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峨眉山大德高僧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峨眉山大德高僧
  峨眉山是我国著名佛教圣地,与山西五台山、渐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齐名而名闻天下。
  峨眉山佛教自晋至今已历1700余年,各代都有许多大德高僧为传播佛教,建筑寺庙,植树造林,培植园林,接待游人,对峨眉山佛教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由于史料不足,仅从中辑录部份僧人事迹,按年代先后,简述于后。
  宝掌和尚 印度人,为上峨眉山传教的第一位外国高僧。传说他出生时左手紧握,到7岁才伸开手掌,掌中有一红痣,状如珠宝,其父送他出家,取名宝掌。
  宝掌于魏晋年间来中国,先到南京,后到四川峨眉山朝拜普贤,在宝掌峰上结茅修行。他礼佛至诚,每天诵“般若”经十余卷,故有人咏诗道:“劳劳玉齿寒,似迸岩泉急。有时中夜坐,阶前神鬼泣。”后下山去浙江蒲江宝严寺修住。一日,他用泥塑一小像问门人:“此像似谁?”门人答:“似大师。”不久,宝掌沐浴更衣趺坐蒲团,口念佛偈:“本来无生死,亦无示生死。吾得去住心,他生复来此。”而后园寂。
  慧持和尚 是东晋高僧,与史慧远俱拜道安和尚为师。住在庐山的时候,立下心愿,“欲观瞻峨眉,振锡岷岫”,于是在隆安三年(399)告别师父和史长来到四川。走时,慧远苦留他说:“人生爱聚,汝独乐离,为何?”慧持答道:“若滞情爱聚者本不应出家,今既剖欲求道,正以西方为期耳!”于是毅然入川,住成都龙渊精舍,后到峨眉山注疏佛经,朝礼普贤,与众僧研讨经卷,深受各庙僧人欢迎。
  传说,旧时峨眉山顶沉香塔旁有一古树,宋朝时被风吹折,树洞中有一僧人盘膝打坐,两目紧闭,头发盖身,爪甲围腰。众人烧香敲磬礼拜,僧人才微睁双眼说,我是慧远的弟弟慧持,在这里已经入定许久了,说完又闭上双眼,忽地不知去向。慧持活了86岁,临终告诉众弟子:“经方戒如平地,众善由生,汝等行住坐卧宜谨哉!”
  阿罗婆多 阿罗婆多尊者是南北朝时从西域来的一名圣僧,不辞辛苦,远涉千里来峨眉朝拜普贤。上峨眉山后,见一处“山水环合,同于西域化城寺地形”,于是他四处化缘,购买木石,在峨眉山上修建寺庙。过不两年,由于山顶寒冷,风霜雨雪侵蚀,房屋“多遭冻裂”,难以住人。阿罗婆多尊者内心焦急,忽想山上树木甚多,何不用树皮作瓦以避霜雪?于是,用树皮作瓦盖在屋顶上,房屋冻在为减轻。自此,山上寺庙大都以木皮为瓦,人们称作木皮殿。
  明果大师 南北朝时资州人,自幼在龙游山削发出家。一次到陕西大兴善寺晋谒高僧竺法护,听竺法护讲经说法。当听当“如来坐者,一切法空”时,禅机领悟,茅塞顿开,不久便到峨眉山,卓锡宝掌峰。
  峨眉山中峰寺原名乾明观,传说,每年三月三日,观中道士都要“效瞿武升仙之法”(瞿武是后汉人,传说入峨眉山得道,乘白龙升开)。在这天傍晚,由观中送出一位道士往一座桥上走去,走过大桥即可得道。明果当时正作客观中,感到奇怪,当晚,暗与几位猎人用箭向桥头两盏绿灯射去,霎时山野震动,绿灯熄灭。第二天在不远处,发现大桥原来是一知白蟒,蟒侧白骨累累,冠裳堆积。不久,道士离开此地,到别处修行去了。后来,乾明观被易名中峰寺。
  宝彖和尚 南北朝北周人,俗姓赵,家居绵州,幼时即满头白发,7岁时巴西郡,太守杨眺问他:“你进学堂读书,为何从头都称你老子?”宝彖答道:“我因头白,是老小子也。”太守见他对答如流,很是惊异。
  宝彖20岁出家,日常除苦读经卷外,又广集医方,山野采药,治病救人。百姓们感谢他,“或报以金帛,一无所受。”宝彖见《大乘经》“未弘蜀境”,许多僧人不甚了了,便苦心钻研,为之注疏,使山中僧人易读易懂。
  晚年,宝彖忽感风疾,口不能言,躺在床上,闭目念经,“私心发誓,愿诸佛护念。作是念已,忽然能语。”北周保定元年(561),宝彖在潼川光兴寺园寂。
  智觊大师 佛教天台宗始祖智觊大师于隋朝开皇年间来峨眉山礼拜普贤愿王,住中峰寺,其时,药王孙思邈也在峨眉山采药炼丹,两人关系密切,经常交往。
  一日,智觊正参禅入定,忽见一老人入门求师授戒,智觊见他虔诚,点头答应。原来此老是龙王。后,智觊离开峨眉住江陵玉泉寺,一次患了疾病,想喝峨眉神水,思念间,一村姑自称龙女愿取水奉师,智觊半信半疑说,我的钵盂锡杖尚在中峰寺,希望一同取来。第二天早上,智觊来到玉泉洞边,见其钵盛水同杖从洞口流出,智觊取钵一尝,知是峨眉山神水,一饮而尽,顿觉心清目爽,精神焕发。明代,僧人竖“神水通楚”石碑于神水泉边,在神水阁前建了一座智觊大师衣钵塔。
  广浚和尚 唐时峨眉山白水寺(今万年寺)高僧,经课之余喜好抚琴,以抒胸臆。
  大诗人李白游峨眉山时与广浚一见如故,读吐相投,甚为默契。李白临别,广浚送《陈子昂诗稿》一部给他,李白十分感动。李白乘舟出蜀后,曾写一诗寄赠广浚,诗曰:“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遗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明代,万年寺僧人在明月池畔修筑了李白听琴处和广浚弹琴台,以纪念广浚和李白的友谊,使来往游人赞叹不已。
  慧通禅师 湖北江陵人,唐僖宗(874~888年)时云游峨眉,“望山峰奇异,有古肇公道场”,遂在山重建了黑水寺。其后,陆续重修了普贤寺(万年寺)、延福寺(牛心寺)、中峰寺和华严寺。慧通是一位禅宗大师,广招弟子,弘扬佛法,为峨眉山普贤道场之形成,打下了坚实基础。
  慧通重修几座寺庙后,觉得峨眉山形象火,“遂改三云二水压抑火星”,即将华严寺改为归云阁,中峰寺改为集云寺,牛心寺改为卧云,普贤寺改白水寺,华藏寺改为黑水寺。
  对于峨眉山“象火”的解释,从佛教理信纸上讲,认为四大名山暗合佛门“四大集聚”,也就是九华山为“地”,普陀山为“水”,五台山为“风”,峨眉山为“火”。
  慧续禅师 慧续是一位尼姑,随兄慧通到峨眉山修行。住黑水寺时,夜有“二虎巡廊”,晨有“鸟鸦报晓”。寺旁有一水池,池中凄息许多琴蛙,日丽风和之时,月白风清之夜,琴蛙在池中戏水跳跃,时作琴韵之声,与寺中早诵晚课此起彼伏,悦耳悠扬,人称“八音池”。
  明大学士胡世安在《登峨眉山道里纪》中说:“八音池一名乐池,池中有蛙,游人鼓掌则一蛙先鸣,群蛙次第相和,将终,则一蛙大鸣,群蛙顿止,宛然一部鼓吹。”
  慧续尼姑长途跨涉来到峨眉,其不畏艰给,耐劳吃苦之精神得到人们敬仰。她是峨眉山上的第一位比丘尼。
  纯白禅师 宋代梓州人,俗姓支,自幼在峨眉山华严寺出家。纯白的父亲支谦也信仰佛教,父子二人经常外出云游,讲经说法。
  纯白的师父真觉禅师,是一位大德高僧,纯白跟随他一年多,“未始一顾”。纯白明白了师父的意思,于是刻苦习经,参禅悟道,进步很快,真觉才“为印证心地”,把禅学传授给他。
  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成都昭觉寺改为十方禅院成都知府问真觉“谁可住持?”真觉便推荐纯白担任。元祐末年(1094年)纯白禅师辞去昭觉寺住持职务,返回峨眉山华严寺,不久园寂。去世前留下四句偈语:
  风高月冷,水远天长。
  出门无影,四面八方。
  禅惠大师 宋代名山人氏,幼时不好读书,长大后屡考未中功名,郡守吕由诚给他开玩笑说,你何不出家当和尚?一激之下,禅惠当真到峨眉山削发为僧。
  禅惠喜骑马云游,有人看不惯,对他说:“佛法讲不许乘马,”禅惠答道:“文殊驾狮子,普贤跨象王,新来一个佛,骑马也不妨!”有人又问他:“瓦屋道坊何以木皮盖?”禅惠不假思索即答说:“锦府岂从机上织,剑门宁自匣中藏。”其敏捷机智令人赞叹。留有《禅慧语录》一书,流传于世。
  怀古和尚 宋时峨眉人,俗名张德成,少年时到峨眉山中峰寺出家。怀古富有才学,长于诗词,与当时著名僧人简久、叭风、宝暹、文兆、行肇、惠崇、于昭、希昼等时常往来,诗词唱和,被当时人称“九诗僧”。欧阳修在所著的《六一诗话》中写道:“国朝浮屠,以诗名于世者九人,故时有集号‘九僧诗’,佳句甚多。”
  《峨眉县志》录有怀古《送田锡下第归宁》一首,诗曰:“念彼孤亲去,无成万里归。算程芳草尽,去国故人稀。栈道浮云险,刀州入望微。前期有公介,莫负老莱衣。”
  继业三藏 宋时耀州人,俗姓王,自幼在东京(今开封)天寿院出家。宋乾德二年(964)奉诏去印度求取舍利及贝叶经,并刻苦学习佛教经典,十二年后的开宝九年(976)才从印度回到中国。乾廷因他多年辛苦,同意他自择名山“修住”,于是,他来到峨眉,见牛心岭山环水护,众峰秀列,景色佳美,便“作庵以居”。
  南宋范成大游峨眉山时,在牛心寺还看到继业三藏遗留的《涅磐经》,每卷后有他所记的天竺地名、里程、风土人物情况。范成大慨叹道:“虽不甚详,然地理大略可考,世所罕见。”
  茂真禅师 宋朝人,在峨眉山万年寺出家修行,太平兴国五年(980)奉诏入朝,因其道德高深,宏教有功,宋太宗物“赐诗美之”。时皇后有孕,茂真告诉太宗“当有储嗣”,后果生太子。为了嘉赏茂真,太宗特命大夫张仁赞带黄金三千两在成都购铜铸普贤大士像(即今万年寺砖殿的普贤佛像)。
  据说茂真禅师精于医道,发明了接种牛痘预防天花的医术。他有痘痂皮作疫苗入鼻孔接种牛痘,以达到免疫作用。当时,丞相王旦的儿子经用“鼻苗法”治疗后,才免遭天花病死。
  慧远禅师 宋代眉山人,俗姓彭,十三岁在药师院出家,在成都学习经论后,又到峨眉灵岩寺拜徽禅为师。刚进寺门,见徽禅师饭后在庭间闲步,便问:“文珠为七佛之师,未审何人为文殊之师?”徽禅师即答:“金沙滩畔马郎妇。”
  慧远在寺住了两年,觉得在佛理上示有所得,十分苦脑。一日正在静坐,忽听一僧自语道:“假四大以盖覆,缘六尘而生心。忽遇六尘顿息,唤甚么作心?”慧远闻之,顿有省悟。宋孝宗年间,皇帝屡诏不去,慧远告诉门人:“师当以正月十五日迁化”。到期,果见他房门紧闭,生前所养的一只黑猿手持一纸立于床前,众破门而入,禅师已经园寂。黑猿手中的纸上写着辞世颂:“钩折秤锤,掀翻露而。突出机先,鸥飞不度。”肉身存放十日,颜色不变。
  道宏和尚 宋代峨眉人,俗姓杨。其人相貌古怪,面容枯悴,行踪不定。自幼喜爱绘画,受名师指点,善画山水僧佛,栩栩如生。晚年,“似有所遇”,遂脱下俗衣换袈裟,自号“龙岩隐者”。
  道宏家境宽裕,衣食丰厚,但他常寄居旅店中,不要被盖,只一张空床。传说他“为人画土神其家必富,画猫则无鼠。往往言人心事辄符合。”出家后,不常居庙中,以绘画算命为乐事。更为奇异的是,凡上厕所,必出城外几里,好奇的人暗中跟随,见他进厕并不解便,只念念有词,喁喁独语,而后出厕,八十多岁时,“坐化”在旅店之中。
  别峰禅师 宋代龙游人,姓李名宝应,世居峨眉城内 。别峰生性聪明,“少而奇警,日诵千言”,但不喜常居家中,常四处周游。自幼去德山禅院拜清远道人为师,对于禅理穷源探迹,“不高出同学不止”。常对人说:“丈夫自有冲天志,莫向如来行处行!”后又拜中峰寺密印和尚为师,密印同别峰交谈,见他谈吐不凡,自恨相逢太晚。
  别峰与陆游友善,时常来往,讲文论佛。二人曾经约定,待陆游辞官后,即与别峰一道去青衣唤鱼潭上结茅共居,可是还未实现,别峰即以八十二岁高龄园寂。陆游在为其题写的塔铭中,称别峰“渊识雄辩,震惊一世,矫乎人中龙也!”
  宝昙国师 明代洪武年间,峨眉城北普贤寺出过一位高僧,他就是被朱元璋封为国师的宝昙和尚。
  宝昙是朱元璋当和尚时的僧友,朱元璋当皇帝后想留宝昙在京城,并封他为国师。宝昙不肯留居闹市,愿到四川峨眉山驻锡,于是明太祖就命他到普贤寺居住,普贤寺因之名声大振。明太祖曾亲笔题诗二首赠与宝昙。第一首曰:“断岩知是再来身,今日还修未了因。借问山中何所有?清风明月最相亲。”第二首曰:“山中静阅岁华深,举世何人识此心?不独峨眉幻银色,从教大地变黄金。”
  宝昙去世后,其舍利珍藏于宝昙国师塔内,塔在今普兴场不远的山顶上,现属峨眉山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别传和尚 俗姓汪氏,明代湖广德安府云梦县人,七岁剃度出家。嘉靖甲午年(1534)来到峨眉山,“睹普贤瑞像,园明殊胜,因敬生悟。”
  别传到峨眉后,修复铁瓦殿,创建新殿,在金顶建普贤铜像,又于万年寺建伽篮殿,新铸三尊大铜佛,铸铜钟三口, 其中之五的圣积寺铜钟重达12.5吨,现安放于报国寺前的凤凰堡钟亭内。
  别传和尚勤于劳作,他在万年寺到百龙洞之间山坡上,按《法华经》字数,一字一树,手植楠树六万九千多株,后人称之为“古德林”。
  无穷禅师 明人重庆铜梁县人,俗姓田。万历年间来峨眉山出家,拜通天和尚为师。
  无穷虔诚参禅,曾燃三指和在身上燃起四十八盏灯以借佛。平时苦读经卷,勤于劳作,“或汲水以代劳,或肩粮以供众”,“运柴烧火,不惮劳苦。”后又以自身鲜血,书写《华严经》二部。
  无穷不辞辛劳,奔波于湖北、贵州、四川各地,募款铸造三丈多的高千手观音一尊,运回峨眉。又奏请万历之母慈圣太后出资兴建大佛殿供奉观音,同时在万年寺侧,创建慈圣庵。无穷于万历三十一年(1603)进京谢恩,不久去世,寿六十七岁。后人在为他撰的塔铭中写道:“报缘既尽,怡然乐寂。遗范若斯,山川增色。”
  印宗和尚 四川绵州人,幼小出家,明代崇祯年间来峨眉四峨山寺庙驻锡。印宗精于佛学,据说他参禅修静时,跏趺坐处,“祥云结盖,猛兽柔心,无不调伏。”有一年大旱,禾苗枯苗,县令请印宗作法求雨,印宗趺坐蒲团,闭目合十,默默祷告,片刻天空阴去密布,普降甘霖。每逢印宗讲经说法,有上千人聆听“垂训”。
  当印宗年届七十岁零一天的时候,忽然召集全寺僧人,趺坐禅房,语重心长告诫众弟子:“汝众名殷勤戒定,莫习余业,莫恋名利,须信春霄一刻值千金,临渴掘泉枉徒劳。”在僧众一片念佛声中,印宗缓缓闭止辞世。
  妙峰禅师 明代山西平阳人,十二岁出家为僧。成人后,云游四方,发愿募化,至长安将募化所得,铸造金殿4座,分送五台、峨眉、九华、普陀诸山,峨眉金殿即永明华藏寺。其瓦柱、门棂、窗壁皆铜为之,内渗黄金。宽一丈四尺五寸,深一丈三尺五寸,高二丈五尺,殿内安放普贤佛像,四壁铸万佛围绕,门上刻全蜀山川形势,水陆路道,十分珍贵。红日升空,阳光照射,金光闪耀,人们又称为金顶,可惜引殿在清代被火焚毁。
  妙峰广为善行,一生募资建寺十余座,建成又外出化缘,从不居功。明万历皇帝赐他为“真正佛子”,峨眉山僧众赞曰:“人天师表,法门砥柱。”
  绣头和尚 明代人,是峨眉山奇僧,平时独居一处,从不与人谈论自己身世和姓名,头发很长,挽成螺髻状,人们称之为绣头和尚。
  绣头在洪椿坪左面密林中结茅居住,种植土豆、蔬菜为生。每吃饭前,先摆土豆两堆在屋前,击竹筒数下,很多蛇鼠即出就食。
  绣头白天种地,晚上念佛,边念边行,连夜爬行几十里坡路上山顶,黎明便返回茅屋。绣头从不入其他寺院,也不受别人邀请进食。“人皆异之,凡朝山者往往造庐礼拜。”绣头和尚在峨眉山住了二十多年,后来不知所终。
  贯之和尚 清代川南犍为人,俗姓王,自幼颖慧过人,年少出家。
  贯之上峨眉山,见经战火后的伏虎寺香火荒凉,虎狼窟穴,行人绝迹,于是在清顺治八年(1651)亲率僧俗以往,辟草莱,觅旧址,殚心尽力,历二十余年,建成了峨山第一大庙虎溪精舍。
  康熙辛酉年(1681)四月三日半夜,贯之请众僧到自己禅房内,即索笔书偈道:“年经七十六,自愧无长处。弘誓深如海,道心高似佛。生生任我行,世世人天路。万物常围绕,那些随分足。”在大家一片念佛声中,“掷笔端坐而逝。”死后,其灵骨安放于红珠山。
  可闻禅师 清代金陵当涂县人氏,俗姓赵。传说,可闻出生头天,其母梦白莲花开,其父很高兴,说道:“莲花净洁,不被污淤泥,若生子,定不凡。”可闻自幼天资颖异,十岁即出家为僧。成人后,至峨眉山伏虎寺,“董监院事”,四处募化,培修庙宇,使伏虎禅院更加辉煌。可闻不定期在寺庙路旁,设立茶房,接待行人。
  可闻有一位弟子名寂玩,见师父不惮劳苦,勤修密林,很受感动,见寺庙建设购置梁材之艰难,发愿在伏虎寺前后左右,广栽桢楠柏树,按《法华经》一字一株,后人称之为“布金林”。
  康熙年间,蒋超来萝峰庵撰《峨眉山志》,临终将手稿交与可闻,后由可闻门徒照裕刊行问世。
  果瑶和尚 俗姓陈,贵州仁怀县人,清光绪二十年(1894)出生。果瑶年轻时曾参加蔡锷组织的护国军声讨袁世凯,后在川军熊克武部任军械处长。1922年到峨眉山金顶出家,1925年去西藏学习密宗典藉,回峨眉山后,在金顶修建冰雪庵,独自居住。1931年任峨眉山佛学院院长。
  果瑶善诗词,喜书画。一次,在其所画梅花图上题诗曰:“一株梅花,许多枝桠。不怕风吹,不怕雨打。硬挺挺,长在苍岩下。有操冷共清,无言欲素寡,吐香岂欲受人夸?精神瞿铄,风韵高雅,却教人画也难画。”1936年,因病去世,骨灰安放于万行庄侧。
  圣钦和尚 四川三台县人,俗姓贺。民国初年,北洋政府颁发《管理寺庙31条》,提出没收寺庙财产。圣钦赴上海会同园瑛大师等人去北京内政部力争,改为《管理寺庙24条》,保住了庙产。1927年被选为四川省佛教会会长。
  圣钦著有《成佛心印》一书,1934年成都大慈寺传戒。
  1962年3月的一天晚上,圣钦沐浴早睡,第二天早上,侍者叫门,无人应声,从窗眼望去,见跏趺床上,身披大红袈裟,头略下垂,已经园寂了,终年八十九岁。
  圣钦十七岁在峨眉山接引殿出家,至今,接引殿还供有他的遗像,墓地在接引殿坎下公路边。
  仁恒和尚 千佛顶僧人,鹤发童颜,银须过腹,1945年夏天,病逝于园通寺。
  仁恒平日很少禅诵,常以“推拿疗法”治病,从不索报酬,给他也不拒绝。仁恒常住山下园通寺,早上外出,黄昏回寺,对于求治者,不拘男女老幼,不择时地,也不问姓名,来者便治。一次,在路旁见一扭腰者呻吟不已,仁恒上前叫伤者坐在一块石上,立即为之治疗。片刻,他对患者大喝一声:“起来,快挑柴走!”患者果真若无其事,担柴便走,仁恒则扶起藤杖,扬长而去。
  永晖和尚 永晖是金顶果瑶和尚的徒弟,重庆人,身材短小,善武功。1936年春季,永晖在成都少城公园参加武术竟赛获奖,1938年又去比赛,击败了中央军校某武术教官,其人不服,约永晖明年再比。
  第二年,永晖怕该教官下毒手,意欲回避,适海灯法师在场,为他打气说:“去,胜则罢,败则往擂台左下走,我作掩护。”可决赛时,出场的不是该教官,却换成一高大壮汉,虎视眈眈,猛向永晖扑来,永晖从对手身旁闪过,旋身一个反掌,打得大汉鼻血长淌。永晖不愿再比,顺势往台下奔去,刚出公园,背后突然传来砰砰枪声。
  永晖后住在成都北郊金象寺,不知所终。
  普超法师 四川富顺县人,俗姓胡,生于1902年,卒于1982年。生前任中国佛协理事,四川省佛协副会长,峨眉山佛协副会长,峨眉县政协副主席。
  普超十九岁出家。1940年5月,随能海法师入西藏拉萨,学习密宗仪轨。1946年万年寺失火,普超率众历时三年修复,按西藏仪式为普贤铜像装脏开光。普超知识渊博,对佛教教理造诣甚高,长期驻锡峨眉山,爱国爱教,蜚声佛界,威望甚高。
  1981年4月,普超任峨眉山报国寺方丈时,翻印了《佛教宗派源流·佛祖心灯》一书,是“文革”后四川佛教界最早印行的佛教书籍。普超去世后,遍能法师为其灵骨塔撰联曰:“六十年西学南参功园德备,三千米灵钟秀毓山哀浦思。”
  传华法师 俗姓蒋,四川遂宁县人,生于1897年,逝于1986年1月,生前曾任四川佛协常务理事,峨眉山佛协副会长,四川省文史馆研究员,峨眉县政协常委。
  1917年,传华二十岁时来峨眉山仙峰寺出家,五十二岁时,升任仙峰寺住持。
  传华身材瘦长,面目慈祥,生活俭朴,待人谦和,是一位对佛教教理和修持有较深造诣的僧人。在仙峰寺的二十余年中,节衣缩食,多次募化资金,率众增修寺庙,修整道路,方便来峨眉山的香客游人,受到人们称赞。传华逝世后,峨眉山佛协在伏虎寺东萝峰岭为其修建灵骨塔,塔额大书“了悟真空”四字,概括了传华法师一生。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