰动和普遍关注。从此,麦积山石窟先后建立了保管和 研究的专门机构,使这座历经千年的石窟寺真正置于有效的保护和管理之中。1976年至1984 年,国家又拨专款对麦积山石窟进行全面的加固维修,1986年正式对外开放,使这份珍贵的 文化遗产再度辉煌,重放异彩。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麦积山考察 指导。1992年8月,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同志参观了麦积山,题字留念,更体现了党和国 家对麦积山石窟的高度重视。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